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块玉·别情》课件
四块玉别情课件

四块玉别情课件目录CONTENCT •引言•文本解读与赏析•文学背景与作者介绍•艺术特色与审美价值•知识拓展与延伸思考•课堂活动与互动环节01引言目的和背景传承与弘扬传统文化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和传承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通过学习和欣赏《四块玉·别情》,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
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求本课是高中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具体的教学实践,探索新课程改革下高中语文教学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01020304教学内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内容与目标通过朗读、讲解、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学生能够准确理解《四块玉·别情》的文本内容,掌握相关的文学知识和文化背景。
《四块玉·别情》的文本解读、作者生平及时代背景介绍、相关文化背景知识等。
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02文本解读与赏析010203全文内容展示,附带拼音和注释作者及时代背景介绍创作背景及缘由阐述《四块玉·别情》原文呈现010203结构分析写作特点表现手法文本结构与写作特点分析起承转合,情景交融用典丰富,语言凝练借景抒情,以物喻人关键语句情感表达意象解析分析文中表达的离别之情及思念之绪阐释文中运用的意象及其象征意义0302 01关键语句解读及情感表达重点解读文中富有深意的语句03文学背景与作者介绍关汉卿生平及代表作品概述关汉卿,元代著名戏曲家,被誉为“元曲四大家”之首。
其代表作品包括《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等,作品题材广泛,涉及社会各个层面。
关汉卿的作品以深刻的社会洞察力和鲜明的人物塑造而著称,对后世戏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四块玉·别情》是关汉卿的一首散曲作品,以离别之情为主题。
2024版《四块玉别情》教学设计ppt课件

06 总结回顾与作业布置
2024/1/29
22
关键知识点总结回顾
文学背景
《四块玉别情》的作者、 创作背景及文学价值。
2024/1/29
诗词内容
详细解析《四块玉别情》 的内容,包括主题、情感、 意象等。
艺术手法
探讨《四块玉别情》中运 用的修辞手法、表达方式 及艺术特色。
23
作业布置及要求说明
2024/1/29
课程安排
本课程共分为四个部分,包括作品 背景介绍、人物形象分析、艺术手 法探讨和主题思想解读。
时间安排
每个部分安排一个课时,共计四个 课时完成本课程。具体授课时间根 据学校教学计划和实际情况进行调 整。
6
02 文本解读与赏析
2024/1/29
7
原文朗读及注释解读
原文朗读
播放或现场朗读《四块玉别情》,引导学生感受其韵律和意境。
《雨霖铃·寒蝉凄切》
宋代词人柳永的代表作之一,以离别为主题,通过 描绘寒蝉凄切的景象来表达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感伤。 与《四块玉别情》相比,情感更为细腻、婉约。
《阳关三叠》
唐代诗人王之涣的代表作之一,以送别为主题,表 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感伤和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与 《四块玉别情》相比,情感更为豪放、洒脱。
2024/1/29
2024/1/29
学生之间交流学习方法和技巧, 互相借鉴、共同进步。
教师可对学生的分享和交流进行 点评和总结,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和反思。
20
随堂小测验
针对《四块玉别情》的重点内容,设计随堂小测验,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测验形式可以多样化,如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
2024/1/29
教师及时公布测验结果,并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
别情 咏江南

A.“一江烟水”句展示出一副天然美景。 B.“看沙鸥舞再三”为江南美景平添了几分青春 活力。 C.“画船儿”两句写一方频频召唤,一方倦旅来 投。
