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心脏瓣膜在应用中可能的不良事

合集下载

人工心脏瓣膜研究与应用

人工心脏瓣膜研究与应用

人工心脏瓣膜研究与应用人工心脏瓣膜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材料的研发和结构的优化。

人工心脏瓣膜的材料一般包括金属、陶瓷和生物材料。

金属材料一般应用于机械瓣膜,具有较好的耐久性和可靠性,但存在血栓形成的风险;陶瓷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耐久性,但较脆易碎;生物材料包括动物组织和人工合成材料,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功能恢复,但存在耐久性差的问题。

因此,当前的研究大多侧重于生物材料的研发,通过改进材料的制备工艺和表面处理技术,提高人工心脏瓣膜的生物相容性和耐久性。

除了材料的研发,人工心脏瓣膜的结构优化也是研究的重点。

人工心脏瓣膜的结构形式一般分为机械瓣膜和生物瓣膜两种。

机械瓣膜由金属或陶瓷材料制成,具有较好的耐久性和可靠性,但需要长期抗凝治疗,并存在血栓形成的风险。

生物瓣膜则采用动物组织或人工合成材料制成,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功能恢复,但存在耐久性差的问题。

当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改进机械瓣膜和生物瓣膜的结构,提高其生物力学性能和生物相容性。

人工心脏瓣膜的应用主要包括心脏瓣膜置换术和心脏瓣膜修复术。

心脏瓣膜置换术是一种常见的治疗心脏瓣膜疾病的手术方法,通过将病变的心脏瓣膜替换为人工心脏瓣膜,恢复心脏的正常功能。

心脏瓣膜修复术则是通过修复病变的心脏瓣膜,使其恢复正常功能。

人工心脏瓣膜在这两种手术中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心脏瓣膜置换术中,人工心脏瓣膜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机械瓣膜或生物瓣膜。

机械瓣膜具有较好的耐久性和可靠性,适用于年轻且需要长期生命支持的患者。

生物瓣膜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功能恢复,适用于年龄较大、身体状况较差的患者。

随着人工心脏瓣膜的不断改进和完善,置换手术的安全性和效果也得到了显著提高。

在心脏瓣膜修复术中,人工心脏瓣膜通常用于辅助修复病变的心脏瓣膜。

通过植入人工心脏瓣膜,可以改善病变的瓣膜开合功能,恢复心脏的正常血液流动。

人工心脏瓣膜的应用使心脏瓣膜修复术变得更加安全和可行,同时也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和患者的生存率。

新可疑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表

新可疑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表

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西院区可疑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表报告日期: 年 月 日 编 码: 报告来源: 生产企业 经营企业 使用单位 单位名称:联系地址: 邮 编: 联系电话:报告人签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制报告人: 医师 技师 护士 其他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基础知识问答1.审批上市的医疗器械都是绝对安全的吗?不是。

任何医疗器械产品都具有一定的使用风险,都可能因为当时科技水平的制约、实验条件的限制等因素,而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风险。

所谓批准上市,是指社会、技术、伦理和法令皆可接受的基础上的认可,而非绝对安全。

被批准上市的医疗器械只是“效益大于风险”的“风险可接受”产品,即被批准上市产品在现有认识水平下,相对符合安全使用的要求。

2.什么是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是指获准上市的质量合格的医疗器械在正常使用情况下发生的,导致或者可能导致人体伤害的各种有害事件。

3.什么是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是指对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发现、报告、评价和控制的过程。

4.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的目的是什么?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旨在通过对医疗器械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可疑不良事件进行收集、报告、分析和评价,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医疗器械采取有效的控制,防止医疗器械严重不良事件的重复发生和蔓延,保障公众用械安全。

5.如何正确认识医疗器械不良事件?任何医疗器械在临床应用过程中,都可能因为当时科技水平的制约、实验条件的限制等因素,存在一些不可预见的缺陷。

只有通过不良事件的有效监测,对事件本身进行科学的分析和总结,才能及时采取适宜、有效的措施,保证医疗器械使用的安全有效,促进企业不断改进产品质量。

6. 如何区别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医疗器械质量事故与医疗事故?医疗器械不良事件主要是由于产品的设计缺陷、已经注册审核的使用说明书不准确或不充分等原因造成的,但其产品的质量是合格的。

