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工程课程设计方法
【通用】物流工程课程设计.doc

目录一、基本原理———系统布置设计SLP (2)1.1 系统布置设计SLP的基本介绍 (2)1.2 SLP基本要素与程序模式 (2)二、基本要素 (3)2.1 液压转向器结构及有关参数 (3)2.2 作业单位划分 (4)2.3 液压转向器生产工艺过程 (5)三、物流分析 (6)3.1产品工艺过程分析 (6)3.2物流强度分析 (9)四、作业单位非物流相关分析 (13)五、作业单位物流与非物流综合相关分析 (14)5.1 计算合并后的相互关系分数及划分综合等级 (14)5.2 作业单位综合相关图 (15)六、作业单位无面积拼块图相关分析 (16)6.1 画关系工作表 (16)6.2 画无面积拼块图 (17)6.3 选择最优无面积拼块图 (17)七、工厂总平面布置三种可行性方案图及最优布置 (18)八、评价方案及择优 (22)8.1 计算权重 (22)8.2 选择方案 (22)九、总结 (23)参考文献 (23)一、基本原理———系统布置设计SLP1.1系统布置设计SLP的基本介绍SLP是一种条理性很强、物流分析和作业单位关系密切程度分析相结合、寻求合理布置的技术,不仅适合各种规模或种类的工厂的新建、扩建或改建中对设施设备的布置或调整,也适合制造业中对办公室、实验室、仓库等的布置设计,同时也可用于医院、商店等服务业的布置设计。
它分为确定位置,总体区划,详细布置,实施四个阶段。
1.2 SLP基本要素与程序模式1.2.1 SLP基本要素在缪瑟提出的系统布置设计SLP中,正把P、Q、R、S、T作为给定的基本要素,作为布置设计工作的基本出发点。
PQRST详细的含义如下:(1)P——Products指系统物料的种类(2)Q——Quantity指数量(3)R——Routing指路线(4)S——Service指辅助生产与服务过程的部门(5)T——Time指物料流动的时间1.2.2 程序模式系统布置设计SLP的程序模式如下分析寻优选择图1-1 系统布置设计SLP程序模式二、基本要素当地现有一叉车修理厂,占地面积为16000㎡,,厂区南北长为200m,东西宽80m,所处地理位置如图2-1所示。
物流工程课程设计

物流工程课程设计简介物流工程是一个涵盖了多种领域的学科,包括供应链管理、运输、仓储和物流信息系统等。
物流工程课程旨在使学生了解物流工程的概念和技术,以及如何应用这些技术来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和降低成本。
本课程设计将帮助学生理解物流工程,并为其提供实际的应用案例。
课程结构物流工程课程设计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基础知识此部分将介绍以下内容:•什么是物流工程•物流工程的历史和演变•物流工程的基本原则和概念•物流管理的种类和作用•物流模型及其应用第二部分:物流规划此部分将介绍以下内容:•物流规划的概念和目的•物流规划的过程和方法•运输网络设计•仓储和设备规划•物流系统设计第三部分:物流管理此部分将介绍以下内容:•物流成本和效率管理•物流服务和品质管理•物流风险管理•物流信息管理•物流人力资源管理第四部分:物流技术此部分将介绍以下内容:•物流技术的发展和趋势•物流技术的应用和效果•物流技术的软件和硬件设备•物流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第五部分:物流案例分析此部分将介绍以下内容:•物流案例的选择和评估•物流案例的分析和解决方案•物流案例的展示和分享课程目标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应该能够掌握以下技能:•理解物流工程概念和原则•运用物流规划和管理技术•熟悉物流技术和设备•分析和解决物流问题•理解企业物流系统的运作和优化课程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将包括以下部分:•课程报告和论文•课堂演示和讨论•个人和团队项目•期末考试结论物流工程课程设计旨在帮助学生了解物流工程,并为其提供实际的应用案例。
