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合集下载

2024年教师资格之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精选附答案

2024年教师资格之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精选附答案

2024年教师资格之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精选附答案单选题(共45题)1、某教研室组织教师学习《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大家围绕“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的学习目标与内容展开研讨。

下列对该任务群学习目标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阅读写作经历,发挥想象,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力求有自己的发现B.从多个角度欣赏作品,获得审美体验,认识作品的美学价值,发现作者独特的艺术创作C.用自己喜欢的文体样式和表达方式写作,与同学交流写作体会,尝试续写或改写文学作品D.选用评论方式,写出自己的阅读感受和见解,养成写读书提要和笔记的习惯【答案】 D2、(2019年真题)某男,45岁,平日喜食辛辣,脾气暴躁。

近日突发头晕耳鸣、咳嗽吐衄、痰多黄稠、咽膈不利、口渴心烦,证属肝火犯肺,宜选用的成药是()A.导赤丸B.芩连片C.黛蛤散D.西黄丸E.新雪颗粒【答案】 C3、学习文言文句式时,有一位学生对宾语前置句进行了整理。

下列不应出现在其整理结果中的一项是()。

A.大王来何操B.古之人不余欺也C.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D.四海之大,有几人欤【答案】 D4、某教研室组织教师学习《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8年版)》。

下列教师对7~9年级阅读教学目标的认识,错误的是()。

A.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B.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的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800字C.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D.阅读由多种材料组合、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能领会文本的意思,得出有意义的结论【答案】 B5、学习《伤仲永》时,教师要求学生注意“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一句中“利”字的用法特点,并从文中找出同类字词用法。

几位学生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邑人奇之B.父异焉C.稍稍宾客其父D.并自为其名【答案】 C6、教师组织学生开展“中国古代诗歌中的多样化题材”主题活动,要求各小组按题材分类整理相关诗歌作品。

教师资格考试初中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及答案解析

教师资格考试初中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及答案解析

教师资格考试初中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及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下列对古代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古人幼时命名,成年取字,字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

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

B. 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人,但体犹未壮,故称“弱冠”。

C. 古代兄弟排行以伯、仲、叔、季为序,伯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最小的。

D. 古代对死的称谓等级森严,“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不禄,士死曰卒,庶人曰死”。

答案:D解析:D项“庶人曰死”表述错误,应为“庶人曰死或卒”。

古代对死的称谓等级森严,不同阶层的人的死须依据其不同的身份地位严加区别,具体为“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死曰不禄,庶人曰死”。

2、下列对古诗词中词语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A. “青霭入看无”中的“青霭”,指青色的云气。

霭,云气。

南朝宋谢灵运《晚出西射堂》诗:“夕阴感遥物,聒聒乱行禽。

林壑敛暝色,云霞收夕霭。

”B.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中的“百工”,指各种工匠。

C.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中的“六艺”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六部经书。

D. “序八州而朝同列”中的“八州”,指兖州、冀州、青州、徐州、豫州、荆州、扬州、梁州。

古时天下分九州,秦居雍州,六国分别居于其他八州。

答案:C解析:C项“’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中的‘六艺’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六部经书”解说错误,“六艺”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种经书,也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技能。

3、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柳宗元,字子厚,世称柳河东、柳柳州,唐代文学家、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与韩愈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

B. 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精选试题及答案一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精选试题及答案一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精选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共30题)1、以下是某位初中语文教师“自由写作”教学的片段,阅读并回答问题。

(画线语句的序号与选项的序号是对应的)A.教师抓住学生生活中交往的情感需求,使学生有了作文的真实期待.适时切入了作文话题:介绍自己B.用比喻的形式介绍怎么写作文.不利于学生的理解.有欠考虑C.为学生提供检测材料.容易让学生形成形式化思维,不利于学生作文内容的丰富D.学生提出的问题欠缺深度.由此可见教师对课堂生成的把控失当【答案】 A2、某学校组织教师学习《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有关学习任务群的内容。

