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军大业》观后感两篇合集
影片《建军大业》观看心得体会范例五篇

一部作品有好有坏,自然不能落下可批可评之处。便是角色,导演选角在主要角色上是十分好的,可谓是老戏骨撑起一片天,他们在演戏道路上已经漫步十年二十年甚至更久。可正如网络上人们主要议论的小鲜肉们,我的眼里,有的是表演不佳,年纪太轻妆容却化成了老十岁之感,还未摸透这些建国元勋的内心情感就敢贸然上阵,甚至还有一些角色我认为是没有必要出现的,张艺兴、马天宇、刘昊然两人是我觉得较好得了,但是演技上还是略显尴尬,对这些革命伟人还是差点什么,或许是当时参战、无谓牺牲那种真正濒临生命边缘时的英雄气概。正如Linkedln领英中国在知乎上所说:我们不要用伟人们已经功成名就之后的刻板印象去猜测他们年轻时候的样子,这样一定是会有偏差的。
通过观看《建军大业》,我深刻体会到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都是先辈们用自己的鲜血所换来的。在那个战乱频发,血雨腥风的日子,革命先辈们不惧艰险,誓把革命进行到底。
影片里让我感动的当属三河坝战役。朱德率领三千人在三河坝死守三天,迎着敌人一波接着一波的进攻,死战不退。虽然战士们伤亡惨重,但这死守的三天为大部队的部署赢得了时间。“什么是幸存者?幸存者就是把别人的生命一起活下去。”那断后的200战士用生命为部队保留血液使得革命的火种得以保留。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把革命之火终会成功点燃,也必将点燃。
九十年的风风雨雨见证了中国人民军队从鲜血中一步一步走过来,传承人民军队的这些革命精神也早已融入到我们的血液与骨髓中,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不仅要铭记光辉历史,铭记革命先辈的峥嵘岁月,更要牢记使命,传承红色基因,接过革命先辈手中的接力棒,以实际行动立足自身岗位,奋勇拼搏,为祖国美好的明天努力奋斗!
电影《建军大业》观后感(四篇)

电影《建军大业》观后感观看电影建军大业观后感【一】本来对宣传伟大光荣、艰苦卓绝的主旋律电影不太关注,但当律所组织观看《建军大业》后,我仍被其中的人物和历史深刻感动,并产生了一些思考。
一、心怀国家的人最有魅力电影开始时,我们更关注演员长得好帅,穿的大衣好酷。
到各种人物依次出场后,才发现每一个为了贫苦大众,为了民族解放和国家统一努力奔走的人,都有迷人的魅力。
即便是行事作匪气十足的贺龙也十分可爱,因为他一心保护被欺凌的百姓,一身正气让人敬佩。
反观那些为了个人荣辱、党派利益而弃国家大义不顾的人,即便有霍建华的颜值也让人爱不起来。
那些心怀天下,有理想的人身上自有一种积极向上的,明媚的浩然正气,有着由内而外的迷人魅力。
二、坚定的理想信念是成功先决条件电影中毛泽东说:“我们如果想继续革命的话,就必须创造一个有革命信仰的军队”。
理想信念是行动的指南,没有理想信念,不论是个人还是集体,都无法走的长远。
坚定的理想信念是我们前进路上排除一切艰难困苦的精神动力。
我们的人民军队在物资极度匮乏,敌人众多而强大的环境中取得了最终的胜利,靠的就是坚信革命必胜的信念,用强大的精神力量克服了重重困难。
三、平等主体之间才有合作共产党与国民党合作时,没有属于自己的强大武装力量,所以面对背叛时损失惨重,毫无反抗的余地,甚至很多人提出要交出所有的武装来维持这种不平等的合作。
我想这已经不叫做合作,而应该叫做屈从。
合作是双方间的优劣互补,以图共同发展,当其中一方处于弱势,面临的只能是被欺压或合作结束。
以上三点虽然是看建党大业中90年前的历史所得,但我认为其仍然适用于我们现在的工作生活。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灯红酒绿难免让人沉迷,但我们心中还是要有诗和远方,要以浩然之气以养吾身。
在工作中,我们应当有信念,将目前的工作当做我们人生的事业,并为此而努力。
努力工作应当是为了实现人生的价值,而非为了具体的工资。
要不断的提升自己,只有自身强大了,成为不可替代的,能给他人带来利益的人,才能在这个社会获得一席之地。
