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艺师基础知识整理一

合集下载

茶艺师考核知识点总结

茶艺师考核知识点总结

茶艺师考核知识点总结一、茶的分类1. 根据发酵程度的不同,茶叶可分为绿茶、红茶、乌龙茶、黑茶、白茶等几类。

2. 不同茶类的特点、产地、制作工艺、品饮方法等。

二、茶具及使用1. 茶具的种类及用途,如茶壶、茶杯、茶盘、茶具装饰物等。

2. 茶具的购买、保养和使用方法。

3. 茶具摆放、摆设及使用时的礼仪规范。

三、茶叶的认知1. 各类茶叶的外形、香气、滋味、色泽等特点。

2. 茶叶的保质期和储存方法。

3. 茶叶的购买、鉴别和鉴赏方法。

四、茶的冲泡技巧1. 绿茶、红茶、乌龙茶、黑茶、白茶等不同茶叶的冲泡比例、水温、时间等。

2. 茶艺师的冲泡姿势及技巧。

3. 对茶汤的观赏、品评和调整的能力。

五、茶的历史文化1. 中国茶文化的起源、演变历程和发展现状。

2. 茶的文化内涵,如茶道、茶禅一味、茶诗、茶画等。

3. 茶与中国传统节日、礼仪、礼器、建筑、家居环境等的关系。

六、茶道礼仪1. 茶艺师的仪态、仪表、言谈举止、身份装束等茶道礼仪。

2. 对茶具、茶叶及茶席的布置、摆设,礼仪细节的处理和要求。

3. 茶会礼仪和主客之间的互动方式。

七、茶叶与健康1. 茶叶对人体的益处及适宜饮用的人群。

2. 茶叶饮用的禁忌和注意事项。

3. 如何辨别茶叶中的有害物质,并进行安全饮用。

八、茶叶的社会价值1. 茶叶产业的发展状况、茶叶市场的运作和趋势。

2. 茶叶文化的推广和传承方式。

在茶艺师考核知识点总结中,上述八个方面是考核茶艺师的重要知识点。

对于茶艺师来说,除了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外,更重要的是要有扎实的技能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只有这样,才能将茶文化传承下去,为人们带来更多的精神享受。

茶艺的基本知识有哪些

茶艺的基本知识有哪些

茶艺的基本知识有哪些(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致辞、规章制度、策划方案、合同协议、条据文书、心得体会、职业规划、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speech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planning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insights, career planning,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茶艺的基本知识有哪些有关茶艺的基本知识有哪些在日常生活当中,泡茶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但是要真正泡好一壶茶,就需要掌握一定的本领。

简单易懂的茶艺基础知识

简单易懂的茶艺基础知识

简单易懂的茶艺基础知识茶艺,是指泡茶过程中的技巧和方法,茶艺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贯穿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人们交往中的沟通方式,也是心灵互动的方式。

为了更好地学习和掌握茶艺,我们需要先了解一些基础知识。

一、茶的分类茶的分类很多,不同的茶叶有不同的特点和味道。

根据茶叶的发酵程度,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绿茶、红茶、乌龙茶、黑茶、白茶和黄茶。

其中,绿茶是未经过发酵的茶叶,茶叶保留了原有的鲜绿色和清新的香气;红茶则是经过了完全发酵的茶叶,有强烈的烟熏口感和独特的香气。

乌龙茶、黑茶、白茶和黄茶则处在这两者之间。

二、茶具和热水的使用泡茶需要一些茶具,如茶盘、茶杯、茶叶罐、茶匙、茶巾、茶盒等,每一件茶具都有其独特的用途。

茶盘可以收纳溢出的茶水,避免弄脏桌面,同时也方便了泡茶过程中的清理;茶匙可以用于茶叶的取放,茶叶罐则可以保存茶叶的新鲜度。

热水也是泡茶的重要因素之一。

我们需要事先将茶具热水冲洗一遍,倒出冷水,再将开水倒入茶具中。

为了泡好茶,需要注意的是水温不能太高或太低,应控制在70℃-90℃之间。

三、泡茶方法不同的茶需要不同的泡茶方法,但是一般我们可以遵循以下步骤:1、准备茶叶和茶具,将茶叶放入茶杯中2、泡茶之前需要先倒出第一泡水,这样可以使得茶叶焕发出更好的香气。

