论教育技术学的学科性质
教育技术学的学科性质和研究对象

教育技术学的学科性质一、教育技术学的特性教育技术概念由“教育”和“技术”两个术语组成,它基本揭示了该事物的特质:把科学技术作为促进人类教育的手段,用科技手段来提高教育的效果和效率。
它也大致反映了教育技术学科的特质:探讨科学技术与人类教育的关系,探讨用科技手段提高教育效果和教育效率的规律、原理和方法。
显然,教育技术学关注的焦点不是科学技术条件本身,而是科技条件如何通过教育现象的特点折射出来。
因此,教育技术学主要属于教育科学的范畴。
作为一个独立的知识体系,教育技术学具有下述几点特性。
(1)分类上的应用性内容扩展现代教育科学的发展,促使其门类越来越多,并基本上已经形成了三大分支学科群体,即理论的、历史的和应用的教育科学。
教育技术面向实际问题,旨在对教育技术规律的认识,提出教育技术操作上应该遵循的原理和要求,并藉此推动教育实践,所以属于应用性分支。
它同其他分支的教育科学,特别是同理论教育科学有着密切的关系,且受理论教育科学的指导。
(2)跨学科的综合性内容扩展教育技术学看上去是技术学运用于教育领域的结果,而实际上是综合运用许多学科而形成的,如哲学、社会学、经济学、生理学、心理学、传播学、物理学、电子学、数学、文学艺术、以及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等。
它既具有自然科学属性,也具有社会科学属性。
换言之,教育技术学既不是传统的理科,也不是传统的文科,而是熔两者于一体的综合性学科。
(3) 全方位作用的整体性内容扩展教育技术学可以作用于教育的各个层次,从幼儿教育到高等教育,从普通教育到职业技术教育,从学校教育到社会教育;也可以作用于教育的各个方面,从教材教具到教学策略,从课程教学到思想政治教育,从行政管理到图书资料管理。
可以说,教育的一切领域都是教育技术学的用武之地。
(4)科学、技术和艺术的高度融合性内容扩展教育技术学由关于“硬件”、“软件”和“潜件”三方面的知识子集构成,是物理科技、教育心理学、文学艺术等相结合的产物。
教育技术学专业介绍

教育技术学专业介绍教育技术学是一门研究如何利用科技手段来改进教育过程和提高教育质量的学科。
它涉及到教育、心理学、计算机科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和技术,旨在通过应用先进的教育技术手段,提供更有效、更个性化的学习体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教育技术的设计与开发、教育软件与硬件的应用、在线教育与远程教育、教育数据挖掘与分析等。
其中,教育技术的设计与开发是核心内容之一。
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学生需要学习如何设计和开发各种教育软件、教育游戏、教育仿真等教育工具,以及如何评估和改进这些工具的有效性。
教育技术学专业还需要学习教育软件与硬件的应用。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教育软件与硬件已经成为教育领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学生需要学习如何使用教育软件和硬件来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他们还需要了解各种教育工具的特点和适用场景,以便在实际教学中能够选择和使用合适的工具。
在线教育与远程教育也是教育技术学的重要研究方向。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通过网络来学习。
在线教育和远程教育为学生提供了更加灵活的学习方式和更广泛的学习资源。
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学生需要学习如何设计和开发在线教育平台,以及如何利用远程教育技术来促进学生的学习。
教育数据挖掘与分析是教育技术学的另一个重要方向。
随着教育技术的广泛应用,大量的教育数据被收集和存储起来。
这些数据包括学生的学习记录、教学资源的使用情况等。
通过对这些数据的挖掘和分析,可以发现学生的学习规律和行为特征,从而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建议和辅导。
教育技术学专业的毕业生可以在教育机构、科研机构、教育软件公司等单位就业。
他们可以担任教育技术设计师、教育软件开发工程师、在线教育平台运营管理等职位。
此外,他们还可以选择继续深造,攻读硕士、博士学位,从事教育技术的研究和教育。
教育技术学专业是一门涵盖了教育、心理学、计算机科学等多个领域的学科。
它旨在通过应用先进的教育技术手段,提供更有效、更个性化的学习体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育技术学学习活动1

教育技术学的学科性质
教育的技术学层次体现了技术的本质——可 重复性目标而采用的方法——系统方法,所 着重研究的是过程,e操作方法及方法论。教
育技术知识体系和核心思想就是“系统方法”。
教育技术学的学科发展
1、用“辩证法”思维看 现代科学正处于高度分化和高度综合相伴共生 的新时期,整个科学沿着综合——分化——再综合的轨 迹向前发展。学科之间的交叉与渗透,教育技术学基础 理论研究的逐渐深化、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的不断扩展, 使教育技术学体系结构要素不断增加,而这些新增要素 在不断地与外界交换信息、吸收新知识的过程中,为教 育技术学的发展与创新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从而有效地 推动了教育技术学体系结构的发展和完善。
活动主题
谈谈对教育技术学 的学科性质、学科发展的看 法;其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 哪些方面?
