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统计学5. 统计表和统计图
医学统计学第七版课后答案及解析知识分享

医学统计学第七版课后答案及解析医学统计学第七版课后答案第一章绪论一、单项选择题答案 1. D 2. E 3. D 4. B 5. A 6. D 7. A 8. C 9. E 10. D二、简答题1答由样本数据获得的结果,需要对其进行统计描述和统计推断,统计描述可以使数据更容易理解,统计推断则可以使用概率的方式给出结论,两者的重要作用在于能够透过偶然现象来探测具有变异性的医学规律,使研究结论具有科学性。
2答医学统计学的基本内容包括统计设计、数据整理、统计描述和统计推断。
统计设计能够提高研究效率,并使结果更加准确和可靠,数据整理主要是对数据进行归类,检查数据质量,以及是否符合特定的统计分析方法要求等。
统计描述用来描述及总结数据的重要特征,统计推断指由样本数据的特征推断总体特征的方法,包括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
3答统计描述结果的表达方式主要是通过统计指标、统计表和统计图,统计推断主要是计算参数估计的可信区间、假设检验的P 值得出相互比较是否有差别的结论。
4答统计量是描述样本特征的指标,由样本数据计算得到,参数是描述总体分布特征的指标可由“全体”数据算出。
5答系统误差、随机测量误差、抽样误差。
系统误差由一些固定因素产生,随机测量误差是生物体的自然变异和各种不可预知因素产生的误差,抽样误差是由于抽样而引起的样本统计量与总体参数间的差异。
6答三个总体一是“心肌梗死患者”所属的总体二是接受尿激酶原治疗患者所属的总体三是接受瑞替普酶治疗患者所在的总体。
第二章定量数据的统计描述一、单项选择题答案 1. A 2. B 3. E 4. B 5. A 6. E 7. E 8. D 9. B 10. E二、计算与分析2第三章正态分布与医学参考值范围一、单项选择题答案 1. A 2. B 3. B 4. C 5. D 6. D 7. C 8. E 9. B 10. A二、计算与分析12 [参考答案] 题中所给资料属于正偏态分布资料,所以宜用百分位数法计算其参考值范围。
医学统计学课件统计表与统计图

图例:说明图中不同颜色或线条所表达的对象
160
男
女
150
图例
140
纵标目(单位)
130
120
110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刻 度
横标目(单位)
图号 标 题
二、几种常用的统计图
1. 直条图(bar chart)
6
4 . 888899
3
5 . 001
4
5 . 2233
0
5.
茎叶图类似横 置的直方图
1
5. 7
茎宽: 1
每叶: 1 例
(3)误差条图(error bar chart)
通过样本信息描述总体,估计抽样误差大小 用于比较多个样本间的差异 三种不同区间:可信区间、均数±标准差、
均数±标准误
不同组别时间分布误差条图
2.5
结核病
2.0
死亡率之对数值
1.5
1.0
白喉
0.5
0 1949
1950
1951
1952
1953
1954
1955
1956
1957
年份
某市 1949~1957 年儿童结核病和白喉死亡率(半对数线图)
5. 直方图 ( histogram)
各直方面积描述各组频数(频率)的多少,面积总和为各组 频数(频率)之和,适合描述连续性数值变量的频数分布
主要用途:多组数据分布的比较
尘粒数(亿)
2.0 1.8 1.6 1.4 1.2 1.0
0.8 0.6 0.4
. 0.2 0.0
净化
05-医学统计学统计表与统计图

生 存 半年 率 一年 % 二年 寿 三年 命 五年 表 十年 法
21.04 ±3.89 56.56±9.56 28.74±8.81 24.63±8.45 21.13±8.01 12.08±7.87 4.11 ±2.01 1.03 ±1.02 0 0 0
△:3例为淋巴结活检得到随访者。
11.91 ±4.99 2.39 ±2.36 0 0 0 0
*:其中2例是其他切除术;
192例壶腹癌不同手术方式的生存情况
手术方式
胰十二指肠切除 姑息性手术: 胆肠吻合 胆肠+胃肠吻合 87 14 11 1 71 12 3.0 4.0 例 手术 29* 3 数 随访 26 手术死亡 术后平均 生存月数 13.0
胃肠吻合
胆道外引流
7
8
2
2
5
6
3.0
2.5
剖腹探查
e、刻度 ★刻度数值从小到大,纵轴由下向上,横轴由左向右。
描述定量数据的统计图 直方图(histogram),用于表示连续变量频数分布情况。
医学统计学-第三章统计表与统计图

