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51艺术硕士培养方案(全日制).docx
1351-艺术硕士教指委指导性培养方案

全日制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试行稿)一、培养目标培养具有系统专业知识和高水平艺术创作技能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具体要求为: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具有良好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能够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促进艺术文化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2、具有系统的专业知识、高水平的艺术创作能力和较强的艺术理解力与表现力。
3、能够运用一门外语,在本专业领域进行对外交流。
二、招生对象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或本科同等学力)人员。
三、学习方式及年限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
四、培养方式培养过程应突出专业特点,以实践为主,兼顾理论及内在素质的培养。
采用课堂讲授、技能技巧的个别课与集体训练及艺术实践等相结合的培养方式。
积极创造艺术实践条件,建立多种形式的实践基地,加大实践环节的学时数和学分比例。
实行导师负责制,并聘请高水平的艺术家配合指导艺术实践。
五、课程设置课程设置分为公共课、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
公共课应着重于提高研究生的总体素质,拓展审美视野,增强理解作品的能力。
专业必修课应着重于提高研究生专业技能水平,加深、拓宽研究生的专业知识,提高研究生的综合艺术修养以及在作品创意表达和风格呈现方面的综合能力。
选修课分专业选修课和一般选修课。
选修课程应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给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余地,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一定空间。
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专业方向来选修课程,以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课程与实践环节总学分应不少于50学分(课程学分计算方式:大于等于16课时为1学分),其中实践类课程应占60%以上。
具体学分设置如下:1、公共课:不少于8学分(包括外语、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等)。
2、专业必修课与专业实践:不少于36学分。
3、选修课:不少于6学分。
六、毕业考核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在修满规定学分后,须参加毕业考核。
毕业考核包含实践展示和学位论文答辩。
实践展示水平是毕业考核的主要方面。
河北师大音乐学院艺硕培养方案.doc

河北师范大学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135101音乐)学科专业介绍:河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成立于2001年。
1996年,分别创建于1970年的原河北师范大学音乐系和河北师范学院音乐系合并成为新的河北师范大学音乐系,并于2001年升格为音乐学院。
经过40多年的办学实践,学院综合实力已发展成为国内前列、省内办学实力最强的高师音乐院系。
学院现有教职工72人,其中专任教师61人,教授14人,副教授28人。
在校本科生733人,硕士研究生96人,各类成人教育学生1000余人。
目前我院拥有艺术硕士(MFA)专业学位点4个研究方向(声乐演唱、钢琴演奏、手风琴演奏、竹笛演奏)。
MFA的教学成果强调表演实践,学位论文主要是对表演实践的专业分析和理论阐述,旨在培养音乐表演领域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一、培养目标音乐领域艺术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旨在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具备系统专业知识、高水平技能和一定艺术造诣的高层次应用型音乐专门人才。
培养艺术团体、院校、艺术场馆、电视广播台站、文化馆站、各种音乐媒体、文艺研究单位和政府文化行政部门所需要的能够胜任音乐创作、音乐表演、音乐教学、音乐编辑、音乐管理等相关工作的高层次专业人才。
二、招生对象具有大学本科学历(或本科同等学力)人员。
三、研究方向(专业代码135101)声乐演唱、钢琴演奏、手风琴演奏、竹笛演奏。
四、学习方式及年限全日制学习方式,学习年限为3—4年;非全日制学习方式,学习年限为3—5年。
五、培养方式(一)采取导师负责制,导师与导师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充分调动研究生的学习自主性和发挥导师的主导作用。
