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实习报告范本
庐山实习报告范文

庐山实习报告范文一、实习单位简介我在去年暑假期间到江西庐山旅游区进行了一个月的实习。
庐山旅游区位于江西省九江市,是中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之一,也是中国四大名山之一的庐山的核心景区。
庐山是中国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和世界地质公园,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二、实习目的和任务我此次实习的目的主要是了解庐山旅游区的运营管理和旅游服务业的实际操作,并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在实习期间,我主要负责接待游客、提供导游服务、解答游客的疑问以及协助解决游客的问题等工作。
三、实习经历与心得1.接待游客:作为实习生,我首先需要熟悉庐山的景点和路线,了解庐山风景区的特点,以便向游客正确地介绍和解答他们的问题。
在接待游客的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与游客进行良好的沟通和交流,并借此机会锻炼了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服务意识。
2.提供导游服务:作为一个导游,我需要了解庐山风景区的历史和文化,以便向游客讲解。
在实习过程中,我主要向游客介绍了庐山的风景名胜、历史文化、特色建筑等内容,并且能够用生动有趣的语言讲解,使游客能够更好地理解和体验庐山的美丽。
3.解答游客的疑问和解决问题:在实习期间,我还遇到了一些游客的疑问和问题,比如寻找一些景点的路线、了解一些景点的开放时间等。
在解答游客问题的过程中,我学会了耐心倾听和解答游客的问题,并协助他们解决问题,使他们能够更好地游览庐山。
通过一个月的实习,我对庐山旅游区的运营管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提升了自己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实习使我更加意识到服务行业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服务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更加注重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为将来的就业做好充分的准备。
四、实习心得和体会庐山实习经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庐山以其秀丽的自然风景和悠久的历史文化吸引了许多游客,我有幸能够参与到庐山旅游区的工作中,感受到了旅游服务业的乐趣和挑战。
通过这次实习,我深刻体会到了旅游服务业的重要性和复杂性。
庐山实习报告

庐山实习报告第一篇:庐山实习报告庐山综合地理实习报告学院:XXX 班级:XXX 学号:XXX 姓名:XXX一、实习目的加深同学对课本知识的认知和了解,将事实与理论相结合,提升同学们对自然地理的野外探查和考究的技能。
增强同学身体素质,欣赏祖国的壮丽河山,领略自然力量的奥妙。
二、实习路线第一天(2012年9月16日):牯岭—月照松林—庐山会议旧址;第二天(2012年9月17日):牯岭—毛泽东博物馆—芦林湖—芦林大坝—三宝树—黄龙潭、乌龙潭—电站大坝—大天池—龙首崖—白居易故居—花径;第三天(2012年9月18日):牯岭—王家坡—小天池;第四天(2012年9月19日):牯岭—含鄱口—植物园—五老峰;第五天(2012年9月20日):牯岭—飞来石—如琴湖—锦绣谷。
三、实习地点简易介绍庐山位于九江县以南,鄱阳湖以西。
它是世界级名山。
地处江西省北部,风景区总面积302平方公里,山体面积282平方公里,最高峰汉阳峰海拔1474米,东临鄱阳湖,北靠滔滔长江。
耸峙于长江中下游平原与鄱阳湖畔。
自东北向西南延伸约25公里,宽约15公里。
东西两侧为大断裂,山体多峭壁悬崖,相对高度1,200~1,400米。
庐山是一座地垒式断块山,外险内秀。
具有河流、湖泊、坡地、山峰等多种地貌。
庐山生物资源丰富,位于亚热带地区。
庐山具有独特的冰山遗址,是中国第四纪冰川学说的诞生地,山麓鄱阳湖滨遗留着末次冰川期时由季风环流产生的独特的风沙丘群。
四、实习内容(一)庐山地貌实习部分报告地貌学习主要集中在芦林湖,黄龙潭,乌龙潭,电站大坝,龙首崖,王家坡,含鄱口,五老峰,飞来石,锦绣谷等地。
庐山的地貌主要有三种,分别为构造地貌,河谷地貌和冰川地貌。