7.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B
A.“照晴岚”的意思是阳光照耀,江上腾起 薄薄烟雾。
B.“看沙鸥”两句是对江南人家富裕生活的 描绘。
E )
A、”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间接
表达了主人公缠绵的相思之情。
B、”一点“表现出相思之少。
C、曲中”凭阑袖拂杨花雪”一句表明所写的时间
正值冬季。暮春
D、本曲前三句直抒胸臆,表达了作者深切地离愁
别绪。
E、小令中写”溪又斜,山又遮“是对”一点相思
几时绝“的铺陈和展开。
F、小令前半“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
“凭阑拂袖杨花雪,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情景 交融,表现了
对爱人想见而不可的情感
从句式运用的角度分析《四块玉·别情》 首句与尾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首句用问句形式,表明女子相思之苦 “几时绝”突出相思的缠绵,无法忘怀。
尾句用感叹句肯定句式,仿佛女子在 痴立等待中遥望完全无望的痛苦哀叹。
水仙子•咏江南
①选自 《云庄休居自适小乐府》。 ②一江烟水照晴岚:意思是说阳光照耀江水,腾起了薄薄的
烟雾
③烟水: 江南水气蒸腾有如烟雾。 ④晴岚: 岚是山林中的雾气,晴天天空中仿佛有烟雾笼罩,
故称晴岚。
⑤芰(jì)荷: 芰是菱的古称。芰荷指菱叶和荷花。 ⑥卷香风十里珠帘: 即“十里香风卷珠帘。” ⑦飐(zhǎn): 风吹物使之颤动。 ⑧杀: 用在动词后表示程度深。
本散曲由潼关而怀古,表达了对广 大人民的同情。“兴,百姓苦;亡, 百姓苦”一句道出了全文的主旨, 揭示了统治者压迫人民的本质。
《南吕四块玉别情》33张PPT优秀课

目录•作品背景与作者简介•文本解读与赏析•人物形象塑造及其特点•主题思想阐释与价值观传递•艺术手法鉴赏与传承价值•知识拓展:关汉卿其他代表作品简介作品背景与作者简介关汉卿,元代杂剧作家,被誉为“元曲四大家”之首。
其作品题材广泛,涉及社会各个层面,尤其擅长描写女性形象。
关汉卿的杂剧作品语言生动、形象鲜明,具有极高的艺术成就。
关汉卿生平及成就《南吕四块玉别情》创作背景0102 03《南吕四块玉别情》是关汉卿的一首散曲作品,属于其晚期作品之一。
该作品以离别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逝去时光的感慨和对离别之人的深情厚谊。
作品创作背景可能与关汉卿的个人经历或时代背景有关。
关汉卿作为元曲的代表人物之一,其作品在元代文学中占据重要地位。
《南吕四块玉别情》作为关汉卿的代表作之一,对于研究元代文学和关汉卿的创作风格具有重要意义。
元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出现了元曲这一独特的文学形式。
时代背景与文学地位文本解读与赏析0102 03引言简要介绍《南吕四块玉别情》的背景、作者及创作意图。
结构分析详细解析全文的篇章结构,包括起承转合、前后呼应等。
内容概述全面阐述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和主题,以及所运用的艺术手法。
全文概述及结构分析关键句段解读与赏析关键句段一01解读“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所表达的离愁别绪和相思之苦。
关键句段二02赏析“溪虽莫利于世,而善鉴万类,清莹秀澈,锵鸣金石,能使愚者笑笑而不能去也。
”中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生动描绘溪流的美丽和吸引力。
关键句段三03探讨“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所蕴含的哲理和人生感悟。
分析《南吕四块玉别情》的写作风格,如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等。
写作风格写作特点与其他作品的比较探讨该作品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以及作者的创作特点和艺术成就。
将《南吕四块玉别情》与其他相关作品进行比较分析,如主题相似、风格迥异等。
030201写作风格与特点探讨人物形象塑造及其特点深情厚意,忠贞不渝,通过言行举止展现出对爱情的执着追求。
《四块玉·别情》课件

目录
• 简介 • 内容解析 • 人物形象 • 主题探讨 • 作品评价 • 结语
01
简介
作者介绍
总结词
元代戏曲作家
详细描述
关汉卿是中国古代戏曲创作的代表人物,他的作品在元代戏曲中具有重要地位 ,被誉为中国戏曲史上的巨匠。
创作背景
总结词
元代社会背景
详细描述
关汉卿生活在元代,当时的社会环境复杂多变,政治动荡不安,民族矛盾尖锐。 这些社会背景对关汉卿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他的作品具有浓厚的生活气 息和强烈的现实意义。
