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基因工程论文参考文献范例

合集下载

我国转基因生物技术研究进展-生物技术论文-生物学论文

我国转基因生物技术研究进展-生物技术论文-生物学论文

我国转基因生物技术研究进展-生物技术论文-生物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食品生物技术论文第七篇:我国转基因生物技术研究进展摘要: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研究者们为了使植物获得一些更为优良的特性,而对植物进行转基因改良,植物转基因技术是研究基因功能的基础性技术,也是目前科学研究的必要手段。

当前,转基因技术是国际热议的焦点话题,国际上存在对转基因技术以及有关食品的声音,但实际上,转基因技术的发展,极大提高了人类科学和农业发展水平。

为了将转基因技术更多的被接受和利用,文中对各种转基因技术的概念及研究现状进行阐述。

关键词:大豆; 转基因技术; 聚合酶链式扩增技术; 蛋白质印迹检测技术;Research status of transgenic technology in ChinaLi Haiyan Wu Xiaoxia Li Wenbin从欧洲到亚洲,从国外到国内,转基因食品一直是社会公众关注的焦点。

主要有3种意见。

第一,来自从事转基因研究的科学家和知名的科普专家,他们从转基因正面的角度进行阐述。

第二,是由一些哲学家、社会科学家、伦理学家以及某些转基因的知名媒体人,通过收集一些耸人听闻的案例和试验结果,他们向公众传播一些转基因会亡国灭种的信息。

第三,保持中立的,他们不会对自己专业之外的科学问题随便发表意见和建议,进而避免造成误导广大群众。

植物转基因技术是研究基因功能的基础性技术,也是目前科学研究的必要手段。

转基因技术是将组合、结合、剪切分离的DNA分子,在对应作物基因组中导入的一种技术,该技术能将相对应作物基因进行重组与改善,进而有效的更改作物性状,以达到预期状态。

转基因方法是通过分子生物学手段将外源特定基因导入到植物受体中,使外源基因整合到植物基因组中稳定遗传,从而使植物获得特定的基因[1]。

利用转基因技术,对植物体内的1个或多个基因进行敲除、沉默、过量表达,以改变植物体内该基因的表达情况。

基因工程论文转基因论文

基因工程论文转基因论文

基因工程论文转基因论文:植物抗病基因工程研究进展摘要随着植物抗病基因的分离,植物抗病机制的分子生物学和植物抗病基因工程取得了重大研究进展。

该文就植物抗病基因工程的原理、目的基因、转化方法等进行综述,并对植物抗病基因工程的应用前景做了展望。

关键词植物;抗病基因;基因工程;原理;目的基因;转化方法;前景中图分类号S432.23;Q7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10)16-0053-02Advancesinthe ResearchofPlant DiseaseResistanceGeneticEngineeringHE Ming(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enter for Fine Chemicals of Guizhou University,Guiyang Guizhou 550025)AbstractWith the isolation of plant disease resistance genes in recent years,it made significant progress that molecular biology of plant disease resistance mechanisms and genetic engineering of plant disease resistance.The principle,targetinggenes,transformation methods and view of application prospect of plant disease resistance genetic engineering were summarized.Key words plant;disease resistance genes;genetic engineering;principle;targeting genes;transformaion methed;view of application prospect随着世界人口的迅速增长,粮食问题已成为人类生存的关键问题。

基因工程论文.doc

基因工程论文.doc

基因工程技术在植物方面的应用学号:081463116 姓名:马春旭摘要:通过基因工程改良品种在未来的农业生产中日益显示出巨大潜力。

尽管科学家们对转基因植物的争论仍在继续,但可以肯定的是,转基因植物作为一项新兴的生物技术的产物,在解决日益膨胀的地球人吃饭问题和在解决长期困惑人类发展的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经济衰退三大难题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文综述了基因工程技术在植物中的应用,就转基因植物的技术、发展、安全性和发展前景作了探讨。

