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长福老师讲稿

合集下载

12.蔡长福:死也要死得明白,胰腺病不能冤死!

12.蔡长福:死也要死得明白,胰腺病不能冤死!

12.蔡长福:死也要死得明白,胰腺病不能冤死!:蔡长福,男,安徽淮南人,生于1946年,从医四十余年,现行医于安徽马鞍山市。

师承民间中医并潜心钻研经典,博涉经史百家,学验俱富,治病慎思明辨,在学术思想上,崇古而不泥古,在临床实践上擅用经方,独具心得,众多疑难杂症,多应手而愈,对腰椎病,乳腺疾病,胰腺病等等都有很深入的造诣。

患者敬重,学生赞扬。

所收弟子众多。

创办江南蔡氏经方医馆,自编中医歌诀如《热病一百问》、《太阳表证歌》等等,撰有《蔡长福经方锦囊》,并集《伤寒杂病论》与《黄帝内经》之精华自创《六经辨证图谱》,使读者可以更好的通伤寒之理,临床上见病知源。

死也要死得明白,胰腺病不能冤死人总归要死,生老病死很自然,暴病而死,死了无怨,不是暴病而死我们死得太冤。

特别胰腺病,病发很快,死亡率最高,慢者几个月,爆发不过几个小时。

医圣张仲景在《金匮》黄疸篇说过,此病爆发以十八天为界,十日不见好此病难治,仲景没有说不治。

特别当今,胰腺病都是贻误而死的太多了。

胰腺病不能用汗药、热药、补药此病医不能误,医误者必死,医误者用药不当。

谷为湿热之病,错用发汗药、错用热药,这就是医误而死。

因为谷疸病是温热之病,热入血室,所以不能误汗,不能误用热药。

我当初治过一个患者,就是黄疸之病,听人说附子干姜鹿茸能把这病治好,自己买药服用,吃过后腹胀如鼓,茶水不进,二便不通,活活的胀死。

常言道,人参害人无过,大黄救人无功。

不是好药就能治大病,看你可否对症。

有些病人道听途说,认为有病就要补,以为病可以补好,这是个错误的观点。

因为谷疸病是湿热之病,就怕大补之药,用药和吃饭是一样,过用食物来补,也是个错误。

鱼生热,肉生痰,青菜萝卜保平安。

热病不能补,食物清淡最好。

胰腺病不能手术、放疗、化疗此病时间不能耽误,时间就是生命,误了时间就是误了病情,到处求医找权威,相信科学去检查,这就是人为的耽误。

当你找到良医时,病就已经危重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良医也不能治危重病人。

用语感沉淀情感,以心声为支撑——我的校长竞职演讲稿思路分享

用语感沉淀情感,以心声为支撑——我的校长竞职演讲稿思路分享

用语感沉淀情感,以心声为支撑——我的校长竞职演讲稿思路
分享。

情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性格特征,情感素质的提高不仅仅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成长,也可以更深层次地影响教师的教育水平。

我认为,情感沉淀的积累是推动学校发展的重要力量。

在学校中,学生们年幼稚嫩,对事物的认知和感悟也不如成年人。

如果没有温馨、充满爱的校园环境、师生关系,他们将无法快乐地成长。

我相信,学校不应该只注重学科分数的取得,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获得完善的个人品质以及社交能力。

因此,学校应该在情感教育上,注重孩子们的人性关怀、情感沟通、责任感担当、勇气自信等素质的培养。

对于教师而言,他们的情感素质和职业素养的高低不仅仅影响到他们的个人素质,还影响到学生的整体素质。

作为一名优秀的校长,必须注重开展教师的职业培训和职业素养提升的工作。

只有强化教师的道德情感素养,提高他们的情感管理和人际沟通能力,才能让他们在教育的道路上走的更加深入。

在推进学校教育的同时,我也会注重学校对学生情感世界的关注和帮助。

学生近年来普遍存在的学习焦虑、人际关系、成长自信等情感问题,在学校的教育中得到解决和缓解。

而且,我坚信在注重情感方面,学校的一份真诚的关怀,在相当程度上可以缓解这些问题,更加促进学生优秀品质、积极心态的成长。

我期望孩子们能在学校里得到最好的教育,学会生存、学会成长、学会应对生活中的挑战。

而作为校长,情感沉淀不仅是道德素质的提升,更是给每一个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和谐保护。

