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龙电器审计失败案例资料
科龙审计失败浅谈审计责任

科龙审计失败浅谈审计责任2011MPACC 黄振华2006年7月16日,中国证监会对广东科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及其责任人的证券违法违规行为做出行政处罚与市场永久性禁入决定。
这是新的《证券市场禁入规定》自2006年7月10日施行以来,证监会做出的第一个市场禁入处罚。
广东科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目前规模最大的制冷家电企业集团之一,电冰箱年产达800万台,空调年产400万台,在国内冰箱及空调市场均占有重要地位,特别是冰箱市场的占有率连续十年全国第一。
科龙集团总部位于中国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1984年开始生产冰箱,是中国最早生产冰箱的企业之一。
科龙审计事件发生以后,现在已被海信收购,全称为海信科龙,在被海信兼并和得到了良好的发展。
科龙事件是如何产生的呢?下面我们将从科龙的舞弊手法,德勤的审计行为进行简单的分析,并对德勤出现审计责任风险的原因提出相关建议。
一、科龙财务舞弊手法进行分析(一)、利用会计政策,调节减值准备,实现“扭亏”在2002年至2004年的3年间,科龙共在其年报中虚增利润3.87亿元(其中,2002年虚增利润1.1996亿元,2003年虚增利润1.1847亿元,2004年虚增利润1.4875亿元)。
科龙2001中报实现收入27.9亿元,净利1975万元,可是到了年报,则实现收入47.2亿元,净亏15.56亿元。
科龙2001年下半年出现近16亿元巨额亏损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计提减值准备6.35亿元。
2001年的科龙年报被审计师出具了拒绝表示意见。
到了2002年,科龙转回各项减值准备,对当年利润的影响是3.5亿元。
有什么证据能够证明其巨额资产减值计提及转回都是“公允”的.如果2001年没有计提各项减值准备和广告费用,科龙电器2002年的扭亏为盈将不可能;如果没有2001年的计提和2002年的转回,科龙电器在2003年也不会盈利。
按照现有的退市规则,如果科龙电器业绩没有经过上述财务处理,早就被“披星戴帽”甚至退市处理了。
科龙财务造假案例分析

年
行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本年金额
会企 02表 单位: 元
上年金额
资产减值 损失影响 利润表
经查,在2002年至2004年的3年间,科龙共在其年报中虚增利润3.87亿 元(其中,2002年虚增利润1.1996亿元,2003年虚增利润1.1847亿元, 2004年虚增利润1.4875亿元)。
每天都是美好的一天,新的一天开启 。20.12.2520.12.2501:4201:42:5701:42:57Dec-20
相信命运,让自己成长,慢慢的长大 。2020年12月25日星 期五1时 42分57秒Friday, December 25, 2020
爱情,亲情,友情,让人无法割舍。20.12.252020年 12月25日星期 五1时42分57秒20.12.25
科龙电器财务造假案例分析
一、背景介绍 二、案例分析 三、处罚情况 四、经验教训
背景介绍
顾雏军,江苏泰州人, 毕业于中国天津大学, 获工程硕士学位,格林 柯尔制冷剂的发明者和 专利拥有人,格林柯尔 集团的创办人。
科龙的黄金时代
• 1、潘宁时代的科龙
• 84年,时任顺德市容桂镇工交办副主任、 只有小学四年级文化、已年过50的潘宁, 花了24元买回几本制冷书,借来9.8万元试 制费用,带领100余名工人在简易工棚里, 在木头搭建的生产线上,经过昼夜奋战, 用手工锤敲出国内第一台双门冰箱,开始 了科龙电器发展的历程。
可见,科龙电器2002年和2003年根本没有盈利,科 龙扭亏只是一种会计数字游戏的结果。
那么,我们怎样确认这是一笔坏账呢?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应收账款属于下列 两种情况时应确认为坏账:
科隆电器审计失败案例

一、科龙简介“科龙”是中国驰名商标,涵盖空调、冰箱、冷柜、小家电等多个产品系列。
广东科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是于1992年12月16日注册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
1996年4月,顺德市容奇镇经济发展总公司将其持有的公司股份全部转让给科龙(容声)集团,从而公司成为科龙(容声)集团控股的子公司。
1996年7月23日,公司公开发行了459,589,808股H股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上市交易;于1998年度,公司获准发行110,000,000 股A股,总股本达88200.6563万股,并于1999年7月13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
经过02年的1系列股权转让,公司原单1大股东容声集团已不再持有公司的任何股份。
广东格林柯尔成为公司的主要股东。
2004年10月14日,广东格林柯尔受让顺德信宏所持有的公司57,436,439股法人股(占股权比例5.79%);此次股权转让后,广东格林柯尔持有本公司的股份数目增加至262,212,194股(占股权比例26.43%)。
证券简称:科龙电器公司名称:广东科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法人代表:刘从梦总经理:汤业国注册资本:99200.6563万元经营范围:开发、制造电冰箱等家用电器,产品内、外销售和提供售后服务,运输自营产品。
二、案件回顾2001年:科龙财务报表出现问题:中报显示收入27.9亿元,净利润1975万元,而年报却出现净亏损15.56亿元,其主要原因在于计提坏帐准备及存货跌价准备6.35亿元。
时任审计师安达信会计师事务所”由于无法执行满意的审计程序以获得合理的保证来确定所有重大交易均已被正确记录并充分披露”而出具了拒绝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
2002年,安达信因安然事件颠覆后,其在我国内地和香港的业务并入普华永道,然而,普华永道对格林柯尔和科龙这两个”烫手山芋”采取了请辞之举。
随即,德勤走马上任,为科龙审计了2002年至2004年的年报。
2002年审计报告: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科龙电器的审计案例分析

科龙电器的审计案例分析一、案例背景科龙电器全称为广东科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000921,于1992年12月16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成立。
1996年7月23日,公司的0股境外公众股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上市交易;1998年度,公司获准发行0股人民币普通股,1999年7月13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
科龙主要开发、制造电冰箱等家用电器,产品内、外销售和提供售后服务,运输自营产品。
公司有关高管情况为:刘从梦为现任代理董事长兼总裁,原董事长为顾雏军。
顾雏军同时有一家全资所有的顺德市格林柯尔企业发展有限公司,并且是扬州亚星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及合肥美菱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长。
2001年10月底,科龙电器同时在深港两地公告,广东科龙(容声)集团有限公司将所持有的20447.5755万股法人股份转让给顾雏军全资所有的顺德市格林柯尔企业发展有限公司,转让价为5.6亿元人民币,2002年4月,格林柯尔公司占科龙股份数为20.64%,到2004年10月增至26.4%。