关键词:基因工程技术;转基因植物;安全性;发展前景所谓转基因植物是指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在离体条件下对不同生物的DNA进行加工,并按照人们的意愿和适当的载体重新组合,再将重组DNA转入生物体或细胞内,并使其在生物体内或细胞内表达的植物。

自1983年首次获得转基因植物以来,转基因技术发展十分迅速,成功的转基因植物已达60多种,在世界上批准进入田间试验的转基因植物已超过500例。

1植物的转基因技术由于植物的体细胞具有全能性,即单个的细胞经过合适培养后可以生成完整的植株。

将分离能够编码所需产物的DNA片段克隆到适当的载体DNA中形成重组DNA,利用细菌繁殖扩增重组DNA并将重组DNA中的目的基因导入所需的培育的植物细胞中,筛选出所需要的细胞,通过细胞的全能性将转基因植株大规模种植。

其中外源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方法可分为DNA直接转化和以载体为媒介的基因转化。

基因的直接转移是通过物理化学法将外源基因转入受体植物细胞的技术。

常用的方法有化学刺激法、脂质体法、显微注射法和基因枪法等。

其原理是利用物理化学方法暂时改变膜通透性,使DNA进入细胞,并最终整合到植物基因组中。

以载体为媒介的基因转化即使通过农杆菌或植物病毒介导感染受体植物将外源基因转入植物细胞的技术。

目前,载体法主要包括土壤农杆菌Ti质粒、Ri质粒及植物DNA病毒等介导的遗传转化法。

2转基因植物的筛选与检测通过转基因的方法将目的基因转入目的植物的细胞后,转化细胞与非转化细胞相比都只占少数,两者存在竞争,而转化细胞的竞争力通常比非转化细胞弱,因此必须对转化细胞进行筛选和检测。

转基因论文5篇

转基因论文5篇

转基因论文5篇第一篇:转基因论文转基因技术利与弊摘要:随着时代发展,生物技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速发展, 转基因技术作为生物技术的核心,也获得较大的发展。

那么作为一种新的技术,我们要对它的基本定义、方法进行简单了解,并分析比较其利弊关系。

关键词:转基因技术定义方法利与弊在这个飞速发展的21世纪,创新的技术不断的引导着时代的发展。

生物技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速度迅速发展,并且在医药并在医药、农业及食品工业等领域获得广泛的应用,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转基因技术作为生物技术的核心,也获得较大的发展。

转基因动物的研究给疾病的治疗、新药的制造带来了新的契机。

总之,转基因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绐农业、医药的发展与疾病的治疗提供了崭新的空间,将给人类带来巨大的利益。

但新技术的产生总是会引起一片质疑,引发一系列的伦理争论问题。

那么什么是转基因技术呢?“转基因”是指利用分子生物学手段将人工分离和修饰过的基因导入生物体基因组中,使生物性状或机能发生部分改变。

这一技术称为转基因技术,在中国亦称为“遗传工程”、“基因工程”。

到目前为止,转基因技术的常用方法有农杆菌介导法、基因枪法(生物弹射击法)、聚乙二醇(PEG)法、花粉管通道法、显微注射法、体细胞核移植方法。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然而转基因技术也是如此。

对此,人们对转基因技术也是议论纷纷。

一方面,转基因技术是对人类有好处的。

以前人们是采用人工杂交的方法,进行优良基因的重组和外源基因的导入而实现遗传改良。

传统技术一般只能在生物种内个体间实现基因转移,而转基因技术所转移的基因则不受生物体间亲缘关系的限制。

传统的杂交和选择技术一般是在生物个体水平上进行,操作对象是整个基因组,所转移的是大量的基因,不可能准确地对某个基因进行操作和选择,对后代的表现预见性较差。

而转基因技术所操作和转移的一般是经过明确定义的基因,功能清楚,后代表现可准确预期。

所以传统技术和转基因技术本质上都是通过获得优良基因进行遗传改良。

转基因生物论文2000字_转基因生物毕业论文范文模板

转基因生物论文2000字_转基因生物毕业论文范文模板

转基因生物论文2000字_转基因生物毕业论文范文模板转基因生物论文2000字(一):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问题及对策探讨论文【摘要】转基因生物兴起于上世纪70年代,重组脱氧核糖核酸技术刚开始应用于动植物育种的时候,常规的做法是将外源目的基因导入生物体内,使其得到表达,因而在早期的英语文献中,这种移植了外源基因的生物被形象地称为转基因生物。

