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市七中二轮复习晨昏线与昼夜长短专题训练(2)

合集下载

晨昏线的练习题

晨昏线的练习题

晨昏线的练习题一、选择题1. 晨昏线是地球表面上什么现象的分界线?A. 昼夜B. 季节C. 气候D. 地形2. 晨昏线在一年中的变化主要受到哪个因素影响?A. 地球自转B. 地球公转C. 月球引力D. 太阳活动3. 当晨昏线经过某地时,该地会经历什么?A. 正午B. 日出或日落C. 午夜D. 极昼或极夜4. 晨昏线在赤道附近的变化幅度相对较小,这是因为:A. 赤道地区日照时间最长B. 赤道地区日照时间最短C. 赤道地区日照时间相对均匀D. 赤道地区没有季节变化5. 在春分和秋分时,晨昏线与经线的关系是什么?A. 垂直B. 平行C. 相交D. 重合二、填空题6. 晨昏线在地球表面上的移动速度与________有关。

7. 当地球处于春分或秋分时,晨昏线会将地球分为两个等分,这两个等分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

8. 在夏至或冬至时,晨昏线与地球表面的夹角最大,此时北极地区可能经历的现象是________。

9. 晨昏线的变化对于地球上的________和________有着重要的影响。

三、简答题10. 描述晨昏线在一年中的变化规律,并解释其原因。

11. 解释为什么在赤道地区,晨昏线的变化幅度相对较小。

12. 阐述晨昏线对于地球上不同地区日照时间的影响。

四、计算题13. 假设地球是一个完美的球体,不考虑大气折射等因素,计算在夏至时,晨昏线与地心的夹角。

五、论述题14. 论述晨昏线对于人类生活和地球环境的影响,并给出至少两个具体的例子。

六、案例分析题15. 某地位于北纬45度,当地居民发现在6月21日,太阳在午夜时分仍然没有完全落下。

请分析这种现象的原因,并计算此时晨昏线与地心的夹角。

七、综合应用题16. 假设你是一名地理老师,需要为学生设计一堂关于晨昏线的教学课程。

请列出课程的主要教学目标,并设计至少三个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晨昏线的概念和影响。

八、开放性问题17. 考虑到晨昏线在不同地区和不同时间的变化,你认为未来的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应该如何考虑这些因素,以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九、实验设计题18. 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让学生能够直观地观察到晨昏线的变化,并解释实验原理。

2025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第一部分专题一地球运动规律考点2昼夜长短的变化

2025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第一部分专题一地球运动规律考点2昼夜长短的变化

考点2 昼夜长短的改变命题视角:昼夜长短及其改变(2024·浙江卷)我国某中学生在学校旁边通过天文观测,绘制出北极星光线与正午太阳光线之间夹角α的年改变曲线,下图为该曲线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题。

符合“昼变短,夜比昼长”条件的时段是( )A.甲至乙 B.乙至丙C.丙至丁 D.丁至戊[思维过程][解析]依据所学学问可知,北极星光线与地面的夹角为当地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在夏至日达到最大值,所以北半球北极星光线与正午太阳光线的夹角α,在夏至日达到最小值,冬至日达到最大值,依据图示信息可知,丙为夏至日,甲、戊为冬至日,乙为春分日,丁为秋分日,北半球符合“昼变短,夜比昼长”的是秋分日到冬至日,应是图中的丁至戊,D项正确,A、B、C项错误,所以选D。

[答案] D1.解答昼夜长短类题目的思维流程2.“三看”定昼夜长短状况及其改变(1)一看“太阳直射点半球”定昼夜长短状况,如下图所示:(2)二看“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定昼夜长短的改变,如下图所示:(3)三看“极昼、极夜”定昼夜长短及其改变:①北半球出现极昼现象,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南半球各地反之。

②北半球出现极夜现象,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南半球各地反之。

③北半球极昼范围扩大,北半球各地昼变长夜变短,南半球反之。

④北半球极夜范围扩大,北半球各地昼变短夜变长,南半球反之。

3.昼夜长短计算的三大技巧(1)计算方法。

昼长时间=日落时间-日出时间=2×(12-日出时间)=2×(日落时间-12)=24-夜长(2)应用技巧。

①白天,日出、日落时间关于12点对称;②夜晚,日出、日落时间关于0点对称;③上午时长=下午时长;④前半夜时长=后半夜时长。

如图所示:(2024·湖南郴州二模)下图示意不同地点一年中昼夜长短的改变状况(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

