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论修辞和语言要素的关系

合集下载

现代汉语,章节测试第六章 语用

现代汉语,章节测试第六章 语用

第六章语用一、单项选择题1.“善者不来,来者不善”、“人不犯我,我不犯人”运用的修辞格是()A.借喻B.回环C.比拟D.借代【解析】B 本题考查回环,回环就是把前后语句组织成穿梭一样的循环往复的形式,以表达不同事物间的有机联系的一种修辞格式。

“善者不来,来者不善”、“人不犯我,我不犯人”所运用的就是这种修辞格。

2.以下各例中运用了比喻修辞格的是()A.这孩子像他爸爸。

B.这孩子像个猴子。

C.这孩子好像感冒了。

D.这孩子好像活过来了。

【解析】B 本题考查比喻,比喻是利用本质上不同的事物之间的相似点来描绘事物或说明道理的一种修辞方式。

本题唯有B答案比喻的是不同事物间的相似点的描绘,故选B。

3.下面的句子里使用了拈连辞格的是()A.人老心却不老。

B.舍不得孩子打不住狼。

C.酒好不怕巷子深。

D.有一分热,发一分光。

【解析】A 本题考查拈连辞格,拈连就是利用上下文的联系,把用于甲事物的词语巧妙地用于乙事物,又叫顺拈。

“人老心却不老。

”句中把“人”的“老”,用到了“心”上。

4.下面的句子使用了比喻修辞格的是()A.来者不善,善者不来。

B.浇树浇根,交人交心。

C.天寒地冻冻不坏我们的决心。

D.高山低头,河水让路。

【解析】B 本题考查比喻,比喻是利用本质上不同的事物之间的相似点来描绘事物或说明道理的一种修辞方式。

“浇树浇根,交人交心。

”“浇”、“交”谐音拈连。

前句比喻。

比喻与人相交要真心实意相处。

也说“交人交心”。

5.“瞧人家两口子,‘郎财女貌’,多般配!”这句话用了()。

A.仿词B.夸张C.双关D.反语【解析】A 本题考查仿词,仿词即根据表达的需要,更换现成词语中的某个语素或词,临时仿造出新的词语。

“瞧人家两口子,‘郎财女貌’,多般配!”“郎才女貌”是从“两口子”防拟出来的。

6.关于修辞,下列最准确的说法是()。

A.修辞是指运用各种修辞格进行语言艺术的创新。

B.修辞是指有关修辞格运用的著作。

C.修辞是人们在运用语言传递信息、表情达意的过程中,追求最佳表达效果的言语实践。

汉语修辞学复习题 - 副本 (2)

汉语修辞学复习题 - 副本 (2)

一、填空题1、我国修辞学的研究源远流长,早在先秦两汉,古人就已经注意到了修辞现象,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2、西晋陆机的《文赋》是一部对后世有很大影响的文学理论专著。