(二)硕士生入学一个月内,指导教师应按照研究生培养方案的要求,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结合研究生本人的特点指导研究生制订个人培养计划报研究生部备案,由研究生本人录入研究生信息管理系统。
个人培养计划是导师指导和研究生学习的依据,也是对研究生毕业及授予学位进行审查的依据。
个人培养计划应包括专业学习(及环节)计划和论文工作计划两部分。
艺术硕士全日制攻读 领域培养方案.doc

艺术硕士全日制攻读领域培养方案全日制攻读艺术硕士美术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领域代码:135107一、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系统掌握专业知识和高水平艺术创作能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层次、应用型美术创作与教学专门人才。
具体要求为:1.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较强的事业心,身心健康。
2.掌握扎实、精深的美术基础知识及系统、严谨、科学的美术研究的思想体系、原理、方法论;了解和关注美术相关学科的前沿理论及当代艺术的动态发展,具有求实、严谨的科学作风;积累美术相关学科的知识和过硬的技术手段,掌握与美术各研究方向相关的新技术、新材料的使用与研究等方面的知识。
3.能够运用一门外语,在本专业领域进行对外学术交流。
4.培养具有高水平的艺术创作能力和较强的艺术理解力与表现力,能够胜任大专院校、基础美术教育机构、专业艺术团体所需要的艺术管理、教学、科研艺术创作等策划活动和组织等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并具备自主创业能力。
5.具有独立的学习和研究能力,具有学术素养和学术道德,形成明确的研究方向和研究特色,并且有一定数量的研究成果公开发表或被采用。
6.了解国内外美术领域的发展动态,有一定的学术交流能力和较强的科研与创作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能力。
二、学习方式与年限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学习年限为3年,最长学习年限不超过5年。
三、招生对象具有大学本科学历(或本科同等学力)人员。
四、培养方式/教学方式实行导师负责制及导师指导与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并聘请高水平的艺术家配合指导艺术实践。
培养过程应突出专业特点,以实践为主,兼顾理论及内在素质的培养。
采用课堂讲授、技能技巧训练与艺术创作实践等相结合的培养方式。
积极创造艺术实践条件,建立多种形式的实践基地,加大实践环节的学时数和学分比例。
课程学习和教学实践环节,按教学要求进行考核,考核分为考试和考查两种方式。
课程教学和专业实践实行学分制。
1351 南京大学艺术硕士(MFA)戏剧(创意写作方向)培养方案(2019版)

南京大学艺术硕士(MFA)戏剧(创意写作方向)培养方案(修订)一、培养目标:实现“双一流建设”培养拔尖创新型人才的目标,探索“双创”人才的培养途径,借鉴国际创意写作人才的培养经验,提升文学艺术人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使之胜任各种文学体裁的专业写作,培养具有中国特色的高学历、创意型写作人才。
二、招生对象及考试方式:南京大学艺术硕士(MFA)戏剧(创意写作方向)的招生对象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3)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人员;(4)大学专科毕业两年或两年以上、创作成绩优秀者也可报考,但须提供公开出版的一定数量的文学作品原件。
如获得省部级以上文学创作奖的作品、在高水平的文学刊物上发表万字以上的作品等,需提供复印件与获奖证明。
报考者需提供大学专科毕业证书复印件。
考生须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统一入学考试,取得复试资格。
全国统考中的两门专业考试科目为:文学艺术基础、文学写作。
复试内容为文学创作基本素质的考察,复试形式为面试。
三、基本学制:基本学制三年。
四、课程设置:课程分为公共基础课、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不少于50学分。
(一)公共基础课(9学分)1、马列文论(1学分)2、中国文化专题(2学分)3、美学专题(2学分)4、外语(4学分)(二)专业必修课(共36学分)A、专业基础课(25学分):1、中国古代文学研究(4学分)2、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4学分)3、外国文学研究(4学分)4、作品研读与写作(4学分)5、戏剧与影视艺术理论(3学分)6、电影创作案例(4学分)7、电视剧创作案例(2学分)B、专业技能与实践课(11学分):1、创作实践(9学分)2、影视剧写作(2学分)(三)选修课(6学分):文学院硕士专业课任选。
五、培养方式(一)实行学分制。
课程体系共分三类,即公共基础课、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总学分不少于50学分。
教学实行课堂讲授、讨论与写作实践相结合,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意写作的创作技能和策划能力。