据此,完成1~2题。

1.下列四地中,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小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2.乙、丁两地( )A.都位于北半球B.全年正午太阳高度相同C.互为对跖点D.昼夜长短变幅相同解析:第1题,甲地全年昼夜平分,位于赤道上。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图表专题强化训练专题之晨昏线图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图表专题强化训练专题之晨昏线图

2021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图表专题强化训练专题之晨昏线图读下图中,太阳光从右侧照射过来,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晨昏线的叙述,错误的是( )A.晨昏线始终与经线重合B.晨昏线上的太阳高度永远是0°C.晨昏线任何时候都将地球平分D.晨昏线与太阳光线垂直2.当晨昏线从CD移向EF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南半球极昼范围增大B.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C.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加快D.成都由冬季进入夏季下表为长春市某民居正南朝向窗户正午时阳光照射在室内地面上的面积统计表,回答下题。

时间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第五天面积(m2) 5 4.99 4.98 4.97 4.983.以下四幅光照图与表中时间相吻合的是( )A. B.C. D.4.若某日该民居室内正午光照面积达一年中最大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的公转速度最慢B.澳大利亚正值小麦播种季节C.长春日出方向为东南D.天山雪线位置达一年中最高2019年9月23日,由西青区承办的“科技兴农庆丰收五谷丰登迎国庆”天津市2019年“中国农民丰收节”在西青区王稳庄镇正式拉开帷幕。

读图回答下题。

5.图中日期与“丰收节”一致的是( )A.甲B.乙C.丙D.戊6.图中示意“丰收节”当日太阳光照图的是( )A. B.C. D.读下图,虚线MH表示晨昏线,阴影部分为1月6日,非阴影部分与阴影部分的日期不同,回答下题。

7.F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 )A.0点B.4点C.8点D.10点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 该图为北半球② N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6点③ MH为晨线④ E点所在经线为180°经线A.① ④B.① ③C.② ③D.② ④读世界部分地区图,回答下题。

9.若AB为昏线,则H地的地方时为( )A.12月22日6时B.6月22日18时C.12月22日18时D.6月22日6时10.若AB为昏线,这一天( )A.青岛日出东北方B.济南白昼比深圳短C.海南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到一年中最大值D.钓鱼岛(25°40′N~26°N)正午日影朝南11.若DF为晨线,此时地球上有22日和23日,在东半球内属于23日的范围是( )A.20°W向东至160°EB.0°向东至160°EC.160°W向东至20°ED.0°向东至180°下图中MON表示晨昏线,非阴影部分与阴影部分的日期不同,Q所在的经线此时地方时为16时。

2019常德市七中二轮复习晨昏线与昼夜长短专题训练(2)精品教育.doc

2019常德市七中二轮复习晨昏线与昼夜长短专题训练(2)精品教育.doc

常德市七中2019地理高考专题训练—昼夜长短问题常德市七中罗瑾编(2019年四川)下图是某日同一经线日出时刻(地方时)随纬度变化图。

图内三条曲线,其中一条是正确的。

请阅读正确曲线,回答10~11题。

10.若图5表示6月22日状况,则南纬40°~50°地区的夜长约为()A.15小时~16小时20分B.17小时~19小时20分C.19小时20分~21小时20分D.22小时40分~23小时20分11.若上图表示南半球的状况,当北京时间12点时,下列四图与之相符的是()(08全国文综2)下图示意不同纬度四地白昼长度变化。

完成(1)~(3)题。

(1)若该图表示上半年a、b两月(a月早于b月),则①、②、③、④四地纬度依次是A.66.5°N、66°N、40°N、40°SB. 66.5°S、66°S、40°S、40°NC. 66.5°N、66°N、0°、40°SD. 66.5°S、66°S、0°、40°N(2)根据图中各地的白昼长度变化可知A.a月内①—④各地的夜长均长于昼长B. b月内①—④各地的昼长均长于夜长C.③地较②地昼夜长短的年变幅大D.③地与④地之间的某一纬度上昼夜长短变化为零(3)①地在a月与b月的平均昼长变化P a与P b的关系应符合A.0<P a/ P b<1B.P a/ P b=0C.P a/ P b=1D.P a/ P b>1(08广东地理)右下图为某日观测到的同一经线上不同纬度的日出时刻(东十区区时)。

