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上一个处女座妈妈的绘本阅读经验分享分解
妈妈是一盏灯绘本故事读后感

妈妈是一盏灯绘本故事读后感
这个绘本啊,一翻开就像走进了一个充满爱的小世界。
书里的妈妈就像一盏灯,这个比喻可太妙了。
你想啊,灯能干嘛?灯能在黑暗里给我们照亮,妈妈可不就是这样嘛。
就像我小时候,晚上特别怕黑,感觉黑暗里藏着各种妖魔鬼怪。
这时候,只要妈妈在我身边,我就觉得特别安心,就像有一盏温暖的灯在守护着我。
妈妈的爱就像灯光一样,柔和又坚定地洒在我身上,把那些恐惧都驱散得干干净净。
绘本里画的妈妈做的那些事,感觉就像是在演我家的日常。
妈妈每天早上很早就起来给我做早餐,那香喷喷的味道就是妈妈爱的味道。
这就像灯每天都会准时亮起,给新的一天带来希望和活力。
而且妈妈不管我遇到什么麻烦事,她总是能像灯一样,一下子就给我指清楚方向。
我数学题不会做,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妈妈就会耐心地坐在我旁边,一步一步地给我讲解,那感觉就像灯照亮了我知识的盲区。
我还特别感动的是,这个绘本里画的妈妈,在孩子伤心难过的时候,她的拥抱就像灯散发出来的暖光,一下子就能让孩子的心暖和起来。
我记得有一次我在学校被同学欺负了,特别委屈,回家看到妈妈的那一刻,哇,眼泪就止不住了。
妈妈啥也没说,就紧紧地抱住我,那一刻我就知道,不管外面的世界怎么对我,妈妈这个温暖的港湾永远都在。
这个绘本故事让我更加明白了妈妈对我的爱有多么珍贵。
妈妈就像一盏灯,虽然有时候我们可能会习以为常,就像灯一直亮着我们都快忽略它的存在了,但是一旦没有这盏灯,我们的世界就会陷入黑暗。
我想我以后要更加珍惜妈妈的爱,也想做妈妈的小灯,在她累了的时候,给她温暖和力量呢。
绘本|这读的不是绘本,是爱!——超走心的《my mum》绘本解读

绘本|这读的不是绘本,是爱!-—超走心的《my mum》绘本解读本文作者:汤圆,是知育儿签约老师,对外汉语言文学专业。
家有两岁半小伙纸Jason,喜爱阅读,中英文来者不拒.妈妈,这是一个伟大的职业,也是我们深爱的职业,相信大家都一样,再苦再累,看到孩子纯真的笑脸,一切烦恼烟消云散。
安东尼的这本《my mum》,从孩子的视角,描述了他们所看到的、所以为的妈妈形象,形象生动地表达了孩子对妈妈的各种感情。
独特的视角使这本书不同于其他讲述妈妈的绘本.同系列的有《My Dad》和《My Brother》。
这一系列的书,色彩柔和暖暖的,主角形象生活化,睡袍,最熟悉最有家的感觉。
每一本都有自己几个固定的元素贯穿始末。
《My Mum》有四个元素:花睡袍,毛球粉鞋,红桃心(宝宝发现的),微微上扬的嘴角。
是知讲座第一发音技巧,第二词句拓展,第三情感表达,第四亲子共读方法。
四个方面穿插进行。
想听发音讲解的,扫文末二维码进分享群。
绘本的封面上画着一个妈妈做鬼脸,绘本最后也有出现,你们发现不同了么?扉页:满满一片彩色柔和的花和桃心,这就是妈妈穿的睡袍花色,也是贯穿绘本的元素之一。
彩色,美丽,暖心.最初我的理解是这两个个体的元素花和心,讲绘本的时候Jason的一句话让我印象很深,他说“flower on the heart”,可不是么,妈妈给孩子们的感觉,对孩子的关爱,让心都开花了,这是多么幸福、开心的元素.所以孩子的感受是最直截了当的。
此绘本每一次讲,都会有不一样的收获.我是在他1周3的时候第一次讲,开始以妈妈读为主,随着认知的发展拓展渐增。
比如这个扉页,很简单的问答what’s the colour ?宝宝就会回答it’s yellow blue red purple…最近他迷上找相同和找不同的游戏,每次翻到这一页,他会乐此不疲地指着一些相同的花告诉我they are the same!In memory of our Doris,my fantastic mum and for Jane,wonderful mother of our children. A.B以此纪念他自己的妈妈Doris同时也是写给他现在的妻子,孩子们的妈妈Jane。