《建军大业》优秀观后感范文5篇

《建军大业》优秀观后感范文5篇大家有没有观看过电影建军大业,有没有写过关于建军大业观后感。
以下是整理的观后感范文5篇,希望能够可以提供分享给大家进行借鉴和参考。
《建军大业》观后感范文一看完《建军大业》之后,让人心潮澎湃。
电影起初看到“四一二”清共使无数共产党人,百姓,学生,工人无辜牺牲,“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同是中国人,却互相残杀让人心痛不已。
绝不能让蒋介石等人的阴谋得逞,毛泽东领悟到“枪杆子里出政权”的理论点醒了无数优秀共产党员,中国共产党人临危受命,在周恩来,叶挺,贺龙,朱德等的领导下,发动南昌起义,南昌起义取得成功,后期攻打城市失败,帅军会师井岗山,最后以毛泽东“星星之火,能够燎原”而结局。
让人看到了革命胜利的期望。
此刻回想起南昌起义,从大伙全力反张国焘,让我感受到当时革命先辈者青春激荡的风采。
最让我敬佩的就是三河坝战役,朱德率三千战士誓死抵御钱大钧三万大军,最后需留两百人死守三河坝时,无人退缩的场景使我感动不已。
电影结束了,但革命者的精神永随。
我必须要向他们学习,热爱祖国,塑造更好的自己,为人民服务。
等回首自己的一生时,正如朱德所说“我们所做的一切,无上光荣”今生足矣。
《建军大业》观后感范文二真实自有万钧之力。
这是一部燃血的电影作品,一部血泪交加的成长史,一幅血肉分明的历史群像。
历史书上简简单单南昌起义四个字,背后是多少勇士的鲜血滋养,惨烈的三河坝战役,凭三千守三万,任朱德精心部署,终是实力悬殊,不堪一击。
为了更多人的安全撤离,留下二百人死守阵地,于是父子最后的相拥,兄弟最后的珍重,挚友最后的呐喊“做勇士,不做烈士!”无奈,战争有胜负,失败就是失败,以卵击石,终是难当。
真实流淌于涕泪交加中。
没有一丝一毫的渲染,就这么直接地展此刻眼前,太真实以至于难承受其重量,胸中熊熊烈火无处安放,无可奈何,又陷入沉默,沉默的呐喊。
《建军大业》观后感范文三重温那段鲜血与生命铸就的历史,“412惨案”让我目不忍视,南昌城里的枪声让我为之振奋,三河坝两百舍身为国的壮士令我肃然起敬,井冈山朱毛会师让我看到中国革命的星火燎原之势。
《建军大业》电影观后感优秀5篇

《建军大业》电影观后感优秀5篇建军大业观后感篇一观看《建军大业》这部影片,是追忆革命先烈的过程,也是反思自己的过程。
影片中我们追忆到的是,时值二三十岁的伟人们为我们的祖国做了什么,反思的是二三十岁的自己又能够为这个国家、社会、为我们洪湖市人民检察院的开展做些什么?从建党到建军再到建国,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经历了失败又从失败中不断总结经验,最终为我们现在的稳定而幸福的生活奠定了坚实的根底。
我们享受着革命胜利的果实,也要用心继承他们的精神和智慧。
看完这部影片后,内心很冲动,有种热血沸腾的感觉。
我结合自己的工作,谈四点体会:一是要坚决理想信念。
影片中为了谋求民族解放、和人们的幸福,千千万万的革命战士赴汤蹈火,为的就是共同的革命信仰、共同的政治信仰和共同的理想信仰。
我们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人,也应该有我们的理想和信念,从大的方面说,我们要维护和开展这些历史成果;从小的方面说,要在各自的岗位做成行家里手,发光发亮,为实现我院“两个务必做到〞奋斗目标做出应有奉献。
二是要善于总结经验。
影片中,毛泽东、贺龙三十出头,周恩来、罗荣桓等人二十多岁,作为青年革命者的他们并没有操纵时局的政治经验,更没有把控权利的手腕和手段,他们从一次次成功与失败中总结经验,从亲身经历的生死里悟出道理,最终得出“枪杆子里出政权〞、“农村包围城市形成星星之火燎原之势〞的适合中国实际的伟大真理。
在我们的工作中,也会遇到挫折和瓶颈,我们要善于向领导同事学习、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总结经验,改善我们的工作方式方法,从而形成我们自己的工作智慧。
三是要团结一切力量。
影片中工农红军的组建与会师就是一次各方面革命力量团结在一起的过程。
每一个会聚的眼神、每一次诚挚的握手,直到井冈山胜利的摇旗呐喊。