下列教师笔记中,不正确的是()。

A.学习任务群2:当代文化参与——建设各类语文学习共同体(如文学社团、新闻社、读书会等),在阅读、表达中探析有关文化现象,拓宽视野,培养多方面语文能力B.学习任务群6:思辨性阅读与表达——阅读近期重要的时事评论,学习作者评说国内外大事或社会热点问题的立场、观点、方法C.学习任务群7: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对社会上出现的语言热点问题展开讨论,用正确的观点与方法分析问题,得出结论,在实际语言运用中努力促进祖国语言文字健康发展D.学习任务群17:跨文化专题研讨——研讨不同时期、不同国家与民族的文学、文化经典作品,增进对人类文明史上多样文化并进的事实及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多样性的理解【答案】 C3、阅读《爱莲说》教学实录(片段),回答问题。

A.语文教学要民主而有效,“民主”是将思考权和话语权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有效”是让学生在知识、能力和情感价值观上均有收获B.大多数人都能够根据文本分析得出答案的时候,教师可以不用再带着学生去理解分析C.通过不同的角度概括莲花的美德,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提倡多角度、有创意地阅读D.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课堂上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理解【答案】 B4、在学习《北京的胡同》时,教师为引导学生体会文章表达出的“京昧儿”,播放了北京胡同的纪录片和老北京的小贩儿的吆喝声儿。

2024年教师资格考试初中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语文试题与参考答案

2024年教师资格考试初中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语文试题与参考答案

2024年教师资格考试初中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自测试题(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下列关于文学作品内容及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背影》是朱自清的代表作,文章集中刻画了父亲在车站送别的背影,表现了父亲的爱子之心和作者的深切怀念之情B. 《济南的冬天》是老舍在济南齐鲁大学任教时写成的,文章紧紧抓住济南冬天“温晴”这一特点,描绘出济南特有的动人冬景C. 《曹刿论战》选自编年体史书《左传》,主要讲述了曹刿在长勺之战中长勺之战后向鲁庄公献计献策的故事,表现了曹刿卓越的政治才能和军事才能D. 《皇帝的新装》是丹麦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的代表作之一,通过一个昏庸无能而又穷奢极欲的皇帝受骗上当的故事,揭露和讽刺了皇帝及大臣们的虚伪、愚蠢和自欺欺人的丑行2、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鲁迅,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字豫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教育家、民主战士,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B.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中国现代小说家、作家、语言大师,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代表作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C. 朱自清,原名自华,号实秋,后改名自清,字佩弦,原籍浙江绍兴,出生于江苏省东海县,后随父定居扬州,中国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D. 莫言,原名管谟业,山东高密人,中国当代著名作家,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第一个获得该奖的中国籍作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红高粱家族》《生死疲劳》《蛙》等3、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现代汉语的语法特点?A. 词序变化丰富,没有形态变化B. 虚词使用频繁,表示语法关系C. 形态变化较少,主要依靠语序和虚词表达语法意义D. 名词有时、数、格的变化4、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A. 仅注重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B. 引导学生阅读各类文学作品,通过讨论深化理解C. 让学生机械地背诵课文D. 避免讨论任何可能涉及价值判断的话题5、在《背影》一文中,作者通过描写父亲送别儿子的场景,展现了父子之间深厚的感情。

2024年教师资格(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中)考试历年真题摘选附带答案版

2024年教师资格(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中)考试历年真题摘选附带答案版

2024年教师资格(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中)考试历年真题摘选附带答案第1卷一.全考点押密题库(共100题)1.(单项选择题)(每题1.00 分) 某教师在八年级开放名著导读课,引导学生围绕主题“成长的岁月”展开阅读。

下列作品不合适的是()。

A.《春风沉醉的晚上》B. 《麦田里的守望者》C. 《青春之歌》D.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2.(单项选择题)(每题1.00 分) 在学到杜甫的《春望》的时候,有同学说“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句话是杜甫夸张的写法,哪有人看见花就哭,看见鸟就受惊呢。

下列教师评价中,最为贴切的一项是()。

A.你的理解不正确,下去再好好想想。

B. 真的吗?再好好考虑考虑。

C. 诗言志表情,结合当时的社会实际,看看这两句要表达的思想内容是什么呢?这样你还会觉得夸张吗?D. 对于同一部作品,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理解,你的理解也是正确的。