①.教育技术学的学科性质
②.教育技术学的学科发展
③.教育技术学的发展趋势
教育技术学的学科性质
我们认为教育技术是教育科学领域的一门新兴
的二级分支学科,是连接教育科学理论与教育 教学实践的桥梁,因此它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 重的学科,他的理论部分包括与知识体系有关 的概念,理论构架和原理等;实践部分是指这 些只是在解决问题上的应用。
教育技术学的学科发展 2、用“科学与技术统一”的思维看 近年来,信息技术、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技术向教育 领域的扩展与应用,极大地改变和促进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变 革,不断推动着教育技术学的发展与创新,使得教育技术学 的研究内容、研究对象及理论基础得以丰富和发展。显然, 技术是教育技术学科发展的助推器,这一观点从国外教育技 术发展过程中名称的演变可见一斑。而科学理论是技术进步 的前导,科学成果渗透到技术领域后成为技术发展的主导因 素。因此,教育技术学的发展与创新体现了科学与技术互动 以及科学与技术辩证统一的发展历程。
教育技术学

历史与理论第一章概论1.学科性质:教育技术学是教育学科下属的一个独立的二级分支学科;教育技术学是一门新兴的,处于不断变化、发展和完善中的年轻学科;教育技术学是一门理论和实践并重的应用型学科,具有综合性和交叉性学科的特点。
2.技术:技术是系统化地应用科学的和其他有组织的知识,来完成实际的任务。
三大阶段:手工技术机械和电器技术信息技术3.教育技术:94‘教学技术是为了促进学习,对有关的过程和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4.教育技术学:教育技术学是以教育科学的教育理论、学习理论、传播理论和系统科学理论为基础,依据教学过程的客观性、可再现性、可测量性和可控制性,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系统科学的观点与方法,在既定的目标前提下探求提高教学效果的技术手段和教学过程优化的理论、规律与方法,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
5.电化教育:在现代教育思想、理论的指导下,主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育教学活动,以实现教育教学过程的最优化。
南国农“中国电化教育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6.信息化教育:在现代教育思想和理论的指导下,主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教育资源,优化教育过程,以培养和提高学生信息素养为重要目标的一种新的教育方式。
技术层面基本特点:数字化、多媒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教育层面:教材多媒化、资源全球化、教学个性化、学习自主化、活动合作化、管理自动化和环境虚拟化7.当前我国教育技术专业的发展特色:多层次多方向多性质8.五个培养目标和职业定位:●教育技术基础理论方向●数字媒体技术方向●信息技术教育方向●教育软件工程方向●现代远程教育方向第二章历史1.广义的教育技术观:任何教育活动都需要采用一定的手段和技术,因为教育技术的历史和教育一样久远(教育产生的那天起就有了教育技术)狭义的:教育技术起源于20世纪初在美国教育领域兴起的视觉教学运动,是现代媒体技术在教育领域应用之结果。
2.教育技术的历史:教育技术作为一种客观的教育实践活动发生与发展的历史过程教育技术学的历史:对这种客观的教育实践活动进行认识和研究过程中形成的观念和理论之历史。
教育技术学(全) 何克抗

视听教学领域出现的早期系统观及其对教学领域的影响。
视听传播的理论框架和定义开始出现。
二、个别化教学技术 1、早期的个别化教学 2、程序教学 3、计算机辅助教学
三、从教育技术到教育技术学
只有当教育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时,才会逐渐产生一个专门用于 研究教育技术现象及其规律的学科——教育技术学。
教育技术学主要是在教育心理学、媒体技术与系统科学方法的发 展、彼此渗透、综合的基础上产生的。
教育心理学
教育
系
技术学
媒
统
体
方
技
法
术
四、教育技术学的学科性质
1、教育技术学是教育科学领域的一门新兴的分支学科 教育技术学关注的焦点不是科学技术本身,而是现代科学技术在
新的技术手段被引入教育领域。 视觉教材的分类模式和选用原则。 视觉教学与直观教学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其区别在于所用媒 体种类的不同。
3、视听教学——媒体教育技术研究的主体
