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光谱学的介绍
激光光谱学在化学分析中的应用

激光光谱学在化学分析中的应用激光光谱学是一种基于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分析技术,它在化学分析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激光光谱学通过测量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后的光谱信息,可以获得物质的结构、组成、浓度等信息,为化学分析提供了一种高效、准确的手段。
激光光谱学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是光谱分析。
光谱分析是一种通过测量物质与光的相互作用而获得物质结构和性质的方法。
激光光谱学利用激光的特殊性质,如单色性、高亮度和高能量密度,对物质进行激发和检测,可以获得高分辨率和高灵敏度的光谱信息。
例如,利用激光拉曼光谱技术,可以通过测量物质散射光的频移和强度变化,确定物质的分子结构和组成。
这种非破坏性的分析方法,对于药物研发、环境监测、食品安全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除了光谱分析,激光光谱学还在化学分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例如,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IBS)技术可以通过激光的高能量作用于物质,使其产生等离子体并发射特征光谱,从而实现对物质成分的快速分析。
这种技术具有非接触、非破坏性的特点,对于金属材料的成分分析、环境污染物的检测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此外,激光诱导荧光光谱(LIFS)技术可以通过激光的激发作用,使物质产生荧光信号,从而获得物质的荧光光谱信息。
这种技术在生物医学、环境监测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激光光谱学在化学分析中的应用不仅限于传统的光谱分析方法,还涉及到一些新兴的技术。
例如,激光诱导熔融光谱(LIMS)技术可以通过激光的高能量作用于物质,使其熔融并产生特征的光谱信号,从而实现对物质的快速分析。
这种技术对于高温材料的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激光诱导击穿时间分辨光谱(LIBS-TR)技术可以通过测量物质在激光作用下的击穿时间和发射光谱,实现对物质的快速分析和成像。
这种技术在材料科学、生物医学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总之,激光光谱学作为一种高效、准确的分析技术,在化学分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它不仅提供了一种非破坏性、非接触的分析手段,还可以获得高分辨率和高灵敏度的光谱信息。
《激光光谱学》课件

光电子学
激光光谱学在光电子学中广泛应用于激光器、太阳 能电池和光纤传感等技术。
总结与展望
激光光谱学是一门强大的科学工具,在各个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对光谱学的理 解和应用将会不断深化。
通过激光光谱分析,我们可以准确检测物质的组成和浓度,应用于环境监测和化学分析等领 域。
信息传输
激光被广泛用于光纤通信,带来高速、稳定的数据传输。
激光光谱的原理与技术
1
激光共振拉曼光谱
2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激光共振拉曼光谱分析技术可以检测分
子的振动模式,用于反应动力学和材料
表征研究。
3
激光诱导荧光光谱
通过激光光谱技术,可以观察分子的发 光行为,用于药物研究和生物成像等应 用。
激光吸收光谱
激光吸收光谱通过测量物质吸收激光的 能量变化,用于化学反应研究和气体检 测等领域。
激光光谱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分析化学
激光光谱学在分析化学中用于定量分析、物质鉴别 和纯度检验。
生物学与医学
激光光谱学在生物学和医学领域中有广泛应用,如 激光手术和细胞成像。
激光光谱在工业应用中的应用
材料科学
《激光光谱学》PPT课件
探索激光光谱学的奥秘,了解其基础概念,以及在科学研究和工业应用中的 重要性。
光谱学的定义