艺术硕士音乐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艺术硕士音乐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135101)一、培养目标音乐领域艺术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旨在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具备系统专业知识、高水平技能和一定艺术造诣的高层次应用型音乐专门人才。
培养艺术团体、院校、艺术场馆、电视广播台站、文化馆站、各种音乐媒体、文艺研究单位和政府文化行政部门所需要的能够胜任音乐创作、音乐表演、音乐教学、音乐编辑、音乐管理等相关工作的高层次专业人才。
二、招生对象具有大学本科学历(或本科同等学力)人员。
三、学习方式与年限全日制学习方式,学习年限一般为三年;非全日制学习方式,学习年限一般为四年。
四、培养方式培养过程突出专业特点,以实践为主,兼顾理论及内在素质的培养。
采用课堂讲授、技能技巧的个别课与集体训练及音乐实践等相结合的培养方式。
积极创造音乐实践条件,建立多种形式的实践基地,加大实践环节的学时数和学分比例。
实行导师负责制,并聘请高水平的艺术家配合指导艺术实践。
课程教学和专业实践实行学年学分制。
五、课程设置课程分公共课、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总学分不低于50学分。
(一)公共课(8学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 2学分英语 2学分艺术原理 2学分艺术创作方法研究 2学分(二)专业必修课与专业实践课(27学分)专业必修课程 6学分专业实践类课程 21学分(三)选修课(6学分)音乐类 4学分人文类 2学分(四)艺术实践与学术活动(9学分)专业比赛 3学分田野考察与观摩 2学分学术活动 1学分中期汇报音乐会 3学分课程要求:1.攻读艺术硕士学位的研究生必须保证参加每门课程80%的课时学习,才能参加该课程的考核和学分。
2.在读期间须参加艺术实践与学术活动。
参加本方向的专业比赛(校级以上)2次以上;田野考察与观摩4次以上;学术活动6次以上,才能获得该课程的学分。
3.必须完成上述规定的各类学位课程学分并通过艺术实践及外语达标要求。
六、毕业考核音乐领域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申请者,在修学规定课程和获得规定学分的同时,须完成专业能力展示和学位论文答辩的毕业要求。
艺术学硕士培养方案

艺术学硕士培养方案1.掌握艺术学领域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具备深入研究和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2. 具备较强的创新和批判思维能力,能够在艺术学领域进行学术创新和理论创新;3. 具备深厚的艺术实践经验和技能,能够在实践中发挥重要作用;4. 具备跨学科综合能力,能够在跨领域艺术创新和实践中发挥作用;5. 具备较强的国际视野和全球意识,能够在国际艺术学领域发挥作用。
二、培养要求:1. 课程学习:学生需完成规定的课程学习,并通过考核。
2. 学术研究:学生需完成一篇独立完成的学术论文,并通过答辩。
3. 实践训练:学生需参与规定的实践活动,完成相应的实践任务,并通过考核。
4. 学位论文:学生需完成一篇独立完成的学位论文,并通过答辩。
三、课程设置:1. 艺术理论基础课程:包括艺术哲学、艺术史、美学、文化研究等。
2. 艺术实践课程:包括绘画、雕塑、摄影、影视制作、音乐等。
3. 艺术创新与批判课程:包括艺术管理、艺术评论、艺术策展、艺术研究等。
4. 跨学科课程:包括跨学科艺术、数字艺术等。
四、实践训练:1. 实习:学生需参加规定的实习活动,了解相关工作领域的实际情况,积累实践经验。
2. 项目实践:学生需参与规定的项目实践,完成相应的实践任务,提升实践能力。
3. 科研训练:学生需参与规定的科研项目,参与学术研究,提升科研能力。
五、学位论文:学生需完成一篇独立完成的学位论文,研究方向应为艺术学领域的前沿课题。
论文应具备独立思考和研究的能力,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
六、毕业要求:学生需完成所有规定的课程学习、实践训练和学术研究任务,并通过相关考核和答辩,最终完成学位论文。
符合学位授予条件者可获得艺术学硕士学位证书。
1351艺术硕士培养方案(全日制)

西安美术学院(全日制)攻读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及要求1、培养目标艺术硕士的培养目标是高层次应用型艺术专门人才。
艺术硕士专业学位获得者应具有高水平的艺术创作技能,较高的艺术审美能力和较强的艺术理解力及独立的设计和创新能力,能够胜任本专业的多种艺术表现形式。
2、培养要求(1) 具备一定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良好的艺术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促进艺术文化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2) 具有系统的美术专业知识或系统的设计专业知识、高水平的美术创作能力或艺术设计能力与创新力。
(3) 能够较熟练地掌握运用一门外语。
二、适用专业领域本培养方案适用于美术学学科所覆盖的个学科方向:1.学科方向名称:(简介……)300字左右。
