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 《名著导读 〈红星照耀中国〉》同步检测

合集下载

第三单元名著导读《红星照耀中国》同步练习

第三单元名著导读《红星照耀中国》同步练习

第一章:探寻红色的中国1.因而不到几个月之后,就演出了蒋氏西安被劫的一幕,他竟同时做了他们三方面的阶下囚!“西安被劫的一幕”是指西安事变,文中的“三方面”是指杨虎城、张学良、苏维埃政府。

2. 我在西安旅馆里住了几天,便有一个结实而庄严的中国人,面上红润,身上肥胖,穿着一件灰色绸长衫,走进我的开着门的房间里来,用极流利的英语跟我打招呼。

他的样子像是一个发达的商人,可是他自己介绍,说他姓王。

这个中国人是董健吾。

3.却是十分雄赳赳,所以当他走到我身边,像铁钳一般一把钳住我的臂膀的时候,就吓得我眼睛一眨。

这里的“他”是邓发,是中国红军特务队的首领。

第二章《到红色首都去的路上》4.南昌起义发生在 1927年8月1日年。

5.周恩来司令部唯一的奢侈品是蚊帐。

6.列举出两个我去见毛泽东途中同行的小鬼铁老虎老狗7.国民党曾悬赏 8 万要周恩来的首级; 25 万要毛泽东的首级。

8.周恩来说,不允许新闻调查者来苏区的是国民党。

9.安塞到处都是断壁残垣的原因是发大水淹的。

10.日本人在“满洲国”普遍实行保甲制度来控制农民。

11.请简述贺龙的性格特点?①贺龙是个大个子,像只老虎一样强壮有力②贺龙打仗勇敢,喜欢马③贺龙性格急躁但很谦虚,对党忠诚,喜欢听取别人意见④仇视有钱人。

即使他还在两百里外的地方,地主土绅都要闻风逃跑,,因为他行军神出鬼没。

第三章——在保安12.毛泽东人物形象:质朴纯真,博览群书,涉猎广泛,精力过人,天才的军事和政治战略家,同时他又是一个感情深邃,爱军爱民的人。

杰出的军事战略,深刻的政治洞见。

13.在保安讲述了共产党领导人毛泽东给作者的初步印象:健康、质朴纯真,有幽默感、精明、精力过人,是一个颇有天赋的军事家和政治战略家。

谈到了共产党的基本政策是反帝反封建。

红军大学开展的各项课程以及红军剧社开展的宣传工作。

14.红军大学有哪些独特无二的地方?它的校长是一个 28 岁的指导员,据说他从来没有吃过一次败仗。

名著导读《红星照耀中国》同步检测附答案解析6知识点

名著导读《红星照耀中国》同步检测附答案解析6知识点

名著导读《红星照耀中国》同步检测附答案解析6知识点一、选择题1.阅读下面的语句,按要求作答。

斯诺说:“总司令被逮这一惊人事件把中国历史引导到了新的方向。

”(《红星照耀中国》)“总司令被逮这一惊人事件”指的是什么?2.根据你对《红星照耀中国》的阅读,填写相应的人物。

3.美国记者_______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

”文中的“大迁移”是指______,此书又名_______。

4.填空题。

《红星照耀中国》书中展示了一大批红军主要领导人物形象,如:令地主士绅闻风逃跑,以“行军神出鬼没”著称的_____;大公无私,个性率真,个人服装是“用缴获的降落伞做背心”的统帅大军的指挥员______;曾经是个教会学校的高材生,能用英语和斯诺交谈,斯诺眼中的“狂热分子”______。

5.《红星照耀中国》是_____国人_____(作者)写的,曾易名为《_____》。

6.《红星照耀中国》又名《______》,它的作者埃德加·斯诺是_______(国名)人。

作为新闻记者,他在中国大陆采访的主要地点应是____________。

7.《红星照耀中国》的作者是美国记者______,这部著作被美誉为“__________”的杰出作品。

8.小柯与小乔正拿着这学期所读的名著热烈讨论呢,让我们加入其中,一起来个思维碰撞吧!请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内容。