光谱学是研究光的性质和相互作用的科学领域。通过对光的分析,我们可以 深入了解不同物质的特性和结构。
激光的特性及应用
高度聚焦
激光光束具有高度聚焦的特性,可用于精确操作和微创治疗。
激发光谱分析
光声光谱和激光光谱

光声光谱和激光光谱光声光谱和激光光谱是两种不同的光谱分析技术。
光声光谱是通过声波与光波之间的相互作用来研究物质的光谱特性,而激光光谱是利用激光与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来研究物质的光谱特性。
光声光谱技术是利用声波的特点和能量与光波的特点和能量相互转换来实现的。
在光声光谱技术中,首先使用一个激光光源产生一个强光束,然后将这个强光束聚焦到需要研究的样品上。
当强光束与样品相互作用时,会产生声波信号。
这些声波信号会通过一个声波传感器来探测和记录。
通过记录声波信号的时域特性和频域特性,可以得到样品的光声光谱信息。
光声光谱可以提供有关样品的结构、成分、形貌和物理性质等信息。
光声光谱技术具有分辨率高、灵敏度高、无损检测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材料科学、药物研究、生物学等领域。
激光光谱技术是利用激光与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来研究物质的光谱特性。
激光是一种特殊的光源,具有高亮度、高单色性和高相干性等特点。
在激光光谱技术中,首先使用一个激光器产生一束具有特定波长和能量的激光光束,然后将激光光束照射到需要研究的样品上。
当激光光束与样品相互作用时,会发生吸收、散射、发射等光谱现象。
这些光谱现象会通过光谱仪器来探测和记录。
通过分析记录下来的光谱信号,可以得到样品的光谱信息。
激光光谱可以提供有关样品的能级结构、能量转移、光谱分布等信息。
激光光谱技术具有高分辨率、高灵敏度、速度快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化学、物理、生物、环境科学等领域。
光声光谱和激光光谱之间存在着不同的工作原理和应用范围。
光声光谱主要用于研究材料的结构、成分和物理性质等方面,可以提供材料的超声波声速、吸收系数、非线性参数等信息。
激光光谱主要用于研究物质的能级结构、能量转移和光谱分布等方面,可以提供物质的发射光谱、吸收光谱、荧光光谱等信息。
光声光谱和激光光谱在应用中都具有重要的地位。
光声光谱主要应用于材料科学、药物研究、医学诊断、环境检测等领域。
例如,在材料科学中,光声光谱可以用于研究固体材料的声学性质、热传导性能、材料界面的结构等方面。
激光光谱学

第一张基本概念:1.能级寿命是指自发辐射能级寿命,能级寿命与自发辐射系数互为倒数关系。
2.自发辐射与受激辐射的区别:(1)受激跃迁与自发辐射,前者与外场揉(谬)有关,而后者则只取决于原子、分子系统本身,与外场揉(谬)无关。
理论和实验证明受激辐射光子与入射光子具有四同(同频率、同位相、同波矢、同偏振),即受激辐射光子与入射光子属于同一光子态(光波模式),受激辐射光是相干光,而自发辐射是非相干的随机过程。
(3)自发辐射系数A21与受激跃迁系数的关系:在热平衡条件下,能级E1、E2的粒子数N1、N2应保持平衡,则有: 3. 光子简并度n 为受激辐射几率与自发辐射几率之比,前者产生相干光子,后者产生非相干光子。
4. 激光器的三要素:(1)工作物质(气体、固体、液体、半导体等);(2)泵浦源:二者可实现粒子数反转,实现光放大。
(3)激光谐振腔 ---实现选模和光学正反馈。
5.线宽:分布函数半最大值所对应的频率宽度叫线宽—半最大值全宽,线宽内部分叫谱线的核,外部部分叫翼。
6.光谱学中常见的谱线展宽有:自然展宽、碰撞展宽、 Doppler 展宽。
自然加宽:由于自发辐射的存在,导致处于激发态的粒子具有一定的寿命,使得所发射的光谱具有一定的线宽称为自然加宽。
7.碰撞又分为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弹性碰撞,碰撞对之间没有通过无辐射跃迁所进行的内能交换时,称为弹性碰撞。
非弹性碰撞,碰撞对A 、B 在碰撞期间,A 的内能完全的或部分的转移给了B(或成为B 的内能或转变为A 、B 的平动动能),有内能变化,称为非弹性碰撞,也叫淬灭碰撞。
小距离弹性碰撞主要引起谱线加宽,而大距离弹性碰撞主要引起频移。
8.Doppler 加宽:由于气体原子、分子的热运动而具有一定的速度分布,一定速度的粒子相对于探测器来讲,都会产生Doppler 频移,这样具有一定速度的粒子只对谱线的某一频率范围有贡献,总体效果使得谱线加宽,Doppler 加宽的谱线线型为高斯线型。
激光光谱学课件 第一章

第 二 节
激光的模式:激光的光场分布,分为纵模和横模。
C.纵模:光场的纵向分布,它由振荡频率决定。
q
q
c
2L
,
q 1,2,3......