3、将水温控制在适当的温度,并慢慢地倒入茶杯中,同时轻轻拨动茶叶,以便释放出更好的味道。

4、根据不同的茶叶,泡茶时间也会有所不同,有的茶需要更长的时间,有的茶则相反。

5、等到茶叶逐渐展开,并且茶汤已经充分释放出香气,就可以慢慢品尝了。

总的来说,茶艺技术虽然看起来不是很复杂,但要真正掌握茶艺还需在实践中不断练习。

茶艺的过程可以带给我们身体的感官刺激,更重要的是,这个过程能够让我们以一种精神文化的方式去感受生活,让我们的生活充满谦逊、自然、平和的美好心态。

茶艺培训资料

茶艺培训资料

茶艺培训资料在这份茶艺培训资料中,我们将介绍茶艺的基本知识、茶具的分类和使用方法,以及泡茶的具体步骤和技巧。

希望通过本资料,能够帮助您了解和掌握茶艺的基本要点。

一、茶的分类和特点茶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饮品,根据加工工艺的不同,可以分为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和黄茶等几大类。

每种茶都有其独特的香气和口感特点,下面我们逐一介绍:1. 绿茶:绿茶是经过杀青、揉捻、炒青等工艺制成的,以叶色碧绿、清香高爽为特点。

常见的有龙井茶、碧螺春等。

2. 红茶:红茶是发酵茶的一种,经过摊晾和发酵等工艺制成,以色泽红艳、滋味醇厚为特点。

常见的有祁门红茶、正山小种等。

3. 乌龙茶:乌龙茶是半发酵茶的一种,介于绿茶和红茶之间,以叶色墨绿、香气芬芳为特点。

常见的有铁观音、凤凰单丛等。

4. 白茶:白茶是轻微发酵茶的一种,以叶芽为原料,以叶毛银白、滋味清淡为特点。

常见的有白毫银针、寿眉等。

5. 黄茶:黄茶是微发酵茶的一种,以叶色金黄、香气独特为特点。

常见的有君山银针、黄山毛峰等。

二、茶具的分类和使用方法茶具是泡茶的必备工具,不同的茶具适合泡制不同种类的茶。

下面我们来介绍常用茶具的分类和使用方法:1. 茶壶:茶壶是泡制茶叶的主要工具,按材质分为紫砂壶、玻璃壶、瓷壶等。

使用时,先将壶洗净,加入适量的茶叶和热水,等待一段时间后倒出茶汤,再重新注入热水即可。

2. 茶杯:茶杯是品尝茶汤的容器,通常分为盖碗和盖杯两种类型。

使用时,将茶汤倒入茶杯中,欣赏其色泽和香气,然后小口品味,品尝茶汤的口感和味道。

3. 茶盘:茶盘是放置茶壶和茶杯的场所,用于接收茶水溢出的污渍。

使用时,将茶壶和茶杯放置在茶盘上,便于清理和集中管理。

4. 茶刀:茶刀是用来切割茶饼或压制的茶砖的工具,帮助茶叶散开和泡制。

使用时,将茶叶放在切割板上,用茶刀轻轻切割或切开。

三、泡茶的具体步骤和技巧泡茶是茶艺的核心内容,掌握正确的泡茶步骤和技巧,可以使茶汤的口感和香气更好。

下面是泡茶的具体步骤和技巧:1. 准备茶具和茶叶:选择适合泡制茶叶的茶具,并准备好干燥、新鲜的茶叶。

茶艺师知识点 全

茶艺师知识点 全

1、茶艺服务中与品茶客人交流时要语气平和、热情友好2、《神农本草》是最早记载茶为药用的书籍3、擂茶在宋代为茗粥之称4、唐代茶叶的种类有粗、散、末、饼茶5、宋代斗茶的主要内容是看汤色、汤花6、点茶法是宋代主要的饮茶方法7、清代出现乌龙功夫茶品饮艺术8、茶艺的主要内容是泡茶和饮茶9、第一部茶书的书名是《茶经》10、广义茶文化的含义是茶叶的物质与精神财富的总和11、茶艺的三种形态是品茗、营业、表演12、六大茶类齐全的朝代是清朝13、世界上第一本茶书的作者是陆羽14、宋代北苑贡茶的产地是当时的福建建安15、唐代饼茶的制作工序是蒸、春、煮16、《大观茶论》的作者是宋徽宗赵佶17、狭义茶文化的含义是茶叶的精神财富18、茶道的基础是茶艺19、宋代豆子茶的主要成分是黄豆、芝麻、姜、盐、茶20、茶道精神是茶文化的核心21、茶树性喜温暖、温润,通常气温在18-25摄氏度之间最适宜生长22、绿茶的发酵度0,属于不发酵茶类,其茶叶颜色翠绿,茶汤绿黄23、乌龙茶属青茶类,为半发酵茶,其茶叶呈深绿或青褐色,茶汤呈蜜绿或蜜黄色24、红茶香甜,绿茶板栗香,乌龙茶花香25、茶叶保存应注意温度的控制,温度平均每升高10摄氏度,茶叶褐变速度将增加3-5倍26、江西景德镇瓷器素有“薄如纸,白如玉,明如镜,声如馨”的美誉27、浙江龙泉的青瓷以“造型古朴挺健,釉色翠青如玉”著称于世28、Ca2 & Mg2的含量大于8mg/L的水称为硬水29、中国五大名泉无锡惠山泉、镇江中冷泉、苏州观音泉、杭州虎跑泉、济南趵突泉30、静置煮沸是大众首选的自来水软化方法31、红茶的呈味物质,茶黄素是茶汤刺激性和鲜爽度的决定成分32、乌龙茶审评的杯碗规格,碗高50mm,容量110ml33、茶叶保存应注意温度的控制,维生素C的氧化及茶黄素,茶红素的氧化聚合都和氧气有关34、宋代五大名窑分别是官窑、哥窑、汝窑、定窑、均窑35、玻璃茶具的特点是质地透明,光泽夺目,但易破碎,易烫手36、不锈钢茶具外表光泽明亮,造型规整有现代感,具有传热快,不透气的特点37、茶树性喜温暖、湿润,在南纬45度与北纬38度间都可以种植38、审评红、绿、黄、白茶的审评杯碗规格,碗高58mm39、防止茶叶陈化变质,应避免存放时间太长,含水量过高,高温高湿和阳光直射40、鉴别真假茶,应了解茶叶的植物学特征,嫩枝茎成圆柱形41、引发茶叶变质的主要因素有氧气等42、茶叶保存应注意光线照射,因为光线能促进植物色素或脂质的氧化,加速茶叶变质43、青花瓷是在白瓷上缀以青色纹饰、清丽恬静,既典雅又丰富44、用经过氯化处理的自来水泡茶,茶汤品质香气变淡45、PH值越小,溶液的酸碱度越小46、雅志、敬客、行道是茶文化的三个主要社会功能47、茶树扦插育苗繁殖后代的意义是能充分保持母株的性状和特性48、基本茶类分为不发酵的绿茶类及后发酵的黑茶类49、茶荷是用来从茶叶罐中盛取干茶的器具,并用于欣赏干茶的外形及茶香50、凡是不含有ca2+、mg2+的水,称为软水51、古代人对泡茶水温十分讲究,认为“水老”,茶汤品质鲜爽味减弱52、茶树适宜在土质疏松,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土壤中生长,以酸碱度PH值在4.5-5.5之间为最佳53、审评红、绿、黄、白毛茶的审评杯碗规格,杯高73mm54、鉴别真假茶,应了解茶叶的植物学特征,叶面侧脉伸展至离叶缘2/3向上弯,连接上一条侧脉55、茶叶保存应注意水分的控制,当其水分含量超出5%时,就会加速变质56、城内井井水,水质较差,不适宜泡茶57、泡茶用水要求水的浑浊度不得超过5度,不含肉眼可见悬浮微粒58、在冲泡茶的基本程序中,温壶(杯)的目的是提高壶(杯)的温度,同时使茶具得到再次清洗59、判断好茶的客观标准主要从茶叶外形的均整、色泽、香气、净度来看60、陆羽《茶经》指出: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其山水,拣乳泉石池漫流者上61、在冲泡茶的基本程序中煮水的环节讲究不同茶叶品种所需水温不同62、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从喝茶到品茶的上升是生理上需要到精神上满足的上升63、由于乌龙茶制作时间选用的是较成熟的芽叶做原料,属半发酵茶,冲泡时需要用95度以上的沸水64、冲泡茶叶和品饮茶汤是茶艺形成式的重要表现部分,称为“行茶程序”,共分为三个阶段:准备阶段、操作阶段、完成阶段65、茶叶中的茶多酚具有降血脂、降血糖、降血压的药理作用66、按照国家卫生标准规定,绿色食品茶中的六六六、滴滴涕残留量不得高于0.05mg/kg67、过量饮浓茶,会引起头痛、恶心、失眠68、90度左右水温比较适宜冲泡红茶茶叶69、要泡好一壶茶,需要掌握茶艺的6要素,是人、茶、水、器、境、艺。

