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军大业电影观后感【三篇】

合集下载

电影《建军大业》观后感(四篇)

电影《建军大业》观后感(四篇)

电影《建军大业》观后感观看电影建军大业观后感【一】本来对宣传伟大光荣、艰苦卓绝的主旋律电影不太关注,但当律所组织观看《建军大业》后,我仍被其中的人物和历史深刻感动,并产生了一些思考。

一、心怀国家的人最有魅力电影开始时,我们更关注演员长得好帅,穿的大衣好酷。

到各种人物依次出场后,才发现每一个为了贫苦大众,为了民族解放和国家统一努力奔走的人,都有迷人的魅力。

即便是行事作匪气十足的贺龙也十分可爱,因为他一心保护被欺凌的百姓,一身正气让人敬佩。

反观那些为了个人荣辱、党派利益而弃国家大义不顾的人,即便有霍建华的颜值也让人爱不起来。

那些心怀天下,有理想的人身上自有一种积极向上的,明媚的浩然正气,有着由内而外的迷人魅力。

二、坚定的理想信念是成功先决条件电影中毛泽东说:“我们如果想继续革命的话,就必须创造一个有革命信仰的军队”。

理想信念是行动的指南,没有理想信念,不论是个人还是集体,都无法走的长远。

坚定的理想信念是我们前进路上排除一切艰难困苦的精神动力。

我们的人民军队在物资极度匮乏,敌人众多而强大的环境中取得了最终的胜利,靠的就是坚信革命必胜的信念,用强大的精神力量克服了重重困难。

三、平等主体之间才有合作共产党与国民党合作时,没有属于自己的强大武装力量,所以面对背叛时损失惨重,毫无反抗的余地,甚至很多人提出要交出所有的武装来维持这种不平等的合作。

我想这已经不叫做合作,而应该叫做屈从。

合作是双方间的优劣互补,以图共同发展,当其中一方处于弱势,面临的只能是被欺压或合作结束。

以上三点虽然是看建党大业中90年前的历史所得,但我认为其仍然适用于我们现在的工作生活。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灯红酒绿难免让人沉迷,但我们心中还是要有诗和远方,要以浩然之气以养吾身。

在工作中,我们应当有信念,将目前的工作当做我们人生的事业,并为此而努力。

努力工作应当是为了实现人生的价值,而非为了具体的工资。

要不断的提升自己,只有自身强大了,成为不可替代的,能给他人带来利益的人,才能在这个社会获得一席之地。

建军大业观后感(精选16篇)

建军大业观后感(精选16篇)

建军大业观后感当品味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吧,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观后感吧。

那么观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建军大业观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建军大业观后感篇1怀着对党的忠诚,来看《建军大业》,体会着那血与肉的历史。

我能想象,那时候的天空的颜色、河水的颜色、泥土的颜色;我能想象,那时候的将军的面容、士兵的面容、百姓的面容;我能想象,那时候的战前的声音、战时的声音、战后的声音;我还能想象到许多那时候的事物,都是那一堵堵承载着历史的墙,告诉我的,我仿佛听见了战时将军的指挥声;我仿佛能听见士兵战斗时的咆哮声;我仿佛能听见一颗颗手榴弹爆炸的声音。

战争是恐怖的,但没这红色的恐怖,就不会有今天这样和平的生活。

我必须去珍惜这份幸福,握住这份幸福。

看完了《建军大业》,我的心情其实也是非常的复杂。

我庆幸自己出生在黄金时代,我也为那些逝去的英灵默默哀悼。

血染红的旗在我的心中飘荡,战争,好像就发生在昨天,离我很近;又好像发生在几万年前,离我很遥远。

心中有说不完的感慨。

如果战争之苦加与我身,我又会如何去面对,会像前人那样英勇神武吗?答案是肯定的,如果我身处那时,也一定会为了自己的国家,自己赖以生存的土地献上一份力量,这份力量,也许不是去拼刀子,但我也一定会用自己的方式,为它做出贡献,不论是那时,还是现在。