其中对修辞的方法、技巧也有较多的论述。

3、1932年陈望道《修辞学发凡》的出版,标志着中国现代修辞学的建立。

4、语言包括语音、词汇、语法三个要素。

修辞和语言的三要素有着密切的关系。

5、语言环境对语言表达具有制约作用。

6、词语锤炼的基本要求是准确朴实、简洁有力、新鲜活泼、生动形象。

7、句子的格式简称句式。

8、散句是指结构不一致,形式参差的句子。

9、严格的对偶上下两联要具备以下条件:意义相关,结构相同,字数相等,词类相当,没有重字,平仄,协调。

10、叠用和一般句子比较有以下修辞特点:整齐一致、集中突出、清晰醒目。

11、反问句的修辞作用,主要表现在比一般句式具有更强烈的语气和感情色彩。

12、先秦两汉在我国修辞学史上可以称作萌芽时期。

13、比喻就是人们平时说的“打比方”。

14、反问句又叫反诘句,它是用问句的形式表示确定的意思。

15、四个音节的语音段落也称“四字格”,它两字一顿,整齐匀称,是人们喜闻乐道的一种语言格式。

16、同样的意思既可以用肯定句也可以用否定句。

一般说来,肯定句的语气比较直率明确,否定句的语气比较委婉灵活。

17、顶真就是上文的词语、句子用来作为下文的起头,前后首尾相连,上递下接。

南朝文学家沈约称之谓连珠。

18、1951年《人民日报》连载了吕叔湘、朱德熙的名著《语法修辞讲话》。

19、现代汉语中,声调分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类,阴平、阳平为平声,上声、去声为仄声。

20. 宋代陈骙的《文则》是我国第一部专门论述修辞的著作。

22. 陈望道的《修辞学发凡》创立了我国第一个科学而完备的修辞学体系。

23. 修辞学是研究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科学。

24. 语言环境包括社会时代、题旨情景、对象、场合、时间和话语的具体环境。

25. 长句化短的方法主要有:抽出修饰语、运用叠用句、合叙改分述。

现代汉语修辞学

现代汉语修辞学

现代汉语修辞学第一次作业一、名词解释1、修辞2、语境二、填空题1、()是我国修辞学史上的萌芽时期。

2、我国第一部专门论述修辞的著作是宋代陈騤的《()》。

3、陈望道《()》的出版标志着我国现代修辞学的建立。

4、修辞和语言的三要素()、()、()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5、语言环境对语言表达具有()作用。

6、修辞主体的修养包含()、()和()三个方面。

三、选择题1、晋代陆机的()主张排除用滥的命意和文辞。

A、《史通》B、《文则》C、《文赋》2、吕叔湘、朱德熙的()推动了广大群众学习修辞的热潮。

A《语法修辞讲话》B、《修辞概要》C、《现代汉语修辞学》3、修辞的目的是()。

A、修辞美化文辞B、提高表达效果C、消除语法错误4、“古老的高原跳动着一颗青春的心脏”属于表达()A、违背逻辑规律B、突破逻辑约束C、犯了语法错误5、修辞是一种()活动。