简单式和复式两种。 与直方图相似描述数值变量分布特点,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
是否满足正态分布。
四分位数
• 是位置关系的数值。 • 一组数据排序,由小到大 • 定为100份 • 按照位置关系,4等分,25%位置(下四分位)、50%位置(中位数 • )、75%位置(上四分位)。
1、所有类型的统计表与统计图的组成部分均包括: A.标题 B.标目 C.线条 D.数字 E.图例 答案:A B
直条图 直方图 百分比条图和圆图 线图 散点图 箱式图
首先分析数据的特点:研究对象,某地区,共甲、乙、丙、 丁四个地区,是分类变量。每个地区,又分细菌性痢疾和 甲肝的发病人数,又是分类变量。分类变量再分类,复合 直条图。
表3-1 两个组疗效观察
分型
增生性脊椎炎
颈椎病
指标 治愈 显效 好转 无效 治愈 显效 好转 无效
疗效 例数 70 98 68 32 50 82 76 22
合计 236
32 208
22
%
88.1
90.4
1.统计表的基本结构与要求
(1)标题:表的上方,包括序号、时间、地点、内容 (2)标目 横标目:代表研究的对象 纵标目:代表研究对象的指标 (3)线条:一般只能出现顶线、标目线、底线3条等长线,合计上面的横线左侧
⑵绘一直条。宽度自定,长度与标尺相同,在标尺的上方或下方 均可。
⑶按各组成部分所占百分比,由大到小或自然顺序把长条分成相 应的部分,注明简要文字及百分比或用图例表示。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图3.某地5岁以下儿童死因分布
实习二统计表与统计图

三、常见的错误
1.标题不确切、不精炼、不完善或缺少 2.内容庞杂 3.标目安排不恰当、重复 4.计算指标不能说明研究的事物的本质 5.数字不准确或数字位数不对齐。 6.表内文字或线条过多
实习二统计表与统计图
实习二统计表与统计图
实习二统计表与统计图
第二节 统计图
统计图 是利用点的位置、线段的升降、直条 的长短和面积的大小等各种几何图形来表达统计 资料和指标。 一、种类 在医学中常用的统计图有直条图、百分条图、圆 图、普通线图、半对数线图、直方图、箱图和散 点图等。
10.7
1954
98.2
6.5
1955
72.6
3.9
1956
68.0
2.4
1957
54.8
1.3
实习二统计表与统计图
绝对数与对数差的比较:
A 1000
B 绝对差 相对比 (A-B) (A/B)
100 900 10
对数差 (lgA-lgB)
lg1000-lg100=3-2=1
100
10 90
10 lg100-lg10=2-1=1
TTT 519
36
6.94
GPT 519
20
3.85
受检人数
582 582 582 582
1998年
异常人数 检出率(%)
38
6.52
39
6.70
23
3.95
16
2.75
注::TTT(麝香草酚浊度试验), :GPT(谷丙转氨酶)。 (丁建生等. 中国卫生统计 1999; 16(3):166 )
实习二统计表与统计图
1、单式条图 2、复式条图
一个统计指标,一个分组因素 一个统计指标,两个分组因素
人卫第七版医学统计学课后答案及解析-李康、贺佳主编

