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微生物样本采集规范-讲解版本

合集下载

临床微生物项目与样本采集规范

临床微生物项目与样本采集规范
8
BLAST比对
9
苛养菌、厌氧菌、少见菌
10
眼科医院角膜组织-----链格孢霉
杭州艾迪康少见菌分享
11
纤毛菌——血培养 12
女性.65岁,尿液标本 13
苛养菌、少见菌
——艾迪康微生物实验室
伤口分泌物,泥土味很重, 咬琼脂,G+杆菌。
——链霉菌
14
15
2 微生物项目组合
16
临床标本的分类
21
3 微生物项目采集 规范 22
正确的采取、处理与运送标本
临床医生最不能接受的微生物报告结果: 1.阳性率低! 2.三种菌以上,疑是标本污染!
23
微生物样本采样基本原则
1.及时采集微生物标本作病原学检查 2.在抗菌药物使用前采集标本 3.采样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将污染情形降至最低。 4.采样后立即送检(最好在2h内,保存不超过24h ),甚至床旁接种尤其是厌氧培养,
临床微生物项目 与样本采集规范
汇报提纲
01
微生物新技术
02
微生物新项目组合
03
微生物项目采集规范
2
1 微生物新技术
3
微生物新技术
• MALDI-TOF-MS • 16S rRNA和真菌ITS/D2(28S)测序
4
微生物质谱仪
16S rRNA
6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判断16S rRNA序列扩增是否成功: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在1500bp附近 出现条带,说明16S rRNA已经扩增成功。由于16S rRNA序列长度一 般1500bp左右。
• 不可避免地受到污染 • 唾液中口咽部定植菌的浓度可达108 ~ 109/ml。 • 研究显示,国内常规痰标本中约半数存在唾液严重污染现

临床微生物标本采集规范课件

临床微生物标本采集规范课件
24
对可疑烈性呼吸道传染病(如SARS、肺 炭疽、肺鼠疫等)患者采集检验标本时 必须注意生物安全防护。
对于细菌性肺炎,痰标本送检每天1次, 连续2-3天;不建议24h内多次采集,除 非痰液外观性状改变;
怀疑分枝杆菌感染者,应连续收集3天清 晨痰液送检
25
(二)采集方法
1、自然咳痰法 以晨痰为佳。用清水反 复漱口,用力咳出呼吸道深部的痰,痰液 直接吐入无菌容器中,尽快送检。否则有 的细菌(如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 在外界可能死亡。不能及时送检的标本, 室温保存≤2h。要求采到肺深部的痰液, 不要唾液。
5
可置肉汤培养
临床微生物标本采集 (一)血培养检测采血指征
临床上疑为败血症、脓毒血症 或其他血液感染的患者
1. 发热(≥38℃)或低温 (≤36℃)
2. 寒战 3. 白细胞增多(>10×109/L, 特别有“核左移”未成熟的或杆 6
5 . 血小板减少 6.皮肤粘膜出血
7.昏迷,休克 8.多器官衰竭
3.支气管镜采集法
–-经支气管镜直接吸引
–-支气管肺泡灌洗
–-防污染样本毛刷 28
(三)注意事项
1. 痰标本不能及时送检者,可暂存4℃ 冰箱。室温下耽搁数小时,定植于口 咽部的非致病菌过度生长而肺炎链球 菌、葡萄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检出率 则明显降低。
29
2. 在临床上咳痰仍是诊断肺部感染最 常用的标本,但咳痰也最易被口咽部 正常菌群污染。痰液标本的细菌学检 验,必须区分是病原菌还是来自上呼 吸道的正常菌群。经过洗涤处理的痰 液或自气管镜采集及气管穿刺所获标 本,结果比较可靠。
素。成人血培养采血量在2~30ml之间,病原 菌检出率及采血量成正比例增长。每增加1ml 的血液,病原菌的检出率增加3.2%。儿童患 者因为血液中病原菌浓度较高,血培养量无 需等同于成人。对血液病患者或者血容量相 对较低的患者建议使用儿童瓶来减少血液的 采集量增加病原菌的检出率。