小柯:我发现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中介绍人物时叙事角度有点奇怪,大部分用第三人称讲述,但介绍①________________时(《一个共产党员的由来》),以第一人称“我”的角度讲述他自己的生平,看起来不像新闻,倒像一篇人物自传呢!(填一个相应的人物)我:这样子让被采访的人物自述生平,确实符合传记②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小乔:这样既有第一手的新闻事实,也有传主自身对事件的思考,使读者对曾经发生过的历史事实有更清楚的了解,真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纪实佳作呢!9.下面是《红星照耀中国》相关内容的叙述,按要求填空。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名著导读名著导读 《红星照耀中国》复习题(含答案)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名著导读名著导读 《红星照耀中国》复习题(含答案)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名著导读《红星照耀中国》专题复习《红星照耀中国》作者:埃德加•斯诺(美国记者)《红星照耀中国》为了国民党统治区出版方便,曾易名《西行漫记》它是忠实描绘中国红色区域的第一本著作书中向世界宣告: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色革命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

《红星照耀中国》题目中“红星”象征着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色革命。

《红星照耀中国》特指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社会革命,有明显的赞誉意味。

红星照耀中国主要人物分析姓名出身外貌(原文)性格毛泽东出身农民,父亲原是一个贫农,克勤克俭,后来渐渐富裕起来。

父亲管教严格,母亲是个心地善良的妇女。

为人慷慨厚道,随时愿意接济别人,可怜穷人。

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的人物,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驼,一头浓密的黑发留得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好,颧骨凸出。

一个非常精明的知识分子的面孔。

他是一个生活简朴;刻苦努力,精明博学;勇于反抗,勇敢无畏;质朴纯真,真诚老实,平易近人;自尊心极强的人。

周恩来大官僚家庭。

祖父曾任清朝大官,父亲是个杰出的教书先生,母亲不同凡俗,是个博览群书的妇女。

他个人清瘦,中等身材,骨骼小而结实,尽管胡子又长又黑,外表上仍不脱孩子气,又大又深的眼睛富于热情。

面目英俊,身材苗条,像个姑娘。

他是一个温和文雅;忠心耿耿;吃苦耐劳;不折不挠;头脑冷静,善于分析推理,讲究实际经验的人。

有一口流利的英语朱德出生于1886年四川仪陇县马鞍场村子里,是穷苦的佃农。

他貌不惊人,沉默谦虚,说话轻声,有点饱经沧桑。

眼睛很大,眼光非常和蔼。

身材不高,但很结实,胳膊和双腿都像铁打的一样。

他是一个天性温和、爱护部下、平易近人;爱好广泛;负责,诚实可靠;聪明睿智,经验丰富的人。

贺龙他的父亲是哥老会的一个领袖,把名望传给了贺龙,因此贺龙在年轻时就闻名湖南全省。

(宴会上面对枪声面不改色)大个子,像只老虎一样强壮有力。

第三单元名著导读《红星照耀中国》同步练习

第三单元名著导读《红星照耀中国》同步练习

名著《红星照耀中国》同步复习训练一、名著选读1、请运用积累的知识,完成(1)—(3)题。

(12分)【甲】关于这种惊人的征战,将来有一日会有人写成全部的叙事诗的。

这种征战。

即使把政治和战事除掉,也是近代历史中,青年们的一种动人的成就。

可是我zàn时必须要继续我的故事,因为我们已经把红军会合在西北了。

现在我把毛泽东主席所写的一首诗,拿来当作结束,这位指挥者既能领导远征,同时又写得一手好诗。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bó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乙】但是这时突然出现了一个清瘦的青年军官,他长着一脸大胡子。

他走上前来,用温和文雅的口气向我招呼:“哈啰,你想找什么人吗?”他是用英语讲的!(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4分)即()使 zàn()时逶迤()磅bó()(2)以上两个文段选自《________________》,文段中的“我”是指________________(人名)。

两个文段涉及的两位主要红军将领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4分)(3)请从上面两位主要红军将领中任选其一,说出其性格特征或精神品质。