q
c
2L
激 光
特点:在腔的横截面内场是均匀分布的,沿腔 的轴线方向形成驻波,驻波的波节数由q决定。 通常把由整数q所表征的腔内纵向的稳定场分 布称为激光的纵模(或轴模),q称为纵模的 序数(即驻波系统在腔的轴线上零场强度的数 目)。不同的纵模相应于不同的q值,对应不 同的频率。
其中Z为配分函数, 为归一化因子:n 为总数目
每个模的平均能量
第 二 节
W
1 n
P(q)qh
q0
h
eh / kT
1
黑体辐射的能量密度(普朗克公式)
(v)
g(v)
W
8 v2
c3
hv ehv/kT 1
8 hv3
c3
1 ehv / kT
1
(v) g(v) n hv
激 光
其中, g(v)为模密度,n 表示每个模式所具有的平 均光子数,即光源的光子简并度
1.3×104~2.5×104
紫外光
7.5×1014~1016 380~30nm 2.5×104~3.3×105
X射线
1016~1019 30.0~0.03nm 3.3×105~3.3×108
射线
≥ 1019 ≤0.03nm ≥3.3×108
第
电磁波谱
一
节
光 谱 学
第 二 节
激 光
2.1 激光简介
k kz
激 光
激光光谱简介

激光对高分辨光谱的发展起很大作用,是研究原子、分子和离子结构的有力工具,可用来研究谱线的精细和超精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分裂、塞曼和斯塔克分裂、光位移、碰撞加宽、碰撞位移等效应。
时间分辨激光光谱
能输出脉冲持续时间短至纳秒或皮秒的高强度脉冲激光器,是研究光与物质相互作用时瞬态过程的有力工具,例如,测定激发态寿命以及研究气、液、固相中原子、分子和离子的弛豫过程。
常见的激光光谱
编辑
吸收光谱
激光用于吸收光谱,可取代普通光源,省去单色器或分光装置。激光的强度高,足以抑制检测器的噪声干扰,激光的准直性有利于采用往复式光路设计,以增加光束通过样品池的次数。所有这些特点均可提高光谱仪的检测灵敏度。除去通过测量光束经过样品池后的衰减率的方法对样品中待测成分进行分析外,由于激光与基质作用后产生的热效应或电离效应也较易检测到,以此为基础发展而成的光声光谱分析技术和激光诱导荧光光谱分析技术已获得应用。利用激光诱导荧光、光致电离和分子束光谱技术的配合,已能有选择地检测出单个原子的存在。
激光光谱简介
编辑
可调(谐)激光光源实际上是一台可调谐激光器,又称波长可变激光器或调频激光器。它所发出的激光,波长可连续改变,是理想的光谱研究用光源,可调激光器的波长范围在真空紫外的118.8纳米至微波的8.3毫米之间。可调激光器分为连续波和脉冲两种,脉冲激光的单色性比一般光源好,但其线宽不能低于脉宽的倒数值,分辨率较低。用连续波激光器作光源时,分辨率可达到10-9(线宽<1兆赫)。
荧光光谱
高强度激光能够使吸收物种中相当数量的分子提升到激发量子态。因此极大地提高了荧光光谱的灵敏度。以激光为光源的荧光光谱适用于超低浓度样品的检测,例如用氮分子激光泵浦的可调染料激光器对荧光素钠的单脉冲检测限已达到10-10摩尔/升,比用普通光源得到的最高灵敏度提高了一个数量级。
激光光谱学研究综述

激光光谱学研究综述摘要:激光光谱学技术是六十年代初发展起来的一门以原子理论、量子理论、光学技术和电子技术为基础的一门高新技术。
目前激光光谱学技术已经被推广应用于农业、工业、医疗、科学研究、军用武器及航天技术等多个领域,带来了巨大的效益。
本文将对这门新兴技术的形成、发展、种类、应用及前景进行一个简单的综述。