即便是和平当下,我也要以自己的方式,去爱自己的国家,自己赖以生存的土地。

我在做的是,面对这幸福;我要去做的,是保护这幸福;我的理想,是让更多人体会到这幸福。

我不是政治家,我只是一个学生,对于这样的幸福,我想让更多人感受到。

我们和前人最大的区别就是他们没有我们所有的幸福,我们没有他们那么多经历,我们能感受到他们的经历,他们却不能体会我们的幸福。

通过《建军大业》强烈地惊醒了睡在这幸福中的我,让自我深刻的意识到这幸福的存在,这份幸福,就在我的身边,无处不是。

我必须将这份幸福,传递下去。

爱国军事影片《建军大业》观后感优秀范文5篇

爱国军事影片《建军大业》观后感优秀范文5篇

爱国军事影片《建军大业》观后感优秀范文5篇电影《建军大业》该片讲述了我党为挽救中国革命而建立人民军队的光荣历史。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临危受命,冒着生命危险分赴湖南和南昌等地发动起义,组建了一支真正属于人民、属于中国共产党的军队,开启又一段峥嵘的革命岁月。

以下是我整理的《建军大业》观后感范文5篇,希望可以能够分享给大家。

《建军大业》观后感范文一前些日子观看了电影《建军大业》,该片讲述了我党为挽救中国革命而建立人民军队的光荣历史。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临危受命,冒着生命危险分赴湖南和南昌等地发动起义,组建了一支真正属于人民、属于中国共产党的军队,开启又一段峥嵘的革命岁月。

看完影片,我觉得对于出身在和平年代的中国共产党人,最大的启示就是:要坚定理想信念。

我们为什么要入党?我想是很多人都没有特别想清楚的一件事情,至少缺乏强烈的意愿和崇高的信念。

和平年代,入党的过程大致是按部就班,没有经历太多的考验和挫折。

可我们要认识到,当今虽不可能去经历生死的考验,但也面临着大大小小的考验,如八项规定的考验、守规矩讲纪律的考验、开拓创新的考验等,贴着“共产党员”的标签,就应当在行动上自觉规范言行举止,以身作则,发挥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和模范带头作用。

我想正是我们在入党过程中对党的发展历史的认知不够深刻,所以对党员身份的认识不够成熟,也就缺少了一些对党员身份的认同感和对党精神上的认同感。

我认为,对党在精神上认同就是要从思想上、理性上认同中国共产党,认同中国共产党的主张,认同党的纲领和章程,特别是了解党的历史,从而才有了对党员身份的认同感。

如果缺少认同,表现在行为上,就是部分党员政治意识淡薄、党性观念淡薄、无担当精神,起不到先锋模范作用。

《建军大业》观后感范文二前些日子观看了电影《建军大业》,该片讲述了我党为挽救中国革命而建立人民军队的光荣历史。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临危受命,冒着生命危险分赴湖南和南昌等地发动起义,组建了一支真正属于人民、属于中国共产党的军队,开启又一段峥嵘的革命岁月。

2023最新-《建军大业》观后感(优秀7篇)

2023最新-《建军大业》观后感(优秀7篇)

《建军大业》观后感(优秀7篇)《建军大业》在中国共产党面临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毛泽东同志提出了“枪杆子里出政权”,指出了共产党必须武装进行革命的道路,从农村包围城市,逐步夺取革命的胜利。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下内容是壶知道为您带来的7篇《《建军大业》观后感》,希望能够满足亲的需求。

建军大业观后感篇一从《建国大业》、《建党伟业》到《建军大业》,承载着中国近现代史的三部曲已经上映完毕,作为一名21世纪的青年,在八一之际,重温这段鲜血与泪水的历史,对穿军装的军人油然起敬,敬佩他们的信仰与坚持。

穿军装小游戏流行、看军旅题材电影成为一种时尚,不仅是因为军队意味着一个人的英气与胆气,群众也是就此表达对解放军的感谢、支持或景仰之意,更是一种对从军生活的向往与期待。

