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体破裂
黄体破裂腹胀肚子鼓

黄体破裂腹胀肚子鼓
一、概述
某同事是一个非常有体检意识的人,每一年在固定的时间,某同事都会到医院做一次体检,今年的检测报告显示某同事有黄体囊肿。
本来某同事预约的医生想要去做手术的,不过医生说某同事拿手的体积不是很大,让某同事暂时做保守治疗,但是没想到某同事正在积极服用药物的时候,突然就发生了黄体破裂。
一开始的时候,某同事还没有意识到自己犯病,后来某同事发现下体出血,而且腹部鼓得特别的难受。
二、步骤/方法:
1、黄体破裂这种疾病通常是由于女性没有正常排卵而形成的黄体囊肿,在受到外力撞击或者是自发性破裂。
患者之所以会觉得腹部鼓胀,主要就是由于体内形成出血,特别是很多出血量大的患者,腹部膨胀情况会更加明显。
2、另外,黄体破裂时会影响很多脏器,很多肠道也会变得没有那么通顺。
一旦出血,患者很有可能会快速进入休克状态。
在这个阶段,如果身体的废气不能及时排出体外,就会形成腹部胀气。
3、很多患者在黄体破裂的时候,纷纷表示自己有想放屁的感觉,主要就是由于腹部里面的废气太多。
黄体破裂这种疾病,只要治疗得当,基本上不会特别严重,并且慢慢恢复的时候,腹部鼓胀的情况也会好转。
三、注意事项:
很多女性在20多岁的时候都有发生过暴力破裂,发病的初期会觉得腹部鼓胀,下体不规则出血,这些情况都表示着疾病的恶化。
最好能够及时就医,否则一旦引起细菌感染,后期治疗起来就更加麻烦。
卵巢黄体破裂的健康宣教

伴随症状:腹痛、腰痛、恶心、呕吐等
其他症状
恶心、呕吐
01
腹部压痛
02
发热
03
尿频、尿急
04
3
卵巢黄体破裂的预防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保持良好的作息时间,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暴饮暴食和过度饮酒
保持良好的运动习惯,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和力量训练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避免过度焦虑和抑郁
定期体检
2
卵巢黄体破裂的症状
腹痛
症状:下腹部疼痛,持续时间较长
程度:轻度至重度,可能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
02
原因:黄体破裂导致腹腔内出血,刺激腹膜引起疼痛
治疗:及时就医,进行手术治疗或保守治疗
04
阴道出血
持续时间:出血可持续数小时至数天
症状:阴道出血,量可多可少,颜色可鲜红或暗红
原因:卵巢黄体破裂导致血管破裂,血液流入腹腔
卧床休息:减少活动,避免剧烈运动
C
B
A
D
手术治疗
01
手术指征:卵巢黄体破裂严重,出血量大,保守治疗无效
02
手术方式:腹腔镜手术,微创手术
03
手术目的:止血,修复卵巢,防止再次破裂
04
术后护理:预防感染,促进伤口愈合,定期复查
术后护理
01
保持伤口清洁,避免感染
02
遵医嘱活习惯,避免劳累
病理原因
卵巢黄体形成过程中,黄体囊肿破裂
01
卵巢黄体囊肿过大,导致破裂
02
卵巢黄体囊肿受到外力撞击,导致破裂
03
卵巢黄体囊肿受到感染,导致破裂
04
其他原因
卵巢黄体囊肿:黄体囊肿破裂导致卵巢黄体破裂
卵巢黄体破裂后的血液性休克处理方案

卵巢黄体破裂后的血液性休克处理方案一、概述卵巢黄体破裂是一种妇科急症,可导致内出血和血液性休克。
血液性休克是由于有效循环血容量急剧减少,导致组织器官灌注不足,从而出现的一系列临床表现。
本方案旨在为卵巢黄体破裂后血液性休克的治疗提供指导。