此时,东十区区时为12时。

读图回答1~4题。

1. 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是 ( )A. 30°E, 20°NB. 150°E, 20°SC. 30°E, 20°SD. 150°E, 20°N2. 对图中四地地理现象叙述正确的是( )A.丁地地方时12时日出B.丙地地方时16时日落C.乙地昼长20小时D.甲地夜长12小时3. 此时与东十区日期相同的范围占全球范围的比例是A. 四分之一B. 二分之一C. 三分之一D. 大于二分之一4. 对该日的地理状况叙述正确的是A. 地球在公转轨道上运动速度最慢B. 台北处于一年降水量最多的季节C. 西安日出时间大约在5时左右D. 日本东京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比广州的小(08全国文综1)右图中a是经线,Q点为晨昏线与该经线的交点.完成8-11题.8.若Q地的地方时为5时30分,则Q地所处位置和月份可能是A.北半球、lO月 B.南半球、5月C.北半球、5月D.南半球、8月9.若Q地的地方时为2时30分,则Q地的纬度可能为A.30°~40° B.45°~55°C.5°~15° D.60°~70°10.当Q地位于北半球低纬时,可能的月份及时刻是A.12月、l7时30分B.9月、l7时C.6月、4时30分D.4月、5时11.一年之内每天同一时刻(6时、l8时除外),Q点在该经线上A.密集分布于南北回归线之间B.均匀分布于整条经线C.密集分布于南北极圈之间D.集中分布于南北两个区间(06全国文综2)下图四条曲线分别示意四地3月21日到6月30日的日出时间。

2019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考点强化练7地球公转(2)__昼夜长短变化

2019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考点强化练7地球公转(2)__昼夜长短变化

第 1 页共 5 页只要你确信自己正确就去做。

做了有人说不好,不做还是有人说不好,不要逃避批判。

1考点强化练7 地球公转(2)——昼夜长短变化一、选择题某日太原(38°N,113°E)的日落时刻为北京时间17:20,晨昏线与纬线的切点纬度值为68°。

据此完成第1~2题。

1.几日后,晨昏线与经线的夹角将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则在这期间( )A.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并向南移动B.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并向北移动C.太原日落时刻提前,昼渐短D.太原日出时刻提前,昼渐长2.若此日P地昼长比太原略长,且P地与太原同时迎来日落,则P地位于太原的( )A.西南方B.西北方C.东北方D.东南方答案:1.C 2.D解析:第1题,结合地方时计算方法知,太原该日的日落时间为地方时16时52分,说明该日北半球昼短夜长。

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根据晨昏线与纬线的切点知直射点纬度为22°S。

几日后,晨昏线与经线夹角达一年中最大值,此期间太阳直射点不断向南移动,北半球夜渐长,昼渐短,太原日落时间提前。

第2题,结合上题分析及昼夜长短和晨昏线分布特征知,P点位于太原的东南方。

下表为11月3.表中六个城市中,两个城市之间白昼时间差值最大可达( )A.1小时25分B.3小时5分C.2小时6分D.1小时58分4.请依据表中信息,判断下列四城市中纬度最高的是( )A.西安B.成都C.上海D.拉萨答案:3.A 4.A解析:第3题,夏至日至冬至日期间,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故纬度越往南,昼长越长,故表格中6个城市中,昼长最长的应为最南面的城市,计算可知拉萨的昼长最长,为10小时22分;而昼长最短的为最北面的城市哈尔滨,其昼长为8小时57分,故两地的白昼时间差值为1小时25分。

第4题,结合上题分析,选项中四个城市同在北半球,此时越往南(即纬度越低)昼长越长,越往北,昼长越短,通过计算,四城市中昼长最短的为西安,故其纬度最高。

太阳高度与昼长的时空变化曲线图

太阳高度与昼长的时空变化曲线图

常德市七中2019二轮复习太阳高度时空分布曲线图常德市七中 罗 瑾一、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分布的曲线图①②③三条折线代表二分日的是_____,代表夏至日的是_____,代表冬至日的是_____。

二、正午太阳高度随季节变化(年变化)曲线图1、南、北回归线上(43°≤H ≤90°) 2、南、北温带地区(0°〈H <90°) ①是_____________,②是_____________。

③是_____________,④是___________3、南、北极圈上的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0°≤H ≤47°)⑤是_________________⑥是_________________4、南北极点上的太阳高度年变化(0°≤H ≤23、5°)⑦是________________⑧是________________5、赤道上的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 6。

热带地区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 (66。

5°≤H ≤90°) (1)北半球热带地区(2)南半球热带地区三、正午太阳高度的差值随纬度分布曲线图1。

一个回归年内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H (年变化幅度)随纬度变化曲线图 由图可见: (1)赤道上:∑H =23。

