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成岩石学 复习要点
岩石学C课程总结(火成岩、变质岩)

浅成岩 深成岩
金伯利岩
橄榄岩 辉石岩 角闪石岩
辉绿岩
辉长岩 橄长岩
闪长玢岩 花岗斑岩
闪长岩 二长岩 正长岩
正长花岗岩 二长花岗岩 花岗闪长岩
火成岩各论
1、酸性岩类: 花岗岩-花岗斑岩-流纹岩的基本特征(化学成分、 矿物成分、结构构造)及进一步分类命名原则。
2、中性岩类: 闪长岩-闪长玢岩-安山岩、正长岩-正长斑岩-粗面 岩、二长岩-二长斑岩-安粗岩的基本特征及进一步分 类命名原则。
第四章 岩浆的形成与演化
岩浆的演化
• 岩浆的分异作用*
岩浆结晶分异作用 * :是指由于岩浆中结晶的固相物质的分离而 使 残余岩浆成分发生变化的作用。
其他:由扩散产生的分异;熔离作用;气体搬运作用 鲍温反应系列的岩石学意义:可以解释岩浆中矿物的结晶顺序和
共生规律; 两个系列结晶温度相当的矿物可以共生;解释了暗 色矿物间的反应边结构和斜长石的正环带结构;玄武质岩浆经分 离结晶可逐渐形成较酸性的岩浆。
3、基性-超基性岩类: 超基性深成岩(橄榄岩、辉石岩、角闪石岩)、基性岩 (辉长岩-辉绿岩-玄武岩的基本特征及进一步分 类命 名原则。
• 注意常见岩石的概念解释,如何谓花岗岩或安山岩?
• 注意对比同类成分的深成岩、浅成岩和火山岩的异同点
第四章 岩浆的形成与演化
岩浆的形成:条件
岩浆源区 T. P. n…... 岩浆
第一篇 火成岩
主要内容 第一章 岩浆与岩浆作用 第二章 火成岩的基本特征 第三章 火成岩的分类 第四章 火成岩各论(实验课) 第五章 岩浆的形成与演化
第二章 火成岩的基本特征
1、火成岩的化学成分: 大致了解各类岩石中SiO2含量以及与其它主要氧化物之 间的相关性。
岩石学知识要点归纳总结

岩石学知识要点归纳总结岩石学知识要点归纳总结在地球表面和地壳深处,我们可以发现各种各样的岩石。
岩石学是研究岩石的起源、组成、结构和演化的学科。
了解岩石学的基本概念和知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地球的形成和演变过程。
本文将总结归纳岩石学的要点,从岩石的分类到岩石的成因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岩石的分类根据岩石的组成和形成过程,我们可以将岩石分为三类: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1. 火成岩:火成岩是由地球内部熔融的岩浆冷却凝固形成的岩石。
根据岩浆冷却的速度和岩浆的成分,可以分为火山岩和深成岩两类。
火山岩是由快速冷却的岩浆形成的,例如玄武岩和安山岩;深成岩则是由缓慢冷却的岩浆形成的,例如花岗岩和二长岩。
2. 沉积岩:沉积岩是由岩屑、有机物或溶解物质在水或风的作用下沉积形成的岩石。
根据成岩过程,可以分为碎屑岩、化学岩和生物岩。
碎屑岩是由物理风化过程形成的,例如砂岩和泥岩;化学岩是由溶解、沉淀和结晶过程形成的,例如石膏和方解石;生物岩是由生物遗骸和有机碎屑形成的,例如石灰岩和煤。
3. 变质岩:变质岩是在高温、高压和化学作用下形成的岩石。
根据变质程度,可以分为低度变质岩、中度变质岩和高度变质岩。
低度变质岩例如片麻岩,中度变质岩例如云母片岩,高度变质岩例如麻粒岩。
二、岩石的成因岩石的成因可以从岩石的形成过程和成分变化来考虑。
1. 火成岩的成因:火成岩形成的主要过程包括岩浆的产生、上升和冷却。
当地球内部的岩石熔融形成岩浆,由于密度较大,岩浆从地壳下升至地表,尽量快速冷却使岩浆凝固,形成火成岩。
2. 沉积岩的成因:沉积岩形成的主要过程包括岩屑的风化侵蚀、搬运和沉积。
当岩屑遭受风化侵蚀后,经过水流或风力搬运到沉积盆地,随着时间的推移,沉积岩层逐渐形成。
3. 变质岩的成因:变质岩形成的主要过程包括岩石的高温和高压作用。
当岩石受到地壳深部的高温和高压作用时,其结构、组分和形态将发生改变,从而形成变质岩。
三、岩石的特征和鉴别通过观察和研究岩石的外观特征、矿物成分和结构组合,可以对岩石进行鉴别和分类。
火成岩总结.

