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简单机械滑轮组知识点

合集下载

初中物理——12.2滑轮

初中物理——12.2滑轮
钩码移动的距离 绳的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一、定滑轮和动Leabharlann 轮1. 定滑轮和动滑轮 实 验 研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
设计实验 实验前先思考以下问题
设计实验表格
弹簧测力计的 实验序号 钩码的重力(G/N)
拉力(F/N)
1
钩码移动的 距离(h/m)
绳的自由端移动 的距离(s/m)
2
3
一、定滑轮和动滑轮
实 验 ㈠ 探究定滑轮的特点
刻度尺
实验步骤
① 测量钩码的重力并记录。
② 在定滑轮绳子的一端挂上钩码,选好参照 点,在刻度尺上标识钩码和绳的自由端移动前的 钩码
起点
起点并记录。 ③ 匀速向下拉动提起钩码,使钩码移动一段
距离( 如10cm ), 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大小 和绳的自由端移动的距离并记录。
测力计 起点
分析记录的数据,看看钩码的重力与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之间有什 么关系,钩码移动的距离与绳的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之间有什么关系。
2.(2017•绥化)如图,工人利用滑轮组将200N的
重物匀速向上提升到2m高的平台上,则他所用 的拉力为 100 N,绳子自由端向下移动的距 离为 4 m.(不计绳重、动滑轮重及摩擦)
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但可以改变 力的方向。
⑵ 动滑轮的特点
使用动滑轮可以省一半的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一、定滑轮和动滑轮
对定滑轮特点的理解
特点: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1.拉力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 思考:测量中,拉力F实际上比钩码的重力
略大一些,想一想,为什么? 绳子与滑轮之间存在摩擦力
重量分别为G1和G2,当滑轮平衡时,如
果忽略滑轮自重和摩擦,则G1、G2的比

2020人教版八年级物理初二下册:滑轮知识点及练习

2020人教版八年级物理初二下册:滑轮知识点及练习

滑轮练习一、初步认识滑轮2.介绍滑轮的结构:主要部分是能绕轴转动的轮子。

观察使用时的情景:a.使用时滑轮轴的位置固定不动;这种滑轮称为定滑轮;b.使用时轴的位置随被拉物体一起运动,这种滑轮称为动滑轮。

4.滑轮是一种简单机械。

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实质1.回忆杠杆的五个要素,找出定滑轮支点,确定其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关系。

2.请学生根据以上分析,解释为什么斜着拉动重物时,拉力的大小不变。

3.得出结论:定滑轮实质是一个等臂的杠杆。

4.找出动滑轮的支点,强调这是一个瞬时支点,拉力的方向一定要竖直向上,确定其动力臂和阻力臂,并比较其的大小关系。

(动力臂是阻力臂的2倍)5.请学生进一步分析,解释为什么斜着拉动重物时,拉力的大小会变大(动力臂变小)。

6.得出结论:动滑轮实质是一种能省力的杠杆。

三、滑轮组1.定义:将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的组合装置称为滑轮组。

2.特点: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重物和动滑轮的重力由几段绳子承担,提起重物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

简单滑轮组的设计与组装例:按照要求组装下列滑轮组。

(动滑轮自重不计)⑴用G/2的力提起重物;⑵用G/3的力提起重物课堂练习:如图所示,每个钩码的质量是50g,滑块A在钩码的作用下恰能沿水平面匀速滑动,那么滑块A受到的摩擦力是( )A.2.94 NB.1.96 NC.0.98 ND.0.49 N强化训练一、夯实基础(每空2分,共28分)1.定滑轮实质是_____杠杆,使用定滑轮可以改变________,但它不能_______。

2.动滑轮实质是______________的杠杆,使用动滑轮可以_______力,但_______改变力的方向。

3.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装置中各使用了一个滑轮。

其中甲图中的滑轮是_____滑轮,乙图中的滑轮是_____滑轮。

4.用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提升重物时,人对绳子的拉力是70 N,则可匀速提起_____N或_____N的重物。