作品影响
总结词
文学价值和社会意义
详细描述
《四块玉·别情》是关汉卿的代表作之一,作品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离别之苦,对后世戏曲创作产生了 深远的影响。同时,该作品也反映了元代社会的现实问题,具有强烈的社会意义和历史价值。
02
内容解析
主题思想
离别之情
此曲描写了情人离别的痛苦和不 舍,通过“自送别,心难舍”等 词句,展现了离别的悲伤和痛苦
许多读者对该课件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其内容丰富、设计精美 ,具有很高的教育价值和审美价值。
情感共鸣
很多读者表示,通过该课件深入理解了离别之情,并产生了强烈的 情感共鸣。
建议与改进
部分读者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改进意见,如增加互动环节、优化设计 等,以期更好地提升课件的质量和效果。
06
结语
总结全文
总结《四块玉·别情》的创作背景、主题思想、艺术特色和影 响。
公子
深情、执着,为爱不顾一切。
小姐
柔弱、无奈,身不由己。
侍女
善良、忠诚,为小姐的幸福着想。
04
主题探讨
爱情主题
2024版四块玉别情PPT学习教案

关汉卿生平及成就关汉卿,元代著名戏曲家,被誉为“元曲四大家”之首。
其作品广泛涉及社会各个层面,深刻揭示社会矛盾,表达人民心声。
关汉卿的戏曲作品以高超的艺术技巧和深刻的社会洞察力而著称,对后世戏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01《四块玉·别情》是关汉卿创作的一首散曲,以离别为主题。
02作品创作于元代社会变革时期,反映了当时人们面对离别时的情感纠葛。
03该作品以其深刻的情感表达和独特的艺术手法,成为关汉卿的代表作之一。
《四块玉·别情》创作背景时代背景与文学地位元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社会变革、民族融合、文化交流等都对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关汉卿及其作品在元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广泛影响。
《四块玉·别情》作为关汉卿的代表作之一,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社会意义,被后世广为传颂和研究。
02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凭阑袖拂杨花雪。
溪又莫,山又遮,人去也!杨花雪:指杨絮飘洒如雪的情景。
原文呈现注释原文呈现及注释01逐句解读与意境描绘•“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自从送别以后,心中万分难舍,一点相思情,绵绵不断几时能终止?•“凭阑袖拂杨花雪”:凭栏远望,甩袖轻拂银絮似的杨花雪花。
•“溪又莫,山又遮,人去也!”:溪山阻隔,情人已经去远。
•意境描绘:此曲写女子对情人的相思之情。
女主人公送别自己的情人后,情人在心中仍驻留难忘,令人痛苦欲绝。
想登高眺望他离去的背影,但终被关山阻隔,这更使她肝肠寸断。
在艺术手法上通过层层设障委婉细腻的抒写了女子心中哀婉凄绝、缠绵悱恻的离情别绪,用准确、凝练的文字写已别、刚别的相思之情,入木三分地写出一位深情女子送别心上人时的情态和意绪,给人以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感受。
艺术特色言简意赅,韵味深长;善于化用前人诗词意境。
虚实相生、情景交融;主题思想:全曲含蓄但切情真意切,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一对恋人依依惜别的深情,抒发了对多情女子的相思之情。
《四块玉·别情》课件

末三句分明是别后的景象,它与 前数句的关系不甚确定,可有多种解 释。可看作,女主人公既在“凭阑”, 不免由望情人的去路而引起神伤。
中心
这首小令抒写了女子心中哀婉凄绝、 缠绵悱恻的离情别绪,表现了
、依依不舍的 ,入木三分地写出一位深情女子 送别心上人时的情态和意绪。
习题
1.这首元曲的作者是
,被称为是东方的莎士比亚,
号
,
朝的
家,
的奠基人,
代表作有《
》、《
》、《
》。
2.“元曲四大家”是
、
、
、
。
3.这是首描写
的小令,表现了
之情。
4.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曲作者是元杂剧的奠基入关汉卿,他与白朴、张养浩、 郑光祖并称为“元曲四大家”。
B.曲中“凭阑袖拂杨花雪”一句表明所写的对节正值冬季。
D.全曲围绕“送别”,在写出女子与爱人别离后的痛苦的同 时,也形象地写出了女子不顾山水之隔,要去与恋人团聚的 迫切心情。
习题