让我们一起,用心理力,以情感为支撑,创造一个热情、安全、美好和有爱的校园!。

蔡长福老师讲稿[试题]

蔡长福老师讲稿[试题]

蔡长福老师讲稿[试题]蔡长福老师讲稿2012年10月15日夜,蔡长福老师为我们上了深情一课,由于地方音太重,拍成视频后由温兴韬女儿温织曦翻译成下文,以广其传。

愿天下多明医。

在此借花献佛啦“六经为病尽伤寒,气同病异岂期然;推其形藏原非一,因从类化故多端;明诸水火相胜义,化寒变热理何难;漫言变化千般状,不外阴阳表里间。

”要我说天下就两个病:“一寒一热”,别把中医看复杂了,当医生一定不能小题大做,舍近求远。

伤寒论写的是什么,写的就是衣食保暖,就这么简单,它可深奥。

深,深不可测,浅,浅在皮毛,~什么叫皮毛,吃一顿饭,好身体的人没事,空调开着,身体差的人吃一顿饭回家,第二天就难受,这是什么,受了风寒~我们的身体就是与风寒抗衡,体质好的不生病,体质不好的非生病。

我们谈谈六经,何为六经,~我们读伤寒的人,要知道一个六,二个六,三个六,四个六,五个六,六个六。

六病,六经,六方,六证,六脉,六法。

何为六病,六病和六经,同行的争了不少年,有的人说没有六经,我认为其实不然,我们不能欺师灭祖,不能藐视前人。

六经不是仲景提出来,也不是后世人提出来的。

这是黄帝内经上面的。

大家看我的六经辩证图谱上,太阳病,脉弱浮,这是仲景的,看岐伯与仲景的对话,那是内经的,六经病变里面的。

医生不讲家族,学术不讲门派,别看那老师有威风,权威高,他讲错的东西,我们也能承认吗,那不行。

学术是对后一代的教育,我们要说错了不得了啊。

六经和六病,经病同源,一回事,没有六经,也没有六病。

是草有本,是花有因,我们的孩儿是父母所生,这就是源头啊。

长江滚滚向东流,它的源头在西方。

没有六经哪来的六病。

没有树根哪来的树头。

我们不能为了学术的这点东西在这争论,没有意思。

六病是绝对有,是写在岐伯与黄帝的对话,是他两个说的,也不是仲景写的。

仲景从黄帝内经中简化出来的,他是个了不起的人物。

我七月二号到云南,追访病人,一个星期就回来,八月十八号,我又去了一趟,我接了两个病人,食道癌两年化疗五十四次,即将要死了,那个食道癌在我面前不能吃东西了,今天我把这方子告诉大家,我这辈子研究三个任务,食道癌,胰腺癌,心脏搭桥。

家长配合老师教育心得-蔡长福老师心得

家长配合老师教育心得-蔡长福老师心得

小便不利而渴,治疗病机是关键:五苓散证和柴胡桂枝干姜汤证都有“小便不利而渴”证,但五苓散证属太阴虚寒的胃肠蓄水证;而柴胡桂枝干姜汤证除了太阴虚寒证以外,还有津伤热郁的少阳实热证,属少阳、太阴合病,所以前者用淡渗利湿的茯苓、猪苓、泽泻治疗口渴、小便不利,而后者却用清热滋阴的天花粉治疗口渴、小便不利。

蔡长福说脸的变化,就是随着胃和脾变化:脸的变化是随着胃和脾变化的,你就奔着太阴阳明这条路,化热你就加清热的,化寒就加温里的,大便不通了你就加攻下的,汗多的去掉麻黄,口渴的加石膏加知母,反反复复,所有的表证,身上的疤,身上的疙瘩,扁平疣,长刺猴的,脸上长疙瘩、长痘痘,老年斑,性病梅毒,葛根加减都能治的好。