2.学科方向名称:(简介……)300字左右。
3.学科方向名称:(简介……)300字左右。
4.学科方向名称:(简介……)300字左右。
设计学学科所覆盖的个学科方向:1.学科方向名称:(简介……)300字左右。
2.学科方向名称:(简介……)300字左右。
3.学科方向名称:(简介……)300字左右。
三、招生对象全日制攻读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对象:获得学士学位的本科毕业生和具备有同等学力人员。
四、学习方式与学习年限实行集中授课与导师负责制相结合,并聘请高水平的校外艺术家配合指导艺术实践。
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学制三年。
最长学习年限不超过五年。
五、考试要求课程学习和各种教学实践环节,均需按教学要求进行成绩考核。
必修课程的考核一律采取考试方式。
选修课程的考核分为考试和考查两种方式。
艺术实践、专题讨论、文献阅读等必修环节的考核,采取考查的方式进行。
考查主要根据平时完成的作业数量和质量,由指导教师或有关教师写出评语或考查结果,记入学生成绩单。
课程单科成绩考核实行百分制。
各科成绩须达到75分,才能取得相应学分。
外语成绩的考核根据国家和本院研究生处的有关规定进行。
全日制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全日制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艺术:1351)(Art:1351)(艺术设计专业领域:135108)(Art design area:135108)一、学科简介艺术设计是一门综合性非常强的学科,涉及到社会、文化、经济、市场、科技等诸多方面的因素,其审美标准也随着这诸多因素的变化而改变。
艺术设计最大的特点就是具备服务性、科学性、合理性。
属于一个综合性的设计活动,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物质功能与精神功能的完美结合,是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必然产物。
其中会展与视觉艺术设计研究方向,主要包括会展的整体策划,以及展示中的环境及其规范应用的视觉形象系统。
是一种对观众的心理、思想和行为产生重大影响的创造性活动。
承载展览的理念与目标,体现展览的精神与内涵。
二、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系统专业知识和高水平艺术设计技能,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能够胜任设计单位、院校、研究及政府等部门所需要的会展与视觉艺术设计实践、管理、教学、艺术设计活动策划和组织等工作,并具备自主创业的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艺术设专门人才。
具体要求为:1. 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具有良好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能够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促进艺术文化事业的发展作出贡献。
2. 具有系统的专业知识、高水平的艺术创作能力和较强的艺术理解力和表现力。
3. 能够运用一门外语,在本专业领域进行对外交流。
三、培养方式(一)培养过程中突出艺术设计专业特点,以实践为主兼顾理论及内在素质的培养,对学生进行系统、全面的专业训练。
采用课堂讲授、技能技巧的个别课与集体训练及艺术实践等相结合的培养方式。
(二)建立实践基地,创造艺术实践条件,实行校内外双导师制,以校内导师指导为主,校外导师协助校内导师,共同负责研究生创作和论文的选题及其实践环节的指导工作。
(三)实行导师负责制及导师指导与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导师负责硕士生全程培养和毕业创作和论文指导;导师小组负责硕士生集体课程教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安美术学院(全日制)
攻读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及要求
1、培养目
士的培养目是高次用型人才。
士学位得者具有
高水平的作技能,高的美能力和的理解力及独立的和新能
力,能任本的多种表形式。
2、培养要求
(1)具一定的克思主基本理、良好的素和道德,极社会主代化建服,促文化事的展做出献。
(2)具有系的美知或系的知、高水平的美作能力或能力与新力。
(3)能熟地掌握运用一外。
二、适用专业领域
本培养方案适用于美学学科所覆盖的个学科方向:
1.学科方向名称:
(介⋯⋯) 300 字左右。
2.学科方向名称:
(介⋯⋯) 300 字左右。
3.学科方向名称:
(介⋯⋯) 300 字左右。
4.学科方向名称:
(介⋯⋯) 300 字左右。
学学科所覆盖的个学科方向:
1.学科方向名称:
(介⋯⋯) 300 字左右。
2.学科方向名称:
(介⋯⋯) 300 字左右。
3.学科方向名称:
(介⋯⋯) 300 字左右。
三、招生对象
全日制攻读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对象:获得学士学位的本科毕业生和具备有
同等学力人员。
四、学习方式与学习年限
实行集中授课与导师负责制相结合,并聘请高水平的校外艺术家配合指导艺术实践。