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将掌握物流工程的基础知识、物流规划和管理技术、物流技术和设备,以及企业物流系统的运作和优化。
通过不同形式的评估,学生将有机会展示他们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物流系统与物流工程课程设计

物流系统与物流工程课程设计一、背景介绍物流系统是一个包含供应链和分销等各个方面的系统,主要目的是管理物资的流动以及实现物资的配送。
物流系统通常由多个不同的功能模块组成,包括采购、库存、生产、运输和配送等一系列环节。
物流系统的目的是优化各项物流流程,实现公司物流的高效管理,保证货物的完好无损的交付到客户手中。
物流工程课程是一门涵盖运输、仓储、配送、供应链管理和物流系统设计的专业课程。
通过物流工程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熟练掌握货物流通的流程、物流管理的基本理论和运输方案的制定,同时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物流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设计要点在物流工程课程设计中,本着提高实践能力为主的原则,我们设计了以下几个实用性较强的模块:1.仓储管理模块本模块主要包括仓库的管理和货物出入库管理,我们将以某航空公司仓库管理为例,对学生进行实践式操作。
该模块将学生分组进行,每个组别在教师的指导下,设计航空公司仓库的平面布局图,并完成货物的存储及出入库操作。
此模块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仓库管理的流程,熟悉仓库操作技能。
2.物流配送模块本模块主要包括货物的转运、配送和追踪,通过小型物流项目模拟实践,学生将掌握物流配送的原理,熟悉各种物流配送模式,并通过实践应用熟练掌握物流运输中常用的网络物流软件,如ABC物流管理系统、快递100等。
3.供应链管理模块本模块主要包括供货商和需求方的信息共享,以及协同工作。
该模块将引入某知名企业(如阿里巴巴、中兴通讯等)的供应链管理案例,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全面了解团队协同工作,从业务角度出发管理供应链的机会。
学生们将能够深入了解并探索如何通过团队合作实现供应链集成,提升业绩和用户满意度。
此模块将帮助学生建立供应链管理角度的实践经验,具备处理实际业务的能力。
三、课程实施效果与结论经过1学期的实践性教学,该课程模块设计既保障了学生基础理论知识的覆盖,又让学生亲身体验实践操作,增强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物流工程课程设计

物流工程课程设计——配送中心库房平面布置一、设计内容及要求1、计算确定存储区和堆垛区的面积2、物流及非物流关系分析3、作业单位相关图4、工作表及无面积拼块图5、面积图(坐标纸上标示)6、平面布置图。
要求画出货架区和堆垛区细节,表明库门大小,通道宽度及各区布置。
7、选用设备和设施的规格和数量8、编写设计说明书9、绘制平面布置图一般采用1:100,1:200,1:500,1:1000二、原始给定条件1、配送中心库房规划面积不低于1800平米,单层结构,有效高度6米。
4、作业过程及要求各类货物物流量均约为最高库存量的1/3。
进出货作业指令和货位安排均由办公区的计算机系统控制,即卸货前根据货物类型通知托盘和叉车到位,辅助区托盘到卸货区物流量约为货物量的1/4。
A类货物出货前要先拆包,在进入出货区,拆包后的包装材料(约占货物的1/5)回收到辅料区;而BC类货物则经拣选区再到出货区,出货前它们均需托盘垫底,故辅料区到出货区物流量约为出货量的1/4。
5、设施设备数据货架为重型货位式货架,主要由立式柱片和横梁组合而成,根据库房高度,可安排4到5层,具体层数由所选叉车及库房高度决定。
一般要求叉车最大提升高度至少比最上层货架横梁高200mm,最上层货架放上托盘货物后,最高高度离天花板的距离不少于300mm,以供叉车作业。
⏹立柱高度规格从2000、2500到7500,每隔500一档,宽度规格500、600…1200,每隔100一档;⏹横梁截面规格为80高50深1.5厚,或100高50深1.5厚,长度规格有1500、1800、2000、2300、2500、2700、3000等⏹叉车选择见课本⏹。