8.全曲下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作者先巧妙地用飞絮般的杨花雪来设障,与下文的“溪”、“山”构 成层层障碍,把相思之苦之愁推向高潮。 B.曲中围绕着“相思”,以言来传相思之深,以行来绘相思之苦,把一 位女子波浪翻滚似的不平静的心情及浓烈的相思之情表现出来。 C.曲中“凭阑袖拂杨花雪”一句,“凭阑”写出女子惆怅痴立,极目远 送,流露出酸楚的眷恋之苦,而一个“拂”字则是女子用行动来表达她 对爱人的相思之苦。 D.“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这三句用女子的语言表达她 对爱人深深的相思。“难舍”二字情意绵绵,刻画了一个感情丰富且多 情的女性。 表达了作者对自己爱人的相思之苦。
《【南吕】四块玉·别情》(关汉卿)33张PPT优秀课件

关汉卿的戏曲作品题 材广泛,大多暴露了 封建统治的黑暗腐败 ,表现了古代人民特 别是青年妇女的苦难 遭遇和反抗斗争。
塑造的人物性格鲜明,结构完整,情节生 动,语言朴实而精练,对元杂剧和后来戏 曲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元代人评价关汉卿“生而倜傥,博 学能文,滑稽多智,蕴藉风流,为 一时之冠”。
关汉卿一生创作的杂剧有六十多种 ,数量超过了英国的“戏剧之父” 莎士比亚,被誉为“曲家圣人”, 西方称之为“东方的莎士比亚”。
元曲
小令(一宫调一曲子)
散曲 套曲(一宫调数曲子) 唱
带过曲
元曲四大悲剧
《窦娥冤》--关汉卿 《汉宫秋》--马致远 《梧桐雨》--白朴 《赵氏孤儿》--纪君祥
元曲四大爱情剧
《拜月亭》--关汉卿 《西厢记》--王实甫 《墙头马上》--白朴 《倩女离魂》--郑光祖
时代背景及写作特色
关汉卿历经金亡、宋亡、元初。当时兵荒马乱, 政治黑暗腐败、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十分突出,百姓 生活痛苦。元代人分十等”一官、二吏、三僧、四道 、五医、六工、七猎、八娼、九儒、十丐“,知识分 子身份低下,进取无门,沦为底层。
代表作主要有《窦娥冤》《救风尘 》《望江亭》《拜月亭》《单刀会 》《鲁斋郎》《调风月》等。
1838年《窦娥冤》就有英译本流传 海外。
1958年,世界和平理事会把关汉卿 列为世界文化名人。
关汉卿
文史知识
我国古代不同历史 时期占主导地位的文学 体裁:汉赋、唐诗、宋 词、元曲、明清小说。 分别代表着一个时代文 学作品的最高成就。
“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
作者以主人公——一名与爱人分离的女子 口吻,直抒其缠绵的相思、真挚的爱情。“难 舍”二字,情意绵绵,刻画了一个依依不舍、 感情丰富且多情的女性。虽说“相思”只“一 点”,但它沉重地压在心头,“几时绝?”以 女主人公自己的设问,道出她相思的无穷无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心
这首小令描写离别情绪,表现了多情 女主人公送别情人凭栏望远、依依不舍 的相思之情。送别后,情人在女主人公 心中仍驻留难忘,令人痛苦欲绝。想登 高眺望他离去的背影,但终被关山阻隔, 这更使她肝肠寸断。在艺术手法上通过 层层设障委婉细腻的抒写了女子心中哀 婉凄绝、缠绵悱恻的离情别绪,用准确、 凝练的文字写已别、刚别的相思之情, 入木三分地写出一位深情女子送别心上 人时的情态和意绪。
习题
1.这首元曲的作者是 ,被称为是东方的莎士比亚, 号 , 朝的 家, 的奠基人, 代表作有《 》、《 》、《 》。 2.“元曲四大家”是 、 、 、 。 3.这是首描写 的小令,表现了 之情。 4.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曲作者是元杂剧的奠基入关汉卿,他与白朴、张养浩、 郑光祖并称为“元曲四大家”。 B.曲中“凭阑袖拂杨花雪”一句表明所写的对节正值冬季。 C.“一点相思几时绝”中的“一点”表明主人公的愁绪若隐 若现、似有似无。 D.本首散曲前三句直抒胸臆,后四句寓情于景,表达了女主 人公深切的离愁别绪。
此句有二重意味:首先点明季节 为暮春(杨花如雪)时候,此时节容 易动人离思,句中或许还含有那种暗 示离别情景的意味;二是点明处所系 有阑干处,当是高楼,与此同时也就 点明了女主人公是独上高楼,她在楼 上站了很久,以致杨花飞满衣襟,须 时时“袖拂”。
赏析
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 末三句分明是别时景象,它与前 数句的关系不甚确定,可有多种解释。 可看作,女主人公既在“凭阑”,不 免由望情人的去路而引起神伤,“人 去也”是痛定思痛的口吻。另一种是 作逆挽看,可认为作者在章法上作了 倒叙。两种解读都可以。
曲牌名
四块玉·别情
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凭 阑袖拂杨花雪。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
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1?凭 阑袖拂杨花雪2。溪又斜3,山又遮,人去也!