❖色率-暗色矿物在火成岩中的体积百分含量。
2. 矿物的含量及作用分类 ❖主要矿物:指在岩石中含量多,并在确定岩石大类名称 上起主要作用的矿物。 ❖次要矿物:指在岩石中含量少于主要矿物的矿物。 ❖副矿物:指在岩石中含量很少,在一般岩石分类命名中 不起作用的矿物。
3、矿物的成因分类 (1)原生矿物:在岩浆结晶过程中所形成的矿物,如橄榄石、 辉石、角闪石、云母、长石、石英等。也包括部分岩浆作用晚 期析出的富含挥发份的矿物,如电气石、萤石等。 (2)他生矿物:一般在正常的岩浆岩中不出现,多半是由于 岩浆同化了围岩和捕虏体使其成分发生变化而形成的。如钙铁 榴石、硅灰石等。堇青石、红柱石等富铝矿物。
绪论
一、岩石及岩石学
1.岩石 概念:岩石是天然产出的由一种或多种矿物(包括火山玻 璃、生物遗骸、胶体〕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构造的矿物 集合体。 它是组成地壳及地幔的固态部分,是地质作用的 产物。
岩石概念强调: (1) 必须是天然产出的、固态的,例如固结的水 泥、陶瓷、石油等不是岩石。 (2) 有稳定的外形,须具有一定的结构和构造, 例如土壤,不是岩石。 (3) 是矿物的集合体,说明岩石的组成单位是一 种或者多种矿物。 (4) 少数的岩石,由火山岩中的火山玻璃、沉积 岩中的胶体、生物遗骸,也是岩石。
(二)微量元素 总量<1%,或称痕量元素
学习火成岩时应该要弄清楚的问题

学习火成岩时应该要弄清楚的问题1.火成岩的概念2.火成岩的野外特征3.岩浆、熔体的概念及其联系4.如何识别岩浆的侵位机制?5. 岩浆形成的两个最基本条件6. 岩浆的哪些物理性质影响其运移速度及停留部位?7.应用岩浆性质的知识解释为什么在自然界玄武岩和花岗岩出露最多?8熔融岩浆热能如何积累?9野外如何区别侵入岩和喷出岩?10.用过冷条件下岩浆中晶体的成核和生长的过程阐明不同侵入深度侵入岩结构上的可能变化。
11研究火成岩结构的意义何在?12火成岩的主要化学成分13化学分析结果在火成岩研究中有什么用处。
14火成岩的命名15如何处理火成岩的微量元素测试数据?这些数据在研究中有什么作用?16超镁铁质岩的两种成因及两种成因如何区别?17超镁铁质岩的研究意义何在?18层状超镁铁质-镁铁质岩的成因是什么?19什么是蛇绿岩,它的研究意义何在?20超镁铁质-镁铁质岩如何分类?常见类型有哪些?21综述橄榄岩和辉长岩的岩石学特征22玄武岩的成分与哪些因素有关?23不同构造背景的玄武岩成因和成分有哪些不同?24如何区分拉斑玄武岩和碱性玄武岩25花岗岩和花岗质岩在概念上有何区别?26.花岗岩如何分类命名?27.如何区分原地花岗岩和非原地花岗岩?28.简述花岗岩的成因29.不同源区的花岗岩有哪些矿物和化学成分的差别?30.A型花岗岩与S型花岗岩如何区别,有何相似之处?31.安山岩主要产出的构造环境是什么?总结一下它的成因?32.对比流纹岩类与花岗岩类岩石的成因。
33.不同火山碎屑流相的火山碎屑有什么特点?34.如何区分安山岩和玄武岩?35.同是酸性岩,为什么花岗岩在自然界出露远多于流纹岩?36.安山岩的矿物成分为什么与化学成分相当的闪长岩不同?37.原生岩浆可通过哪些方式演化为进化岩浆?38.岩浆房中的结晶分异作用有哪几种方式,各有什么特点?39.岩浆混合作用受哪些因素的制约?40.怎样识别同化混染作用?41.试用不同的岩浆演化方式解释一例侵入体的成因?。
