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热材料.doc

合集下载

隔热材料大全

隔热材料大全

隔热材料大全隔热材料是一种能够有效减少热量传导和传播的材料,它在建筑、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隔热材料的种类繁多,每种材料都有其独特的特性和适用场景。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常见的隔热材料,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隔热材料的特点和用途。

首先,我们来介绍一种常见的隔热材料——岩棉。

岩棉是一种以玄武岩矿物为原料,经过高温熔化后喷丝成纤维,再经过特殊的工艺加工而成的一种无机保温材料。

岩棉具有优良的隔热性能和吸音性能,能够有效地阻隔热量的传导和传播,同时还具有良好的防火性能,是建筑隔热材料中的常用品种。

其次,还有一种常见的隔热材料——泡沫塑料。

泡沫塑料是一种以聚苯乙烯、聚氨酯等为原料,通过发泡工艺制成的一种轻质隔热材料。

泡沫塑料具有密度低、隔热性能好、施工方便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建筑保温、冷藏冷冻设备等领域。

此外,还有一种常见的隔热材料——玻璃棉。

玻璃棉是一种以玻璃纤维为原料,经过高温熔化后喷丝成纤维,再经过特殊的工艺加工而成的一种无机保温材料。

玻璃棉具有良好的隔热性能和吸音性能,同时还具有优异的化学稳定性和防腐蚀性能,是建筑、船舶等领域常用的隔热材料。

除了上述几种常见的隔热材料外,还有一些新型的隔热材料也在不断涌现。

比如,空气凝胶是一种新型的多孔隔热材料,具有低密度、低热导率、优异的隔热性能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建筑保温、航空航天等领域。

总的来说,隔热材料在现代工业生产和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材料工艺的不断创新,隔热材料的种类和性能也在不断提升。

相信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隔热材料将会在更多的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和舒适。

隔热材料与隔热原理

隔热材料与隔热原理

隔热材料与隔热原理一、隔热材料1.定义:隔热材料是一种能够减少热量传递的材料,广泛应用于建筑、航空、汽车、电器等领域。

a.纤维状隔热材料:如玻璃纤维、石棉纤维、岩棉纤维等。

b.多孔状隔热材料:如泡沫混凝土、泡沫玻璃、多孔硅藻土等。

c.层状隔热材料:如珍珠岩板、蛭石板、石膏板等。

d.辐射隔热材料:如氧化铝、氧化硅、氧化锆等。

2.选材原则:a.高温稳定性好。

b.低热导率。

c.环保无毒。

d.成本低。

二、隔热原理1.热传导:热量通过固体、液体、气体之间的分子碰撞传递,称为热传导。

隔热材料应具有低热导率,以减少热传导。

2.对流:热量通过流体的运动传递,称为对流。

隔热材料应具有较好的空气密闭性,减少对流散热。

3.辐射:热量以电磁波的形式传递,称为辐射。

隔热材料应具有较高的辐射反射率,减少辐射散热。

4.隔热层:在热量传递路径上设置隔热层,使热量难以通过,达到隔热目的。

5.空气层:利用空气的绝热性能,形成隔热层,减少热量传递。

6.多孔材料:多孔材料具有较高的空气含量,可以有效减少热量传递。

7.相变材料:相变材料在相变过程中吸收或释放大量热量,可用于调节温度。

8.纳米材料:纳米材料具有特殊的热性能,可以应用于隔热领域。

9.真空隔热:真空隔热材料中间为真空层,热量难以通过真空层传递。

10.复合隔热:采用多种隔热材料复合,提高隔热效果。

通过了解隔热材料及其隔热原理,我们可以更好地应用于实际生活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

习题及方法:1.习题:纤维状隔热材料与多孔状隔热材料的主要区别是什么?方法:回顾纤维状隔热材料和多孔状隔热材料的定义,比较两者的特点,如纤维状隔热材料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耐火性能,而多孔状隔热材料具有较好的吸声性能。

答案:纤维状隔热材料与多孔状隔热材料的主要区别在于其形态和性能。

纤维状隔热材料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耐火性能,适用于高温环境;多孔状隔热材料具有较好的吸声性能,适用于需要吸声的场合。

