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九年级化学第3讲 自然界的水

合集下载

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 自然界的水人教实验版知识精讲

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 自然界的水人教实验版知识精讲

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人教实验版【本讲教育信息】一. 教学内容: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二. 重点、难点:重点:1. 水的组成2. 分子原子的概念、性质3. 化学反应的实质4. 水的净化过程5. 物质的分类难点:分子原子的概念辨析水净化处理的过程三. 重点分析和讲解:1. 电解水实验:负极产生的气体可以燃烧,是氢气;正极产生的气体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气体与正极产生的气体的体积比为2:1,质量比为1:8;电解水的实验说明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精确的实验表明每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水的化学式H2O。

正氧负氢,氧一氢二。

2. 物质的分类:3. 分子原子的知识(1)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原子、分子和离子;(2)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3)分子的基本性质体积小、质量小;分子在不断运动;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速度越快。

分子之间有间隔;气体分子之间的间隔最大,液体次之,固体最小。

(4)分子的构成:分子由原子构成。

例如:一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5)从分子的角度看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物质的分子本身没有变化,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它的分子起了变化,变成了别的物质的分子;(6)化学变化的实质(由分子原子的角度看化学变化):分子分成原子,然后原子重新组合;(7)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8)原子与分子的本质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能再分;(9)由分子的角度看混合物与纯净物: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如果是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就是混合物,由同种分子构成的就是纯净物;4. 水的净化(1)自然界的水都不是纯水,利用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方法可以净化水。

(2)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叫做硬水,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叫做软水。

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可软化硬水,生活中通过煮沸也可以降低水的硬度。

(3)硬水与软水的区别:加入肥皂水,泡沫丰富的是软水,无泡沫或泡沫较少的是硬水。

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 自然界的水》课件

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  自然界的水》课件

星的木条复燃
淡蓝色火焰
第五页,共十五页。
通过该实验你可以得到(dédào)那些结论啊?
从宏观的角度 理解变化: (jiǎodù)
从微观的角度 理解变化: (jiǎodù) 第六页,共十五页。
四、水的净化 (jìnghuà)
1. 净 水 过 程 有 化 学 变 化 (huàxué 发 生 的 是 biànhuà) ()
第九页,共十五页。
c、改进后过滤,得到了澄清透明的 水,他兴奋地宣布:我终于制得了纯水! 对此。你有无不同看法?理由是 。
d、能够用来区别硬水和软水的是 A.观察颜色 B.加入明矾(míngfán),搅拌
C.溶解食盐 D.加肥皂水搅拌
e、将硬水软化的方有

第十页,共十五页。
(6)活性炭吸附池,可除去 ;是因为活性炭具有(jùyǒu) ()
从水中

4. 通过过滤池,可除去

5.杨雯将浑浊的湖水样品倒入烧杯中,先加 入明矾粉未搅拌溶解,静置一会儿后,采用 (cǎiyòng)下图所示装置进行过滤,请问:
第八页,共十五页。
a、加明矾的作用是 一种仪器是 ,其作用 紧靠烧杯内壁是为了
,图中还缺少的
;漏斗下端

b、过滤(guòlǜ)后观察发现,滤液仍然浑浊。 可能的原因有:
A.从水库取水
B.通过过滤池
C.通过活性炭吸附池 D.投药消毒 第七页,共十五页。
2. 取水口处的河水呈浑浊(húnzhuó)状,是因为水 中含有许多 ;而纯水是 色, 臭,清澈透
明的液体 。
3. 加絮凝剂的目的是
;在某些
乡村,可以采用明矾净水,是因为明矾溶于水生
成的胶状物可以 悬浮于水中的杂质,使之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知识点归纳

⼈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然界的⽔知识点归纳⼈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然界的⽔知识点归纳第⼀节⽔的组成⼀、⽔的物理性质纯净的⽔是没有颜⾊、没有⽓味、没有味道的液体。

在101kPa 时,⽔的凝固点是0℃,沸点是100℃,4℃时密度最⼤,为1g/mL 。

⼆、⽔的电解实验(实验装置如右图)【实验现象】①通电后,电极上有⽓泡产⽣。

通电⼀段时间后,两个试管内汇集了⼀些⽓体,与正极相连的试管内的⽓体体积⼩,与负极相连的试管内的⽓体体积⼤,体积⽐约为1:2,质量⽐约为8:1。

②与正极相连的试管内的⽓体可以使带⽕星的⽊条复燃;与负极相连的试管内的⽓体移近⽕焰时,⽓体能够燃烧,⽕焰呈淡蓝⾊。

【实验结论】①⽔在通电的条件下,发⽣了分解反应,⽣成氢⽓和氧⽓:2H 2O 2H 2↑+O 2↑;②⽔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在反应前后,参与反应的元素种类没有变化);③化学反应中,分⼦可分,原⼦不可分。