3.(单项选择题)(每题3.00分)某版本语文教材在《济南的冬天》课文后面附录了比喻这种修辞手法的相关知识,这属于()A. 知识系统B. 助读系统C. 范文系统D. 作业系统4.(单项选择题)(每题3.00 分) 在讲解诗词课时,教师要求学生列举学过的关于描写秋天的诗歌,下列不能表现秋天悲凉清冷的特点的一项是()A.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B.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C. 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D. 万里悲秋常做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5.(单项选择题)(每题1.00 分) 下列作品、作家、国别(或朝代),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A. 《复活》——阿?托尔斯泰——苏联;《战争与和平》——列夫?托尔斯泰——俄国B.《西厢记》——王实甫——元代;《神曲》——但丁——德国C. 《桃花扇》——孔尚任——清代;《唐璜》——拜伦——英国D. 《欧根?奥涅金》——歌德——德国;《北京人》——曹禺——现代6.(单项选择题)(每题1.00 分) 八年级的王老师在讲解上册第五单元的《短文两篇》后,学生背诵完《陋室铭》觉得朗朗上口,又哲理深刻,于是提出让老师再推荐几篇。

2023年-2024年教师资格之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自我提分评估(附答案)

2023年-2024年教师资格之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自我提分评估(附答案)

2023年-2024年教师资格之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自我提分评估(附答案)单选题(共45题)1、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画线语句的序号与选项的序号是对应的)A.意在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借助相关资料自学,培养主动学习的意识和习惯,提升自学能力,进而提高学习效率B.意在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发挥兵教兵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和习惯,由传统被动学习逐步向主动学习过渡C.精讲意在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寻找方法、规律,提升筛选信息、概括信息的能力D.意在督促学生高效学习,段段清、堂堂清,同时发挥诊断性评价的功能,及时获得反馈信息,从而更好地改进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答案】 D2、阅读两位教师教学《背影》的课堂小结,按要求答题。

A.教师甲的总结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B.教师乙的总结有助于学生更好地体会文章的主要思想感情C.教师甲的总结忽略了过程与方法教学目标的实现D.教师乙的总结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目标的实现【答案】 C3、教师讲解高中语文必修(3)《琵琶行》时强调全诗以秋江月夜为背景展开故事情节。

为此教师又列举写月夜景色的诗句,下列诗句不能作为例子使用的是()。

A.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B.春风何处好、别殿饶芳草C.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D.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答案】 B4、阅读下面《散步》的片段教学设计,按照要求答题。

A.该教师设计的第一步旨在引导学生理解文意B.该教师自拟题目的设计是在学生“已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感知文章的深意C.该教学设计侧重了对文章重点段落的感受、理解D.该教师教学设计的内容即理解文意、朗读课文、品味语言【答案】 C5、在学习《北京的胡同》时,教师为引导学生体会文章表达出的“京昧儿”,播放了北京胡同的纪录片和老北京的小贩儿的吆喝声儿。

对于这一教学资源分析不恰当的是()A.引导学生感受文章内容,能够促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达成B.再现了文章中的内容,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C.真实的教学情境没有给学生的想象留下充足的空间D.有效利用了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是教学现代化的进步【答案】 C6、阅读《伤仲永》课堂结束语,回答问题。

初级中学语文教师资格考试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及解答参考(2024年)

初级中学语文教师资格考试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及解答参考(2024年)

2024年教师资格考试初级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复习试题(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在《出师表》中,诸葛亮在向刘备表达忠诚和决心的同时,也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

以下关于《出师表》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诸葛亮在文中多次提到“先帝”,以表达对刘备的忠诚和感激。

B、诸葛亮在文中强调自己“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体现了他对国家、对民众的责任感。

C、诸葛亮在文中提到“臣之辛辛苦苦,未尝敢忘”,表明他对自己的职责和使命有着深刻的认识。

D、诸葛亮在文中说“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表达了他对刘备的期望和对未来的憧憬。

2、关于《论语》中的教育思想,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孔子的观点:A、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B、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

C、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D、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3、在以下关于文言文阅读的教学方法中,不属于直接法的是:A. 老师讲解文言文背景,让学生了解作者和作品B.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文言文句子结构,归纳文言文语法规则C. 教师直接朗读文言文,让学生跟读并尝试翻译D. 教师组织学生讨论文言文中的修辞手法4、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以下哪种教学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A. 重复练习法B. 案例分析法C. 情景模拟法D. 知识记忆法5、题干:在语文教学中,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这种教学方式属于以下哪一种?A. 传授式教学B. 启发式教学C. 演示式教学D. 调查式教学6、题干: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求学生找出文章中的修辞手法并进行分析,这种教学活动的主要目的是?A.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B.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C. 丰富学生的词汇量D. 强化学生的写作技巧7、在语文教学中,以下哪项不属于教师应具备的基本教学技能?A. 演讲能力B. 板书能力C. 翻译能力D. 课堂管理能力8、在分析文学作品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关注以下哪项内容?A. 作品的作者背景B. 作品的写作手法C. 作品的时代背景D. 作品的票房收入9、下列关于《离骚》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之一,表达了作者对楚国政治腐败的强烈不满。