2.习题:为什么辐射隔热材料应具有较高的辐射反射率?方法:理解辐射隔热的原理,分析辐射反射率对隔热效果的影响。

耐高温隔热材料

耐高温隔热材料

耐高温隔热材料耐高温隔热材料是一种具有优异耐高温性能的材料,它可以在高温环境下有效地隔离和减少热能的传递,保护周围环境不受热源的影响。

这种材料由于其出色的性能在航空航天、电力、冶金、化工等领域广泛应用。

高温环境下常规材料容易受到高温的影响而变形、熔化甚至燃烧,因此需要使用耐高温隔热材料来解决这个问题。

耐高温隔热材料通常具有以下特点:1. 耐高温性能:耐高温隔热材料可以在极高的温度下保持其结构不变,具有出色的热稳定性能。

2. 优异的隔热性能:这种材料可以有效地隔离热能的传递,降低热量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3. 抗腐蚀性能:耐高温隔热材料通常具有很好的化学稳定性,能够抵御酸、碱等常见腐蚀介质。

4. 超低导热系数:这种材料的导热系数非常低,几乎没有热传导,能够最大程度地减少热量的流失。

5. 轻质化:耐高温隔热材料通常具有轻质化的特点,使其更适合应用在航空航天领域等对材料重量有要求的场合。

根据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原料的不同,耐高温隔热材料可以分为多种不同的类型,如陶瓷隔热材料、纤维隔热材料、复合材料等。

每种材料都有其独特的优点和适用范围。

1. 陶瓷隔热材料:陶瓷材料由于其优良的耐高温性能,被广泛应用于高温工程领域。

陶瓷隔热材料通常由氧化铝、氧化锆等耐高温材料制成,具有良好的隔热性能和机械强度。

2. 纤维隔热材料:纤维隔热材料通常由高纯度的玻璃纤维、石棉纤维或陶瓷纤维等制成。

这种材料具有较低的导热系数和优异的隔热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建筑、电力等领域。

3. 复合材料: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更多种材料组合而成的材料,其结合了各种材料的优点。

在耐高温隔热领域,复合材料通常由聚合物基体和陶瓷纤维增强剂组成,具有良好的隔热性能和机械性能。

耐高温隔热材料在各个领域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航空航天领域,耐高温隔热材料被广泛应用于火箭发动机的燃烧室、热保护板、喷管等部件,能够有效地隔离高温燃烧产生的热能。

在电力行业,耐高温隔热材料被用于电力设备的隔热保护,能够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和效率。

常见隔热材料

常见隔热材料

常见隔热材料隔热材料是一种能够有效阻止热量传递的材料,它在建筑、工业生产、汽车制造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常见的隔热材料种类繁多,每一种材料都有其独特的特性和适用场景。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隔热材料,以及它们的特点和应用范围。

首先,我们来介绍一种常见的隔热材料——玻璃纤维。

玻璃纤维是一种优秀的隔热材料,它具有良好的隔热性能和耐高温性能。

因此,玻璃纤维常被用于建筑和工业设备的隔热保温。

此外,玻璃纤维还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机械强度,能够在恶劣的环境下保持稳定的性能。

其次,发泡塑料也是一种常见的隔热材料。

发泡塑料具有密度低、隔热性能好的特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建筑保温和冷藏冷冻设备的隔热层。

同时,发泡塑料还具有良好的吸音性能,能够有效减少噪音的传播,因此在建筑内部隔音隔热方面也有着重要的应用。

除了以上介绍的两种材料,还有一种常见的隔热材料——岩棉。

岩棉是一种以天然岩石为原料,经过高温熔融和纤维化处理而成的隔热材料。

岩棉具有优良的隔热性能和吸声性能,能够有效阻止热量和声音的传播。

因此,岩棉常被用于建筑和工业设备的隔热保温,并且在防火材料中也有着重要的应用。

此外,还有一种常见的隔热材料——聚氨酯泡沫。

聚氨酯泡沫具有密度低、隔热性能好的特点,能够有效减少热量的传递。

因此,聚氨酯泡沫常被用于建筑和汽车制造中的隔热保温。

同时,聚氨酯泡沫还具有良好的抗压性能和耐腐蚀性能,能够在恶劣的环境下保持稳定的性能。

综上所述,常见的隔热材料包括玻璃纤维、发泡塑料、岩棉和聚氨酯泡沫等,它们各自具有独特的特点和应用范围。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根据具体的需求选择合适的隔热材料,以达到最佳的隔热效果。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相信隔热材料会在未来有着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