二、诊断1. 病史:询问患者是否有剧烈运动、外伤、妇科手术等病史。
2. 临床表现:腹痛、阴道出血、血压下降、心率加快等。
3. 体格检查:腹部压痛、反跳痛、肌紧张等。
4. 辅助检查:B超、血常规、凝血功能、血型等。
三、治疗原则1. 立即止血:采取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以防止继续出血。
2. 补充血容量:快速输注晶体液、胶体液及血液制品,以纠正休克。
3. 纠正电解质紊乱:根据患者电解质检查结果,给予相应处理。
4. 抗感染:给予抗生素治疗,预防感染。
5. 对症治疗:吸氧、保暖、止痛等。
四、具体治疗措施1. 保守治疗:适用于直径<3cm的单纯性黄体破裂,患者无持续性出血表现。
a. 绝对卧床休息,避免剧烈运动。
b. 补充血容量:根据患者血压、心率及血红蛋白水平,调整输液速度及量。
c. 抗感染治疗:给予抗生素静脉滴注。
d. 对症治疗:吸氧、保暖、止痛等。
2. 手术治疗:适用于直径≥3cm的黄体破裂、保守治疗无效或出现持续性出血的患者。
a. 手术指征:腹痛加剧、血压下降、心率加快、血红蛋白持续下降等。
b. 手术方式:开腹手术或腹腔镜手术。
c. 手术过程中彻底止血,并修复破裂的卵巢。
d. 术后继续补充血容量,抗感染治疗。
五、监测与评估1. 生命体征:密切观察患者血压、心率、呼吸、体温等。
2. 血红蛋白水平:定期检测血红蛋白水平,了解出血情况。
3. 电解质紊乱:监测电解质水平,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4. 尿量:观察患者尿量,评估肾脏功能。
5. 腹痛、阴道出血情况:观察患者腹痛、阴道出血程度及持续时间。
六、护理措施1. 休息:确保患者充分休息,避免剧烈运动。
2. 饮食:鼓励患者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
黄体破裂紧急处理预案

一、预案背景黄体破裂是育龄期女性常见的妇科急症,主要由于黄体结构脆弱,在外力作用或自发性原因下发生破裂,导致腹腔内出血。
若不及时处理,可能导致失血性休克,严重危及患者生命。
为提高对黄体破裂的应急处置能力,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确保患者在发生黄体破裂时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2. 最大限度地减少黄体破裂对患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危害。
3. 提高医护人员对黄体破裂的识别、诊断和救治能力。
三、预案组织架构1. 成立黄体破裂紧急处理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组织指挥和监督实施。
2. 设立黄体破裂紧急处理小组,负责具体实施救治工作。
3. 设立信息联络组,负责信息收集、上报和发布。
四、预案实施流程1. 识别与报告(1)医护人员在接诊过程中,若怀疑患者患有黄体破裂,应立即进行详细询问病史、查体和必要的辅助检查。
(2)若确诊为黄体破裂,立即启动本预案,并向黄体破裂紧急处理领导小组报告。
2. 初步救治(1)保持患者安静,尽量减少活动,避免加重出血。
(2)建立静脉通道,给予患者补液、抗感染等治疗。
(3)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包括心率、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等。
3. 确定治疗方案(1)根据患者病情,由黄体破裂紧急处理小组讨论确定治疗方案。