1、构造地貌庐山一共经历了三次构造运动从而形成了三个壮阔的景观,这三个壮阔的景观正好是三次构造运动的裂点。
第一个是在芦林大坝。
河流从鄱阳湖开始溯源侵蚀,到芦林大坝终止。
第二个是在电站大坝。
同样河流从鄱阳湖开始溯源侵蚀,到电站大坝终止。
庐山实习报告3篇

庐山实习报告庐山实习报告精选3篇(一)庐山实习报告一、实习概述我在庐山旅游区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实习,主要负责参与旅游景区的日常管理和服务工作。
实习期间,我全面了解了旅游景区的运营模式,学习了景区管理和服务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二、实习内容1. 景区管理:我参与协助景区的日常管理工作,包括接待游客、引导游客、维护景区秩序等。
我学会了如何与游客进行良好的沟通和交流,如何解答他们的问题和需求。
2. 服务工作:我在旅游景区的各个岗位轮岗,包括餐饮服务、导游服务、景区巡查等。
在餐饮服务方面,我学习了如何提供高质量的服务,解决顾客的问题和投诉。
在导游服务方面,我学习了如何向游客介绍景区的历史和文化,并为他们提供全面的服务和指导。
三、收获与体会通过实习,我不仅了解了旅游景区的运作和管理,还学习了与人沟通和提供服务的技巧。
我学会了如何处理复杂的情况和矛盾,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我认识到旅游景区对员工的要求很高,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责任心。
四、改进建议在实习期间,我发现景区的管理和服务还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部分员工的服务态度不够热情,需要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管理。
其次,景区的设施维护和管理需要加强,以确保游客的安全和舒适。
最后,景区的宣传和推广工作不够到位,需要增加宣传力度,提高景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五、总结通过庐山实习,我对旅游景区的运营和管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提高了自己的服务能力和沟通能力。
我将以此次实习为契机,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为将来从事相关工作做好充分准备。
庐山实习报告精选3篇(二)庐山实训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经历。
在这次实训中,我不仅学到了专业知识,还锻炼了各种能力。
首先,这次实训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团队合作的机会。
我们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了各种任务和项目,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职责和任务,需要相互配合和协作。
在这个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与他人有效地沟通和合作,解决问题和冲突,以达到共同的目标。
其次,我通过实践来应用和巩固了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
庐山实习报告

庐山实习报告庐山,那可是一座充满神秘和魅力的大山。
我一直心心念念着能去好好探索一番,没想到这次实习的机会就这么来了!出发之前,心里那叫一个激动和期待啊!想着庐山到底会给我带来怎样的惊喜和收获。
刚到庐山脚下,我就被那壮观的景象给震撼到了。
山峰高耸入云,云雾缭绕,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
我们沿着蜿蜒的山路向上爬,一路上的风景美不胜收。
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三叠泉。
那瀑布的气势简直太磅礴了!水从高处飞泻而下,撞击在岩石上,溅起无数的水花,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声。
我站在旁边,感受着那飞溅的水珠打在脸上,凉凉的,痒痒的,心里别提多畅快了。
在庐山实习的日子里,我们每天都早早起床,背着工具包,跟着老师穿梭在山林之间。
有一次,我们在观察植物的时候,我发现了一株很特别的小花。