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的视听理论。 戴尔的《教学中的视听方法》——“经验之塔”模型。
与视觉教学无本质区别。
4、视听传播——教育技术观念由媒体论向过程论和系统论 过渡
三、教学系统方法的形成 教学系统方法是一种系统地设计、实施和评价教与学全过
程的方法。 夸美纽斯从适应自然秩序的原理和感觉论出发,提出了用
归纳的方法来分析和改进教学的进程,为系统理解教与学的过 程奠定了基础。
系统方法在教育中的应用: ➢ 使用精确的术语来确定系统的目标;(教学目标) ➢ 确定为实现系统的目标必须执行的功能;(教学资源) ➢ 决定如何以最优的方式执行这些功能;(教学设计) ➢ 把各种资源组成一个有机的、协调运行的系统;(管理)
教育学专业教育技术学

教育学专业教育技术学教育学专业教育技术学是一门旨在研究教育与技术相互作用关系的学科。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本文将从教育技术的定义、教育技术的应用以及教育技术的发展趋势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教育技术的定义教育技术是指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手段,通过系统化的设计、开发和应用,促进教学改革与创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与效果的学科。
教育技术学旨在研究教育与技术的融合,探索如何更好地运用技术手段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二、教育技术的应用教育技术在教学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首先,通过多媒体技术,可以将丰富的图像、音频、视频等资源引入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其次,网络技术的应用使得教学可以跳出传统的教室,实现远程教育,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
此外,教育技术还可以应用于学习管理系统的建设,实现对学生学习情况的监控与评估,为教学提供数据支持。
三、教育技术的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进步,教育技术也在不断发展。
未来,教育技术将更加注重个性化教学的实施。
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可以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兴趣爱好等进行分析,为个性化教学提供支持。
此外,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将被广泛应用于教学中,为学生提供更真实、直观的学习环境。
同时,安全、隐私等问题也需要得到重视,保障学生的信息安全和个人隐私。
结语教育学专业教育技术学作为应对信息时代教育改革的重要手段,为教育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它的发展不仅需要教育学和技术学的融合,更需要教师的积极应用和创新。
只有不断跟上时代的步伐,教育技术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此为虚构文章,仅供参考)。
教育技术学导论1-3章内容整理

第一章教育技术的发展简史第一节概述1、美国教育技术界把20世纪20年代初期美国教育领域兴起的视觉运动作为教育技术的发端,但教育技术领域的形成并发展为一个专门的教育实践领域则是在20世纪60年代的事。
2、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AECT于1972年10月发表了《教育技术的领域:定义的表述》,总结了以往50年来美国教育技术的发展情况,提出了教育技术的形成与三种教学方法实践的发展有关:一是视听教学的发展,推动了各种视听设备在教学中的应用,进而形成了依靠教学资源来解决教学问题的思想和方法;二是程序教学的发展,推动了学习理论(斯金纳)在教学中的具体应用,进而形成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个别化的教学思想和方法;三是系统化设计教学的发展,推动了系统理论的整体论方法在教学中的应用,进而形成了对教学过程设计、实施与评价的思想和方法。
第二节视听教学方法的发展1、视听教学方法是一种以视听设备和相应的软件为辅助手段的教学方法。
它的发展形成了依靠教学资源的思想和媒体辅助与传播教学的模式。
2、视听教学的基本原理1)视听教学论(1)视听教学理论的主体:一、学生学习知识是一个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相结合的过程;二、各类视听教材与方法应按其能提供的学习经验的性质-----具体或抽象的程度来分类;三、视听媒体应与课程有机结合。