随着转基因生物逐步进入大众的视野,人们愈来愈关注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问题,而且我国对转基因食品的管理是非常严格的。

本文就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问题及对策进行相关的分析探讨。

【关键词】转基因生物安全性问题对策分析探讨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是自从转基因食品发明以来一直备受争议的一个问题。

事实上,随着转基因技术的发展,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问题不仅在国内,更是在国外引起了一股关注热潮。

很多处于不同领域的专家,就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问题,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一定的研究。

主要是从生态学角度、科技伦理方面以及环境科学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且积累了一些资料和文献,希望能够通过技术层面来对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问题进行解读。

但是随着这些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问题已经不能单纯地通过科学技术层面来进行诠释了,其中反应出来的更多还是社会层面的问题。

一、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问题自从转基因生物面世以来,出现了大批量的转基因食品,很多企业借助广大人民群众对转基因生物的了解力度不足这一现象,大力生产转基因食品,随之产生了一系列的纠纷。

实际上,转基因生物的发展是一把双刃剑,尽管转基因生物对于一些植物的生产能力和品质方面进行了相应的改善,但是其中存在的安全性问题,却随着转基因食品的发展而逐步显现出来。

首先,转基因生物的发展是对自然环境的一种破坏,转基因生物在自然区域的培育会大量传播可转基因,使得很多生态环境的系统遭到了破坏,而且如果大量植物的基因发生改变,会使得原有的生态循环系统失衡,对于生态环境和人类世界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灾难。

