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国家一级标准化验收汇报材料
一级安全质量标准化矿井达标验收汇报材料(3)

一级安全质量标准化矿井达标验收汇报材料(3)一级安全质量标准化矿井达标验收汇报材料情况的早期预测预报;调度室形成了综合自动化集控中心,通过监控系统、视频系统、大屏幕信息显示系统等,最大限度地整合各种资源和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动化集成效益,促进安全生产。
通过增加安全投入,既增强了矿井抗灾防灾能力,又提高了安全质量标准化的科学管理水平。
(四)突出重点,强化隐患排查与治理,杜绝了各类事故的发生。
在隐患排查方面,我们一是突出了一通三防这个关键。
尽管我矿为低瓦斯矿井,但我们始终把瓦斯治理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来抓,认真贯彻落实“先抽后采,监测监控,以风定产”的瓦斯治理方针和“通风可靠、抽采达标、监控有效、管理到位”的工作体系,在掘进工作面实施了双风机、双电源,自动切换和“三专两闭锁”,监测监控系统对井下的各个工作场所进行实时监控,实现了远距离控制及断电;二是我们坚持安全隐患排查制度,即职工班班查找各自工作地点存在的隐患,班队长每班自查各自工作区域内存在的隐患,安检员每班巡回检查所管辖范围内的隐患,科室每天检查井下各工作场所存在的隐患,矿井每周一组织人员对全矿井地面、井下进行详细检查;三是在安全隐患排查的基础上,我们不断创新安全检查思路,推行了安全检查、整改、复查、考核的隐患闭环管理制度,大大增强了检查人员和各区队的责任心,有效地解决了检查中形式主义和走过场的问题。
尤其是在安全质量标准化量化检查考核过程中,检查人员按照标准,逐项检查,对井下质量问题和“三违”现象都进行处理,重点抓不落实的事,追究不落实的人,安全隐患明显减少,有力促进了现场安全质量标准化水平的提高。
(五)、加大硬件安全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安全质量标准化水平。
在工业广场及矿井主要道路设置安全文化宣传牌板,传播矿井安全文化理念,规范员工行为。
对井下等候硐室、中央变电所、水泵房等场所进行了装修,改善了井下环境;对井下管道进行标准悬挂并重新刷漆,对井下所有线缆进行了整理;对硐室及联络巷材料进行了分类堆放,规范化了井下环境。
国家局一级安全生产标准化煤矿验收迎检材料暨年度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总结

XX煤业有限公司2017年度XX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总结尊敬的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各位领导:今天,各位领导不辞辛苦莅临我矿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检查验收工作,充分体现了上级政府对XX煤矿安全发展的高度重视,借此机会,我代表公司全体员工,向一直关心和支持我矿工作的各位领导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XX煤矿自投产以来始终把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视为企业的基础工程、生命工程和安全工程,一切以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为基础点、突破点和提升点,XX煤矿严格按照国家、贵州省及毕节市等关于加强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文件的要求,大力开展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2017年度实现了安全生产。
现就我矿本年度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一、安全生产标准化开展情况(一)全面强化矿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实现矿井安全生产。
2017年为保证矿井安全生产健康稳定发展,公司全面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实现了矿井安全生产。