(2)若患者出血量不大,可采取保守治疗,包括卧床休息、补液、抗感染、止血等。
(3)若患者出血量大,出现失血性休克等症状,应立即进行手术治疗。
4. 实施治疗方案(1)保守治疗:患者卧床休息,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根据医嘱给予补液、抗感染、止血等治疗。
(2)手术治疗:在手术室进行手术,包括止血、修补破裂黄体等。
5. 监测与评估(1)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观察病情变化。
(2)根据患者病情,调整治疗方案。
(3)评估治疗效果,及时总结经验,不断完善预案。
五、预案保障措施1. 加强医护人员培训,提高对黄体破裂的识别、诊断和救治能力。
2. 配备充足的急救设备和药品,确保救治工作顺利进行。
黄体破裂后来例假了

黄体破裂后来例假了
一、概述
黄体破裂是一种比较严重的病变,而且对女性的身心健康影响是非常大的,女性如果出现了黄体破裂,可能会导致月经不调的产生,也可能会导致腹部严重疼痛的症状,但是并不是所有的黄体破裂的患者,都会出现比较严重的身体不适的症状,有的患者还可能会导致轻微腹痛的产生,是不会影响正常的月经来潮的,所以不要过于担心和焦虑,根据症状严重程度不同进行合理的调整。
二、步骤/方法:
1、黄体破裂之后也可能会出现有例假来潮的现象,这也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现象,一般轻微的黄体破裂的患者,也可能会正常的生活和工作,但是在月经来潮的过程中,应该多注意休息,预防腹部疼痛的产生。
2、黄体破裂对健康影响也是非常大的,导致患者出现了黄体破裂的原因是非常多的,应该引起重视,如果出现了轻微黄体破裂的现象,是不用通过手术来治疗的,可以通过使用口服药品的方法来缓解病情。
3、黄体破裂的治疗方法比较多,也可以通过使用常规保守治疗的方法进行调理,正常的情况下,女性如果黄体破裂之后会有正常月经来潮的现象,应该在月经结束之后3到7天左右的时间到医院进行身体检查。
三、注意事项:
女性平时应该注意合理的身体保健,如果出现了某一方面的疾病,应该早发现早治疗,如果出现黄体破裂的现象,一定要引起重视,避免出现腹腔有血块的产生,影响到女性的生殖健康。
黄体破裂

(二)卵巢直接或间接受外力影响而发生破裂,如性交、腹内压增加(大便用力、恶心、呕吐、举重物等)。
三·诊断
(一)、详细询问病史特征
1.腹痛 卵巢黄体囊肿破裂与宫外孕破裂都有突然发生的剧烈腹痛。但卵巢黄体破裂发生月经中期或后期,突然一侧腹痛;而宫外孕破裂有停经史,一般在停经后发生腹痛。
总之,育龄妇女在月经中期后一周左右时间内突发下腹剧痛,应考虑黄体破裂的可能,及时请妇科医生予以会诊并做出相应的处理。
一名正常的育龄期女性平均每个月排一次卵,卵子位于卵巢内,卵子排出后,由血液凝成血块填补在原来卵子的位置上,这就是血体。血体中含有一种充满黄色颗粒物质的颗粒细胞,它不断增大,使血体的外观变为黄色,即为黄体。黄体是有寿命的,在卵子排出后7—8天,黄体的发育达到最高峰,如果卵子未受精,在排卵后9—10天,黄体开始萎缩。黄体衰退后,月经来潮,新的月经周期再次开始。
那么,黄体为什么会发生破裂呢?一是自动破裂。正常情况下,黄体内有少量出血,但如果出血太多,就可能增加黄体内的压力,从而发生自发性破裂。有人认为,血管黄体化期间,功能不全,易发生黄体内毛细血管出血,从而导致黄体破裂。二是外力作用的结果。如下腹受到撞击,以及剧烈跳跃、奔跑、用力咳嗽或解大便时,腹腔内压力突然升高,可促使成熟的黄体发生破裂。此外,性生活时女性生殖器官扩张充血,黄体内张力升高,加上男方动作粗鲁,妇方下腹部受到强烈的冲击,也可导致黄体破裂。