2001年11月2日,公告显示,科龙电器现有董事会将有变动。
同时,顾雏军提早入主科龙董事会。
2002年4月18日,股权转让完成。
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所负责科龙2002、2003、2004年度报表的审计,2002年和2004年出具了保留意见审计报告,其出具的保留意见均与科龙现金流无关,2003年出具了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2005年11月出具了保留意见审计报告后辞去了审计师职务。
科龙现任审计机构为深圳大华天诚会计师事务所、德豪嘉信会计师事务所。
顾雏军从注册成立顺德格林柯尔的那一刻开始,就已经瞄准了科龙。
他先是利用从科龙电器划拨的1.87亿元资金,采取反复对倒、反复划账的方式注册顺德格林柯尔,并使其从表面上符合《公司法》的相关出资规定。
打造好了顺德格林科尔这一购并平台后,科龙电器的梦魇也开始了。
2002年在江西南昌,没有任何实力进行投产的格林柯尔通过信口开河的承诺诈骗国有土地,并骗取了本应由科龙电器全资子公司江西科龙获取的优惠土地使用权相关利益。
上市公司会计造假案例分析

科龙事件根据科龙公布的年报显示,2000 年科龙全年巨亏达8.3 亿元,2001 年更是达到14.76 亿元,转眼到了2002 年居然实现净利1亿元。
如此巨大的反差之下,隐藏的是并不少见的利润大清洗的财务手段,即2002 年的扭亏的巨大“贡献”来自于2001 年的巨亏。
科龙2001 年费用总额21 亿元之巨,2002 年仅为9 亿元,扭亏之术可见一斑。
当然,如此扭亏为盈是建立在存货跌价准备计提比例的大幅变化与应收账款坏账准备的计提的变化。
2006年7月16日,中国证监会对广东科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及其责任人的证券违法违规行为做出行政处罚与市场永久性禁入决定。
这是新的《证券市场禁入规定》自2006年7月10日施行以来,证监会做出的第一个市场禁入处罚。
本文拟通过分析科龙电器违法违规行为中的会计审计问题,讨论其带给我们的思考和启示。
(一)科龙财务舞弊手法分析事实证明,顾雏军收购科龙后,公司的经营状况并无明显改善,净利润的大起大落属于人为调控,扭亏神话原来靠的是做假账。
1.利用会计政策,调节减值准备,实现“扭亏”科龙舞弊手法之一:虚构主营业务收入、少计坏账准备、少计诉讼赔偿金等编造虚假财务报告。
经查,在2002年至2004年的3年间,科龙共在其年报中虚增利润3.87亿元(其中,2002年虚增利润1.1996亿元,2003年虚增利润1.1847亿元,2004年虚增利润1.4875亿元)。
仔细分析,科龙2001中报实现收入27.9亿元,净利1975万元,可是到了年报,则实现收入47.2亿元,净亏15.56亿元。
科龙2001年下半年出现近16亿元巨额亏损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计提减值准备6.35亿元。
2001年的科龙年报被审计师出具了拒绝表示意见。
到了2002年,科龙转回各项减值准备,对当年利润的影响是3.5亿元。
可有什么证据能够证明其巨额资产减值计提及转回都是“公允”的?如果2001年没有计提各项减值准备和广告费用,科龙电器2002年的扭亏为盈将不可能;如果没有2001年的计提和2002年的转回,科龙电器在2003年也不会盈利。
科龙电器调查案例分析

二、违法手法
1、顾雏军涉嫌通过格林柯尔系于2003年6月18日至25日期间挪用科龙电器29000万元注册扬州格林柯尔未予披露并抽逃出资69806万元的过程 2003年6月,顾雏军决定注册扬州格林柯尔专门用于收购亚星客车。由于受到《公司法》中企业对外投资不能超过净资产50%的限制,扬州格林柯尔若要收购亚星客车,则需要有10亿元的注册资本。因自有资金不足,顾雏军指使姜宝军、张宏、张细汉负责筹集注册所需资金。6月18日,在未经科龙董事会批准的情况下,根据顾雏军指令,江西科龙、格林柯尔科技发展(深圳)有限公司、江西发达思家电有限公司(格林柯尔实际控制的公司)分别划款29000万元(其中25000万元来自于科龙冰箱)、10000万元、2100万元共计41100万元至江西格林柯尔。