(4分)【参考答案】(1)jí暂 yí礴(2)红星照耀中国埃德加·斯诺毛泽东周恩来(3)示例一:毛泽东。

他具有强烈的反抗意识,好学进取。

他质朴纯真,生活简朴,身体素质佳,博览群书,涉猎广泛,一丝不苟,不知疲倦,果断有魄力,是一位天才的军事和政治战略家,同时他又是一个感情深邃、爱军爱民的领导人。

示例二:周恩来。

他平易近人,温和文雅,细心热情,同时又冷静理智,善于分析,知行合一,生活朴素,充满生命的活力。

2、请运用积累的知识,完成(1)-(4)小题。

(13分)在这锯齿形的城头兜.了半个圈子,我碰到了一小队号兵——他们这时在休息。

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名著导读之《红星照耀中国》练习

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名著导读之《红星照耀中国》练习

备考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名著导读之《红星照耀中国》一、单选题1.下列关于名著人物的判断,有误..的一项是()A.他是一位瘦弱的如同林肯般的人物,身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弯曲,披着一头很长的浓厚的乌发,睁着一双巨大而敏锐的眼睛,还有高鼻梁和突出的颧骨。

我在一刹那所得的印象,是一个非常机智的知识分子的面孔。

(毛泽东)B.他的相貌并不动人,身材矮胖,但有铁一般的臂膀和腿。

他的衣、食、住都同士兵一样,共尝士兵们的艰苦,早年往往赤脚走路。

他喜欢在军营里散步,跟士兵们坐在一起,说故事,同他们玩耍。

乒乓球打得很好,篮球也不错。

(朱德)C.他是瘦个子,中等身材。

细小而坚韧的骨骼,又大又深的眼睛富于热情,尽管有长而黑的胡子,外表上仍不脱孩子气。

他英文讲得虽不流利,却相当准确,据他说已有五年不讲英文了,这使我很惊讶。

(周恩来)D.他急躁而又谦虚,没受过多少教育,但有出色的军事才能。

传说用一把菜刀在湖南建立一个苏区,英勇善战,行军神出鬼没,口才好,成望高。

(彭德怀)二、填空题2.人物品评。

请你从中选择一位人物,用他的经历印证下面的诗句。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郑燮《竹石》A.彭德怀 B.朱德 C.徐海东我选▲,理由是▲3.下面是一位同学在阅读《红星照耀中国》时,以“领袖人物形象”为主题进行梳理,整理了一份思维导图,有A、B、C三处尚未填出,请帮他完成。

ABC三、语言表达4.馆长准备设立《红星照耀中国》主要人物展馆,你觉得谁应该安排在第一展馆?请从以下两位备选人物中任选一位,结合作品内容谈谈理由。

[备选人物]A.毛泽东 B.周恩来四、名著导读根据名著内容,完成下面小题5.下表横线①②处填入与其人物和人物形象描述相匹配的两选项是()人物人物形象描述他确乎有一种吸引力,似乎是羞怯、个人的魅力和领袖的自信的奇怪混合的产①物。

他是个行动同知识和信仰完全一致的纯粹的知识分子。

他被国民政府报刊称为“劣迹昭著”;他一直忠于党,从来没有违反过党的纪②律。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名著导读《红星照耀中国》同步练习(含答案)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名著导读《红星照耀中国》同步练习(含答案)

八年级上册红色经典阅读篇目红星照耀中国(练习)一、填空题1.《红星照耀中国》这部作品,题目中的“红星”象征着,这本书充满了国际主义精神,加拿大医生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支持中国的革命事业,不幸的是在一次战役中因感染细菌而献出了生命。

2.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忠实描绘中国红色区域的著作是一部实作品,其基本特点是。

3.《红星照耀中国》中,关于长征发生的重大事件有:占据遵义、四渡、巧渡、强渡、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

4.《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对于西安演出的这场惊险好戏的动机或政治背景,我们怎么说都行,但是有一点必须承认,它所选择的时机和执行的经过,可谓高明之极。