【注意事项】①通电时,必须使⽤直流电。

②预先在⽔中加⼊少量氢氧化钠溶液或稀硫酸可以增强⽔的导电性。

③负极产⽣的是氢⽓,正极产⽣的是氧⽓。

三、物质的分类第⼆节分⼦和原⼦⼀、分⼦和原⼦的异同物质混合物纯净物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种元素是氧元素的是氧化物)酸、碱、盐、有机物⼆、验证分⼦运动的探究实验【实验操作】如右图,取适量的酚酞溶液,分别倒⼊A、B两个⼩烧杯中,另取⼀个⼩烧杯C,加⼊约5mL浓氨⽔。

⽤⼀个⼤烧杯罩住A、C两个⼩烧杯,烧杯B置于⼤烧杯外。

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烧杯A中的酚酞溶液由上⾄下逐渐变红。

【实验结论】分⼦是不断运动的。

【注意事项】浓氨⽔显碱性,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浓氨⽔具有挥发性,能挥发出氨⽓。

三、从微观⾓度解释问题1.⽤分⼦观点解释由分⼦构成的物质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理变化:没有新分⼦⽣成的变化。

(⽔蒸发时⽔分⼦的间隔变⼤,但⽔分⼦本⾝没有变化,故为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分⼦本⾝发⽣变化,有新分⼦⽣成的变化。

科普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专题2 单元3 自然界的水教案 科普版

科普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专题2 单元3 自然界的水教案 科普版

自然界中的水一、教学背景本节采用多媒体投影教学,边演示实验边讲解,学生基础较好,并且水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并不陌生,所以这节课的讲解我尽量多联系实际。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纯水与自然水,硬水,软水的区别;(2)了解吸附,沉淀过程和蒸馏等净化的方法.(3)做沉淀、过滤实验,培养实验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农村及自来水厂对水的净化方法的讨论与探究,了解净化水的方法 .(2)通过了解硬水的危害,使学生了解软化硬水的必要性,并区分硬水及软水.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本课题的学习,增加学生对身边化学的学习兴趣.(2)通过课堂实验,家庭实验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勇于创新,大胆实践的探究精神.(3)通过对本课题的学习,提高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意识.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了解硬水及软水的区别;2初步掌握过滤与蒸馏的实验技能.四、教学准备1 准备好一杯浑浊的湖水,矿泉水;2 准备好过滤所用的仪器,药品;3 准备好肥皂水,硬水,及软水,.五、教学过程同学们都知道,水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可以说水是生命的源泉,没有水也就不会有我们人类了.自来水厂净水的过程但是随着水资源的不断污染,自然界的水不象以前那样清澈了.大家看这杯水就是污染之后的水,非常浑浊.那么我们经过怎样的处理才能使这杯水变澄清呢?大家开始讨论。

单元1自然界中的水甲生:向水中加入某些净水剂如明矾,利用明矾溶于水后生成的胶状物对杂质进行吸附,使杂质沉降来达到净水的目的,冉采用某种方法使沉淀物与水分离。

乙生:将烧杯中的水静置一段时间,使水中的一些不溶性固体杂质沉降下来,然后再将固体与水分开。

丙生:通过加热使水沸腾成水蒸气,然后使水蒸气冷凝成蒸馏水,从而除去水中的杂质。

将大烧杯中浑浊的天然水分成四份,取三份分别按以下实验操作进行探究,留一份与实验后所得到的水进行比较。

实验一:取一份天然水,向其中加入少量的明矾粉末,搅拌溶解后,静置,观察现象。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复习知识点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复习知识点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复习知识点九年级上册化学复习知识1自然界的水一、水的组成1.电解水实验:电解水是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发生了化学反应。

水分子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这两种原子分别两两构成成氢分子、氧分子,很多氢分子,氧分子聚集成氢气、氧气。

2.一正氧、二负氢实验现象:电极上有气泡,正负极气体体积比为1:2。

负极气体可燃烧,正极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水=氧气+氢气(分解反应)2H2O=2H2↑+O2↑3.水的组成:水是纯净物,是一种化合物。

从宏观分析,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水是化合物。

从微观分析,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水分子是由氢原子、氧原子构成的。

4.水的性质:(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没有味道的液体,沸点是100℃,凝固点是0℃,密度为1g/cm3,能溶解多种物质形成溶液。

(2)化学性质: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可分解为氢气和氧气,水还可以与许多单质(金属、非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盐等多种物质反应。

二、氢气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是相同条件下密度最小的气体。

2.化学性质:可燃性。

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火焰呈淡蓝色,唯一的生成物是水。

注意:氢气与空气(或氧气)的混合气体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因此点燃氢气前,一定要先验纯。