(五)﹑ 宫外孕有腹痛的表现,为输卵管妊娠破坏时的主要症状,其发生率在95%,常为突发性下腹一侧有撕裂样或阵发性疼痛,并伴有恶心呕吐。刺激膈肌时可引起肩胛部放射性疼痛,当盆腔内积液时,肛门有坠胀和排便感,它对诊断宫外孕很有帮助。
黄体破裂医学课件

卵巢肿瘤
卵巢肿瘤是指发生在卵巢部位的肿瘤,分为良性和恶性肿瘤 两种类型。卵巢肿瘤的症状取决于肿瘤的大小、性质和位置 ,包括腹部不适、腹胀、食欲不振等症状。
黄体破裂
虽然黄体破裂和卵巢肿瘤都可能出现下腹疼痛等症状,但卵 巢肿瘤不会出现肛门坠胀感、阴道流血等症状,而黄体破裂 则会出现肛门坠胀感、阴道流血等症状。
黄体破裂的预后与转归
短期预后
大部分黄体破裂患者短期内可自愈
黄体破裂是女性排卵后正常生理现象,黄体破裂出血可自行停止,病情较轻 的患者可自愈。
短时间内的反复出血可能引起贫血
黄体破裂后,短期内可能出现反复出血,导致患者出现贫血、乏力等症状。
长期预后
黄体破裂对生育能力的影响
黄体破裂可能影响患者生育能力,部分患者可能出现不孕不育等问题。
黄体破裂与肿瘤的关系
黄体破裂与肿瘤存在一定的关系,部分黄体破裂患者可能同时伴有卵巢肿瘤等问 题。
病情转归
黄体破裂病情转归的影响因素
黄体破裂的病情转归受多种因素影响,如患者年龄、病情严 重程度、治疗方法等。
黄体破裂治疗后的注意事项
患者在治疗后需密切关注病情变化,如出现异常症状应及时 就医,同时要注意休息和调养。
恢复较快。
术后护理
03
注意休息、避免感染,注意饮食、避免刺激性食物。
预防措施
预防措施概述
预防黄体破裂的关键是早期发现、及时 治疗。
定期检查
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及时发现并治疗妇 科疾病。
健康生活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过度劳累, 注意饮食卫生。
控制情绪
保持情绪稳定,避免因情绪波动导致内 分泌紊乱。
04
鉴别诊断
01
异位妊娠破裂
卵巢黄体破裂护理查房

02
了解患者的饮食、运动、作息等生活习惯,评估其对病情的影
响。
患者家族史
03
了解患者家族中是否有类似疾病史,有助于判断遗传因素对疾
病的影响。
症状与体征评估
疼痛程度与部位
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和部位,判 断是否为卵巢黄体破裂的典型表
现。
生命体征监测
监测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和血 压等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遵医嘱用药
出院后应保证充足的休 息时间,避免剧烈运动 和重体力劳动,逐渐恢 复日常活动。
保持手术部位的清洁干 燥,避免感染。如发现 伤口红肿、疼痛、渗血 、渗液等异常情况,应 及时就医。
出院后可能仍会感到轻 微疼痛,可通过药物、 热敷或冷敷等方法缓解 疼痛。如疼痛持续加重 或出现其他不适症状, 应及时就医。
随访时应进行必要的体格检查 、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 以便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症状观察
在随访过程中,应向医生详细 描述自身症状,如出现任何不 适或异常情况,应及时就诊。
调整治疗方案
根据随访和复查结果,医生会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治疗
方案,患者应积极配合。
健康教育与预防措施
01
了解疾病
患者应了解卵巢黄体破裂的发病机制、治疗方法和预后情况,以便更好
不良反应。
药物使用指导
