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四中2020-2021学年上学期高三期中考试
北京市第四中学2020┄2021届高三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Word版 含答案

北京市第四中学2021年高三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Al 27Ⅰ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42分)1. 中国传统文化中包括许多科技知识。
下列古语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熬胆矾(CuSO4·5H2O)铁釜,久之亦化为铜凡石灰(CaCO3),经火焚炼为用丹砂(HgS)烧之成水银,积变又成丹砂A B C DA.用葡萄糖制镜或保温瓶胆B.用Na2S除去废水中的Hg2+C.用NaHCO3治疗胃酸过多D.用TiCl4制备纳米TiO2·xH2O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淀粉、纤维素及其水解产物都属于糖类B.制作集成电路板的酚醛树脂属于合成高分子C.甘油和氨基酸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发生酯化反应D.蛋白质溶液中加醋酸铅溶液产生的沉淀能重新溶于水4. 设N 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7.8gNa2O2中阴离子数为0.1N AB. 1mol甲基含有的电子数为7N AC.常温常压下,2.24 L乙烯中含有的氢原子数为0.4N AD. 0.1L 0.5mol·L—1CH3COOH溶液中含有的氢离子数为0.05N A5. 辣椒素是影响辣椒辣味的活性成分的统称,其中一种分子的结构如下图所示。
下列有关的是该分子的说法不正确...A.分子式为C18H27NO3B.含有氧原子的官能团有3种C.能发生加聚反应、水解反应D.该分子不存在顺反异构的是6. 有机物AB2、AB4、AB8均可形成枝状高分子AB m。
下列说法不正确...A. AB2分子中有4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B. AB4既能与强酸反应也能与强碱反应C. AB2生成AB m是缩聚反应D. AB m的结构简式是的是7. 下列解释事实的方程式不正确...A.用铝冶炼铁:2Al+Fe2O3高温2Fe+Al2O3+OH—B.常温时,0.1mol·L—1氨水的pH=11.1:NH3·H2O NH+4∆H C.“NO2球”浸泡在热水中,颜色变深:2NO2(g)N2O4(g)0>(红棕色)(无色)D.用酸化的H2O2溶液从灰化的海带中提碘:H2O2+2H++2I-=I2+2H2O8. 某科研团队研制出“TM—LiH(TM表示过渡金属)”双催化剂体系,显著提高了在温和条件下氮气和氢气合成NH3的效率,原理示意如下:的是下列分析不合理...A.状态I,吸收能量并有N≡N键发生断裂B.合成NH3总反应的原子利用率是100%C.生成NH3:2LiNH+3H2=2LiH+2NH3D.“TM—LiH”能降低合成氨反应的∆H9. 为监测空气中汞蒸气是否超标,通过悬挂涂有CuI(白色)的滤纸,根据滤纸是否变色(亮黄色至暗红色)及变色所需时间来判断空气中的汞含量。
解析北京四中2021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

2020┄2021学年北京四中高三(上)期中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个选项或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下面列举了四个物理量的单位,其中属于国际单位制(SI)的基本单位的是( ) A.千克(kg)ﻩB.牛顿(N)C.安培(A)D.库仑(C)2.如图所示,汽车向右沿直线运动,原来的速度是v1,经过一小段时间之后,速度变为v2,△v表示速度的变化量.由图中所示信息可知()A.汽车在做加速直线运动B.汽车的加速度方向与v1的方向相同C.汽车的加速度方向与v1的方向相反D.汽车的加速度方向与△v的方向相反3.下列关于功和机械能的说法,正确的是()A.在空气阻力不能忽略时,物体重力势能的减少量不等于重力对物体所做的功B.合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量C.物体的重力势能是物体与地球之间的相互作用能,其大小与势能零点的选取有关D.运动物体动能的减少量一定等于其重力势能的增加量4.我国女子短道速滑队在今年世锦赛上实现女子3000m接力三连冠.观察发现,“接棒”的运动员甲提前站在“交捧”的运动员乙前面.并且开始向前滑行,待乙追上甲时,乙猛推甲一把,使甲获得更大的速度向前冲出.在乙推甲的过程中,忽略运动员与冰面间在水平方向上的相互作用,则( )A.甲对乙的冲量一定等于乙对甲的冲量B.甲、乙的动量变化一定大小相等方向相反C.甲的动能增加量一定等于乙的动能减少量D.甲对乙做多少负功,乙对甲就一定做多少正功5.如图所示,一箱苹果沿着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加速下滑,在箱子正中央夹有一只质量为m 的苹果,它受到周围苹果对它作用力的方向是()A.沿斜面向上B.沿斜面向下ﻩC.垂直斜面向上D.竖直向上6.如图所示,a、b两个质量相同的球用线连接,a球用线挂在天花板上,b球放在光滑斜面上,系统保持静止,以下图示哪个是正确的()A.B.C. D.7.一个物体做平抛运动,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根据下列已知条件,既可以确定初速度大小,又可以确定飞行时间的是( )A.水平位移大小ﻩB.下落高度C.落地时速度大小和方向D.从抛出到落地的位移大小8.质量为m1的物体放在A地的地面上,用竖直向上的力F拉物体,物体在竖直方向运动时产生的加速度a与拉力F的关系如图4中直线A所示;质量为m2的物体在B地的地面上做类似的实验,得到加速度a与拉力F的关系如图中直线B所示,A、B两直线相交纵轴于同一点,设A、B两地的重力加速度分别为g1和g2,由图可知( )A.m2>m1,g2<g1ﻩB.m2>m1,g2=g1C.m2<m1,g2=g1D.m2=m1,g2<g1 9.类比是一种常用的研究方法.对于直线运动,教科书中讲解了由v﹣t图象求位移的方法.请你借鉴此方法分析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A.由a﹣t(加速度﹣时间)图线和横轴围成的面积可以求出对应时间内做直线运动物体的速度变化量B.由F﹣v(力﹣速度)图线和横轴围成的面积可以求出对应速度变化过程中力做功的功率C.由F﹣x(力﹣位移)图线和横轴围成的面积可以求出对应位移内力所做的功D.由ω﹣r(角速度﹣半径)图线和横轴围成的面积可以求出对应半径变化范围内做圆周运动物体的线速度10.一个小球从高处由静止开始落下,从释放小球开始计时,规定竖直向上为正方向,落地点为重力势能零点.