隔热材料分类及性能

隔热材料分类及性能

隔热材料分类及性能一、发泡类隔热材料(一)有机发泡隔热材料1.可发性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它是将聚苯乙烯树脂先加工成直径约 0.38~0.6mm的颗粒,拌入发泡剂(如丁烷),装入密封的铸铁模内,用蒸汽、热水或红外线辐射加热使之预发泡,然后向它喷蒸汽并加压,使软质颗粒融合为一种均匀的整体泡沫多孔结构,最后冷却脱膜。

2.聚氨酯泡沫塑料聚氨酯泡沫塑料是近年来发展使用的一种优质保冷材料,它以聚醚树脂与多甲基多苯基异氰酸脂(PAPI)为反应物,再加入交联剂(乙二胺聚醚),催化剂(二月桂酸二丁基锡),阻火聚醚和发泡剂(氟里昂-11)等发泡反应而得的合成材料。

它可以在模具中浇注成型,也可以现场机械喷涂成型。

(二)无机泡沫隔热材料1.微孔硅酸钙制品微孔硅酸钙制品是用活性硅藻土与石灰反应构成硅钙石的主体,内掺石棉纤维起拉结作用,假如水玻璃起促凝作用混合制成的。

2.泡沫石棉泡沫石棉是采用4~5级石棉纤维,加进快速活性渗透剂和水玻璃加工而成的超轻质保温制品。

具有导热系数小,耐热性能高,不刺激人的皮肤,对金属腐蚀小,施工简单等优点。

3.泡沫玻璃泡沫玻璃是采用化学成分符合一定要求的玻璃粉、氯化硼、氯化锑与煤气发生物(焦炭、木炭等)混合进行熔融发泡烧结退火冷却而制成。

它具有互不连通的釉化气孔结构,机械强度及耐磨性高,不吸湿,耐磨蚀,抗冻性强等特点,且有良好的加工特性。

4.焙烧硅藻土制品硅藻土是含无定形氯化硅的藻类植物的化石沉积生成,呈黄灰色和绿灰色。

硅藻土制品是从优质硅藻土加可燃物和发泡剂,经机械成型干燥焙烧而成各种定型材料。

由于硅藻土制品在受热后体积稳定,不易破碎,常用作加热炉隔热保温层,使用温度为800~900℃。

二、无机纤维隔热材料(一)玻璃纤维制品1.玻璃棉(短棉)玻璃棉制品有沥青玻璃棉毡、玻璃棉缝毡、贴面沥青玻璃棉毡和沥青硬板。

玻璃棉制品隔热效果好,但施工难度大,刺激人的皮肤。

在石化行业已不受欢迎。

2.中级玻璃棉是采用陶土坩锅熔化垂直辊筒法生产定长纤维,再浸以淀粉粘结剂而成中级玻璃棉制品。

建筑用隔热材料的种类及规格

建筑用隔热材料的种类及规格

建筑用隔热材料的种类及规格一、引言建筑隔热是指在建筑物的外墙、屋顶、地面等各个部位采用合适的隔热材料进行隔热,以达到节能、保温、防潮、隔音等效果。

建筑隔热材料是建筑材料中不可或缺的一种,其选用和使用直接影响着建筑物的使用寿命、舒适度和节能效果。

本文将从隔热材料的种类、特点和规格等方面详细介绍建筑用隔热材料的种类及规格。

二、建筑用隔热材料的种类1.常规材料常规隔热材料主要包括岩棉、玻璃棉、聚苯板、聚氨酯等。

(1)岩棉岩棉是一种以玄武岩为主要原料,经高温熔融、喷丝成纤维后,再加入适量的结合剂和防水剂制成的一种隔热材料。

岩棉隔热板的规格主要有1200mm×600mm、1200mm×400mm等。

(2)玻璃棉玻璃棉是以玻璃为原材料,通过高温熔融、纺丝成棉状,再经过加工处理形成的一种隔热材料。