关键字:激光;光谱学;应用研究引言光谱学是研究物质和电磁波相互作用的科学。
光谱研究使人类获得了大量有关原子和分子结构方面的知识。
利用电磁辐射和物质相互作用时所观察的吸收光谱和发射光谱从多方面向人们提供了有关分子结构与周期环境相互作用的信息。
光谱学的发展可以分为两大阶段,它们的时间分界线为20世纪60年代激光问世之前和以后。
从1666年牛顿光谱到1960年美国人梅曼做成红宝石激光器之前,事实上已经形成了理论较为完善、分析技术较为成熟以及研究成果较为丰富的与原子分子线性相互作用的光谱学,通常称之为常规光谱学。
这种光谱学现在仍然是研究物质结构和成分的有力工具。
光谱定性、定量分析在化学研究、科学技术以及工业生产等方面都占有一定的地位。
自从激光问世之后,由于在常规光谱学领域引入激光,人们就可以用现代光谱学方法来深入研究物质的结构、能谱、瞬态变化和它们的微观动力学方程(包括弛豫规律),由此来获得用经典方法无法获得到的极为丰富的信息。
激光在光谱学领域引起了一场革命,形成一门新的学科——激光光谱学。
它既包括采用激光后获得新生的经典光谱学分支,还包括了一些新兴的分支,例如饱和吸收或双光子吸收的无多普勒光谱技术、时间分辨的弛豫测量以及相干拉曼散射光谱学等。
1激光光谱学的形成1.1激光原理“激光”是光受激辐射放大的简称,它是通过辐射的受激发射而实现光放大。
一个光子hv射入一个原子体系后,在离开该原子体系时,成了两个或更多个光子,而这些光子的特征是完全相同的。
这就是光放大。
但是光与原子体系相互作用时,总是同时存在着吸收、自发辐射与受激辐射三种过程,不可能要求只存在受激辐射过程。
超快激光光谱学的原理与技术

超快激光光谱学的原理与技术超快激光光谱学(Ultrafast Laser Spectroscopy)是一种利用超快激光技术来研究物质的光学和电子过程的分析方法。
它通过测量物质对短脉冲激光的响应来获得信息,可以提供非常高的时间分辨率以及精确的光谱特性。
本文将介绍超快激光光谱学的原理和常用的技术。
超快激光的原理主要基于激光脉冲的特性。
超快激光是指激光脉冲的时间尺度在飞秒(10^-15秒)或皮秒(10^-12秒)级别,这使得我们能够观察和研究材料中发生的非常快的过程。
超快激光通常由飞秒激光器产生,其光谱范围可以覆盖从紫外到红外的波长。
超快激光光谱学的核心技术是时间分辨光谱测量。
其中最基本的方法是通过脉冲延迟线来控制两个光束之间的时间差,并利用这个时间差来研究样品对光的响应。
这种方法称为傅里叶变换光学相干光谱学(FT-CARS)。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通常将样品暴露在一个脉冲激光束中,并在另一个激光束中引入一个延迟。
然后,通过探测两束光的相互作用,我们可以测量样品中的光谱特征。
1.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学(FTIR):通过将样品暴露在一个连续的宽带红外光源下,并测量样品在不同频率上的吸收或散射,来获得材料的红外光谱信息。
这种方法可以提供非常高的分辨率和灵敏度,并且可以用于研究材料的振动和转动运动。
2. 顺应性光谱学(Transient Absorption Spectroscopy):通过测量材料对短脉冲激光的吸收或透射来研究光吸收过程。
当样品吸收光子并进入激发态时,会出现吸收峰或谱线。
通过测量光线通过样品前后的强度差异,可以获得激发态的寿命、能级结构和激发态之间的相互作用等信息。
