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QC七大手法培训教材幻灯片

合集下载

QC七大手法培训教材(ppt 90页)

QC七大手法培训教材(ppt 90页)

QC七大手法的制作及实例
一、检查表
检查表的制作步骤: a)明确使用表格的目的; b)决定要检查的项目及必要的顺序; c)决定抽样方法; d)决定收集、检查的方法及相关的职责要求 e)设计表格的形式和记录的符号。
QC七大手法的制作及实例
检点用检查表
例1
QC七大手法的制作及实例
检点用检查表
例2
QC七大手法的制作及实例
中要因(中骨)通常代表的是一个概念、想法; 小要因(小刺)通常代表的是具体事件;
至少要有4根大骨、3根中骨及2根小骨.一支特性要因图就会有24个小要因,且这 些要因都不能重复;
对要因发问,为什么?(Why?);对对策发问,如何(How)。
QC七大手法的制作及实例
分析型鱼骨图
例1
材料
修理不及时
QC七大手法的制作及实例
二、层别法
层别的对象与项目: 原材料的层别:供应者别、群体批别、制造厂别、产地 别、材质别、大小别、贮藏期间别、成分别等。 测试器别、测定者别、测定方法别等。 检查的层别:检查员别、检查场所别、检查方法别等 环境、天候的层别:气温别、湿度别、风、晴或雨别、 潮湿与干燥别、照明别等。 地区的层别:海岸与内陆别、国内与国外别、南区与北 区别、东区与西区别等。 制品的层别:新旧品别、标准品或特殊品别、制造别等 良品与不良品别、包装别、运搬方法别等。
QC七大手法的制作及实例
三、柏拉图
绘制柏拉图可以按照下列步骤进行: 1.收集数据; 2.把数据分类好的项目进行汇总,由多到少进行排 序,并计算累积百分比; 3.绘制横轴与纵轴刻度,注意纵横坐标要均衡匀称 4.绘制柱状图; 5.绘制累计积分曲线; 6.记入必要事项(如总检查数、不良数、检查者、 绘制者、日期等); 7.分析柏拉图。

QC七大手法培训教材(PPT 82页)

QC七大手法培训教材(PPT 82页)
下左表是表示从接到顾客要求点检修理的电话至与 顾客接触答应处置的时间的查检表,将之层别为A地区 和B地区之后即如右表所示,可知A地区已经迅速确实地 采取服务行动了。
QC七大手法-层别法
QC七大手法-层别法
又如有机械A、B、C切削同一种类的零件,由于机械设备的精 度、作业员等原因,切削零件的直径值分别为D1、D2、D3(如下 图)。假如零件的直径有变异,机械设备A、B、C所加工的零件混 在一起,则如下图所示,变异变成很大。此时以机械别层别,便可 很方便地找出A、C的加工品有不良品出现,进而就能采取措施改 善问题了。
QC七大手法-柏拉图
QC七大手法-柏拉图
QC七大手法-柏拉图
QC七大手法-柏拉图
QC七大手法-柏拉图
QC七大手法-柏拉图
发生数
200
180
160
140
120
100 40%
80
60
40
20
0 作业员技术不足
XLY型产品不良分析
76%
85%
92%
100%
65%
作业员常不在
原料品质欠佳
机器故障
(六)查检表的使用法
·可作为数据收集的记录用纸; ·可用于不良发生状况的记录或报告; ·可使用于不良发生原因的调查; ·可用来确认作业的实施、机械整理妥善与否等的情况; ·可用来点检预防不良、事故,以确保安全。
(七)查检表活用的步骤
步骤1:明确目的
明确收集数据的目的。数据若仅仅收集并无意义,需 根据数据采取措施才行。因而要考虑所收集的数据如 何使用。
步骤9:标准化
对改善有效的方法制定成标准,并以此实施教育训练, 使相关人员遵守之。 活用步骤:
QC七大手法-柏拉图

QC7大手法培训课件(共59张PPT)

QC7大手法培训课件(共59张PPT)