幼儿园绘本阅读家长分享 幼儿园家长心得

幼儿园绘本阅读家长分享幼儿园家长心得一、引言幼儿园是孩子们成长的重要阶段,绘本阅读作为幼儿园教育中的一项重要活动,对于孩子的语言能力、认知能力、情感交流等方面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家长在孩子进入幼儿园后,也逐渐认识到绘本阅读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
通过家长分享幼儿园绘本阅读的心得体会,可以更好地了解家长们在这方面的经验和看法。
二、绘本阅读带来的影响1. 语言能力绘本中的文字和图片能够帮助孩子们初步了解和认识语言,丰富他们的词汇量,培养他们的语感和语言表达能力。
家长们观察到,通过绘本阅读,孩子们的语言能力得到了提升,能够更加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使用更多的词汇来描述事物和情感。
2. 认知能力绘本中丰富多彩的图画能够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帮助他们建立起对世界的认知,了解各种事物以及人物的特征和特点。
家长们发现,孩子们通过绘本阅读,对于外界事物和社会规则的理解更加深入,能够更加主动地去探索和了解未知的领域。
3. 情感交流绘本中的故事情节、人物性格以及情感表达,能够在情感层面上影响孩子,引发他们对于情感的体验和表达,培养孩子们的情感交流能力。
家长们观察到,孩子们通过绘本阅读,表达自己的情感更加丰富和真实,能够更加主动地与父母老师进行情感交流。
三、家长在绘本阅读中的作用1. 选择适合的绘本家长们需要花时间去选择适合孩子的绘本,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和年龄特点,挑选出内容合适、题材丰富的绘本书籍。
家长们在分享中提到,正确的引导和选择对于孩子的绘本阅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2. 与孩子共同阅读家长与孩子一起分享阅读的过程,不仅可以增进亲子关系,还可以在阅读中起到榜样和指导的作用。
家长们分享了通过与孩子共同阅读,可以更好地了解孩子的想法和内心世界,还可以就书中内容进行深入的讨论和交流。
3. 善于引导在孩子阅读绘本的过程中,家长可以适时地给予孩子一些引导和启发,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和情感表达。
家长们在分享中强调了在引导的过程中,要尊重孩子的思维和创造力,给予他们充分的自由空间。
幼儿园绘本阅读家长心得分享与交流

幼儿园绘本阅读家长心得共享与交流一、介绍幼儿园绘本阅读的重要性幼儿园阶段是宝宝接触阅读的最佳时期,而绘本阅读是培养孩子阅读兴趣和培养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绘本作为儿童文学的一种形式,通过图画和文字相结合的方式,寓教于乐地让孩子在阅读中获得乐趣,同时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家长在幼儿园绘本阅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他们的指导和陪伴可以更好地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和提高阅读能力。
幼儿园绘本阅读家长心得共享与交流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幼儿园绘本阅读家长心得共享1. 选择适合孩子芳龄和兴趣的绘本在进行绘本阅读时,家长首先要根据孩子的芳龄和兴趣,选择适合的绘本。