(验纯的:收集一试管的氢气,用拇指堵住试管口,瓶口向下移进酒精灯火焰,松开拇指点火,若发出尖锐的爆鸣声表明氢气不纯,需再收集,再检验;声音很小则表示氢气较纯。

)三、分子1.定义: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2.分子的特征:(1)分子很小,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2)分子总是在不停地运动着,并且温度越高,分子的能量越大,运动速度也就越快。

(3)分子间有作用力和间隔。

不同的液体混合后的总体积通常不等于几种液体的体积简单相加,就是因为分子间有一定的作用力和间隔。

四、原子1.定义: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2.化学变化的实质:分子的分化和原子的重新组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知识点复习.docx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知识点复习.docx

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课题 1水的组成一、水的组成(电解水实验)正极负极生成气体的物理性质通常状况下,无色、无气味的通常状况下,无色、无气味的气体气体检验气体的实验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可以燃烧,火焰呈淡蓝色气体名称氧气氢气气体体积比1∶2实验结论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水电解的示意图二、单质与化合物单质化合物定义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不同点同种元素不同种元素相同点纯净物纯净物实例氧气、氢气、铁、红磷水、二氧化碳、高锰酸钾三、物质分类:氧化物是化合物,它只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

而像氯酸钾中有钾、氯、氧三种元素,不是氧化物;氯化钠中含有钠元素和氯元素,没有氧元素,也不是氧化物。

课题 2分子和原子品红在水中扩散【活动探究】现象记录烧杯 A烧杯 B现象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无明显现象烧杯 C 中的肉眼看不到的烧杯 C 中的肉眼看不到物质运动到烧杯 A 中,致的物质无法运动到烧杯解释使烧杯 A 中溶液成分发 B 中,烧杯 B 中溶液成生改变,溶液由由无色变分不发生改变,溶液不为红色变色。

一、分子、原子比较对象分子原子相同点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体积、质量都很小;都是在不断运动着;彼此之间有间隔;同种分子(或原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或原子)性质不同①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①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不同点粒子②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②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成原子二、运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认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1.物质在发生物理变化时,物质的分子本身没有变化,没有变成其他物质的分子。

2.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分成更小的原子,原子又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课题 3水的净化一、纯水与天然水、硬水与软水区别关系纯水纯净物,澄清透明天然水混合物,常呈浑浊硬水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检验:加肥皂水,泡沫很少的是硬水,有大合物量泡沫的是软水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转化:设法除去硬水中的钙、镁化合物,可软水以使硬水软化成软水,如:镁化合物二、水的净化1.净化方法纯水是无色、无臭、清澈透明的纯净物。

仁爱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自然界的水 课件

仁爱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自然界的水 课件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生活、生产用水量不断增加。
水体污染的加剧,使可利用水减少。
当今世界,约20亿人口面临淡水危机,其中3亿人口生活在缺 水状态中。
一、水是由什么组成的
1. 水的电解实验
仪器、装置
















