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阑尾解剖生理概要

合集下载

阑尾炎PPT课件PPT课件

阑尾炎PPT课件PPT课件

.
56
(三)治疗:
诊断明确后需手术切除阑尾,并行 病理检查。
.
57
再见
.
58
后面内容直接删除就行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资料仅供参考,实际情况实际分析
.
59
感谢您的观看和下载
The user can demonstrate on a projector or computer, or print the presentation and make it into a film to be used in a wider field
一解剖生理概要一解剖生理概要一解剖学一解剖学盲肠和阑尾盲肠和阑尾阑尾位置阑尾位置阑尾组织结构阑尾组织结构与结肠相同与结肠相同黏膜层黏膜层浆膜层浆膜层阑尾的淋巴阑尾的淋巴阑尾的血运阑尾的血运阑尾神经阑尾神经阑尾神经由交感神经经腹腔丛和内脏小神阑尾神经由交感神经经腹腔丛和内脏小神经传入其传入的脊髓节段在第经传入其传入的脊髓节段在第1010
.
50
3.妊娠期急性阑尾炎
特点:①较常见,发病率约1/500,发病
多在妊娠前6个月内;
②体征不明显;
③子宫增大,腹膜炎不易局限而
在上腹部扩散;
④易导致流产和早产,威胁母子
安全。
.
51
3.妊娠期急性阑尾炎
治疗时,以阑尾炎切除术为主。 ①围手术期和用黄体酮; ②手术切口须编高; ③术后尽量不用腹腔引流。
.
52
4.老年人急性阑尾炎
临床特点:
⑴发病率由2%升到4%;
⑵症状隐蔽;
⑶常伴发心血管病、糖尿病、肾
功能不全等,使病情更趋复杂、
严重。
.
53
四、慢性阑尾炎

阑尾解剖概述课件

阑尾解剖概述课件

手术治疗:适用于中重度 阑尾炎,包括阑尾切除术 和腹腔镜手术
中医中药治疗:适用于轻 症阑尾炎,包括中药内服、 外敷等
阑尾切除术
01
手术适应症:急性阑尾 炎、慢性阑尾炎、阑尾 肿瘤等
02
手术方法:腹腔镜下阑 尾切除术、开腹阑尾切 除术等
03
手术风险:出血、感 染、肠粘连等
04
术后护理:注意饮食、 避免剧烈运动、定期复 查等
功能:免疫功 能,参与肠道 菌群平衡
长度:约69cm
位置:位于右 下腹,盲肠末 端
阑尾的血管和神经
01
阑尾动脉:阑 尾动脉是阑尾 的主要供血血 管,起源于回 肠动脉
02
阑尾静脉:阑 尾静脉是阑尾 的主要回流血 管,汇入回肠 静脉
03
阑尾神经:阑 尾神经是阑尾 的主要神经支 配,来源于肠 系膜上动脉的 分支
3
阑尾疾病的诊断 和治疗
阑尾炎的诊断
症状:腹痛、 恶心、呕吐、 发热等
01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C-反 应蛋白、白细 胞计数等
03
02
体征:右下腹 压痛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反跳痛、 腹肌紧张等
04
影像学检查: 超声、CT、 MRI等
阑尾炎的治疗方法
抗生素治疗:适用于早期、 轻度阑尾炎
保守治疗:适用于病情较 轻、无并发症的阑尾炎, 包括禁食、输液、止痛等
谢谢
阑尾解剖概述课件
演讲人
目录
01. 阑尾的解剖结构 02. 阑尾的功能 03. 阑尾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1 阑尾的解剖结构
阑尾的位置
位于右下 腹,靠近
盲肠
阑尾根部 与盲肠相