有的家长共享了自己在选择绘本时的心得,比如要注意绘本的内容是否符合孩子的认知水平,是否能够引起孩子的兴趣,以及是否具有教育意义等。
通过这些心得的共享,其他家长可以更好地选择合适的绘本,从而为孩子提供更好的阅读体验。
2. 与孩子一起共享阅读的乐趣绘本阅读不止是孩子的事情,家长和孩子一起共享阅读的乐趣同样非常重要。
一些家长共享了自己与孩子一起阅读绘本的方式和方法,比如在阅读过程中要引导孩子提出问题、鼓励孩子讲述故事情节、并起到积极的引导和促进作用。
这些共享对其他家长在与孩子共同阅读绘本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发。
3. 创造良好的阅读氛围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对孩子的阅读习惯养成和阅读能力提高至关重要。
家长可以从自身的角度出发,共享自己在家中如何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的心得。
定期组织家庭读书共享会、建立家庭图书馆、在家中制定阅读计划等。
这些共享不仅可以给其他家长提供借鉴,也能够促进大家在这方面的交流和互动。
三、个人观点和理解作为一名拥有幼儿的家长,我深切地理解幼儿园绘本阅读的重要性。
在和孩子一起阅读绘本的过程中,我发现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并且阅读也成为了我们拉近亲子关系的桥梁。
通过幼儿园绘本阅读,不仅提升了孩子的认知水平,丰富了他们的知识面,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他们的情感和价值观。
家长绘本阅读心得体会

家长绘本阅读心得体会作为家长,我认为绘本阅读对孩子的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绘本是他们最早接触到的阅读材料之一,它们以图片和简短的文字来讲述故事,很容易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和兴趣。
通过绘本的阅读,孩子们能够提升语言能力、培养阅读习惯、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也能够通过绘本中的故事情节学习一些道德和价值观。
首先,绘本阅读可以提升孩子的语言能力。
在阅读绘本的过程中,孩子会通过观察图片和听取大人的朗读来学习和掌握一些新的词汇。
绘本中的语言通常都比较简单明了,容易被孩子所理解和记忆。
大人可以通过指着绘本中的图片,给孩子解释一些生词和词组的意思,帮助孩子扩展词汇量和语言表达能力。
同时,绘本中的语言也往往富有韵律感和节奏感,这对孩子的语言学习和语感培养也有着积极的影响。
其次,绘本阅读可以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
从小培养孩子热爱阅读是非常重要的,而绘本作为孩子们最早接触到的阅读材料,能够为他们打下良好的阅读基础。
绘本中的趣味故事、精美插图和有趣人物可以吸引孩子的兴趣,激发他们对阅读的热爱。
一个习惯阅读的孩子,往往会有更广阔的知识面和更好的逻辑思维能力。
在家长的引导下,帮助孩子养成每天阅读绘本的习惯,可以让他们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受益匪浅。
再次,绘本阅读可以发展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绘本中的故事情节往往具有很大的想象空间,可以激发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
当孩子们通过观察绘本中的插图和听取大人的朗读后,可以自主地进行思考和联想,将故事情节延伸或者补充完整。