物流工程课程设计

一、设计任务1、设计题目:某生产车间布置设计2、课程设计内容(1)项目介绍针对目前市场对于工具箱的热烈欢迎,某公司欲新建一生产车间,从事某两种型号工具箱的生产。
由于该两种型号的工具箱除在尺寸上有差别之外,在制造工艺上都是相同的,所以我们将其简化为一种工具箱的生产,因为目前欲采用单天生产的模式,即一天生产一种工具箱。
则经简化处理之后可得出两种工具箱的年设计生产能力为100,000个。
欲采用单班工作制,一天工作8个小时,全年生产按260个工作日计算。
由于该生产属少品种大批量生产,考虑到产品原则生产方式高效率低成本的优势,所以准备采用基于产品原则的生产方式进行生产。
并且考虑到某些零部件加工的成本问题,决定向外购买,这些零部件包括铆钉、锁扣、提手压盖、提手、隔盘支架、合页、内折页。
(2)工厂详细参数公司对于新车间的用地规定为不超过35米×80米,采用联合厂房。
要求办公室面积不少于120平方米,原材料进货口和产成品出货口位于不同的方向,以便减少进出货的干扰。
由于工具箱由三大部件组成,分别为箱体、箱盖和中间隔盘。
箱体和箱盖靠中间合页焊接在一起,并且用内折页铆接。
中间隔盘直接放在箱体的隔盘支架上。
因此,根据加工工艺要求需要设置专门的加工区,包括箱体加工区、箱盖加工区、中间隔盘加工区(隔盘加工区或隔盘区),由于需要很多的原材料包括大块钢板和其它一些外购件,为便于管理设置原料库和中间材料库。
对于其它作业单位则根据实际的生产要求进行布置。
(3)作业单位划分根据其生产要求,为保证生产的连续性,控制生产成本,达到高的经济效益和员工关怀度,现将其作业单位划分为以下几个部分,如表1所示。
表1 作业单位划分表其中:原料库负责原材料的入库和存放购进的大件原材料,主要为钢板,其中划出一块区域专供存放废料;中间材料库存放外购小件如提手、铆钉、锁扣、隔盘支架、油漆等;箱体加工区为箱体加工场所,有剪板机、冲床、弧焊机、油漆喷机等加工机械;箱盖加工区为箱盖加工场所,有剪板机、冲床、弧焊机、油漆喷机等加工机械;隔盘加工区为中间隔盘隔盘加工场所,有剪板机、冲床、弧焊机、油漆喷机等加工机械;装配区完成工具箱总装的任务,靠自动传输装置传送带来进行物料从上一工位到下一工位的传送;包装区负责成品的检验包装,包装内容为产品和说明书;成品库用来存放下线后等待销售出库的产品,并且负责产品的出库作业;工具室用来存放各种修理工具如扳手、标准件等;办公室为车间行政人员办公的场所;更衣室内设置卫生间;配电室放置配电设备。
物流工程的课程设计报告

物流工程的课程设计报告物流工程是指利用各种信息技术和现代工程理论方法,以最优化的方式规划和管理物流流程,使得企业的运作效率和服务水平大幅提升的一门学科。
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常常能够感受到物流工程给我们带来的便利和利益,例如能够及时收到网购的商品、能够快速受到校园外卖等。
因此,现今许多高校都开设了物流工程这门专业,并且设置了相关的课程。
如何通过课程设计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物流工程这门学科的核心理论和实践技能,是物流工程教学的一个重要问题。
本文主要围绕着“物流工程的课程设计报告”来展开探讨。
首先,我将简要介绍一下物流工程的教学目标和面临的挑战,然后,我将分享我在进行物流工程课程设计时的一些实践经验和思考,并提出课程设计的一些具体建议。
一、物流工程教学目标和面临的挑战物流工程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其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让学生系统地了解物流工程的基本理论与概念。
2. 培养学生的物流工程实践能力,使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以及使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物流工程在教学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则十分明显。