阑尾长度 约510cm

阑尾疾病PPT课件

阑尾疾病PPT课件
阑尾静脉:与阑尾动脉伴行,回流入门静脉。 阑尾炎症时可引起门静脉炎和肝脓肿。
编辑版ppt
7
第一节 解剖生理概要
阑尾的局部解剖
编辑版ppt
8
第二节 急性阑尾炎
编辑版ppt
9
第二节 急性阑尾炎
急性阑尾炎(acute appendicitis) 是外科常见病,是最多见的急腹症。
Fitz(1886)首先正确地描述本病的 病史,临床表现和病理所见, 并提出阑
编辑版ppt
27
三、临床表现
3、实验室检查:
血、尿常规检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
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尿检查一般无
阳性发现,视临床分型而定。
4、影像学检查
①腹部平片;
②B超检查;
③CT扫描。
编辑版ppt
28
四、诊断、鉴别诊断
1.诊 断:
(1)(转移性)右下腹痛。伴有厌食乏力、
恶心呕吐、腹泻、心率增快,发热寒战;
OR
编辑版ppt
20
急性阑尾炎的临床与病理联系
类型 单纯型 化脓性 坏疽性 穿孔性
病理
临床表现
粘膜灶性局限炎 隐痛,T<37.5。C 症
全层化脓WBC 胀痛,T> 37.5。C 侵润
化脓并组织坏死 持续剧痛,T> 38.0。C
阑尾壁破裂穿通 疼痛先轻后重,T>
38.0C-39.9。C
编辑版ppt
21
编辑版ppt
Lenz4点
第一节 解剖生理概要
阑尾位置的变异
编辑版ppt
5
第一节 解剖生理概要
阑尾的位置
(依据阑尾尖端指向分型)
1.回肠前位 2.盆位 3.盲肠后位 4.盲肠下位 5.盲肠外侧位 6.回肠后位

急性阑尾炎第八版课件

急性阑尾炎第八版课件
原则为右半结肠切除术 ❖ 粘液型治疗同结肠型,预后较好
2020/9/8
第四节 慢性阑尾炎
(chronic appendicitis)
❖ 病因和病理:急性转变,阑尾壁不同程度的纤维 化及炎性细胞浸润,官腔狭窄;
❖ 临床表现及诊断:有急性阑尾炎发作病史,反复 发作
❖ 治疗:手术治疗,病理检查证实
第五节 阑尾肿瘤
❖阑尾类癌(cacinoid tumors) ❖ 阑尾腺癌(adenocarcinoma) ❖阑尾囊性肿瘤(cystic neoplasms)
4、老年急性阑尾炎
❖ 症状不典型:痛觉不敏感,病理改变重而自我感 觉症状轻,压痛、反跳疼不明显
❖ 阑尾退化,易于坏死穿孔 ❖ 全身反应有时亦不明显 ❖ 诊断确立后应积极手术
5、AIDS/HIV感然病人的阑尾炎
❖临床症状及体征不典型 ❖ WBC不高 ❖ 超生或CT有助于诊断 ❖ 早期手术,否则穿孔率达40% ❖非手术禁忌
2、小儿阑尾炎
❖ 主诉不清楚 ❖ 病情发展快、重、早期出现呕吐; ❖ 右下腹体征不明显,很少有局部明显牙痛和肌紧
张 ❖ 穿孔率可达30%,并发症及死亡率高 ❖ 早期手术
3、妊娠合并阑尾炎
❖ 阑尾向右上方移位,诊断困难 ❖ 进展快、容易穿孔、穿孔不易局限 ❖ 炎症刺激可诱发流产或早产 ❖ 主要采取手术治疗,应注意保胎
McBurney 切口
(1)结肠充气试验(Rovsing's sign)
❖ 按压左下腹降结肠,压力传导至肓肠和阑尾处, 出现右下腹部疼痛
(2)腰大肌试验(Psoas' sign)
❖ 右下肢后伸,诱发右下腹部疼痛 ❖ 提示阑尾位肓肠后方
(3)闭孔肌试验(Obturator's sign)