这样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对孩子的创造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
同时,绘本中的故事情节也可以启发孩子们对世界的好奇心,促进他们积极主动地探索和探究未知事物。
最后,在绘本阅读中,孩子们还能够学习一些重要的道德和价值观。
绘本中的故事往往会讲述一些生活中的道德故事,例如关于友谊、诚实、勇敢和坚持等等。
通过绘本的阅读,孩子们能够了解到一些正确的行为准则和价值观念,并且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和践行。
葆婴妈妈读后感最简单三个阶段

葆婴妈妈读后感最简单三个阶段第一篇姐妹们,我最近读了关于葆婴妈妈的书,感受特别多,跟你们分享分享这三个阶段的读后感哈。
刚开始读的时候,我心里就一直在想,这到底是啥样的妈妈经历呀。
书里说的那些育儿知识,好多都是我从来没听过的。
就觉得自己像个小白,啥都不懂。
但是呢,又特别好奇,想知道更多。
读着读着,就到了中间阶段。
这时候我发现,葆婴妈妈真的不容易啊!她们要操心孩子的吃穿用,还要关注孩子的心理成长。
我一边读一边对照自己,哎呀,我好多地方都做得不好。
比如说,给孩子的营养搭配不够合理,有时候还会忽略孩子的小情绪。
这让我有点自责,也下定决心要好好改进。
等到快读完的时候,我心里满满的都是感动和佩服。
这些葆婴妈妈们太厉害了,她们面对各种困难都不退缩,用爱和耐心把孩子照顾得那么好。
我就想,我也要像她们一样,做一个坚强又智慧的妈妈。
以后不管遇到啥问题,都要为了孩子勇敢去面对。
读完这本书,我真的收获太多啦。
感觉自己成长了不少,也更有信心当一个好妈妈了。
姐妹们,你们要是有兴趣,也赶紧去读一读,保证会有不一样的收获!第二篇嗨,亲爱的朋友们!今天来和你们聊聊我读葆婴妈妈的感受,分三个阶段给你们讲讲哈。
一开始呀,我就被书里的故事吸引住了。
那些妈妈和宝宝之间的温馨瞬间,让我心里暖暖的。
同时也在想,人家怎么能做得这么好,我是不是太粗心大意了。
这时候就有点小焦虑,怕自己当不好妈妈。
接着读下去,我慢慢冷静下来,开始认真思考。
书里提到的教育方法和亲子相处模式,让我好像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我发现原来和孩子相处还有这么多窍门,以前自己真是太傻太天真啦。
这个阶段我就不停地做笔记,想着以后一定要用上。
总之呢,读这本书的过程就像一场奇妙的旅行,让我对当妈妈这件事有了全新的认识。
朋友们,你们要是读了,说不定也会和我有一样的感受哟!。
关于母亲的绘本读后感

关于母亲的绘本读后感最近读了一本关于母亲的绘本,真的是感触超级多呢。
这本绘本一翻开,那画面就像一阵温暖的风直接吹进心里。
里面画的母亲啊,形象特别生动,感觉就像看到了自己的妈妈一样。
比如说有一页画着母亲在厨房忙碌的背影,那个小小的厨房被描绘得充满了生活气息,锅碗瓢盆像是都在唱歌。
这让我一下子就想起了我妈妈做饭的样子,每次她在厨房忙活着,那就是家的味道在慢慢酝酿。
还有一幅画是母亲抱着生病的孩子,母亲的眼神里满满的都是担忧和慈爱。
这让我想起小时候自己生病的时候,妈妈也是这样紧紧抱着我,那种被关爱的感觉,即使现在长大了也忘不了。
就好像绘本里把这些生活中的小细节都放大了,然后把妈妈对孩子的爱都给赤裸裸地展示出来,但是这种“赤裸裸”一点都不尴尬,反而特别美好。
绘本里的文字也特别简单,却句句都能说到点子上。
它没有那些花里胡哨的词藻,就像妈妈平时跟我们说话一样,实实在在的。
比如说“母亲的爱,是每天清晨的阳光,从不缺席。
”这读起来就感觉特别贴切,我妈妈可不就是这样嘛,不管我前一天晚上多晚睡,第二天早上她总是早早地起来给我准备早餐,那阳光就透过窗户洒在餐桌上,也洒在妈妈的身上,感觉她整个人都在发光。
读这个绘本的过程中,我还时不时地笑出声来。
因为里面有些画面描绘的母子之间的小互动特别有趣,就像有一页画着孩子想帮妈妈做家务,结果把水洒得到处都是,妈妈一脸无奈又好笑的表情。