A、模仿性B、创造性C、固定性三、判断题1.为了表达的需要,人们有时突破逻辑的束缚以取得某种修辞效果,这说明修辞可以不讲逻辑。

()2.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所以新闻报道不可用修辞。

()3.修辞是一种提高表达效果的艺术创造活动,与修辞主体的思想品德没什么关系。

()4.句子成分倒装性于典型的语法研究范畴,在修辞学中讨论它是不适合的。

()5.“望山兴叹”来源于“望洋兴叹”。

“但望洋”是连绵词,只表音,不能拆开解释,而“望山”却是复合词,所以“望山兴叹”是生造词语,是错误的。

()四、简答题:有人说“修辞的基本原则是适应语境”,你认为对吗?为什么?五、分析题评析下列原文和改文词语的修辞效果。

【原文】在花市开始以前,站在珠江岸上眺望那条浩浩荡荡。

作为全省三十六条内河航道枢纽的珠江,但见在各色各样的楼船汽轮当中,还划行着一艘艘载满鲜花盆栽的木船,它们来自顺德、高要、清远、四会等县。

(泰牧《花城》,见同名散文集)【改文一】在花市开始以前,站在珠江岸上眺望那条浩浩荡荡。

作为全省三十六条内河航道枢纽的珠江,但见在各色各样的楼船汽轮当中,还错杂着一艘艘载满鲜花盆栽的木船,它们来自顺德、高要、清远、四会等县。

语言学:汉语修辞学考试题库

语言学:汉语修辞学考试题库

语言学:汉语修辞学考试题库1、单选《国际歌》“最可恨那些毒蛇猛兽,吃尽了我们的血肉”中的“毒蛇猛兽”属于()。

A.明喻B.借喻C.暗喻正确答案:B2、名词解释绘景正确答案:运用各种形态变化的词语来描(江南博哥)绘人物,事件的情状,使陈述的情景历历如绘。

最常见的是采用形容词、动词的附加式或重叠式来表现。

大多用于描述性的文字中。

用得好,可细腻生动地再现某些感觉和动态。

3、单选我国第一部专门论述修辞的著作是OoA、《文赋》B、《文心雕龙》C、《史通》D、《文则》正确答案:D4、问答题请说明运用新词的目的是什么?正确答案:运用新词主要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很自然的运用,要准确表达非用新词不可,否则就表述不了新的事物、新的现象、新的思想观念。

一种是为了营造特殊表达效果,为追求生动而特意运用新词,有时还以这些词为基础加以引申,进行比喻,以更加生动地表情达意。

5、多选下列各句中都有成语活用现象,活用方式是“别指”的有()。

A、这出戏与原作虽貌离却神合。

B、白洋淀农民望“洋”兴叹。

C、元旦将至,商场天天人山人海,对此,一家新闻单位以《商家开始度日如年》进行了报道。

D、我校新建了一栋教工宿舍楼后,教师人人安居乐教。

正确答案:A,C6、名词解释狭义的同义形式正确答案:只包括一般的同义词语和句式,而不应当包括那些在特定语言环境中,临时创新的变异方式。

7、单选1963年,张弓先生的()出版,标志着这一时期中国修辞学研究引人注目的成就和理论制高点。

A.《修辞学习》B.《修辞学发凡》C.《现代汉语修辞学》D.《修辞学研究》正确答案:C8、单选从修辞角度看,下列词语运用不当的句子是OOA、他引经据典,侃侃而谈,赢得了一阵阵掌声。

B、公安战士早就设下了陷阱,量他们也跑不了。

C、您的光临,使寒舍蓬草生辉。

D、我们非常荣幸地请到他们两位来参加我们的晚会。

正确答案:B9、问答题某人对一个西方人说:“你太好了,就像一条狗。

”该老外很高兴。

2020年智慧树知道网课《现代汉语(山东联盟)》课后章节测试满分答案

2020年智慧树知道网课《现代汉语(山东联盟)》课后章节测试满分答案

绪论单元测试1【单选题】(10分)普通话的语法规范是()A.规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B.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C.典范的现代白话文法D.典型的现代白话文著作2【单选题】(10分)普通话的标准音是()A.天津语音B.北京语音C.陕西语音D.重庆语音3【判断题】(10分)现代汉语是现代汉民族的语言,包括共同语和不同的方言。

()A.错B.对4【判断题】(10分)语言是人类唯一的交流的工具。

()A.对B.错5【判断题】(10分)推广普通话并不是要人为地消灭方言,主要是为了消除方言隔阂,以利社会交际。

()A.错B.对6【判断题】(10分)何种方言能够成为共同语的基础方言,取决于政治因素。

()A.对B.错7【判断题】(10分)由于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因此北京话中的语音成分都是标准音。

()A.对B.错8【判断题】(10分)既然民族共同语是建立在一种基础方言之上,那么它就应该排斥其他方言中的成分。

()A.对B.错9【单选题】(10分)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是()A.法语B.俄语C.汉语D.英语10【判断题】(10分)汉民族共同语是在新中国成立后才形成的。

()A.对B.错第一章测试•第1部分•总题数:151【单选题】(6分)一个熟人在隔壁说话,根据()能辨别出是张三还是李四在说话。

A.音高B.音长C.音强D.音色2【单选题】(6分)不同的元音决定于()。

A.音长B.发音体C.共鸣腔形状D.发音方法3【单选题】(6分)“不动声色”中的“不”字声调该读()A.去声B.阴平C.阳平D.轻声4【单选题】(6分)普通话辅音音位共有()个A.22B.20C.23D.215【单选题】(6分)不同的音素决定于()A.音色B.音高C.音长D.音强6【单选题】(8分)i和ü的区别在于()A.嘴唇的圆展不同B.舌位的高低不同C.舌位的前后和嘴唇的圆展不同D.舌位的前后不同7【单选题】(8分)下列属于舌面音的一组是()A.j、q、xB.zh、ch、shC.z、c、sD.b、d、ɡ8【判断题】(6分)“小曲儿,脸蛋儿”中的“儿”含有小、喜爱的意思。