转基因生物论文参考文献范例

转基因生物论文参考文献范例

转基因生物论文参考文献一、转基因生物论文期刊参考文献[1].论转基因生物的国际环境法规制.《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5年3期.胡加祥.刘婷.[2].转基因生物对肠道微生物影响的研究进展.《农业生物技术学报》.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14年12期.元延芳.邹世颖.郎天琪.徐国建.贺晓云.黄昆仑.[4].转基因生物产业化情况.《农业生物技术学报》.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13年12期.盛耀.许文涛.罗云波.[5].转基因生物风险监管体系的研究.《求知导刊》.2016年1期.王姗姗.李崇豪.[6].中国和巴西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比较.《农业生物技术学报》.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13年12期.祁潇哲.贺晓云.黄昆仑.[7].对转基因生物知识产权保护的思考.《中国科技论坛》.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0年1期.孙洪武.刘志民.周明月.李丹丹.[8].利用微滴数字PCR分析转基因生物外源基因拷贝数.《农业生物技术学报》.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14年10期.姜羽.胡佳莹.杨立桃.二、转基因生物论文参考文献学位论文类[1].转基因生物损害赔偿制度研究.被引次数:5作者:杨柳.法律(法学)大连海事大学2011(学位年度)[2].转基因生物损害的国际赔偿规则研究——以《名古屋吉隆坡补充议定书》为视角.作者:许溪.国际法学湖南师范大学2012(学位年度)[3].中美两国对转基因生物产品法律管制的比较研究.被引次数:8作者:赵晖.法律·转基因生物管制法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学位年度)[4].转基因生物商业化应用法律制度研究.作者:靳鹏.国际法郑州大学2012(学位年度)[5].转基因生物风险监管体系的研究.作者:冯亮.技术经济及管理武汉理工大学2012(学位年度)[6].我国转基因生物安全的法律控制.被引次数:6作者:张澧华.法律·中国环境法湖南大学2010(学位年度)[7].中国转基因生物安全监管的法律问题研究.作者:李一奇.法学山东科技大学2015(学位年度)[8].我国转基因生物安全立法问题研究.被引次数:9作者:李宇晗.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东北林业大学2007(学位年度)[9].论我国转基因标识制度的完善.被引次数:6作者:杜亚玲.法律上海交通大学2008(学位年度)[10].转基因生物出入境法律规制问题研究.被引次数:1作者:刘秀华.法律浙江大学2011(学位年度)三、相关转基因生物论文外文参考文献[1]Transgeniccornrootwormprotectionenhancesuptakeandpostflowering mineralnutrientaccumulation..Bender,R.R.Haegele,J.W.Ruffo,M.L.Below,F.E.《AgronomyJournal》,被EI 收录EI.被SCI收录SCI.20136[2]Foodomicsstrategiesfortheanalysisoftransgenicfoods(Review). Valdés,A.Simó,C.Ibá?ez,C.GarcíaCa?as,V.《TrAC:TrendsinAnalyticalChemistry》,被EI收录EI.被SCI收录SCI.2013[3]DeterminingtheOptimalTimingofFruitHarvestinTransgenicTomatoExp ressingF1V,aCandidateSubunitVaccineagainstPlague..Matsuda,RyoKubota,ChieriAlvarez,M.LucreciaCardineau,GuyA.《HortScience》,被EI收录EI.被SCI收录SCI.20103[4]Transgenicvirusresistanceincultivatedsquashaffectspollinatorbe haviour.HollyR.PrendevilleDianaPilson《TheJournalofAppliedEcology》,被EI收录EI.被SCI收录SCI.20095[5]Proteaseinhibitorfrominsectsilkactivitiesofderivativesexpresse dinvitroandintransgenicpotato.Kodrík,D.Kludkiewicz,B.Navrátil,O.SkokováHabu?tová,O.Horá?ková,V.Svob odová,Z.Vinokurov,K.S.Sehnal,F.《Appliedbiochemistryandbiotechnology,PartA.enzymeengineeringandbiote chnology》,被EI收录EI.被SCI收录SCI.20131[6]ERstressresponseinducedbytheproductionofhumanIL7inriceendosper mcells.Kudo,K.Ohta,M.Yang,L.Wakasa,Y.Takahashi,S.Takaiwa,F.《PlantMolecularBiology》,被EI收录EI.被SCI收录SCI.20134/5[7]CRYIABTOXINPRODUCTIONOFMON810TRANSGENICMAIZE. 《EnvironmentalToxicologyandChemistry》,被EI收录EI.被SCI收录SCI.20101[8]DetectionofCry1AbtoxinintheleavesofMON810transgenicmaize.Székács,uber,E.Takács,E.Darvas,B.《Analyticalandbioanalyticalchemistry》,被EI收录EI.被SCI收录SCI.20106[9]CRYIABTOXINPRODUCTIONOFMON810TRANSGENICMAIZE. 《EnvironmentalToxicologyandChemistry》,被EI收录EI.被SCI收录SCI.20101[10]LackofrepeatabledifferentialexpressionpatternsbetweenMON810an dcomparablecommercialvarietiesofmaize.Coll,ANadal,APalaudelmas,MMesseguer,JMele,EPuigdomenech,PPla,M 《PlantMolecularBiology》,被EI收录EI.被SCI收录SCI.20081/2四、转基因生物论文专著参考文献[1]转基因生物的经济学、生态学与发展应用.,2008生物安全国际论坛第三次研讨会[2]中国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政策法规制定经验.王艳清,2008生物安全国际论坛第三次研讨会[3]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问题及其风险管理.李真真.缪航,2011全国转基因技术开发应用与安全管理交流研讨会[4]我国转基因生物知识产权共享:诉求与阻碍.孙洪武.李寅秋.周明月,2013第六届全国农业知识产权论坛暨种业知识产权研讨会[5]论转基因生物的危害及其法律控制.李亮,2008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6]中国转基因生物法律问题浅析.张式军,20072007年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基地会议[7]转基因生物之安全性分析及其监管原则和制度论纲.王明远,2009第五届中国生态健康论坛[8]转基因生物发展概览和生物安全考虑.,2008生物安全国际论坛第三次研讨会[9]GMO(转基因生物)/LMO(改性活生物体)的义问题和现生物技术.,2008生物安全国际论坛第三次研讨会[10]转基因生物风险评估的原则.刘标,2008生物安全国际论坛第三次研讨会。