军队情怀的流行体现的是对广大群众对军队的自信,对国家的自信,也对中华民族的自信。

长期以来,革命历史和红色文化的宣传,主要体现在传统媒体上,固然内容很好,信息量也大,但因传播形式不够丰富,对年轻一代来说,其精神价值不易入脑入心。

文化市场的特殊性在于,它既是一个讲究市场规则的领域,也有着鲜明的文化属性,需要为情怀留下空间。

事实上,情怀和市场从来都不是对立的。

近年来,在文化市场上获得成功的情怀之作并不少见,从电影《钢的琴》到《白日焰火》,从《烈日灼心》到《师父》,观众从来都不吝啬自己的赞美。

青年是民族的未来,不了解革命历史,生疏于红色文化,对其个人成长是一种缺失,对国家发展则是一种隐患。

强军梦支撑中国梦,而梦的征程映照在每一个中国人身上,使得那份由内而外绽放出的自信之感,能赋予人们一种普通事物所难以企及的独特气质。

但是与普通的知识学习不一样,对军队精神的了解和认识很难用学历教育常用的考试和证书的方式来激励和督促,只有靠材料和活动本身的趣味性,来吸引受众,寓教于乐。

因此,在红色文化传播过程中,创意和策划不可或缺。

文化企业要有更加充分的文化自觉,相关部门进行更多的投入和扶持。

建军大业观后感大学生1000字三篇

建军大业观后感大学生1000字三篇

建军大业观后感大学生1000字三篇【篇1】建军大业观后感大学生1000字作为一个中国人,每一段历史都应牢记在心!无论过往成功或失败,此刻开始,从零开始,当勇士!一场硬仗,都要全力以赴!几场硬仗,比如南昌起义、三河坝大决战,每一场都惊心动魄,每一场都让人感叹指挥将领的滔天谋略。

在影院里,感同身受,我好似就要扛枪上场,横扫敌人的千军万马。

这是一次修炼也是一场磨砺,是对敌情的考量也是对自己的挑战。

战场如球场,每一次比赛,无人预料结果,也无人知道90分钟内会出现何种错综复杂的情况。

作为一名披甲上阵的战士,你的选择,只有全力以赴。

一群有信仰的人,才能组建一支有信仰的军队!要打造一支有革命信仰的军队!当我听到这句话时,胸腔充满热血,双拳紧握。

在三河坝决战大军撤退的危难之际,需要死铁部队掩护。

三万敌军压境,这些年轻的生命毫无惧色,当勇士,不要当烈士!成为每一个年轻战士的信仰,你看,蔡晴川的眼睛里有光有血性!虽然身中几枪,但是仍要跨过战壕,点燃引爆器。

以蔡晴川为首的掩护军队,不仅是勇敢,更多的是孤勇!电影中有这么一个场景让我久久不能忘怀:战后,几位革命伟人举杯庆贺,觥筹交错间略显失态,磕磕碰碰地唱起国际歌,末了老泪纵横。

他们醉梦中所希冀的场面,应该是无数红军战士们或冲锋陷阵时,或醉卧沙场时,或临刑就义前所梦寐以求的画面国将一统,普天同庆,父老乡亲围着篝火纵情地跳舞,歌声与笑声交织,再也不用把冰冷的枪口对准自己的同胞,触手可及的是眼前阖家团圆的温存,你笑中带泪,右手痛饮一大杯,左手洒在战友的碑前。

梦想照进现实的代价,我们无从得知,只见他们抛头颅、洒热血,义无反顾、视死如归,扶大厦于将倾,挽狂澜于既倒,视他人如己出,正如《与妻书》中所言使天下人爱其所爱,以天下人为念,为天下人谋永福。

所谓战士,不单单指在前线扛着枪杆;坚守民主阵地上的各界人士,也在汹涌的暗流中不断挣扎,在反动派血腥的打压中勇敢地发声。

可想而知,反动派独裁统治下的世界,就如同闻一多笔下的死水,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

建军大业观后感2024字大学生心得范文(三篇)

建军大业观后感2024字大学生心得范文(三篇)

建军大业观后感2024字大学生心得范文(三篇)建军大业观后感2024字大学生心得1由刘伟强执导,韩三平任总策划兼艺术总监,黄建新任监制的热血战争巨制《建军大业》将于7月28日内地公映。

今日,刘德华、梁朝伟和刘嘉玲三位影帝影后特别录制一段视频,表示无条件支持导演刘伟强的新作《建军大业》,这一经典的“无间道组合”引发无数回忆。

刘德华表示,自己从80年代便认识导演刘伟强,还大赞他作品中的男性视角,“不管是《旺角卡门》还是《无间道》,我觉得他每次都可以将不同年代的男性电影处理的很好”,之后还表示“我一定支持你!”梁朝伟也信心十足,“我相信刘伟强导演肯定会让观众有一个全新的视野”。