临床微生物标本的采集与送检培训课件

临床微生物标本的采集与送检培训课件

临床微生物标本的采集与送检
41
采集方法
自然排便采集法 自然排便后,挑取其脓 血、粘液部分2-3g,液状粪便取絮状物23ml,盛于灭菌容器内或保存液中送检
直肠拭子方法 如不易获得粪便时,或排 泄困难的患者及婴儿,可用直肠拭子采取, 即以无菌棉拭子用生理盐水湿润后,插入 肛门内4-5cm(幼儿2-3cm)轻轻转动取出, 插入无菌试管内送检。
19
静脉血采集操作步骤及要点
携用物至床边,核对床号、姓名、解释 戴手套,选择静脉,常规系止血带、 消毒皮肤,嘱患者握拳 行静脉穿刺、取血、松止血带、 嘱患者松拳、按压针眼、迅速拔针 穿刺点按压2~3min
临床微生物标本的采集与送检
20
血液注入标本瓶内方法 血清标本:
取下针头,将血液顺试管 壁缓慢注入干燥试管(最常 用)内。
11
标本的运送原则
①所有的标本都必须立即送往实验室,最 好在2h内,保存时间不应超过24h.
②最佳的临床标本送检首先取决于所获取 标本的量.量少的标本应在采集后15-30min 内送检.
③对环境敏感的微生物如志贺菌、奈瑟氏 菌和流感嗜血杆菌(对低温敏感)应立即 处理,禁止冷藏脊髓液和生殖道、眼部、 内耳道标本。
临床微生物标本的采集与送检
24
血标本的微生物学检查
1.采血时间及次数:一般应在抗生素治疗前, 发热初期或高峰时抽血。
a. 伤寒患者应在发热1-2周内抽血 b. 化脓性脑膜炎、鼠疫或野兔热患者应在发热
1-2d内抽血 c. 急性败血症应在24小时内抽血3次或更多次,
并可在不同部位,如左、右手臂或颈部
临床微生物标本的采集与送检
44
痰及上呼吸道标本
采集时间: 痰:一般以晨痰为好;支气管扩张症患者,

临床微生物标本采集PPT医学课件

临床微生物标本采集PPT医学课件
二、痰标本中常见病原体
细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A群链球菌、肠球菌卡他莫拉菌、脑膜炎奈瑟菌、白喉棒状杆菌、类白喉棒状杆菌、结核分枝杆菌、炭疽芽胞杆菌、流感嗜血杆菌、克雷伯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百日咳杆菌、军团菌、支原体和衣原体等
真菌
白假丝酵母菌、隐球菌、曲霉菌和毛霉菌等
真菌
念球菌、曲霉菌、隐球菌、球孢子菌
厌氧菌
拟杆菌、产气荚膜梭菌
三、临床意义
血液感染是一种危重的全身感染,对其进行病原菌的检验,提供病原学的诊断极为重要。 当少量细菌侵入血液循环,为一过性,不繁殖或很少繁殖,不引起或仅引起轻微的炎症反应者称为菌血症,若有全身性炎症反应的表现称为脓毒症。血液标本的细菌培养是诊断菌血症的基本而重要的方法,若从患者血液中检出细菌,一般视为病原菌感染,提示有菌血症。
其他
放线菌(衣氏放线菌、诺卡菌)
三、临床意义
由创伤、手术、侵入性器械操作等外科治疗引起的感染最为常见。细菌造成伤口感染一般认为需每克组织内细菌数量在105 ~106个以上。外伤性创伤感染以葡萄球菌和链球菌多见,且易发生混合感染。烧伤创面最常见革兰阴性杆菌感染,如铜绿假单胞菌等,次为革兰阳性球菌感染,可单独也可混合细菌感染。
真菌性肺炎
支原体肺炎
细菌性肺炎
第六节 粪便
一、标本采集
用药前自然排便,采集脓血、黏液部分2~3g。外观无异常的粪便应从粪便的表面不同部位取材。液体便取絮状物1~2ml,置无菌容器内送检。如排便困难或婴幼儿患者,可用直肠拭子法采集标本。
粪便标本送检 对住院的腹泻成人患者,应采集住院3日内粪便标本送检,标本采集后应尽快送检,有条件的提倡使用运送培养基。
细菌种类