岩石学复习大纲

1、岩石的定义与成因分类: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定义:由矿物或类似矿物的物质(如有机质、玻璃、非晶质等)组成的固体集合体成因分类:(1)火成岩或称岩浆岩,是指岩浆冷却后(地壳里喷出的岩浆,或者被融化的现存岩石),成形的一种岩石。
(2)沉积岩是在地表不太深的地方,将其他岩石的风化产物和一些火山喷发物,经过水流、空气或冰川的搬运、沉积、成岩作用形成的岩石。
(3)变质岩是指受到地球内部力量(温度、压力、应力的变化、化学成分等)改造而成的新型岩石。
2、三大类岩石的定义、基本特征3、岩浆形成的过程(部分熔融和岩浆分凝)和条件(增温、降压、加水)部分熔融——由于岩石中各种矿物的熔点不同,当其中的易熔矿物发生熔融时,难熔矿物还残留在原地,因此自然界中的绝大部分熔融过程是部分熔融,产生熔体;岩浆分凝——熔体从源区岩石的粒间分离集中成岩浆房;增温:如地幔柱降压:如洋中脊加水:如岛弧加水降低了矿物的熔点4、岩浆的性质(密度、粘度、温度)的主要决定因素密度:(1)基性岩浆的密度大于酸性岩浆;(2)岩浆在温度高时的密度小于温度低时的密度;(3)压力大时的密度大于压力小时的密度。
粘度:(1)SiO2的含量:SiO2的含量越高粘度越高(2)温度:温度越高粘度越低(3)挥发分:一般来说,岩浆中的挥发组分越多,则岩浆的粘度越低,因为挥发组具有使Si-O四面体解聚的能力温度:(1)岩浆的成分,成分越基性,温度越高。
(2)岩浆中的水分压(PH2O),PH2O越大,岩浆温度越低。
5、鲍温反应系列橄榄石富钙长石辉石钙钠长石角闪石中性长石右边即斜长石(富钙→富钠)黑云母碱钠长石钾长石白云母石英6、火成岩的结构:结晶程度、颗粒大小、晶体形态、自形程度结晶程度:岩石中晶质(矿物)与非晶质矿物(玻璃)的数量比。
全晶质结构、半晶质结构、隐晶质结构、玻璃质结构颗粒大小:斑状结构中,大颗粒称为斑晶、小颗粒称为基质,斑晶和基质往往是二期结晶形成的产物,斑晶形成早,基质形成晚。
火成岩石学复习

岩浆在上升的过程中,与围岩接触,捕虏围岩,可以对花岗岩体的成分变化产生影响。同样,多期次、不同来源的 岩浆混合也可以对花岗岩体的成分变化产生影响。 8.玄武岩的分类及成因 对于玄武岩,可以用 TAS 图解分类,也可以用微量元素分类。其中典型的如苦橄岩其 Mg 大于 12% 科马提岩 Mg 大于 18%。也可以根据 Na2O+K2O 分为碱性和亚碱性: 其中碱性岩和钾质岩/超钾质岩的特点见 1.拉斑玄武质岩石见 2. • 成因:地幔的部分熔融形成玄武岩。当然地幔的热状态不 允许全部熔融 • 部分熔融有两种产物: 熔体(易熔组分)+残余(难溶组 分) 地幔橄榄岩部分熔融 玄武岩 玄武岩部分熔融 安山岩,花岗岩 地幔岩=1 份拉斑玄武岩+ 3 份橄榄岩残余 玄武岩不等于原始岩浆。 9.岩浆的种类: 原生岩浆(primary magmas):直接由地幔熔融产生的岩浆。从地幔 源区产生后,没有经过成分的改变,而直接上升到地表,即在上升过程中,既无分异,也无混合或同化混染。 。 演化岩浆(evolved magmas):由原生岩浆演化而形成的岩浆 母岩浆( parental magmas ) :能够通过各种作用(分异、同化、混染)产生派生岩浆的独立的液态岩浆。