医疗器械质量事故主要是指其质量不符合注册产品标准等规定造成的事故。

人工心脏瓣膜的最新研究进展

人工心脏瓣膜的最新研究进展

人工心脏瓣膜的最新研究进展引言:心脏瓣膜疾病已成为世界范围内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寿命延长,心脏瓣膜替换手术的需求不断增加。

然而,传统的金属机械性或生物学性心脏瓣膜存在一系列限制,因此,新型人工心脏瓣膜的研究和开发势在必行。

一、可降解材料在人工心脏瓣膜上的应用可降解材料作为一种新兴材料,在医学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关注和应用。

近年来,科学家们开始将其引入到人工心脏瓣膜的设计中。

这些可降解材料可以逐渐被人体吸收代谢,并减少了患者长期使用其他类型人工心脏瓣膜可能面临的并发症风险。

目前,利用聚乳酸(PLA)、聚羟基丁酸(PGA)、聚己内酯(PCL)等可降解材料制备人工心脏瓣膜已取得了一些突破性进展。

这些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且在体内逐渐降解、吸收,不再需要第二次手术进行瓣膜替换。

同时,不会对患者产生额外的心理和生理负担。

二、纳米技术在人工心脏瓣膜中的运用纳米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一个领域,在医学应用中也呈现出广阔的前景。

纳米技术可以通过精密控制和调控材料微观结构,改善人工心脏瓣膜的力学性能和表面特性。

通过利用纳米材料或纳米涂层,科学家们成功地增强了人工心脏瓣膜的抗菌性、抗血栓性以及耐久性。

例如,采用纳米碳管增强机械性心脏瓣膜,在实验室测试中表现出优异的耐久性和抗淋巴细胞性侵袭能力。

三、干细胞技术在人工心脏瓣膜的应用前景干细胞技术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一种新兴生物医学技术,对疾病治疗和再生医学领域具有巨大潜力。

其在人工心脏瓣膜的修复和再生中也显示出巨大应用前景。

利用干细胞技术制备人工心脏瓣膜有助于提高植入后的生物相容性、功能与修复能力。

通过将干细胞导向分化为心脏瓣膜相关细胞,并与多种支架材料结合,已经成功地开发出了类似自然心脏瓣膜特性的人工心脏瓣膜。

这一技术对于改善传统人工心脏瓣膜使用寿命和避免并发症有重要意义。

四、仿生设计为人工心脏瓣膜带来全新突破仿生设计是一种借鉴自然界的原理和结构来设计新型器械或材料的方法。

可疑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表填写说明与示范

可疑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表填写说明与示范

可疑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表填写说明与示范一、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定义:获准上市的、合格的医疗器械在正常使用情况下,发生的或可能发生的任何与医疗器械预期使用效果无关的有害事件。

二、报告范围:需要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经营企业、使用单位提供的可疑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是死亡和严重伤害报告。

其中,严重伤害指①危及生命;②导致机体功能的永久性伤害或者机体结构的永久性损伤;③必须采取医疗措施才能避免上述永久性伤害或损伤。

“永久性”是对身体结构或功能的不可逆的伤害,不包括小的伤害或损害。

报告基本原则:造成患者、使用者或其他人员死亡、严重伤害的事件已经发生,并且可能与所使用医疗器械有关,需要按可疑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

濒临事件原则:有些事件当时并未造成人员伤害,但临床医务人员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认为再次发生同类事件时会造成患者或医务人员死亡或严重伤害,则也需要报告。

可疑即报原则:在不清楚是否属于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时,按可疑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

