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思修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大学期末考试思修考试试卷及答案

大学期末考试思修考试试卷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人类道德起源的第一个历史前提是:(B)A、实践B、劳动C、自我意识D、社会关系2、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D)A、集体主义B、“八荣八耻”C、爱国主义D、为人民服务3、调节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利益关系的最重要原则是:(B)A、爱国主义B、集体主义C、整体主义D、平均主义4、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是:(C)A、爱国守法B、勤俭自强C、诚实守信D、勤俭自强E、敬业奉献5、社会公德是社会公共生活中应当遵守的:(A)A、行为准则B、生活习惯C、法律规范D、公共秩序6、法律保障公民依法行使集会、游行、示威权利,并不意味着:(A)A、国家提倡公民采取这种方式表达意愿B、国家反对公民采取这种方式表达意愿C、国家禁止公民采取这种方式表达意愿D、国家要求公民采取这种方式表达意愿7、职业活动中法律与道德的共同特征是:(C)A、鲜明的职业性、明确的规范性、广泛的社会性B、鲜明的职业性、明确的规范性、调节的无限性C、鲜明的职业性、明确的规范性、调节的有限性D、广泛的社会性、明确的角色性、普遍的约束性8、人才素质的的灵魂是:(B)A、智B、德C、体D、美9、符合爱情三个基本要素的是:(A)A、性爱、理想、责任B、喜爱、恋爱、情爱C、恋爱、情爱、性爱D、恋爱、事业、地位10、我国婚姻法的调整对象是:(C)A、婚姻关系B、家庭关系C、婚姻和家庭关系D、夫妻关系11、我国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是(B)A人民民主专政制度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民主集中制D政治协商制度12、行政法是调整行政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下列法律、法规中不属于行政法的是(C)A、《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13、有权行使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权的机关是(A)A、公安机关B、检察机关C、审判机关D、立法机关14、教唆未成年人进行了犯罪活动的,对教唆者应当(C)A、从轻处罚B、减轻处罚C、从重处罚D、免予处罚15、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B)A、建立共产主义社会B、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C、民族独立,当家作主求解放D、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二、多项选择题:1、维系道德的途径主要是:(BCD)A、政策引导B、社会舆论C、传统习俗D、人们的内心信念E、道德意识2、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道德建设提出的新要求,要(ABE)A、坚持公民承担社会责任与社会尊重个人合法权益相一致B、坚持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相结合C、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一致D、坚持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相一致E、着力培养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观念3、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BCD)A、集体利益的至高无上性B、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辩证统一C、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D、重视和保障个人的正当利益E、个人利益服从长远利益4、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道德要求具体划分的层次有:(BDE)A、鞠躬尽瘁、死而后已B、无私奉献、一心为公C、毫不利己、专门利人D、先公后私、先人后己E、公私兼顾,不损公肥私5、社会公德的基本特征是:(ABCE)A、继承性B、基础性C、广泛性D、自由性E、简明性6、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是:(ABCDE)A、文明礼貌B、助人为乐C、爱护公物D、保护环境E、遵纪守法7、公共生活中法律规范的作用可分为:(ABCDE)A、指引作用B、预测作用C、评价作用D、强制作用E、教育作用8、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是:(ABCDE)A、爱岗敬业B、诚实守信C、办事公道D、服务群众E、奉献社会9、恋爱中的道德要求是:(ACE)A、尊重人格平等B、摆正爱情位置C、自觉承担责任D、明确权利义务E、文明相亲相爱10、家庭美德的基本内容有:(ABCDE)A、尊老爱幼B、男女平等C、夫妻和睦D、勤俭持家E、邻里团结11、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刑事诉讼中的强制措施有:(ABCDE)A、拘传B、取保候审C、监视居住D、拘留E、逮捕12、我国刑法规定的具体的量刑制度有:(ABCDE)A、累犯B、自首C、立功D、数罪并罚E、缓刑13、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包括(BCDE)A、各民主党派B、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C、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D、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E、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14、人民代表大会制的优越性主要表现在(ABCDE)。
思修复习资料(附答案)

1. 信念信念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现象,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务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
信念的特征:稳定性、执着性、多样性、亲和性。
2. 理想理想作为一种精神现象,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在一定意义上讲,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可能实现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理想的特征:时代性、阶级性、现实性、超前性、实践性3. 法律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由特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的规范体系。