江西格林柯尔6月19日以上述银行存款作为担保向中行扬州分行贷款39800万元,此后将该贷款连同存款合计80300万元划款至格林柯尔制冷剂(中国)有限公司,后者于6月20日投入80000万元资本金至扬州格林柯尔进行验资。扬州格林柯尔(资本10亿元)于6月20日成立,其中顾雏军出资9亿元,顾善鸿出资1亿元,公司法人代表顾雏军。根据验资报告,公司设立时各股东实际投入现金8亿元,无形资产5.69亿元(为顾雏军以所持有的“应用顾式热力循环方式工作的热工装置”(专利号89100212.X)和“顾式热力循环热工装置的工作介质”(专利号ZL891:09125.4)两项专利技术使用权投入)。事后,6月20日和23日扬州格林柯尔分别将39500万元、30306万元划至艾柯企业(天津)有限公司,艾柯企业(天津)有限公司6月20日至24日共计划款69806万元至格林柯尔制冷剂(中国)有限公司。6月20日至24日格林柯尔制冷剂(中国)有限公司共计划款74607.17万元至江西格林柯尔。6月20日江西格林柯尔将39800万元向中行扬州分行还贷,6月25日将其占用的科龙系统29000万元划回江西科龙,江西科龙收款后将25000万元划回科龙电器。
注册会计师审计失败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从“科龙门”案例分析,审计失败的发生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是指注册会计师专业胜任能力、职业道德、审计程序及对国际会计事务所“超国民待遇”等方面的问题;外因是指我国不完善的市场环境和会计审计制度,主要表现在审计执业环境、注册会计师事务所组织形式等方面的
表2-1:科龙电器审计情况
出具审计意见时间
审计单位
出具的审计意见
理由
科龙报表
02年之前
安达信
拒绝表示意见
由于无法执行满意的审计程序以获得合理的保证来确定所有重大交易均已被正确记录并充分披露
02年
德勤
保留意见(有牵强)
整体资产价值不确定
计提坏账准备及存货跌价准备6.35亿元,导致巨亏15亿多元
03年
1.
就在科龙电器越来越受到投资者关注之时,其审计方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所的专业胜任能力及职业操守也引起业内专家的公开质疑。对于科龙电器近几年年报中出现的某些不同寻常的问题和低级失误,如果仅仅怀疑签字会计师的专业胜任能力及职业操守,是无论如何也解释不通的。
2.
德勤在年报审计过程中实施抽样盘点程序时,未能确定充分有效地抽样盘点范围,导致其未能发现科龙电器通过压库方式确认虚假销售收入的问题。如果审计师缺乏应有的职业谨慎和良好的职业操守,就有可能成为问题公司粉饰其经营业绩的“挡箭牌”,也会给事务所带来一连串的麻烦。鉴于德勤在科龙审计中的表现,难怪有人质疑德勤在中国大陆是否存在“双重职业标准”,否则审计师完全可以发现科龙财务造假的问题和顾雏军的犯罪事实。
(二)审计失败的影响
近年来发生的一系列审计失败事件严重影响了注册会计师的声誉,对社会经济秩序造成了巨大的危害。审计失败的危害主要通过审计报告等载体体现出来。因为审计报告的使用者会利用审计意见的不同表述考虑其决策行动,包括投资信贷等经济决策和注册会计师的选择等。审计失败对于签字注册会计师个人来说,意味着其执业生涯受到严重影响;对会计师事务所来说,不仅仅是经济损失,还有可能严重影响事务所的声誉。这种受损的声誉不仅对事务所的现实市场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而且会使其丧失更多的潜在客户;对被审企业来说,被审计失败冲击的企业,其诚信度下降,对上市公司来说意味着股价暴跌,投资者对其失去信心,即使做出努力,短期内也无法恢复元气。对市场和投资者来说,审计失败从理论上说是对投资者、潜在投资者以及债权人的误导,干扰他们做出正确决策,从而给他们带来经济损失。对杜会的影晌来说,导致决策失误、控制失灵、显失公平及诚信危机。
审计失败案例分析
审计失败的原因
审计人员专业能力不足
审计人员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和经验 ,无法发现财务报表中的重大错报。
审计程序执行不当
审计人员在执行审计程序时存在疏漏 或错误,导致未能发现重大错报。