刘嘉玲则表示无条件力挺,“刘伟强的《建军大业》,不用说,一定要看!”刘德华、梁朝伟和刘嘉玲三人与导演刘伟强有着不解之缘,均多次与导演刘伟强合作,其中最广为人知的,是曾共同出演刘伟强执导的《无间道》系列电影,一同造就无数影迷奉为经典的***片。

此次“无间道组合”为导演刘伟强助阵,亦引发影迷们的回忆狂潮,更有网友表示“天王天后都支持,我也走进影院看看去!”昨日,电影《建军大业》发起“趁年轻干大事”主题活动,呼吁“正年轻、曾年轻的网友”分享自己的青春大事,引起无数网友的关注和讨论,一天之内引起网友8万多条的讨论中,满是他们的青春往事,不少网友纷纷表示“虽然没有做过惊天动地的大事,但有意义的事情做了不少”。

在网友讲述的“大事记”中,既有献血、捐书、支教等积极暖心的公益项目,也有登山、长跑、考试、军训等挑战自我的户外活动,“虽然年轻青涩,但做的事情都有年轻的态度!”建军大业观后感2024字大学生心得2今天看了《建军大业》,感触颇多啊……电影一开场就是工人学生游行,看着这些手无缚鸡之力,手无寸铁的工人学生们手挽着手向枪口上撞的时候,其实不仅是这部电影,老早之前在电视上看着学生工人们上街游行的时候,我为他们感到心痛,觉得他们好傻,是的,真的很傻,他们很勇敢,他们很坚强,他们无畏牺牲,可他们换来的是什么呢?是倒在反动派的枪口下,是更惨烈的杀戮,是更多的革命党人的牺牲……以陈独秀领导的革命先烈们借鉴着欧洲革命的经历,认为在城市发生暴动就是够唤醒群众们革命的心,但却忽略了一件事,没有枪,没有军队,用着血肉之躯,用着两双手,用着宣传口号,用着大量的宣传单,如何革命,只会白白牺牲。

建军大业电影观后感

建军大业电影观后感

建军大业电影观后感建军大业电影观后感1电影《建军大业》在一片好评中问世,看完此篇,更爱我军。

这部全程让人汗毛倒立的震撼大片,让人再一次感受到了共产党人的强大,再一次让我们知道了中国军人的坚韧,下面就是我的建军大业观后感。

这次《建军大业》可以说阵容异常的强大,不仅有老戏骨,更有小鲜肉,不仅执着班底精良,导演组更是高强,建军大业作为庆祝建军90周年的献礼片,更是没有让我们失望,可以说《建军大业》是未来几年甚至十几年都被人们津津乐道的爱国爱军宣传片。

《建军大业》讲述的故事,我们很多都从历史上知道了,主要是南昌起义、三河坝战役、秋收起义数场著名战役的过程,震天的厮杀声,壮烈的战争场面,让整部片子回味无穷,更难能可贵的是在这个震撼场面的间隙,还穿插了些许温情,让大家知道,我们的革命先辈们并不是战争的'机器,也是铁血男儿,只是时代造成了不得不革命,不得不流血战争。

建军大业播放的时候,我前面的一对父子有一段非常精彩的对话,大致的意思就是,父亲教育儿子:“正因为革命先辈拼命打下了江山,你们才能无忧无虑的吹空调、玩农药”,虽然有些调侃,但是道理深刻,是啊,这不就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吗?革命先辈们就是不想把一穷二白、支离破碎的河山交到下一辈的手上,才奋起反抗,用自己的青春热血换来我们繁荣的今天。

虽然此前也没少写了观后感,回顾《建军大业》这部电影,不仅穿越了时间,将曾经的历史交到了我们手上,更难能可贵的是,让我们清晰的知道了,社会的安定祥和是多么的重要,祖国的繁荣强大是多么的可贵。

建军大业电影观后感2看完了《建军大业》这部史诗级巨制,突然心里有一些不舍,甚至是后悔,因为没有看够,这部片子讲述了老一辈革命家“建军”的历史故事,像这种战争历史题材的电影很难在观众中引起共鸣,但是这部片子就让大家意犹未尽,下面我的《建军大业》观后感。

1、通过观看《建军大业》让我更清晰的知道了“建军历史”,明白了八一南昌起义的原因,起义的经过以及最终的结果和影响,这比学历史要印象深刻,建军大业用生动鲜活的.镜头讲述了南昌起义和三河坝战役等故事,这样我们就能通过电影把整个故事串联起来。