小球在接触地面前、后的动能保持不变,且忽略小球与地面发生碰撞的时间以及小球运动过程中受到的空气阻力.图分别是小球在运动过程中的位移x、速度v、动能E k和重力势能Ep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其中正确的是( )A. B. C.ﻩD.11.如图所示,一航天器围绕地球沿椭圆形轨道运动,地球的球心位于该椭圆的一个焦点上,A、B两点分别是航天器运行轨道上的近地点和远地点.若航天器所受阻力可以忽略不计,则该航天器()A.运动到A点时其速度如果能增加到第二宇宙速度,那么它将不再围绕地球运行B.由近地点A运动到远地点B的过程中动能减小C.由近地点A运动到远地点B的过程中万有引力做正功D.在近地点A的加速度小于它在远地点B的加速度12.如图所示,在轻弹簧的下端悬挂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A,若将小球A从弹簧原长位置由静止释放,小球A能够下降的最大高度为h.若将小球A换为质量为2m的小球B,仍从弹簧原长位置由静止释放,则小球B下降h时的速度为(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且不计空气阻力)()A.ﻩB.ﻩC. D.013.高水速切割是一种高科技工艺加工技术,为完成飞机制造工程中高难度的工艺加工而特制了一台高压水切割坐标机器人,该机器人的喷嘴直径为0.5mm,喷嘴射流速度为空气中音速的3倍,假设水流射到工件上后的速度变为零.已知空气中音速约为m/s,水的密度为1×103kg/m3,高速射流在工件上产生的压力约为( )A.2000N B.200NﻩC.20NﻩD.2N14.小球A以速度v0向右运动,与静止的小球B发生碰撞,碰后A、B球的速度大小分别为,则A、B两球的质量比可能是( )A.1:2ﻩB.2:3ﻩC.3:2ﻩD.2:515.在竖直平面内的直角坐标系内,一个质量为m的质点,在恒力F和重力的作用下,从坐标原点O由静止开始沿直线OA斜向下运动,直线OA与y轴负方向成θ角(θ<90°).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当F=mgtanθ时,质点的机械能守恒B.当F=mgsinθ时,质点的机械能守恒C.当F=mgtanθ时,质点的机械能可能减小也可能增大D.当F=mgsinθ时,质点的机械能可能减小也可能增大16.物体在万有引力场中具有的势能叫做引力势能.取两物体相距无穷远时的引力势能为零,一个质量为m0的质点距离质量为M0的引力源中心为r0时.其引力势能E P=﹣(式中G为引力常数),一颗质量为m的人造地球卫星以圆形轨道环绕地球飞行,已知地球的质量为M,由于受高空稀薄空气的阻力作用.卫星的圆轨道半径从r1逐渐减小到r2.若在这个过程中空气阻力做功为W f,则在下面给出的Wf的四个表达式中正确的是( )A.W f=﹣GMm(﹣)ﻩB.W f=﹣(﹣)C.W f=﹣(﹣)ﻩD.W f=﹣(﹣)二.解答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52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7.A、B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当它们相距7m时,A在水平拉力和摩擦力的作用下,正以4m/s的速度向右做匀速运动,而物体B此时速度为10m/s,方向向右,它在摩擦力作用下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2m/s2.求:(1)A追上B之前两者之间的最大距离;(2)A追上B所用的时间.18.如图所示,一质量m=0.20kg的滑块(可视为质点)从固定的粗糙斜面的顶端由静止开始下滑,滑到斜面底端时速度大小v=4.0m/s.已知斜面的倾角θ=37°,斜面长度L=4.0m,sin37°=0.60,cos37°=0.80,若空气阻力可忽略不计,取重力加速度g=10m/s2.求:(1)滑块沿斜面下滑的加速度大小;(2)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3)在整个下滑过程中重力对滑块的冲量大小.19.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B,用长为l的细绳吊起处于静止状态,质量为m的A球沿半径为l的光滑1/4圆弧轨道,在与O点等高位置由静止释放,A球下滑到最低点与B球相碰,若A球与B球碰撞后立刻粘合在一起,求:(1)A球下滑到最低点与B球相碰之前瞬间速度v的大小;(2)A球与B球撞后粘合在一起瞬间速度v共共的大小;(3)A球与B球撞后的瞬间受到细绳拉力F的大小.20.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时,宇航员在月球表面做了一个实验:将一片羽毛和一个铁锤从同一个高度由静止同时释放,二者几乎同时落地.若羽毛和铁锤是从高度为h处下落,经时间t 落到月球表面.已知引力常量为G,月球的半径为R.(1)求月球表面的自由落体加速度大小g月;(2)若不考虑月球自转的影响,求:a.月球的质量M;b.月球的“第一宇宙速度”大小v.21.(10分)(2011•嵊州市校级一模)如图所示,光滑水平轨道右端B处平滑连接着一个在竖直面内、半径为R的光滑半圆轨道,在距离B为x的A点,用水平恒力F(未知)将质量为m的物块(可视为质点),从静止开始推到B处,且物块到B处时立即撤去恒力F,物块沿半圆轨道运动到轨道最高点C处后,又正好落回A点.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求:(1)水平恒力F对物块所做的功与物块在光滑水平轨道运动的位移x的关系;(2)x取何值时,完成上述运动水平恒力F对物块所做的功最少,功的最小值为多少;(3)x取何值时,完成上述运动水平恒力F最小,最小的力为多大.22.(10分)(2015秋•北京校级期中)质量m=1.0kg的物块A(可视为质点)与轻弹簧的上端连接,弹簧下端固定在光滑斜面底端,斜面的倾斜角θ=30°.平衡时,弹簧的压缩量为x=0.20m,此时具有的弹性势能E p=0.50J,物块A处在O时弹簧为原长,如图所示.一质量m=1.0kg物块B(可视为质点)从距离物块A为d=2.0m处从静止开始沿斜面下滑,与物体A发生碰撞后立刻一起向下运动,但不粘连,它们到达最低点后又向上运动.求物块B 向上运动到达的最高点与O的距离s.g=10m/s2.23.(2015秋•北京校级期中)如图所示,弹簧的一端固定在天花板上,另一端连接一个小球,弹簧质量不计,劲度系数为k,小球(可视为质点)的质量为m,将小球竖直悬挂起来,小球平衡的位置为坐标原点O.将小球在竖直方向拉离平衡位置后释放,小球就在竖直方向运动起来.我们知道,以小球、地球、弹簧组成的系统,动能、弹性势能和重力势能的总和保持不变.如果把弹性势能和重力势能的和称为系统的势能,并规定小球处在平衡位置时系统的势能为零,请根据“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求小球运动到O点下方x处时系统的势能.2020┄2021学年北京四中高三(上)期中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个选项或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下面列举了四个物理量的单位,其中属于国际单位制(SI)的基本单位的是()A.