它既可以是 原生岩浆,也可以是演化岩浆。 派生岩浆(derivative magmas):由母岩浆派生出来的岩浆。 10.水的作用:见 3 11.玄武岩的成分多样性: (1)不同的岩浆源区:地幔:玄武岩浆、碧玄岩浆、霞石岩浆、苦橄岩浆、科马提岩浆、金伯利岩浆、碳酸岩岩浆; 地壳:花岗岩类;俯冲带(地幔、洋壳、陆壳) : a.俯冲洋壳:由于脱水,产生含 Si 高的流体,以产生“ 安山 岩浆 ”, 埃达克岩(adakite)。b.地幔楔性区:从靠近大洋的岛弧拉斑玄武岩(TH),向大陆 K 增高,变成碱性玄武岩 浆。 如果源区富 Al,岩浆先结晶钙长石(An) ,后结晶透辉石(Di) ,总体 An > Di; 源区富 Mg,岩浆先结晶透辉石(Di) ,后结晶钙长石(An) ,总体 Di > An。 (2)分离结晶作用:层状岩体和岩浆底侵作用。 (3)岩浆混合:镁铁质岩浆多来自地幔,而长英质岩浆的源区则是地壳 (4)同化混染 12.拉斑玄武岩和碱性玄武岩的区别和鉴定 1、没有斑晶很难辨认 拉斑玄武岩(TH) 碱性玄武岩(AB) 橄榄石 无或少并有 Opx 反应边 少或多 并无 Opx 反应边 斑晶 普通辉石 低 Ca 贫 T i 高 Ca Ti Al 可具砂钟构造 斜方辉石 Br 或 Hyp 不含 斜长石 An50-An80 An40-An60 斜长石 (同斑晶) An20-60 基质 单斜辉石 Aug+Pig Aug/Ti-Aug 橄揽石 无 可有 2、拉斑不可能通过结晶分异变成碱性 3、斜方辉石包裹橄榄石,反应边结构 4、鲍文反应序列与环带和反应边结构:一种矿物在另一种矿物上形成反应边,或单个矿物内部不同成分的环带, 说明岩浆与早形成的矿物之间是不平衡的。例如,玄武岩中可见橄榄石有紫苏辉石的反应边;安山岩中常见环带状 斜长石。 13.底侵作用: 地质地球化学标志: (1)地壳加厚:意大利 Ivrea 地区地壳加厚 7km ,澳大利亚昆士兰地区加厚 8km; (2)地壳
岩石学知识点总结

岩石学知识点总结一、岩石的分类岩石按照其成因和组成特征可分为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1.火成岩火成岩是地壳深部岩浆冷却结晶形成的岩石,根据其成因和结晶环境可以分为深成岩、浅成岩和喷发岩。
深成岩的结晶环境在地壳深部,例如花岗岩、辉石岩等;浅成岩的结晶环境在地壳浅部,例如安山岩、玄武岩等;喷发岩是火山活动喷发出来的岩浆凝固的产物,例如玄武岩、安山岩等。
2.沉积岩沉积岩是由岩屑、碎屑、沉积物和有机体在地表贮存形成,经过压实、胶结等过程形成的岩石。
根据其沉积环境的不同,可以分为陆相沉积岩和海相沉积岩。
陆相沉积岩是在陆地上形成的沉积岩,例如砂岩、页岩等;海相沉积岩是在海洋中形成的沉积岩,例如石灰岩、泥岩等。
3.变质岩变质岩是在高温、高压环境下,原有的岩石发生了化学、结构和矿物组成的变化形成的岩石。
根据其形成的方式可以分为构造变质岩、接触变质岩和动力变质岩。
构造变质岩是在板块构造作用下形成的变质岩,例如片麻岩、辉岩等;接触变质岩是在火成岩与周围岩石接触作用下形成的变质岩,例如片麻岩、云母片岩等;动力变质岩是在构造变形过程中形成的变质岩,例如绿片岩、云母片岩等。
二、岩石的成因岩石的成因是指岩石形成的原因和过程。
在地质过程中,岩石的形成有多种成因,主要包括火成作用、沉积作用和变质作用。