相反蒋介石、汪精卫等国民党反动军阀工于心计、斤斤计较,各自盘算着自己在这场政治变局中的一己之私,必然会走向失败的深渊。
在我们工作中,虽然各有部门、岗位分工,但每个部门、每个岗位要想做出好成绩也必须有其他各部门的相互配合和支持,这样才能实现各自的工作目标,才能促进我们院的检察工作稳步前进。
观《建军大业》心得感怀(1200字)7篇

观《建军大业》心得感怀(1200字)7篇第1篇示例:《建军大业》是一部由中国导演韩三平、黄建新执导、刘烨、朱亚文、吴京等主演的历史题材电影,讲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历史性征程。
这部影片再现了中国解放战争时期的艰苦岁月,展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人民解放军的英勇斗争和取得的辉煌胜利。
在观看《建军大业》之前,其实我对这部电影并没有太多期待。
当我真正坐在电影院的椅子上,看着屏幕上闪现的一幕幕历史画面时,我被深深地感动了。
影片中展现的那些历史时刻、勇敢的革命先烈、牺牲奉献的军人形象,让我对中国人民解放军产生了更深刻的理解和尊敬。
在《建军大业》中,描绘了中国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在极端困境下所作出的不懈努力和不畏牺牲的决心。
电影中展示的战争场景让人心惊胆颤,那些士兵们在枪林弹雨中奋勇杀敌,不畏艰险,勇敢前行,为了民族独立和国家尊严,不计生死。
他们的英勇壮举让人肃然起敬,更让人感受到了一种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
除了战争场景外,《建军大业》还展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发展壮大的历程和过程。
影片中塑造的一系列英雄形象,从战士到指挥官,展现了解放军的集体智慧和团结一致的力量。
在各种艰难险阻面前,他们都展现出了中国军人坚忍不拔、无私勇敢的品格。
这种精神不仅是中国军人的典范,更是全体中国人民的楷模。
电影中的一些桥段和台词也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影片中有一场战斗中一个年轻的指挥官面对困难时,勇敢地领导官兵突围,最终取得了战斗胜利。
在这一瞬间,我深深感受到了领导者的责任和担当,一个优秀的领导者应该是勇敢的、坚定的、充满责任感。
《建军大业》还讲述了中国革命历史上的一些关键时刻和重要人物,比如南昌起义、长征等历史事件,以及毛泽东、朱德等伟大的革命导师。
通过这些历史画面和人物,观众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中国革命历史的发展脉络和背景,进一步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史和伟大精神。
观看《建军大业》让我对中国人民解放军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了解,让我对中国革命历史有了更深刻的感悟和思考。
《建军大业》观后感(优秀4篇)

《建军大业》观后感(优秀4篇)建军大业观后感范文篇一前段时间,党支部组织“主题党日”活动,内容为观看为庆祝建军90周年新上映电影《建军大业》,影片至始至终,场面宏大,不时的让人感动、震撼。
影片以1927年八一南昌起义为主要线索,再现了蒋介石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八一南昌起义从胜利到失败再到井冈山会师的整个全过程。
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新右派在上海发动反对国民党左派和共产党的武装政变,大肆屠杀共产党员、国民党左派及革命群众、学生游行被无情的射杀,切换不同的场景,并配以音乐,展现了不同党派之间斗争的激烈感。