4. 政体政权组织形式,又称政体,是指掌握国家权力的阶级实现国家权力的政权体制,是形成和表现国家意志的方式,或者说是表现国家权力的政治体制。
5.国体国体即国家性质,是国家的阶级本质,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
6. 道德道德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
它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维系,是对人们的行为进行善恶评价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和。
(道德的本质: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7. 价值观价值观是人们关于什么是价值、怎样评判价值、如何创造价值等问题的根本观点。
8. 法律制定法律制定就是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制定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活动,是法律运行的起始性和关键性环节。
9. 基本经济制度基本经济制度是指一国通过宪法和法律调整以生产资料所有制为核心的各种基本经济关系的规则、原则和政策的总和。
10.政治权利和自由政治权利和自由是指公民作为国家政治生活主体依法享有的参加国家政治生活的权利和自由,是国家为公民直接参与政治活动提供的基本保障。
民族精神是指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为本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道德规范、精神气质的总和。
思修期末复习

爱国aaaa一、单项选择题(在每个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的题号选出。
)1、爱国主义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种族和文化的归属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
CA依恋感 B向往感 C认同感 D作用感2、爱国主义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和法律规范,也是民族精神的核心。
DA工作原则 B行为原则 C生活原则 D政治原则3、爱国主义是()、具体的,在不同的历史时代和文化背景下所产生的爱国主义,总是具有不同的内涵。
BA文化的 B历史的 C抽象的 D现实的4、维护()和领土完整,是国家的核心利益。
AA国家主权 B国家地位 C民族团结 D国家安全5、()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DA现代化建设 B政治制度建设C经济制度建设 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6、在现阶段,爱国主义主要表现为献身于建设和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献身于()。
AA促进祖国统一的事业 B国家建设C经济建设 D政治建设7、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爱中国共产党、爱人民政府,具有深刻的()CA本质性 B内在性C内在一致性 D内涵8、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仍然是中华民族存在的最高组织形式,是国际社会活动中的独立主体。
BA民族 B国家 C中国 D社团9、现实情况表明,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发展中国家不仅要面对经济方面的挑战,而且也必然面对()和文化上的挑战。
DA经济 B民族 C社会 D政治10、大力弘扬爱国主义,必须以宽广的眼界观察世界,以积极而理性的姿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实施()的开放战略,促进国家更快更好的发展。
C A独立自主 B对外开放C互利共赢 D积极主动11、爱国主义不是(),也不是大国沙文主义。
要正确处理热爱祖国与关爱世界、为祖国服务与尽国际义务、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
B A政治口号 B狭隘的民族主义C表面情感 D经济利益12、人有地域和()不同,但报效祖国之心不应有差别。
《思修》试题与参考答案(共十套)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题及参考答案测试题(一)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依据我国经济生活和人们思想道德状况的实际,可将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道德要求具体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无私奉献、一心为公),二是(先公后私、先人后己),三是(公私兼顾、不损人利己)。
2、道德的功能,是指道德作为社会意识的特殊形式对于社会发展所具有的功效与能力。
在道德的功能系统中,主要的功能是(认识功能)和(调节功能)。
3、当代社会公共生活的特征主要表现在:(活动范围的广泛性)、(交往对象的复杂性)、(活动方式的多样性)。
(活动内容的公开性)4、我国的《游行示威法》的基本原则主要有:一是(政府依法保障原则)二是(权利义务一致原则),三是(和平进行原则)5、职业生活中最主要的法律有(《劳动法》)和(《公务员法》)。
6、民事诉讼时效分为普通诉讼实效和特殊诉讼时效两类。
普通诉讼时效适用于一般民事法律关系,,分为两类:一般诉讼实效期间为( 2 )年;短期诉讼时效为(1)年。
7、我国国防安全法律制度主要有《国防法》、《反国家分裂法》、《兵役法》、《军事设施保护法》、《出境入境边防检查条例》等法律法规构成。
8、处理离婚时必须遵循以下两个原则:一是(保障离婚自由)。
二是(反对轻率离婚)。
9、《劳动法》规定的劳动者义务有:完成劳动任务;提高职业技能;(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
10、《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的治安管理处罚种类有警告、(罚款)、(行政拘留)、吊销公安机关发放的许可证、限期出境或者驱逐出境(对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的外国人适用)等。
二、名词解释(12分)1、社会公德2、行政复议3、民事主体4、故意犯罪形态三、简答题(每小体6分,共30分)1、根据我国《公务员法》,处理人事争议的途径有哪些?2、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有哪些?3、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主要内容有哪些?4、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与创业观的基本要求有哪些?5、宪法的基本原则有哪些?四、论述题(22分)试论大学生怎样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