1.绝:断。 2.凭阑袖拂杨花雪:写主人公靠着阑干,用 袖拂去如雪的飞絮,以免妨碍视线。杨花雪, 语出苏轼《少年游》:“去年相送,余杭门 外,飞雪似杨花。今年春尽,杨花似雪,犹 不见还家。”如雪花般飞舞的杨花。 3.斜:此处指溪流拐弯。
赏析
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
作者以主人公——一名与爱人分 离的女子口吻写来,直抒其缠绵的相 思、真挚的爱情。曲从别后说起,口 气虽平易,然送别的当时,既觉“难 舍”,过后思量,心绪自然无法平静。 说“相思”只“一点”,似乎不多, 但又不知“几时”能绝,这就强调了 别情缠绵的一面。
赏析
凭阑袖拂杨花雪。
习题
7.下列选项对此曲理解恰当的一项是( 人在分别之时,难舍难分,哀婉凄苦之情。 ) A.“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写出了女子与爱
B.“凭阑袖拂杨花雪。”作者凭栏远眺,凝望爱人远去的背
影,伤心欲绝,眼前美景却衬托的是离别的悲情。 C.此曲的结尾,把相思之苦推向高潮。写出了与爱人别离的 伤痛,以及难以见到恋人的绝望。 D.全曲围绕“送别”,在写出女子与爱人别离后的痛苦的同 时,也形象地写出了女子不顾山水之隔,导地位的文学体裁:汉赋、 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 说。分别代表着一个时代文 学作品的最高成就。
元曲
元曲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艺形式,包括 杂剧和散曲。杂剧,宋代以滑稽搞笑为特点 的一种表演形式。元代发展成戏曲形式,流 行于大都一带。散曲,盛行于元、明、清三 代,内容以抒情为主,有小令和套曲两种。
习题
5.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间接表达了主人 公缠绵的相思之情。 B.“溪又斜,山又遮”是说曲折的溪流,巍巍的高山遮挡了 视线,看不到情人的身影。 C.“人去也”似一声长叹,饱含着主人公离别的伤痛。 D.全曲景中含情,表达了一个女子的真切、深切的离愁。 6.关于这首散曲的理解下列错误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抒写离别之情的散曲。 B.“难舍”、“相思”等词语点明了离别后女子的情感。 C.两处“又”强调了女子的相思之情。 D.写“杨花雪”“溪”“山”是为了点明女子看到的景物。
习题
8.全曲下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作者先巧妙地用飞絮般的杨花雪来设障,与下文的“溪”、“山”构 成层层障碍,把相思之苦之愁推向高潮。 B.曲中围绕着“相思”,以言来传相思之深,以行来绘相思之苦,把一 位女子波浪翻滚似的不平静的心情及浓烈的相思之情表现出来。 C.曲中“凭阑袖拂杨花雪”一句,“凭阑”写出女子惆怅痴立,极目远 送,流露出酸楚的眷恋之苦,而一个“拂”字则是女子用行动来表达她 对爱人的相思之苦。 D.“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这三句用女子的语言表达她 对爱人深深的相思。“难舍”二字情意绵绵,刻画了一个感情丰富且多 情的女性。 表达了作者对自己爱人的相思之苦。
元曲四大悲剧:《窦娥冤》关汉卿《梧桐雨》白朴
《汉宫秋》马致远《赵氏孤儿》纪君祥 元曲四大爱情剧:《拜月亭》关汉卿 《西厢记》王实甫 《墙头马上》白朴 《倩女离魂》郑光祖
作者简介
关汉卿,元代戏剧家,元杂剧的奠基人。 号已斋叟。约生于金末,卒于元代。与马 致远、郑光祖、白朴并称为“元曲四大 家”,关汉卿居首。关汉卿编有杂剧60多 种,现存18种。其中《窦娥冤》、《救风 尘》、《拜月亭》、《鲁斋郎、《单刀 会》、《调风月》等都是他的代表作。所 作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描绘都市繁华 与艺人生活,羁旅行役与离愁 别绪,以及自抒抱负的述志遣兴。
大意
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
自从那天送你远去,我心里总是对你难分难舍,一 点相思情在心中萦绕不绝。
凭阑袖拂杨花雪。
记得送别时我斜倚着栏杆目送你远行。我用衣袖拂 去如雪的杨花,以免妨碍视线。
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
然而你的身影已看不见了,只 见弯弯曲曲的小溪向东流去, 重重的山峦遮住了你远行的道 路,我才意识到心上的人,真 的走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