玻璃棉隔热板的规格主要有(3)聚苯板聚苯板是以聚苯乙烯为主要原料,经过高温、高压挤出成型的一种隔热材料。

聚苯板隔热板的规格主要有1200mm×600mm、1200mm×400mm等。

(4)聚氨酯聚氨酯是一种以聚氨酯泡沫为主要原料,通过发泡成型而成的一种隔热材料。

聚氨酯隔热板的规格主要有1200mm×600mm、1200mm×400mm等。

2.新型材料新型隔热材料主要包括Aerogel气凝胶、蓝宝石材料等。

(1)Aerogel气凝胶Aerogel气凝胶是一种新型的超轻质多孔材料,具有优异的隔热性能和透明性能,是目前世界上热导率最低的固体材料之一。

Aerogel气凝胶的规格主要有1000mm×500mm、600mm×300mm等。

(2)蓝宝石材料蓝宝石材料是一种新型的陶瓷材料,具有优异的隔热性能和耐高温性能,是一种高性能的隔热材料。

蓝宝石材料的规格主要有三、建筑用隔热材料的规格1.常规材料规格常规隔热材料规格一般为1200mm×600mm、1200mm×400mm等,厚度一般为50mm、75mm、100mm、120mm等。

高温隔热材料

高温隔热材料

高温隔热材料隔热材料是对热能进行阻隔,有效降低热能的传递速度和损失,保持物体内外的温差,起到保温和节能的作用。

而高温隔热材料则是指能够在高温环境下有效隔热的材料。

高温环境下常见的隔热材料有以下几种:1. 硅酸盐纤维:硅酸盐纤维是一种以硅酸盐为主要成分的高温隔热材料,其耐高温性能和隔热性能都非常出色。

硅酸盐纤维具有低热导率、低比热容和吸声性能好等特点,可以广泛应用于高温设备的隔热保温。

2. 膨胀泡沫陶瓷:膨胀泡沫陶瓷是一种通过在陶瓷中加入发泡剂,使其膨胀而形成泡沫状的材料。

膨胀泡沫陶瓷具有轻质、低热导率和高温稳定性等特点,是一种比较理想的高温隔热材料。

3. 氧化锆:氧化锆是一种高温稳定性非常好的材料,其耐高温性能比很多金属材料都要好。

氧化锆具有低热导率和良好的抗震动性能,适用于高温设备的隔热保温。

4. 碳纤维:碳纤维是一种由碳元素组成的纤维材料,具有轻质、高强度和耐高温等特点。

碳纤维具有非常低的热导率和良好的耐磨性能,适用于高温设备的隔热保温。

5. 耐火材料:耐火材料是一类具有优异耐高温性能的材料,常见的有耐火砖、耐火混凝土等。

耐火材料具有很好的隔热性能和耐热膨胀性能,适用于高温炉窑等设备的隔热保温。

高温隔热材料在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们能够减少热能的传导、辐射和对流,提高设备的热效率,降低能源消耗。

同时,高温隔热材料还能有效保护设备和人员的安全,防止高温环境对设备和人体的损害。

然而,随着科技的进步和需求的增加,对高温隔热材料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

如何提高隔热材料的耐高温性能、降低热导率、增强隔热效果,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