对于战争场面的展示,也是十分震撼人心,影片用大量时间描述了八一南昌起义和“三河坝”战役,1927年8月1日2时,在周恩来、朱德、贺龙、叶挺、刘伯承等同志的领导下,在江西南昌举行了武装起义,向旧藩台衙门、牛行车站、天主教堂等发起进攻,全歼守军3000余人,缴获各种枪支5000余支,参加起义的三万余人占领了江西省省会南昌,诞生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武装部队。
为了掩护南昌起义后大部队的顺利南下转移,朱德率领教导团3000多人与国民党钱大钧两万余人展开激烈的战斗,拖延3天的任务完成后留,下100人,掩护其他人撤离,生死搏斗,最后为了争取时间而引爆炸弹,与敌军同归于尽,看的人热血沸腾。
《建军大业》不仅以宏大吸引观众,更以细节深深抓住观众的心灵。
影片中,毛泽东为了革命,离开妻子杨开慧和两个嗷嗷待哺的孩子,大孩子不停的喊“爸爸,爸爸”,杨开慧含泪说“别回头”,这一别,不知何时能再见,毛泽东多想再看一眼妻儿,可是为了中国革命,为了全中国受苦受难的民众,他还是义无反顾,眼含热泪离去。
毛泽东故意用湿淋淋的身子抱周恩来这个情节的设置很可爱,体现了这个人物不仅仅是一名领导者,他还是一个如同邻家男孩一样调皮的年轻小伙子。
战友情,生离死别的落泪,对于对手的敬佩都让人感触颇深。
对死守南昌城的陈团长的敬礼对黄埔军校的人的厚葬。
等等细节的描述,既让人感到了真实,又不失当时的历史背景下的史实。
《建军大业》观后感【精彩6篇】

《建军大业》观后感【精彩6篇】《建军大业》观后感篇一我同大多数小朋友们一样,特别喜欢看电影,这次妈妈带我看的是《建军大业》。
这部电影主要讲述中国共产党于1927年8月1日在南昌举行武装起义,创建第一支在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的故事。
从群星云集的影片中,我知道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枪杆子里出政权”等,整个过程让我震撼加热血,影片中的画面时常在脑海里回荡。
看完后,让我感悟到:我们应当缅怀革命先烈,珍惜当前的美好时光,立志做一名爱国、自强的小学生。
首先,要有自信。
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要敢于尝试,时常对自己说:满分作文网“我行的,我一定能行”,坚信通过努力自己一定能成功。
其次,加强动手能力。
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不给老师和家长添麻烦。
再次,要有坚强的意志。
针对自身存在体质差和做作业拖拉的坏习惯,生活中加强身体锻炼,增强体质,学习中克服依赖心理,提高学习效率。
同时学会分享,增强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处理好同学间的关系。
最后,要有创新能力。
能够创造性的思考,独立解决问题,敢于大胆想象,敢于创新与发明,立志做一个自强、自立的人。
不忘初心,继续前进,铭记历史,吾辈当强!建军大业观后感范文二篇二通过观看《建军大业》深感坚信信仰是对党忠诚,对人民负思想前提。
作为党员要在丰富多彩的实践中终生恪守,对党忠诚,对人民负责,建群众感情,列宁说:要成就大事业,必须从小事做起,把今天的努力用实现共产主义的明天联系起来。
从未做起,要有责任感,为国强盛,民族兴旺,奋斗终生。
战争是恐怖的,但没这红色的恐怖,就不会有今天这样和平的生活。
我必须去珍惜这份幸福,握住这份幸福。
看完《建军大业》,我的心情其实也是非常的复杂。
我庆幸自己出生在黄金时代,我也为那些逝去的英灵默默哀悼,血染红的旗在我心中飘荡,战争,好像就发生在昨天,离我很近;又好像发生在几万年前,离我很遥远。
心中有说不完的感慨。
如果战争之苦加与我身,我又会如何去面对,会像前任那样英勇神武吗?答案是肯定的,如果我深处那时,也一定会为了自己的国家,自己赖以生存的土地献上一份力量,这份力量,为他做出贡献,不论是那时,还是现在。
《建军大业》观后感心得体会五篇范文

《建军大业》观后感心得体会五篇范文《建军大业》观后感心得体会五篇范文当看完一部作品后,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吧,这时我们很有必要写一篇观后感了。