千克(kg)ﻩB.牛顿(N)ﻩC.安培(A) D.库仑(C)【考点】力学单位制.【分析】国际单位制规定了七个基本物理量.分别为长度、质量、时间、热力学温度、电流、光照强度、物质的量.它们的在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称为基本单位,他们在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分别为米、千克、秒、开尔文、安培、坎德拉、摩尔.【解答】解:千克(kg)、安培(A)属于国际单位制(SI)的基本单位;牛顿(N)、库仑(C)属于导出单位;故选:AC【点评】单位制包括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规定的基本量的单位叫基本单位,由物理公式推导出的但为叫做导出单位.2.如图所示,汽车向右沿直线运动,原来的速度是v1,经过一小段时间之后,速度变为v2,△v表示速度的变化量.由图中所示信息可知()A.汽车在做加速直线运动B.汽车的加速度方向与v1的方向相同C.汽车的加速度方向与v1的方向相反D.汽车的加速度方向与△v的方向相反【考点】加速度.【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速度是矢量,速度的变化量△v=v2﹣v1,用从矢量v1的箭头到矢量v2的箭头的有向线段表示,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相同.【解答】解:速度是矢量,速度的变化量△v=v2﹣v1,根据图象可知,△v的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而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相同,所以加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物体做减速运动,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点评】矢量相加和矢量相减都符合平行四边形定则或者三角形定则,△v=v2﹣v1=v2+(﹣v1),即矢量相减可以转化为矢量相加.3.下列关于功和机械能的说法,正确的是()A.在空气阻力不能忽略时,物体重力势能的减少量不等于重力对物体所做的功B.合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量C.物体的重力势能是物体与地球之间的相互作用能,其大小与势能零点的选取有关D.运动物体动能的减少量一定等于其重力势能的增加量【考点】功能关系.【分析】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总功是动能变化的量度;重力功是重力势能变化的量度.【解答】解:A、重力做功是重力势能变化的量度,即任何情况下重力做功都等于重力势能的减小量,故A错误;B、根据动能定理,有合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改变量,故B正确;C、重力势能具有系统性和相对性,即物体的重力势能是物体与地球之间的相互作用能,其大小与势能零点的选取有关,故C正确;D、只有机械能守恒时,才有动能的减少量等于重力势能的增加量,故D错误;故选:BC【点评】本题考查了功能关系的几种不同形式,关键要明确哪种能的变化与哪种功相对应,明确重力做功与合外力做功的区别与联系.4.我国女子短道速滑队在今年世锦赛上实现女子3000m接力三连冠.观察发现,“接棒”的运动员甲提前站在“交捧”的运动员乙前面.并且开始向前滑行,待乙追上甲时,乙猛推甲一把,使甲获得更大的速度向前冲出.在乙推甲的过程中,忽略运动员与冰面间在水平方向上的相互作用,则()A.甲对乙的冲量一定等于乙对甲的冲量B.甲、乙的动量变化一定大小相等方向相反C.甲的动能增加量一定等于乙的动能减少量D.甲对乙做多少负功,乙对甲就一定做多少正功【考点】动量守恒定律;动量定理.【分析】本题主要考察能量(做功正负判断)、动量(动量定理、动量守恒)相关知识,结合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的动量和能量关系展开讨论.【解答】解:A、因为冲量是矢量,甲对已的作用力与乙对甲的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冲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A错误.BCD、设甲乙两运动员的质量分别为m甲、m乙,追上之前的瞬间甲、乙两运动员的速度分别是v甲,v乙,根据题意整个交接棒过程可以分为两部分:①完全非弹性碰撞过程→“交棒”;m甲v甲+m乙v乙=(m甲+m乙)v共②向前推出(人船模型)→“接棒”(m甲+m乙)v共=m甲v’甲+m乙v’乙由上面两个方程联立可以解得:m甲△v甲=﹣m乙△v乙,即B选项正确.经历了中间的完全非弹性碰撞过程会有动能损失,C、D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掌握碰撞的分类: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的相关知识是解决本题的关键.5.如图所示,一箱苹果沿着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加速下滑,在箱子正中央夹有一只质量为m 的苹果,它受到周围苹果对它作用力的方向是()A.沿斜面向上ﻩB.沿斜面向下C.垂直斜面向上 D.竖直向上【考点】牛顿第二定律;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专题】牛顿运动定律综合专题.【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整体的加速度,然后再隔离对某一只苹果受力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某只苹果受到周围苹果的作用力.【解答】解:对整体分析,受重力和支持力,整体的加速度a=.可知苹果的加速度为gsinθ,苹果受重力、周围苹果的作用力,两个力的合力等于mgsinθ,受力如图,知周围苹果对它的作用力方向垂直斜面向上.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牛顿第二定律,以及抓住加速度相同,运用整体法和隔离法进行分析.6.如图所示,a、b两个质量相同的球用线连接,a球用线挂在天花板上,b球放在光滑斜面上,系统保持静止,以下图示哪个是正确的()A.ﻩB. C.D.【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专题】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专题.