基因工程的应用的参考文献

基因工程的应用的参考文献

基因工程的应用的参考文献参考文献:1. 张三,李四,王五. 基因工程在农业中的应用研究[J]. 农业科学技术学报, 2020, 12(3): 45-52.2. 赵六,钱七. 基因工程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及挑战[J]. 医学进展, 2019, 10(4): 78-85.3. 王八,刘九. 基因工程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前景[J].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8, 15(2): 32-39.4. 郑十,周十一. 基因工程技术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 工业技术, 2017, 8(1): 56-63.5. 杨十二,吴十三. 基因工程在食品安全中的应用及风险评估[J]. 食品科学与技术, 2016, 11(2): 23-30.6. 陈十四,张十五. 基因工程技术在能源领域的应用及展望[J]. 能源科学与技术, 2015, 14(4): 67-74.7. 王十六,李十七. 基因工程在生物制药中的应用与发展趋势[J]. 生物制药学报, 2014, 13(3): 89-96.8. 刘十八,张十九. 基因工程技术在生态修复中的应用研究[J]. 生态环境学报, 2013, 12(2): 43-50.9. 赵二十,钱二十一. 基因工程在动物育种中的应用及优势分析[J]. 动物科学与技术, 2012, 11(1): 34-41.10. 李二十二,王二十三. 基因工程技术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及展望[J]. 水产科学与技术, 2011, 10(4): 76-83.文章标题:基因工程的应用文章内容: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基因工程逐渐成为各个领域的研究热点。

基因工程技术的应用不仅为农业、医学、环境保护、工业生产、食品安全、能源等领域带来了巨大的变革,还在生物制药、生态修复、动物育种、水产养殖等方面展现出广阔的前景。

农业领域是基因工程技术的一个重要应用方向。

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农作物的抗病虫害、耐逆性、品质等特性得到了显著提升,为农业生产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生物基因工程论文的参考文献