这就像我小时候干的那些“傻事”啊,妈妈总是一边笑着说我调皮,一边又耐心地教我怎么做。
读完这本绘本之后,我更加深刻地意识到妈妈的爱原来是这么丰富多彩。
它不是那种只存在于伟大事迹里的爱,更多的是在日常琐碎中的点点滴滴。
这个绘本就像是一把小钥匙,打开了我记忆的大门,让我把那些关于妈妈的记忆都重新回味了一遍。
我觉得不管是谁看了这个绘本,都会忍不住想要给妈妈打个电话或者给她一个大大的拥抱,告诉她:“老妈,我爱你!”现在想想,这样的绘本真的很有意义。
它不仅仅是给小孩子看的,像我这样的大人看了也能从中收获很多感动和温暖。
幼儿园家长分享亲子绘本阅读经验

幼儿园家长分享亲子绘本阅读经验作为一位幼儿园家长,我认为与孩子一起阅读绘本是一种非常好的亲子活动。
以下是我个人的亲子绘本阅读经验和一些建议,希望对其他家长有所帮助。
一、如何选择绘本选择绘本时,家长需要根据孩子的阅读兴趣和年龄来选择合适的书籍。
一般来说,会让孩子更感兴趣的书是故事性强、图片色彩丰富的绘本。
年龄方面,幼儿园小班的孩子适合选择简单易懂、语言简短、图片明亮的绘本;大班的孩子适合选择一些复杂一点、更具有挑战性的绘本。
同时,家长也要注意绘本的内容是否符合孩子的认知特点和成长需要。
例如,在选择绘本时要注意主题是否与孩子的经验和感觉有关,是否能够呼应孩子的成长需求。
二、阅读方式1.读绘本前先简单介绍在正式开始阅读前,为孩子简单介绍故事的背景和主要人物,可以让孩子更好地理解故事。
2.跟着故事走读绘本时,家长应该讲得生动有趣,用不同的语调、声音和动作来讲述故事。
让孩子沉浸到故事情境中,相信他们会随着故事一起成为主人公。
3.展开对话在故事中,家长可以与孩子进行对话,引导孩子参与到讲述和讨论中。
例如,询问孩子故事中的人物是谁,他们在干什么,他们的表情如何等等。
4.启发思考在故事结束后,家长可以向孩子提出一些问题,鼓励孩子思考和讨论故事中的内容,这样可以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三、绘本阅读需要注意的事项1.注意读绘本的时间幼儿的注意力比较短暂,长时间地阅读绘本可能会让孩子疲劳或失去兴趣。
家长需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控制阅读的时间和频率。
2.要关注孩子的情感在阅读过程中,如果孩子产生了情绪反应,家长应该关注这些情绪,并及时回应。
例如,在孩子喜欢的故事中,家长可以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感受,让孩子感受到被尊重和被理解。
3.避免让孩子过分接受刺激有些绘本内容可能会对孩子产生负面影响。
家长需要在选择绘本时慎重考虑,并在读绘本的过程中注意孩子的情绪变化,避免给孩子带来过多的刺激。
四、绘本阅读带来的益处1.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通过阅读绘本,可以激发孩子对阅读的兴趣和爱好,同时也可以提高孩子的阅读理解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乎上一个处女座妈妈的绘本阅读经验分享
分享下孩子从6个月到三岁的阅读经历。
没有理论分析只有案例说明(鄙人说对阐述深刻的理论无能。
)
一、为什么读绘本?
分享下我给孩子读绘本的目的:
4个月~1岁:以视觉刺激为主
1岁~2岁:了解实践各种基本生活习惯+基本认知的培养
2岁~至今:以激发孩子的兴趣为主+建立各种规则+培养生活能力及学习习惯
我是个热爱阅读的同志,从小父母是不加任何限制的任我买我想看的书,美好的阅读的时光一直是我非常美好的童年记忆。
从儿子出生后,我开始折腾各种育儿心经(似乎起步有点晚了),我的第一本绘本理论入门书是松居直的《幸福的种子》,从此踏上绘本之路。
我介绍的绘本类,包含了各种接地气的图书,以及一些大家耳熟能详的绘本类。