”这段话中“西安演出的这场惊险好戏”指的是,发动者是。

5.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填空。

为了教育好子女,一位严厉、尽责而不乏爱心的父亲,杰出的翻译家,于1954年到1966年间及具夫人与了100多封家信给两个儿子,这本书信名为《》。

为了民族未来,红军爬雪山过草地……历尽艰辛,创下了(事件)的壮举(《红星照耀中国》)。

二、名著阅读6.根据《红星照耀中国》,在彭德怀、贺龙两人个人中选取你感兴趣的一个,用简洁的语言写出两个令你非常钦佩的事件。

7.请根据你的积累和理解,完成《红星照耀中国》一书的思维导图。

8.《红星照耀中国》不论我们对这一事件的动机及政治背景作何评论,都必须承认这一点,在西安进行的这场军事政变时机抓得很好,执行得也十分利落。

这场军事政变……使中国最终站到了即将来临的世界反法西斯斗争一边。

(1)材料中所说的“这场军事政变”指什么事件?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一事件。

(2)“这场军事政变”的解决有何历史意义?阅读《红星照耀中国》,传承革命精神。

9.班级准备举行“走近领袖”宣讲会。

请选择下面一个人物,简要说说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A.毛泽东 B.周恩来 C.朱德我选择,他是一个10.向斯诺学习写故事,《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经典的纪实性作品,最大的特点就是“用事实说话”。

八年级上册名著导读《红星照耀中国》导读同步练习

八年级上册名著导读《红星照耀中国》导读同步练习

《红星照耀中国》导读同步练习一、基础演练选择题1. 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

”文中的“大迁移”是指()A、国民革命军北伐B、朱、毛红军会师井冈山C、北方少数民族南迁D、中国工农红军万里长征2. 美国记者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

”文中的“武装宣传”是指()A、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扩大了革命影响B、太平天国北伐、东征,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C、工农红军的万里长征,成为“革命的播种机”D、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开辟了革命根据地3. 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以纪实性手法向西方国家大量介绍了红色中国以及红军长征的事迹,一度风靡全世界。

2017年是红军长征胜利()A、51周年B、61周年C、71周年D、81周年4. 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冒险、探索、发现、勇气和胆怯、胜利和狂喜、艰难困苦、英勇牺牲、忠心耿耿,这些千千万万青年人的经久不衰的热情,始终如一的希望,令人惊诧的革命乐观情绪,像一把火焰,贯穿着这一切,他们无论在人力面前,或者在大自然面前,上帝面前,死亡面前,都绝不承认失败。

”这是斯诺对以下哪一事件的评价()A、五四运动B、红军长征C、北伐战争D、抗日战争5. 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西安进行的这场军事政变时机抓得很好,执行得也十分利落……使中国最终站到了即将来临的世界反法西斯斗争一边。

”斯诺所说的“这场军事政变”是指()A、八一三事变B、西安事变C、九一八事变D、七七事变二、能力提升。

1.苏维埃政府对农民最有重要意义四项举措:答:2. 在来到中国进行国际援助的众多国际友人中最杰出的三位美国记者是谁?他们记录中国历史的著作是什么?答:3.共产党规定合作社的五项主要任务是什么?答:三、链接中考1.简述《红星照耀中国》一书的主要内容。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名著导读《红星照耀中国》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名著导读《红星照耀中国》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名著导读《红星照耀中国》同步练习题(含答案)基础巩固1.名著阅读。

《红星照耀中国》是美国著名记者根据自己1936 年访问陕甘宁边区的经历和见闻所著的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

1937 年10 月在英国伦敦首次公开出版,取名为《》。

和是作者笔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此两人也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代卓越的领导人。

2.下列关于《红星照耀中国》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在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的眼中,毛泽东学识渊博、头脑冷静、善于分析和推理,是纯粹的知识分子、是书生出身的造反者。

B.朱德出生于佃农家庭,他曾经加入同盟会、参加了推翻清政府的革命,后来寻找共产党,成为中国共产党最老的党员之一。

C.毛泽东对当时的世界政治惊人地熟悉,他提出的世界政局时事问题连埃德加都无法回答,这显示出毛泽东卓越的政治军事才能。

D.埃德加深入根据地,根据考察和采访得来的第一手资料,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做出了客观评价、并向世界做出了公正报道。