3. 闪烁光谱学(Fluorescence Spectroscopy):测量样品在激发态向基态跃迁时所发射的荧光光谱。
该方法可以用于研究材料的激发态寿命、荧光发射强度以及能级结构。
常用的技术包括时间分辨荧光光谱法(Time-Resolved Fluorescence Spectroscopy)和荧光相关光谱学(Fluorescence Correlation Spectroscopy)。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激光光谱学的介绍一、引言光谱学是研究物质和电磁波相互作用的科学,而激光光谱学是对在激光器发明之后,使用激光作为光源来进行的原子、分子的发射光谱、吸收光谱以及非线性效应所做研究的通称。
激光光谱学是自激光技术出现以来在传统光谱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
传统光谱学已有300多年的历史。
1666年伟大的科学家牛顿用棱镜发现了光的色散现象,由此开始了光谱学的发展,不过在起初的一百多年内,其发展极为缓慢,直到1814年著名的物理学家夫琅和费用他发明的棱镜光谱仪观察到太阳谱线开始,才逐渐进入光谱学发展的盛期,除了对吸收与发射光谱的研究外,还相应发展了对散射光谱的研究,特别是喇曼散射的发现,即在光发生散射时,除了原有频率之外,散射光中还有一些其它频率的光出现,通过喇曼散射可以研究物质的结构与组成等!其实光谱学作为一门实用性学科是由物理学家和化学家共同开创起来的。
到20世纪初,传统光谱学已经十分成熟并在冶金、电子、化工、医药、食品等工业部门都成为相当重要的分析手段。
尽管传统的光谱学在物质研究中获得了多方面的应用,但在激光问世之前,它的进一步发展已经面临着不可逾越的鸿沟。
首先传统光谱学使用普通光源,探测分辨率低,而增强其单色性,又不得不以降低光强为代价,这样又会影响到探测的灵敏度,此外,在弱光辐射下光谱中的许多非线性效应表现不出来,因此包含物质结构深层次的信息被阻断。
60年代高强度、高单色性激光的出现给光谱学这门学科注入了新的活力,在其后发展的激光光谱学中,激光光源的优越性被发挥的淋漓尽致。
比如激光的单色性使分光器件分辨率提高,高强度提高了探测的灵敏度,而且强光与物质粒子的相互作用中,产生了各种可观测的非线性光谱效应;此外激光的高度方向性又使对微区或定点的光谱分析成为可能。
在激光光谱学中,作为光谱分析手段的激光光谱技术由于其高空间分辨率、高时间分辨率、高光谱分辨率也倍受重视,在许多科学技术领域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二、激光光谱学技术的应用1、化学把激光光谱技术与光化学结合,工艺技术简单、设备小、效率高、成本低。
激光分离同位素:利用单色光对准一种同位素的谱线位置,将它光解离或激励至激发态进行反应,而其余同位素不被光解或激发而存留于原来物料中,达到同位素分离的目的。
60年代初,出现了激光。
由于激光的单色性、高强度和短脉宽等优异性能,自然地成为同位素分离的理想光源。
激光诱导化学反应:在常温常压下不能进行但在激光的照射下可被诱发的化学反应。
激光具有单色性、高强度和短脉宽等优越性能,是诱发光化学反应最理想的光源。
激光诱导化学反应主要是指激光光解反应以及由光解碎片引起的后续化学反应,例如,激光光解可以产生自由基或原子,所产生的自由基又可以诱发链锁反应。
用各种波长激光(红外、可见、紫外)诱发的化学反应大约有几百种。
根据波长的不同,激光诱发化学反应的机理也不相同,一般可分为两类:①红外激光诱导化学反应,②紫外或可见激光光解反应。