阑尾疾病PPT课件

阑尾疾病PPT课件
诊断:多数急性阑尾炎诊断以转移性右下腹疼痛或右下腹痛、阑尾 部位压痛、白细胞升高三者为决定性依据。必要时加其他辅助检查
鉴别诊断:包括以下疾病。
外科疾病:
➢ 上消化道穿孔:可有转移性右下腹疼痛。但溃疡或癌症史,临床表 现重,板状腹,上腹部压痛犹存,X线检查膈下游离气体等可鉴。
➢ 急性胆囊炎:胆囊下垂或瘦长者,右下腹压痛。Murphy征,B超
➢ 反跳痛:更肯定局部炎症的存在。轻症或未波及腹膜的可无反跳 痛。压痛、反跳痛同时存在,更有意义。有反跳痛即有肌紧张
➢ 结肠充气试验
➢ 腰大肌试验:位置较深(腰大肌前方)
➢ 闭孔内肌试验:阑尾靠近闭孔内肌
➢ 直肠指检:右前触痛,痛性脓肿。或有跑跳时右下腹部疼痛的。
实验室检查:多有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亦可有核 左移。老年人或单纯性病变可无升高。尿中有少量红细胞,可能 为炎性阑尾与输尿管或膀胱靠近。升高白细胞突降警惕脓毒症。
临床病理分型:四种
急性单纯性阑尾炎:炎症局限于粘膜及粘膜下层,镜观粘膜层 有水肿、小溃疡、出血点。外观浆膜充血,轻度肿胀,表面有 少量纤维素性渗出物。此属轻型或病变早期。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病变已波及全层。肿胀明显,高度充血, 表面脓性渗出物。阑尾周围腹腔有稀薄脓液,形成局限性腹膜 炎。镜观溃疡大,波及肌层,有小脓肿。管腔内可见积脓。常 由单纯性发展而来,临床症状和体征较重。
妊娠急性阑尾炎:压痛位置高,因深在而压痛反跳痛不明 显。不易局限而在上腹部扩散,造成流产早产。早开腹手 术安全,同时应用黄体酮。临产时可与剖腹产同时进行。
老年人急性阑尾炎:老年人对疼痛感觉迟钝、腹肌薄弱、 防御功能低,主诉不强烈、体征不典型、表现轻病变重、 体温白细胞升高不明显,阑尾动脉硬化导致阑尾易坏死穿 孔,早手术,同时注意处理伴发的内科疾病。

急性阑尾炎

急性阑尾炎

急性阑尾炎【概述】急性阑尾炎是外科最常见的疾病,典型临床表现为转移性右下腹疼痛,伴发热、恶心及呕吐,右下腹有固定压痛点。

急性阑尾炎可在各个年龄人群中发病,但以20~30岁青年发病率最高,约占40%;男性多于女性,比例约为3:2。

治疗原则是早期诊断、早期手术。

绝大多数病人治疗效果良好,但少数病人临床表现不典型,易被误诊而延误病情,应特别注意。

第一章阑尾解剖生理概要【阑尾简介】阑尾(vermiform appendix)为一蚓状突起,又称蚓突,一般长6~8cm,阑尾根部较固定,连于盲肠的后内侧壁,其腔经阑尾孔穿盲肠腔。

阑尾尖端为游离的盲端,位置不固定。

阑尾的位置,一般常与盲肠一起位于右髂窝内,但变化甚大,由于盲肠的位置有高低之分,因此阑尾可高达肝下,亦可低达盆腔内,甚至越过中线至左侧。

阑尾本身也有多种位置,根据国内体质调查统计,阑尾以回肠前位最多见,占28%;其次是盆位和盲肠后位,分别占26%和24%。

阑尾位置变化较多,手术中有时寻找困难,但由于三条结肠带汇集点与阑尾根部相连,故可沿结肠带向下追踪,是寻找阑尾的可靠方法。

其中阑尾的血供来源于回结肠动脉的分支-阑尾动脉,其经回肠末端的后面进入阑尾系膜,沿系膜游离缘行至阑尾尖端分支营养阑尾。

阑尾根部体表投影位于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的外、中1/3处,称麦克伯尼(美)(McBurney)点,简称麦氏点。

有时也以兰茨(荷)(Lanz)点表示,即左、右髂前上棘连线的右、中1/3交点处。

急性阑尾炎时,此点附近有明显压痛,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手术寻找阑尾:用拉钩将切口向两旁拉开,充分显露盲肠,认清结肠带,沿结肠带向下即可寻找到阑尾。