教师资格证,初中《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笔试高分攻略,干货

教师资格证,初中《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笔试高分攻略,干货

-、考情综述(―)考试内容在《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考试大纲中,明确规定了考试内容模块及要求。

考试内容分为学科知识、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四大模块。

下面将从语文学科知识与能力和语文教学能力两方面进行具体分析:1.学科知识与能力学科知识与能力部分的考查包括:中外文学知识,如:文学作品内容/主题、文学文化常识、诗作情感/主题、诗歌情感等;文本分析知识,如:文言虚词、课后练习设计意图、古今异义词等;汉语言基本知识,如;汉字的演变、字体的特点等;书面表达能力,如:说明文写作注意要点等;语文新课标的理解与运用,如:课程评价及建议。

2.教学能力教学能力的考查包括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实施能力和教学评价能力三部分。

教学设计能力突出考查以下内容:教学目标的设计及其依据、教学过程的设计、语文教材的分析。

教学实施能力突出考查以下内容: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的运用是否符合新课标并给出相关建议、教学情境的创设是否合理及其作用。

教学评价能力突出考查以下内容:对学生习作的评价及改进意见、对具体教学实录的分析评价。

(二)试卷结构教师资格笔试考试的考试时间统一为120分钟,满分150分。

大纲规定的试卷结构如下:模焕比例题型学科知识数学实施30%单项选弄敏数学评价学科知识45%数学设计题数学设计学科知识25%案例分析题数学实施合计100%单项选择题:约30%;非选择题:约70%(二)命题规律随着教师资格考试逐年的正式化和规范化,近年来笔试考试题型题量及试题难度已基本固定。

题型单唤选择题案例分析题教学设计题宾量1533分值454065分值比重30%26.7%43.3%题型题量的分布为单项选择题15道,每题3分,共计45分;案例分析题3道,3道题分别为20分、8分、12分,共计40分;教学设计题3道,3道题分别为20分、20分、25分,共计65分。