生物基因工程论文的参考文献

生物基因工程论文的参考文献[1] Brackett B G, Baranska W, Sawicki W,et al. Uptakeof heterologous genome by mammalianspermatozoa and its transfer to ova through fertilization. Proc Natl Acad Sci USA,1971,68(2):353-357.[2] Jaenisch R, Mintz B. Simian virus 40 DNA sequencesin DNA of healthy adult mice derived frompreimp antation blastocysts injected with viral DNA. Proc Natl Acad Sci USA, 1974,71 (4): 1250-1254.[3] Palmiter R D, Brinster R L, Hammer R E, et al. Dramatic growth of mice that develop from eggsmicroinjected with metallothionein-growth hormone fusion genes. Nature, 1982,300(5893):611-615.[4] 李宁.动物克隆与基因组.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xx.[5] Hammer R E, Pursel V G, Rexroad C J, et al. Production of transgenic rabbits, sheep and pigs bymicroinjection. Nature, 1985,315(6021):680-683[6] 杜伟,崔海信,王琰,等.精子载体法制备转基因动物的研究进展.生物技术通报,xx(12):13-18.[7] Maione B,Lavitrano M, Spadafora C, et al. Sperm-mediated gene transfer in mice. Mol ReprodDev,1998,50(4):406-409.[8] Lavitrano M, Bai M L, Forni M, et al. Efficient production by sperm-mediated gene transfer ofhuman decay aelerating factor (hDAF) transgenic pigs forxenotransplantation. Proc Matl Acad SciUSA,xx,99(22):14230-14235.[9] Sperandio S, Lulli V,Bai M L, et al. Sperm - mediated DNA transfer in bovine and swinespecies. Animal biotechnology, 1996,7(1):59-77.[10] 武坚,刘明军,李文蓉,等.精子载体介导法生产转基因绵羊的研究.草食家畜,xx(S2):186-190.[11] Pfeifer A, Kessler T, Yang M, et al. Transductionof liver cells by lentiviral vectors: analysis inliving animals by fluorescence imaging. Mol Ther,xx,3(3):319-322.[12] Lois C, Hong E J, Pease S, et al. Germline transmission and tissue-specific expression oftransgenes delivered by lentiviral vectors. Science, xx,295(5556):868-872.[13] Hofmann A, Kessler B, Ewerling S,et al. Efficient transgenesis in farm animals by lentiviralvectors. EMBO Rep, xx,4( 11): 1054-1060.[14] Hofmann A, Zakhartchenko V, Weppert M, et al. Generation of transgenic cattle by lentiviral geransferinto oocytes’ Biol Reprod, xx,71 (2):405-409[15] Lillico S G, Sherman A, McGrew M J,et al.Oviduct-specific expression of two therapeuticproteins in transgenic hens. Proc Natl Acad Sci USA,xx,104(6): 1771-1776.[16] Lyall J,Irvine R M, Sherman A, et al. Suppression of avian influenza transmission in geicallymodified chickens. Science,xx,331(6014):223-226.[17] Golding M C, Long C R,Carmell M A, et al. Suppression of prion protein in livestock by RNAinterference. Proc Natl Acad Sci USA, xx,103(14):5285-5290.[18] 杨春荣,窦忠英.利用干细胞生产转基因动物研究进展.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xx(07):37-40.[19] Hai T, Teng F,Guo R, et al. One-step generation of knockout pigs by zygote injection ofCRISPR/Cas system. Cell Res, xx,24(3):372-375.[20] Hongbing H, Yonghe M A, Tao W, et al. One-step generation of myostatin gene knockout sheepvia theCRISPR/Cas9 system. Frontiers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xx,1(1):2-5.[21] Swanson M E,Martin M J, O'Donnell J K, et al. Production of functional human hemoglobin intransgenic swine. Biotechnology (N Y),1992,10(5):557-559.[22] Zbikowska H M,Soukhareva N, Behnam R, et al. Uromodulin promoter directs high-levelexpression of biologically active human alpha 1-antitrypsin into mouse urine. Biochem J, xx,365(Pt1):7-11.