如阑尾炎症较轻,可直接用大镊子将其提出;如炎症水肿较重,组织脆弱,可用阑尾钳钳夹阑尾尖端系膜,将其提出切口外。

切勿挤压以免破溃,但在急性炎症期,阑尾常被大网膜或肠管粘连包裹难以发现,可行钝性分离,显露阑尾。

如仅为大网膜粘连,又很紧密,不可勉强分离,可将其切断结扎,直至显露出阑尾根部或尖端。

阑尾炎1

阑尾炎1

3.妊娠期急性阑尾炎
• 较常见,发病率约1/500,发病多在妊娠 前6个月内; • 体征不明显; • 子宫增大,腹膜炎不易局限而在上腹部 扩散; • 易导致流产和早产,威胁母子安全。
治疗时,以阑尾切除术为主。 围手术期合用黄体酮; 手术切口须偏高; 术后尽量不用腹腔引流。
4.老年人急性阑尾
• 发病率升高; • 症状体征不典型,阑尾病变重,易缺血 坏死或穿孔; • 常伴发心血管病、糖尿病、肾 功能不全 等,使病情更趋复杂、严重。 • 治疗时以阑尾切除为主。
盲肠和阑尾的关系(Appendix)
阑尾体表投影:
• 其体表投影约在脐 与右侧髂前上棘连 线中外1/3交界处, 称为麦氏点 (McBurney点)。麦 氏点是选择阑尾手 术切口的标记点。
阑尾的解剖
1.阑尾为一盲管 状器官 2.阑尾粘膜及粘 膜下含丰富的淋巴 组织 3.阑尾动脉为一 终未动脉无侧支循 环 4.阑尾系膜较阑 尾短故阑尾易迂曲
历史
• 1886年Reginald Fitz 明确指出阑尾炎症是 导致右下腹疼痛的主 要原因,并提出 Appendicitis的名词, 认为应早期手术治疗 。
第一节:解剖生理概要
• Appendix
• 蚓状突
一、解剖生理概述:
• 阑尾位于右髂窝部,连接于盲肠的盲管样 结构,外形呈蚯蚓状,又名蚓状突。 • 阑尾系膜短于阑尾本身,这使阑尾卷曲。 • 长约5~10cm,直径0.5~0.7cm。
• 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多见于儿童。往往 先有上呼吸道感染史,腹部压痛部位偏内 侧,范围不太固定且较广,并可随体位变 更。 • 急性胃肠炎:恶心、呕吐和腹泻等消化道 症状较重,无右下腹固定压痛和腹膜刺激 体征。 • 右侧肺炎、胸膜炎:可出现反射性右下腹 痛,但有呼吸系统的症状和体征。

阑尾炎的诊断、鉴别诊断与治疗

阑尾炎的诊断、鉴别诊断与治疗
1) 右下腹固定压痛 (2) 腹膜刺激征象 (3) 右下腹肿块 (4) 特殊辅助诊断体征
麦 氏 点
特殊检查(1)结肠充气试验 (2)腰大肌试验 (3)闭孔内肌试验 (4)直肠指诊
结肠充气试验
腰大肌试验
闭孔内肌试验
临 床诊断
3. 实验室检查 4. 影像学检查 5. 腹腔镜检查
影像学检查
特殊类型阑尾炎
妊娠期急性阑尾炎: 较常见,多在妊娠6月内。 阑尾移位-症状不典型、体征不明显、炎症易扩散 治疗:妊娠早期手术切除为主 妊娠后期感染难以控制更应早期手术(黄体 酮、手术刺激、 引流、 抗菌素等) 临产期仍可手术治疗。如穿孔或全身病情严 重,可考虑剖腹手术,同时切除阑尾
特殊类型阑尾炎
治疗
(2)阑尾切除术技术要点 1)麻醉带 盲肠后位 4)处理阑尾系膜:结扎确实! 5)处理阑尾根部
治疗
(3)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技术要点
(4)特殊情况下阑尾切除术
手术治疗
治疗
2. 非手术治疗-消炎等 单纯性阑尾炎及急性阑尾炎早期 病人不接受手术治疗 全身情况差或伴存其他严重器质性疾病
老年人急性阑尾炎 症状隐蔽、体征不典型,临床表现与
病理变化不一致,易延误诊治,穿孔、并 发症较高。加之一些内科疾病使其病情复 杂、严重。
一旦诊断-及时手术。
特殊类型阑尾炎
AIDS/HIV感染病人的阑尾炎 症状体征相似-不典型 WBC不高-易误诊 早期诊断并手术治疗(穿孔率高-40%)
第四节 慢性阑尾炎
问题思考
1、为什么阑尾容易发炎? 2、阑尾炎病人哪里痛?怎么痛?为什么? 3、为什么普外科医生经常与妇产科医生
打交道? 4、为什么阑尾炎是“小病”,但争议多? 病例思考:例1“三十”,例2“引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阑尾解剖生理概要
阑尾(appendix)位于右骼窝部,外形呈蚯蚓状,长约5~10 cm,直径0. 5~0. 7 cm.阑尾起于盲肠根部,附于盲肠后内侧壁,三条结肠带的会合点。