茶艺知识点总结50条

茶艺知识点总结50条

茶艺知识点总结50条一、茶叶的种类1. 绿茶:龙井、碧螺春、黄山毛峰等2. 黄茶:黄山毛峰、君山银针、徽州毛尖等3. 白茶:白牡丹、白毫银针、寿眉等4. 乌龙茶:铁观音、大红袍、水仙等5. 红茶:祁门红茶、滇红、正山小种等6. 黑茶:普洱茶、六堡茶、藏茶等二、茶具的种类1. 茶壶:紫砂壶、铁壶、玻璃壶等2. 茶杯:陶瓷杯、紫砂杯、玻璃杯等3. 茶盘:紫砂盘、木盘、石盘等4. 茶具配件:茶荷、茶漏、茶针等三、茶的制作工艺1. 揉捻:将采摘好的鲜叶进行揉捻,使其形成条索状2. 发酵:经过揉捻的茶叶进行发酵,不同茶叶的发酵程度不同3. 烘焙:将发酵后的茶叶进行烘焙,使其带有特殊的香气4. 精制:经过炒制、包装等工艺,使茶叶成为成品四、泡茶的步骤1. 准备茶具:将茶壶、茶杯、茶盘等茶具擦干净2. 准备茶叶:选择适量的茶叶放入茶壶中3. 冲泡:倒入适温的水,数十秒后倒出第一泡茶汤4. 茶汤调配:根据饮茶人数调整茶汤浓淡5. 品茶:将泡好的茶汤倒入茶杯中,品茶赏味五、品茶的技巧1. 观色:观察茶汤的色泽,以及茶叶的外形2. 嗅香:闻一闻茶汤的香气,感受其芳香3. 品茗:品尝茶汤的口感,感受其醇厚六、茶道礼仪1. 敬茶:茶艺师将泡好的茶送到客人面前2. 赏茶:客人接过茶时,将茶杯端在手心,向茶艺师致谢3. 品茗:客人品尝茶时,应先闻香、再品味,不应大口喝七、茶文化1. 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有着悠久的历史2. 茶文化有着丰富的内涵,包括艺术、文学、礼仪等3. 茶文化也是中华文明的一部分,有着深远的影响总结:茶艺是一门精深的学问,需要细心品味和长期积累。

通过学习茶叶的种类、茶具的种类、茶的制作工艺、泡茶的步骤、品茶的技巧、茶道礼仪和茶文化,可以更好地领略茶的魅力,感受茶文化的魅力。

简单茶艺基础知识

简单茶艺基础知识

简单茶艺基础知识
简单茶艺基础知识
艺实质上是饮茶文化,是饮茶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现象。

茶艺基础知识指茶的种植,加工,烹煮,品饮的技艺,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也学做一个专业茶艺师。