临床微生物检验标本采集规范要求★

临床微生物检验标本采集规范要求★

24小时尿
记录尿量,将尿液混匀后取适量用于 检验。
粪便标本采集
自然排便
排便后用干净竹签取粪便 表面部分。
直肠拭子
在特殊情况下,如肠道感 染,可用直肠拭子采集粪 便。
粪便量
一般需采集足够量的粪便 用于检验。
呼吸道标本采集
痰液
患者自行咳出痰液,避免唾液和 鼻咽部分泌物。
支气管肺泡灌洗
在特殊情况下,如重症肺炎,可通 过支气管肺泡灌洗采集呼吸道标本 。
确定采集时间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检验目的,选择最 佳的采集时间,如空腹采集、餐后采 集等。
注意采集时间与用药时间的间隔,避 免药物对检验结果的影响。
采集人员防护措施
采集人员应穿戴符合要求的防护服、手套、口罩等,确保自 身安全。
采集过程中应遵循无菌操作原则,避免交叉感染和环境污染 。
02
标本采集方法
足或采集方法不当导致检验结果出现偏差。
03
标准化采集时间
根据疾病类型和病情发展,选择合适的采集时间可以提高检验准确性。
例如,对于急性感染患者,应在发热期采集标本;对于慢性感染患者,
应选择在疾病活动期采集。
保障患者安全
减少交叉感染风险
遵循无菌操作原则可以降低交叉感染的风险,保护患者安全。
避免患者不适
采集过程中,应避免接触非检 验部位,确保标本不受污染。
采集后应及时送检,避免长时 间存放导致污染。
防止标本变质
采集的标本应尽快送检,避免长时间 存放导致变质。
保存过程中应定期检查,确保标本质 量。
对于需要长时间保存的标本,应采取 适当的保存措施,如低温、干燥等。
其他注意事项
采集前应了解患者病情和用药情 况,避免干扰检验结果。

临床微生物标本规范化采集和送检

临床微生物标本规范化采集和送检

四)标签及申请单
每份标本都应贴上标签并标明必要信息,在检验申请单上填写足够的有关 临床资料。包括病人情况(病区、病人姓名、住院号)、标本情况(标本类 型、检验目的、采集部位、采集方法、采集时间等)和病人用药等信息。
五)标本运输
标本应在室温下15分钟内送到检验科。如果超过2小时送达,冷藏保存。
六)实验室拒收标准
烧伤患者的创面、组织活检、血培养等的细菌学检测结果对临床医生进行烧伤感染的诊断和治 疗十分重要。创面的拭子标本或组织活检标本都可以进行细菌定量培养。出现全身感染症状时,应 同时采集血培养标本。在采集表面拭子或组织活检标本之前,应对创面彻底清洁,且未局部应用抗 菌药物。
一)临床采样指征:
由于烧伤的早期创面无菌,烧伤后12小时勿采集标本。当患者出现发热、创面恶化时, 考虑采样。
二)采样要求 1.病原体培养应在抗菌药物应用前或停药一周后采集标本。 2.生殖器是开放性器官,标本采集过程中应遵循无菌操作以减少杂菌 污染。 3.阴道内有大量正常菌群存在,采取宫颈标本应避免触及阴道壁。 4.沙眼衣原体在宿主细胞内繁殖,采集时尽可能多的取上皮细胞。
尿道分泌物
三)采集方法
(1)男性:取样前至少1小时内不要小便。 用无菌生理盐水清洗尿道口,用灭菌纱布 或棉球擦干,用男性拭子采取从尿道口溢 出的脓性分泌物或将男性拭子插入尿道内 2~4厘米取分泌物,置无菌试管中。如无 脓液溢出,可从阴茎的腹面向龟头方向按 摩,促使分泌物溢出。
应尽量送检无菌部位的标本,尤其是血培养。有菌部位标本应避免“正常菌群导致 标本的污染”。人体很多部位,如下呼吸道(痰液标本)、鼻窦、皮肤伤口等处的正常 菌群极易污染标本。因此,从这些部位采集标本,要尽可能降低这些部位正常菌群或定 植细菌对标本污染的可能性。有菌部位的标本不是最理想的微生物标本。

微生物标本的正确采集运送及注意事项ppt课件

微生物标本的正确采集运送及注意事项ppt课件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血培养采血时机
→ 采血时机 ←
0
30
细菌浓度
体温
60(min)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尿液标本的采集运送规范
1、肥皂水清洗外阴,留取中段尿 2、膀胱穿刺法 注意:不能直接从导管袋放出尿液,因尿液在袋中潴留
时间长,容易孳生细菌 标本立即送检,若不能及时送检应4℃保存,2h内
送检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有意义的痰标本: 1、合格痰标本培养优势菌中度以上生长(≥ +++) 2、合格痰标本有细菌少量生长,但与涂片镜检结果一
致(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 ) 3、多次培养到相同细菌;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2)真空采血先有氧、再厌氧 (3)轻轻混匀,防止凝固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采血量:成人8-10ml 儿童3-5ml 婴幼儿1-2ml 及时送检:如不能及时送检常温保存、切忌冷藏 血液标本采集注意事项: 1、抗菌药使用之前采集 2、多部位采集提高阳性率 3、已使用抗菌药治疗患者应在下次使用抗生素治疗前采血 4、发热患者寒战或体温高峰到来之前采集 5、注意彻底消毒 6、常规血培养不宜从静脉或静脉留置装置中采集