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缺陷
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缺陷,导致 财务报表出现重大错报,而审计人员 未能发现。
利益冲突
会计师事务所和被审计单位之间存在 利益关系,可能影响审计人员的独立 性和客观性。
完善法律法规
监管机构应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会计师事务所和审计师的职责 和义务,为审计行业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加强信息披露
监管机构应要求会计师事务所加强信息披露,及时向社会公众公布审 计结果和相关情况,提高透明度和公信力。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加强内部控制
会计师事务所应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确保审 计程序的合规性和有效性,防止出现重大错报。
3
提高审计师素质
会计师事务所应加强对审计师的培训和考核,提 高审计师的素质和技能水平,确保审计质量。
对监管机构的建议
加强监管力度
监管机构应加强对会计师事务所的监管力度,对违反职业道德和法 律法规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维护市场秩序和投资者利益。
在2001年,世通公司因为财务造假而 申请了破产保护,成为美国历史上最 大的破产案之一。
审计失败的原因
01
未发现财务造假
世通公司的财务造假手段非常高明,包括将资本支出和经营支出进行混
淆,虚增利润等。审计人员未能及时发现并揭露这些问题。
02 03
缺乏独立性
世通公司的CEO和CFO对财务报告有极大的影响力,他们通过威胁和施 压来影响审计人员的判断。审计人员缺乏独立性,未能保持客观和公正 的态度。
审计案例分析 中国上市公司九大收入陷阱案例分析
中国上市公司九大收入陷阱案例分析陷阱一:寅吃卯粮,透支未来收入【案例一】科龙电器 (000921)今日发布未审计的半年报称:关于2004 年本公司人民币5.76 亿元的货物销售事项的跟踪前任审计师在其2004 年度审计报告的审计意见中提出本公司对两家国内客户销售人民币5.76 亿元的货物,但未能从客户取得直接的回函确认,而且截至2004 年12 月31 日该笔货款尚未收回。
本公司董事会与管理当局对此事作了积极的跟踪,该事项的跟踪处理情况如下:经查证,前任审计意见中所提及的人民币5.76 亿元的销售,是依据本公司2004 年向两家客户实际开销售发票金额人民币2.03 亿元,加上本公司2004 年底向两家客户已出库未开票货物补记收入人民币4.27 亿元,再减去本公司2004 年对两家客户确认的退货人民币0.54 亿元后计算得来的。
而实际上本公司2004 年向两家客户实际开销售发票金额人民币2.03 亿元中有人民币1.21 亿元属于本公司对2003 年度的已出库未开票货物补开发票,该笔销售本公司在2003 年已经确认了销售收入,所以当中只有人民币0.82 亿元包含在本公司2004 年度的收入中,本公司2004 年度实际上向该两家客户销售了人民币4.27 亿元加上人民币0.82 亿元总共人民币5.09 亿元的货物,其中已经收到货款的销售为人民币0.78 亿元,另外人民币4.31 亿元的货物由于该两家客户到期未能付款,在本公司要求下已将货物陆续退回本公司,该批退回的货物大部分已经在2005 年上半年销售给其他客户。
对于该笔人民币4.31 亿元的退货,由于占2004 年度对该客户的销售比例不正常,并且前任审计师对该笔销售的真实性作出怀疑,本公司管理层认为该笔人民币4.31 亿元的销售在2004 年确认收入不适当,所以本公司按追溯调整法进行了处理,此项追溯调整调减了本公司2005 年年初未分配利润人民币1.12 亿元。
科龙电器造假资料