2
5
频数 累计百分率
90.00% 80.00% 70.00%
450.00%
40.00% 30.00% 20.00% 10.00%
60.00%
3 1
C D F M 其它
0.00%
品管七大手法
三.柏拉图的作用:
寻找主要问题或影响质量的主要原因
350 300 250 200 150 100 50 0 A H C 频数 累计百分率 100.00% 90.00% 80.00% 70.00% 60.00% 50.00% 40.00% 30.00%
扩孔
刀具刃度 乳化剂
磨孔
技术 研磨剂
刀痕
走偏 乳化剂
刀具材料
技术 刀具磨损
孔 粗 糙 度 达 不 到 要 求
钻孔
铰孔
品管七大手法
展开类型(3): 按原因罗列
铁屑清 除干净 吃刀深度 不一致
间隔过大 机床振动 阀芯磨损
油泵压力 不足
油泵渗漏
刀具 硬度低
材料选用不当 磨刀退火
工人技术 量具失检
控制治炼
B
C
次要问题
更次要问题
累计在80%-95%左右
累计在95%-100%左右
品管七大手法
特性要因图
●因果图 ●鱼骨图
品管七大手法 定义:一种能一目了然的表示结果(特性)与(影响特性
的要因)原因之影响情形或两者间关系之图形.
原因展开
方面
项目 主干
结果
品管七大手法
目的:通过图形的绘制来展开影响结果的各种原因,并 以此为基础寻求主要原因. 适应范围:品质纠正、预防和改善过程中均适应
22.3%
20.1% 6.4% 5.6%

QC七大手法培训教材(PPT 46页)

QC七大手法培训教材(PPT 46页)
况下,应考虑减少波动。
(2)当直方图不满足公差要求时:
(c)必须采取措施,使平均值接近规范的中间值 一。
(d)要求采取措施,以减少变异(波动)。 (e)要同时采取(c)和(d)的措施,既要使平均值接
近规格的中间值,又要减少波动。
❖ 四、调查表
❖ 质量管理要用数据说话,因此,要收集数据。 收集数据的根本点是数据要清楚地反映现状。实 际收集数据时,方法要简单,数据处理要方便。 通常,可用调查表来实现这一目的。
❖ 5.平顶型。当几种平均值不同的分布混在一起, 或过程中某种要素缓慢劣化时,常 出现这种形 状。
❖ 6.双峰型。靠近直方图中间值的频数较少,两 侧各有一个“峰”。当有两种不同的平均值相 差大的分布混在一起时,常出现这种形状。
❖ 7.孤岛型。在标准的直方图的一侧有一个“小 岛”。出现这种情况是夹杂了其他分布的少量 数据,比如工序异常、测量错误或混有另一分 布的少量数据。
❖ (3).确定对数据进行分类,如:或按不合格类 型分,或按不合格发生的位置分,或按工序分, 或按机器设备分,或按操作者分,或按作业诉 讼法分等等。
(4). 确定收集数据的方法。
第二步,设计数据记录表,下表是某铸造企业在 调查铸件质量问题时的案例。
第三步,填表统计。 第四步,制作排列图用数据表,表中列有各项不
(2)机器:机器、设备、工具、模具、仪器;
(3)原材料:制造商、工厂、批次、种类;
(4)作业方法:作业环境、工序先后、作业安排、 作业方法。
❖ (四)排列图的注意事项
❖ 1.制作排列图的注意要点

(1)分类方法不同得到的排列不同。

(2)抓住“关键的少数”,在排列图上通常
把累计比率分为三类:在0%~80%间的因素为A类

QC七大手法培训教材(PPT 78页)

QC七大手法培训教材(PPT 78页)

第一次做
不认真
技术水平低
火力不足
一层原因

火开的小
未培训



油不热

肉质不好
火候不好
未用淀粉

肉中有筋
量大
炒时间长
竖丝切肉 刀工不好


关联图
● 原理:
采用逻辑关系,理清复杂问题,整理语言文字资料的一 种方法。
● 用于解决:
关系复、因素之间有相互关联的原因与结果或目的与手 段等单一或多个问题的图示技术。
不良项目
不良数 不良率% 累积数 影响度% 累计影响度%
收敛不良
57
3.9%
57
几何失真
34
2.3%
91
白平衡不良
28
1.9%
119
敲闪
17
1.2%
136
无画面
14
1.0%
150
画面倾斜
13
0.9%
163
不其良他率=各项不良7数/总检0.查5%数*10017%0 影总响检度查数=各项不良数/总不良数*100%1450
● 因果与包容关系的转换:
做关联图不仅要考虑因果关系,也要考虑包容关系。当按因果图会 做成枣核状时(如上图),应及时转换为包容关系来处理(如下图)
夏季易得肠道病 夏季易得肠道病
使用病人碗筷 喝生水 饭前不洗手
卫生习惯不好
卫生习惯不好
使用病人碗一个系,是某个质量问题与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图 形特征象大树一样,“层层包容”,因此可以系统的把某个问题分解 成许多组成要素,显示相互之间的逻辑和顺序关系。通过对系统的描 述,展示事物的面貌,探求达到目的最适宜的方法。

qc七大手法培训课件(PPT 58页)

qc七大手法培训课件(PPT 58页)