中考科学滑轮和滑轮组知识点总结

中考科学滑轮和滑轮组知识点总结

中考科学滑轮和滑轮组知识点总结滑轮是一种简单机械,主要由一个或多个固定在轴上的滚轮组成,可用于改变力的方向、大小和形式。

它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系统中,如起重机、绞车、输送机等。

在中学科学中,滑轮和滑轮组是一个重要的基础知识点,涉及到力的平衡、力的方向转换、机械效率等内容。

下面将详细总结关于滑轮和滑轮组的知识点。

一、滑轮的基本原理1.滑轮是一种简单机械,其基本原理是利用摩擦力和静态平衡的原理来改变力的大小和方向。

2.滑轮主要用于改变力的方向,通过滚动滑轮,可以将施加在滑轮上的力转换为垂直方向的力。

3.滑轮还可以用于改变力的大小,通过增加或减少滑轮的数量,可以实现力的增大或减小。

二、力的平衡与滑轮1.当有力作用在滑轮上时,会产生张力和支持力,滑轮和滑轮组的力平衡是滑轮基本原理的重要体现。

2.根据力的平衡原理,我们可以通过张力的大小和数量来计算滑轮的力平衡问题,例如绳子跨越的滑轮数量越多,支撑的重量就会减小。

三、滑轮组的应用1.滑轮组是由多个滑轮组成的力学系统,通过合理排列滑轮的位置和数量,可以实现力的有效传递和改变。

2.滑轮组可以用于提高机械效率,通过减小摩擦力和增大支撑面积,实现更大的力输出。

3.滑轮组也可以用于改变力的方向和大小,通过适当安排滑轮的位置和数量,可以实现多种力的转换和平衡。

四、滑轮组的机械效率1.机械效率是指在能量转化过程中所损失的能量比例,机械效率的计算是滑轮组设计和分析的重要内容。

2.通过减小摩擦力和优化结构设计,可以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现更高效的力传递和转换。

五、滑轮组的分类及特点1.根据滑轮的数量和位置,滑轮组可以分为单轮组、复合轮组和蜗杆传动等不同类型,各具特点。

2.单轮组简单方便,适用于小范围力的转换;复合轮组适合大范围力的传递和数值计算;蜗杆传动用于传递大力,具有较高的机械效率。

六、滑轮组的实际应用1.滑轮组在工程和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起重机、输送带、绞车等机械系统中都会使用到滑轮组。

八年级物理简单机械第二节滑轮、滑轮组最全笔记

八年级物理简单机械第二节滑轮、滑轮组最全笔记

滑轮知识点一、定滑轮和动滑轮1、定滑轮和动滑轮1)滑轮:滑轮是个周边有槽,能绕轴转动的小轮。

2)使用滑轮时,滑轮的轴固定不动,这种滑轮叫做定滑轮。

3)滑轮的轴随被吊物体一起运动,这种滑轮叫做动滑轮。

4)滑轮的实质:滑轮是一种变形的杠杆,滑轮可以连续旋转,因此可以看做连续旋转的杠杆。

2、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设计实验与制定计划:分别使用同一物体在不使用滑轮、使用定滑轮、使用动滑轮时匀速运动,记录整个过程需要用力的大小,物体移动的距离及动力移动的距离,动力的方向,然后由数据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器材:钩码两个,滑轮两个,弹簧测力计一个等。

实验过程:①按图甲所示测出钩码的重力G。

①按图乙所示安装定滑轮,让钩码匀速上升的高度h=10cm,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拉力方向及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

①按图丙所示安装动滑轮,让钩码匀速上升的高度h=10cm,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拉力方向及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

①换用数量不同的钩码,重复上面的步骤。

使用简单机械情况拉力大小F/N钩码提升10cm时绳端移动的距离s/cm拉力方向不使用简单机械24610上使用定滑轮24610下使用动滑轮12320上交流论证:①对比用甲、乙两图所做实验记录的数据可知:使用定滑轮时,拉力F与钩码重力G相等,绳端移动的距离s与钩码升高的高度h相同。

(忽略绳子与滑轮间的摩擦力和滑轮与轴间的摩擦力,绳子的重力)①对比用甲、丙两图所作实验记录的数据可知:使用动滑轮时,拉力F=1/2G,绳端移动的距离s=2h。

(忽略动滑轮与绳的重力和摩擦力)实验结论:①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也不省距离,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①使用动滑轮可以省力,但不改变力的方向,而且费距离。