科龙财务造假系德勤逼迫顾雏军引爆会计行业信任与监管危机价值中国推荐 2007-01-17 10:44:16 《IT时代周刊》记者/南飞一直深陷科龙案的德勤此次遇上了更大的麻烦,涉嫌“逼迫”科龙做出不真实财报使其公信力遭到严峻质疑,并由此波及到了整个会计审计行业不管顾雏军在法庭上所言是真是假,科龙案暴露出来的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德勤”)“胆大妄为”作假案,问题实质都直指中国对会计行业审计监管的缺失。
2006年12月13日,顾雏军等广东科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科龙”)高管涉嫌4项罪名案在广东省佛山市中级人民法院继续开庭。
顾雏军坐在轮椅上向法庭辩称,科龙2004年年报中有争议的5.1亿销售收入是在德勤逼迫下加进去的,他当时并不主张对这笔收入予以确认。
而这份年报亦被德勤出具了“保留意见”。
“资本狂人”顾雏军的这句狂语顿时把案件焦点转移到德勤,它首次让外界意识到会计公司在公司账目造假过程中难保清白,这掀起了业界对德勤权威与公正性的严峻拷问,也搅起了人们对会计事务所监管缺失的质疑。
德勤指使科龙造假?据顾雏军在法庭上指称,2004年年底,为了扶持在湖北武汉和安徽的科龙经销商,科龙通过压货的方式向武汉长荣电器有限公司和合肥维希电器有限公司合计确认了5.13亿元的销售收入。
当时,与科龙签约的审计机构德勤对这笔销售收入存有争议。
与此同时,科龙电器还有一笔7000多万元的对华意压缩机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权投资差额摊销(注:在1998~1999年间,科龙以旗下两公司各30%的股权换取华意压缩约25%的股本。
科龙两公司30%股权的净资产共为9728.5万元,华意压缩25%股权的净资产为11801万元。
不过,该次交易中上述股权均作价25536万元,科龙因此产生了1.37亿元的股权投资差额。
该差额按科龙会计政策分10年摊销,截止到2004年末尚余7140万元的股权投资差额未摊销)。
当时德勤对此提出了几套解决方案,其中之一是认定7000多万元的摊销,同时对5.13亿有争议的销售收入予以确认,德勤则出具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另有一种方法是把这笔7000多万元的摊销入账,对5.13亿的销售不确认,德勤出具没有任何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3
• 为了更好地应对监督管理层,迅速摆脱ST,董事会被顾雏军所操纵,通 过各种手段使年度报告虚增利润1.1847亿元, 德勤没有发现科龙的 重大错报、现金流量严重失实等问题,对科龙2003年年报出具了无 保留意见审计报告。
2004
• 主要是因为未能确认两家客户达5.76亿元的应收账款,未能确定是 否应对销售退回计提准备。科龙当年的财务报表称亏损6400万 元。 德勤对科龙2004年的年报出具了保留意见审计报告。
(4)德勤事务所未就科龙电器2003年度确认对合肥维希的销售收入 30484万元事项,对其出具的2003年度审计报告进行更正或相关处理;
(5) 德勤事务所对科龙电器内部票据贴现未能适当关注, 未发现科 龙电器2003年现金流量表重大差错问题。
9
科龙事件处罚结果
科龙公司审计失败对法律发展的影响
2018/10/25
之一:上市公司对事务所选择条件的 改变
这意味着若法院判定事务所违规造成投资者损失,事务所的普通合伙人对损 失负有无限责任。同时事务所净资产500万对投资者提供了保障。
之二:为保证审计独立性,法律应进 一步完善
德勤在担任科龙电器外部审计机构的 三年期间共收取1320万港元审计费用,达 到德勤中国同期审计收入总和的2个百分点, 同时,如果2003年德勤不为科龙电器出具 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科龙则面临 退市的风险,一旦科龙电器退市德勤将不 能获得巨额的审计费用,这明显严重影响 了审计独立性。 所以我国法律应该就违反独立性问题 进行细化规定,例如若某事务所年收入来 源中特定某家公司所占比例过大,法律应 规定将该企业更换事务所期限应缩短,以 降低其对独立性的影响。
1988年
• 广东珠江冰箱厂按照股份制规范意见以定向募集方式改制为科 龙电器公司。 1992 年 12
月