(4)直方图的制作方法 *举例*
某制药公司9月1日至9月30日制造了一批感冒药品,约1 万个,每天抽取5个,对重量进行测定,取得下列数据: (标准为13.75±1.05g)
感冒药品的重量(g)






⑦ ⑧⑨⑩
A
13.8 14.2 13.9 13.7 13.6 13.8 13.8 13.6 14.8 14.0
对照相机组装工位发生的不良品,按“日期”和“不 良项目”分类。
层别法可以说是“收集和整理数据时所必须遵循的一种基本思考方法”。 层别法的思考方法也被下列的一些手法采纳: *排列图是把分层后的数据表示为柱图进而按大小顺序排列、标出累计曲线后所形成的图。 *特性要因图也是在对原因系列(要因)按大骨、中骨、小骨进行分层之后形成的。 *记录用的数据表也对数据进行分层,可以方便的收集数据。
二:分层的方法
进行分层时,原则上必须选择对特性(结果)产生影响的要素,作为分层的标 准(项目)。
标准(项目)
1.时间经过 2.作业员的差异
具体内容
小时、上午、下午、刚开始作业时、刚结束作业时、白天、夜晚、日期、星期、周、 月、季度
作业员、男、女、年龄、岗龄、班次、新人、熟练工
3.机器、设备的差异
机器设备、型号、新旧、生产线、工具夹
7.其它
新产品、老产品、初始化产品与其他、良品、不良品、包装、运输方法
三、柏拉图
㈠ 什么叫柏拉图
在制造过程中,总会出现一些不良的情况。将这些不良项目按数据的大小顺序 自左向右进行排列而列出的图。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哪些项目有问题,影响的程度 如何,我们可以针对重要的项目进行调查、分析,采取可行的改善措施。柏拉图就 是利用统计的手法,以图的形式将这些不良现象表现出来。

QC七大手法培训课件(PPT 60页)

QC七大手法培训课件(PPT 60页)

无意识作业 基盘碰撞
伤痕不良
过度接触基盘
方法 产品名:XXX 分管人:红魔

移动时插件互相 碰撞
设备
产品生锈 传送带间隔过大
题目:伤痕不良的原因分析 制作人:XXX 制作时间:08年7月27日
五、分层法
定义:
针对部门别,人别,工作方法别,设备,地点等所收集的数据,按照 它们共同的特征加以分类,统计的一种分析方法.即为了区别各种 不同的原因对结果的影响,而以个别原因为主,分别统计分析的一 种方法.
柏拉图测试题
三、散步图
定义:为研究两个变量间的相关性,而搜集成对二组数据(如温度与湿度或
海拔高度与湿度等),在方格纸上以点来表示出二个特性值之间相关情 形的图形,称之为“散布图”.
作用:用来发现、显示和确认两组相关数据之间的相关程度,并确定其
预期关系.
注意点:
§搜集足够的资料,至少30对; §横坐标表示资料(原因),纵坐标表示因变数(结果); §正确判断变数之间的关系; §因果图的后续工作,提供直观的相关性验证;
4.5因果图作法:
1. 明确要解决的质量问题,画出主干线(背骨)和鱼头。
2. 明确影响质量的大原因,画出大原因的分枝线(大骨) 。
3. 分析、寻找影响质量的中原因、小原因... ... 画出分叉线。
4. 对于主要的、关键的要因,分别用显著符号标记出来,以示突出和重要。要
因,以3-5个为宜,用圆圈“○”或方框“□” 框起来,作为制订质量改进措施的重 点考虑对象。
*收集数据的时间不宜太长,一般以1-3个月为好。 *视具体情况,首先解决紧迫问题, *在采取措施后,为验证其效果还要重新画出排列图,以进行比较。
(元)
支 出 金 額