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学制三年。
最长学习年限不超过五年。
五、考试要求
课程学习和各种教学实践环节,均需按教学要求进行成绩考核。
必修课程的考核一律采取考
试方式。
选修课程的考核分为考试和考查两种方式。
艺术实践、专题讨论、文献阅读等必修环节
的考核,采取考查的方式进行。
考查主要根据平时完成的作业数量和质量,由指导教师或有关教
师写出评语或考查结果,记入学生成绩单。
课程单科成绩考核实行百分制。
各科成绩须达到 75 分,才能取得相应学分。
外语成绩的考核根据
国家和本院研究生处的有关规定进行。
六、课程设置及要求
在遵循艺术学科研究生教育一般规律的基础上,根据专业学位教育的特点,在培养过程中突出
专业特点,以实践为主并兼顾理论及内在素质的培养;教学采用面授、自学、讨论和创作实践相结
合的方式。
艺术硕士专业学位课程设置分为公共课、专业课和选修课。
公共课旨在提高学生的审美
体验,增强其理解作品、表现作品和把握作品风格的能力;专业课旨在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和综合修
养,使学生的专业技术水平从实践和理论修养两方面都得到提高;选修课旨在全面提高
学生的综合素质。
艺术硕士专业学位课程与实践环节总学分应不少于50 学分,其中实践类课程与环节应占60%以上。
具体课程学分设置为:公共课不少于8 学分;专业必修课程与专业实践环节不少于36 学分;选修课程不少于 6 学分;课程学分计算方式:大于等于16 课时为 1 学分。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表(三年)
学位课≥44课程
课程名称
课程开课学学考核学科方向及开类别代码学期分时方式课单位外语1-223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
1118
实践研究”专题讲义
公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
2118
法论
共
课中国美术史研究11
≥8
西方美术史研究11
民族民间美术研究21
艺术考古研究21
1
2
3
36
学科方向 1/ 4开课单位
5
6
1
2
3
36
学科方向 2/ 4开课单位专业必
5
6
修课及
1
专业实
2
践课
3
≥36学科方向 3/ 436
开课单位5
6
1
2
336
学科方向 4/
开课单位4
5
6
非学⋯⋯⋯⋯1-43
位
修
⋯⋯⋯⋯
1-43
≥6
前置了保培养量,跨学科或以同等学入学的士研究生需按培养方案的要程求修与本学科相关的程。
修程所得的学分不入学分之内。
七、教学科研与社会践
士研究生极参加学活和践,了解本学科学研究的前沿成果,把握国国
内相关学域的最新,培养理与作能力。
按照学院授予学位条例定,
1.极参加与本相关的各种学会、学座,行学交流活等。
2.帮助收集研究料或直接参与的研究。
3.参与教学,助参加教学的工作量不少于40 。
教学践入培养划,安排、指、,要有考成和。
4.士研究生有作品参加学校的大型展或省以上展(或省以上学刊物表)。
5.在攻士学位期,士研究生至少在省学刊物上表文一篇。
6.士研究生完成一定的践研究成果,具以下条件之二(两次):
1)参加省以上的展;
2)在核心期刊表一篇与本相关的学文;
3)出版著作一部(独著,或合著前 2 位);
4)参与或完成重要的社会目、研究(省以上);
5)个人作品展。
士研究生在期,学告、出版著、作品展以及表文、作品等,均
以第一作者署名并与研究方向一致,且必以西安美学院作第一通位,以西安美学
院在研究生的名行,否不予算学分。
八、学位文与答
学位论文是对毕业作品创作实践所进行的理论思考与阐释,选题上要与创作实践相结合。
字
数不低于 12000 字。
论文开题报告、撰写格式及体例要求严格按照《西安美术学院研究生学位论
文规范》执行。
提交学位申请时需同时提交毕业创作作品集,作品集格式及体例要求严格按照《西安美术学
院专业学位研究生毕业作品集要求》执行。
硕士研究生在规定学制年限内不能如期答辩的,可申请延期;论文答辩未通过者,此次学位
申请终止,下次重新申请。
重新申请在限定的延长期内进行,如在限期内不提交申请或申请后论
文答辩不通过者,将取消其申请硕士学位资格,按分流处理。
九、毕业创作及评审
要求每位攻读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的研究生应有 5 件以上能代表自己最高艺术水平的创作作品;
设计类研究生须提供一套以上完整的设计方案。
毕业创作是艺术类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
硕士研究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全面体现。
1.硕士研究生应在导师的指导下,确定创作方向和课题。
认真查阅文献,搜集资料,结合
自己的研究兴趣及能力,确定创作选题。
在学校要求的时间内,完成毕业创作开题,提交创作工
作计划。
学校组织专家对开题报告进行评审,评审通过后上报研究生处备案。
2.导师应监督硕士研究生应按照创作工作计划完成毕业创作中期汇报展,通过中期汇报评
审者进入下一个培养环节。
3.硕士研究生在规定学制年限内不能如期提交毕业创作,可申请延期;毕业创作未通过者,此次学位申请终止,下次重新申请。
重新申请在限定的延长期内进行,如在限期内不提交申请或
申请后毕业创作不通过者,将取消其申请硕士学位资格,按分流处理。
十、各研究方向依据本《方案》结合本专业的特点制定各自研究方向的实施细则与教
学计划。
本培养方案从2018 级研究生开始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