5°(2)热带地区:23。

5°≤∑H ≤47°∑H=23、5°+当地纬度(3)温带地区:∑H =2×23、5°=47°h 1 h 2 h 1 h 2(4)寒带地区:23。

5°≤∑H ≤47°∑H=23、5°+当地纬度的余角(5)极点上:∑H=23、5°2、二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之差ZH 随纬度变化曲线图由上图可见:(1)赤道上:ZH=0°(2)热带地区:0°≤Z H 的绝对值≤47°,Z H的绝对值=2×当地纬度(3)温带地区:ZH=2×23、5°=47°(4)寒带地区:23、5°≤ZH≤47°,ZH=23。

昼夜长短随堂练习2

昼夜长短随堂练习2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昼夜长短的变化随堂练习2————昼夜长短的计算1、读右图,回答问题(1)这一天,北半球的节气为____________________(2)图中AB是____________(晨/昏)线(3)这一天发生极夜现象的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D点与E点相比,___________点的昼要长,A点的昼长为______小时,B点的昼长为________小时,C点的昼长为________小时,D点的昼长为________小时,E点的昼长为________小时,F点的昼长为________小时。

(5)图中显示的这一天昼夜长短相同的两个点是___________2、若某地某日昼长16个小时,它的日出与日落的时间应该分别是()A、6时和18时B、8时和16时C、5时和19时D、4时和20时3、2012年春分日,我国甲、乙、丙、丁四地的日出时间(北京时间)分别为5:20、6:20、7:20、8:20。

则四地的经度最接近105°E的是 () 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4、如图所示为6月22日甲、乙、丙、丁四个地点昼夜长短比例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夜长),回答⑴—⑷题⑴甲、乙、丙、丁四地中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⑵水平运动物体发生右偏的地点是()A.甲 B.乙 C.丙 D.丁⑶上空最容易出现极光现象的地点是()A.甲 B.乙 C.丙 D.丁⑷三个月后,贵阳的昼夜长短情况与目前四地昼夜长短情况相似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5、夏至日时,下列各地白昼最长的是()A.北京B.哈尔滨C.南昌D.广州6、天安门广场上五星红旗与旭日同升,一年中升旗时间最早的是()A.3月21日B.6月22日C.9月23日D.国庆节读右图,回答3~4题。

昼夜长短的例题与专项练习

昼夜长短的例题与专项练习

昼夜长短变化的规律例题与专项练习一、规律总结1.一个时段内某地昼夜长短的动态变化①12月22日---6月22日内的任意一段日期,随着直射点的北移,北半球地区白昼时间增长,南半球地区白昼时间缩短,极昼极夜区域除外。

②6月22日---12月22日内的任意一段日期,随着直射点的南移,北半球地区白昼时间增长,南半球地区白昼时间缩短,极昼极夜区域除外。

2.某一天各地昼夜长短的空间静态分布①3月21日---9月23日内的任何一天,地理位置越偏北的地区昼长越长,越偏南的地区昼长越短,极昼极夜区域除外。

②9月23日---3月21日内的任何一天,地理位置越偏北的地区昼长越短,越偏南的地区昼长越长,极昼极夜区域除外。

③3月21日与9月23日,全球各地昼长等长。

3.各地昼夜长短年内变化幅度大小的空间分布纬度越高的地区,其昼夜长短年内变化幅度越大,极圈以内的区域除外。

赤道上的变化幅度为零,南北极圈及其以内地区的变化幅度为24小时。

4.极昼极夜区域的空间分布①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3月21日---9月23日),极昼出现在北半球,极夜出现在南半球;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9月23日---3月21日),极昼出现在南半球,极夜出现在北半球。

②越接近两分日,南北半球的极昼极夜范围越小;越接近两至日,南北半球的极昼极夜范围越大。

春秋分日全球无极昼极夜现象,冬夏至日极昼极夜范围最大(整个南北极圈内)。

二、练习题 例一:右图各线示意不同纬度①~⑤地的白昼长度变化。

读图回答(1)--(2)题。

(2008年四川文综)(1)若图中①地位于北半球,则a 点时刻应为 A .春分 B .夏至 C .秋分 D .冬至 (2)图中五地中 A .③地纬度高于②地纬度 B .④地位于赤道附近C .①地、⑤地白昼长度变幅最大D .②地位于极圈之内 解析: (1)第一步:a 对应的日期为春分日或秋分日,因为春秋分日全球昼夜平分。