思修复习提纲及答案

一、问答题: 1、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必须坚持集体主义原则。
答:在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中,集体主义原则是指导人们行为选择的主导性原则。
这是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必然要求。
在社会主义社会,人民当家做主,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根本上的一致性,使得集体主义应当而且能够在全社会范围内贯彻实施。
长期以来,集体主义已经成为调节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关系的最重要的原则。
集体主义不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契合,而且也正是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的根本思想,就是正 确处理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
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辩证统一: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国家利益、社会利益体现着个人根本的、长远的利益,是集体所有成员共同利益的统一。
同时,每个人的正当利益,又都是集体利益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是相辅相成的。
集体利益的发展,本身就包含着集体中每个人利益的增加。
而集体中每个人利益的增加,同样有利于集 体利益的扩大。
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在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必须坚持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原 则,即个人应当以大局为重,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必要时,为集体利益作出牺牲。
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重视和保障个人的正当利益: 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促进和保障个人的正当利益的实现, 价值得到充分的发挥。
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道德要求具体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无私奉献、一心为公,这是集体主义的最高层次,是共产党员、先 进分子应努力达到的道德目标;二是先公后私、先人后己,这是已具有较高的社会主义道德觉悟的人们能够达到的道德目标; 三是公私兼顾、不损公肥私,这是对我国公民最基本的道德要求。
2、简述理想的涵义与特征。
答: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可能实现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与追求,使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 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理想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产物:它必然带着特定时代的烙印,在阶级社会中,还必然带着特定阶级的烙印。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20分)1、信念答:信念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
2、民族精神答:民族精神是指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为本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道德规范、精神气质的总和。
3、享乐主义答:享乐主义是一种把享乐作为人生目的,主张人生的唯一目的和全部内容就在于满足感官的需求与快乐的思想和理论。
4、法律答: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应由特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规定权利和义务,以确认、保护和发展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为目的的行为规范体系。
5、爱情答:爱情是一对男女基于一定的社会基础和共同的生活理想,在各自内心形成的相互倾慕并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终身伴侣的一种强烈、纯真、专一的感情。
二、简答题(30分)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答: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2、怎样在经济全球化形势下弘扬爱国主义答:(1)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只有勇于和善于参与经济全球化的竞争,才能加快我国经济的发展,不断增强国家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
(2)大力弘扬爱国主义,必须以宽广的眼界观察世界,以积极而理性的姿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3、保持心理健康的途径和方法答:(1)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掌握应对心理问题的科学方法。
(3)合理调控情绪。
(4)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增进人际交往。
4、简述中华名族优良道德传统的主要内容答:(1)注重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强调对社会、民族、国家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
2013思修试题及答案

2013思修试题及答案2013年的思修试题是许多考生所关注的重点,下面将为大家提供2013年思修试题及参考答案。
希望能够对大家备考有所帮助。
一、单选题1.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原点是()。
A. 德国蓬克维茨B. 英国C. 俄国社会民主党D. 法国答案:A2.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