这些事件可以是与使用医疗器械有关的,也可以是不能除外与医疗器械有关的事件。

相关事件在以下情况必须报告:引起或造成死亡或严重伤害的几率较大;对医疗器械性能的影响性质严重,很可能引起或造成死亡或严重伤害;使器械不能发挥其必要的正常作用,并且影响医疗器械的治疗、检查或诊断作用,可能引起或造成死亡或严重伤害;医疗器械属于长期植入物或生命支持器械,因此对维持人类生命十分必要;医疗器械生产企业需要采取或被要求采取行动来减少产品对公众健康造成损害的风险;类似事件在过去实际已经引起或造成死亡或严重伤害。

免除报告规则:使用者在应用前能够发现医疗器械有缺陷;完全是患者因素导致了不良事件发生;事件发生仅仅是因为器械超过有效期限;事件发生时,医疗器械预先设计的安全保护措施正常工作,并不会对患者造成伤害。

三、《可疑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表》填写说明1.患者资料:第1条至第4条为患者一般情况,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预期治疗疾病或作用,资料请填写清楚,有利于资料的分析处理,其中:第4条预期治疗疾病或作用:是指涉及不良事件的医疗器械用于治疗的疾病,例如:心瓣膜用于治疗二尖瓣狭窄; 血管内支架用于治疗急性心肌梗死;角膜塑形镜用于矫正屈光不正。

生物纳米技术在人工心脏瓣膜材料中的应用

生物纳米技术在人工心脏瓣膜材料中的应用

生物纳米技术在人工心脏瓣膜材料中的应用人工心脏瓣膜是现代医学领域的重要成果,它可以让那些受到心脏瓣膜疾病困扰的患者得到有效的治疗。

随着生物纳米技术的不断创新,人工心脏瓣膜材料已经开始应用这个领域,能够克服很多传统技术存在的问题,逐步被人们所接受。

生物纳米材料在人工心脏瓣膜材料中的应用优势生物纳米技术是研究纳米级别物质和生物的相互作用,并利用纳米材料对细胞进行精细操作的技术。

在人工心脏瓣膜材料中,生物纳米材料的应用能够作出诸多优势。

首先,生物纳米材料与生物体的组织相容性强,不会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人工心脏瓣膜材料采用生物纳米材料制作,可以更大程度保证患者的安全。

其次,采用生物纳米技术研发的人工心脏瓣膜材料具有很好的力学性能和生物学性能。

由于纳米级别的微观结构,这些材料的物理性能可以得到更好的调控,并且可以通过不同的表面改性手段来实现生物学性能的调控。

生物纳米技术在人工心脏瓣膜材料中的具体应用下面我们来看看生物纳米材料在人工心脏瓣膜材料中的具体应用。

一是生物纳米多层复合材料技术。

其工艺流程是通过纳米级多层膜包覆法将纳米纤维素和纳米羟基磷灰石在人工心脏瓣膜表面形成一层复合多层膜,并以环氧树脂为胶水,最终制成一种独特的人工心脏瓣膜。

二是生物纳米晶体技术。

生物纳米晶体技术就是将纳米级别的材料加工成晶体状,以此制作人工心脏瓣膜材料。

这种材料可以更好的模拟人体天然瓣膜的组织结构,使人工心脏瓣膜更加完美适应人体状况。

三是生物纳米肝素技术。

它利用生物纳米技术将一定量的肝素溶液涂抹在人工心脏瓣膜的表面上。

肝素是一种天然产物,具有良好的抗凝血作用,可以有效避免人工心脏瓣膜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血栓等不良效应。

生物纳米技术在人工心脏瓣膜材料中的应用前景随着现代医学领域的不断创新,人工心脏瓣膜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而生物纳米技术也成为了人工心脏瓣膜材料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

未来,在生物纳米技术的支持下,可能会出现更多更加优异的人工心脏瓣膜材料。

医疗不良事件考试题及答案

医疗不良事件考试题及答案

医疗不良事件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填空题1.下面哪些属于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可多选)A.产品设计缺陷B.产品材料缺陷C.临床应用D. 耗材超出有效期,使用老化引起的故障E.完全是因为患者因素导致的事件F.医疗器械性能、功能故障或损坏,并且导致或可能导致伤害G在产品标签、使用说明书中存在错误或缺陷H.产品刻度、内径等标识错误I.使用者在使用前发现医疗器械有缺陷,且不会对患者造成严重伤害2.医疗器械召回在(单位名称)的网站查询。