1.火成作用火成岩是地壳深部岩浆冷却结晶形成的岩石,是由火成岩浆冷却、结晶和凝固形成的。
火山喷发活动是火成岩形成的主要过程,火山口的火山岩、玄武岩、流纹岩等都是火山喷发的产物。
2.沉积作用沉积岩是由陆地上或海洋中的岩屑、碎屑、沉积物和有机体在地表贮存形成。
沉积作用是陆地和海洋中岩屑和沉积物经过沉积、压实、胶结等过程形成沉积岩的过程。
3.变质作用变质岩是在高温、高压环境下,原有的岩石发生了化学、结构和矿物组成的变化形成的岩石。
变质作用是原有的岩石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发生化学和结构的变化形成的,通常发生在板块构造作用和构造变形过程中。
三、岩石的变质岩石变质是指岩石在高温、高压、化学等条件作用下,发生了矿物成分、结构和组成的变化。
岩石学笔记-第二篇 火成岩

第二篇火成岩第二章岩浆与岩浆作用岩浆是由已存在的地幔或地壳岩石经熔融或部分熔融形成的, 它可以全部由液相的熔体组成, 也可以含有部分固态物质和挥发分。
由于岩浆源区的岩石主要为硅酸盐, 岩浆的主要组成也为硅酸盐。
当岩浆产生后, 在通过地幔和/ 或地壳上升到地表或近地表的途中, 发生各种变化的复杂过程称为岩浆作用 (magmatism)。
源区:上地幔地壳成分:硅酸盐挥发分固体物质高温粘稠的熔融体分类:岩浆喷出地表形成的火成岩称为喷出岩(extrusiverocks) ; 侵入于地壳中的称为侵入岩(intrusive rocks)。
原生岩浆:原生岩浆 (primary magma) 是由地幔或地壳岩石经熔融或部分熔融作用形成的成分未发生变异的岩浆。
特点:成分未发生变化母岩浆:能够通过各种作用 (分异作用、同化作用、混合作用等) 产生派生岩浆的独立的液态岩浆称为母岩浆(parent magma)。
因此原生岩浆可以成为母岩浆,但母岩浆不一定是原生岩浆。
如玄武岩浆可通过分异作用产生安山岩和英安岩, 从而形成了玄武岩—安山岩—英安岩系列。
经分异作用产生的派生岩浆又可称为进化岩浆 (evolved magma) , 分异作用强的表示其进化程度高。
亏损地幔:液相中的元素随着熔融作用不断地移出地幔源区进入岩浆。
关键词:富集地幔地幔交代作用地壳物质重新返回地幔的再循环作用。
原生岩浆主要类型:玄武岩浆、花岗质岩浆和安山岩浆。
原生岩浆冷却结晶可以形成火成岩,派生岩浆形成各种各样的火成岩。
二、岩浆的形成与运移:岩浆形成的两个最基本的条件是: 1.源区的岩石, 即地幔或地壳的岩石作为熔融岩浆的母岩; 2.足够热能的积累。
岩浆源区岩石特征的3种了解途径:①、寻找岩浆中的深源捕虏体如碱性玄武岩类、金伯利岩捕虏体:橄榄岩玄武岩:尖晶石橄榄岩或石榴子石橄榄岩金伯利岩:石榴子石橄榄岩深度:都源于地幔,金伯利岩源区深度大于玄武岩,石榴子石橄榄岩平衡的深度大于尖晶石二辉橄榄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填空题:*岩浆的三个基本特点:有一定的化学组成、高温、能够流动*岩浆又基性到酸性,熔融温度降低。
越基性,温度越高。