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一是开展2017版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学习贯彻。
①为加强对生产标准化学习、贯彻,公司订购《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基本要求及评分方法(试行)》70本、《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要求及评分方法(试行)专家解读》70本分发到各单位。
②各专业科室分析汇总两版标准化的区别,针对区别编制整改方案,确保矿井设备及材料满足新版生产标准化的要求。
③下发了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建设实施方案,确定了各专业负责领导及相关人员,明确了各时间段的工作内容。
④下发了大方公司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实施意见。
二是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共同推进。
①坚持“事故隐患五级排查”。
即:岗位、班组、区队、科室、矿五级事故隐患排查,使隐患得到及时、有效整改,实现了隐患的闭环管理,确保了矿井安全生产。
②坚持定期检查、专项检查与动态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对矿井安全隐患排查治理。
每月由总经理组织一次全矿安全大检查;采掘机运通各专业每月至少组织一次本专业专项安全检查,2017年共排查出安全生产事故隐患A级12项、B级7项,治理完成A级7项、B级5项,其他各项隐患均得到有效管控,按计划延续治理。
一级安全质量标准化矿井达标验收汇报材料

下沟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达标验收汇报尊敬的各位领导:首先,我代表下沟煤矿全体员工,对百忙之中莅临我矿检查验收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的各位领导表示热烈的欢迎,在此就下沟煤矿2011年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开展情况向各位领导作以汇报,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下沟煤矿概况下沟煤矿是彬长矿区开发建设的第一个大型现代化矿井,位于彬长矿区东南部,东与火石咀煤矿相邻,南与水帘洞煤矿相邻,西邻大佛寺煤矿,北与官牌井田相接,井田面积10。
31Km2,矿井地质储量21331万吨,可采储量12780万吨,服务年限33.4年。
4#煤层为唯一可采煤层,平均厚度16。
7米,煤层结构简单,赋存稳定,完整性较好。
煤质为低灰、低硫、特低磷的含油不粘煤,是良好的动力、汽化用煤和民用燃料。
312国道、福银高速和正在建设的西平铁路均从矿区北部经过,交通十分便利。
下沟煤矿1992年5月经原国家能源部以【1992 】358号文件批准立项, 1992年8月开工建设,1997年10月建成投产,原设计生产能力45万吨/年。
2001年和国家煤科总院北京开采研究所合作,投资3319万元,改高档普采为综合机械化放顶煤开采,使矿井生产能力提高到90万吨/年,综采放顶煤技改项目获中国煤炭工业科学技术一等奖;2002年和国家煤科总院上海运输研究所合作,投资925万元,对矿井提升运输系统进行改造,变箕斗提升为30°大倾角皮带提升,该项目技术属国内首创,并获中国煤炭工业科学技术二等奖;2003年至2005年,投资3。
664亿元,实施了下沟矿300万吨技改项目,对地面生产系统进行了全面升级改造,新装备了一套210万吨的综采放顶煤工作面,建设了300万吨洗煤厂、污水处理厂,新建了办公楼、宿舍楼、职工食堂、洗浴中心、休闲广场等生活服务设施,使矿井设计生产能力达到300万吨/年,安全生产技术水平迈上了新台阶。
矿井荣获全国依法生产先进煤矿、国家特级安全高效矿井、中国煤炭工业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二等奖、连续多年均被评为省市县安全生产先进单位、省级十大科技成果奖、先进企业、文明单位等。
标准化验收汇报材料