3.医疗器械警戒快讯、医疗器械不良事件信息通报在(单位名称〉的网站查询。

4.导致严重伤害、可能导致严重伤害或死亡的事件,使用单位应于发现或者知悉之日起个工作日内,填写《可疑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表》,向地点地的省(区、市)医疗器械不良变乱监测技术机构报告。

5.医疗机构在发现或获知药品(含医疗器械)安全突发变乱产生后,应当立即向本地卫生行政部分报告,同时向当地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最迟不得超过小时。

二、判断题(下列是否属于医疗器械风险,需要上报不良事件?是:√;否:×)1.当呼吸机单独使用电池模块供电工作时,发现有极少量电池模块的供电时间短于预期使用时间,在因电池不足停机之前会发出报警,提示医务职员连接主电源或使用苏醒球举行人工通气。

因电池耗尽引起的停机可能造成患者短暂可恢复性停止通气。

如果使用呼吸机时无医务人员看护则可能对患者造成严重伤害。

()2.护理人员给患者XXX使用微波治疗仪器进行治疗,在进行10分钟时候,XXX感觉热量不够,自己擅自调大输出功率,结果微波治疗仪的灯头出现大的火花,设备带上的泄电保护器动作。

护理职员立即报修设备管理科,工程技术人员检测为输出功率模块故障,烧毁。

联系厂家。

厂家检测为使用不当,不能调治大功率。

我院工程技术人员认为:产品设计有缺陷,不能调节大功率,应有保护或不设置大功率。

()3.患者因骨折使用四肢内固定钢板,5个月后因左前臂肿痛来医院复查,CR显示骨板断裂,经咨询得知患者过早体力劳动了。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

15. 呼吸机可疑不良事件
呼吸中断等
16. 婴儿培养箱(保温箱·婴儿舱)可疑不良 事件
潮气量过大、通气量不足、氧流量不稳定、 管路漏气、突然停机,及由此而引起的呼 吸困难、呼吸急促、温度失控、报警失灵, 以及由此而引发的婴儿安全隐患等。
17. 助听器可疑不良事件
噪音大、听不清,声音小、不能放大,声 音过响,断音,耳鸣,耳道肿痛,头痛等
26. 一次性使用输液器可疑不良事件
寒颤、高热、恶心、呕吐、输液器漏液、有异物 等
27. 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器可疑不良事件
注射部位疼痛、皮肤瘙痒、寒颤、发热等症
28. 一次性使用输氧管可疑不良事件
流鼻涕,鼻部不适、有灼烧感,鼻根部皮疹等
29. 医用缝合线可疑不良事件
伤口红肿、疼痛、化脓、不愈合、愈合延迟、线 断裂等
切口组织灼/烧伤、切口脂肪液化、出血过多等症 状。(用于手术中组织切割、分离、凝固、止血)
不良事件监测
概念:
是对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发现、报告、评 价和控制的过程。
目的:
通过对医疗器械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可疑不 良事件进行收集、报告、分析和评价,对 存在安全隐患的医疗器械采取有效控制, 防止医疗器械严重不良事件的重复发生和 蔓延,保障公众用械安全。
19. 输液泵可疑不良事件
滴速失控、滴量不准、漏液、报警失灵等。
20. 心电图机可疑不良事件
结果不准确、走纸不正常、信号干扰、接触不良、黑屏、 不显示心电图谱等。
21. 温热治疗床可疑不良事件
烫伤、红疹、瘙痒、水疱;头晕、头疼、恶心、呕吐;神 经麻木;腰椎间盘突出;心慌、胸闷、心跳加速;肋骨受 伤;脾、胆、肾脏增大;脑溢血;白细胞数量异常增高; 死亡;胃痛;腹泻;血压升高等。

人工心脏瓣膜标准

人工心脏瓣膜标准

人工心脏瓣膜标准人工心脏瓣膜是一种用于替换受损或功能不全的心脏瓣膜的医疗器械。

它可以恢复心脏正常的血液流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然而,人工心脏瓣膜的质量与安全性至关重要。