*影响岩浆黏度的主要因素有:岩浆的成分、岩浆的温度、挥发组分、岩浆中固体碎屑物数量①成分:Si、SiO2含量越高,黏度越大②温度:温度增加,黏度减小,流动性增加③挥发组分:散失溶解在岩浆中的挥发组分,黏度增大(挥发组分可抑制SiO4聚合,H2O,F)较为复杂:气泡并不多,黏度小,增加流动性;气泡很多,黏度大,降低流动性Exception:CO2④固体碎屑物数量:增多会增加黏度,*岩浆作用可分成岩浆侵入作用和火山作用,前者对应侵入岩,后者对应喷出岩。
侵入岩可分为深成岩(3—10km)and浅成岩(—3km)。
喷出岩则包括熔岩和火山碎屑岩。
与火山作用密切相关的超浅成侵入岩称为次火山岩。
一般所说的火山岩为喷出岩和次火山岩。
*岩石中的【矿物成分】受化学成分、温度、压力、挥发组分含量等物理化学条件影响其中,挥发组分:超基性、基性岩中挥发组分少,不易出现大量含OH的矿物;酸性岩中挥发组分多,大量出现角闪石、黑云母(OH),萤石及黄玉(F),绿柱石(Be铍),电气石(B硼)【very important!!】喷出岩中,水压低——基质中,不易出现角闪石、黑云母等含水镁铁矿物。
同时,由于氧逸度高—喷出岩中呈斑晶产出的角闪石、黑云母经常暗化,出现暗化边。
*喷出条件——高温低压,高温相同质多相变体——β-石英,易变辉石、白榴石、碱性长石为透长石侵入条件——低温高压,低温相同质多相变体——α-石英,碱性长石为正长石、微斜长石*A型花岗岩三A代表:碱性、贫水、非造山,碱性花岗岩是其中的一大类,将其中含有碱性铁镁矿物的花岗岩称为碱性花岗岩*矿物组分中含有挥发分的:角闪石、黑云母*Ch02 划分火成岩结构类型的基本要素:结晶程度、矿物颗粒大小、矿物自形程度、组成岩石矿物颗粒的相互关系*Ch02雏晶进一步发展为骸晶和微晶。
微晶呈纤维状,并由共同的中心向外呈放射状生长呈球状体,则称为——球粒。
球粒在正交镜下:十字形消光球粒的组成矿物:石英+碱性长石,酸性熔岩(球粒流纹岩)球颗的组成矿物:(普通)辉石+斜长石,基性熔岩*科马提岩的典型结构:【鬣】刺结构*黄长石的特殊构造:钉齿构造*环状杂岩体一般产于板块边缘的造山带中,阿拉斯加的环状杂岩体,由中心向边缘依次为纯橄岩、二辉橄榄岩、角山辉石岩、辉长岩*三类花岗岩中的特征矿物:I型:以角闪石为标志,副矿物为榍石;S型:过Al矿物,如:原生白云母、堇青石(绝对的标志)、红柱石、石榴子石(多为铁铝榴石)、刚玉A型:以碱性暗色矿物为标志,如:【钠闪石、钠铁闪石、霓石、霓辉石】——四个常常一起打包,为角闪石和辉石富钠的变种,【铁质黑云母、羟铁云母】,偶见【铁橄榄石】,副矿物中常见【萤石】*麦饭石——斑状安山岩*岩钟、岩针等熔岩穹安山岩若黏度大,形成岩钟、岩针;若黏度小,形成柱状节理*主要岩浆的作用形式:结晶分异作用、同化混染作用、岩浆混合作用、岩浆液态不混溶作用【具体看】岩浆混合作用;mixing——均匀,化学成分单一;mingling—机械混合*各种岩类侵入岩、喷出岩对应关系:(前为侵入岩,后为喷出岩)①超基性岩类纯橄岩——玻基纯橄岩(麦美奇岩)辉石橄榄岩——苦橄岩橄榄岩——科马提岩辉石岩——玻基辉石岩Ps:辉石橄榄岩的Mg比橄榄岩中高②基性岩类辉长岩——玄武岩③中性岩类闪长岩——安山岩二长岩——粗面安山岩正长岩——粗面岩④酸性岩类花岗岩—流纹岩花岗闪长岩—英安岩⑤碱性岩类中性碱性岩:霞石正长岩——响岩 ps:组成矿物以碱性长石和霞石为主基性碱性岩:霞斜岩——碧玄岩、碱玄岩超基性碱性岩:霓霞岩——霞石岩*玻璃质酸性喷出岩的具体分类:松脂岩、珍珠岩、黑曜岩、浮岩,其中松脂岩含水量最高,珍珠岩次之,黑耀岩含水量最低。