3.小华同学在阅读了《红星照耀中国》后绘制了下面的思维导图,请你调动阅读积累,在图中①②处填写相应内容。

4.名著阅读。

一位同学在阅读《红星照耀中国》的过程中,做了下面的读书卡片,请仔细阅读,完成后面的小题。

(1) 下面各项,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①处的事件是:领导秋收起义;与朱德在井冈山会师;遵义会议奠定其领导地位。

B.②处的形象特点是:温和文雅,头脑冷静,善于分析推理,讲究实际经验。

C.③处的形象特点是:平易近人,身先士卒,忠诚谦虚。

D.④处的人物是:徐海东。

(2) 下列事件,不能填在⑤处的一项是A.26 岁被任命为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

B.组织成立湖北省第一支“工农军队”。

C.在巴黎帮助组织中国共产党,成为创建人。

D.到南昌,参与组织八一起义。

选段训练5.名著阅读。

我到后不久,就见到了毛泽东,他是个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的人物,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驼,一头浓密的黑发留得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高,颧骨突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著导读红星照耀中国》习题1. 《红星照耀中国》又名()是()国著名记者()的不朽名著,是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

作者真实记录了自()至()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先后被译为二十多种文字,几乎传遍了全世界。

2.红军给战士规定了三条简明的纪律是:行动听指挥;();打土豪要归公。

3.在《苏维埃的掌权人物》《一个共产党员的由来》中,我读到了年届不惑的()。

他的童年、在长沙的日子、革命的前奏、国民革命时期、苏维埃运动、红军的成长,不仅呈现了他(),而且呈现了红军的成长历史。

我还读到了书生出身的“造反者”()——他是大官僚家庭的儿子,先后就读南开中学、南开大学;先后在法国、英国、德国学习,先后组织了上海罢工、(),是党的创建人,是著名的革命组织者…… 无私地忠于一种思想,从不承认失败的不屈不挠的精神,都包含在这个红军创建者的故事之中。

4.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还有很多令人印象深刻的人物。

一家被灭口 66 人、让斯诺懂得“ 阶级斗争” 的红色窑工();人生五十始的教育委员(),还有平均年龄在 25 岁以下的强渡大渡河的英雄们,觉得别人整天唱歌花费太多时间的电气专家(),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 16 岁的江西老表,已经 64 岁自称是年纪最大的红军战士(),担心记者把自己写进专著、被外国人误以为“鸡巴”而影响红军声誉的红军小鬼向季邦……5. 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

”文中的“大迁移”是指() A、国民革命军北伐B、朱、毛红军会师井冈山 C、北方少数民族南迁 D、中国工农红军万里长征一、选择题1. 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

”文中的“大迁移”是指()A、国民革命军北伐B、朱、毛红军会师井冈山C、北方少数民族南迁D、中国工农红军万里长征2. 美国记者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

”文中的“武装宣传”是指()A、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扩大了革命影响B、太平天国北伐、东征,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C、工农红军的万里长征,成为“革命的播种机”D、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开辟了革命根据地3. 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以纪实性手法向西方国家大量介绍了红色中国以及红军长征的事迹,一度风靡全世界。

2017 年是红军长征胜利()A、51 周年B、61 周年C、71 周年D、81 周年4. 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冒险、探索、发现、勇气和胆怯、胜利和狂喜、艰难困苦、英勇牺牲、忠心耿耿,这些千千万万青年人的经久不衰的热情,始终如一的希望,令人惊诧的革命乐观情绪,像一把火焰,贯穿着这一切,他们无论在人力面前,或者在大自然面前,上帝面前,死亡面前,都绝不承认失败。

”这是斯诺对以下哪一事件的评价()A、五四运动B、红军长征C、北伐战争D、抗日战争二、简答题1.苏维埃政府对农民最有重要意义四项举措:答:重新分配土地,取消高利贷,取消苛捐杂税,消灭特权阶级。