(2)“经验之塔”理论对视听教学方法的影响戴尔的“经验之塔”是视听教学理论的核心,戴尔认为,人们学习知识,一是由自己直接经验获得,二是通过间接经验获得。
当学习是由直接到间接、由具体到抽象时,获得知识和技能就比较容易。
“经验之塔”把人们获得知识与能力的各种经验。
按照它的抽象程度,分为3大类11个层次:“做”的经验:直接有目的的经验,设计的经验,演戏的经验;“观察”的经验:观摩示范,学习旅行,参观展览,电视。
电影,录音、无线电、静止画面;“抽象”的经验:视觉符号,言语符号。
在“经验之塔”中,学习者开始是在实际经验中作为一名参与者,然后是作为一名真实事件的观察者,接着是作为一名间接事物的观察者,观察到的是真实事物的替代物,最后,学习者观察到的是一个事件的抽象符号。
现代教育技术学概论(一)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
第一章 教育技术学的基本概念、性质和范畴
• 第一节 基本概念的含义 • 一、技术 技术是为社会生产和人类物质文化生活需要 服务的,供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的物质手段、智 能手段和信息手段的总和。
教育技术涉及的“技术”的涵义,指的是有 形技术(物化形态)和无形技术(如系统方法) 的总和。
9
• 三、教育技术学定义及基本内容 • 1.定义:教育技术学是应用技术学的概念、 观点、方法和方法论,研究教育、教学过 程及管理过程的优化的技术手段、操作方 法和方法论的一门学科。 • 其目的是为了获得更有效的教学。 • 它以教授理论、学习理论、传播理论和系 统理论为基础,依据教育过程的客观性、 可测量性,可再现性和可操作性,应用科 学技术的研究成果和技术学研究方法,在 确定的教育目的下探索提高教育、教学效 果的技术手段、操作方法和优化教育、教 学过程的理论和方法。
8
教学技术(Instructional Technology)的组成部分(1994年)
二、教育技术的指导思想(哲学方法): 是三个概念的综合运用: 即以科学理论为基础
以学习者学习的个别化、个性化为中心 依靠开发资源运用系统研究方法来鉴定和 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从而获得更有效 的学习。
18
教育技术是教育中所应用一切技术手段 和方法的总称。
教育技术学是关于教育中应用教育技术 的理论,是一个新兴的学科。
4
四、现代教育技术: 强调教育中应用一些较新技术手段和 方法,同时强调教育理论的发展对教育教 学活动产生的影响。
5
第二节 教育技术学的发展产生的原因及条件
• 一、客观的社会的需要。现代社会已进入信息时代, 信息社会促使原有的教育、教学方法改变。 • 二、科学技术的发展为教育技术学的发展提供了客 观条件。电影、电视、计算机、网络技术等。 • 三、先进的教育理论的产生也是推动教育技术学发 展的主要因素。(认知理论) • 四、信息社会要求每个人要有知识的延伸能力-- 继续教育(学习)--终身教育(学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科, 是交叉科学门类之一, 是一门科学。
1 学 科 、科 学 与 交 叉 学 科 、交 叉 科 学
为了弄清楚教育技术学的学科性质, 我们先 看 学 科 、科 学 与 交 叉 学 科 、交 叉 科 学 这 四 个 相 关
教 育 技 术 学 是 一 门 交 叉 科 学 。 王 续 琨 在《交 叉 科 学 结 构 论 》中 总 结 了 交 叉 科 学 的 特 征 有 以 下 三条: ①交叉科学的整合性②交叉科学的边缘性 ③ 交 叉 科 学 的 宜 人 性 [ 10 ] 。 教 育 技 术 学 学 科 的 形 成 和其它学科的形成一样, 经历了一个酝酿发展的 过程, 在学科的发展中, 起初学者往往认为教育 技 术 学 没 有 自 己 的 理 论 、方 法 和 技 术 , 就 其 概 念 也是争论不止, 不同的学者给出不同的理解。教 育技术学学科发展的过程就是整合社会科学和 自 然 科 学 的 概 念 、原 理 、方 法 和 技 术 手 段 的 过 程 。 目前教育技术学学科的研究领域有人认为是过 于宽泛, 这恰恰说明教育技术学学科具有整合 性 、边 缘 性 的 特 征 。教 育 技 术 是 一 个 持 续 发 展 的 , 以 " 促 进 学 习 、改 善 绩 效 " 为 目 的 的 学 科 [ 11] 。教 育 技术学学科是在社会进步、经济繁荣的背景下, 为了促进人类学习和改善人类绩效而发展起来 的学科。教育技术学学科体现了对人类的关怀和 呵 护 , 为 人 的 全 面 发 展 , 提 供 了 知 识 背 景 。这 就 说 明了教育技术学是具有宜人性的学科。
教学研究
Te a c h in g St u d y
教
学
论教育技术学的学科性质
研
究
王运武 王太昌
徐州师范大学信息传播学院 江苏徐州 221009
Te a c h in g St u d y
摘 要 教育技术学学科的性质关系到教育技术学科自身的发展, 关系到教育技术学学