注意事项:①弹簧测力计要匀速拉动。

①动力的方向与并排的绳子平行。

①选用质量较小的动滑轮。

①保证滑轮轴间摩擦较小。

3、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实质①定滑轮可以看成一个变形的杠杆,滑轮的轴相当于支点,动力臂和阻力臂都等于滑轮的半径,即l1=l2,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l1=Gl2可知:F=G,即使用定滑轮不省力。

初中九年级物理滑轮知识点

初中九年级物理滑轮知识点

初中九年级物理滑轮知识点滑轮是物理学中的重要知识点,它在我们日常生活和工程实践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在初中九年级物理学习中,学生将会接触到关于滑轮的基本概念、原理以及计算方法。

本文将介绍一些关于初中九年级物理滑轮知识点,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概念。

滑轮是一种简单机械,由滑轮轮毂和轴组成。

它的作用是改变力的方向,使得原本需要用力向下的行为可以通过滑轮来实现向上的作用。

对于初学者而言,最基本的概念就是滑轮的外力和内力。

在滑轮的运动中,外力是作用在滑轮之上的力,可以是推力、拉力或重力。

滑轮的内力是滑轮的轮轴对滑轮的作用力。

滑轮的内力和外力之间满足以下关系:内力的大小等于外力的大小,但方向与外力相反。

滑轮还有一个重要的概念是滑轮组。

滑轮组是由多个滑轮组合在一起形成的机械系统。

在滑轮组中,滑轮的数量越多,所能改变的力的方向就越大。

因此,滑轮组可以起到增大力的方向改变的作用。

滑轮组的原理和运用可以通过以下实例更好地理解。

假设有一个重物需要被提升到某一高度,如果我们只用一根绳子来提升,那么需要用很大的力才能完成任务。

而如果我们使用一个有滑轮组的机械系统,可以把力的方向改变多次,这样就能够很轻松地完成任务。

除了力的方向的改变,滑轮组还能够改变力的大小。

当我们在滑轮组中增加滑轮的数量时,所需的外力就会减小。

这是因为滑轮组中每个滑轮都负责分担一部分重力,使得整个系统所需的力减小。

计算滑轮组中力的关系是九年级物理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常情况下,我们可以利用滑轮组中滑轮的数量来计算力的减小比例。

比如,如果一个滑轮组中有4个滑轮,那么我们可以得到力的减小比例为4。

也就是说,如果原本需要10N的力来提升重物,在有4个滑轮的滑轮组中,只需要2.5N的力就能完成任务。

除了滑轮组中的力的计算,滑轮的摩擦也是一个需要注意的问题。

滑轮组中的滑轮摩擦会影响系统所需的力大小。

通常情况下,滑轮组的摩擦越小,所需的力就越小。

因此,在设计滑轮组时,要尽量减小滑轮与轴之间的摩擦。

人教版2023初中物理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二章简单机械知识点梳理

人教版2023初中物理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二章简单机械知识点梳理

人教版2023初中物理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二章简单机械知识点梳理单选题1、用四个滑轮和两根相同的绳子组成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滑轮组,用它们匀速提起货物,在绳自由端施加竖直的拉力分别为F甲和F乙,物重分别为G甲和G乙,物体被提升高度分别为h甲、h乙,不计绳重及摩擦,则()A.若F甲=F乙且G甲=G乙,则乙的机械效率比较低B.若F甲=F乙且h甲=h乙,则甲的机械效率比较低C.若G甲=G乙且滑轮重均相同,则甲的机械效率比较低D.若F甲=F乙且滑轮重均相同,则乙的机械效率比较低答案:DA.甲、乙图绳子的有效段数(n)分别为3、2,甲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η甲=W有甲W总甲=G甲ℎF甲×s甲=G甲ℎF甲×3ℎ=G甲3F甲①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η乙=W有乙W总乙=G乙ℎF乙×s乙=G乙ℎF乙×2ℎ=G乙2F乙②若F甲=F乙且G甲=G乙,乙的机械效率大于甲的机械效率,故A不符合题意;B.由①②知,机械效率与提升物体的高度无关,若F甲=F乙,根据①②,因不知G甲与G乙的大小关系,故无法确定甲、乙机械效率大小,故B不符合题意;C.不计绳重及摩擦,则克服动滑轮的重力做的功为额外功的唯一来源,因总功等于有用功与额外功之和,故甲、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η=W有W总=GℎGℎ+G动ℎ=GG+G动③若G甲=G乙且滑轮重均相同,可知甲、乙的机械效率相同,故C不符合题意;D.甲、乙图绳子的有效段数(n)分别为3、2。