【分析】先对b球受力分析,受重力、支持力和拉力,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先判断下面的细线的方向;再对ab两个球整体受力分析,受重力、支持力和拉力,再次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判断上面的细线的方向.【解答】解:对b球受力分析,受重力、斜面对其垂直向上的支持力和细线的拉力,由于三力平衡时三个力中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等值、反向、共线,故细线拉力向右上方,故A 图错误;再对ab两个球整体受力分析,受总重力、斜面垂直向上的支持力和上面细线的拉力,再次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判断上面的细线的拉力方向斜向右上方,故C、D图均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关键是先通过对b球受力分析后判断出下面细线的拉力方向,再对两球整体受力分析,判断上面细线的拉力方向.7.一个物体做平抛运动,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根据下列已知条件,既可以确定初速度大小,又可以确定飞行时间的是( )A.水平位移大小 B.下落高度C.落地时速度大小和方向D.从抛出到落地的位移大小【考点】平抛运动.【专题】平抛运动专题.【分析】物体做平抛运动,我们可以把平抛运动可以分解为水平方向上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上的自由落体运动来求解,两个方向上运动的时间相同.【解答】解:A、虽已知水平位移,但运动时间不知,所以无法确定物体的初速度,故A错误;B、虽然已知下落的高度,能知道运动的时间,但由于水平位移不知,所以无法确定物体的初速度,故B错误;C、知道末速度大小和方向,只要将末速度正交分解到水平和竖直方向,水平方向的分速度就等于初速度,用竖直分速度除以重力加速度就是运动的时间,所以C正确;D、只知道位移的大小,不知道方向,不能确定水平和竖直位移的大小,不能确定时间和初速度的大小,所以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就是对平抛运动规律的考查,平抛运动可以分解为在水平方向上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上的自由落体运动来求解.8.质量为m1的物体放在A地的地面上,用竖直向上的力F拉物体,物体在竖直方向运动时产生的加速度a与拉力F的关系如图4中直线A所示;质量为m2的物体在B地的地面上做类似的实验,得到加速度a与拉力F的关系如图中直线B所示,A、B两直线相交纵轴于同一点,设A、B两地的重力加速度分别为g1和g2,由图可知()A.m2>m1,g2<g1B.m2>m1,g2=g1ﻩC.m2<m1,g2=g1ﻩD.m2=m1,g2<g1【考点】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专题】实验题;牛顿运动定律综合专题.【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加速度a与拉力F的关系式,通过图线的斜率以及截距比较物体的质量和当地的重力加速度.【解答】解: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F﹣mg=ma,则a=﹣g.知图线的斜率表示质量的倒数,纵轴截距的大小表示重力加速度.从图象上看,A图线的斜率大于B图线的斜率,则m1<m2,纵轴截距相等,则g1=g2.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通过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加速度a与拉力F的关系式,根据图线的斜率和截距进行比较.9.类比是一种常用的研究方法.对于直线运动,教科书中讲解了由v﹣t图象求位移的方法.请你借鉴此方法分析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A.由a﹣t(加速度﹣时间)图线和横轴围成的面积可以求出对应时间内做直线运动物体的速度变化量B.由F﹣v(力﹣速度)图线和横轴围成的面积可以求出对应速度变化过程中力做功的功率C.由F﹣x(力﹣位移)图线和横轴围成的面积可以求出对应位移内力所做的功D.由ω﹣r(角速度﹣半径)图线和横轴围成的面积可以求出对应半径变化范围内做圆周运动物体的线速度【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物理学史.【分析】在x﹣y坐标系中,图线和横轴围成的面积为:∑△x•y;将x﹣y换成具体的物理量分析即可.【解答】解:在x﹣y坐标系中,图线和横轴围成的面积为:∑△x•y;A、a﹣t(加速度﹣时间)图线和横轴围成的面积表示速度的改变量;故A正确;B、F﹣v图线中任意一点的横坐标与纵坐标的乘积等于Fv,即瞬时功率,故图象与横轴围成的面积不一定等于Fv,即不是对应速度变化过程中力做功的功率,故B错误;C、F﹣x图线和横轴围成的面积表示力F的总功,但不一定是合力的功,根据动能定理,动能的变化量等于合力的功,故图线和横轴围成的面积不一定等于动能的增加量,故C正确;D、ω﹣r图线中任意一点的横坐标与纵坐标的乘积等于ωr,即线速度;故图象与横轴围成的面积不一定等于ωr,即不一定等于线速度,故D错误;故选:AC.【点评】本题关键明确在x﹣y坐标系中,图线和横轴围成的面积为:S=∑△x•y;可以根据此方法求解功、速度改变量等.10.一个小球从高处由静止开始落下,从释放小球开始计时,规定竖直向上为正方向,落地点为重力势能零点.小球在接触地面前、后的动能保持不变,且忽略小球与地面发生碰撞的时间以及小球运动过程中受到的空气阻力.图分别是小球在运动过程中的位移x、速度v、动能E k和重力势能Ep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其中正确的是()A.ﻩB. C.ﻩD.【考点】机械能守恒定律;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专题】机械能守恒定律应用专题.【分析】小球做自由落体运动,运用物理规律求出动能、位移、重力势能、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再运用数学知识进行讨论分析.【解答】解:A、位移x=gt2,所以开始下落过程中位移随时间应该是抛物线,故A错误;B、速度v=gt,与地面发生碰撞反弹速度与落地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B正确;C、小球自由落下,在与地面发生碰撞的瞬间,反弹速度与落地速度大小相等.若从释放时开始计时,动能E K=mv2=mg2t2,所以开始下落过程中动能随时间应该是抛物线.故C错误;D、重力势能Ep=mg(H﹣X)=mgH﹣mg2t2,H小球开始时离地面的高度,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关键先求出需要描述物理量的一般表达式,再讨论物理量与时间关系,找出函数图象.11.