《建军大业》观后感(优秀4篇)

《建军大业》观后感(优秀4篇)

《建军大业》观后感(优秀4篇)建军大业观后感范文篇一前段时间,党支部组织“主题党日”活动,内容为观看为庆祝建军90周年新上映电影《建军大业》,影片至始至终,场面宏大,不时的让人感动、震撼。

影片以1927年八一南昌起义为主要线索,再现了蒋介石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八一南昌起义从胜利到失败再到井冈山会师的整个全过程。

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新右派在上海发动反对国民党左派和共产党的武装政变,大肆屠杀共产党员、国民党左派及革命群众、学生游行被无情的射杀,切换不同的场景,并配以音乐,展现了不同党派之间斗争的激烈感。

对于战争场面的展示,也是十分震撼人心,影片用大量时间描述了八一南昌起义和“三河坝”战役,1927年8月1日2时,在周恩来、朱德、贺龙、叶挺、刘伯承等同志的领导下,在江西南昌举行了武装起义,向旧藩台衙门、牛行车站、天主教堂等发起进攻,全歼守军3000余人,缴获各种枪支5000余支,参加起义的三万余人占领了江西省省会南昌,诞生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武装部队。

为了掩护南昌起义后大部队的顺利南下转移,朱德率领教导团3000多人与国民党钱大钧两万余人展开激烈的战斗,拖延3天的任务完成后留,下100人,掩护其他人撤离,生死搏斗,最后为了争取时间而引爆炸弹,与敌军同归于尽,看的人热血沸腾。

《建军大业》不仅以宏大吸引观众,更以细节深深抓住观众的心灵。

影片中,毛泽东为了革命,离开妻子杨开慧和两个嗷嗷待哺的孩子,大孩子不停的喊“爸爸,爸爸”,杨开慧含泪说“别回头”,这一别,不知何时能再见,毛泽东多想再看一眼妻儿,可是为了中国革命,为了全中国受苦受难的民众,他还是义无反顾,眼含热泪离去。

毛泽东故意用湿淋淋的身子抱周恩来这个情节的设置很可爱,体现了这个人物不仅仅是一名领导者,他还是一个如同邻家男孩一样调皮的年轻小伙子。

战友情,生离死别的落泪,对于对手的敬佩都让人感触颇深。

对死守南昌城的陈团长的敬礼对黄埔军校的人的厚葬。

等等细节的描述,既让人感到了真实,又不失当时的历史背景下的史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军大业电影观后感
《建军大业》是对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的纪念,是“建国三部曲”的第三部,在电影中,中国共产党于1927年8月1日在南昌起义,这也是建军节的来历,为我们讲述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建军大业电影观后感【一】
在还没提档之前,就买了建军大业的电影票。

一直以来就喜爱谍战题材的影视作品,就越发期待这部影片的上映。

作为建字开头的献礼片,这一部真的是燃爆了。

从演职人员到故事结构,以及故事节奏,主旋律的体现,都是一部非常值得一看的影片。

影片中的每个角色都鲜活立体,观看之时,便觉自己曾与历史这么近,其中南昌起义与三河坝战役的战争场面的确让人震撼。

《建军大业》这部影片具有使命感,即燃却又让我在观看的时候,数度落泪。

写这篇影评之前,特地去百度看了一下关于一九二六年肆月十二日的史实。

在影院中,看着肆月十二日,学生游行再到街头喋血,遍地横尸,雨水或许洗的掉那些人们流出的血,却洗不掉他们的暴行,当影片播到这里的时候令人唏嘘,却也渐渐的推动着故事向前发展。

南昌起义的部分,叶挺手写“命令”,到教训赵福生,陈峰劝赵福生跟自己干,这些细节都处理得很好。

起义之时的炮火隆隆,燃烧不止,战争的场景表现可圈可点。

印象最深的当属张国焘与周恩来等人开会,张国焘反对南昌起义,贺龙冲进来以后,由保剑锋老师饰演的谭平山,说折中的办法不是没有,是杀掉张国焘。

周恩来去与朱德会面的时候,朱德与他要了一笔经费,当时黄志忠老师的表情,老实中透些狡黠,非常可爱。

南昌起义开始之前,朱德将所有的军官邀请过来,吃酒玩牌,后来起义开始了,那些有头有脸的军官们准备出去看看的时候,他向上开了一枪,夹着烟的手招呼着大家继续,士兵冲进来的时候,大将之风显现无疑。