未来,随着新材料的研发和应用,高温隔热材料的性能将进一步提升,为各行各业的高温环境提供更好的隔热保护。

隔热材料的原理与应用

隔热材料的原理与应用

隔热材料的原理与应用一、隔热材料的原理隔热材料是一种可以减少热量传递的材料,其原理在于阻碍热量的传导、辐射和对流。

隔热材料主要通过以下原理实现:1.导热阻碍:隔热材料可以降低热量的传导,减少热量在材料中的传输速率。

这是通过使用导热性能较差的材料或采用多层结构来实现的。

2.辐射反射:隔热材料可以反射远红外辐射,减少热辐射的损失。

这是通过在材料表面涂覆反射率高的涂层来实现的。

3.对流阻碍:隔热材料可以减少流体(气体或液体)的循环,阻碍对流传热的发生。

这是通过使用具有较低渗透性和较高密度的材料来实现的。

二、隔热材料的应用1.建筑领域:–墙体隔热:隔热材料可以应用在建筑墙体中,减少冷热空气的传递,提高建筑物的保温性能。

–屋顶隔热:隔热材料可以应用在建筑屋顶中,阻止太阳热量的直接进入建筑物内部,减少空调能耗。

–地板隔热:隔热材料可以应用在建筑地板中,减少地下室冷热的传递,提高建筑物的舒适度。

2.交通工具:–汽车:隔热材料可以应用在汽车发动机舱、汽车车体等部位,减少对车内空调的依赖,节省能源。

–飞机:隔热材料可以应用在飞机机身中,减少外部空气温度对飞机内部的影响。

同时也可应用在飞机引擎舱,减少燃油的燃烧损失。

3.电子产品:–手机:隔热材料可以应用在手机内部,防止重要部件因过热而受损。

同时也可以改善用户体验,提高手机的续航能力。

–电脑:隔热材料可以应用在电脑内部,减少CPU等部件的温度,提高电脑的运行稳定性和寿命。

4.工业应用:–高温炉窑:隔热材料可以应用在高温炉窑中,减少能源的损耗,提高炉内物料的加热效果。

–冷冻设备:隔热材料可以应用在冷冻设备中,减少冷量的散失,提高冷藏效果。

同时也可以减少冷凝器的能耗。

三、隔热材料的种类1.绝热材料:–矿棉:具有良好的隔热性能和隔音性能,广泛应用于建筑领域。

–泡沫塑料:具有良好的导热阻碍和对流阻碍特性,常用于电子产品隔热。

–硅酸盐纤维:具有较高的熔点和隔热性能,适用于高温炉窑的隔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隔热材料目录1 总则-------------------------------------------------------------------------------22 一般规定----------------------------------------------------------------------------23 隔热材料的选择-------------------------------------------------------------------34 隔热计算----------------------------------------------------------------------------65 隔热结构----------------------------------------------------------------------------151 总则1.1 本规定适用于设备及管道外表面温度高于环境温度的一般热设备及管道的保温设计和低于环境温度的一般低温设备及管道的保冷设计。

1.2 本规定不适用于设备及管道的内隔热衬里设计,仪表系统管道和临时设施的隔热设计。

1.3 相关文件绝热材料名词术语GB4132设备及管道保温技术通则GB4272设备及管道保温设计导则GB8175设备及管道保冷技术通则GB11790设备及管道保冷设计导则GB/T15586设备及管道保温效果的测试与评价GB8174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126石油化工企业设备和管道隔热设计规范SHJ10石油化工绝热工程施工工艺标准SHJ5222 一般规定2.1 保温设计原则2.1.1 具有下列要求之一的设备和管道(含管子、管件、阀门等)应保温:2.1.1.1 外表面温度大于323K(50℃)及根据需要小于或等于323K(50℃)的设备和管道;2.1.1.2 介质凝固点高于环境温度的设备和管道;2.1.1.3 经技术经济核算确定需要回收热量的设备和管道;2.1.1.4 由于热量损失或环境温度变化而影响操作参数和安全的设备和管道。

2.1.2 除防烫保温外,具有下列情况之一的设备和管道不应保温:2.1.2.1 要求散热而不需回收热量的设备和管道;2.1.2.2 要求及时发现泄漏的设备和管道上的连接法兰;2.1.2.3 要求经常监测,防止发生损坏的部位;2.1.2.4 工艺上无特殊要求的放空、排凝管道。