一、水是由什么组成的
正极管内的气体 1体积
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
负极管内的气体 2体积
3. 有人说水可以开发成能源,而且可以循环使 用。你是怎样看的?
你还想继续学习吗?
结束
想知道吗?水的化学式为什么写成H2O 他们,他们……掀开了水组成的秘密
结束
想知道吗?水的化学式为什么写成H2O
我们已经知道:水 通电 氢气+ 氧气
H2、O2的体积比为2:1,H2、O2的密度分 别为0.0899g/L和1.429g/L。
起初,普利斯特里只是给朋友们变变魔术而已。可他并 没有发现变完魔术后,瓶子里还有一位神秘的“客人”。 终于有一天,普利斯特里发现瓶壁上有不少水珠!
水也被看作是一种元素
1781年,普利斯特里把他的发现告知卡文迪许。 卡文迪许用不同比例的“可燃空气”和空气混合 物进行实验,证实了普利斯特里的发现,并断定 生成的液体是水。 在氧元素被确认后,卡文迪许用纯氧代替空气, 从而确认2体积的“可燃气”与1体积的氧恰好化 合成水。 虔诚的“燃素学说”信徒,还始终认为水是一种 元素,没有做出正确的解释。
设水的化学式为:HxOy
H、O两种元素的质量比等于生成的氢气 与氧气的质量比
xH mH2 VH2 H2 2 0.0899g / L yO mO2 VO 2 O2 1 1.429g / L x / y 2 :1 水的化学式可写为H2O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水的组成》自然界的水PPT精选课件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水的组成》自然界的水PPT精选课件
直到18世纪末,人们通过对水的生成和分解实验的研
究,才最终认识了水的组成。
研究氢气的燃烧实验是人们认识水的组成的开始 。我们先学习氢气。
第二页,共三十页。
一、氢气 1:.物理性质: 无色、无味、难溶于水的气体,
密度比空气小。 2.化学性质:
第三页,共三十页。
实验探究 【实验4-5】
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安静 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放出 大量热,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 内壁出现无色液滴。
图4-26 水分子分解示意图
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第十五页,共三十页。
资料卡片
水的组成揭秘
第十六页,共三十页。
1、下C列关于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的现 象叙述错误的是
()
A.产生淡蓝色火焰
B.放出大量的热 C.产物是水
D.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小烧杯,烧杯内壁有小液滴出现
解析:描述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现象时,主要描述伴 随的发光、放热现象及闻到的气味,生成物的状态、 颜色,反应是否剧烈等方面,而一般不说出生成物的 名称。所以C项错误。
第九页,共三十页。
3.讨论
(1)上述实验中水是否发生了分解反应?生成了几种新物质?
答:水发生了分解反应, 生成了氢气、氧气 (2)分析水的生成和分解实验,说明其中的哪些现象和事实能
够说明水不是一种元素,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第十页,共三十页。
2、实验结论:
(1)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 文字表达式:
第十三页,共三十页。
交流讨论
实验中V氧:V氢 小于1︰2,可能的原因? ①氧气比氢气在水中溶解的量多;
②部分氧气在电极上发生了氧化反应。
第十四页,共三十页。
微观解释 实验测得的一个水分子的构成为H2O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讲自然界的水
一、选择题
1. 水是人类不可缺少的宝贵资源。

下列标志是我国“国家节水标志”的是()
2. 下列做法不属于爱护水资源的是()
A. 植树造林,增加植被率
B. 洗菜水用来浇花
C. 生活中使用无磷洗衣粉
D. 向河流中排放含N、P的富营养物质
3. (舟山),联合国把世界水日的主题定为“废水”,关注重点是寻找各种方式来减少和再利用废水。

以下对不同工业废水的处理措施及对应的方法类别,都正确的是()
选项废水中的主
要污染物
处理措施方法类别
A不溶性颗粒物加明矾结晶法
B异味物质加活性炭吸附法
C氯化铜加硫酸钠过滤法
D纯碱加石灰水蒸馏法
4. (重庆)
A. 煮沸可降低水的硬度
B. 可用肥皂水区别硬水和软水
C. 水通电在正极获得氧气
D. 活性炭可将自来水变为纯净水
5. (广州)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工业废水需要处理达标后才能排放
B. 明矾可以使硬水转化为软水
C. 蒸馏海水和电解水的过程中发生的都是物理变化
D. 蒸馏水、自来水都是纯净物
6. (河南化学竞赛)水是生命之源,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导学号12604181)
A. 水由液态变成气态时,分子间间隔变大
B. 明矾净水是因溶于水生成的胶状物能吸附悬浮的杂质
C. 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D. 如果将水蒸干后有固体析出,这种水样中一定含有杂质
7. (邵阳)如图为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导学号12604182)
A. 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钠以增强水的导电性
B. 与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得到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C. 该实验中所得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约为2∶1
D. 该实验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二、填空题
8. (绥化)水是生命之源,为了人类健康,我们应该爱护水资源。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自制简易净水器中的活性炭具有________性。

(2)净水器中小卵石和石英砂起到________作用。

(3)在常用的净水方法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襄阳)水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

(1)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______(用化学符号表示)。

(2)如图是“电解水实验”示意图,图中试管乙中的气体
.......是________。

(3)生活中,人们常用肥皂水检验汉江水样品是硬水还是软水。

肥皂水遇________(填“硬水”或“软水” )泡沫少、易起浮渣。

10. (枣庄节选)上善若水,水育万物,水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2)3月22日是第二十五届“世界水日”,宣传主题是“Waste water”(废水)。

天然水的循环是重要的水体自净方式,其能量来自于________,属于_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3)自来水是通过水厂生产出来符合相应标准的供人们生活、生产使用的水。

其生产过程中加入液氯的作用为______________。

11. (龙东)3月22日是第二十五届“世界水日”,也是第三十届“中国水周”的第一天。

爱护水资源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某化学兴趣小组对学校附近的水质状况进行了相关研究调查:
(1)取回水样,静置后过滤,实验室过滤时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________;
(2)可用________检验该水样是硬水还是软水;
(3)日常生活中将硬水转化为软水的方法是________;
(4)下列做法会造成水体污染的是________。

(填序号)
①工业废水达标处理后排放
②随意丢弃废旧电池
③用含磷洗衣粉洗衣后直接排放污水
④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