三河坝战役这个环节是我哭的最多的地方,三天的战事,三千人对三万人,真的就是纯硬杠。

战火连绵,死的死,伤的伤,血染红了江河,脚下的土地早已变了颜色。

黄志忠老师扮演的朱德、马天宇老师扮演的角色、白宇扮演的蔡晴川,他们敬的每一个军礼,都令人动容。

最后二百人留下的时候,父子二人,子走父留;兄弟同军,弟去兄留。

二百人的断后,留下的是其他人撤出的希望,也是未来国家的希望。

朱德对蔡晴川说的那句:“做勇士,不做烈士。

”现在想起,依然是会令人落泪。

最后三河坝的炮火声声,蔡晴川按下引爆器的时候,朱德带大家撤离的时候,驻足敬礼,依旧会令人眼泪不止。

二百人的断后,希望与牺牲,对于革命先烈来说值得,更展现了他们大无畏的精神。

这部献礼片,除却爱国主义旋律,更能看的出老戏骨们的魅力,也能看见年轻演员们长足的进步。

刘烨老师所饰演的毛泽东,与青年时期的毛主席真的很神似;朱亚文老师饰演的周恩来,再其换上中山装以后,将周总理的儒雅气质与作为领导者的智慧表现的淋漓尽致;黄志忠老师饰演的朱德,更是令人满意,军人铁血,为将的气概展现无疑;张涵予老师的杜月笙,一身的月白色长褂,上海滩老大的狠谲
诡戾更是入木三分,更多的不胜枚举。

在看这部影片之前,也看见年轻演员们在开拍之前的军训,他们的努力、认真、敬业、让人钦佩,刘昊然饰演的粟裕,和马天宇老师饰演的角色,然人能够切身实际的感受到年轻军人的热血,是本影片的亮点,经过几场战役之后的洗礼,能够看见他们的成长。

女性角色的话,李沁饰演的杨开慧,马伊琍老师饰演的向警予,还有宋佳老师饰演的宋庆龄还原度都很高。

白客老师饰演的瞿秋白,董子健饰演的邓小平,与这些人物都很贴合。

真好,特型演员年轻化是一件特别特别好的事情。

这部电影,有老戏骨担纲重要角色,年轻演员也在本片中饰演主要角色,一部分观众因为只是对“小鲜肉”这三个字有些不同意见,便对影片产生一些不同的“声音”,我觉得这倒是真的失了气度,不够理性。

因为年轻,所以年少,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够演出年轻将领的少年气,他们还年轻,需要磨砺,我想这对于年轻演员来说不仅仅是一种进步,对于观影的观众来说,也需要发自内心的深省,你究竟要在影片之后得到什么?是一次意义重大的爱国主义教育,了解历史,对革命先烈的缅怀,还是其他,的确需要一次思考。

在这部电影没公映之前,我就曾发微博:这部电影的意义,一是回溯战争年代,向当时年代下的革命党人致意,为我们能够在时局恶劣的年代里,创建一支属于自己军队致敬;二是生在和平年代下的我们应该永记战争的痛,铭记老一辈革命党人付诸的一切,心怀感恩,精神和心灵上都得到了深刻的教育。

现在看来,这段话的确没有错。

我,一个九二年生人,出生在和
平年代之下,受国家九年义务教育,读完高中和大学,即便是工作之后,虽未曾急吼吼的吼出什么话,但是,(可能是同场观看的观众,年龄不大)私以为在观看此影片的时候,窃窃私语的内容,谈及的内容,陈述的观点,你们应该好好地观看,去了解这段历史。

在你不了解这段历史的时候,希望你不要妄议。

希望每一个观众都能体会到我们中国共产党的艰辛岁月,抱持着感恩的心,尊重历史,缅怀为了革命事业献出生命的先烈,感谢先烈们为我们付出的一切。

除此之外,我们也应该明白,这部影片讲的少年军人的故事,我辈少年正青春,生于和平年代之下,在感恩之余,用自己的方式、自己的力量,为这个国家,这个社会做出贡献才是正确的做法。