血府逐瘀汤,能调节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一个是头痛,各种各样的头痛,如果这个头痛没有表症,没有里症,没有气虚,没有痰饮,忽犯忽好,百方不效(这就说明这种头痛具有明显的戏医特点),用此方一剂而愈。

不知血瘀亦令人自汗盗汗。

用血府逐瘀汤一两付汗已。

蔡长福说四逆汤主证与直中少阴主证:患者有恶寒身痛脉紧等证,有时非太阳表邪久久不解,而是外感直中少阴之证,亦即仲景所谓直中伤寒,若精神不振但欲寐,即是寒邪直中少阴之麻黄附子细辛汤证。

四逆汤主证本是手足逆冷,下利清谷等,治疗四逆汤。

寒邪直中少阴亦可有手足厥逆,乃因水谷不继,能量大亏所致,并非阳微欲绝之象。

所谓“发热恶寒发于阳者”,但开表即愈。

所谓“无热恶寒发于阴者”,论治则当温阳与解表并行,倘因表气不畅,内生郁热,又当兼以疏散。

蔡长福老师说口苦:白天口苦,是胃火,胃火盛必伤津液,津伤者口舌必干,火能毁万物,比如烧饭,时间久了饭能烧成锅巴能烧糊,糊者就苦。

夜里口苦,白天不苦,是胆热。

白天夜里口都苦,就是阳明少阳热积久了。

蔡长福老师说治疗鼻子出血的一个医案:如果遇到鼻子出血,就是阳明热。

治疗葛根汤去桂枝,桂枝是阳性的,热性的,影响鼻子出血,吃过了发散的快,去桂枝,加上青蒿,黄连,连翘,石膏,用上生甘草,所以几天,就彻底的把这个病治好了,这是治疗鼻子出血的一个医案。

收获:为了让自己更好地成长

收获:为了让自己更好地成长

收获:为了让自己更好地成长
卞小利
【期刊名称】《教育视界》
【年(卷),期】2016(0)4
【摘要】人类一切努力的目的在于获得幸福。

作为一名班主任,我憧憬着通过职场幸福感所带来的蝴蝶效应去追求属于自己的幸福人生。

班主任基本功大赛,让我静下心来,整理自己班主任工作中的得失、成败,从而收获了满满的实践经验;迎赛备战的学习中,我翻阅了大量的书籍,储备了丰富的专业知识及他人成功的经验,以便整装待发、继续前行。

【总页数】1页(P21-21)
【关键词】专业知识;蝴蝶效应;我将;我在;儿童心理;心灵成长;科学型;童年生活;智慧型
【作者】卞小利
【作者单位】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小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58.3
【相关文献】
1.如何在班主任共同体中实现有效的个人成长?——坚持不懈,收获成长的前提找一群人,"逼"着自己成长 [J], 马艳新;肖盛怀;
2.刻录成长足迹收获成长快乐——美术学习中运用"成长记录袋"之我见 [J], 是轶

3.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小学卞小利——收获:为了让自己更好地成长 [J], ;
4.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r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r——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就《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营造企业家r健康成长环境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的意见》答记者问 [J], 张振
5.新时期学生思想培养方向浅析——在锻炼中成长,在成长中收获,在收获中感恩[J], 孟令德;胡宁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蔡长福六经辨证文字稿(2)

蔡长福六经辨证文字稿(2)

蔡长福六经辨‎证文字稿最近蔡长福老‎师想把自己的‎一生的思想,做一些概括性‎的报告,奉献给各位。

以《医宗金鉴伤寒‎心法要诀》为载体,结合实际医案‎,讲解了蔡老师‎对于六经辨证‎的个人理解。

以后再有录音‎,还会继续补充‎。

仓促整理,未加润饰。

以后继续完善‎补充。

希望有缘者,珍惜。

广州中医药大‎学徐风瑞写于蔡长福门‎诊老店自然界有两个‎人,一男一女,谓之两合,两合成为夫妇‎,生下六个儿女‎,三男三女,此为六合,合成八个数,谓之八卦。

又叫天地人。

八卦推演成六‎十四卦。

这是六十四卦‎的起源,也就是易经。

人有两脉六气‎,两脉是父母之‎精气,精气走于里,六气走于外,合为一体,为一个人,这叫做活,这叫做脉气人‎气先天气,动之有形很正‎常。

何谓脉气?脉是什么?脉是人活着的‎信号,是人生死的信‎号,病与不病的信‎号,生命长短的信‎号,脉在人体上起‎这个作用,他是周而复始‎,生生不息,数不够而病,停则死,达不到四个数‎,不够数,就叫做病,停则死,所以叫做生生‎不息。