它躲在草丛里,不太起眼,但是仔细一看,花瓣的形状和颜色都非常独特。
我赶紧拿出笔记本把它的特征记录下来,还拍了照片。
后来经过老师的讲解,才知道这是一种稀有的植物品种。
那一刻,我深深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和美妙。
庐山的地质结构也特别有趣。
老师带着我们去看各种岩石,讲解它们的形成过程和特点。
有一块巨大的花岗岩,表面布满了岁月的痕迹,就像是一位历经沧桑的老人,默默地诉说着过去的故事。
庐山的天气也是变幻莫测。
有时候早上还是晴空万里,中午就突然下起了雨。
有一回,我们正在山上做记录,突然一阵乌云飘过来,紧接着就是豆大的雨点砸下来。
大家赶紧找地方躲雨,那场面真是有点狼狈又好笑。
晚上回到住处,虽然身体很疲惫,但是心里却特别充实。
我们会一起交流当天的收获,分享自己的发现和感受。
这次庐山实习,让我对大自然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理解。
我学会了如何观察和记录,也更加懂得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当实习结束,要离开庐山的时候,心里还真有点舍不得。
我回头望了望那座大山,心里默默地说:“庐山,我还会再来的!”总之,这次庐山实习是一次非常宝贵的经历,它让我收获满满,也让我对未来的学习和探索充满了更多的期待!。
庐山地貌实习报告

一、实习概况实习时间:2023年10月15日至2023年10月20日实习地点:江西省九江市庐山实习目的:通过实地考察,了解庐山地貌的形成过程、类型特点及其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实习内容:庐山地貌类型、构造地貌、流水地貌、土壤类型、植被分布等。
二、庐山地貌类型庐山地貌类型丰富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构造地貌:庐山地处长江中下游过渡地带,地质构造复杂。
庐山地区构造地貌以断块山、褶皱山和侵蚀山为主。
(1)断块山:庐山北部为断块山,山体主要由花岗岩组成,山势陡峭,坡度较大。
(2)褶皱山:庐山南部为褶皱山,山体主要由沉积岩和变质岩组成,山势起伏较大,地貌形态多样。
(3)侵蚀山:庐山中部为侵蚀山,山体主要由石灰岩组成,山势较为平缓,峰林、峡谷等地貌形态明显。
2. 流水地貌:庐山地区河流众多,流水地貌类型丰富。
(1)峡谷:庐山地区峡谷地貌以石门涧、三叠泉为代表,峡谷两岸山势险峻,河流深切。
(2)瀑布:庐山地区瀑布地貌以庐山瀑布群为代表,瀑布数量众多,形态各异。
(3)河漫滩:庐山地区河流在山前地带形成河漫滩,河漫滩上植被茂盛。
3. 土壤类型:庐山地区土壤类型多样,主要包括红壤、黄壤、棕壤等。
(1)红壤:分布在庐山北部和东部,土壤质地黏重,肥力较低。
(2)黄壤:分布在庐山南部和西部,土壤质地较红壤松散,肥力较高。
(3)棕壤:分布在庐山中部和东部,土壤质地黏重,肥力中等。
4. 植被分布:庐山地区植被类型丰富,主要包括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和草甸等。
(1)常绿阔叶林:分布在庐山低海拔地区,树种以樟、楠、栲为主。
(2)落叶阔叶林:分布在庐山中海拔地区,树种以栎、槭、桦为主。
(3)针叶林:分布在庐山高海拔地区,树种以松、杉、柏为主。
(4)草甸:分布在庐山山顶和山谷地带,植被以草本植物为主。
三、实习总结通过本次庐山地貌实习,我们对庐山地貌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主要收获如下:1. 了解了庐山地貌的形成过程、类型特点及其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庐山实习报告

庐山实习报告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我已经结束了在庐山的实习。
在这段时间里,我收获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知识。
以下是我在庐山实习的报告。
首先,我在实习期间主要负责接待游客和协助景区管理工作。
我学会了如何礼貌地接待游客,解答他们的问题并引导他们参观景区。
我还学会了如何与同事合作,协调工作,以确保景区的秩序和安全。
通过这些工作,我提高了自己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其次,我还参与了一些景区管理方面的工作。
我学习了如何制定景区的日常管理计划,如何处理突发事件,以及如何保障游客的安全。
这些工作让我对景区管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让我学会了如何在紧急情况下冷静应对。