首先,物流工程的教学对象广泛,其应用领域涉及到工业、商业、交通、制造等众多领域,这就要求教师要有良好的跨学科综合素养和广博的学科知识储备。
其次,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物流工程所需掌握的技能也不断地发生变化和更新,课程的内容和教学方法需要不断地更新和改进。
此外,物流工程的教学还需要结合实际案例来进行应用性的讲解,这就需要教师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精湛的授课技巧。
二、物流工程课程设计的实践经验和思考在进行物流工程课程设计时,我总结了一些自己的实践经验和思考,具体如下:1. 采用案例教学法,注重前沿技术和实际应用物流工程这门学科是以实践为基础的学科,所以在进行课程设计时应该以案例为主,将实际的物流案例融入到课程中进行讲解。
以我自己的教学经验来说,我们通过课程设计的形式,模拟市场上的真实需求,让学生分组编写调度算法,并且在实际应用中得以测试和评估,这样不仅能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还能够让学生对课程学习的效果有所了解。
(完整版) 物流工程课程设计

物流工程一、设计产品名称某振动器厂的设施布置设计二、原始给定条件公司有地6000平方米,厂区南北为100米,东西宽60米,工厂预计需要工人80人,计划建成年产30000件振动器的生产厂。
(一)、振动器的结构及有关参数振动器由14个零件构成,装配图如图所示。
每个零件、组件的名称、材料、单件重量及年需求量均列于表中图2-1 振动器装配图表2-1 振动器明细表(二)、作业单位划分根据振动器的结构特点,设立如表2-41所示,分别承担原材料存储、备料、热处理、加工与装配、产品性能试验、生产管理各项生产任务。
表2-2 作业单位划分表(三)、振动器生产工艺过程振动器的零件有14种,其中10种自制件;4种外购件,总的工艺过程可分为零件的制作与外购、半成品暂存、组装、性能试验、成品储存等阶段。
1)零件的制作与外购振动器上的标准件、非加工件如轴承、油封、软轴、软管四种零件都是采用外购的方法获得,入厂后由半成品库保存,其他零件由本厂自制,其工艺过程分别见表2-3~2-12所示,表中的利用率为加工后产品与加工前的比率。
2)标准件、外购件与半成品暂存产出的零件加工完经过各个车间检验合格后,送入半成品库暂存。
外购件与标准件均放在半成品库。
3)组装所有零件在组装车间集中组装成变速箱成品。
4)性能测试所有成品都在实验车间进行性能测试,不合格的就在组装车间进行修复,合格后送入成品库房,即不考虑成品组装不了的情况。
5)成品储存所有合格变速箱均存放在成品库房等待出厂。
表2-3 尖头组件加工工艺过程表表2-4 滚道组件加工工艺过程表表2-5 滚锥组件加工工艺过程表表2-6 套管组件加工工艺过程表表2-7 挡圈组件加工工艺过程表表2-8 软轴接头组件加工工艺过程表表2-9 软管接头组件加工工艺过程表表2-10 锥套组件加工工艺过程表表2-11 联结头组件加工工艺过程表表2-12 软轴插头组件加工工艺过程表三、产品-产量分析生产的产品品种的多少及每种产品产量的高低,决定了工厂的生产类型,进而影响着工厂设备的布置形式。
物流工程专业教学方案

物流工程专业教学方案一、专业背景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物流行业成为了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而言,物流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能够对其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力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物流工程专业的教学方案需要充分结合行业需求,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优秀人才。