汉语言文学专业考试大纲

汉语言文学专业考试大纲

宿州学院2023年普通高校专升本招生《汉语言文学》专业课考试大纲一、考试科目《现代汉语》《中国古代文学》二、考试大纲《现代汉语》(一)主要考核内容第一章绪论主要考核要求:1.掌握现代汉语的定义。

2.了解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的形成过程。

3.掌握现代汉语七种方言及其代表性地点方言。

4.了解现代汉语的特点。

5.了解汉语规范化的必要性和具体内容。

第二章语音主要考核要求:1.了解语音的三大属性。

2.熟悉发音器官的构造。

3.掌握语音的基本概念。

4.掌握普通话辅音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

5.掌握普通话元音的发音原理和舌位图。

6.掌握普通话韵母的发音状况。

7.掌握普通话声调的调值、调类和调号。

8.掌握普通话音节结构的特点,了解普通话声韵配合规律。

9.了解普通话的音变规律。

第三章文字主要考核要求:1.了解文字的性质、起源、特点和作用。

2.了解文字形体演变的规律。

3.了解文字的结构。

4.掌握汉字的造字法。

5.了解汉字的整理和标准化。

6.了解如何正确使用汉字。

第四章词汇主要考核要求:1.掌握词汇单位及词的结构类型。

2.掌握词义的性质和构成。

3.了解多义词的意义构成,了解义素分析的方法。

4.掌握语义场的类型和同义词的辨析。

5.掌握反义词的类型及表达作用。

6.了解词义和语境的关系。

7.了解现代汉语词汇的组成。

8.了解熟语的类型和特点。

9.了解词汇发展变化的状况和规律。

10.了解词汇规范化的原则。

第五章语法主要考核要求:1.了解语法和语法体系的含义,认识语法的性质,了解四级语法单位。

2.了解划分词类的依据和标准。

3.掌握各类实词和虚词的类型和语法特征。

4.掌握短语的结构类型和功能类型,掌握短语的层次分析法,掌握分化和消除歧义的方法。

5.了解句法成分之间的语法关系和语义关系,掌握句法成分分析法。

6.了解句型、句式、句类的分类标准,掌握各类句子的结构特点、语气特点和使用条件,掌握句子变换的方法和作用。

7.掌握单句运用中常见的句法失误和修改原则。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主观题复习资料(自考本科汉语言文学专业)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主观题复习资料(自考本科汉语言文学专业)

目录第一章现代汉语语法概述 (1)第二章词类分析 (2)第三章短语分析 (5)第四章句子分析 (7)第五章语法病误分析 (8)第六章语法研究的新视野 (9)第七章现代汉语修辞概述 (9)第八章修辞与语言符号要素间的关系分析 (10)第九章辞格分析 (10)第十章话语分析 (12)第十一章语体分析 (12)第十二章网络语体 (13)第一章现代汉语语法概述节知识点名称主观题第二节语法学体系介绍传统语法学★★1、传统语法(名词解释题)传统语法理论将语法看作一套具有规范价值的规则系统,研究语法的目的在于指导人们如何说话、写作,在于纠正言语实践中的错误,强调规范性、纯语主义、文学至上等观点,采用拉丁语模型,注重对书面语的研究。