石圪台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验收考核汇报材料第一部分矿井概况(一)矿井基本情况石圪台煤矿是神华神东煤炭集团的主要生产矿井,行政隶属于神木大柳塔管辖。
井田东西长约10km,南北宽约8km,面积65.283km2。
截止2017年6月30日,矿井保有煤炭资源储量6.9亿吨,剩余可采储量3.9亿吨。
矿井生产能力核定为1200万吨/年。
(二)矿井开拓矿井采用“斜井-平硐-立井”联合布置的开拓方式。
井田含煤岩系为下中侏罗纪,可采煤层有八层,主采煤层为1-2煤、2-2煤、3-1煤。
现开采两水平,2-2煤及以上为上水平,3-1煤为下水平。
上水平划分为四个盘区。
北翼以集中大巷为界分为一盘区、二盘区;南翼以集中大巷为界分为三盘区、四盘区。
下水平3-1煤划分为三个盘区,以大巷为界,大巷以北为一盘区;南翼以集中大巷为界划分为二盘区、三盘区。
(三)采掘布置目前,矿井生产队伍配置为“三综四掘”。
综采一队回采31205工作面;综采二队回采31304-1工作面;综采三队正在安装22上302工作面;连掘一队掘进31305主、辅运顺槽;连掘二队掘进12402辅运顺槽;连掘三队掘进22306主、辅运顺槽;连掘五队掘进22310辅运顺槽。
(四)赋存条件矿井瓦斯:2016年矿井瓦斯等级鉴定结果为相对涌出量为0.27m³/t,绝对涌出量为7.17m³/min;二氧化碳相对涌出量为0.33 m³/t,绝对涌出量为8.77m³/min,属低瓦斯矿井。
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复杂型。
煤层自燃倾向性:煤层自燃倾向等级均属Ⅰ类容易自然发火煤层。
煤尘:各煤层煤尘均为强爆炸性。
煤层赋存结构简单,煤层倾角1-3°。
(五)机构设置现全矿机构设置为“四办三科一中心”(党政办、经营办、生产办、安管办;通风科、机电科、地质科;生产指挥中心)、现有3个综采队,4个掘进队和12个辅助区队,在册员工1458人。
(六)安全周期、达标及荣誉截止2017年8月28日,实现安全生产4071天。
煤矿国家一级标准化验收汇报材料

推进“三位一体”夯实安全根基全面提升矿井安全生产标准化水平尊敬的各位专家:大家好!首先,我谨代表**煤矿,向专家组成员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下面,就我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开展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矿井基本概况(一)矿井简介1.地理位置2.井田范围3.矿井建设矿井于2007年6月16日开工建设,2011年12月23日正式投产,设计生产能力180万t/a,服务年限为51.6年,核定生产能力180万t/a。
4.开拓方式矿井开拓方式为立井多水平石门开拓,井田划分两个水平,一水平标高-748m,二水平标高-970m,目前均在一水平组织生产。
矿井共有主井、新主井、副井、东风井、南风井五个井筒,主井井筒Φ5m,井深792m,用于原煤提升、辅助进风;新主井井筒Φ5m,井深781m,用于原煤提升、辅助进风;副井井筒Φ6.5m,井深805m,用于进风、提矸、提人、下料;东风井井筒Φ6.5m,井深758m,用于33、103、105采区回风;南风井井筒Φ5m,井深389m,用于82、101、102采区回风。
(二)开采条件1.煤层赋存矿井含煤地层为石炭~二叠系,主采煤层为32、72、81、82、10煤,占总储量的94.2%,32煤以1/3焦煤为主,肥煤次之,中组煤72、81、82煤均为肥煤,10煤以焦煤为主,肥煤次之。
具有低灰、低硫、特低磷、中高发热量等特点,是良好的动力用煤和炼焦用煤。
2.地质类型矿井地质类型为极复杂型,构造复杂程度为中等,总体上为一走向北北西,倾向北东的单斜断块,发育有次级小褶曲,小褶曲波幅较小,走向上地层线表现为波浪状。
地层倾角较平缓,一般7~20°,浅部缓深部略陡。
对矿井生产影响较大的断层为aF1断层(∠55~70°H=260~310m)和五沟杨柳断层(∠55~70°H=140~420m)。
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属中等,矿井主要充水水源有:新生界松散层第四含水层孔隙水(富水性弱)、主采煤层顶底板砂岩裂隙水(富水性弱)、太原组石灰岩岩溶裂隙水(富水性弱~中等)。
国家级质量标准化矿井验收汇报材料