科功能的发挥。文章论述了教育技术学的学科性质是一门交叉学科, 是交叉科学门类之
3) 教 育 技 术 学 具 有 下 述 几 点 学 科 性 质 : ① 分 类上的应用性②跨学科的综合性③方法论上的 客 观 性④作 用 范 围 的 广 泛 性⑤开 放 性 和 国 际 性[8]。
笔者之所以认为教育技术学是一门交叉学
科, 是交叉科学门类之一, 是一门科学, 主要基于 以下方面的原因:
8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07 年 第 03 期
论教育技术学的学科性质
中 国 教 育 技 术 装 备
上 海 三 联 书 店 2002 年 版 , 第 11 页) ● 科 学 是 研 究 和 探 讨 自 然 、社 会 历 史 诸 现 象
的 规 律 的 学 问 。( 《四 角 号 码 新 词 典》, 商 务 印 书 馆 1959 年 版 , 第 150 页)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的概念。不同的学者对这四个概念有不 同的理 解, 现列举一些如下:
学科的概念列举如下: ● 学科是区别学问的科目, 像语文、算术 等 。( 《四 角 号 码 新 词 典》, 商 务 印 书 馆 1959 年 版 , 第 556 页) ● 学 科 是 相 对 独 立 的 知 识 体 系 。( 《 中 华 人 们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学 科 分 类 与 代 码 》, 中 国 标 准 出 版 社 1993 年 版 , 第 1 页) 科学的概念列举如下: ● 每一种学问, 只要其任务是按照一定的 原则建立一个完整的知识系统的话, 皆可被称为 科 学 。( [ 德 ] 康 德 :《自 然 科 学 的 形 而 上 学 起 源 》, 转 引 自 [ 德 ] 汉 斯·波 塞 尔 :《 科 学 : 什 么 是 科 学 》,
K e y w o r d s e duca tiona l te chnology; dis cipline na ture ; cros s -s cie nce Au t h o r 's a d d r e s s Colle ge of Informa tion a nd Communica tion, Xuzhou Norma l Unive rs ity, Xuzhou, J ia ngs u 221009
教 育 技 术 学 是 一 门 交 叉 学 科 。教 育 技 术 学 表 面上看来是属于教育科学的分支或者属于技术 学 的 分 支 , 实 际 上 它 是 综 合 了 教 育 学 、医 学 、军 事 学 、语 言 学 、哲 学 、社 会 学 、经 济 学 、生 理 学 、心 理 学 、传 播 学 、物 理 学 、数 学 、电 子 学 、计 算 机 科 学 、 文 学 艺 术 、系 统 论 、控 制 论 、信 息 论 、耗 散 结 构 论 、 混 沌 学 、灰 色 系 统 理 论 、协 同 学 、突 变 论 、非 线 性 科学等多种学科的理论和技术。教育技术学的基 本 理 论 有 教 育 学 理 论 、心 理 学 理 论 、传 播 学 理 论 、 学 习 理 论 、系 统 理 论 、非 线 性 科 学 理 论 等 。教 育 技 术学学科应用的技术有电子学技术、物理学技 术 、计 算 机 技 术 、网 络 技 术 等 。教 育 技 术 学 的 实 践 领 域 有 教 育 领 域 、企 业 领 域 、军 事 领 域 、医 学 领 域 等。结合交叉学科的定义, 这些都说明了教育技 术学具有交叉学科的属性, 是一门交叉学科。由 于教育技术学是一门复杂的交叉学科, 我们很难 说教育技术学是如何交叉的。教育技术学学科的 理论体系使教育技术学学科内部的交叉实现优 美均衡的发展。如果在教育领域, 学科交叉时教 育学的知识会多一点。如果在军事领域, 学科交 叉时军事学的知识会多一点。如果在企业领域, 学科交叉时企业管理等学科的知识会多一点。教 育技术学是一门仍在形成和完善之中的新兴交 叉学科, 学科本身还缺乏完成系统的理论体系和 框 架 [9]。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07 年 第 03 期
9
论教育技术学的学科性质
解 恩 泽 等 在《 交 叉 科 学 概 论 》中 总 结 了 交 叉 效 、规 律 和 方 法 的 一 门 科 学 。
Ab s t r a c t The pa pe r dis s e rta te s tha t e duca tiona l te chnology is a cros s -dis cipline a nd one of the s ubje cts of cros s -s cie nce , a bra nch of s cie nce . Ba s e d on the na ture of cros s -dis cipline , the e xis ting be wilde rme nt is e xpla ine d in the pa pe r.