因此有人称这种语法为规范语法。

传统语法学的主要内容有:(1)突出形态与范畴的关系,强调形态的重要性,并根据形态归纳语法范畴。

(2)中心词分析法(也叫成分分析)。

(3)按意义标准划分词类。

2、什么是功能(分布)分析法?(简答题/论述题)法学中,分布指一个单位所出现的全部环境的总和,即这个单位的所有(不同)位置(或者出现的场合)的总和。

根据一个单位的分布,我们可以得出该单位的功能和特点。

现代汉语中词类的功能划分标准实质上就是词语的分布特征的反映。

第三节语法单位语素与词的区别★★1、语素和词有什么区别?(简答题)(1)性质上,语素是最小的音义结合体,它是语言系统中最基本的音义单位,也是更高一级单位——词的构成材料,它总是属于构词层面。

词则是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法单位,是直接构成短语和句子的材料。

(2)意义上,语素的意义多是不明确的。

而词就不同,无论是意义实在的,还是意义虚泛的,一般都能给以比较明确的界定。

一般特点★1、简述汉语词的一般特点。

(简答题)(1)具有固定的语音形式。

(2)表达特定的意义。

(3)它是能够独立运用的最小的结构单位。

短语★★1、词组(名词解释题)词组即短语,短语是由词和词构成的句法单位。

《现代汉语II》-课程教学大纲

《现代汉语II》-课程教学大纲

《现代汉语II》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16043103课程名称:现代汉语II英文名称:Modern Chinese Language II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学时:48学分:3适用对象: 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考核方式:闭卷笔试先修课程:《现代汉语I》二、课程简介《现代汉语II》是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必修学科基础课。

本课程的研究对象是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通过系统讲授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语法、修辞等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强调学生语言基本技能的训练,把学生对现代汉语的语感从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

本课程以学习汉语基础知识为前提,并以相关分析方法为核心,达到提高学生良好的语言素质和语言能力的目的。

This course is a branch of linguistics that studies the common language of the Chinese people in modern times. Lectures include the basic theories and general knowledge of the grammar and rhetoric of the modern Chinese language. Emphasis will be given to students’ linguistic awareness and effective communication in modern Chinese.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本课程是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

它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国家的语言文字政策为依据,系统地讲授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训练基本技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理解、分析和运用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能力,为他们将来从事语言文字工作包括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打好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为以后学习《语言学概论》、《中国语言学史》和《古代汉语》等课程打下必要的语言背景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修辞和语言要素的关系
10级中文本科班师吉05号
【摘要】修辞与语言有着密切的关系。

语言离不开修辞,无论是书面语言,还是口中,我们都需要用修辞来修饰。

同样,修辞也离不开语言,没有语言的衬托修辞是无法展现的自己的魅力的。

但是,修辞与语言却都又各有各的特点,各自展现各自的魅力。

【关键词】修辞语言魅力
正文
语言,是思维工具和交际工具。

它同思维有密切的联系,是思维的载体和物质外壳和表现形式。

语言,是符号系统,是以语音为物质外壳,以语义为意义内容的,音义结合的词汇建筑材料和语法组织规律的体系。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进行思维和传递信息的工具,是人类保存认识成果的载体。

语言具有稳固性和民族性。

组成语言的要素主要有语音,词汇和语法三类。

语言的这三个要素都与修辞有着密切的联系,每一个要素都单独与修辞构成单独的联系,他们都有着密切的联系。

(一)修辞与语音
语音,是指人类通过发音器官发出来的、具有一定意义的、目的是用来进行社会交际的声音。

在语言的形、音、义三个基本属性当中,语音是第一属性,人类的语言首先是以语音的形式形成,世界上有无文字的语言,但没有无语音的语言,语音在语言中起决定性的支
撑作用。

修辞与语音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增强音律美、突出语言义方面为修辞提供了条件,要研究谐音、叠音、拟声、双声、叠韵、平仄、押韵、儿化韵等,还要研究这些语音现象在特定思想内容和语境中表现出来的感情色彩、意义心理重心、音律美感和鲜明的民族风格。