国家级质量标准化矿井验收汇报材料立足示范矿井创建促进企业和谐发展平顶山天安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吴寨矿二〇一〇年十二月二日尊敬的专家组领导:今天,国家级质量标准化专家检查组莅临我矿检查指导工作,帮助我们查找问题,体现了专家组领导对我们的关心和爱护,对于加强我公司质量标准化工作开展,促进安全生产必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在此,我代表天力公司党政和全体职工向前来检查指导工作的各位领导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吴寨矿位于平顶山市平安大道中段,1987年3月开始建井,为国有矿井,现隶属平顶山天安煤业天力有限责任公司。
1989年10月投产,矿井位于十矿井田的西南部,井田面积为5.294K㎡。
矿井通过技术改造后,并于2007年12月23日通过河南省煤炭工业局验收,生产能力达到45万吨/年。
2010年经国家发改委批准立项升级改造为90万吨。
矿井开拓方式为三斜一立,通风方式为中央并列抽出式,三条进风斜井,一个专用回风立井,矿井监测使用KJ2000N监测系统实现与集团并网,供电采用6KV双回路高压入井,井下现布置有两个采区,分东西翼开采,布置有一个综采工作面,四个掘进工作面,各生产系统完善可靠。
吴寨矿自2009年度获得集团企业“五优”矿井称号后,2010年紧紧围绕集团发展战略,确定了保企业“五优”,争创国家级安全质量标准化矿井的总体思路。
一年来,在天力公司党政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百万跨越”这一中心任务,以安全为首,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精心组织,严格管理,扎实工作,圆满完成了年初既定的工作任务,矿井取得快速发展的良好局面。
原煤产量全年完成45.2万吨,开拓进尺完成5500米,全员工效达3.1吨/工;杜绝了轻伤和二级以上重大非伤亡事故,连续实现安全生产十三年;连续三年达到省一级安全质量标准化矿井;连续十二年被评为集团红旗区队。
下面,我将吴寨矿“五优”矿井及国家级质量标准化矿井的创建工作情况向各位领导作一简要汇报,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煤矿质量标准化汇报材料

煤矿质量标准化汇报材料各位领导、同志们:大家好!今天,集团公司领导及兄弟机关领导欢庆欢聚××公司,参加企业集团安全质量标准化现场会,这体现了集团公司领导对我矿质量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更是对我们××公司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的督促和鼓励。
在此,我代表××公司全体员工,对各位领导的即将来临,表示两极化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公司1988年建矿,1998年简易投产,原设计生产能力21万吨。
2021年6月由××集团控股经营,2021年达产,2021年生产能力核定为39万吨/年。
2021年11月由国家能源局、××省发改委审批程序通过,将××公司列为国家、省2021投资项目年度煤炭产业升级第一批改造项目,产业升级和技术改造工程完工后,××公司年生产能力将超越60万吨。
目前,技改项目中同的主扇机房和主井绞车房土建工程已完工,安装扩建工程正在进行,八回风下山和轨道下山已全面开工,副井绞车房、变电所、新建主井等工程建为将于五月份全面开工。
××集团收回××公司全部股权后,密度通过不断深化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矿区环境和职工精神面貌均发生了巨大变化,安全管理基础进一步夯实,安全生产宏观经济形势持续稳定,实现了企业发展、职工富裕的目标。
2021年11月6日,矿在我英国公司召开了质量标准化现场会,对公司的质量标准化工作取得成绩给予表彰和肯定肯定。
下面,我就××公司呈报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向各位领导汇报如下: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认识决定高度,思想决定行动。
密度标准化工作的好与坏,关键在于关键所在领导重视和健全机制。