六气是什么?三阳气走外,三阴气走里,后边为太阳气‎,前面为阳明气‎,左右为少阳气‎,三气合为一体‎,加上内源三阴‎之气,人才有造型,两脉不足,六气就病,两脉不病,六气不病,人体动之有形‎,站如青松,坐如泰山,精神豪爽,气质昂扬,一身正气不败‎,这叫做动之有‎形。

动之无形,若要太阳经病‎了,人体型不正,人向后栽,向后仰,比如仲景杂病‎“痉病”有汗为柔,无汗为刚,发病时候就后‎仰,反张,咬牙啮齿,瞪眼。

这就是太阳经‎病了。

阳明经有病,人走路向前栽‎,跑得快,停不住,稳不下,站不稳,这就是动之无‎形。

少阳经病了,人左右摇摆,不是左歪就是‎右歪,不是左瘫就是‎右痪。

这也是动之无‎形。

六气之中,三阳气在外,三阳气好比千‎斤柱,支撑人体气血‎,人体骨架,人体不晃不倒‎,走路正常,一旦三阳经衰‎败,人体走路姿势‎就异常。

内三阴气衰败‎,人之肚腹五脏‎就病,人就失去原来‎的形状,人体脸色变,面色无光,动之无形,气不接续。

校长专题讲座讲稿 青年教师如何快速成长

校长专题讲座讲稿 青年教师如何快速成长

校长专题讲座讲稿: 青年教师如何快速成长一、做一名有目标感的教师很多青年教师选择教育,并非是从填写志愿的那一刻起,更多的是因父母之言、考分限制以及想找份相对稳定的工作使然。

及至做了教师,发现教师之苦之累,远出乎经验与认识,加上经济大潮席卷而下,对教育工作得过且过,心里总巴望天上掉下一个机会跳出教师这一行。

不少青年教师就在这种目标混乱的状态中长久徘徊,消耗自己最珍贵的黄金年华。

一个人有很多种活法,归根至底的哲学问题只有一个:精神立身还是富贵立身?我们知道南辕北辙的故事,它告诉我们选择方向的重要性,方向错误,你越努力,离目标也就越远。

人,只有在选择正确的情况下去努力,才能做出成就。

人生路上的选择,第一位的不是做什么职业,而是问一问自己,你选择“精神立身”还是“富贵立身”?做教师,就是做学问,想从学问里去找“黄金屋”,是一种错误的想法。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古训,绝不是真的叫你到书中去搜寻“黄金”,而是从中找到像金子一样珍贵的精神世界。

做教师就是做学问,就是从学问中感受生活的快乐,教育的幸福,人生价值的轻舞飞扬。

人要生存,要有一定的物质资料作保证,衣食足而知荣辱,对大多数人来说,精神是在物质得到基本满足的情况下去追求的。

今天,教师在物质上的生活已经超越“衣食足”,大多数教师的收入在本地区已进入中上水平,发达地区已有越来越多的教师筹划购买私家车。

但,我还是必须告诉年轻的你,教师这个工作是以精神追求为主的。

我们的物质由国家保证供给,有了它,不是图安逸,而是能使我们更好发沉下心来,做一趟人生美好的精神之旅。

年轻的老师们,如果你的志向是搞物质搞经济,那么,你千万别继续窝在校园里,这对你,对学生,对周边的同事,对学校的领导都是一种不经意的伤害。

对学生来说,宝贵的只有一次的童年、少年,在你手里给浪费了,这是人生多么可怕的浪费啊;对你自己来说,只有一次的宝贵的青春就这么消耗了,同样是一咱无法挽救的浪费;对你的同事来说,由于受你的情结、你的“南辕北辙”的人生观的影响,无法安心于原本安心的教育,彷徨、痛苦、迷惘中,也将一事无成;学校领导呢,对不能静下心来做教育的教师,觉得头疼,他们会想办法帮助你静下来做好教育。