茶是中国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中国人的饮茶习惯根深蒂固,已有上千年历史。

茶艺,萌芽于唐,发扬于宋,改革于明,极盛于清,可谓有相当的历史渊源,自成一系统。

简单茶艺基础知识包括:
1、茶叶品评技法
(嗅茶香,有花香、嫩香、栗香者为佳,闻有闷、霉、烟、焦、油气等异气者品质差。

优质茶叶茶条壮实,色泽鲜润;汤色浓艳清澈,叶底肥厚,茶汤香味鲜溢。

)
2、艺术操作手段的鉴赏
(一般分为温杯,盛茶,赏茶,置茶,冲水,介绍茶叶的名称、产地及特点,敬奉香茗,品饮演示,静坐回味9步。

)
3、品茗美好环境的领略等整个品茶过程的'美好意境
(不同时间,不同地点,有不同的境界,享受着品茗带来的乐趣。

) 根据不同的茶选择配茶点心,按不同茶艺要求,选择相应的音乐、服装、插花、熏香等,形造写意的情景,发挥到完美的境界。

作为茶艺师不但冲泡的茶要口感好、香气好、形状好、颜色好,而且品茶是赏心悦目的事情。

茶艺师的服装、形体、语言、肢体动作也要优美,造就轻松写意的品茶环境。

茶艺充满着多姿多彩的生活情趣,可以丰富我们的日常生活,提高生活品位。

希望上面介绍的简单茶艺知识能够成为大家远离喧嚣、放松身心的一种减压方式,同时在品茶过程中通过带来不一样的品茗意境,创造更多无限的乐趣!茶艺是一种生活艺术。

茶艺师基础知识及技能知识点

茶艺师基础知识及技能知识点

茶艺师基础知识及技能知识点(总9页)-本页仅作为预览文档封面,使用时请删除本页-第一章职业道德一、基本知识长期职业实践中,逐渐形成了职业观念、职业良心、职业自豪感等职业道德品质。

1、必要性和作用:提高茶艺人员的道德素质、修养;形成茶艺行业良好的道德风尚;促进茶艺事业的发展。

2、基本准则:职业道德原则、热爱茶艺工作、不断改善服务态度。

二、职业守则热爱专业、忠于职守;遵纪守法,文明经营;礼貌待客,热情服务;真诚守信,一丝不苟;钻研业务,精益求精。

第二章茶文化基础知识一、中国用茶源流1、药用:《神农本草》、《食论》—东汉华佗、《本草拾遗》、《本草纲目》茶味苦,饮之使人益思、少卧、轻身、明目--《神农本草》人饮真茶能止渴、消食、除痤、少睡、利尿、明目益思、除烦去腻,人固不可一日无茶—明代顾元庆《茶谱》《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陆羽《茶经》---世界最早的茶叶专着。

茶叶主要化学成分:目前已发现500多种,构成这些化学物质的基本元素已发现29种,有机化合物450种。

2、食用食用擂茶:生姜、生米、生茶叶(鲜茶叶),又名“三生汤”。

姜盐豆子茶:适量茶叶和炒香的黄豆、芝麻、姜、盐放入茶碗中直接开水沏泡而成。

3、饮用唐前饮茶、唐代饮茶、宋代饮茶、明代饮茶、清代饮茶等。

唐—饼茶、贡茶、吴兴紫笋茶,陆羽《茶经》,团茶、饼茶、蒸青散茶,江南为主产区。

明代以后,散茶替代团茶、饼茶,泡饮法;清代,与现代相似,六大茶类品类齐全,中国成为世界最大的茶叶出口国。

二、饮茶方法的演变烹、点、泡、当代饮法1、唐代烹茶:煎茶、庵茶、煮茶。

唐中叶-煎茶(饼茶),炙、碾、罗,加工成茶末再煎茶。

2、宋代点茶:茶兴于唐盛于宋,分茶。

3、明清泡茶:瀹(yue)茶法逐渐取代煎点法的主导地位。

4、当代饮茶:清饮、调饮、袋泡茶、罐装茶、冷饮。

三、中国茶文化精神广义:整个茶叶发展历程中有关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四个层次: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心态文化核心:茶道,中和、自然、清雅、明伦重点:茶艺四、中外茶俗中国茶俗1、擂茶:客家擂茶—古代文明的活化石2、镇巴烤茶:滋味浓厚、焦香浓郁,回味无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职业道德
1、职业道德就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在工作与劳动过程中,所遵循的与其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道德原则与规范的总与。