我们一是对照××省《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及考核评级办法》,结合实际,细化、量化,深化了检查考核标准内容,制定了《安全精确度标准化检查,验收、考评、奖惩制度》和《质量达标、文明工业生产管理办法》;二是明确质量标准化是“一把手”工程,宣告成立质量标准化创建领导小组,明确目标,制定规划,落实责任。
煤矿质量标准化验收汇报材料

煤矿质量标准化验收汇报材料尊敬的领导:在此,我向您汇报我部门近期进行的煤矿质量标准化验收工作。
我部门于XX年XX月XX日至XX年XX月XX日,对我市多家煤矿的产品质量进行了一系列的检验。
为了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我们严格按照国家标准GB/T5750-2006《煤炭化学分析方法》、GB/T212-2008《煤的全水分测定方法》等相关标准规定,进行了化学分析、物理性能测定、质量评价等多项检测工作。
以下是我部门对每家煤矿所进行的工作细节。
一、检测项目化学成分:我部门采取了正硫酸镁滴定法、碘量滴定法、甲醇沥青酸钠量滴定法、碘甲烷萃取法、金属元素仪、水分滴定法等多种方法,对煤矿产品的主要化学成分进行了检测。
物理性能:我部门对煤矿产品的热值、灰分、挥发分、含硫量、粒度、密度等物理性能项目进行了检测。
二、检测结果从本次检测结果来看,多家煤矿的产品质量都符合国家标准,其中XXX煤矿的产品质量更是达到了国家标准的同类产品的顶级水平。
但也有极少数煤矿的产品在其中某项检测指标上略有不足,需要加强管理与改进。
三、存在问题及建议针对此次检测工作中发现的问题,我部门对煤矿质量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相应建议。
1.存在检测数据不稳定现象,建议对仪器设备及检测环境进行优化和改进。
2.部分煤矿存在刻意针对检测反向措施的情况,建议加强监管和惩处。
4.部分煤矿的从业人员对工作流程不够熟悉,建议加强培训和业务指导。
5.建议加强对煤矿产品的监管,对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处理和改进。
四、总结通过此次煤矿质量标准化验收工作,对于提高我市煤矿产品的质量、推动整个煤炭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我们将进一步改进检测工作方法,加强煤矿质量监督检验,为保障煤矿行业的健康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谢谢!此报告由XXX部门总结整理,供领导参考。
请领导多多关注煤矿质量标准化验收,促进我市煤矿行业的发展,谢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推进“三位一体”夯实安全根基全面提升矿井安全生产标准化水平尊敬的各位专家:大家好!首先,我谨代表**煤矿,向专家组成员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下面,就我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开展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矿井基本概况(一)矿井简介1.地理位置2.井田范围3.矿井建设矿井于2007年6月16日开工建设,2011年12月23日正式投产,设计生产能力180万t/a,服务年限为51.6年,核定生产能力180万t/a。
4.开拓方式矿井开拓方式为立井多水平石门开拓,井田划分两个水平,一水平标高-748m,二水平标高-970m,目前均在一水平组织生产。
矿井共有主井、新主井、副井、东风井、南风井五个井筒,主井井筒Φ5m,井深792m,用于原煤提升、辅助进风;新主井井筒Φ5m,井深781m,用于原煤提升、辅助进风;副井井筒Φ6.5m,井深805m,用于进风、提矸、提人、下料;东风井井筒Φ6.5m,井深758m,用于33、103、105采区回风;南风井井筒Φ5m,井深389m,用于82、101、102采区回风。
(二)开采条件1.煤层赋存矿井含煤地层为石炭~二叠系,主采煤层为32、72、81、82、10煤,占总储量的94.2%,32煤以1/3焦煤为主,肥煤次之,中组煤72、81、82煤均为肥煤,10煤以焦煤为主,肥煤次之。
具有低灰、低硫、特低磷、中高发热量等特点,是良好的动力用煤和炼焦用煤。