向患者提供药物使用指导,包括 药物的疗效、使用注意事项和自
我管理技巧等。
04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出血性休克
总结词
出血性休克是卵巢黄体破裂的严重并发症,可能导致生命危 险。
详细描述
出血性休克通常是由于黄体破裂后大量内出血引起的,患者 可能出现血压下降、心率加快、四肢厥冷等表现。护理查房 时应密切观察患者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休克症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超声诊断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 20 例卵巢黄体破裂出血及 2 例误诊为卵巢黄体破裂出 血的声像图进行回顾分析研究,以便为其正确诊断和鉴别提供帮助。
治疗卵巢黄体破裂是妇科急腹症之一,其发病率低,往往不能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 易误诊,应与其它急腹症相鉴别。因其发病后有不同程度的内出血,严重者处理不及时 可导致严重后果,要提高警惕性。
黄体破裂
黄体破裂是妇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好发于 14~30 岁的年轻女性,因此,有人称之 为“青春杀手”。其实,黄体破裂对人的危害因人而异,临床症状及表现也有很大差别。 有的可能仅有突然的但很轻微的一侧下腹疼痛,破裂黄体内的毛细血管自行愈合,流出 的少量血液也自行吸收,不留任何后遗症。有的则可能发生剧烈难忍的腹痛,为继发黄 体内的血管破裂,血液流向腹腔,造成持续性腹痛,严重者可因此发生出血性休克,表 现为大汗淋漓、头昏头痛、血压下降、四肢冰冷等,如治疗不及时可危及生命。
此外,在临床上,黄体破裂极易被误诊为“急性阑尾炎”、“尿路结石”等疾病,常 常给患者带来巨大痛苦,甚至酿成不良后果。 黄体是在卵泡发育成熟并排卵后,卵泡 塌陷,留在卵泡内的颗粒细胞及卵泡膜细胞肥大、增生,内含黄色类脂质,故称“黄体 细胞”,并逐渐形成黄体。 在排卵后一周,黄体发育至最高峰,直径可达 1~3 厘米, 内层布满丰富的毛细血管。此时,如果卵子受精,则这种一般性黄体变为妊娠黄体,能 继续维持到妊娠 4~6 个月才开始退化;如果卵子未受精,黄体即开始退化,逐渐形成 白体,直至萎缩、消失,再过 4~6 天,月经来源,卵巢中又有一个新的卵泡发育。由 此可见,黄体破裂最易发生在月经中期后的一周内。那么,黄体为什么会发生破裂呢?
1.4 辅助检查所有病例均常规行尿 HCG 检查,其中 5 例阳性均与妊娠有关,2 例 弱阳性(后排除妊娠,考虑为假阳性)。入院查血常规提示贫血者 23 例(占 51.1%);后穹 隆穿刺 36 例,抽出不凝血 35 例(占 9’70h,);B 超发现盆腔积液 37 例(占 8212%). 附件区发现包块 25 例(55.5%)。
更具信心。
腔镜检查证实本病诊断,则保守治疗
初级卵泡 $2
黄体破裂的诊断依据 1.病人无停经史,发病往往在两次月经期中间或月经前期;性交后发病史。
2.起病急骤,下腹突然剧痛,短时间后成为持续性坠痛,可逐渐减轻或又转剧。少 数病人可有恶心、呕吐。一般无阴道流血(外出血),内出血严重者可有休克及直肠刺激 症状。
讨论
卵巢在排卵后形成黄体.正常黄体直径 1.3em.黄体腔内有大量的积液使直径超过 3em 以上者称黄体囊肿。黄体越大越易破裂出血:一是黄体自动破裂.正常情况下.黄体 内有少量出血.如出血太多,黄体内压力太大,而发生自发性破裂。二是在外力作用下 如:性交,剧烈跳跃,奔跑,用力咳嗽,大便时用力过大等均可致黄体破裂。