A. 公有制B. 阶级斗争C. 社会进步D. 革命答案:B3. 中国共产党的最终目标是()。
A.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B. 实现共产主义C. 实现社会公平D. 实现经济发展答案:B4. 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是()。
A. 辩证唯物主义B. 历史唯物主义C. 社会主义D. 共产主义答案:A5. 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是()。
A. 哲学立场B. 政治立场C. 标准立场D. 阶级立场答案:D二、多选题1.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点有()。
A. 实事求是B. 实践基础C. 革命性D. 科学性答案:A、B、C、D2.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内容包括()。
A. 哲学原理B. 社会历史分析C. 经济学原理D. 政治理论答案:A、B、C、D3. 马克思主义的学科体系包括()。
A. 哲学B. 政治经济学C. 社会学D. 法学答案:A、B、C、D三、简答题1.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有哪些?答: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包括阶级斗争学说、剩余价值学说、唯物史观、辩证唯物主义等。
2.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基础是什么?答: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基础是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
3. 马克思主义如何看待经济发展?答: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动力,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四、论述题请就以下问题进行论述:1. 马克思主义对当代社会发展的影响。
请根据现实社会的变革,结合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原理和实践基础,论述马克思主义对当代社会发展的影响,以及如何应对当前面临的挑战。
五、总结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作为一门重要的理论体系,在当代社会发展中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需要深入学习和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内容,不断提高我们的思想境界和实践能力。
思修期末考试试题题库及答案

思修期末考试试题题库及答案1.大学生怎样尽快适应大学新生活2.结合实际谈谈研究“思修”课的意义和方法。
3.谈谈你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及重要意义的理解4.什么是理想什么是信念5.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才的作用6.如何认识个人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关系7.联系实际,谈谈大学生如何实现自己的崇高理想8.什么是爱国主义如何理解其科学内涵及优良传统9.新时期的爱国主义有那些内容10什么是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是什么11.什么是时代精神内涵是什么12.做一个忠诚的XXX需要在哪些方面努力13.什么是人生观什么是人生价值.14.人的本质是什么如何理解15人生态度与人生观是什么关系如何端正人生态度16.对人生价值评价要保持那几方面的统一17.人生价值实现的条件是什么18.什么是健康怎样协调自我身心关系19促进个人与他人的和谐应坚持的原则是什么20.如何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和谐21.道德的本质、功能和作用是什么22.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3.如何理解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原则24.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科学内涵是什么25.谈谈当代大学生怎样树立诚信品质26.公共糊口有序化对经济建设发展有何重要意义27.社会公德的根本特征和主要内容是什么28遵守网络生活中道德要求的重要意义是什么29举例说明法律规范在公共生活中的作用。
30简述《治安管理处罚法》的基本精神和主要内容。
31什么是职业道德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是什么.32《劳动法》和《公务员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33联系实际,谈谈大学生如何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与创业观。
34家庭美德的基本规范是什么35简述我国婚姻家庭法的基本原则及关于结婚的相关规定。
36简述法律的一般含义及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
37什么是法律制定、法律遵守、法律执行及法律适用38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主要任务是什么39联系实际,谈谈如何理解法律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思修期末复习题及答案思修期末复习题答案整理思修期末复习题答案整理 (2)1.初入大学的大学生应如何尽快适应新的大学生活? (6)3.简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大学生为什么要自觉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7)4.谈谈你对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的内涵的理解。
(8)5.结合实际,谈谈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
(9)7.结合自身实际,谈谈立志高远与始于足下的关系。
(9)8.结合历史和现实,谈谈对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的认识。
.. 109.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与实现中国梦的关系。