蔡长福四季常用方

蔡长福四季常用方

蔡长福四季常用方十二个月为一年,万物人类宇宙间;春到清明六十数,秋到寒露六十天;夏至三庚伏就到,冬至连九九九天。

四季常歌医牢记,四季有热也有寒;春温夏暑秋为燥,冬天得病为伤寒。

何为伤风?何为伤寒?风寒为百病之首,是自然所生,自然界风寒天天存在,人必然要得自然病,就是风寒。

自然病就要用自然的药物来治,哪味药能治自然病,能治自然中的风寒,那就是桂枝麻黄。

这两味药能治风寒,那也是天道。

有风寒病,就有风寒药。

只有医圣张仲景才知道天道,非桂枝麻黄不行。

我们后人若要不明白这个道理,医学永远上不了道,不用仲景的思想,你不知道医道,你就是治错了你还不知道,你治死了病人你还是不知“道”,你永远走不出这个“道”。

“道可道,非常道。

”我们必须知道六经辨证这条中医大道。

桂枝汤是第一条道,葛根汤第二条道,柴胡汤第三条道,桂枝倍芍汤第四条道,麻附辛汤第五条道,当归四逆汤第六条道,这就叫六经大道。

以六经大道为纲,纲举目张,条文是在六经大道上变化才出现的。

辨出来六经的寒热虚实,方证也写在六经大道上,这是张仲景方证的定位。

道上无病不会出现新的条文,道上无病不会写出方证对应。

仲景在理法篇章中指出,他以风寒为准绳,写出六经辨证,第一条写出伤风,第二条写出伤寒。

伤风者以桂枝为主证,谁也改不掉,没有哪一味药能代替桂枝祛风。

伤寒者以麻黄为主证,谁也改不掉,没有哪一味药能代替麻黄。

伤寒论开卷辨证两个方,写出了398法,法法有准,条条有序,伤寒杂病是一体之作。

春天到了,所有感冒发烧咳嗽以小柴胡汤加减。

“往来寒热胸胁满,脉弦目眩而耳聋;口苦默默不欲食,心烦喜呕少阳经。

”高烧不退,加上石膏知母,小柴胡汤加石膏退烧最快;咳嗽吐白痰者重用干姜;肺有稠痰、粘痰长期不解者,加上石膏、知母、半夏、干姜、杏仁;如果怕风者加上桂枝。

夏天到了,感冒发烧咳嗽,以白虎汤合小柴胡汤为主加减,怕冷者石膏知母减量加桂枝;汗多者加桂枝葛根;无汗者加上麻黄;大便偏干者加上大黄;咳嗽吐黄痰者合上麻杏石甘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蔡长福老师讲稿2012年10月15日夜,蔡长福老师为我们上了深情一课,由于地方音太重,拍成视频后由温兴韬女儿温织曦翻译成下文,以广其传。

愿天下多明医。

在此借花献佛啦“六经为病尽伤寒,气同病异岂期然;推其形藏原非一,因从类化故多端;明诸水火相胜义,化寒变热理何难;漫言变化千般状,不外阴阳表里间。

”要我说天下就两个病:“一寒一热”,别把中医看复杂了,当医生一定不能小题大做,舍近求远。

伤寒论写的是什么,写的就是衣食保暖,就这么简单,它可深奥。

深,深不可测,浅,浅在皮毛,~什么叫皮毛,吃一顿饭,好身体的人没事,空调开着,身体差的人吃一顿饭回家,第二天就难受,这是什么,受了风寒~我们的身体就是与风寒抗衡,体质好的不生病,体质不好的非生病。