2.地质类型矿井地质类型为极复杂型,构造复杂程度为中等,总体上为一走向北北西,倾向北东的单斜断块,发育有次级小褶曲,小褶曲波幅较小,走向上地层线表现为波浪状。
地层倾角较平缓,一般7~20°,浅部缓深部略陡。
对矿井生产影响较大的断层为aF1断层(∠55~70°H=260~310m)和五沟杨柳断层(∠55~70°H=140~420m)。
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属中等,矿井主要充水水源有:新生界松散层第四含水层孔隙水(富水性弱)、主采煤层顶底板砂岩裂隙水(富水性弱)、太原组石灰岩岩溶裂隙水(富水性弱~中等)。
近三年矿井实测正常涌水量为176m3/h,最大涌水量为204m3/h。
3.矿井瓦斯矿井为煤与瓦斯突出矿井,主采32、72、81、82、10煤层均为突出煤层。
82采区72、8煤层-400m以浅为无突出危险区;103采区10煤层-610m以浅为无突出危险区;105采区开拓前突出危险性预测-650m以浅为无突出危险区;35采区开拓前突出危险性预测-755m以浅为无突出危险区。
32煤实测最大原始瓦斯压力0.35MPa(标高-761.5m),含量6.93m³/t(标高-518.8m)。
8煤实测最大原始瓦斯压力0.3MPa(标高-399.1m),含量4.57m³/t(标高-358.1m)。
10煤实测最大原始瓦斯压力0.9MPa(标高-824.8m),含量8.84m³/t(标高-826.5m)。
2019年瓦斯涌出测定结果为绝对瓦斯涌出量62.04m³/min,相对瓦斯涌出量18.37m³/t。
4.煤层自燃倾向性及爆炸危险性32煤层为易自燃煤层,自然发火期为73天,72、8、10煤层均为自燃煤层,自然发火期分别为47、66、77天。
32、72、8、10煤层煤尘均具有爆炸危险性。
5.地温矿井恒温带深度30m,地温16.9℃,地温梯度2.57℃/100m。
在-578.6m以深可能出现一级高温区,在-812.1m以深可能出现二级高温区。
(三)生产布局矿井现有三个活动采区,其中两个生产采区分别为103采区和82采区,一个开拓采区为105采区。
三个报废采区,分别为101、102、33采区。
一个回采工作面:822工作面。
两个备用工作面:1035工作面、824工作面。
一个拆除工作面:1032工作面。
八个掘进工作面,其中一个煤巷掘进1033里机巷;七个岩巷掘进工作面分别为3221机巷联巷、3221风巷车场、1033里风巷回风联巷、1037机巷底抽巷、东翼轨道大巷、东翼回风大巷和东翼皮带大巷。
另有一支掘进队伍在1033机巷修复。
具体明细见附表1、2。
45二、矿井生产系统情况(一)通风系统矿井通风方式为两翼对角式,副井、主井、新主井进风,东风井和南风井回风,矿井总回风量19200m3/min。
东风井安装两台GAF31.5-19-1型轴流式风机,回风量10260m3/min,负压2710Pa,主要担负103、105采区供风。
南风井安装2台GAF25-13.3-1型轴流式风机,回风量8900m3/min,负压1750Pa,担负101、102、82采区供风。
各采区均按规定设置了专用回风巷,实现了分区通风,通风系统合理、稳定、可靠。
(二)瓦斯抽采系统矿井有两套地面永久瓦斯抽采系统,一套为两台2BEY-67型水环式真空泵,额定流量460m3/min;管路经瓦斯管道井进入井下,经回风大巷到达采区。
地面及管道井抽采干管为DN700钢管,采区回风巷干管为DN500钢管,支管为DN300、DN250及DN200薄壁铁管。
另一套为两台2BE3-520型水环式真空泵,额定流量200m3/min,专用于地面瓦斯井抽采,地面井抽采干管为DN300钢管,支管为DN200薄壁铁管。
82、103采区各建有一套井下移动瓦斯抽采系统,分别安装两台2BE1-353型水环式真空泵,额定流量85m3/min,抽采能力满足矿井瓦斯抽采需要。
(三)防灭火系统矿井工广内建有地面永久注氮系统,装备2台YJ-FT-2000型地面固定式碳分子筛变压吸附制氮装置,制氮能力为2×2000m3/h。
入井注氮管路为DN250,大巷主管路为DN200,采煤工作面机巷注氮管路为DN100。
矿井建有南风井和东风井两套灌浆系统。
南风井灌浆站配备2台NJ-30型制浆机,制浆能力为30m3/h。
东风井灌浆站配备2台NJ-40型制浆机,制浆能力为40m3/h,管路经风井井筒至采区回风大巷到采煤工作面风巷,入井主干管为DN150钢管,回风大巷支干管为DN100钢管,支管路为DN50钢管。
(四)提升系统主井装备一对16吨箕斗,选用JKMD3.5×4(Ⅲ)E型落地多绳摩擦轮式提升机。