*影响岩石颜色的因素:颗粒大小【待补充】*根据SiO2是否饱和:过饱和岩(石英+饱和矿物)、饱和岩(饱和矿物)、不饱和岩(似长石+不饱和矿物)**饱和矿物:不与熔体中的SiO2起反应的矿物 .长石、黑云母、角闪石、辉石不饱和矿物:镁橄榄石、似长石*【皮科克钙碱指数CA】——SiO2增多,全碱增多,CaO降低,两线交点SiO2的值四个系列:碱性系列、碱钙性系列、钙碱性系列、钙性系列值越小,碱性越强;值越大,酸性越强不适用于:SiO2<45% or >70%【里特曼指数】值越大,碱性越强【莱特碱度率】值越大,碱性越强未考虑SiO2含量*橄榄石可伊丁石化富Ca斜长石——绿帘石富Na斜长石——绢云母、高岭石*斑状结构——斑晶、基质似斑状结构——斑晶、基质为显晶质,大小相差并不悬殊*成核密度:单位时间、单位体积内产生的晶核数目过冷度:岩浆的液相线温度和晶体实际结晶温度的差值晶体生长速度:单位时间内晶体粒径增长的线度大小*条纹长石:钾长石为主晶、钠长石为客晶,钾长石包裹钠长石——同时形成的结果,固溶体分解*文象结构,共结关系,同时形成*环带结构的斜长石:核部富Ca(An牌号更高),易被蚀变、交代—绢云母化、绿帘石化、碳酸盐化,被包裹但为后期交代作用所形成*对于矿物组成为碱性长石、斜长石、石英的矿物:若斜长石数量超过碱性长石和斜长石总量的2/3,则为花岗闪长岩或闪长岩;若碱性长石为主,则为正长岩;若碱性长石和霞石为主,则为霞石正长岩*似斑状结构岩石的定位深度一般较斑状结构岩石相对较大*细粒结构:过冷度较大,成核密度大、晶体生长速率小(also:隐晶质结构、玻璃质结构)粗晶结构:过冷度较小,成核密度小、晶体生长速度大*晶体的生长速度与岩浆的黏度、岩浆中挥发组分的含量有关黏度越低、挥发组分含量越高,晶体生长速率越大.伟晶岩富含挥发组分,基性熔岩比酸性熔岩结晶程度好*二长岩中的典型结构——二长结构:自形板状斜长石镶嵌在大块的他形钾长石晶体中*文象结构:碱性长石和石英的有规则连生,常见于花岗伟晶岩中蠕英结构:斜长石和石英的交生*斜长石:钠长石和钙长石的完全类质同象碱性长石:钠长石和钾长石的有限类质同象*间粒结构——粒玄结构,粗粒玄武岩安山结构——玻基交织结构*粗面结构:岩石全由钾长石柱状微晶组成,微晶略成平行排列,玻璃质含量很少*似长石矿物的代表种属:钾质似长石—白榴石、钠质似长石—霞石、方钠石、黝方石*黄长石的光性特征:中正突起、平行消光、干涉色I级灰在侵入岩中称黄长石岩,在喷出岩中称黄长岩*黄长石岩体产生于大陆裂谷环境*黄长岩类矿物的主要成分:黄长石(基质)、辉石(斑晶)、橄榄石,其次为各种似长石和黑云母。
辉石长为富Ca的透辉石和次透辉石,斑晶基质中一般不含斜长石*黄长石岩体多呈小岩墙、岩脉,常与侵入的碳酸盐体(Ca)共生,起源深度大*橄榄石的次生变化:伊丁石化(低T、氧化),绿泥石化(中T,非氧化)、蛇纹石化斜长石绢云母化*流线构造、流纹构造——判断岩浆的流向流面构造——测定岩体与围岩接触面的产状*枕状构造:基性熔岩在水下喷发特点:可判断岩层顶底关系——顶面是向上凸起的曲面,底面较平或陷入下伏枕球体间的凹陷处*侵入岩的原生节理构造:横节理、斜节理、层节理(水平节理)、斜节理*喷出岩的原生节理构造:柱状节理*由结晶作用特点和岩石组分空间充填方式所形成的构造:A型花岗岩常见的构造:晶洞构造,反应岩体定位深度较浅火山熔岩常见的构造:气孔构造、杏仁构造*常填充气孔的次生矿物:绿泥石、石英、方解石、沸石、玉髓、玛瑙、蛋白石*岩床(岩席)——黏度小、易于流动的超基性、基性岩浆岩盖(岩盘)——有足够黏度的长英质岩浆,定位深度较浅。