二、专业目标物流工程专业教学方案的目标是培养具备物流系统分析、规划、设计和管理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专业型人才,具备较好的人文基础、社会科学基础、自然科学基础和以语言及信息技能等创新能力。
三、专业设置1. 课程设置:主要包括物流工程导论、物流系统工程、物流信息技术、物流仓储管理、供应链管理、物流运输规划与管理、物流成本管理、国际物流、物流工程设计、物流设备与自动化、物流质量管理、物流系统仿真以及物流创新与发展等课程。
2. 实践教学:实习基地和实践教学应紧密结合实际行业需求,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实践机会,帮助他们掌握专业技能,并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
3. 教学环节:结合最新的物流行业发展动态,设计并开展专业知识竞赛、学术讲座、企业联谊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教学方法1. 理论教学:通过授课、讨论、案例分析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全面理解物流工程的基础理论知识。
2. 实践教学:加强实验教学和实习实训环节,让学生学以致用,锻炼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考核评价:采用多种形式的考核方式,包括笔试、实践考核、课程论文、设计报告等,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能力。
五、课程教学内容1. 物流系统工程:主要包括供应链管理、物流规划与设计、运输管理、库存管理、订单管理等内容。
2. 物流信息技术:主要包括物流信息系统、信息技术在物流中的应用、物流信息管理和数据分析等内容。
3. 仓储管理:主要包括仓库设计与布局、仓库的管理和操作、仓储设备与自动化、仓储成本管理等内容。
4. 供应链管理:主要包括供应链规划与设计、供应链成本管理、供应链风险管理、供应链协调与合作等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11.111
4
7.778
5
7.407
废料 3.333
废料 0.778
3 机加工车间 4 精密车间
粗铣、镗 精镗
70
6 废料
90
7.000
5 半成品库
暂存
表3-2 阀体加工工艺过程图
1—原材料库 2—铸造车间 4—机加工车间 5—精密车间 6—半成品库
表3-3 定子加工工艺过程表
产品 名称
件号
4
0.01
0.3
0.2
废料 7
0.31
图15 变速器加工工艺过程(t)
表3-2 阀体加工工艺过程表
原材料
产品 名称
件号
材料
单件重 计划产 年总产 量/kg 量/套 量
1
18.519
阀体 9 HT250
序号 作业单位名称
1 原材料库 2 铸造车间
7.00 60000
工序内容
准备铸锭 铸造
工序材 料利用 率%
定了工厂的生产类型,直接影响着工厂的总体布局及生产 设备的布置形式。
P-Q图是P—Q分析的一种一目了然的手段。图中的横轴表示
产品P(品种或种类),纵轴表示数量Q(与第二章中的Q不 同)。将各类产品按数量递减的顺序排列,绘制出P—Q曲 线。曲线的左端表示数量很多而种类较少的产品,右端表 示数量少而种类很多的产品。
材料
单件重 计划产 年总产 量/kg 量/套 量
原材料
阀体 14 40Cr 1.20 60000
序号 作业单位名称 工序内容
1 原材料库
备料
2 热处理车间
退火
3 机加工车间 车、钻、插、铣
72000 工序材 料利用 率%
50
1
2.424
3
1.212
1.212
45
1.212 废料
4 热处理车间 5 精密车间
大家好
第三章 设施规划与设计
§3-5 系统布置设计(SLP)模式
工厂布置的方法与技术,一直在不断发展。工业革命 以来,出现了许多手工设计、数学分析和图解技术。60年 代以来,又发展了计算机辅助设施布置。在众多的方法中, 以1961年美国的缪瑟提出的系统布置设计SLP (System Layout planning)理论最为著名,应用也十分普遍。它不 仅适合于各种规模、种类的工厂之新建、扩建或改建中对 设施或设备的布置或调整,也适合制造业中对办公室、实 验室、仓库等的布置设计,同时也可用于医院、商店等服 务业的布置设计。本节的内容主要介绍这种布置技术。