2.1.3 表面温度超过333K(60℃)的不保温设备和管道,需要经常操作维护而又无法采用其他措施防止烫伤的,应在下列范围内设置防烫保温:2.1.3.1 高出地面或工作平台2.1m以内者;2.1.3.2 离开操作平台0.75m以内者。

2.2 保冷设计原则2.2.1 具有下列要求之一的低温设备、管道及其附件(设备支座、裙座、管道支吊架等)必须保冷:2.2.1.1 需减少冷介质在生产和输送过程中的冷损失,或防止其温度升高或汽化者;2.2.1.2 防止低温设备和管道外表面凝露者。

3 隔热材料的选择3.1 隔热材料及其制品的性能应符合下列要求:3.1.1 保温层平均温度等于或小于623K(350℃)时,隔热材料导热系数不得大于0.12W/(m. K);泡沫塑料及其制品不得大于0.0442W/(m.K);泡沫玻璃和多孔粒状材料及其制品不得大于0. 064W/(m.K)。

并应具有明确的导热系数方程式或随温度变化的导热系数图表;对于松散或可压缩的隔热材料及其制品,应提供在使用密度下的导热系数方程式或图表;3.1.2 保温材料的密度不应大于350kg/m3,泡沫塑料及其制品不应大于60kg/m3;泡沫玻璃及其制品不应大于180kg/m3,多孔粒状材料制品不应大于200kg/m3。

3.1.3 无机硬质成型制品的抗压强度不应小于0.3MPa;有机硬质成型制品不应小于0.15Mpa;3.1.4 保冷材料制品吸水率不应大于0.3%(质量分数);含水率不应大于1%(质量分数);3.1.5 阻燃型保冷材料的氧指数应等于或大于30;3.1.6 保温材料制品应具有最高安全使用温度、耐火性能、吸水率、吸湿率、热膨胀系数、收缩率、抗折强度、PH值及氯离子含量等测试数据;保冷材料制品应具有最低和最高安全使用温度、线膨胀率或收缩率、抗折强度、阻燃性、防潮性、抗蚀性、抗冻性等指标。

3.2 隔热材料制品的主要性能见表3.2。

3.3 隔热材料制品的选用原则如下:3.3.1 保温材料制品的最高安全使用温度应高于正常操作时的介质最高温度;保冷材料制品的最低安全使用温度应低于正常操作时的介质最低温度;3.3.2 相同温度范围内有多种可供选择的隔热材料时,应选用导热系数小,密度小,强度相对高,无腐蚀性,吸水、吸湿率低,易施工,造价低,其综合经济效益较高的材料;3.3.3 在高温条件下或低温条件下,经综合经济比较后,可选用复合材料。

3.4 隔热结构用辅助材料见表3.4—1、表3.4—2、表3.4—3、表3.4—4。

紧固材料表3.4—1防潮层材料表3.4—2保护层材料表3.4—3粘结剂、密封剂、耐磨剂材料表3.4—44 隔热计算4.1 符号及其说明如下:D o 隔热层外径mD i 隔热层内径mD mo 双隔热层的外隔热层外径mD mi双隔热层的外隔热层内径mt 设备和管道的外表面温度℃t a 环境温度℃f n 热能价格元/106kJP i 隔热结构的单位造价元/m3S 隔热工程投资贷款年分摊率%按复利计算i(1+i)nS=(1+i)n-1n 计息年数年i 年利率%(复利率)t s 隔热层外表面温度℃t mi双隔热层的内隔热层外表面温度℃Q o控制允许热(或冷)损失量W/m2K 允许最大散热损失的系数,取K=0.9q 单位表面热(或冷)损失量平面W/m2圆筒面W/m2t1管道1点处或管道起始处的介质温度℃t2管道2点处的介质温度℃L c管道计算长度mLc=Kr·LK r 管道通过支吊架处的热(或冷)损失附加系数,取Kr=1.05~1.15L 管道实际长度mG 介质质量流量kg/hC 介质比热J/kg·Kt n管道终点的温度℃t m算术平均温度℃t c,t c-1 分别为结点C与前一结点C—1处的温度℃L c-1→c结点C与前一结点C—1之间的管段长度mG c-1→c C—1与C两结点间管道内介质质量流量kg/hL i-1→i任意结点i与前一结点i-1之间的管段长度mG i-1→i i-1与i两结点之间管道内介质质量流量kg/ht fr介质在管道内的冻结温度℃V,Vp 分别为每米管长介质体积和管壁体积m3/mC,Cp 分别为介质比热和管材比热J/kg·KH fr介质融解热J/kgVw 风速m/sδ隔热层厚度mδ1、δ2 内、外隔热层厚度mλ隔热材料制品的导热系数W/m·Kλ1、λ2双隔热层内、外隔热层材料制品导热系数W/m·Kα隔热层外表面向大气的放热系数W/m2·Kτ年运行时间hτfr 防冻结管道允许液体停留时间hρ、ρp 分别为介质密度和管材密度kg/m3注:热力学温度K与摄氏温度℃当表示温度差和温度间隔时1K=1℃4.2 设备和管道隔热层厚度的计算原则如下:4.2.1 设备、管道的公称直径小于或等于1000mm时,应按圆筒面计算;4.2.2 设备、管道的公称直径大于1000mm时,应按平面计算。