最后,我还有幸参与了一些庐山的文化活动和宣传工作。
我帮助策划了一些文化活动,设计了宣传资料,并参与了景区的宣传推广工作。
通过这些工作,我学到了如何通过文化活动和宣传来提升景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总的来说,我的庐山实习经历非常宝贵。
通过这段实习,我不仅学到了很多实用的技能,也提高了自己的综合素质。
我相信这段经历将对我的未来职业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我将会珍惜这段宝贵的经历,并将所学所得运用到我的未来工作中。
感谢庐山景区给我这次实习的机会,也感谢所有在我实习期间帮助过我的人。
我会永远怀念在庐山的美好时光。
庐山实习报告

一、实习背景庐山,位于江西省北部,是我国著名的风景旅游区和重要的地质科学考察基地。
为了深入了解庐山的自然地理特征,提高我们的野外实践能力,我们地理科学专业于XX年XX月XX日至XX年XX月XX日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庐山实习。
二、实习目的1. 调查庐山的自然地理概况,了解庐山的地貌、土壤、植被等特征。
2. 培养学生野外实践能力,提高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增强学生对地理科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三、实习内容1. 庐山概况庐山地处亚热带东部季风区,北濒长江,南襟鄱阳湖,面积302平方公里。
庐山气候宜人,年均降水量1917毫米,年均雾日191天,年均相对湿度78%。
庐山植被丰富,土壤类型多样,地貌形态奇特。
2. 地貌实习实习期间,我们重点考察了庐山的地质构造、地貌形态及成因。
通过实地观测,我们了解到庐山是由北东——南西向断裂作用上升而成的断块山,平面形态呈肾形。
山体内的褶皱、断层和单斜构造地貌都很明显,还有尚在争论中的第四纪山岳冰川地貌。
3. 植被实习实习期间,我们调查了庐山的主要植被类型及组成、结构动态和分布规律。
通过实地考察,我们了解到庐山植被以常绿阔叶林为主,其次为针叶林、针阔混交林等。
植被垂直分布明显,海拔越高,植被类型越丰富。
4. 土壤实习实习期间,我们调查了庐山土壤的地带性分布、非地带性土壤及分布规律。
通过实地观测,我们了解到庐山土壤类型多样,以黄壤、红壤为主,其次为山地草甸土、山地棕色森林土等。
四、实习过程1. 实习准备在实习前,我们查阅了相关资料,了解了庐山的地理环境、植被类型、土壤特征等。
同时,我们还学习了野外考察的方法和技巧,为实习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2. 实习实施实习期间,我们按照实习计划,分组进行实地考察。
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先后考察了庐山的地貌、植被、土壤等特征。
在考察过程中,我们认真记录数据,分析问题,并及时与老师交流。
3. 实习总结实习结束后,我们进行了实习总结,撰写了实习报告。
庐山实习报告自我总结

一、实习背景在经历了大学四年的理论知识学习后,为了更好地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我选择了在庐山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实习。
庐山,这座被誉为“匡庐奇秀甲天下”的山水名山,不仅以其壮丽的自然风光著称,更以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而闻名。
在这里,我有幸参与了生态保护、旅游管理等多个领域的实习工作,收获颇丰。
二、实习内容1. 生态保护在生态保护方面,我主要负责协助监测庐山森林资源的状况,参与植树造林活动,以及进行生态环境的调查与评估。
通过实地考察,我深刻认识到生态保护的重要性,以及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在监测过程中,我学会了使用专业的监测设备,掌握了数据分析的方法,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
2. 旅游管理在旅游管理方面,我主要参与了庐山景区的导游工作,协助管理景区内的游客秩序,以及处理突发事件。
通过这次实习,我了解了旅游行业的基本运作模式,学习了如何与游客沟通,提高了自己的服务意识。
同时,我还参与了景区的营销策划活动,对旅游市场的营销策略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3. 文化传承庐山不仅是一座自然名山,更是一座文化名山。