微生物样本采集的标准化与规范化ppt课件

微生物样本采集的标准化与规范化ppt课件
4)咽用压舌板压舌;用无菌拭子在后咽部、扁桃体 和其它感染部位采集标本;怀疑白喉可用无菌拭
子从患者病变部位假膜及其边缘取材立刻送检。 肉汤拭子≤2小时,室温;拭子:≤1小时,室温, 1次/天。
咽拭子标本采集
3. 尿
外尿道多寄居有正常菌群,故采集尿液时 更应注意无菌操作,常用清洁中段尿作为 送检标本。中段尿用于细菌培养,最好用 晨尿。诊断泌尿系感染的细菌学标准一般 为菌落计数≥105CFU/ml。针对于老年人多 重症及卧床患者排尿困难,可相应采用导 尿管采集标本。采集和容器为无菌尿瓶, 标本量≥1毫升,条件≤2小时,室温,1次/ 天。
3)肛拭子:小心将拭子插入肛门,大约在括约肌之 上2-3厘米;轻轻旋转拭子采集肛门隐窝的标本;
要在拭子上明显看到粪便,才能检测腹泻病原体 。拭子采集,≤2小时,室温,1次/天。除了长期
卧床、无便(如中毒性痢疾)患者及频繁腹泻患
者,不推荐做拭子常规培养。用于检测淋病奈瑟 菌、志贺菌、弯曲菌、B群链球菌的肛携带者以及 不能留取粪便标本的患者。可检测霍乱弧菌。
培养瓶消毒程序:
用75%酒精擦拭血培养瓶橡皮塞(不能用含碘消 毒剂),作用60s。用无菌纱布或无菌棉签清除橡 皮塞表面残余液体.然后注入血液。
血 培 养 标 本 采 集 流 程 需氧和厌氧血培养瓶
采集次数
急性脓毒血症 10分钟内从不同部位抽血2-3次; 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 从不同部位抽血3次,每次
10. 褥疮
褥疮拭子培养的临床意义不大。应选择供 活检组织或注射器吸出物。以无菌盐水清 洗褥疮表面;如不做活检,用力以拭子抹 取褥疮基底部;将拭子置入肉汤培养基中 。≤2小时,室温,1次/天/来源。
参考文献
汪复 张婴元 吴菊芳等,实用抗感染治疗学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4 ~3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确的微生物学检验始自正确的标本采取。临床医师、护师及检验 技师都必须通晓其要领。”
著名的临床微生物检验专著Manual of Clinical Microbiology 的主编Patrick Murray
微生物样本采样基本原则
1.及时采集微生物标本作病原学检查 2.在抗菌药物使用前采集标本 3.采样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4.采样后立即送检 5.标本容器须灭菌处理,但不得使用消毒剂。 6.送检标本应注明采集部位和检验目的
四、大便标本采集与送检规范
大便培养标本采集规范
1.采集时间:腹泻患者应在用药前、急性期采 集;沙门菌感染、肠热症应在2周内采;
2.采集方法:自然排便者可用小木棒挑取有脓 血和黏液的部位的粪便2-3克,如液状粪便取絮 状物盛于无菌的、密封的、不吸水的、容器内 或直接盛于增菌液或保存液中;对不易获得粪 便患者及幼儿,可用直肠拭子采集后置保存液 或输送培养基中送检。
血培养瓶在采血接种后在室温不超过 数小时。
血培养瓶在接种前和接种后均不得冷 藏或冷冻。
采血量
成人为8~10 ml,儿童3~5 ml
有人引述多篇文章指出:对成人每增加1ml 血量平均能提高阳性率3.2% 。
体重 Kg 抽血量ml