接下来,以倒序方式来介绍我的亲子阅读的绘本及方法:
二、2岁~3岁(至今):以激发孩子的兴趣为主+建立各种规则+培养生活能力及学习习惯
孩子此阶段的的自我独立意思开始萌发,有自己的想法主意,和家长的“冲突”也会由于独立性的提升而开始增加。
因此在这段时间内我首先让他能够自理(衣食住行的基本自理能力OK),在此基础上注意建立一些规则,他可以在规则范围内自主的选择。
最重要的是让他在情绪控制能力上有提升,在发生家长和孩子的想法不一致时,大家如何达成共识:)
兴趣的激发是基石,一切的无痕教育都是从他喜欢的事物出发,寓教于乐。
《托马斯小火车》--情绪培养
三岁的孩子,给我明显的感觉就脾气渐涨,不顺心意的时候,还不知道如何控制情绪或者如何处理,喜欢通过大声喊叫来发泄不满。
由于儿子超喜欢火车类的玩具,家里的车子基本上都是托马斯、詹姆士、梅西、爱德华一类的托马斯小火车人物。
所以我买了一套情绪培养类的托马斯书籍。
比如,《托马斯不要坏脾气》。
故事从托马斯怎么
会有坏脾气开始,然后讲了坏脾气造成的后果。
最有意思的是,书后半部分时让小朋友找生活中自己也会发脾气的场景,以及发脾气时会有哪些做法,通过贴星星、贴红旗,剪火车面罩等游戏来帮助小朋友了解什么时候自己会发脾气,发脾气时应该怎么做。
《贝贝熊系列》--各种情绪培养,生活习惯,规则遵守
此套书是通过一家五口熊的各种生活场景来表达生活的方方面面。
里面的每个熊都有自己的缺点和有点。
比如,《谁的错》就通过花瓶砸碎后小熊互相争吵,而父亲来解决问题入手,告诉孩子解决问题要从行动开始。
讲故事为了将来阅读打基础,而阅读是为了将来思维能力打基础。
所以在讲故事的时候,讲述的过程,引导的方式也是很重要的。
1、培养“听能力”:在讲完某一句话之后,会让孩子对句子重复,或者让他讲故事给其他家长听。
2、锻炼思维能力:提问-什么;为什么-;注重因果等逻辑关系的表达
3、逆向思维:会适当提供”假如……“,让孩子逆向思维一下
前面的@-Y Wong的回答中提到一个的方法是”情景表演“。
我的情景互动,就是通过宜家买一些小的手指玩偶或者手套玩偶,搞
个小舞台,表演给小朋友看,或者让他一起参与表演。
待孩子对故事内容熟悉后,碰到一些对抗的场合,我就会提及绘本中的人物和他们的做法,给予儿子正面的提醒。
(虽然也不是每次都有用。
教育是一项高压的运动,重复重复再重复,心平气和很重要。
)
《什么是什么》----科普类的读物
孩子到了喜欢问为什么的年纪。
兰海有句话很深的我心,当孩子问”是什么”的时候认真回答他,“为什么”的时候耐心解答,到了青少年时期,说“凭什么”的就会少很多。
所以,我希望他能保有对这个世界的好奇心,而家长也能给予很好的回应。
儿子对车子很喜欢,对修车厂很感兴趣,所以我给他买了这套书,里面有各种适合低幼儿童的为什么的回答,主要以现象为主,还未到阐述机理的阶段。
现代的小孩,还是多培养一些科普常识。
除了给他看书,参观修车厂以外,我也带他去火车博物馆一类的地方,多刺激刺激他的兴趣点。
《十二生肖的故事》,詹同的《蝈蝈和蚂蚁、狐狸和乌鸦、猪八戒吃西瓜》-----传统文化的了解
现在阅读的很多绘本都是国外的,日本的美国的(不喜欢韩国的)等,我儿时的记忆都是中国的连环画,所以想让孩子也能接触点中国的绘本。
所以有了这些和传统文化故事相关的中国绘本。
孩子还蛮喜欢蝈蝈和蚂蚁的故事。
现在是秋天,他好几次在在散步的时候问我,蝈蝈是不是要饿死了,因为它夏天只在唱歌不像蚂蚁在夏天为冬天储备粮食。
国内的一些出版社,我比较喜欢和英童书、蒲公英,还有个蒲蒲兰绘本馆。
还有一些书,比如:
《小威向前冲》---回答孩子“我从哪里来“的问题
五味太郎《数字在哪里》《三顶帽子几个人》,数字类的,不过对孩子吸引力不大
《我爸爸》---爸爸的陪伴时间少,所以也想通过绘本来竖立父亲的伟大形象,似乎这个外国爸爸很难引起共鸣。
《甘伯伯去游河》---画风很独特,但是孩子不喜欢。
《月亮,晚安》
三、1岁~2岁半生活习惯及认知能力的培养
《大卫不可以》----行为习惯的培养,个人超喜欢这套书