第二步:a 日是春分日,理由一是北半球的①地在a 日之前的一段时间内昼长小于12小时(9月23日---3月21日,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理由二是北半球的①地在a 日前后昼长在不断的变长(12月22日---6月22日,北半球昼长不断变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德市七中 2019地理高考专题训练一昼夜长短问题
C. 66.5° N 、66° N 、0°、40° S
D. 66.5 ° S 、66° S 、0°、40° N
(2)根据图中各地的白昼长度变化可知 A.a 月内①一④各地的夜长均长于昼长
(08广东地理)右下图为某日观测到的同一经线上不同纬度的日出时刻(东十区区时)
时,东十区区时为 12时。

读图回答1〜4题。

常德市七中 罗瑾 编 (2019年四川)下图是某日同一经线日出时刻(地方时)随纬度变化图。

图内三条 曲线,其中一条是正确的。

请阅读正确曲线, 10.若图5表示6月22日状况,则南纬 40。

〜50。

地区的夜长约为( ) A. 15小时〜16小时20分 B. 17小时〜19小时20分 C. 19小时20分〜21小时20分 D. 22小时40分〜23小时20分 11.若上图表示南半球的状况,当北京时 间12点时,下列四图与之相符的是(
(08全国文综 廊下图示意不同纬度四地白昼长度变化。

完成 (1)〜
(3)题。

b

8
(1)若该图表示上半年
a ①、②、
④四地纬度依次是
③ A.66.5 ° N 、 0
2 4 6 10 12 14 L6 昼长/时、40° N
C.③地较②地昼夜长短的年变幅大
D.③地与④地之间的某一纬度上昼夜长短变化为零 (3)①地在
a 月与
b 月的平均昼长变

A.0 < P a / P b V 1
B.P a / P b =0
P a 与P b 的关系应符合
C.P a / P b =1
D.P a / P b > 1
B. b 月内①一④各地的昼长均长于夜长 。


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是
()
9. 若Q 地的地方时为2时30分,则Q 地的纬度可能为 A . 30°〜40° C. 5° 〜15° D. 60° 〜70°
10. 当Q 地位于北半球低纬时,可能的月份及时刻是
A . 12月、17时30分 B. 9月、17时 C . 6月、4时30分 D. 4月、5时 11. 一年之内每天同一时刻(6时、18时除外),Q 点在该经线上
A .密集分布于南北回归线之间
C.密集分布于南北极圈之间
D.集中分布于南北两个区间
A. 30 ° E,20° N
B. 150 ° E, 20 ° S
C. 30 E, 20 ° S
D.150 ° E,20 ° N
2.对图中四地地理现象叙述正确的是 ()
A. 丁地地方时12时日出
B.丙地地方时16时日落
C.乙地昼长20小时
D. 甲地夜长12小时 3.此时与东十区日期相同的范围占全球范围的比例是
A.四分之一 C.三分之一
D.
B. 二分之一 大于二分之一
4.对该日的地理状况叙述正确的是
A.地球在公转轨道上运动速度最慢
B.台北处于一年降水量最多的季节
C. 西安日出时间大约在 5时左右
D. 日本东京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比广州的小
(08全国文综1)右图中a 是经线,Q 点为晨昏线与该经线的交点•完成 8-11题.
8.若Q 地的地方时为5时30分,则Q 地所处位置和月份可能是
A .北半球、10月
B .南半球、5月
C .北半球、5月
D.南半球、8月
B. 45° 〜55° B.均匀分布于整条经线 南纬
(东十EK 时)
F 图为图示期间①、②两地日出时间(北京时间)变化
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有关①、②两地正午直立物日影的叙述,正确的是 A .①地先变长,后变短
(06全国文综2)下图四条曲线分别示意四地 3月21日到6月30日的日出时间。

读图回答 12〜14题。

12.与摩尔曼斯克地区日出时间对应的曲线是 A .① B .② C .③ 13.④地位于( )
A .南半球中纬度
B .北半球低纬度 3月
C .副热带高压带
14 . 8月23日,②的昼长约为( A . 24小时
C . 20小时
D .副极地低压带 ) 22小时 18小时 答案
(2019 年四川)10.
A 11.D (08 全国文综 2)(1) A (2) D (3) A
(08广东地理)1.B 2. C 3.D
4 .
D (08 全国文综 1 )8.C 9 .D 10 .A 11 .D
(06 全国文综 2) 12. B 13 . D
14 . C
B.
C
②地先变短,后变长
C.①地朝南、②地朝北
D. ①地朝北、②地朝南
2:①地位于②地的 B
A.东南方向C.东北方向B
.
西南方向
西北方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