<1
1-2
1
1.1-2
4
2
2.1-12.7
6
2
12.8-36.3
临床微生物样本采集规范
“超级病菌”变种袭击英国医 院
2006年12月18 据英国媒体 报道,俗称“ 超级病菌”MRSA的一个变种今年袭击 了英国一家医院,已造成8人感染,其中 2人死亡
2004年受感染死亡的英国士兵坎贝 ,18岁,感染后48h死亡
世界人口死因(1998年) 感染性疾病:25%(1330万/5390万)
4、脓疱或水疱:酒精消毒使之干燥,对 于患儿用23号针头挑破脓疱,拭子采集脓 疱液和基底部标本。
5、标记:不要只写“分泌物”标记标本, 应有专门的描述和解剖来源。
九、生殖道标本采集规范
生殖道标本的采集方法
推荐使用男性或女性专用拭子。
男性前列腺:用肥皂和水清洗阴茎头,通 过直肠按摩前列腺,用无菌拭子收集液体 或使液体进入无菌密封容器内。
20
2
>=36.3
40-60
2-3
采血时机
采血培养应该在使用抗生素之前进行 间歇性寒战或发热应在寒战或体温高峰到来 之前0.5小时采集血液,不知发热规律应在寒 战或发热后半小时后进行。
采集部位
推荐从外周静脉采集血液标本。 不推荐动脉血,因其诊断价值没有比静
脉血更大。 不推荐静脉留置导管,因其常伴有高污
取活检标本,伤口表面定量培养不一定有意义。 代表性的标本应采自病灶活动区域或基底部有而不
仅仅是脓液。
分泌物采集规范
1、对开放性病灶的采集:如眼结膜脓性分泌 物、扁桃体、外耳道、手术后切口、导管治 疗感染、瘘管内脓液、生殖道分泌物等均属 于开放性病灶。应先用灭菌生理盐水冲洗表 面污染菌,去除旧的分泌物,用灭菌拭子采 集病灶深部或边缘的标本分泌物,也可取感 染部位下的组织送检。
检次数尚无定论。
痰培养的运送
所有病人的下呼吸道标本应在采集后立即送至 微生物室,并于1小时内接种
如不能及时送达,应将标本暂存于4℃,但放 置时间不可超过24h。运输时勿置于冰块中
痰培养拒收标准
光学显微镜细胞学检查发现口咽分泌物 污染明显。
没有标签或贴错标签。 运送容器选择不当或有渗漏。 标本采集不符合要求。 同一天同一试验重复送检2次。 延时送至实验室的标本。
采集方法:无菌腰穿采集脑脊液3~5ml, 分装到3个无菌小瓶中(各1 ~ 2ml)。
第一管用于细菌培养!
用于细菌和病毒检测时脑脊液量不少于 1ml;用于真菌和抗酸杆菌检测脑脊液量 不少于2ml。
脑脊液培养标本的采集
标本采集后注入无菌管/小瓶中送检 也可将抽取液直接注入血培养瓶,用 血培养仪培养。
大便培养标本采集规范
3. 注意事项: ⑴虽然粪便标本本身含很多细菌但也要
用无菌容器。 ⑵在患者病情许可的条件下应在用药前
采集标本。 ⑶应床边接种或置输送培养基送检。
五、脑脊液标本采集与 送检规范
脑脊液培养标本的采集
采集时间:怀疑脑膜炎时应立即采集脑脊 液,最是在应用抗生素之前采集脑脊液。
临床标本的分类
带菌体液
痰 咽拭子 尿液 粪便 其他类别
无菌体液
血液 脑脊液 关节腔积液 胸腹水 其他类别
一、血培养采集和运送操作规范
皮肤消毒程序,严格执行三步法:
1、用75%酒精擦拭静脉穿刺部位待30s以上 2、用1%-2%碘酊作用30s或10%碘伏作用60s,从穿刺点
向外画圈消毒,至消毒区域直径达3cm以上,涂擦穿 刺皮肤2遍,待干燥。 3、75%酒精脱碘:用75%酒精由内向外方向涂抹去碘酒 液 ,待酒精挥发干燥后采血。
分泌物采集与送检规范
2、闭锁性脓肿:如淋巴脓肿、肺脓 肿、肝脓肿、腹腔脓肿、盆腔脓肿等 ,对封闭的脓肿常采用穿刺或引流的 的方法采样,应在用药前采集,应注 意脓液的气味、性状、颜色注意厌氧 菌存在的可能。不能及时送检应应用 输送培养基。
分泌物采集与送检规范
3、烧伤伤口:清创,出现渗出液后以拭 子用力采集,仅作需氧培养。也可送检活 检组织标本。
宫颈:用无润滑剂的扩阴器使宫颈可见,用拭 子从宫颈上拭去黏液和分泌物,丢掉拭子,用 新的无菌拭子紧帖宫颈内道轻轻采样。
后穹窿:送抽吸液。
谢谢聆听
抗生素时代,感染仍是 人类健康的主要“杀手”