[23] Golovan S P,Hayes M A, Phillips J P,et al. Transgenic mice expressing bacterial phytase as amodel forphosphorus pollution control. Nat Biotechnol, xx,19(5):429-433.[24] Rapp J C, Harvey A J, Speksnijder G L, et al. Biologically active human interferon alpha-2bproduced inthe egg white of transgenic hens. Transgenic Res,xx,12(5):569-575.[25] Wright G, Carver A, Cottom D, et al. High level expression of active human alpha-1 -antitrypsin inthe milkof transgenic sheep. Biotechnology (N Y), 1991,9(9):830-834.[26] Li S, Ip D T, Lin H Q, et al. High-levelexpression of functional rebinant humanbutyrylcholinesterase in silkworm larvae by Bac-to-Bac system. Chem Biol Interact,xx,187(1-3):101-105.[27] 刘英,张瑞君,伍志伟,等.转基因疾病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动物医学进展,xx(12):44-49.[28] Kragh P M, Nielsen A L, Li J, et al. Hemizygous minipigs produced by random gene ion andhandmade cloning express the Alzheimer's disease-causing dominant mutation APPsw. Transgenic Res,xx,18(4):545-558.[29] Lee M K, Stirling W, Xu Y, et al. Human alpha-synuclein-harboring familial Parkinson'sdisease-linked Ala-53 Thr mutation causes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 withalpha-synucleinaggregation in transgenic mice. Proc Natl Acad Sci USA, xx,99(13):8968-897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转基因工程论文参考文献一、转基因工程论文期刊参考文献[1].葡萄转基因工程育种研究进展.《安徽农业科学》.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11年18期.闫爱玲.张国军.孙磊.徐海英.[2].转基因工程稻大米对小鼠的急性毒性与致突变研究.《湖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08年4期.刘雨芳.刘文海.贺玲.李自君.[3].马铃薯转基因工程研究进展.《贵州农业科学》.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09年1期.高志勇.[4].马铃薯转基因工程研究现状.《湖南农业科学》.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2011年5期.张琨.袁利兵.彭志红.任春梅.[5].转基因工程抗虫杂交稻大米的食品安全性评价.《湖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07年4期.刘雨芳.刘文海.朱春花.李双.[6].番茄的应用价值及其转基因工程研究进展.《安徽农业科学》.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06年9期.高志勇.[7].“公有制市场经济”模式的根本历史优越性问题.《生产力研究》.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2年11期.董克强.[8].转基因工程植物启动子的研究进展.《贵州农业科学》.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15年4期.范繁.刘建国.白国辉.田源.周皓琳.[9]单性结实的分子研究进展.《中草药》.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14年20期.涂冬萍.马小军.莫长明.潘丽梅.冯世鑫.黄杰.[10].导入额外拷贝dctA基因的根瘤菌工程菌株的构建.《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12年3期.蒙明明.于冰.李珊珊.李海英.二、转基因工程论文参考文献学位论文类[1].球孢白僵菌几丁质酶超表达及双价转基因工程菌株的构建及毒力评价.被引次数:1作者:郝蕾蕾.森林保护学安徽农业大学2009(学位年度)[2].基于转基因工程的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NPV)抗性素材创新及抗性机制研究.作者:蒋亮.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西南大学2013(学位年度)[3].论美国对转基因食品不实施强制性标签制度的原因.作者:夏冰.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郑州大学2011(学位年度)[4].大麦成熟胚高再生性基因型筛选和农杆菌介导法转化TaZnF基因的研究.被引次数:1作者:蓝庆.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云南农业大学2012(学位年度)[5].家蚕抗菌肽CM4在Escherichiacoli中的串联表达.作者:周良范.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南京师范大学2009(学位年度)[6].转ipt基因及细胞工程草地早熟禾的抗逆性分析.被引次数:1作者:王婷婷.细胞生物学山东大学2008(学位年度)[7].8个葡萄(VitisLinn.)品种再生体系建立的研究.被引次数:3作者:权冬玲.果树学甘肃农业大学2005(学位年度)[8].矮牵牛F3',5'H基因的克隆及菊花的转基因研究.被引次数:2作者:王琳.遗传学杭州师范大学2009(学位年度)[9].拟南芥维生素C的代谢工程.被引次数:2作者:张磊.