在写观后感之前,可以先参考范文,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建军大业》观后感心得体会五篇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建军大业》观后感心得体会五篇范文1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知道,不可不察也。
90年风雨兼程,90载不屈不挠,90个岁月如歌。
当日历退下七月的外衣,时光带领我们奔向欢腾的八月,在这欢腾的时日我们迎来了又一个建军纪念日。
公司组织在哈全体员工,观看了电影《建军大业》,该片讲述了我党为挽救中国革命而建立人民军队的峥嵘历史。
年轻的毛泽东、周恩来、贺龙等人临危不乱、不惧强权,正值青春的叶挺、粟裕、卢德铭等人在炮火纷飞的战场英勇杀敌、不畏生死,激昂的喊杀声、紧张的战斗戏、震撼的爆破场面交替出现,令人热血沸腾。
让我们为伟大的军人送上最真诚的祝福和敬意。
祝愿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重大贡献的在世的老红军身体健康,祝愿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立下赫赫战功的健在的人民解放军万事如意。
兵事以民为本,强国必须强军。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人民军队是祖国统一的保护神。
“没有人民的军队,便没有人民的一切”。
1927年,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这一声枪响,震惊寰宇,唤醒了沉睡的中华民族。
他们在国内外敌对势力的压迫下挺身而出,在难以想象的困难与压力下试图挽救摇摇欲坠的中国,用基石般的身躯和磐石般的毅力谱写了中国漫长而艰难的抗争史。
三河坝战役这个环节是我感觉最震撼的地方。
三天的战事,三千人对三万人,绵绵战火,死的死,伤的伤,血染红了江河,脚下的土地早已变了颜色。
他们的每一个军礼,都让人为之动容。
最后两百人留下的时候,父子二人,子走父留;兄弟同军,弟去兄留。
二百人的断后,留下的是其他人撤出的希望,也是未来国家的希望。
朱德对蔡晴川说的那句:“做勇士,不做烈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军大业》观后感两篇合集
《建军大业》观后感:传颂着信仰的力量
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献礼影片,《建军大业》紧跟时代要求,揭示了一支正义之师、胜利之师的历史原力,充满了革命英雄主义,具有史诗般的宏阔主题和时代指向。
90年前的那段历史中,让千千万万热血青年甘愿为之献出生命的,是信仰。
信仰是抽象的,然而,在《建军大业》这部电影中,艺术家们把它具体化成让观者血脉贲张、感动落泪的细节、情绪、画面,让人久久回味。
看罢电影,那一个个激人奋进的战斗精彩画面,那一张张充满朝气和带着民族情怀的脸,那一句句让人心肠回荡无法自拔的话语,令人久久不能回到现实当中。
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社会也存在着不同的政治信仰,在中国,“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横眉冷对千夫指”的鲁迅,“碧血一腔染山河”的马本斋。
很多人坚持自己的原则,甚至不惜杀身成仁,舍生取义。
一场艰苦旧约的抗日战争,那么多人为之流血牺牲,不都是因为坚定的政治信仰。
在《建军大业》这部电影中,年轻的艺术家们将革命先辈年轻时期对革命事业的勇敢追求,对民族解放战争的毫不畏惧,对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信念始终不渝,这就是一种伟大的信仰,也正是这种信仰的支撑,才让南昌城头的那一枪响变成了中
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民族解放事业的冲锋号。
人不能没信仰,有了信仰,才有了奋斗的支持,有了精神的力量。