2、茶艺师遵守职业道德的基本准则,热爱茶艺工作,不断提高服务质量。

3、遵守职业道德的作用,有利于提高茶艺人员的道德素质、修养;有利于形成茶艺行业良好的职业道德风尚;有利于促进茶艺事业的发展。

二、茶艺的定义与表演要求
1、广义茶艺就是指茶叶的生产、制造、经营、饮用等过程创作的艺术形式。

狭义茶艺就是指品茶过程创作的艺术形式与艺术意境。

即如何泡好一壶茶与如何享受一杯茶的艺术形式。

2、茶艺表演过程中解说的具体要求就是: (1)声调细柔(2)节奏适度(3)内容充实精辟(4)要尽情投入
3、茶艺表演要体现美学特征,表现在:仪表仪容美;茶具运用姿态美;茶艺演示静态美;茶艺演示动态美等。

4、茶艺表演的表情美学要求:把握好最初的表情;以表情传播友好;善于恰到好处地运用眼神;充分发挥微笑的魅力等。

三、茶叶历史文化
1、唐代陆羽精心于茶学研究,所著的《茶经》被誉为世界上第一部茶书。

2、唐代诗人卢仝在《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中,深刻地描述了饮七碗茶的七个不同层次感受: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弧闷。

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

五碗肌肤清,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3、宋徽宗赵佶,钟爱饮茶,对点茶法很有研究,并著有茶书《大观茶论》。

4、“茶道”一词的出现,最早见于陆羽的好友皎然《饮茶歌诮崔石使君》诗中:“孰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

5、传说早在神农时代,就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说。

6、唐代,陈藏器的《本草拾遗》中著有:“诸药为各病之药,茶为万病之药。


7、宋代的点茶技艺源于茶品质竞赛的“斗茶”。

由此发展成为一门艺术,形成一种社会风气,上至君王大臣,下至文人雅士,无不热衷,并提升成为“茶百戏”与“分茶术”两项富有情趣的艺术。

8、宋代点茶的技艺特点:一就是注重艺术形式,如宋徽宗提出,击拂要“先须搅动茶膏,渐加击拂,手轻筅重,指绕腕旋,上下透彻”;二就是强调技艺水平,如茶百戏要求“使汤纹山脉成物象者,禽兽鱼虫花鸟之属,纤巧如画,但须臾就散灭”
9、宋代饮茶方法在唐代基础上又迈进了一步。

高雅的点茶法比唐代煎茶法更讲究。

10、宋代制茶工艺的改革使到茶叶品质有了很大提升,福建建安北苑出产的龙凤团茶名冠天下,成为当时贡茶的主产地。

11、唐代制茶,陆羽《茶经》述,“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干矣”。


见唐代的茶叶似饼茶。

12、明代初期,明主下诏书“罢造龙团,唯芽茶以进”之后,团茶、饼茶生产被散茶全面代替。

13、清代时,六大茶类品类齐全,茶叶、茶具以及茶的冲泡方法基本与当今相似。

14、汤瓶与茶筅就是宋代点茶中的特色茶具。

15、茶洗就是明代特有的茶具。

16、中国茶德由庄晚芳教授提出,概括为“廉、美、与、敬”四字:
“廉”提倡推行清廉,勤俭育德;
美”指茗品为美,共闻清香,共尝美味,共叙友情,康乐长寿;
“与”要德重茶礼,与诚相处,搞好人际关系;
敬”要敬人爱民,助人为乐,器净水甘。

四、茶叶基本知识
1、六大茶类及其品质特点:
2、茶树品种分为:
大叶:乔木型,茶多酚高氨基酸低;
中叶:灌木型,茶多酚中氨基酸中;
小叶:灌木型,茶多酚低氨基酸高。

3、黑茶就是六大茶类之一,按产地分为云南普洱茶、广西六堡茶、湖南千两茶、四川康砖茶、湖北老青茶等。

4、茶树生长喜温暖、湿润,大叶类品种尤其明显,这就是茶树适宜我国南方种植的主要原因。

5、茶树扦插育苗属于无性繁殖,能较好地保持母株的性状与特性,而且材方便,成本低,有利于良种的推广。

6、台湾高山茶原料以金萱、翠玉品种为主,其次为软枝乌龙。

7、金萱(台茶12号),无性繁殖系,由台湾茶业改良场用有性杂交方法育成,制成乌龙茶呈高雅奶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