遗传学复旦大学2007(学位年度)[10].欧美杨108再生体系的优化及转天花粉蛋白基因的研究.被引次数:1 作者:许继飞.森林保护学东北林业大学2006(学位年度)三、相关转基因工程论文外文参考文献[1]Bioreactorengineeringusingdisposabletechnologyforenhancedprodu ctionofhCTLA4Igintransgenicricecellcultures.Kwon,J.Y.Yang,Y.S.Cheon,S.H.Nam,H.J.Jin,G.H.Kim,D.I.《BiotechnologyandBioengineering》,被EI收录EI.被SCI收录SCI.20139[2]OverexpressionofaR2R3MYBgeneMdSIMYB1increasestolerancetomultip lestressesintransgenictobaccoandapples.. WangRongKaiCaoZhongHuiHaoYuJin《Physiologiaplantarum》,被EI收录EI.被SCI收录SCI.20141[3]Transgenicbiosynthesisofpolyunsaturatedfattyacids:Asustainable biochemicalengineeringapproachformakingessentialfattyacidsinplantsand animals.Jiao,J.Zhang,Y.《ChemicalReviews》,被EI收录EI.被SCI收录SCI.20135[4]ProductionofaMonoclonalAntibodybyAscites,HollowFiberSystem,and TransgenicPlantsforVaccineProductionUsingCB.Hep1mAbasaStudyCase. RodolfoValdesAndresTamayoMarcosGonzalezSigifredoPadillaDeborahGeadaWi lliamFerroLorelyMilaLeonardoGomezRosarioAlemanAlbertoLeyvaCristinaGar ciaOttoMendozaTatianaAlvarezLamayDortaYanetVillegaDobianCeciliaHaselA ragonTatianaGonzalezMaylinLaOJorgeLopez 《Biotechnologyandbioprocessengineering》,被EI收录EI.被SCI收录SCI.20121[5]ProductionofdammarenediolIItriterpeneinacellsuspensioncultureo ftransgenictobacco..HanJungYeonWangHongYanChoiYongEui《PlantCellReports》,被EI收录EI.被SCI收录SCI.20142[6]Metabolicengineeringofmorphinanalkaloidsbyoverexpressionofcode inonereductaseintransgenichairyrootsofPapaverbracteatum,theIranianpop py.Sharafi,AliSohi,HalehHashemiMousavi,AmirAzadi,PejmanKhalifani,BahmanH osseiniRazavi,Khadijeh《BiotechnologyLetters》,被EI收录EI.被SCI收录SCI.20133[7]Transgeniccornrootwormprotectionenhancesuptakeandpostflowering mineralnutrientaccumulation..Bender,R.R.Haegele,J.W.Ruffo,M.L.Below,F.E.《AgronomyJournal》,被EI 收录EI.被SCI收录SCI.20136[8]EnhancedResistancetoBacterialPathogeninTransgenicTomatoPlantsE xpressingCathelicidinAntimicrobialPeptide.YuJinJung《Biotechnologyandbioprocessengineering》,被EI收录EI.被SCI 收录SCI.20133[9]Cholaminchloridehydrochloridecationizedgelatin/calciumphosphat enanoparticlesasgenecarriersfortransgenicchickenproduction. JianYuanHuangChiaChingLiuKoChungYenPeiLeunKangS.SadhasivamFengHueiLin 《Processbiochemistry》,被EI收录EI.被SCI收录SCI.201212[10]ExpressionofcrygenesfromBacillusthuringiensis:influenceonbioc hemicalcompositionoftransgeniccotton..Dhillon,M.K.Davis,R.Sharma,H.C.《TheIndianJournalofAgriculturalSciences》,被EI收录EI.被SCI收录SCI.201312四、转基因工程论文专著参考文献[1]基因、转基因工程、及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赵本樱,2011上海市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第九届学术年会[2]蝴蝶兰蓝色花基因工程育种研究.张和臣.王利民.孟月娥.李艳敏.王慧娟.赵秀山.董晓宇,2011中国园艺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3]植物抗虫转基因工程研究进展.康俊梅.杨青川.孙彦,20072007年中国草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学术研讨会[4]转基因论争的主体及其言论.刘银良,2012中国科学技术法学会2012年年会[5]从脑肿瘤基因工程鼠中分离脑肿瘤干细胞.李英斌.黄强.陈骅.储亮,2007第一届国际肿瘤干细胞学术会议[6]番茄抗虫机制及其转基因种质资源抗性鉴定概述.刘佰明.谷希树.徐维红.胡学雄.白义川.陈明远,2007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7]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与帕金森病.杜晓霞,2008第三届北京国际康复论坛[8]生物农药的研究开发进展及发展前景.吴文伟.何成兴.罗雁婕,2002中国农学会青年农业科学学术年会[9]水稻转基因遗传改良研究进展.王丰,2002中国农学会青年农业科学学术年会[10]转基因工程菌处理农药等难降解有毒有害化合物污染水的研究. 乔传令,1999中国科协首届学术年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