QC七大手法培训教材(PPT36页).pptx

QC七大手法培训教材(PPT36页).pptx
0. 80
GAP ( mm)
UCL= 0.70
0. 70
CL= 0. 65
LCL= 0.60
0. 60
0. 5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பைடு நூலகம்
14
15
16
17
18
19
20
管制 圖
五.舉例說明:
2.U-CHART(計數值) UL U =U UCL U =U+3δ LCL U =U-3δ
直 方圖
周二
周三
散布圖
一.散布圖的用途
1.檢視是否有离島情形﹐亦即有無极端大或极端小的點子應予 去除后﹐再行分析﹒
2.檢視是否未予層別﹐而應采層別措施的情形﹒ 3.測出二雙數間的有無關系﹒ 4.自變數以對因變數間的關系如成為直線變化,可依散布圖求出
直線方程式,以為訂定標准之用﹒
散布圖
(二).散布圖的分類
Ⅱ.第二種錯誤: (β) (該判錯者不判錯) 原來之群體平均為μ1,標准差為σ,現因某原因其平均值已自 μ1轉變為μ2(即群體已經改變). 凡屬于 μ2這一部分都不是我們所需要的,可是因為μ2之一部分(斜線部分)仍然在μ1這一邊的 ±3σ範圍內,如從該部分抽驗,則會誤判μ2情況為正常.也就是講制程已發生本質之改變,而樣本 因波動原因落在管制界限以內,因而使檢驗人員判斷錯誤,認為此為正常情況,而喪失尋找非機遇 原因之機會,造成不良品增加.
2. 依用途來分類: a. 管制用管制圖: b. 解析用管制圖:
管制 圖
五.舉例說明:
1.X-R管制圖(計量值)

CL X = X = U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ECN切入但未將已包OK板作處理
針帽漏插、
未按排順檢作業
漏調
對外界來板,未按流程重流 線外包裝(CQC、維修)
材料
方法
4.4 散布图
为研究两个变量间之相关性,而搜集成对二组数据, 在方格纸上以点来表示出二个特性值之间相关情 形的图形,称之为「散布图」 欲获知品质特性与其变异原因(要因)间的关系﹐ 或特性之间的关系﹐对品质的管理或改善将有莫 大的助益﹐调查此关系﹐有助于下列事项﹕
4.1.2 查检表—范例 生产线机种切换查检表
查 检项 目 NO
1
SOP是否准备好
2
ECN CCN及相关资料是否准备好
3
所有材料是否备好
4
TEST程序有无确认好
5
工治具是否确认好
6
包装方式是否确认
7
贴序号及其它材料是否确认好
8
一些特殊要求事项是否确认好
查检结果OKNG源自备注4.2 柏拉图
使品质发生变异﹐或做出不良品的原因甚多。然 而﹐其中有影响非常大的原因﹐亦有影响微小的 原因。通常在未充分做好制程管理的情况﹐大约 有三大原因对全体有80%以上的影响。例如为了减 少不良﹐对前三大原因加以改善﹐便可以使全体 不良减半。要对所有的原因加以改善并非易事﹐ 效果亦小。为获知何者为重大原因﹐或影响有多 大时﹐可以利用柏拉图(Pareto diagram,Pareto系意大 利的经济学者)。
2. QC七大手法的特点
a. 制做简单容易—不需要复杂的计算或困难的绘图 ﹐只需要短时间的学习﹐即能运用自如。
b. 一目了然—绘制成图表﹐有助于容易了解 c. 大家都可以利用—在工作部门的管理﹑改善活动
及品管圈活动上﹐大家都可以利用。 d. 应用范围广泛—无论是制程的管理或改善﹑品质
保证﹑品质设计﹐或是销售管理﹑新产品开发等 ﹐在企业的任何活动皆可应用。 e. 实用—对解决身边周围的问题﹐具用实用性﹐且 容易获得效果。
因此﹐对重要的制程﹐如长期间连续使用管制图 ﹐不但可以扮演发生异常时的警报作用﹐亦可探 讨及去除发生异常的原因﹐以预防将来再次发生 同一原因的异常。
4.5.2 管制图—种类
依统计量分类
1.计量值管制图所 所谓计量值管制图系管制图所依据之数据均属于由量具实际量测而得.如长度.
重量.成份等特性均为连续性者. a.平均值与全距管制图(X-R chart) b.平均值与标准差管制图(X-O chart) c.中位值与全距管制图(X-R chart) d.个数数据管制图(X chart) e.最大值与最小值管制图(L-S chart)
4.5 管制图
品质管制图简称管制图(Control chart),系美国贝尔实 验室年轻工程师哈特(W.A.Shewhart)所发明﹐故亦称 为修哈特图。此图可以分析制程是否在安定状态? 或制程保持在安定状态?
管制图为表示变异的界限﹐在图上绘制兩条管制 界限线。在图上绘点﹐表示制程状况或品质的特 性﹐如果点落在两条管制界限线之间﹐表示制程 呈安定状态﹔又适逸出管制界限线﹐则判定制程 发生异常。
QC七大手法培训教材
1. QC七手法概述
※ 作业的结果或多或少皆有变异存在﹐这些变异的 形成﹐背后都有某些原因。为维持结果安定﹐乃 有必要发拙造成结果变异的主要原因﹐从这些原 因着手﹐进行品质的改善工作﹐亦即﹐为维持作 业结果(包含产品﹑业务)的品质﹐必须掌握原因与 结果的关系.
※ 品管手法系从少数数据获取较多可靠﹑客观资讯 的最有效手段﹐它可广泛应用在品质的开发﹑改 善﹑管理等活动上﹐品管常用的手法有七个﹐一 般皆称为品质管制的七个道具或七项手法。
4.3.3 特性要因图—范例
針帽漏插、漏調原因分析魚骨圖(一)