在实习期间,我有幸参观了庐山的文化遗址,了解了庐山的历史文化。
此外,我还参与了庐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对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和热爱。
三、实习收获1. 知识与技能通过这次实习,我不仅巩固了所学的理论知识,还掌握了实践技能。
在生态保护方面,我学会了使用专业的监测设备,了解了数据分析的方法;在旅游管理方面,我提高了自己的服务意识和沟通能力;在文化传承方面,我对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和热爱。
2. 思想认识实习期间,我深刻认识到生态保护的重要性,以及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同时,我也意识到旅游行业的发展离不开良好的服务质量和文化底蕴。
这些认识对我今后的学习和工作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3. 团队协作在实习过程中,我与同事们共同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学会了与他人协作,提高了自己的团队协作能力。
这种能力对我今后的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一、实习时间....................................................... *
二、实习地点....................................................... *
三、实习目的....................................................... *
四、实习情况简介................................................... *
五、实习容......................................................... *
六、实习小结或体会................................................. *
七、部门主管....................................................... *
八、参考文献....................................................... *
九、指导教师评阅................................................... *
一、实习时间
2015年9月14日至2015年9月25日
二、实习地点
庐山、
三、实习目的
认识城市和建筑、了解建筑的大致类别和功能,尤其是庐山的别墅和景观建筑
四、实习情况简介
经学校安排,本人于2015年9月14日到9月18日期间在庐山进行了实习,实习工作容为参观学习别墅区,了解建筑的大致类别和功能。
并且欣赏自然景观,学习处理建筑和自然环境的关系,把建筑和自然融为一体,于2015年9月21到9月25在参观红谷新区,699艺术中心,樟树林,梦时代等地。
现总结如下,第一天游玩石门涧,黄龙寺等,欣赏自然风景,放松身心,第二天在老师的带领下,观看庐山别墅和庐山会议旧址,研究当地别墅风格和如何依山建别墅,如何和地形,风景融为一体,第三天去了植物园,参观后写生别墅及景观。
在庐山的一个星期的时间里我们认识了解了庐山的别墅建筑风格和景观建筑,对我们现阶段的设计起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从庐山回来后,我们相继参观了红谷新区建筑,699,樟树林等地,比较了新区和旧区建筑风格的区别,认识城市和建筑,初步了解了城市和建筑的大体联系。
五、实习容
具体介绍在整个实习过程中的工作和学习情况,包括专业知识方面和工作纪律以及工作规。
至少应包括:所从事工作特点、岗位工作职责、岗位工作规、工作纪律要求、相关专业容。
9月14日中午全班出发去庐山,一路上大家说说笑笑,到达庐山后安排大家的住宿交代安全注意事项,随后解散出发准备第二天爬山的食粮。
随后几天我们去了石门涧,黄龙寺,五老峰,三叠泉,植物园等地,游览景点攀爬山峰。
拿出一天的时间参观庐山别墅区,会议旧址等庐山建筑,并写生。
9月18日我们坐车返回。
9月21日我们去了红谷新区,那里的双子塔给我留下了印象,因为家里那边也有双子座楼盘。
在摩天轮附近的建筑很多事有着东南
亚的风格,风格多样,特色鲜明。