不计绳重及摩擦,则作用在绳子自由端的拉力为F=G+G动n则提升物体的重力为G=nF-G动若F甲=F乙且滑轮重均相同,则可知,甲滑轮组提升物体的重力较大,根据③式有η=GG+G动=11+G动G故可知甲的机械效率比乙高,故乙的机械效率比较低,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2、如图所示的各种工具,正常使用时省力的是()A.定滑轮B.动滑轮C.筷子D.船桨答案:BA.定滑轮的实质是等臂杠杆,使用时既不省力,也不省距离,故A不符合题意;B.动滑轮的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二倍的杠杆,若不计轮重和摩擦,可以省一半的力,故B符合题意;C.筷子在使用时,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属于费力杠杆,故C不符合题意;D.船桨在使用时,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属于费力杠杆,故D不符合题意。

初中滑轮组知识点讲解

初中滑轮组知识点讲解

初中滑轮组知识点讲解滑轮组是物理学中常见的一种简单机械装置,由两个或多个滑轮组成。

它可以用来改变力的方向、大小和作用点位置。

下面我们来详细讲解一下初中滑轮组的相关知识点。

一、滑轮组的组成和结构滑轮组由滑轮和绳子组成。

滑轮是一个带有凹槽的圆盘,绳子或钢丝绳则穿过滑轮的凹槽。

滑轮的材料通常是金属或塑料,而绳子则可以是棉绳、尼龙绳或钢丝绳等。

二、滑轮组的分类根据滑轮组的不同结构和用途,可以将其分为固定滑轮组和移动滑轮组。

1. 固定滑轮组:固定滑轮组是指滑轮被固定在一个支架上,不会发生移动。

在固定滑轮组中,力的方向发生改变,但力的大小不变。

这种滑轮组常用于改变力的方向,使力更容易施加或更方便施加力的地方。

2. 移动滑轮组:移动滑轮组是指滑轮可以在支架上移动的滑轮组。

在移动滑轮组中,力的大小和方向都会发生改变。

当移动滑轮组的滑轮数量增加时,力的大小会减小,但力的方向会更容易改变。

移动滑轮组常用于减小力的大小、改变力的方向和改变力的作用点位置。

三、滑轮组的工作原理滑轮组通过改变绳子的方向,使力的作用方向发生改变。

当外力作用在滑轮组上时,绳子会拉动滑轮,从而改变力的方向。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滑轮组中的力是相互作用的,所以力的大小和方向都会发生改变。

四、滑轮组的应用滑轮组在生活中有很多应用,下面列举几个常见的例子:1. 吊车:吊车利用滑轮组来提升重物。

通过改变滑轮组的数量和布置方式,可以得到不同的提升效果。

2. 水井绞车:水井绞车是用滑轮组来提升水井中的水桶。

通过改变滑轮组的数量和布置方式,可以减小提升水桶所需要的力。

3. 升降机:升降机利用滑轮组来提升人或物体。

通过改变滑轮组的数量和布置方式,可以实现不同的升降效果。

4. 滑雪缆车:滑雪缆车利用滑轮组来运送滑雪者到山顶。

滑雪缆车的滑轮组通常由多个固定滑轮和一个移动滑轮组成,以减小所需的力。

五、滑轮组的优缺点滑轮组的优点是能够改变力的方向、大小和作用点位置,使施力更加方便。

初中物理讲义 机械讲解(2) 教师版

初中物理讲义 机械讲解(2)  教师版

知识点睛滑轮与轮轴知识点一:滑轮滑轮的分类:固定的滑轮叫定滑轮,定滑轮可以改变作用力的方向;随物体一起运动的滑轮叫动滑轮,动滑轮可以省力;1、定滑轮:①定义:中间的轴固定不动的滑轮。

②实质:定滑轮的实质是:相当于等臂杠杆第九讲机械讲解(2)F2F1③特点: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但是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④说明:对理想的定滑轮(不计轮轴间摩擦)F=G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或速度vF) = 重物移动的距离h(或速度vG)2、动滑轮:①定义:轴随物体一起运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