一般对中酸性岩体称为岩盖,对基性—超基性岩体称为岩盘岩盆——镁铁质岩浆,常为形成基性—超基性杂岩。
产:Cr、Ni、Pt族元素、V-Ti-磁铁矿岩脊(岩鞍)——背斜顶部、向斜槽部的整合侵入体*【不整合侵入体】岩墙(岩脉)——锥状岩墙、环状岩墙 related to 环状杂岩和中心杂岩岩颈(火山颈)——岩筒、岩管,金伯利岩的产状岩株(岩干)——出露面积<100km2,岩枝,中央岩株:填塞在破火山口内的岩株状侵入体,周围常有环状、放射状岩墙岩基——侵入体中规模最大,组成岩石主要为:花岗岩类岩石,褶皱带隆起区*【喷出岩的产状】顶陷式喷发:面式喷发、溢流式喷发,太古代时期,地壳厚度薄——岩浆房顶板被岩浆熔透裂隙式喷发:线状喷发,太古代到新近纪,黏度较小的基性岩浆(玄武质岩浆),现代的裂隙式喷发主要分布于大洋底的洋中脊处,陆地上冰岛型火山中心式喷发:点式/筒式喷发,强烈的爆发作用,中心点常沿断裂带分布,常见产状:火山锥、火山口、熔岩穹**火山锥:火山碎屑岩锥(火山渣锥)——always 玄武质熔岩火山锥(盾火山)——玄武质,全熔岩复合火山锥(层火山)——熔岩与火山碎屑岩互层,中性安山质岩石最为常见*火成碳酸岩区别于沉积碳酸盐岩的标志:1)岩浆通过上部地壳围岩中常有霓长岩化作用(碱质交代作用,脱碱)2)微量和稀土元素的差异:火成碳酸岩富含:Sr、Ba、Nb、Zr、Th、LREE(轻稀土)贫乏:K、Rb、HREE(重稀土)*碳酸岩主要形成于张性大地构造背景,大陆裂谷环境or大陆内部的深断裂带*黄长石火成岩:贫Si,富碱(富钾)超基性岩,镁铁矿物含量90%,黄长石10% *Ch08【基性岩类】细碧岩常和角斑岩or石英角斑岩共生细碧岩,是以Na质斜长石为主要浅色矿物的基性火成岩,主要矿物为钠长石、钠更长石、普通辉石or透辉石,缺乏橄榄石(or蚀变为蛇纹石),普遍水化、碳酸盐化,基性斜长石绿泥石化,填间结构、间粒结构、间隐结构、海相喷发——枕状构造石英角斑岩,浅色Na质酸性火山岩,一般斑状结构,尤其不含碱性深色矿物(区分与碱性流纹岩),钾长石含量越来越高—钾质石英角斑岩*高铝玄武岩—造山带,岛弧、活动陆缘*【Ch10 酸性岩】环斑花岗岩(更长环斑花岗岩)——主要发育于前寒武纪的(5亿4千,540百万年前)的特殊花岗岩类型,绝大多数形成于元古代(10—18亿年)。
主要特征:1)发育环斑结构—钾长石巨晶被斜长石包裹(外壳可以从钠长石An6到中长石An35)。
2)化学组成上具A型花岗岩的特点环斑花岗岩的一般特征:非造山的拉张环境、形成于元古代、发育环斑结构*碱性花岗岩常与拉张的构造背景相关,related to A型花岗岩,板内裂谷构造环境*钠长石、奥长石、中长石、拉长石、倍长石和钙长石。
岩石学中将前二者统称为酸性斜长石,中长石为中性斜长石,而将后三者统称为基性斜长石。
基性岩中,斜长石斑晶偏基性,基质偏酸性,故斑晶的牌号较大。
碱性橄榄玄武岩的斜长石斑晶略少于拉斑玄武岩,Pl的牌号也略低*【金伯利岩】very important:1)偏碱性的超基性超浅成岩(次火山岩),斑状结构、角砾状构造,岩筒或岩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