2、生物学光子学在生物学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其中一个重要的例子,采用激光光谱学研究DNA和蛋白质取得重大进展。
有人认为这钟进展的意义堪与人造卫星升空、人类登上月球相比美。
最近十年内,人类在研究DNA和蛋白质取得三大进展。
其一,流式细胞计。
它用荧光标记物质对分离出来的细胞中的DNA进行染色。
当用一定波长的激光激励时,单个细胞会发生荧光,其荧光强弱与DNA的含量有关。
当细胞依次从一个喷咀中流出时,会形成一个一个的荧光脉冲。
利用一定的电子测量仪器和计算机数据采集和处理系统就可以得到最常用的DNA的直方图。
直方图的横坐标表示DNA的含量,纵坐标表示细胞的个数。
其二,DNA的排序研究。
它的基本做法为用荧光标记物对DNA进行染色。
其三,用瞬态激光光谱学动态观察蛋白质的折叠。
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形成三维结构的过程仍是分子生物学中最具有挑战性的问题之一。
激光光谱学可用于研究生物分子和细胞等。
例如激光微束仪又称为激光显微镜,是激光器与显微镜相结合的一种光学仪器,可以研究各种DNA分子结构等等;喇曼光谱是研究分子振动的有力工具,所以激光喇曼光谱可以研究生物分子的结构和动力学等信息。
3、激光遥感技术应用于大气和海洋环境监测:在环境科学方面,广泛应用于大气和海洋环境监测的激光遥感技术是运用激光光谱技术来确定大气成分、浓度及空间分布等,对人类是十分有意义的!激光遥感应用现状激光遥感应用范围非常广泛,主要包括对地形、建筑物以及其他对象进行高精度测量。
(1)带状地形测图数据采集地面三维激光影像扫描仪可进行野外局部带状地形区域分段扫描。
在具有一定重复扫描区域内,进行三维影像拼接和合并生成带状影像图。
通过少量的测量控制点转换到国家或城市坐标系中,用地形和地物的三维点云数据建立模型,生成带状地形图。
(2)建立高精度的数字地面模型和城市模型三维激光扫描影像数据作为gis 系统和数据库更新的重要来源。
采集的三维点云数据经过拼接和合并后,进行数据预处理剔除粗差数据,运用数据滤波和分类算法获得地面高程数据以及地物数据。
(3)古文物建筑物测量及逆向工程应用地面三维激光影像扫描技术可为三维数字化设计、三维测量及逆向工程、快速模具制造等相关技术方面提供服务。
(4)其它方面的应用此外,地面三维激光影像扫描仪可应用于复杂工业设备的测量与建模、房屋建模与房产图测量、工程建筑物变形监测、灾害三维实时监测、事故灾害评估、矿山及隧道测量和大型水利工程安全监测与研究等方面。
4、医学医学上,运用激光光谱技术可以治疗各种疾病,比如光敏疗法可进行诊断和治疗癌症;光化学方法应用激光光谱技术治疗皮肤病;激光喇曼光谱可用于检测体内气体。
激光光谱学在癌症研究方面的应用。
(1)癌症的光谱诊断:白血病的病况和早期诊断探讨。
利用光声光谱技术可研究被氧化和还原的细胞C处于固态或结晶态时的光声光谱。
殷庆瑞等应用OAS400型光声光谱仪研究了血液病患者的全血样光声吸收光谱图。
结果表明,光声光谱技术能够明显地区分出健康和患者之间的光谱差异。
并且该实验操作简单,只需一滴血,在五分钟内就可得出结果。
这种核技术可能在红细胞膜的表面分析以及在血液学研究方面获得进一步的应用。
Poulet 等报道了用光声光谱技术研究人血中血红蛋白和载氧血红蛋白的光声光谱,并研究了人血的氧化作用的沉降速率等到问题。