②实质:动滑轮的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2倍的省力杠杆。

③特点: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的力,但不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说明:理想的动滑轮(不计轴间摩擦和动滑轮重力)则:F= 1 / 2G ;s = 2h。

若只忽略轮轴间的摩擦则:拉力F= 1/2(G物+G动) ; s= 2h知识点二:滑轮组1.定义:定滑轮、动滑轮组合成滑轮组。

2.特点:使用滑轮组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动力的方向3.理想的滑轮组(不计轮轴间的摩擦和动滑轮的重力)拉力F= 1/ n G ;s = nh。

说明:组装滑轮组方法:首先根据公式n=(G物+G动) / F求出绳子的股数。

然后根据“奇动偶定”的原则。

结合题目的具体要求组装滑轮。

知识点三:轮轴1.定义:大轮和轴绕着共同的轴线一起转动的杠杆为轮轴,如自行车的龙头,自行车上的飞轮与车轮等。

2.轮轴的本质是连续转动的杠杆,若轮上的力为F1,轮半径为R,轴上的力为F2,1轴半径为r,则有F1R=F2r(轮轴公式)。

若动力作用在轮轴上,则为省力,但费距离;若阻力作用在轮上,则费力,但能省距离。

例题精讲【例1】关于使用滑轮组的论述,较全面的是:A、既可以省力,又可以省距离B、有时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C、一定可以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D、一定可以改变力的方向,省力与否要具体分析【答案】B【例2】学校国旗的旗杆下有一个滑轮,升旗时往下拉动绳子,国旗就会上升,对该滑轮的说法,正确的是()A、这是一个动滑轮,可省力B、这是一个定滑轮,可省力C、这是一个动滑轮,可改变力的方向D、这是一个定滑轮,可改变力的方向【答案】D【例3】用如图所示的滑轮匀速提升重物,那么( )A.a方向的拉力最小 B.b方向的拉力最小C.c方向的拉力最小 D.三个方向的拉力都一样大【答案】D【例4】如图所示,工厂为了搬运一个笨重的机器进车间,某工人设计了下图所示的四种方案(机器下方的小圆表示并排放置的圆型钢管的截面),其中最省力的方案是( )【答案】C【例5】 如图所示,物体 A 和 B 的质量相等(滑轮重力不计),当分别用力匀速提升物体A 和B 时,F A ︰FB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动滑轮被几段绳子拉住,所用的力就是物
体与接触面摩擦力的几分之一。即
F=
1 n
f
F
.f
如图所示,拉力F的大小等于_F=__13 _f 。
大家好
9
如图所示,物体A重G=80N,在F=60N拉力下 匀速前进,此时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等于__12_0N_ N。(滑轮自重及绳子识点
滑轮组受力规律
滑轮组连接方法
滑轮组类题
大家好
1
大家好
2
对于滑轮组,理解并熟记下面的关系式:
滑轮组中拉力的大小和承担物体重力的绳子 段数(即与动滑轮相连的绳子段数)有关
⑴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与物体被提升的高 度h之间的关系:S= n h
⑵作用在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与被提升的物体 的重力G之间的关系(不计滑轮重、绳重和摩
擦) F= 1∕n G
⑶作用在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与被提升的物 体的重力G、动滑轮重G动之间的关系(不计
绳重和摩擦但考虑滑轮大家好重) F=1∕n(G+G动)3
1. 如图所示,物重100N, 不计摩擦、绳重及动滑 轮重,求拉力F的大小。
大家好
4
大家好
5
大家好
6
判断绳子段数依据: 看是否直接与动滑轮相连
连绳子方法: 当段数n为奇数时,绳子的一端从动
滑轮开始连;
当段数n为偶数时,绳子的一端从定 滑轮开始连。
奇动偶定 从里向外
大家好
7
2、如下图所示,用四个滑轮组分别匀速提升
重力相同的物体,若不计滑轮重、绳重及
B 摩擦,其中用力最小的是( )
A.F1 B.F2 C.F3
D.F4
大家好
8
使用滑轮组拉重物时,若动滑轮重和摩擦不
1 2
f
A
f 所以 f=2F=120N
大家好
10
结束
大家好
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