(10)10什么是爱国主义?如何理解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 (11)11在经济全球化下,为什么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大学生该如何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12)12什么是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是什么? (13)13中国精神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如何弘扬中国精神? (13)14请联系实际谈谈做一个忠诚的爱国主义者需要在哪些方面作出努力? (14)15 什么是世界观?什么是人生观?如何理解世界观和人生观的相互关系?14 16 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提倡“追求高尚的人生目的”有意义吗?为什么?15 17什么是人生态度?人生态度与人生观是什么关系?如何端正人生态度?15 18怎样理解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关系?为什么说大学生的人生价值目标要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一致 (16)19.人生价值的标准是什么?如何评价人生价值? (17)20.结合实际谈谈大学生如何在实践中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17)22.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18)23. 什么是道德?简述马克思主义关于道德的起源和本质的基本观点 (19)26.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主要内容是什么?(P111)为什么说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点?(P114) (22)27.我国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是什么?(P108) (23)28.为什么说诚实守信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结合实际谈谈大学生应怎样树立诚信品质量?(P114) (23)29.请结合实际谈法律规范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P177)作用 (23)31、请结合现实谈谈大学生应该如何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创业观 (24)32、如何认识恋爱中的道德要求?请联系实际谈谈大学生应该如何妥善处理大学时代的恋爱问题? (25)33.简述家庭美德的主要内容 (25)34.简述结婚的条件和法定程序、离婚的原则和具体方式 (26)35.什么是法律?如何理解法律的一般含义?法律的历史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 (27)36.如何认识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和作用? (28)37.根据我国《宪法》和《立法法》,哪些国家机构享有立法权,立法的法定程序有哪些环节? (28)38.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包括哪些环节?应如何全面理解法律的遵守?.. 29 39.如何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构成? (29)40.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容是什么?如何自觉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30)41. 社会主义法治思维方式的含义和特征是什么?如何培养? (30)42.什么是法律权威?我们应当如何维护法律权威? (31)43.我国宪法的特征和基本原则是什么? (32)44.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我国的国家制度有哪些? (33)45.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有哪些? (34)46.我国民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民事主体制度、民事权利制度、民事责任制度都有哪些具体规定? (35)47.怎样理解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 3748我国刑法规定的犯罪体系包括:犯罪构成,排除犯罪的事由,故意犯罪的形态和共同犯罪,它们分别是怎样规定的? (38)49.试述我国刑罚制度的具体内容。
. 4050.谈谈如何加强个人品德与修养。
. 411.初入大学的大学生应如何尽快适应新的大学生活?1、认识大学生活的特点2、提高独立生活能力3、树立自主、创新、全面的新的学习观念4、培养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优良学风。
2.思想道德和法律的关系是什么?联系:1、都是调节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社会规范;2、都体现了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的共同意志;3、法律为道德提供了保障,道德建设为法律提供了目标。
区别:1、表现形式:法律是一种行为规范,有明确的目标,是法律渊源的形式表现;道德存在于人们的意识之中,并通过言行表现。
2、调节领域:法律只调整人们有关法律的行为;道德所涉及的范围广阔,包括人们的行为,思想。
3、调节方式:法律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道德主要依靠社会舆论的力量。
3.简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大学生为什么要自觉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原因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意识的本质体现;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和谐文化中应运而生;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4.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5.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适应新形势、迎接新挑战、完成新任务的迫切需要。
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也是引领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根本指针,它为当代大学生加强自身修养,锤炼优良品德,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发展动力,明确了基本途径。
4.谈谈你对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的内涵的理解。
思想道德素质是指人在一定的社会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通过个体自身的认识和社会实践,在政治倾向,理想信仰,思想观念,道德情操等方面养成的较稳定的品质。