4.3 计算方法规定如下:4.3.1 为减少设备和管道热(或冷)损失的隔热层厚度,应按经济厚度计算方法确定。

(1)平面f n·λ·τ·(t-t a) λδ=1.8975×10-3- (4.3.1-1)P i·s α(2)圆筒面D o f n·λ·τ·(t-t a) 2λDoln =3.795×10-3D i P i·s α(4.3.1—2)D o-D iδ=24.3.2 控制允许最大热(或冷)损失的隔热层厚度计算方法如下:(1)平面λλδ= (t-t a) - (4.3.2-1)K·Q oα注:系数K=0.8~0.9(2)圆筒面D oλ2λDoln = (t-t a) -(4.3.2-2)D o-D iδ=24.3.3 按表面温度法确定隔热层厚度,用于为防止设备和管道表面凝露及设备和管道防烫伤的隔热层厚度计算。

(1)平面λt-t sδ= ·(4.3.3-1)αt s-t a(2)圆筒面D o2λt-t sDoln = ·D i αt s-t a(4.3.3-2)D o-D iδ=24.3.4 隔热层表面的热(或冷)损失计算。

(1)平面(t-t a)q= (4.3.4-1)δ1λα(2)圆筒面q= (4.3.4-2)1 Do 2ln +λDi α·D o4.3.5 隔热层外表面温度计算。

(1)平面qt s= + t a (4.3.5-1)α(2)圆筒面qt s= + t a (4.3.5—2)π·α·Do4.3.6 在允许温降或指定温降条件下输送液体管道的隔热层厚度计算。

4.3.6.1 无分支管道(1)当t1-t a≥2时t2-t aDo L c 1ln = 2πλ[ ]Di t1-t a πD oαGC lnt2-t a (4.3.6.1—1)δ=2(2)当t1-t a <2时t2-t aDo L c(t m-t a) 1ln =2πλ[ ]Di GC(t1-t2) π·Do·α(4.3.6.1—2)D o- D iδ=24.3.6.2 分支管道(1)分支点处温度按下式计算:L c-1→cG c-1→ct c=t c-1-(t1-t n)·(4.3.6.2-1)n L i-1→i∑i=2 G i-1→i(2)逐段按无分支管道计算其隔热层厚度4.3.7 液体管道防冻结的隔热层厚度计算D o K rτfr 1ln =2πλ[ ]D i 2(t-t fr)(V-ρC+V pρp C p) 0.25VρH frπDoαt+t fr-2t a t fr-t a(4.3.7-1)D o-D iδ=2对钢制水管道可简化如下:D o K rτfr 1ln =2πλ[ ]D i t(V+0.9Vp) 10V πD oπ2000[ + ]t-2t a t a (4.3.7-2)D o-D iδ=24.3.8 复合隔热层厚度计算4.3.8.1 内隔热层厚度:按热平衡方法计算,首先确定内隔热层外表面温度t mi,取与其相邻的外隔热层材料制品的使用温度上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