2.代议制苏维埃政府结构是怎样的?答:从最小的单位村苏维埃开始建立的,上面是乡苏维埃、县苏维埃、省苏维埃,最后是中央苏维埃。

每村各选代表若干人参加上级苏维埃,依此类推,一直到苏维埃代表大会的代表。

凡年满十六岁的,普遍有选举权。

3.苏维埃革命委员会的权利有哪些?答:它有决定选举或改选权,同共产党合作紧密。

乡苏维埃下面设教育、合作社、军训、政训、土地、卫生、游击队训练、革命防御、扩大红军、农业互助、红军耕田等等委员会,由乡苏维埃指派。

苏维埃的每一分支机构中都有这种委员会,一直到负责统一各项政策和作出全国性决策的中央政府。

4.苏维埃政府对春耕工作做怎样的批示?答:进行广泛的宣传,争取农民自愿参加,不要有任何强迫命令。

5.苏维埃政府下的地主是怎样定义的?答:根据共产党的(大大简化了的)定义,凡是大部分收入来自出租给别人种的土地而自己不劳动的人都是地主。

6.在来到中国进行国际援助的众多国际友人中最杰出的三位美国记者是谁?他们记录中国历史的著作是什么?答: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尼姆.威尔斯《续西行漫记》,哈里森.福尔曼《北行漫记》。

7.毛泽东认为中国人民能够消耗和打败日本军队的三个条件是什么?答:一,中国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第二,全世界结成反日统一战线;第三,目前在日本帝国主义势力下受苦的被压迫各国人民采取革命行动。

8.简要叙述红军长征的经过。

答:红军一共爬过 18 座山脉,渡过 24 条河流,经过 12 个省份,占领过 62 座大小城市,突破 10 个地方军阀军队的包围,开进和顺利穿过 6 个不同的少数民族地区。

9、共产党定义的什么人算地主?高利贷和土豪算吗?答:共产党定义的地主是大部分收入来自出租给别人种的土地而自己不劳动的人;按此定义,高利贷和土豪属于这一类。

10、共产党规定合作社的五项主要任务是什么?答:制止商人对群众的剥削;克服敌人的封锁;发展苏区国民经济;提高群众经济政治水平;为社会主义建设准备条件。

12、《红星照耀中国》为什么改名为《西行漫记》?答:一九三七年十月,《红星闪耀中国》一书在伦敦出版。

当时作者正在被日控制的上海,想要在国内公开出版是不可能的。

但在中共地下组织的的帮助下,经过修改,将书名改为《西行漫记》作为掩护出版。

不到几个月就轰动了国内外华侨并重印发行多次。

直到现在,虽然不用再用这个隐晦的名字,但为了保证初版的本来面目,现在的重印本仍采用这个名字。

13、简述斯诺从李长林口中得到的贺龙印象。

答案要点:①贺龙是个大个子,像只老虎一样强壮有力。

他已年过半百,但仍很健康。

他不知疲倦。

②贺龙对有钱人的仇视,据说,如果贺龙还在二百里外的地方,地主士绅都要闻风逃跑,哪怕有南京军队重兵驻守的地方也是如此,因为他以行军神出鬼没著称。

14、简述《西行漫记》一书中斯诺的彭德怀印象?答:①乐观、豁达、勇敢的精神品质。

②彭德怀大公无私,他唯一的个人衣服,就是这件用缴获的降落伞做成的背心。

他为这件战利品而孩子气地得意,表现了他率真的个性,作者是很欣赏的。

③“兔子一般窜了出去”,抢先到达山顶,不仅表现彭德怀身体健康、动作敏捷,还体现了他作为一名统率大军的指挥员不失活泼、天真的个性。

15、朱德妻子康克清眼中的丈夫的性格是什么?答:一、天性极端温和;二、对一切大小事情都十分负责;三、喜欢跟一般战斗员生活打成一片,经常和他们谈话。

16.简要回答张学良在南方同红军打仗以后,对红军以及战斗的认识。

答:①.他们所打的“土匪”实际上是由抗日爱国的能干指挥员领导的;②“剿共”这件事情可能要继续好几年;③一边同红军打仗,一边要抗日是不可能的;④而在这期间东北军却在同自己毫不相干的战事中很快消耗兵力,土崩瓦解。