为了确保人工心脏瓣膜的可靠性和适用性,制定统一的标准是必要的。

本文将介绍人工心脏瓣膜的标准,并探讨其对患者和医疗机构的重要性。

一、材料标准人工心脏瓣膜的材料选用是决定其质量和可靠性的关键因素。

合适的材料应具备耐久性、生物相容性和良好的机械性能。

材料标准应包括材料的成分要求、物理性能测试、生物相容性评价等方面。

例如,对于金属心脏瓣膜,其材料应具备耐腐蚀性和良好的机械性能;而对于生物心脏瓣膜,应考虑细胞相容性和免疫排斥等因素。

二、尺寸标准人工心脏瓣膜的尺寸决定了其适应的心脏大小以及血液流动的效果。

标准应规定不同型号的人工心脏瓣膜的尺寸范围,以满足不同患者的需求。

此外,还应规定手术切除心脏瓣膜和植入人工瓣膜的手术操作要求,以确保手术的安全和成功。

三、性能标准人工心脏瓣膜的性能直接关系到其临床效果。

性能标准应包括瓣膜的耐久性、密封性、反流情况等方面。

耐久性是指人工心脏瓣膜在长期使用中能否保持功能稳定,不发生磨损或破裂。

密封性是指人工心脏瓣膜能否完全关闭,防止血液反流。

反流情况是指人工心脏瓣膜在关闭时是否会发生血液反流现象。

这些指标的测试应进行严格的实验和临床观察,以确保人工心脏瓣膜具备良好的性能。

四、临床应用标准人工心脏瓣膜的临床应用标准是指其适应症和禁忌症。

适应症是指人工心脏瓣膜适合应用于哪些心脏瓣膜疾病患者,并具备良好的疗效。

禁忌症则是指人工心脏瓣膜不适合应用于哪些患者,并可能带来不良后果。

制定临床应用标准是保证人工心脏瓣膜在临床上安全有效应用的前提。

五、质量控制标准质量控制是确保人工心脏瓣膜安全可靠的重要环节。

质量控制标准应包括整个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从原材料的采购到成品的生产,再到产品的售后服务,都应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