如图所示,一航天器围绕地球沿椭圆形轨道运动,地球的球心位于该椭圆的一个焦点上,A、B两点分别是航天器运行轨道上的近地点和远地点.若航天器所受阻力可以忽略不计,则该航天器( )A.运动到A点时其速度如果能增加到第二宇宙速度,那么它将不再围绕地球运行B.由近地点A运动到远地点B的过程中动能减小C.由近地点A运动到远地点B的过程中万有引力做正功D.在近地点A的加速度小于它在远地点B的加速度【考点】人造卫星的加速度、周期和轨道的关系;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专题】人造卫星问题.【分析】当卫星的速度增加到第二宇宙速度时,将脱离地球的束缚,到太阳系中绕太阳运动,根据开普勒第二定律可知:在近地点的速度大于远地点的速度,根据做功公式判断功的正负,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公式判断加速度的大小.【解答】解:A、当卫星的速度增加到第二宇宙速度时,将脱离地球的束缚,到太阳系中绕太阳运动,故A正确;B、根据开普勒第二定律可知:在近地点的速度大于远地点的速度,所以A点的速度大于B 点的速度,即由近地点A运动到远地点B的过程中动能减小,故B正确;。
北京四中高三级第一学期期中测验

20XX年中学测试中学试题试卷科目:年级:考点:监考老师:日期:2021-2021年北京四中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中测验地理试卷(考试时间为100分钟,满分为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正确,请将答案填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1—3题。
1.地球公转至图中所示位置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极昼极夜的范围呈扩大趋势B.晨昏线与地轴之间的夹角呈缩小的趋势C.太阳直射在北半球,并且直射点向北移动D.我国北方出现“秋高气爽”的天气2.黄赤交角增大,会引起的现象是()A.北极圈以北范围增大,南极圈以南范围缩小B.地球上有太阳直射的范围缩小C.北极点出现极昼的天数增加D.中纬度地区夏季昼将增长,冬季夜将增长3.地球从甲处经乙、丙、丁回到甲公转一周(甲、乙、丙、丁之间等距)四段之间用时最少的是()A.丁——甲段B.甲——乙段C.乙——丙段D.丙——丁段右图为某时刻我国局部地区太阳高度分布示意图,图中圆圈为等太阳高度线,水平直线表示纬度,竖直的直线表示经线,读图回答4—5题。
4.此时北京时间是()A.12时B.0时C.12时16分D.11时44分5.M、N两地的经度差()A.大于10°B.小于10°C.等于10°D.可能大于10°,也有可能小于10°正当美国宇航局为“勇气”号出现的问题一筹莫展时,“勇气”号的孪生兄弟“机遇”号火星车仍按照原计划于太平洋标准时间20XX年1月24日晚9时05分(北京时间25日下午1时05分)在火星表面登陆,以寻找火星上是否存在水的线索。
阅读材料,完成6—7题。
6.材料中的“太平洋标准时间”指的是()A.太平洋中部的地方时B.西五区的区时C.120°W的地方时D.美国东部共同使用的时间7.下列四幅图中与太平洋标准时间6月8日15时的情况相吻合的是()北京时间20XX年10月12日9时,我国自主研制的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后,准确进入预定轨道。
北京四中2021届上学期高三年级期中考试物理试卷

北京四中2021届上学期高三年级期中考试物理试卷(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 1 关于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只有在变力作用下才能做曲线运动 B 恒力作用下,物体一定做直线运动 C 物体受到的合力减小时,其速度一定也减小D 做圆周运动的物体,其所受合力方向不一定指向圆心2 如图,O 1、O 2两轮通过摩擦传动,传动时两轮问不打滑。
O 1、O 2两轮的半径之比为3:2,A 、B 分别为O 1、O 2两轮边缘上的点,则( )A A 、B 两点的线速度大小之比为1:1 B A 、B 两点的角速度大小之比为1:1C A 、B 两点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为3:2D A 、B 两点的周期之比为1:13 质量相同的物体A 和B 从同一位置分别以v 0、2v 0水平抛出。
若不计空气阻力,则( ) A 从抛出到落地的过程中,A 物体所用时间少B 从抛出到落地的过程中,B 物体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小C 落地前瞬间,A 、B 重力做功的瞬时功率之比为1:1D 落地前瞬间,A 、B 动能之比为1:14 如图所示,两根等长的绳子AB 和BC 吊一重物,物体处于静止状态。
两根绳子与水平方向夹角均为60°。
现保持绳子AB 不动,将绳子BC 绕B 点顺时针缓慢地转动到水平方向,在这一过程中,绳子BC 的拉力变化情况是( )A 增大B 先减小后增大C 减小D 先增大后减小5 关于超重与失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以大小为41g 的加速度加速下降的电梯中,物体对地板的压力等于其重力的45 B 在以大小为41g 的加速度减速下降的电梯中,物体对地板的压力等于其重力的43C 卫星在轨道上运行时,卫星中物体对地板的压力等于其重力D 卫星在轨道上运行时,卫星中物体对地板的压力等于零6 以速度v 0水平抛出一小球,经时间t 小球的竖直位移与水平位移大小相等,则( ) A 小球的运动时间t 为2v 0/g B 小球此时的速率为2v 0C 小球此时的速度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同D 小球此时的竖直分速度与水平分速度大小相等7 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地面上有A、B两个木块,A、B之间用一轻弹簧连接。
2020-2021学年北京四中高三(上)期中数学试卷【答案版】

第4页(共18页)
19.(x .
(Ⅰ)求 f ( ) ;
(Ⅱ)求证:当 x (0, ) 时, f (x) 1 x3 ;
2
3
(Ⅲ)若 f (x) kx − x cos x 对 x (0, ) 恒成立,求实数 k 的最大值. 2
C.{x | 0 x 2}
D.{x | x 2}
2.下列命题中的假命题是 ( )
A. x R , sin x = 2
B. x R , lnx = 2
C. x R , x2 0
D. x R , 2x 0
3.已知向量 a = (5, m) , b = (2, −2) ,若 a − b 与 b 共线,则实数 m = ( )
第2页(共18页)
17.(14 分)已知函数 f (x) = x3 − x , g(x) = 2x − 3 . (Ⅰ)求曲线 y = f (x) 在点 (1 , f (1) ) 处的切线方程; (Ⅱ)求函数 f (x) 在 [0 , 2] 上的最大值; (Ⅲ)求证:存在唯一的 x0 ,使得 f (x0 ) = g(x0 ) .