郭周义等用光声光谱法对正常、白血病缓解、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等不同类型的多例血样的全血谱的二个吸收峰进行了对比,并通过全血涂片染瑞士兰的方法,观察了血样中白细胞含量变化在图谱上的反映。
(2)荧光光谱诊断:a外加光敏物质诊断;b自体荧光光谱诊断。
激光光谱学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光谱诊断的应用。
(1)人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从化学成分和物理结构来看;可分为两人类: 1 钙化型,由钙的沉积物形成;(2) 非钙化形,它又可分为三类:纤维型(白色斑块)、脂肪型(黄色斑块)及混合型(纤维和脂肪等人对上述几种不同类型的动脉粥化硬化斑块),应采用不同的激发波长,由此可产生几种不同类型的荧光谱,于是就产生了不同的光谱识别算法或识别判据。
三、激光光谱学前景1、激光偏振光技术特点是用两束激光同时入射,其中至少一束为可调谐,两束激光与待测样品作用的结果,导致其中探测激光束偏振状态发生变化,通过检偏振装置进行检测以获得样品的有关光谱信息。
激光偏振光技术在一定使用条件下具有一些独特的优点。
代表性的有饱和吸收偏振光谱术、双光子吸收偏振光谱术、CARS偏振光谱术及偏振标定吸收光谱术等。
2、激光光声光谱术激光光声光谱术是利用可调谐激光的部分光能被待测样品吸收后转变为热能和声能,通过对所产生的光-声信号的探测来间接测量样品的吸收光谱特性。
光能转变为热能的物理机制可以是多种多样的。
3、激光光电流光谱术激光光电流光谱是最新出现的新型光谱分析技术。
其原理是基于可调谐激光引起气体放电介质共振吸收跃迁,和随之而产生的气体放电特性的变化,通过对气体放电电流或电压信号的变化,来间接分析和记录待测气体介质中原子或分子吸收光谱跃迁特性。
实验上,在连续调谐入射激光频率的同时,同步扫描记录气体放电电压信号的变化,就可间接获得待测气体粒子共振跃迁的光电流光谱曲线,在某一共振吸收频率处所发生的气体放电电压信号变化的大小和极性,与气态粒子本身的种类、能级跃迁的性质以及放电工作条件等因素有关。
四、激光光谱学的应用展望激光光谱学技术的巨大应用潜力,主要表现在它所能提供的高光谱分辨率、高时间分辨率、高空间分辨率、高激发选择性、高分析灵敏度以及测试效率等方面。
因此,除了被成功地用于传统光谱学的所有应用方面以外,还以全新的姿态和更大的活力进入原子物理、分子物理、核物理、固体物理、表面物理、低温物理、等离子物理、声学、化学、生物学、医学等学科领域,以及精密测量、计量标准,环境保护、遥感、同位素分离等技术领域。
分别有以下几方面:(1)高光谱分辨率的应用;(2)高时间分辨率的应用;(3)高分析灵敏度和高激发选择性的应用;(4)激光光谱在核物理研究中的应用;(5)激光光谱在化学、生物学、医学等方面的应用。
五、结束语应用激光光谱学是一个迅速发展的科学研究领域,新的应用将不断涌现。
人们预计,随着激光光源、光学纤维元件及计算机的性能越来越好,价格越来越合理,应用激光光谱学将会有更多的机会扩大它的应用范围。
参考资料:1、《光谱诊断技术在现代医学中的应用》2、百度百科、百度文库3、《激光光谱学与激光化学》——河北人民出版社4、《应用激光光谱学的发展现状》——王振亚(1980)5、《激光光谱学》——(德)德姆特勒德(Demtroder,W.)(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