此外,还应建立完善的质量追溯体系和健全的售后服务制度,及时发现和处理质量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卡瓣,瓣膜位于半开半闭位,左室未见 脱落之圆顶
医学PPT
22
例四
➢ 男性,42岁
➢ 超声示二尖瓣关闭不全伴狭窄,主动脉瓣 关闭不全,
➢ 2000年9月14日行双瓣置换术,心脏复跳后 辅助循环时血压不稳,左房压高,心表面 超声示二尖瓣重度返流
➢ 再次手术发现二尖瓣前叶固定不动,瓣架 内壁碎裂,左室内见碎片。重新更换二尖 瓣,清除碎片后病人恢复顺利,两周后出 院
30
今后工作
➢ 瓣膜不良事件上报以后应组织有关专家,包括外科医 师、 工程技术人员、瓣膜公司进行讨论,以鉴定是否是 瓣膜 质量问题、设计问题还是操作不当引起的。并采取 相应 的措施,责令封存停用,减少对其他患者的伤害 建 立瓣膜使用前的临床试用、审批制度. 瓣膜不良事件出现 后的鉴定制度
医学PPT
悸、气短入院 ➢ 超声示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 2002年3月28日手术,术中发现原生物瓣三
瓣脚向中心倾斜,致生物瓣狭窄伴关闭不全 ;更换生物瓣后病人恢复良好,顺利出院
医学PPT
25
医学PPT
26
医学PPT
27
医学PPT
28
医学PPT
29
不良事件分类
• 瓣膜质量 • 操作不当 • 设计缺陷
医学PPT
➢ 机械瓣膜
▪ 笼球瓣 ▪ 笼碟瓣 ▪ 单叶倾斜性碟瓣 Medtronic瓣 Ultracor瓣 ▪ 双叶倾斜碟瓣 st.Jude瓣 Carbo瓣 Baxter瓣
医学PPT
6
人造心脏瓣膜
➢ 生物瓣膜
▪ 无支架瓣膜
猪主动脉瓣膜
人体同种主动脉瓣膜
牛心包瓣膜
▪ 有支架瓣膜
牛心包瓣膜
猪主动脉瓣膜
医学PPT
31
谢谢!
医学PPT
32
➢ 其他原因
2例
医学PPT
19
例一
➢ 男性,39岁
➢ 93年9月在我院行双瓣置换术 ➢ 术后7个月出现胸闷、心悸,超声示主动脉瓣开放受限,
压差106mmHg ➢ 94年11月行手术治疗,术中发现主动脉瓣瓣钩顶端断出院 ➢ 95年2月27日晚猝死于家中,尸检发现二尖瓣瓣钩断裂,
➢ 术中腹部B超示腹主动脉远端分叉处有脱落之瓣叶
➢ 次日于腹主动脉、双髂动脉分叉上方取出脱落之瓣叶
医学PPT
21
例三
➢ 女性,32岁
➢ 超声示二尖瓣狭窄行二尖瓣置换术(保 留后瓣叶)后出院
➢ 于95年11月因突发气短、胸闷10小时急 诊入院
➢ 超声示二尖瓣叶活动度下降 ➢ 急诊手术见原瓣膜瓣架钩顶端圆顶脱落、
7
医学PPT
8
医学PPT
9
医学PPT
10
医学PPT
11
医学PPT
12
医学PPT
13
二、瓣膜外科手术
➢切 口 ➢手术步骤
医学PPT
14
一三、人工瓣膜的并发症
➢ 技术因素 ➢ 瓣膜术后问题 ➢ 瓣膜本身的质量问题
医学PPT
15
技术因素
➢ 瓣环上的原因 ➢ 瓣环下的原因 ➢ 人工瓣膜方向放置
医学PPT
23
例五
➢ 男性,33岁 ➢ 因双瓣置换术后9年,活动后心悸2年入院 ➢ 超声示二尖瓣狭窄,主动脉瓣功能良好 ➢ 2002年3月29日行手术治疗,术中发现二尖瓣拉
钩断裂,金属钩嵌入左室心尖部心肌内,二尖瓣 中度狭窄,更换瓣膜后恢复良好,痊愈出院
医学PPT
24
例六
➢ 男性,70岁 ➢ 因主动脉瓣生物瓣置换术后2年,劳累后心
瓣叶脱落于左室腔内
医学PPT
20
例二
➢ 男性,51岁
➢ 超声示二尖瓣狭窄
➢ 2001年4月17日行二尖瓣置换术,手术顺利,心脏复
跳后25分钟时出现血压下降,升压药无效,左房压
40cmH2O,心表面超声示二尖瓣大量返流 ➢ 再次手术发现二尖瓣双叶之一瓣叶丢失,心腔及升主
动脉内未见脱落瓣叶,行再次换瓣术后恢复良好
人工瓣膜植入后不良事件初步分析
医学PPT
1
一、心脏瓣膜及人工瓣膜
心脏瓣膜
➢ 二尖瓣 ➢ 三尖瓣 ➢ 主动脉瓣 ➢ 肺动脉瓣
医学PPT
2
医学PPT
3
人造心脏瓣膜
基本结构
➢ 瓣架 ➢ 阀体
➢ 缝合环
医学PPT
4
人造瓣膜基本要求
➢良好的机械特性 ➢血液动力学特征 ➢组织相容性
医学PPT
5
人造心脏瓣膜
医学PPT
16
瓣膜术后问题
➢ 抗凝不当 ➢ 抗凝过度
医学PPT
17
瓣膜质量问题
➢ 瓣膜结构问题 ➢ 瓣膜制作材料 ➢ 瓣膜消毒不严格 ➢ 瓣膜设计问题
医学PPT
18
我院情况
97年~2001年共行瓣膜置换2190例,共用瓣膜 2878枚
机械瓣二次手术7例
➢ 卡瓣
2例
➢ 瓣叶脱落
2例
➢ 瓣周漏
1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