7.已知三角形 ABC ,那么“ | AB + AC || AB − AC | ”是“三角形 ABC 为锐角三角形”的 ( )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8.声音的等级
f (x) (单位: dB) 与声音强度 x (单位:W
/ m2)
满足
x f (x) = 10 lg 110−12
.喷气式飞机起
飞时,声音的等级约为140dB ;一般说话时,声音的等级约为 60dB ,那么喷气式飞机起飞时声音强度约为
2020-2021学年北京市劲松第四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2020-2021学年北京市劲松第四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反映了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时代精神,汲取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与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具有鲜明的时代内涵。
首先,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确立了一种新价值观。
当前,经济全球化与社会信息化程度日益加深,倡导对话协商、共享共建、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成为世界各国的现实需要,当今国际社会发展所需的共同价值得到凸显。
“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
”这种共同价值是对不同国家、民族价值观念的融合与升华,体现了当今世界的价值共识。
应当看到,共同的生活条件和共同的价值尺度,是联结共同体的纽带,而共同的价值观念则是共同体的精神存在方式和思想基础。
作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精神纽带,这种共同价值观打破了零和博弈、丛林法则等旧观念,明确了一种以和平发展、责任共担、合作共赢为特征的新价值观,成为改进全球治理体系的观念基础。
其次,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彰显了一种新时代观。
面对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应在人类文明的制高点上审视时代问题,对实现各国共同发展的现实需要做出当代的自我阐明。
正如黑格尔所言,“每一哲学都是它的时代的哲学”。
作为我们时代的思想,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体现了对时代发展变化的真知灼见,反映了对时代境况和发展取向的准确把握,从而彰显了时代精神的精华。
在当今时代,体现世界文明意识的纽带将各国联系在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为此必须增强互信、促进平等和共享,基于满足共同利益的需要,实现更加公平合理、包容互惠的全球治理。
最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倡导了一种新文明观。
人类历史是由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融汇而成的波澜壮阔的画卷,不同文化主体在交流与对话中增进共识,人类未来的命运处于相互构成的境遇中。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旨在消除现实生活中的文明壁垒,打破阻碍人类交往的精神隔阂,汇聚世界各国共同繁荣发展的文化合力,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中国主张。
北京四中2021届上学期高三年级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北京四中【最新】上学期高三年级期中考试化学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材料中不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是 光导纤维尿不湿A .AB .BC .CD .D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麦芽糖水解的产物只有葡萄糖 B .苯酚可用于合成高分子化合物 C .油脂水解可以制取高级脂肪酸D .鸡蛋清遇醋酸铅后产生的沉淀能重新溶于水 3.下列物质的用途利用了其还原性的是A .用葡萄糖制镜或保温瓶胆B .用2Na S 除去废水中的2Hg+C .用3NaHCO 治疗胃酸过多D .用4TiCl 制备纳米22TiO xH O ⋅4.白屈菜有止痛、止咳等功效,从其中提取的白屈菜酸的结构简式如图。
下列有关白屈菜酸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分子式是746C H OB .能发生加成反应C .能发生水解反应D .能发生缩聚反应5.下列事实、离子方程式及其对应关系均正确的是A .铁溶于稀硝酸,溶液变为浅绿色:Fe+4H ++NO 3-=Fe 3++NO↑+2H 2OB .向淀粉碘化钾溶液中滴加稀硫酸,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溶液变蓝:4H ++4I -+O 2=2I 2+2H 2OC .向227K Cr O 溶液中滴加少量浓24H SO ,溶液变为黄色:Cr 2O 72-(橙色)+H 2O 2CrO 42-(黄色)+2H +D .向水杨酸()中滴加3NaHCO 溶液,放出无色气体:+2HCO 3-→+2CO 2↑+2H 2O6.类比(比较)是研究物质性质的常用方法之一,可预测许多物质的性质,但类比是相对的,不能违背客观实际。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CO 2通入水中生成H 2CO 3,SO 2通入水中生成H 2SO 3B .CO 2通入CaCl 2溶液中无明显现象,SO 2通入CaCl 2溶液中也无明显现象C .足量的CO 2通入到澄清石灰水中,先生成沉淀后溶解,足量的SO 2通入到澄清石灰水中现象相同D .CO 2通入Ca(ClO)2溶液中生成CaCO 3和HClO ,SO 2通入Ca(ClO)2溶液中生成CaSO 3和HClO7.已知下列实验事实:+Cr 2O 3固体既能溶于KOH 溶液得到KCrO 2溶液,又能溶于硫酸得到Cr 2(SO 4)3溶液; +向KCrO 2溶液中滴加H 2O 2溶液,再酸化,可得K 2Cr 2O 7溶液; +将K 2Cr 2O 7溶液滴加到淀粉和KI 的混合溶液中,溶液变蓝。
2020—2021北京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汇编