因此,沿盲肠的三条结肠带向顶端追踪可寻到阑尾基底部。

其体表投影约在脐与右骼前上棘连线中外1/3交界处,称为麦氏点(McBurney点)。

麦氏点是选择阑尾手术切口的标记点。

绝大多数阑尾属腹膜内器官,其位置多变,由于阑尾基底部与盲肠的关系恒定,因此阑尾的位置也随盲肠的位置而变异,一般在右下腹部,但也可高到肝下方,低至盆腔内,甚而越过中线至左侧。

阑尾的解剖位置可以其基底部为中心,尤如时针在360“范围内的任何位置。

此点决定了病人临床症状及压痛部位的不同。

阑尾尖端指向有六种类型(图39-1):①回肠前位,相当于0-3点位,尖端指向左上。

②盆位,相当于3~6点位,尖端指向盆腔。

③盲肠后位,相当于9~12点位,在盲肠后方、骼肌前,尖端向上,位于腹膜后。

此种阑尾炎的临床体征轻,易误诊,手术显露及切除有一定难度。

④盲肠下位,相当于6-9点,尖端向右下。

⑤盲肠外侧位,相当于9~10点,位于腹腔内,盲肠外侧。

⑥回肠后位,相当于0-3点,但在回肠后方。

阑尾为一管状器官,远端为盲端,近端开口于盲肠,位于回盲瓣卞方2~3 cm处(图39-2).阑尾系膜为两层腹膜包绕阑尾形成的一个三角形皱璧,其内含有血管、淋巴管和神经。

阑尾系膜短于阑尾本身,这使阑尾蜷曲。

阑尾系膜内的血管,主要由阑尾动、静脉组成,经由回肠末端后方行于阑尾系膜的游离缘。

阑尾动脉系回结肠动脉的分支,是一种无侧支的终末动脉,当血运障碍时,易导致阑尾坏死。

阑尾静脉与阑尾动脉伴行,最终回流人门静脉。

当阑尾炎症时,菌栓脱落可引起门静脉炎和细菌性肝脓肿。

阑尾的淋巴管与系膜内血管伴行,引流到回结肠淋巴结。

阑尾的神经由交感神经纤维经腹腔丛和内脏小神经传人,由于其传人的脊髓节段在第10, 11胸节,所以当急性阑尾炎发病开始时,常表现为脐周的牵涉痛,属内脏性疼痛。

阑尾的组织结构与结肠相似,阑尾粘膜由结肠上皮构成。

粘膜上皮细胞能分泌少量粘液。

粘膜和粘膜下层中含有较丰富的淋巴组织。

近年来证明阑尾是一个淋巴器官,参与B淋巴细胞的产生和成熟。

阑尾的淋巴组织在出生后就开始出现,12-20岁时达高峰期,有200多个淋巴滤泡。

以后逐渐减少,30岁后滤泡明显减少,60岁后完全消失。

故切除成人的阑尾,无损于机体的免疫功能。

阑尾粘膜深部有嗜银细胞,是发生阑尾类癌的组织学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