年轻是希望,青春是力量,共同创建和谐社会,一起完成中国梦。

一部一百三十三分钟的电影,跌宕起伏的故事,炮火轰鸣硝烟四起的战争场面,血溅四方动人心魄的历史,它不是别人家的故事,是我们不该忘记的曾经,可能是你的太爷爷太奶奶曾经经历过的,希望现在的我们不要忘记,以后,我们还应该讲给我们的孩子,甚至是后辈,即便考试的试卷上不会考,这是我们国家团结一致的魂。

建军大业电影观后感【二】
怀着对党的忠诚,来看《建军大业》,体会着那血与肉的历史。

我能想象,那时候的天空的颜色、河水的颜色、泥土的颜色;我能想象,那时候的将军的面容、士兵的面容、百姓的面容;我能想象,那时候的战前的声音、战时的声音、战后的声音;我还能想象到许多那
时候的事物,都是那一堵堵承载着历史的墙,告诉我的,我仿佛听见了战时将军的指挥声;我仿佛能听见士兵战斗时的咆哮声;我仿佛能听见一颗颗手榴弹爆炸的声音。

战争是恐怖的,但没这红色的恐怖,就不会有今天这样和平的生活。

我必须去珍惜这份幸福,握住这份幸福。

看完了《建军大业》,我的心情其实也是非常的复杂。

我庆幸自己出生在黄金时代,我也为那些逝去的英灵默默哀悼。

血染红的旗在我的心中飘荡,战争,好像就发生在昨天,离我很近;又好像发生在几万年前,离我很遥远。

心中有说不完的感慨。

如果战争之苦加与我身,我又会如何去面对,会像前人那样英勇神武吗?答案是肯定的,如果我身处那时,也一定会为了自己的国家,自己赖以生存的土地献上一份力量,这份力量,也许不是去拼刀子,但我也一定会用自己的方式,为它做出贡献,不论是那时,还是现在。

即便是和平当下,我也要以自己的方式,去爱自己的国家,自己赖以生存的土地。

我在做的是,面对这幸福;我要去做的,是保护这幸福;我的理想,是让更多人体会到这幸福。

我不是政治家,我只是一个学生,对于这样的幸福,我想让更多人感受到。

我们和前人最大的区别就是他们没有我们所有的幸福,我们没有他们那么多经历,我们能感受到他们的经历,他们却不能体会我们的幸福。

通过《建军大业》强烈地惊醒了睡在这幸福中的我,让自我深刻的意识到这幸福的存在,这份幸福,就在我的身边,无处不是。

我必须将这份幸福,传递下去。

军旗升起的地方,是我生长的地方。

我为
这片土地感到骄傲!我为这份幸福感到美好!
建军大业电影观后感【三】
作为“建国三部曲”系列,影片《建军大业》是一部青春热血的电影,讲述了1927年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中国共产党为了挽救水深火热的中国,于1927年8月1日在江西南昌举行武装起义,从而创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的峥嵘历史。

1927年,北伐战争刚取得重大成果之际,国民党“右派”为夺权叛变革命,发动了疯狂的“清共”行动,短短数月,近31万进步同胞遭到残酷杀害,全国震惊,刚刚看到希望的中国即将再次陷入军阀混战和独裁专制的深渊。

由于没有自己的武装力量,成立不足7年的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右派”的疯狂进攻下,几乎遭遇毁灭性打击。

血的教训使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内进步人士认识到了“枪杆子里出政权”的硬道理。

生死存亡之际,他们临危受命,冒着生命危险分赴湖南和南昌等地,联合朱德、贺龙、叶挺、刘伯承等一批爱国将领发动起义,誓要组建一支真正属于人民的军队。

铁血铸军魂,舍己保家国,本片讲述的就是这一段慷慨悲壮的热血岁月……
年轻的毛泽东、周恩来、贺龙等人临危不乱、不惧强权;正值青春的叶挺、粟裕、卢德铭等人在炮火纷飞的战场英勇杀敌、不畏生死。

这部电影不光场面震撼、制作精良,而且剧中有很多冲突非常激烈的台词,让人不经意间就达到了沸点。

不得不说一部好片,不仅要有制作精良的团队,更要有精湛演技的演员,还需要所有人倾情的付出,这部片子就没有让人失望,不仅有大手笔,更有小台词,值得一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