● 科 学 是 人 们 创 造 知 识 的 认 识 活 动 、社 会 活 动 以 及 由 此 所 建 立 起 来 的 知 识 体 系 。( 王 续 琨 : 《交 叉 科 学 结 构 论》, 2003 年 版 , 第 3 页)
交叉学科的概念列举如下: ● 交 叉 学 科( cross- discipline) 主 要 是 指 基 元 学 科 以 下 具 有 交 叉 性 的 科 学 知 识 子 系 统 。( 王 续 琨 : 《交 叉 科 学 结 构 论》, 2003 年 版 , 第 11 页) ● 交叉学科, 是指在两门或多门学科交叉渗 透 的 基 础 上 发 展 起 来 的 学 科 群 。( 张 明 根 :《交 叉 学 科 、 跨 学 科 研 究 及 其 启 示 》,《国 际 关 系 学 院 学 报》, 1994 年 第 1 期 , 第 24- 32 页) 交叉科学的概念列举如下: ● 所谓交叉科学是指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 相 互 交 叉 地 带 生 长 出 的 一 系 列 新 生 学 科 。( 钱 学 森 :《交 叉 科 学 : 理 论 和 研 究 的 展 望 》,《光 明 日 报 》 1985 年 5 月 17 日 第 3 版) ● 交 叉 科 学( cross- science) 是 指 已 经 形 成 和 有待创建的各门交叉学科的集合体, 是所有交叉 学 科 的 统 称 。( 王 续 琨 :《交 叉 科 学 结 构 论 》, 2003 年 版 , 第 11 页) 限 于 篇 幅 , 以 上 仅 仅 是 列 举 了 学 科 、科 学 与 交 叉 学 科 、交 叉 科 学 概 念 的 部 分 定 义 。 尽 管 不 同 的学者对这四个概念有不同的理解, 但是概念的 本质是一致的。学科是科学的下位概念, 科学是 学科的上位概念。交叉学科是交叉科学的下位概 念, 交叉科学是交叉学科的上位概念。科学是交 叉科学的上位概念, 交叉科学是科学的下位概 念。
术 学 研 究 与 发 展 中 的 理 念 不 明 、认 识 不 清 和 理 路 不 精 等 重 要 而 又 棘 手 的 问 题[3]。
( 4) 学 科 定 位 模 糊 , 困 扰 专 业 发 展 ; 理 论 研 究 滞后, 制约学科建设; 管理体制不顺, 影响专业发 展; 培养目标宽泛, 难出精专人才; 师资力量薄 弱, 人 才 结 构 失 调 [4]。
2 教育技术学的学科性质
目前国内, 不同的学者对教育技术学的学科 性质说法不一, 主要有以下几种:
1) 教 育 技 术 学 是 一 门 方 法 论 性 质 的 学 科 ; 教 育技术学是一门教育学科; 教育技术学是一门综 合 性 的 学 科 [6]。
2) 是 一 门 新 兴 的 边 缘 学 科 ; 教 育 技 术 学 是 教 育科学领域中的分支学科; 教育技术学是教育研 究中的技术学层次的学科; 教育技术学是方法论 性 质 的 学 科 。[7]
( 5) 20 世 纪 90 年 代 的 困 惑 : ① 名 称 改 了 ; ② 定 位 变 了 ; ③ 研 究 领 域“ 泛 化 ”了 ; ④ 培 养 目 标 模 糊 了 ; ⑤努 力 方 向 没 有 了[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