• 顺德市容奇镇经济发展总公司将其持有的科龙电器公司股份全 1996 年 4 部转让给科龙(容声)集团从而使科龙电器公司成为科龙(容 声)集团控股的子公司。 月 • 科龙电器公司吸收合并了广东容声冰箱有限公司。沿用科龙电 1996 年 5 器公司的名称,冰箱生产能力达到 150 万台/年。
科龙事件始末
2000
• 即 A 股上市第二年,科龙电器便净亏损 6.78 亿元;亏损的原因是 行业竞争激烈、产品价格大跌。
2001
• 科龙电器再次出现巨亏,当年新增亏损 15.57 亿元;亏损原因依然 为市场竞争激烈。由于连续两年亏损,随即被戴上 ST的帽子。担 任审计的安达信给出了拒绝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
之三:对违反法律的情况加大民事惩 罚力度
影响之四:监管机构及时配合法律实 施处罚
因 “银广夏事件” ,2002年财政部与证监会吊销了中天勤会计 师事务所的相关执业执照及两位合伙人的执业牌照,并对中天勤做出 行政处罚, 2003年法院还对涉案的两位合伙人进行了刑事处罚。由 此说明,监管机构可以在有害行为或者后果发生之前、之中主动行使 执法权,及时发现违法行为、 减少损害后果。德勤在科龙案中已被毕 马威等审计机构证明有严重过失,但迄今为止连最轻的责令改正或者 警告的处罚都没有。 所以,法律应当增加对监管部门行动力方面的要求,使审计评指正!
德勤会计师事务所
德勤会计师事务所(Deloitte & Touche)1868年成立于纽 约,是世界四大会计事务所 之一,为德勤全球(Deloitte Touche Tohmatsu)在美国 的分支机构,后者在126个国 家内共有约59,000名员工。 主要客户有微软、播音公司、 摩根斯坦利、美国通用汽车 等。
2001.10
2018/10/25
• 顾雏军名下的格林柯尔公司开始收购科龙电器,收购工作于 2002 年 4 月全部完成。顾雏军担任其董事长,主审会计师也由安达信变 更为德勤(普华永道认为科龙风险过大,拒绝继续进行审计业务)
2002
• 扭亏为盈,实现净利 1.01亿元,而根据证监会科龙实际亏损0.19亿 元,却在报表中虚增利润 1.2 亿元,德勤以 2001 年度安达信拒绝 表示意见为由,对科龙 2002 年年报出具了保留意见审计报告。
科龙电器审计失败案例
科龙电器简介
• 科龙电器全称是广东科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注册地为广东省佛山市
顺德区,主要从事行业是冰箱、空调等家电制造兼国内外销售及售后 服务
科龙电器发展史
• 乡镇集体企业——广东顺德珠江冰箱厂,主营家用电冰箱,起 始生产能力 3 万台/年。
1984 年
• 1987年,更名为广东珠江冰箱厂。 • 1988年,与三家外资公司共同合资兴办了广东容声冰箱有限 公司,广东珠江冰箱厂与广东容声冰箱有限公司同时独立存在, 1987年及 两者均生产家用电冰箱。
2018/10/25
2005 2005
• 科龙电器公告证实,公司因涉嫌违反证券法规,已被中国证监会立 案调查。与此同时,证监会对德勤的调查也已展开。
• 董事长顾雏军等五人均因涉嫌经济犯罪被捕。
2018/10/25
中国证监会的调查结果 ——德勤在科龙案中存在五点重大失误
(1)对存货及主营业务成本执行的审计程序不充分、 不适当; (2) 在存货抽盘过程中缺乏必要的职业谨慎, 确定的抽盘范围不适 当, 执行的审计程序不充分; (3 )在对应收账款及主营业务收入审计过程中执行的 程序不充分 , 函证方法不当;
月
1996 年 7月
• 根据股东大会决议并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科龙电器公司公开发 行了 H 股 4.5959 亿股并上市。
• 科龙电器又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公开发行了 A股 1.1 亿股,发行价 1999 年 5 9.98 元;总股本增至 9.92 亿股;A 股上市:1999 年 7 月 13 日;股票代码:000921;股票简称:科龙电器。 月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