称之为“青春杀手”。 其实,黄体破裂对人的危害因人而异,临床症状及表现也有很大 差别。有的可能仅有突然的但很轻微的一侧下腹疼痛,破裂黄体内的毛细血管自行愈合, 流出的少量血液也自行吸收,不留任何后遗症。有的则可能发生剧烈难忍的腹痛,为继 发黄体内的血管破裂,
血液流向腹腔,造成持续性腹痛,严重者可因此发生出血性休 克,表现为大汗淋漓、头昏头痛、血压下降、四肢冰冷 等,如治疗不及时可危及生命。
阳性时极易误诊为宫外孕.增加手术机会。
除了腹痛之外出血的症状。内出血诊断 之主要根据亦依靠后穹窿或腹腔穿刺。妊娠试验则一般呈阴性反应。因此一例内出血急 腹症妇科病人,如没有闭经、出血之症状,且妊娠试验阴性,则应多考虑卵巢黄体破裂 之可能。腹腔镜检查可以看到卵巢黄体和裂口,有时可见活性渗血,且双侧卵管正常。
临床表现 患者临床表现之腹痛程度上也可有很大差别,其发展过程则和宫外孕之腹痛基本相同, 但在输卵管流产时用腹痛可因反覆出血而多次发作,卵巢黄体破裂则在一次出血后可逐 渐自行凝集而止血,反覆发作之机会较少。
月经后半期突发下腹部疼痛,下腹部压痛、反跳痛,妇检后穹隆触痛,宫颈摇举痛, 一侧附件区包块拌压痛.B 超可发现盆腔积液及附件区包块,后穹隆穿刺抽出不凝血。因 其临床表现及体征和 B 超结果与宫外孕相似,特别是有月经周期延长。尿 HCG 弱
由于黄体囊肿位于卵巢表面,张力较大,质脆而缺乏弹性,内含丰富血管,当受外 因作用发生破裂时,极易出血,血液积聚于腹、盆腔刺激腹膜引起腹痛。在外力、妇科 检查挤压、排便或性交等条件下均有可能导致其破裂,此为外力性破裂;在盆腔炎症、 卵巢充血或凝血机制异常情况下也可致其破裂,即自发性破裂。
黄体破裂易被误诊 黄体破裂是妇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好发于 14~30 岁的年轻女性,因此,有人
1.3 体检本组中呈贫血貌 20 例(占 44.4%),所有病例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腹部压 痛及反跳痛;有移动性浊音者 8 例(占 17.7%):有休克表现者 7 例(占 15.5%);妇检时 附件区可触及包块伴压痛者 22 例(占 48.9%),子宫略大于正常者 3 例,所有患者均有 不同程度的后穹隆触痛及宫颈摇举痛(其中 1 例未婚者行肛诊除外)。
原因 自动破裂
正常情况下,黄体内有少量出血,但如果出血太多,就可能增加黄体内的压力,从 而发生自发性破裂。有人认为,血管黄体化期间,功能不全,易发生黄体内毛细血管出 血,从而导致黄体破裂。
$2$2$2$2
粒黄体细胞
外力作用的结果 如下腹受到撞击,以及剧烈跳跃、奔跑、用力咳嗽或解大便时,腹腔内压力突然升
3.腹部检查:有明显压痛、反跳痛。内出血多者,叩诊有移动性浊音。阴道检查: 子宫正常大小,后穹窿触痛,附件可触及境界不清的软包块,有压痛。
4.白细胞计数及分类,中性百分率均增高,红细胞及血色素下降。
黄体破裂常发生于右侧,但缺乏典型症状,应与急性阑尾炎、输卵管妊娠破裂或流 产相鉴别。
在黄体的发育过程中,可能恰巧破坏了卵巢表面的小血管,于是黄体内部出血,导 致内压增加,引起破裂称为卵巢黄体破裂;严重都可造成大量腹腔内出血,即为卵巢破 裂。
$2
卵巢
卵巢黄体破裂为一种妇科急症,卵巢破裂时间与月经周期有一定关系,可作为诊断的主 要依据。卵巢破裂 80%左右黄体或黄体囊肿破裂,因而一般在排卵期后,大多在月经周 期之末 1 周,偶可在月经期第 1,第 2 天发病。少数病例为卵泡破裂,常发生于成熟卵 泡,因而发病一般在月经周期的第 10~18 天。卵巢破裂病人一般无卵巢功能障碍病史, 多数具有排卵周期。腹部触痛不明显,但双合诊盆腔触痛极为明显,结合月经病史,多 可做出诊断。如有性交后发病史,则可能性更大。我们通过对我院 1999~2001 年经