信仰是灵魂的支柱,没有信仰的灵魂,是毫无价值的。
同样,一个国家也需要信仰,有信仰才能进步和发展。
至于中国共产党的信仰,就是带领13亿中国人民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建成一个全面小康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是一个具有崇高信仰的执政党。
正是这永恒的、崇高的信仰,引领了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为之奋斗终身!诸如《建军大业》中的革命先辈一样,他们为了我们党的事业,用血肉之躯向反动派们发起了顽强的攻击。
正是这崇高的信仰镌刻在他们的生命里,变成了性格、变成了骨血,经过了百炼变成了钢铁,铸就起中国革命的成里长城,汇聚成为一种坚不可催的伟大力量。
这信仰让中国共产党由一个组织名词变成了一种精神,形成了强大的力量,锻造了一个民族,成长了一个国家。
90年的风雨、90载的春秋,于一个人,已是耄耋老人;于一段时间,只是历史的一瞬;于一个政党,却是难以磨灭的发展历程。
如今,我们生活在和平、富裕的社会里,共产党员人仍然在平凡的生活中做着平凡的事,但是有益于党的发展的事;是有益于社会进步的事;是有益于人民幸福的事。
这是因为共产党员的信仰没有变,有了强大的精神力量,我们党的事业就会永远持续下去。
因此,我们在投入到
党事业建设的大熔炉,多一份对党的执着、多一份对党的虔诚信仰,我们就可以在这个文化交融、思想意识千奇百怪、个人主义恶性膨胀与物欲横流的迷茫社会中不迷失自我,认清个人奋斗的方向,为自己的人生价值而奋斗,为实现小康社会而奋斗,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而奋斗,为中华民族的崛起而奋斗!
《建军大业》带给我们的不只是震撼和感动,更是充满了挥之不去、历久弥坚的革命信仰力量。
90年前南昌城头的那一枪响,充分表明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正是无数共产党员孜孜不倦追求共产主义信仰的过程,同时也揭示了一个最基本的道理,那就是中国共产党只有用崇高而坚定的理想信念作为力量,共产党人就有了立身之本,就能在大是大非面前头脑清醒,在大风大浪面前立场坚定,在各种诱惑面前经得起考验,就能自觉为党的事业不懈奋斗。
观看《建军大业》有感
近日,一部展示军旅生涯点点滴滴的影片《建军大业》上映,昨日,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迫不及待看完了这部影片,这部影片以真实、朴素的生活画面,为我们展示了南昌起义那火光冲天、枪林弹雨以及将士们浴血奋战的场面。
《建军大业》讲述了南昌起义,这次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带有全局意义的一次武装暴动,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地创造革命军队和领导革命战争的开始。
虽然时过境迁,虽然不曾经历过,但是看了这部影片,心灵再一次被触动了,尤其是看到周总理、贺龙等同志为了革命,为了中国人民,甘愿抛头颅洒热血。
他们的伟大品格和精神,是我们学习的榜样,鼓舞我们要勇往直前,遇到困难学会迎难而上。
铁的事实告诉我们: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通过看这次电影,我深深的体会到,我们如今的幸福生活是用那些革命烈士的鲜血换来的,是多么的来之不易,而我们作为新一代的年轻人,是共产主义的接班人,更应该好好珍惜我们如今拥有的一切,用我们的实际行动发扬党的革命精神,坚信革命理想和信念,从现在起,我们既要奋发图强,努力学习,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处在工作中的我们,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勤勤恳恳,一切从实际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