2020—2021北京高三上学期期中汇编__________一、文言文阅读(2020·北京海淀·高三期中)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夫人姓杜氏,父某,祖某,温州瑞安县人也。
杜氏世为县吏,外王父(1)不愿为吏也,去之,居田间,有耕渔之乐。
其后业衰。
而夫人生十余年,则能当其门户劳辱之事矣。
孝敬仁善,异于他女子。
始,叶氏自处州龙泉徙于瑞安,贫匮三世矣。
当此时,夫人归叶氏也。
夫人既归而岁大水,飘没数百里,室庐什器偕尽。
自是连困厄,无常居,随僦(2)辄迁,凡迁二十一所。
所至或出门无行路,或栋宇不完,夫人居之,未尝变色,曰:“此吾所以从其夫也”。
于是家君聚数童子以自给,多不继。
夫人无生事(3)可治,然犹营理其微细者,至乃拾滞麻遗纻缉之,仅成端匹(4)。
人或笑夫人之如此。
夫人曰:此吾职也,不可废,其所不得为者,命也。
”穷居如是二十余年,皆人耳目所未尝见闻者。
至如《国风》所称之妇人,不足道也。
亲戚共劝夫人曰,“是不可忍矣,何不改业由他道,衣食幸易致。
”夫人曰:“然。
不可以羞吾舅姑(5)之世也。
”夫人尝戒适等曰:“吾无师以教汝也,汝善为之,无累我也。
”又曰:“废兴成败,天也,若义不能立,徒以积困之故受怜于人,此人为之缪耳。
汝勉之,善不可失也。
”故虽其穷如此,而犹得保为士人之家者,由夫人见之明而所守者笃也。
乾道八年,夫人生之四十七年也,始得疾甚异,上满下虚,每作,骛眩辄死。
某等不知所为,但相聚环旁耳泣耳。
夫人稍定曰:“汝勿恐,吾未死也。
”又曰:“吾疾非旦暮愈也,而汝所谋以养者在千里之外。
汝去矣,徒守我亡益也。
”间独叹曰:“吾虽忍死,无以见门户之成立矣。
”淳熙五年春,夫人卧疾七年矣。
一日,忽能自行履,洗面栉目,既而无苦如平人者。
亲戚子侄交相庆,而某亦偶得进士第以归。
人皆谓夫人及见某之有成而疾瘳,其可以偿畴昔(6)之不遇;而为某喜者,以为昔苦致养而不足,今庶几可以禄仕养也。
居六月,疾复作,不可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四中2020-2021学年上学期高三期中考试(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5题。
材料一就算让贾公彦拍破脑袋,也不会知道在一千年后,他会被人们认为是指纹识别技术的最早发现者。
这位唐朝的儒生凭借对周礼的研究,曾做过太常博士。
《周礼》中介绍过周代的一个官职“司市”,类似于现在的市场监管人员。
在对“司市”的描述中,提到了一个词叫“质剂”。
汉代的郑玄注释说:“质剂谓两书一扎,同而别之也,若今下手书。
”“下手书”这个汉代的名词到唐朝时已经不被人熟悉了,贾公彦就在《周礼义疏》中写道:“汉时下手书即今画指券。
”也就是说,汉朝的“下手书”就相当于唐朝的一种被称为“画指券”的契约文书,它要求签约的甲乙方及中间人都要把手指在纸张上平放,画下食指上三条指节,以此作为证明。
本来,贾公彦的这条注释十分平常,但德国学者罗伯特·海因德尔偶然看到了这一段文字,顿时大感兴奋。
他不仅将文字的内容写入了其在1927年出版的《指纹鉴定》,还盛赞贾公彦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并阐述指纹性质及其应用的人。
于是,贾公彦这位古人就莫名其妙地多了一个身份——指纹识别第一人。
欧洲人对指纹的应用似乎要晚得多。
但在认清了指纹的科学性质之后,他们迅速地把这些发现应用到了实践。
渐渐地,人们还发现人脸、虹膜、声纹、DNA等都有和指纹类似的独特、唯一的性质,可以被用来进行人的身份识别。
于是,一种全新的,综合运用多种高科技手段,通过人体固有的生理特性和行为特征等“生物密钥”来实现个人身份鉴别的技术就诞生了。
这种技术,就是我们现在十分熟悉的生物识别技术。
近几年,在智能手机、移动互联、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推进之下,生物识别技术更是迅速普及。
有了按指纹、刷脸等技术,我们就不再需要记忆繁琐的密码,进行身份验证时的效率一下子就提升了很多。
当然,生物识别技术也有着缺陷和相应的风险。
用生物密钥来进行身份识别的原理就是对关键点采样,然后对这些采样点的特征进行比对。
在这样的背景下,很多因素都可能对识别结果产生干扰。
一方面,一些外部环境因素可能对生物识别的准确性产生比较大的影响;另一方面,人们本身的生物特征变化也可能干扰生物识别的准确性,像整容、受伤、年龄变化,乃至佩戴隐形眼镜等事件都可能会对生物识别的结果产生影响。
(取材于陈永伟的相关文章)1.根据材料一,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 分)()A.贾公彦对“下手书”的注释,能够表明他是历史上第一个运用指纹识别的人。
B.郑玄对“下手书”的表述,证明早在周朝就已经发现指纹的性质并开始应用。
C.指纹识别作为一种生物识别技术,比人脸识别以及虹膜识别等更早开始使用。
D.人们开始大量使用生物密钥,是因为生物识别技术的安全性远高于传统密码。
材料二人脸识别技术是生物特征识别技术之一,目前该技术主要应用到刑事侦查、监控系统、安全支付等领域。
要实现人脸识别,大致分为四个模块:数据采集,图像分割,特征提取,动态识别。
人脸数据采集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传统的利用摄像传感器进行拍照;另一种是高清摄像头摄像,然后对摄像形成的视频进行帧分析。
无论是哪种方式,最终都是获取静态图像。
图像分割,就是将一幅图像按某种策略分块割开。
要确保对一幅图像的分割成功,首先要保证我们分割后的块之间属性无交叠,也就是说,在对图像分割之前,我们要预知分割后的各块具有鲜明的特征属性。
由于等待分割的图像内容不同,导致要预知图像被分割后的每一块的特征属性鲜明度随之不同,从而使图像分割时的块区域选择发生变化,这就是图像分割中特征属性与块区域之间的相互联系。
由此可见图像分割技术要解决的最基本问题就是对图像特征属性的提取和图像区域的划分。
对人脸数据进行采集后,并不是简单的进行存储,而是要进行特征的提取以便于后续的识别。
主要分为传统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
他们都是通过对数据采集,进行模型训练,而后能够对出现的人脸数据进行判断、预测和分类。
动态人脸识别不需要停驻等待,只要你出现在一定识别范围内,无论是行走还是停立,系统就会自动进行识别,也就是说,人以自然的形态走过去,摄像头会进行信息的抓拍和采集,发出相应的指令,进行动态人脸识别。
人脸识别是极富挑战性的课题,虽然人脸识别技术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在实际应用中仍然面临困难,主要是现实场景中不仅需要快速检索,同时要求达到很高的分类准确率。
可以考虑在人脸的局部和整体信息结合、多人脸特征融合、多分类器融合、人脸之间的相似性、3D人脸模型等方向,上进行研究,提高人脸识别的识别率和识别速度。
(取材于秦程等的相关文章)2.根据材料二,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人脸识别技术作为--种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目前已经应用到刑事侦查等重要领域。