具有鲜明的特点:实践性、综合性、稳定性。
法律素质是指人们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素养和能力。
掌握必备的法律知识,树立必须的法律观念,拥有必要的用法、护法能力,构成了法律素质的基本要素。
5.结合实际,谈谈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
1.引导大学生做什么人。
2.指引大学生走什么路。
3.激励大学生为什么学。
6.如何认识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1.社会理想决定制约个人理想。
2.社会理想又是个人理想的凝练和升华。
7.结合自身实际,谈谈立志高远与始于足下的关系。
1.人生当立志。
“志”一是对未来目标的向往,二是实现奋斗目标的顽强意志。
志向一方面是确立理想信念,另一方面就是要为理想的实现努力拼搏。
2.立志当高远。
有志者,事竟成。
有大志者,人生的事业才能辉煌。
而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应该把个人的命运与国家和人民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为祖国和人民的利益而奋斗,在为实现社会理想而奋斗的过程中实现个人理想。
3.立志需躬行。
漫长的征途需要一步步的走,崇高理想的实现需要一点一滴的奋斗。
通往理想的路是遥远的,但是起点就在脚下。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鸿鹄之志,始于足下!8.结合历史和现实,谈谈对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的认识。
1理想的实现具有长期性。
(如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理想变为现实是一个过程,特别是比较高远的理想,是对人们信心和耐心的一个考验。
2.理想的实现具有曲折性。
(如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过程),面对困难挫折的时候,容易犯错误,走弯路,正是在曲折中不断的接近目标。
3.理想的实现具有艰巨性。
(如人类社会主义的运动),任何一种理想都需要面对现实和自我做出比较大的改变才能够实现,必须有战胜种种困难的信心和坚忍不拔的毅力。
9.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与实现中国梦的关系。
1.大学生应该把自身理想与中国梦相结合,而现代大学生又是未来的希望所在,是未来的国家栋梁。
2.大学生的成长成才需要继承和弘扬勇于实践艰苦奋斗等精神,而这些同样是中国梦的主题精神之一。
3.实现中国梦是中国人民几千年来的追求,客观事实即将证明,只要全国人民一起奋斗,共同努力,在本世纪中叶,中国梦一定能够实现,而在实现中国梦当中,现代大学生又根据自身的成长与成才成为了实现中国梦的栋梁!10什么是爱国主义?如何理解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爱国主义(patriotism)是指个人或集体对“祖国”的一种积极和支持的态度。
理解:在当代,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继往开来的精神支柱。
在当代,爱国主义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纽带。
在当代,爱国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
在当代,爱国主义是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
11在经济全球化下,为什么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大学生该如何弘扬爱国主义精神?(1)全球化直接威胁各民族国家的经济安全,同时也弱化了国民的国家安全意识。
(2)全球化对各民族国家的主权会有所削弱。
(3)全球化过程中西方发达国家一直在对各民族国家进行文化渗透,经济全球化对爱国主义教育带来的挑战(4)经济全球化非经济利益一体化,各民族国家仍然有自己的经济利益,仍需保护民族工业和品牌,维护国家经济利益;(5)在全球化条件下,弘扬爱国主义有利于全球化条件下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处理,热爱自己的国家,以塑造中国人在国际舞台上的良好形象。
怎样做第一,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要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维护祖国领土的完整和统一,并且把它作为自己的神圣使命和义不容辞的责任。
第二,爱自己的骨肉同胞,民族利益是整体的利益,长远的利益。
因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第三,爱祖国的灿烂文化,因为文化是一个民族群体意识的载体,是一个民族得以延续的精神基因。
第四,爱自己的国家。
爱自己的国家就要心系国家的前途和命运,要时刻把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摆在首位。
12什么是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是什么?民族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的民族精神内涵:中华民族是一个团结统一的民族。
中华民族是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中华民族是一个勤劳勇敢的民族。
中华民族是一个自强不息的民族。
13中国精神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如何弘扬中国精神?中国精神的主要内容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一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如何弘扬(1)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这是我们进行文化建设的“主心骨”(2)必须充分挖掘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遗产。
(3)必须充分汲取世界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营养。
(4)最重要的是坚持与时俱进,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不断为民族精神增添新的富有生命力的内容。
14请联系实际谈谈做一个忠诚的爱国主义者需要在哪些方面作出努力?一..培养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二.促进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三.以振兴中华为己任,“振兴中华,从我做起”四.努力学习,掌握报效祖国的本领15 什么是世界观?什么是人生观?如何理解世界观和人生观的相互关系?世界观:人们对生活在其中的世界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