其中单项选择题考查难度不大,考查范围比较广,包括中外文学、文学文化常识、汉语基础知识和语文新课程标准等;案例分析题部分难度适中,但需考生在答题过程中全方位的把握《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要站在专业的角度评析教师的教学行为并给出专业的建议;教学设计题是整个考试的重点,也是难点,综合考查初中语文教学的相关内容,考查教学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综合能力,具体包括文本分析、教学目标和内容的确定、教学环节和教学活动的设计并需要阐明其依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
一、考试目标
1.运用语文学科知识的能力。掌握汉语言文学的基本知识和语文教学的基本
理论,能在语文教学中灵活运用;了解语文学科发展的历史和现状, 把握语文学 科发展的大致趋势;准确理解《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7-9年
级)规定的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和实施建议,用以指导自己的教学。
6.能够帮助学生在综合性学习过程中形成问题意识,指导学生根据问题制定 计划、搜集资料、分工合作、交流展示、评价反思。
7.善于发现和利用生活中的语文资源,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运用语文。
8.能够恰当选用教学媒体,整合多种教学资源,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四)教学评价
1.能够在教学中综合运用形成性与终结性、 定性与定量等不同类型的评价方 式,恰当评价学生的语文学习过程和结果。
(1)为帮助学生准确理解《岳阳楼记》“锦鳞游泳”一句中“游泳” 一词,
教师给出了两种解释:(1)美丽的鱼儿游来游去;(2)美丽的鱼儿有时浮出,有 时潜入。引导学生从文句语境、修辞手法两个角度理解,确认了第二种解释的合 理性;同时又提醒学生注意现代汉语中“游泳”的词义变化。
对该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本句所涉及的古汉语语法现象描述正确的一项 是
3.语文教学实施能力。掌握初中语文教学实施的基本步骤,能根据学生的学 习反馈优化教学环节;熟悉语文教学的组织形式和策略,能依据语文学科特点和 学生认知特征,创设情境、激发动机、组织学习、总结提升;熟悉现代教育技术, 能依据教学需要恰当选用教学媒体。
4.语文教学评价能力。了解语文教学评价的基本方式及特点,掌握基本的评 价方式;能够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7-9年级)倡导的评 价理念为指导,针对学生实际,合理运用多种评价方式,发挥教学评价促进学生 发展的功能;能够自觉进行教学反思改善自己的教学。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
(一)学科知识
1.了解国内外文学发展概况,熟悉重要作家作品及其风格特征,运用文学理 论引领学生品味、鉴赏文学作品。
2.能够针对不同文本的特点,运用分析文本的相关知识和策略,帮助学生提 高筛选信息、解释推论、评价判断的能力。
3.熟练掌握汉语言基本知识(如词汇、语法、修辞),遵循初中学生语言学 习规律,帮助学生理解语言难点,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2.语文教学设计能力。能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7-9年级)规定的课程目标,针对初中学生的认知特征、知识水平及学习需求选择合 适的教学内容;能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学生个体差异确定教学目标、教学重点 和教学难点;能准确表述教学目标,恰当选择教学策略,合理利用教学资源,设 计多样的学习活动,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所选教学 内容的方案设计。
2.能够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7-9年级)倡导的评 价理念,发挥教学评价检查、诊断、反馈、激励、甄别等功能,促进学生的发展。
3.能够根据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的教学内容, 选择和使用恰当的评价方法。
4.能够结合学生自我评价、学生相互评价、教师评价,帮助学生了解自身语 文学习的状况,调整学习策略。
5.能够分析、评价自己的教学,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思路,完 善教学方案,提升教学能力。
三、试卷结构
模块
比例
题型
学科知识 教学实施 教学评价
30%
单项选择题
学科知识 教学设计
45%
教学设计题
学科知识 教学实施
25%
案例分析题
合计
100%
单项选择题:约30%
非选择题:约70%
四、题型示例
1.单项选择题
2.能够根据学生语文学习的个体差异,指导学生的课前预习、课堂学习和课 后总结。
3.能够选择恰当的课堂教学评价方式,有效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促进学生 的语文学习。
4.能够根据初中语文的不同课型(如讲读课、自读课、活动课),运用恰当
的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指导学生的学习。
5.能够在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的教学过程中,将学生的学习反馈转化为新 的教学资源。
4.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起点,明确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之间的关系。
5.能够把握所选教学内容及其特点,准确分析教学任务,确定教学内容的相 互关系和呈现顺序。
6.能够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7-9年级)规定的课 程目标,所选教学内容及学生语文学习特点, 确定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教学难 点。
7.掌握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教学的一般思路和 方法,能根据教学需要选择使用。
(二)教学设计
1.能够根据语文学科特点及初中学生的认知特征,分析学生在语文学习方面 的个体差异。
2.能够根据所选教学内容和学生已有知识水平,分析学生的学习需求。
3.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已有知识水平,诊断并确定学生的学习起点。
A.拓展法词类活用B.文本解读使动用法
C.串讲法意动用法D.比较法 古今异义
(2) 阅读《散步》教学实录片段(片段中字母A、B、C、D与选项字母对 应),完成题目。
师:[A]老师还想听听大家的精彩发言,先听老师唱两句歌词吧(老师重复 唱“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师:来,让我们一起唱两遍吧!(此时,我们已看出学生陶醉在这美好的境
7.能够设计合理的教学流程,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突出与教学重点、难点 相关的教学环节。
8.了解语文教学资源的多样性,能根据所选教学内容合理开发、选择和利用 教学资源。
9.了解编制教学方案的基本规范与要求,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教学方案。
(三)教学实施
1.能够根据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等教学内容的 特点创设教学情境,合理安排教学环节,组织学生参与语文学习活动。
界里)
4.具备较强的书面表达能力,熟悉写作教学的过程,能指导学生根据写作目 的、内容及要求,具体明确、文从字顺语文课程标准(实验)》(7-9年级),能够在 教学中体现其倡导的基本理念,落实其规定的课程目标。
6.熟悉现行通用初中语文教材的编写理念、结构方式、选文特点,能够根据 学生的学习需求使用教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