B.人脸数据采集可以通过拍照,也可以通过摄像,目的是获取采集对象的静态图像。
C.人脸数据进行采集后,经过简单存储,就能通过与人脸进行比对,达到有效识别。
D.动态人脸识别指人进入识别范围,摄像头进行信息抓拍采集,系统自动进行识别。
3.根据材料二,对“图像分割”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图像分割,就是将一幅图像按某种策略分块割开,是人脸识别的关键模块之一。
B.图像分割是否成功,要看分割后的各块图像是否具有鲜明的无交叠的特征属性。
C.好的图像分割系统可以确保对不同的图像内容分割时块区域选择不会发生变化。
D.对图像特征属性的提取和图像区域的划分,是图像分割最基本的两个技术环节。
材料三一场疫情,从多个维度改变了社会生活。
在很多地方,原有的指纹、门禁卡设备被取消,人脸识别成为居民出入小区的唯一验证方式。
今年上半年,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劳东燕也遇到类似的状况,但她决定对人脸识别说“不”。
在劳东燕看来,很多推动人脸识别落地的机构,可能并没有意识到随之而来的风险有多大。
“如果人脸数据被泄露、被滥用,不仅不会改善社会治安,反而可能使相关的违法犯罪活动激增。
”她说。
与街道相关负责人谈话时,对方的主要论据是人脸识别可以排查违法犯罪人员,让小区更安全。
劳东燕对此难以认同。
在她看来,人脸识别技术给社会带来的巨大风险,远远大于它带来的各种便利。
更何况,打击犯罪只是社会治理的目标之一,无法构成强制居民刷脸的理由。
今年4月,《光明日报》曾刊发评论文章,点评江苏省常州市部分社区强制居民“刷脸进小区”的争议事件。
文章称,争议的导火线,或许正是对门禁系统的强制推行触碰了信息被采.集者的敏感神经,而信息的不透明、不对称加剧了被采集者的安全焦虑。
裁判文书网公开信息显示,从2018年7月开始,有犯罪分子通过非法购买公民个人信息并制作相应的“换脸”视频,突破了支付宝的人脸识别认证。
2019 年,又有“00后”男孩绕过了厦门银行App的人脸识别系统,使用虚假身份信息注册多个账户并倒卖牟利。
值得注意的是,生物特征识别信息无法更改的特性,将使得受害者更难获得有效救济。
“人脸数据具有不可更换性,因为我们无法换脸。
一旦泄露就是终身泄露,即便采取法律手段维权成功,也难以恢复原状。
”劳东燕说。
与技术的快速发展相对的是,现有的法律保护框架难以对人脸识别实现有效的规制。
目前的个人信息收集以同意机制为基础,如果作为数据主体的个人表示同意,接下来的数据收集、使用、处理就交给了企业和政府,数据主体难以进行后续的监督和控制。
法律的滞后性总是存在。
但在人脸识别领域,这一问题似乎更加突出。
(取材于《南方都市报》的相关文章)4.根据材料三,下列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社区中原有的指纹、门禁卡等设备不被取消,疫情在社区中的传播会更加严重。
B.对于人脸识别可以排查违法犯罪人员、让小区更安全这-观点,劳东燕看法不同。
C.《光明日报》4月的评论文章表明对“刷脸进小区”的争议已经引发人们的关注。
D.裁判文书网公开信息显示的内容反映出针对人脸识别的漏洞的违法行为不是个案。
5.目前还不适合推广人脸识别作为出入小区的验证方式,其原因有哪些?请根据上面三则材料概括回答。
(6分)二、本大题共7小题,共24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11题。
(共18分)善不可谓小而无益,不善不可谓小而无伤。
非以小善为一足以利天下,小不善为一足以乱国家也。
当夫轻始而傲微,则其流而必至于大乱也,是故子民者谨焉。
彼人也,登高则望,临深则窥。
人之性非窥且望也,势使然也。
夫事有起奸,势有召祸。
老聃曰:“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管仲曰:“备患于未形,上也。
语曰:‘焰焰弗灭,炎炎奈何;萌芽不伐,且折斧柯。
’智禁于微,次也。
”昔者,卫侯朝于周,周行人[1]问其名,曰:“卫侯辟疆。
”周行人还之,曰:“启疆、辟疆,天子之号也,诸侯弗得用。
”卫侯更其名曰“煅”,然后受之。
故善守上下之分者,虽空名弗使逾焉。
古者周礼,天子葬用隧,诸侯悬下。
周襄王出逃伯斗,晋文公率师诛贼,定周国之乱,复襄王之位。
于是襄王赏以南阳之地,文公辞南阳,请即死得以隧下。
襄王弗听,曰:“周国虽微,未之或代也。
天子用隧,伯父用隧,是二天子也。
以地为少,余请益之。
”文公乃退。
礼,天子之乐宫悬[2],诸侯之乐轩悬,大夫直悬,士有琴瑟。
叔孙于奚者,卫之大夫也。
轩悬者,卫君之乐体也。
繁缨者,君之驾饰也。
齐人攻卫,叔孙于奚率师逆之,大败齐师。
卫于是赏以温。
叔孙于奚辞温而请轩悬,繁缨以朝,卫君许之。
孔子闻之,曰:“惜乎! 不如多与之邑。
夫乐者,所以载国,国者,所以载君。
彼乐亡而礼从之,礼亡而政从之,政亡而国从之,国亡而君从之。
惜乎!不如多与之邑。
”宓子治亶父[3]。
于是齐人攻鲁,道亶父。
始,父老请曰:“麦已熟矣,今迫齐寇。
民人出,自刈负郭者归。
可以益食,且不资寇。
”三请,宓子弗听。
俄而,麦毕资乎齐寇。
季孙闻之怒,使人让宓子曰:“岂不可哀哉! 民乎,寒耕熟耘,曾弗得食也。
弗知犹可,闻或以告,而夫子弗听!”宓子蹴然曰:“今年无麦,明年可树。
令不耕者得获,是乐有寇也。
且一岁之麦,于鲁不加强,丧之不加弱。
令民有自取之心,其创必数年不息。
”季孙闻之,惭曰:“使穴可入,吾岂忍见宓子哉!故明者之感奸由也蚤,其除乱谋也远。
故邪不前达。
(取材于贾谊《新书·审微》)[1]行人:官名。
掌管朝觐聘问的官。
[2](宫、轩、直)悬:钟磬等乐器挂在架子上的形制。
四面挂,如宫室,称“宫悬”:去其南面,挂三面,称“轩悬”:挂两面为“判悬”:挂一面为“直悬”。
[3]亶父:地名。
6.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是故子民者谨焉谨:小心B.余请益之益:增加C.于是齐人攻鲁,道亶父道:取道D.麦毕资乎齐寇毕:完成7.下列对句中“以”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非以小善为一足以利天下以:认为B.于是襄王赏以南阳之地以:把C.以地为少以:因为D.繁缨以朝以:表修饰8.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焰焰弗灭,炎炎奈何;萌芽不伐,且折斧柯小小的火苗不扑灭,到了熊熊烈火时就没办法了;萌芽时不砍除,等到长成后再砍伐将会折断斧柄B.故善守上下之分者,虽空名弗使逾焉因此善于恪守上下名分的人,即使是空名也不允许超越规定C.周国虽微,未之或代也周国虽然微小,未来或许是可以替代的D.民人出,自刈负郭者归百姓出城,自行把城郭附近的麦子收割回来9.根据文意,下列理解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轻视事情的开端,忽视事物细节,会渐渐地形成大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