設備(資料的掌握)
DIP作業員注意力不集中,未插
替位人員頂位前未能全面 了解工作項目
TEST趕產時,緊張漏調
PARK線出現異常堆板時, 誤將不良放下
包裝目檢工位注意力不集中
SOP備注不詳細或未 有注明作為檢查項目
DIP新進人員跟不上線,漏插 來料過松,搬運過程中脫落
2.计数值管制图 所谓计数值管制图系管制图所依据数据均属于以单位计数者.如不良数,缺点
1). 掌握原因﹐以有效地改善特性的变异 2). 求特性的品质水准最适之原因之条件 3). 求调整最终特性的中间特性 4). 检讨管理特性的省略 5). 选择代用特性
4.4 散布图—制做
绘制散布图的步骤如下﹕ 1). 量测对应的数据(x﹐y)。 2). 在方格纸上﹐横轴取量测值x值的刻度﹐从轴取 量测值y值的刻度。 3). 将数据(x﹐y)绘点在方格纸上。同一点有2个以 上时﹐以⊙ ﹑◎ 等表. 示。又数据个数多时﹐可以 相关表(二次元的次数表)表示 4). 记录数据个数等参考事项。
品质是受制程上甚多原因(要因)影响的结果。因此﹐ 明了这些原因与品质结果的关系﹐即可以经济的做出 目的品质﹐决定控制何种原因在那一个水准。然而﹐ 在现实的制程上﹐往往原因A又是原因A1的结果﹐而A1 又是A2的结果等错综复杂的关系。因此﹐难以将所有 原因与品质特性的关系﹐以数量化求得。为此﹐仅找 出影响特别大的要因﹐求其关系﹐以决定最适制程条 件。为显示原因结果的关系﹐ 通常使用特性要因图 (Cause and effect diagram). 特性要因图系在箭线右端写上特性(结果)﹐在箭线上 写原因﹐再将原因细分﹐有体系的标示其因果关系。
4.2.2 柏拉图—制作
绘制柏拉图的步骤如下﹕ 1). 在一定期间收集不良数据。 2). 依原因﹑状况﹑位置等加以分层﹐计算个数。 3). 依个数多的顺序排列﹐做成次数图。 4). 求相对累计次数﹐并绘制折线图。 5). 记录收集数据的期间﹑检验数据﹑制图者等有 关事项
4.2.3 柏拉图—范例
4.3 特性要因图;
4.3.2 特性要因图—制做
绘制特性要因图的步骤如下﹕ 1). 决定品质特性。 2). 在纸上从左向右绘一箭线﹐在箭头上写品质特性。 3). 列举影影品质特性的全部原因。由有关人员利用
脑力激荡朮列举原因﹐为一有效方法 4). 原因较大者写在大枝﹐层于其分类者﹐以小枝写
在其周围。可依制程顺序或4M(材料﹑机器﹑加工 方法﹑作业员)等加以分类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