新主井装备一对16吨箕斗,选用JKMD4×4(Ⅲ)型落地多绳摩擦轮式提升机。
副井装备一对1.5吨矿车双层四车罐笼(一宽一窄),选用JKMD3.5×4(Ⅲ)型落地多绳摩擦轮式提升机。
(五)供电系统地面工广建有35/6KV变电所一座,变电所两路电源分别引自220kV杨柳区域变电所不同母线段,采取双回路大分列运行。
主副井、压风机、东风井、南风井、主厂房等一类、二类负荷均采用双回路供电。
井下供电由地面35/6kV变电所6kV不同母线段提供4路6kV出线接入井下中央变电所,再分别向各采区变电所供电,各采区变电所高压进线均采用双回路分列运行方式,矿井供电系统稳定、可靠。
(六)运输系统1.煤炭运输系统:井下煤炭采用带式运输机运输,采区煤炭由采区带式运输机运至主运带式输送机,再由主运带式运输机运至主井井底煤仓,经主井提升至地面。
2.排矸系统:井下矸石运输有矿车运输与皮带运输两种方式。
第一种是通过蓄电池电机车运输,使用MGC1.7-6型固定厢式矿车运输至副井下口,升井后使用电机车运输至地面翻罐笼,使用双车销齿式翻车机将矸石倾倒至地面排矸皮带,经排矸皮带外运。
第二种是103采区、105采区矸石通过主运皮带机分时运输,然后经过主井提升至地面排矸皮带,再经排矸皮带外运。
3.辅助运输系统:主要轨道大巷采用12T蓄电池电机车运输,采区内部使用DZ2200柴油单轨吊运输,102采区人行上山采用75KW架空乘人装置运送人员。
(七)排水系统矿井在一水平井底车场布置有中央水仓,水仓有效容积5150m3,共设有3路排水管路。
泵房内安设MDS420-96×9型耐磨离心式水泵4台,MD420-96×9型耐磨离心式水泵1台,两用两备,一台检修,单台设计排水量420m3/h。
矿井排水泵、排水管路数量、排水能力均符合要求。
(八)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矿井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均按规定建立。
紧急避险系统、监测监控系统、压风自救系统、供水施救系统、通信联络系统、人员定位系统有机联系、联合运转,出现灾变时,能够保护井下所有作业地点人员。
1.紧急避险系统矿井现有紧急避险设施为:井底车场永久避难硐室,可容纳100人;103、82采区避难硐室,可容纳50人。
避难硐室内配备有风水管路、压风自救装置、自救器等,设置了各类传感器、人员定位识别器、直通调度电话等。
103、82采区设置了自救器补给站。
2.监测监控系统矿井装备KJ90X型煤矿安全监控系统,按要求安装交换机9台、分站31台、甲烷传感器59台、温度传感器28台、一氧化碳传感器33台、风速传感器9台、粉尘传感器11台、局扇开停传感器24台、断电器36台、馈电传感器35台等;地面监控机房装备主机、备用机、UPS备用电源等,数量均满足要求,运行正常,能够实现24小时不间断进行实时监控。
矿井安全监控系统于2017年9月份完成了数字化升级改造工作,2018年9月份通过数字化升级改造验收,实现了全数字化传输、系统实现全面抗干扰,系统运行更加稳定可靠。
3.压风自救系统矿井采用地面集中供气方式,安装6台MM200-2S ROTRY 固定螺杆式压风机,额定流量38.8m3/min,排气压力0.85Mpa。
主电机型号:IY3553-4,电机功率200kW。
4台使用,1台备用,1台检修。
供气主干管选用DN250无缝钢管,主管路经副井井筒敷设至井底大巷到达采掘工作面,形成井下压风自救管网。
4.供水施救系统矿井工业广场和南风井各建有一套供水系统,工业广场及南风井分别建有1200m3及800m3蓄水池,供水水源取自水源井、矿井污水处理厂,南风井井筒敷设DN150管路至井底,总回风巷敷设DN100管路,负担82、102采区供水;工业广场通过副井DN200管路向井下供水,主要大巷敷设DN150管路,负担103、105、101、33采区。
采掘工作面巷道敷设DN75的供水管路。
5.通讯联络系统通讯联络系统采用DH-2000型数字程控调度机系统,容量256门,共安装生产电话机112部,系统具备选呼、急呼、强插、强拆功能,所有井下电话直通矿调度室,井下均使用本质安全型电话机。
通信联络系统中心机房采用双回路供电、配合UPS,保证调度机工作的连续性。
此外,矿井还建立了应急救援广播系统,广播系统以井下工业环网为平台,具有调度集中控制、区域一键呼叫以及调度电话、扩播电话双向通话等功能。
6.人员定位系统矿井采用KJ303(A)型人员定位系统,系统各分站通过工业环网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