我们谈谈六经,何为六经,~我们读伤寒的人,要知道一个六,二个六,三个六,四个六,五个六,六个六。

六病,六经,六方,六证,六脉,六法。

何为六病,六病和六经,同行的争了不少年,有的人说没有六经,我认为其实不然,我们不能欺师灭祖,不能藐视前人。

六经不是仲景提出来,也不是后世人提出来的。

这是黄帝内经上面的。

大家看我的六经辩证图谱上,太阳病,脉弱浮,这是仲景的,看岐伯与仲景的对话,那是内经的,六经病变里面的。

医生不讲家族,学术不讲门派,别看那老师有威风,权威高,他讲错的东西,我们也能承认吗,那不行。

学术是对后一代的教育,我们要说错了不得了啊。

六经和六病,经病同源,一回事,没有六经,也没有六病。

是草有本,是花有因,我们的孩儿是父母所生,这就是源头啊。

长江滚滚向东流,它的源头在西方。

没有六经哪来的六病。

没有树根哪来的树头。

我们不能为了学术的这点东西在这争论,没有意思。

六病是绝对有,是写在岐伯与黄帝的对话,是他两个说的,也不是仲景写的。

仲景从黄帝内经中简化出来的,他是个了不起的人物。

我七月二号到云南,追访病人,一个星期就回来,八月十八号,我又去了一趟,我接了两个病人,食道癌两年化疗五十四次,即将要死了,那个食道癌在我面前不能吃东西了,今天我把这方子告诉大家,我这辈子研究三个任务,食道癌,胰腺癌,心脏搭桥。

前面两个病我在掌握中,去深圳的时候,深圳龙岗区中心医院送一个食道癌病人在我面前,八天没吃一口饭,我去给他号号脉,大家把方子记下来:麻黄15细辛15炙甘草20桂枝20炮附子20干姜20. 当天那人吃过后就能吃饭,那病人说蔡医生你的方子太管用,现在能吃饭了。

我们就看几味药,食道癌我就总结了七味药,最后一味药还没到。

大家看看第一方子是什么。

我第一次拜访老师,老师家很穷,这是我第一老师,是个大地主,我老师给我煮了两头猪,把这猪往桌上一放,说:“我没有别的招待你,这是前几天猪生下来死的两头猪。

”我的眼泪哗哗往下流,时代背景没有办法,他也掉泪,我也掉泪。

这在这时候,一个炸雷很响,大雨下来了,那雨越下越大,我的老师站起来说太阳病了太阳病了。

开始学伤寒论,这个太阳病到底是什么东西,搞不清,我问老师什么叫太阳。

大自然有一个太阳,好多人不知道太阳到底起什么作用,我今天就谈这段,你明白太阳这个道理,讲了伤寒论你很快就入门了,太阳是怎么病了呢,风云突变,天下大雨,如果隐隐约约十天半月,不见日光万物糜烂,大自然庄稼不能生长,太阳被云彩遮住了,这是自然的太阳病。

人身上也有太阳病,好了话题引出来了,人身上到底什么叫太阳,在人身上叫膀胱,膀胱不得了,仲景伤寒提笔就写太阳病,第一条就写太阳病,项背强,几几然,脉浮缓,自汗出,鼻鸣干呕,恶风怕冷,太阳病首先就是这些症状。

太阳病到底是什么东西,膀胱只有下口没有上口,小便从哪里来呢,正常的情况下,五脏六腑的功能特别强,源头的正气压给膀胱,到膀胱里头聚尿成液,尿在体外,这是小便。

它里面还有热气气化了,这气化拿什么标准它~,夏天你看不到,到冬天零度时小便解到地冒热气,这就是膀胱经的气化。

膀胱不能气化,人天天有病,人冬天解小便,小便解完后打寒颤。

膀胱经怎么能到体外呢,五脏六腑的功能强的情况下,从十九椎往外发,何为十九椎,人靠脊椎,脊柱是二十一椎,中医从上往下数,大椎到长强,我们的肺长在第三椎,心长在第五椎,肝长在第九椎,脾长在十一椎,肾脏十四椎,膀胱长在十九椎。