22日我们去了樟树林和699艺术中心,体验的建筑创意园区,樟树林和699均是以废弃工厂为旧址在此基础上加以改造的创意园区,园中还保留着许多工厂的痕迹,比如废弃的机器,废弃的油桶都是该园的特色景观。
园很多具有特色的建筑。
23日到25日,我们参观了建筑综合体的代表恒茂梦时代和恒茂国际华城,体会路线,建筑以及各种服务设施之间的联系。
六、实习小结或体会
庐山没有名中四方的大建筑,但是庐山建筑与文化联系在一起,却有魅力,许多诗人学者来到来到庐山,自由放任的啸傲山林,抚琴唱诗,结草为庐,于是有了寺观园林,文人园林,书院园林,庐山又是中外文化交汇之地,东西方两种不同的文化碰撞交融,使桃红柳绿,落英缤纷的一个个山谷里,出现了数以百计的寺院,寺院与书院衰落之后,又出现数以百计的别墅,构成凡世净土,人间天堂的图画。
庐山建筑风格多样,造型美观,即使建筑年月已久,但是建筑的造型和功能对现在的建筑还是很有参考价值,对我们的学习也很有帮助,给了我们很多艺术灵感。
在这次庐山实习中,自己感触最深的就是建筑与环境地势的结合,依山建房依景建房,庐山别墅区都已西式乡村别墅为主体,辅之以教堂,图书馆,旅馆等建筑,建筑形式自由,风格活泼,教堂的彩色玻璃,雕刻,都赋予了庐山建筑自己的特色。
庐山建筑广泛采用地方建筑材料,形成地方特色,普遍采用石墙,毛石勾缝,木门窗,显得自然朴素。
屋瓦色彩鲜艳。
普遍油漆,大量的使用红色绿色,近代建筑群显得自然朴素。
尺度,比例的合理使用。
尺度小巧宜人,无论是外部尺寸,还是部尺寸,都显的合适得体。
如美庐,面积990㎡,两层,不突出,不奢华,厅室都不大,却深得和介石的喜爱。
庐山近代建筑以小胜大,以少胜多,以质胜文。
而在比例运用中,大多采用黄金比,也有采用几何比的。
以屋面的组合作为造型的主要手段之一,自由而不散漫,建筑还与庭院相结合。
总体的整体性和个体的随机性的结合,总体规整,严谨,而单体无规律可言,不平行,无联系,造成一种自然的群体生长关系。
随着历史的变迁,庐山也发生了改变,建筑形体也出现了多样化,许多外国人来庐山开发利用,其中不得不说的一个人就是德立。
德立是一位英国汉语言学者,传教士,商人,社会活动家。
1846年生于英国肯特郡,1939年在新西兰去世,享年75岁。
自1886年冬他发现庐山长冲这块风水宝地后,直到1928年去往新西兰为止,在长达40余年的时间中,德立以及他组织创办的机构在庐山建造了大量的“洋式建筑”,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建筑财富。
我
们前往牯岭镇的别墅区进行了参观,参观了教堂,赛珍珠别墅,德立纪念馆以及咖啡厅等等。
就任何一个具体建筑物的建造而言,它都是一项人为的建筑产品,对这一产品的实用目的,建造技术以及它的艺术表现,空间组成的了解是十分必要的。
建筑与环境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只有结合环境,这个建筑才是有灵魂气息的建筑。
庐山的建筑以及市区的建筑都与环境结合在一起,整体看起来非常和谐。
庐山是一个山水风景区,建筑如果太突兀会毁坏风景区本身的美。
所以庐山的建筑似乎是隐居在环境中的。
别墅体量做的都不大,周围种了大量的花草树木,留了大量的空间给自然,使得建筑掩映在绿树之中,很好的与自然相结合。
这次建筑认识实习,我学到了很多。
我不仅接受了自然的洗礼,也对建筑与文化,与环境的关系多了更多感性认识。
在历史建筑环境中建造新建筑,需要着重研究如何使其与历史建筑相处融洽的问题。
用协调来处理两者的形态关系是最基本的手法。
在一些历史文化氛围浓郁的环境中,新建筑的外观形态模仿老建筑是与其和谐共处的常用方法。
而更有效的是采用把老建筑形态上的一些特征有机的组织到新建筑的形态中,创造与周围建筑有共同点的新建筑。
在实习中最后一站就是699艺术中心,该艺术中心的特点那就是把废旧工厂改造,是具有特色的创意产业园区。
拥有着与普遍建筑不同的特色风格,园的石凳都是一个手掌的样式,创意新颖,石墩是各种动物形象,有龙,马,狮子等,垃圾桶也是三棱锥的形状。
仔细看并不是所有的建筑都特别美,但是美的是他们把建筑和自然的关系处理的十分完美。
我特别喜欢那里的风格,喜欢那种慢生活的感觉。
园各个建筑也都与自己的功能相结合,比如一家文艺餐厅,他的外墙是用圆木垒砌而成,二楼还有屋顶花园,室以各色的千纸鹤和墙面各式挂画和各类书籍为主要装饰,使整个餐厅流露出一股文艺风,使人不禁想要进去喝一杯午后奶茶。
就像宣传单上写的,在这里工作也是一种享受。
我觉得能够把建筑做的给生活带来快乐,是一种至高无上的境界。
七、参考文献
1. 敏龙,罗奇,欧阳怀龙. 庐山近代建筑 .中国建筑工业 .
2。
欧阳怀龙欧阳芊庐山的建筑文化
3 。
龚静.《建筑初步》..中国建筑工业,2008.
八、指导教师评阅(手写)
成绩(百分制):
注:如教研室有明确的评分标准,可粘贴于此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