大卫是一个有着土豆一样的脑袋,桀骜不驯的眼神,三角形的鼻子,尖尖的牙齿,对什么都充满好奇,对什么都想尝试的活力小孩。
把墙涂花,打破碗和花瓶,光屁股光脚乱跑,洗澡玩水战,将一切东西敲得叮当响,睡前发上了人来疯……
“不可以”是大卫听到的最多的一句话,也是很多孩子们听到的最多的一句话。
因为有着相同的体验,所以儿子看到大卫做这些”不可以“的事情时,会哈哈大笑,觉得很亲切,也很好玩儿,容易有共鸣。
其中的很多场景,父母可以引导着孩子思考为什么大卫会有这么多的”不可以“,解决问题的方法又是什么。
《噼里啪啦系列》--生活习惯培养
这套系列是翻翻书。
主要围绕生活习惯来讲述。
通过三个正面形象河马、小猪、小老鼠VS 反面形象小鳄鱼,来讲述故事的。
挺有趣的一套书,儿子有段时间非常沉迷。
拉粑粑以后怎么擦屁屁,刷牙要上下左右都刷刷,见面要说你好,如何洗澡等等。
《小球听民乐》- 绘本+CD,语言能力的开启
孩子从10个多月开始,我就给他循环听这个儿歌。
从孩子咿咿呀呀,到慢慢的每次踩着一句话的最后一个字发声,到一首儿歌顺顺溜溜的唱完,已经快到2岁了。
每次听的时候,都是和他一起唱,让他看着我的嘴巴一起说。
有时候
会把他唱的儿歌录下来给他听,他笑哈哈哈的觉得非常有趣。
孩子说话比较早,而且表达也很顺畅,我想听儿歌是一个有趣的陪伴过程。
这2个CD里面,一个部分是流传很广的儿歌,比如外婆桥,小白兔,小老鼠上灯台等等;一个部分是数字歌。
通过老少的对话为开场白,加上中国传统乐器的表现,以及绘本的结合使用,感觉很好。
五味太郎的书籍,比如《黄色的……是蝴蝶!》《从窗外送来的礼物》----颜色的认知,好奇心培养
五味太郎的书很有趣,以上的2本是洞洞书。
比如黄色的是蝴蝶,以小男孩抓蝴蝶为主线,每本书上有个蝴蝶形状的洞,洞内的下一页的颜色是黄色。
但是每翻到下一页,才发现洞里面的黄色实际上是橘子、鸡蛋、小花、小母鸡等等。
每次讲这本书,我的问题还没问出来,儿子就会说“这个不是蝴蝶”。
五味太郎有本书很有名气,《鳄鱼怕怕牙医怕怕》,大家对他更有了解了吧。
《我的后面是谁呢》----方位的认知
对于空间位置的讲解,这本书很到位。
每一页会有一个动物,动物的前后左右的其中一个方位会有另一个动物的局部身体出现。
孩子在猜动物的过程中,也会慢慢的知晓上下左右的概念。
《汽车嘟嘟系列》---男孩对车子的狂热,科普介绍
四、4个月~1岁真果果视觉挂图全套+早教大卡片全+布书+小兔子米菲
《真果果视觉挂图全套》---婴儿视觉刺激
黑白图片是新生儿视觉刺激的最佳选择,此时孩子眼里只有黑白的颜色,还没有发展出彩色系的感知。
因此,以简单的图形进行视觉的刺激,棋盘、靶心、波浪,这些都是宝宝感兴趣的经典图片。
《早教大卡片全》----认知+听觉刺激
各种水果、动物等的大图展示,颜色鲜明,图片内容直观,还配了朗朗上口的儿歌。
有过这段时间养孩子经验的人都了解,婴儿不喜欢躺着,喜欢被竖着抱。
这样他们的视角会更宽广,移动的物体让他们有新奇感。
但是他们的脊椎还未发展完善,最好还是横着抱。
因此,我把卡片一块块穿起来,挂在客厅和卧室的墙壁上。
抱着孩子的时候,一侧手臂调高让他在视觉上可以看到这些图形。
还
有一种双赢状态,大人坐在沙发上让孩子躺在腿上,他在视觉上可以看到图形,家长就背诵卡片上的儿歌给他听。
我到现在都能记得关于小企鹅卡片上的儿歌---“小企鹅住南极,黑礼服来白衬衫,一摇一摆真神气”。
儿子去海洋馆,感兴趣鱼类生物没几个,小企鹅馆这里到时停留玩耍了很久,或许有潜意识的印象在脑海里。
布书+《小兔子米菲》---步入绘本世界
孩子可以坐起来之后就开始玩布书,撕不烂啊。
儿子属兔子,所以就从小兔子各种故事入手,和他讲爷爷奶奶,和星星玩耍,过生日等各种故事。
1岁之前的阶段基本上是各种抱孩子姿态+ 复读机一般的念叨。
让图形刺激他,多听听声音,多肢体的接触。
最后,总结一下,给孩子的书,不在于多,在于合适;方法花样不用很多,关键在于从一而终,能够将书里的内容渗透在生活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