例如:1、“木屐为鞋,足下果然无履;椰瓢作盏,尊前委的不钟。

”明胡唯庸、袁柳庄戏对。

以“无履”谐“无礼”,以“不钟”谐“不忠。

2.“The rain pattered against the window.”“雨哗啦哗啦地打在窗子上。

”语言中加入拟声词的运用使文章更生动形象起来。

汉语音节分明,并有声、韵、调之分,除可借以直接构成拟声、谐音等修辞方式外,更常见的是在语言中组成大量双声、叠韵的词语和对仗、押韵的句式,使语言节奏鲜明,音调铿锵,具有很强的音乐感。

例如杜甫的七言律诗《赠田九判官司梁丘》中的“宛马总肥春苜蓿,将军只数汉嫖姚”。

其中“嫖姚”二字,它们便构成了叠韵。

使得诗句构造精妙,更具神采。

(二)修辞与词汇
词汇,又称语汇,是词的集合体,是指一种语言里所有的(或特定范围的)词和固定短语的总和。

例如汉语词汇、英语词汇或一般词汇、基本词汇、文言词汇、方言词汇等;还可以指某一个人或某一作品所用的词和固定短语的总和,如“老舍的词汇”、“《鲁迅全集》的词汇”等等。

修辞与词汇的关系十分密切词汇为词语的筛选锤炼、为形成具体的
修辞方式提供必要条件,几乎所有修辞方式都同词汇有关。

修辞研究词汇多方面的表达作用,研究词语同义形式、反义形式的选择和运用,词语的感情色彩和风格色彩,词语借用和活用的修辞作用等等。

汉语的词汇非常丰富,更有大量言简意赅、具有很强表现力的成语、俗语,这些都给汉语修辞以广阔的用武之地。

如:从感情色彩上进行辨析,也就是从词的褒贬义去辨析。

"顽强"与"顽固",前者表示赞许,后者则表示憎恨。

从语意轻重上进行辨析。

如"破坏"与"摧毁",前者程度浅,后者程度深。

从范围大小上进行辨析。

如"战争"与"战斗",前者范围大,后者范围小。

从具体与概括的不同进行辨析。

如"衣服"与"衬衫","衣服" 是概括性的,指所有衣服,而"衬衫"是具体的,可以指长袖衬衫或短袖衬衫,男式衬衫或女式衬衫等。

(三)修辞与语法
所谓语法,指的是一种语言词法和句法的汇集,它包含词的构词、构形的规则和组词成句的规则。

语法有两个含义,一指语法结构规律本身,即语法事实。

一指语法学,是探索并描写语法结构的科学,是语法
法事实。

修辞与语法的关系要比前两个更为密切,讲究修辞要以合乎语法为基础,合乎语法是讲究修辞的先决条件。

充分研究同义句法形式及各类不同句式综合运用的表达效果,是修辞的重要任务。

词序是汉语的一种重要语法形式,一般说,汉语的词序比较固定,改变了词序,往往就改变了意义。

修辞与语音、词汇、语法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对于修辞来说,语言三要素是修辞的手段和基础,也是修辞要调动、加工的语言材料;就语言三要素来说,修辞是对它们的综合的艺术加工,是它们的高级体现。

语言是人类的创造,只有人类有真正的语言。

语言是一门艺术,只有人类才会把无意义的语音按照各种方式组合起来,成为有意义的语素,再把为数众多的语素按照各种方式组合成话语,用无穷变化的形式来表示变化无穷的意义。

修辞是人类为了更好的运用语言这门艺术中而加入的特定的形式,是用来表现语言的完美性的。

修辞与语言有着密切的关联,他们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修辞可以离开语言而独立存在,语言也可以与修辞分开而自行一派。

各有各的特点,各有各的魅力之处。

【参考文献】
《大学修辞学》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王德春主编
《修辞学发凡》复旦大学出版社陈望道着
《当代汉语》北京大学出版社陈汝东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