17.红军的 11 项纪律有哪些?答: 1 行动听指挥; 2 不拿贫民一点东西;3 打土豪要归公; 4 上门板;5 捆铺草;6 对老百姓要和气,要随时帮助他们;7 借东西要还;8 损坏东西要赔;9 和农民买卖要公平;10 买东西要付钱;11 要讲卫生,盖厕所离住家要远。

18.红军如何改变佃农、贫农、中农以及所有“贫农”成分的处境。

答:1.在新区中第一年就取消了一切租税,使农民们有透口气的机会,在老区里,只保留一种单一的累进土地税和一种单一的小额营业税;2.他们把土地分给缺地农民,大片大片地开“荒”—多数是在外或在逃地主的土地;3.他们没收有钱阶级的土地和牲口,分配给穷人。

19.共产党认为合作社是“抵制私人资本主义和发展新的经济制度的工具”他们规定它的五项主要任务有哪些?答:1. 制止商人对群众的剥削;2.克服敌人的封锁;3.发展苏区国民经济;4.提高群众经济政治水平;5.为社会主义建设准备条件。

20.游击战为什么在有些地方发展很快,成为了政治力量,而在别的地方却很容易遭到迅速的镇压?答:1.中国的游击战只有在共产党的革命领导下才能取胜,因为只有共产党有决心、有能力满足农民的要求,了解在农民中间进行深入、广泛、经常的政治和组织工作的必要性,能够实现它宣传的诺言。

21.游击队的实际战地领导必须坚决果断、勇敢无畏。

没有这些领导品质,游击战不但不能发展,而且在反动派的进攻下一定会衰亡。

22.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基础是什么?答: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基础,就共产党人而论,可以归结为孙逸仙博士和国民党接受两大革命原则。

第一个原则承认有必要采取反帝政策—用革命行动收复政治上、领土上和经济上的全部民权。

第二个原则要求在国内实行反封建反军阀政策—对地主军阀实现民主革命,建设新式的社会、经济、政治生活,共产党和国民党都认为这必须是民主性质的。

23.中国人民在什么条件下才能够消耗和打败日本的军队?答:第一,中国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第二,全世界结成反日统一战线;第三,目前在日本帝国主义势力下受苦的被压迫各国人民采取革命行动。

24、红军在井冈山运动时期采取的四个口号是什么?答: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

25.“秋收起义”运动的五大纲领是什么?答:一、省的党组织同国民党完全脱离;二、组织工农革命军;三、除了大地主以外也没收中、小地主的财产;四、在湖南建立独立于国民党的共产党政权;五、组织苏维埃。

26 为什么说红军的西北长征是撤退而不能说是溃退?答:红军的西北长征是一场战略撤退而不能说是溃退,因为红军终于到达了目的地,其核心力量仍完整无损,其军心士气和政治意志的坚强显然一如往昔。

共产党人认为,而且显然也这么相信,他们是在向抗日前线进军......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中采访了众多共产党领袖,成昊同学在阅读中,特别关注这些领袖们的读书生活,他摘录了下面几段话,请阅读后完成 6—8 题。

(6 分)【摘抄一】我很小的时候,读了《精忠传》《水浒传》《隋唐演义》《三国演义》和《西游记》。

十三岁时,如饥似渴地阅读凡是我能够找到的一切书籍。

有一次,我读了一本叫作《▲》的书,这本书我非常喜欢,激起我想恢复学业的愿望。

中国古代帝王尧、舜、秦皇、汉武的事迹使我向往,我读了许多关于他们的书。

我决定参加正规军,……,剩下的银饷,我都用在订报纸上,贪读不厌。

我读了亚当·斯密的《原富》,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和约翰·穆勒的一部关于伦理学的书。

我读了卢梭的著作,斯宾塞的《逻辑》和孟德斯鸠写的一本关于法律的书。

我第二次到北京期间,读了许多关于俄国情况的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