什么叫靠山,五脏1六腑的靠山就是脊柱。

脊柱强,肾不亏,骨头不空,你不会生大病。

骨一空,肾一亏,脊柱一空虚,五脏六腑必然衰败。

五脏六腑一衰败,膀胱不能气化。

人天天怕冷,没有感冒啊,我们常见什么感冒,不发烧。

一感冒淌眼泪,淌鼻子,这种感冒常见,这眼泪从哪里来的啊,是膀胱经。

那鼻子从哪来的啊,那是少阴经。

这叫两感。

我一个人讲了三句话,一个叫阴来和阳,一个叫阳来和阴。

一个叫阴阳合病。

这就是伤寒论的头。

膀胱在十九椎,功能好的情况下,十九椎发出温度,上升下达,从大腿的后侧到腿肚,昆仑、至阴,从十九椎往上行,经过十四椎,肾脏长在十四椎那叫命门,是人体的总开关。

热气总开关是十四椎。

少阴经大椎,一旦太阳经受到寒邪路过十四椎少阴命门,肾要虚狠了,命门开合不闭,太阳病的风寒就从命门直走少阴,一到少阴下达,小肚两侧。

从阴道两边到涌泉,对上去,一直从胸膈穿透,穿透胸膈到咽喉,这是少阴经的走向。

太阳病的走向从十九椎往下,从腿弯过到小末脚趾头,小末脚趾头外侧叫至阴穴,这就是足太阳膀胱经。

少阴经到咽喉下端,少阴停止了,这个少阴经的寒邪到咽喉的底端前止不进。

太阳经路过大椎风池、风府,玉枕天柱,从百会眉冲到攒竹,从攒竹穴从两个眼睛往里行,到咽喉的上端,就与少阴经交汇了。

我们医生常说肝胆相照,脾胃相连,肾与膀胱相表里。

这就是从十九椎膀胱经走到十四椎的时候,这个相表里才能接得上。

一个走里行、一个走外行,到咽喉交汇,两寒归一。

咽喉受不了就生病。

咽喉下掉水肿,西医说咽喉炎,电视广告说吴太白消炎片,千万不能吃哦。

这个吃出了多少食道癌啊,就是吴太白消炎片吃坏的。

这是少阴寒化。

根本不能见消炎药,见了就封喉。

嗓子越来越干,没食欲,越来越严重,就变成了食道癌。

少阴两化,这是寒化症。

金匮上有方,半夏厚朴汤说,妇人咽中有炙脔,什么叫炙脔,~火烧红了,切一块很白的肉,往锅上一撂,往上一沾上就下不来了。

咽喉就像沾上东西,咳不出,咽不下,不能吃饭,时间长了,影响身体、慢慢消瘦,开始怕冷。

治疗食道癌七个方子七味药,就把食道癌给治了。

第一个方桂枝汤、第二个桂枝去芍药汤、加上半夏散及汤、加上麻黄附子细辛汤、加上甘草干姜汤、加上桂枝去芍药加麻黄附子细辛汤、加上麻黄桂枝甘草汤。

伤寒论治咽喉有两个方:半夏散及汤和苦酒汤,何为苦酒汤:鸡蛋打个洞,把醋往里倒,用张纸用水打湿包着,用油灯点着往上面烤,纸烤糊了,醋油膏就形成了。

鸡蛋黄是油一见醋就成膏,苦酒汤要慢慢咽下,为什么,~食道癌到后期,上腭干,没有一点水,能干成什么样呢,~我打个比方,就像80岁老人吃炒面,就会干成那样,东西就咽不下了,不但咽不下去,咽一口气一回,就吐,吐的是粘液。