一是自动破裂。正常情况下,黄体内有少量出血,但如果出血太多,就可能增加黄 体内的压力,从而发生自发性破裂。有人认为,血管黄体化期间,功能不全,易发生黄 体内毛细血管出血,从而导致黄体破裂。
二是外力作用的结果。如下腹受到撞击,以及剧烈跳跃、奔跑、用力咳嗽或解大便 时,腹腔内压力突然升高,可促使成熟的黄体发生破裂。此外,性生活时女性生殖器官 扩张充血,黄体内张力升高,加上男方动作粗鲁,妇方下腹部受到强烈的冲击,也可导 致黄体破裂。 总之,育龄妇女在月经中期后一周左右时间内突发下腹剧痛,应考虑黄 体破裂的可能,及时请妇科医生予以会诊并做出相应的处理。
诊断
卵巢黄体囊肿破裂是妇科较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好发于卵巢功能旺盛年龄段,即 20~40 岁女性。其临床表现不具典型性,主要临床症状为突然发作的腹痛,疼痛程度 不一,部分有不同程度的肛门坠胀感,严重时可发生大出血,甚至休克,危及生命,急 需手术。
其发病急,目前尚无特殊检查方法明确诊断,误诊率高,易与异位妊娠、急性盆腔 炎、急性阑尾炎、输尿管结石、卵巢肿瘤蒂扭转等急腹症相混淆,因此了解卵巢黄体囊 肿破裂的发生因素、发展过程及临床特征并与超声检查相结合,分析其声像图表现,对 早期快速诊断,及时处理及预后有重要意义。对部分黄体囊肿破裂出血不多者,经保守 治疗破裂口可自行闭合,超声检查是唯一一对保守治疗的效果进行观察评价的无创手段。
利于患者的身心健康。 调查
现将近 10 年来治疗的黄体破裂 45 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如下。
病例资料与检查 1.1 一般资料 45 例发病年龄 16~45 岁
,以 20~30 岁最多,占 38 例。已婚 44 例,未婚 1 例,有生育史者 40 例,发生于 左侧卵巢 20 例,右侧卵巢 25 例。
积液,附件区包块的变化。
要在月经后期注意自我保护,避免一些诱发因素。因黄体破裂在一次出 m 后可逐 渐自行凝集而止血,反复发作机会少,医生应有保守治疗的意识,早诊断,早治疗,减 少手术机会。但对发病急、临床症状重、内出血多或者合并宫外孕.尽早手术可减少失 血量,有利于患者的健康恢复,术中尽量保留卵巢功能,有
病因分析 卵巢黄体囊肿破裂可发生于各个育龄阶段,黄体囊肿形成是其发生的基本原因。卵巢内 卵泡随月经周期发生周期性变化。成熟卵泡排卵后,卵泡壁塌陷、泡膜内血管破裂、血 液流入腔内凝成血块而形成血体,卵泡壁的破口很快被纤维蛋白封闭而修复,血被吸收 而形成黄体,即黄体囊肿是黄体在形成过程中黄体血肿液化所致,其直径一般在 2~3 cm,有时可达 8 cm 或更大。
1.2 病史 45 例均以下腹痛为因就诊,一侧为重,伴里急后重者 30 例(占 66.6%), 腹痛时间多发生在月经的后半期,发病前有性交史者 20 例(占 44.4%),1 例 16 岁学生 为体育课剧烈运动后发病。本组患者中 35 例月经周期正常(占 77.7%),与月经周期的 20~26 天出现下腹痛;10 例有停经史(占 22.2%).在月经周期的 35~50 天出现下腹 痛,其中有 3 例合并宫外孕,2 例合并宫内早孕;有阴道少量出血 2 例。均合并宫外孕: 晕厥 1 例。
治疗 治疗原则和宫外孕基本相同,有保守和手术两种方法,但由于反覆出血之机会较小,
因此一旦病情稳定后,在严密观察下保守治疗成功之可能较大。如经腹腔镜检查证实本 病诊断,则保守治疗更具信心。手术方法则为剖腹止血,破裂之黄体常须剔除后再行缝 合。术中同时清除积血,新鲜之内出血亦可行自体回输,以节约血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