正确的采取与运送标本 是临床微生物检验成功的关键
如果标本采集与运送不当,即使有经验的实验室工作者 及最好的仪器设备也难以弥补在采集和运送标本时引入 的误差和错误。标本采取与运送的规范化是准确、及时 地向临床提供重要临床感染信息的基础;故标本采集与 运送是细菌培养检验质量保证的重要环节之一。
八、分泌物采集规范
分泌物样本
标本的选择更大程度上依赖于感染的程度和性质而 不是可疑的病原体。
对大多数开放伤口,采集前应先去除表面菌群。 除非有渗出物,干燥、结痂伤口一般不做培养。 闭合脓肿应取渗出物和脓肿壁标本。 开放脓肿处理同开放伤口。 烧伤伤口应在广泛清洗和清创术后采集培养。建议
男性尿道:用泌尿生殖道拭子插入尿道腔 2 ~ 4cm,旋转拭子,至少停留20s,而 使之容易吸收。
生殖道标本的采集方法
女性阴道:擦除过多的分泌物和排出液,用2 支无菌拭子从阴道穹隆部黏膜处获取分泌物。 1支需要涂片,1支拭子做培养。
女性尿道:患者排尿1h后采集,拭去尿道口的 渗出物,用拭子通过阴道,靠着耻骨联合,按 摩尿道,采集尿液。
徐英春,倪语星等。血培养操作规范,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1-31
培养瓶消毒程序
打开血培养瓶塑料盖用75%酒精消毒血 培养瓶橡皮塞并擦干表面残余酒精→消 毒皮肤后用无菌注射器抽取血液从橡皮 塞处注入血培养瓶内→用75%酒精重新消 毒血培养瓶橡皮塞并盖好塑料盖→立即 送检。
血培养标本的运送
采集后的血培养瓶应在1小时之内送往 实验室。
脑膜炎奈瑟菌离体后会迅速自溶,肺 炎链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也很容易 死亡,因此,标本应立即送检,并注意 保温、防干燥。切不可置冰箱保存, 否则会影响检出率。
脑脊液标本的运送
常温立即送检,实验室收到标本后应立即接种。 脑脊液标本送检的理想时间为15分钟内,半小时送
检是可接受的,如果送检时间超过1小时,则会影 响结果,在结果报告时,在备注处注明此情况。 如不能及时送检,可使用血培养瓶(怀疑脑膜炎奈 瑟菌和淋病奈瑟菌感染时,请勿使用血培养瓶)
类为合格标本:6类为气管穿刺液,如未见到白细胞,
而扁平上皮细胞>10/低倍镜视野,亦应重新留取标本。
痰培养的送检次数
对于普通细菌性肺炎,痰标本送检每天1次,
连续2 ~ 3天。不建议24h内多次采集,除非
痰液外观性状出现改变; 怀疑分枝杆菌感染者,应连续收集3天清晨痰
液送检; 怀疑军团菌或深部真菌感染,痰标本理想的送
六、穿刺液标本的采集
穿刺液类标本的采集
穿刺液培养标本包括胸水、腹水、 心包液、关节液、鞘膜液等穿刺液 培养标本。
采集时间:一般在用抗生素等抗菌 药物治疗之前,或在停止使用抗菌 药物之后2 ~ 3d采集标本。
穿刺液类标本的采集
采集方法: ①无菌操作穿刺抽取标本或外科手术采集标本; ②标本采集量应>1ml。
标本的质量检查
于显微镜低倍镜下检查(10x10),观察WBC及扁平上 皮细胞存在情况,作为参考:
痰标本显微镜检查的分类
分类
细胞数/低倍镜视野
(级)
白细胞
扁平上皮细胞
6
<25
<25
5
>25
<10
4
>25
10-25
3
>25
>25
2
10-25
>25
1
<10
>25
分类中1 ~ 3类不做培养,要求重新留取标本:4、5
关于咳痰标本
在抗生素应用前采集痰标本; 标本采集后1 ~ 2h内必须立即进行实验室处理; 取标本前应摘去牙托,清洁口腔如刷牙和漱口; 深咳,采集标本过程中要有专业的医务人员指导; 无痰可用3% ~ 5%NaCl 5ml雾吸约5min导痰; 也可用物理疗法、体位引流、鼻导管抽吸等法取痰;
不可避免地受到污染 唾液中口咽部定植菌的浓度可达
108 ~ 109/ml。 研究显示,国内常规痰标本中约半
数存在唾液严重污染现象。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