食道癌我这辈子治的不少,我看好多都是活活饿死。

人一刀杀死不受罪,饿死就受罪。

他不是饿一天两天,有的几年。

有的人问为什么敢用这七味热药,我把这道理讲给大家听,这病就是两证,哪两证,~这个病在少阴大纲上有:少阴病,背恶寒,口中和,脉沉细,但欲寐。

何为但欲寐,这种病人十几二十年,这种人瘦不耽误吃饭,就是怕冷,背部怕凉,就是吃饭厉害。

嘴里味道始终厉害,口味重,见饭就想吃。

少阴病这种人除了吃饭就是睡觉,他困,他坐那就睡,他能困成什么样呢,有的骑脚踏车就栽下来了,吃饭吃的筷子掉地上。

这是少阴寒化证。

少阴热化证怎么讲,~少阴心烦不得卧,黄连阿胶是主方。

这个寒化与热化是什么区别,~热化脸发红,嗓子肿疼,不能咽饭,实际里面化脓,烦的夜里不能睡觉。

一个贪睡一个不睡,这不是很好鉴别吗,~这是少阴篇就掌握了。

食道癌为什么嗓子暴哑,为什么干的没有水,大家知道这两个话题,食道癌就彻底掌握了。

嗓子睡一觉,第二天就不能说话了,这种病人不在少数,突然暴哑无声。

黄帝内经上面有两句话,阴非破骨,何为阴非,就是说不出话的意思,它下面怎么注的呢,食欲过度,精气耗散。

突然受大凉,嗓子暴哑。

肺为华盖,肺为玲珑之窍。

一旦肺受到大寒,只能虚不能实。

痰饮一多,肺不空虚,就没有玲珑之窍的功能。

肺为华盖,离外感最近,喜温怕寒,一寒就病,就这样暴哑不出声。

为什么嗓子干,干的没有水,我们在讲这段,人有两泉,涌泉和玉泉。

涌泉要是没有火了,没有温度,突然受大凉了,人肾脏就没有氧气了,人肾脏就不往上潮。

舌底下有个玉泉,就吸收涌泉的水,我们吃饭咽下去就是玉泉的水,咽喉就是个窗2户,下面有个东西往下掉,别看这东西小,作用大。

食道能不能咽饭就是咽喉起的作用,它的作用就来源于玉泉的津液,把它润潮,底下胃气足,上下接上食道,一旦涌泉不涌,玉泉不玉,咽喉就成了一块死肉。

津液不能下达,食道开始干。

六病大道敞敞开,有缘之人入门来。

门里才知经方贵,刻苦专研莫等待,误透伤寒与金匮,圣人文章心中揣,药到病除如桴鼓,一步登天到圣台。

太阳病第一证,项背强,几几然,脉浮缓,自汗出,鼻鸣干呕,恶风怕冷。

大家知道仲景开卷第一汤就是桂枝汤,伤寒论仲景就写两条,桂枝汤和麻黄汤,变出了398法,两条往下写的,伤寒论是在这样的背景写的:“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

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

顾闻号啼声,挥泪独不还。

未知身所往,何能两相完。

”仲景于《伤寒杂病论序》中亦言道:‘予宗族素多,向余二百。

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

’澻弃官学医,瘟疫来了,张仲景害怕了,看到阳中发烧,什么叫阳中发烧,头脸透红,有鼻子眼泪身上出汗,怕风,仲景想到六淫风为首,就写了太阳风。

无汗头晕焦干,浑身痛,这种人怕寒,所以叫伤寒。

一个叫伤风,一个叫伤寒,伤寒论开篇就讲这两条。

陈修园写道:“医之始本岐黄灵枢作素问详难经出更洋洋越汉季有南阳六经辨圣道彰”。

桂枝汤:项背强,几几然,脉浮缓,自汗出,鼻鸣干呕,恶风怕冷。

麻黄汤:浑身疼,脉浮紧,呕逆,呕是干呕吐不出东西,逆,逆是想吐能吐的出东西。

呕逆要分清,有些人到高烧时候吐那就是麻黄汤证,要是不知道止呕吐就错误了。

麻黄汤喝过马上就没事了。

张仲景第一证是脉浮缓,这是正常人、好身体的人出现浮缓脉,如果没有浮缓脉,它症状齐备,还有几句话:太阳病,其证备,脉沉迟,瓜蒌桂枝汤主之。

这是金匮第一方,太阳病的证都一样,就是脉不一样,这是为什么,~仲景说的很清楚:久病体弱之人,胃气已衰,受到风寒,胃气衰败,不能抗邪,脉就沉。

脖子难受,一摸脉脉细软,桂枝汤出来了脉不对症,还是离不开桂枝汤。

问病人胃怕凉怕冷不,病人说:我看到冷的打寒颤,这叫胃寒,桂枝汤加理中汤。

喝过之后脉不细了,也不软了,这是中阳不建,形成脉细软无力。

如果脉沉细软,天天颈椎后背难受,问病人胃有没有烧心感,难不难受.病人说:一饿就有烧心感,这是阳虚携带病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