M
P—Q分析的作用: 数量 确定生产方式; 决定布置形式; 划分作业单位。
J
产品(项目或品种)
图3-6 P—Q分析图
高 产品原则布置
产量
成组技术布置
料位固定式布置
工艺原则布置
低
低
产品品种变化
高
二、作业单位划分
任何一个企业都是由多个生产车间、职能管理部门、仓 储部门及其他辅肋服务部门组成的,我们把企业的各级组 成部门统称为作业单位。每一个作业单位又可以细分成更 小一级的作业单位(或称为作业单元),如生产车间可以 细分成几个工段,每个工段又是由几个加工中心或生产单 元构成,那么生产单元就是更小一级的作业单位。在进行 工厂总平面布置时,作业单位是指车间、科室一级的部门。
原始资料:P、Q、R、S、T及作业单位
1.物流分析
2.作业单位相互关系
3.相互关系图解
4.所需面积
5.可用面积
6.面积相关图解
7.修正因素
8.实际条件限制
方案X X
方案Y
方案Z Z
9.评价
9
选出的最佳布置方案
§3-6 输入基本要素分析
一、 P-Q分析
企业生产的产品品种的多少以及每种产品产量的高低,决
图17 车体加工工艺过程(t)
原材料 1
0.35
5
0.2
4
0.2
0.15
废料 图18 液压缸加工工艺过程(t)
0.2
图19 叉车生产工艺过程(t)
如上所述,不同的分析方法应用于不同的生产类型,其 目的是为了工作方便.在物流分析时,应根据具体情况选 择恰当的分析方法。
(二)物流强度等级的划分
根据前面的定义,物流分析包括确定物料移动的顺序和 移动量两个方面。如果通过工艺流程分析能够正确地安排 各工序或作业单位之间的相互关系(前后顺序).那么各 条路线上的物料移动量就是反映工序或作业单位之间相互 关系密切程度的基本衡量标准。我们把一定时间周期内的 物料移动量称为物流强度。对于相似的物料,可以用重量、 体积、托盘或货箱作为计量单位。当比较不同性质的物料 搬运状况时,各种物料的物流强度大小应酌情考虑物料搬 运的困难程度。
调质 研磨
0.012
6
99
废料 1.20
6 半成品库
暂存
表3-2 定子加工工艺过程图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原材料库 3—热处理车间 4—机加工车间 5—精密车间 6—半成品库
原材料
1
0.2
0.15
5
0.05
0.08
0.23
9
0.1
0.1
废料 图16 随车工具箱加工工艺过程(t)
原材料
2
1
1.2
4
0.4
废料 10
0.81
当认为可以改进时,应该提出问题,如:某项工序是否必
要?是否可以取消?是否可以合并某些工序?是否可以改 变顺序或位置?设备或操作方法是否可以改进?在经过工 艺人员同意修改并取得满意结果后,进行物流分析。
物流分析是由工艺过程图(多种产品工艺过程图)、从至表的
数据,对物流强度进行等级划分,绘制物流强度等级图。
1、工艺过程图
工艺过程图描述产 品生产过程中各工序 之间的关系,或者是 全厂各部门之间的工 艺流程。对大批量, 少品种的情况。
标准件
原材料
3
1
0.02
0.5
0.2 0.3
5
0.1 0.3
工艺过程分析:毛坯重0.50, 经退火处理的毛坯重0.20, 机加工中需返回热处理的为 0.1
由此可知,1——4之间的物 流强度为0.3
一、系统布置设计阶段结构
阶段
确定位置:确定所要布置的相应位置 总体区划:在布置区域内确定一个总体布局 详细布置:确定各个作业单位或各个设施的具体位置 施工安装:编制计划,进行施工安装
时间
二、系统布置设计的程序模式
系统布置设计(SLP)模式
准备原始资料 物流分析与作业单位相互关系分析 绘制作业单位位置相关图 作业单位占地面积计算 绘制作业单位面积相关图 修正 方案评价与择优
一个好的企业应该有一个良好的组成结构,每个作业单 位承担着明确的任务,作业单位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 系,共同为企业整体利益服务。
三、物流分析(R分析)
当物料流动是工艺过程的主要部分时,物流分析就成为布
置设计的核心。
物流分析的基础是生产路线R。工艺路线卡和工艺过程图就
是基本的原始资料。布置设计人员要对这些原始资料进行 合理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