人卫第七版医学统计学课后答案李康、贺佳主编第一章绪论一、单项选择题答案 1. D 2. E 3. D 4. B 5. A 6. D 7. A 8. C 9. E 10. D11、E 12、C 13、E 14、A 15、C二、简答题1答由样本数据获得的结果,需要对其进行统计描述和统计推断,统计描述可以使数据更容易理解,统计推断则可以使用概率的方式给出结论,两者的重要作用在于能够透过偶然现象来探测具有变异性的医学规律,使研究结论具有科学性。
2答医学统计学的基本内容包括统计设计、数据整理、统计描述和统计推断。
统计设计能够提高研究效率,并使结果更加准确和可靠,数据整理主要是对数据进行归类,检查数据质量,以及是否符合特定的统计分析方法要求等。
统计描述用来描述及总结数据的重要特征,统计推断指由样本数据的特征推断总体特征的方法,包括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
3答统计描述结果的表达方式主要是通过统计指标、统计表和统计图,统计推断主要是计算参数估计的可信区间、假设检验的P 值得出相互比较是否有差别的结论。
4答统计量是描述样本特征的指标,由样本数据计算得到,参数是描述总体分布特征的指标可由“全体”数据算出。
5答系统误差、随机测量误差、抽样误差。
系统误差由一些固定因素产生,随机测量误差是生物体的自然变异和各种不可预知因素产生的误差,抽样误差是由于抽样而引起的样本统计量与总体参数间的差异。
第二章定量数据的统计描述一、单项选择题答案 1. A 2. B 3. E 4. B 5. A 6. E 7. E 8. D 9. B 10. E 11、D 12、E 13、E 14、C 15、E二、计算与分析第三章正态分布与医学参考值范围一、单项选择题答案 1. A 2. B 3. B 4. C 5. D 6. D 7. C 8. E 9. B 10. A11、E 12、C 13、C 14、B 15、A二、计算与分析2[参考答案] 题中所给资料属于正偏态分布资料,所以宜用百分位数法计算其参考值范围。
《医学统计学》习题解答(最佳选择题和简答题)

《医学统计学》习题解答(最佳选择题和简答题)孙振球主编.医学统计学习题解答. 第2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目录第二章计量资料的统计描述 (2)第三章总体均数的估计与假设检验 (3)第四章多个样本均数比较的方差分析 (6)第五章计数资料的统计描述 (7)第六章二项分布与Poisson分布 (9)第七章χ2检验 (11)第八章秩和检验 (13)第九章回归与相关 (14)第十章统计表与统计图 (17)第十一章多因素试验资料的方差分析 (19)第十二章重复测量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 (19)第十五章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20)第十六章logistic回归分析 (22)第十七章生存分析 (23)第二十五章医学科学研究设计概述 (26)第二十六章观察性研究设计 (26)第二十七章实验研究设计 (28)第二十七章临床试验研究设计 (29)第二章 计量资料的统计描述(注:题号上有“方框” 的简答题为基本概念,下同)第三章总体均数的估计与假设检验简答题:第四章多个样本均数比较的方差分析简答题:第五章计数资料的统计描述简答题:第六章二项分布与Poisson分布简答题:第七章χ2检验简答题:1. 说明χ2检验的用途2. 两个样本率比较的u检验与χ2检验有何异同?3. 对于四格表资料,如何正确选用检验方法?4. 说明行×列表资料χ2检验应注意的事项?5. 说明R×C表的分类及其检验方法的选择。
第八章秩和检验简答题:5. 两独立样本比较的Wilcoxon秩和检验,当n1>10或n2-n1>10时用u检验,这时检验是属于参数检验还是非参数检验,为什么?6. 随机区组设计多个样本比较的Friedman M 检验,备择假设H1如何写?为什么?第九章回归与相关简答题:第十章统计表与统计图简答题:5. 统计表与统计图有何联系和区别?6. 茎叶图与频数分布图相比有何区别,有何优点?第十一章多因素试验资料的方差分析一、简答题1. 简述析因试验与正交试验的联系与区别。
医学统计学统计图和统计表

统计图定义与作用定义统计图是利用几何图形、符号、线条、颜色等视觉元素来表示统计数据的一种图形化表达方式。
作用使数据更直观、易于理解,便于比较和分析数据间的关系和趋势。
用条形的长度表示数据的大小,适用于表示离散型数据。
条形图用折线的升降表示数据的变化趋势,适用于表示连续性数据。
折线图用扇形的面积表示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比例,适用于表示数据的构成情况。
饼图用点的分布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适用于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和分布规律。
散点图常见类型及其特点适用场景与选择依据适用场景医学研究中常用于描述数据的分布规律、比较不同组别数据的差异、分析数据间的相关性和趋势等。
选择依据根据数据类型、数据特点和分析目的选择合适的统计图类型。
例如,对于离散型数据,可以选择条形图或饼图;对于连续性数据,可以选择折线图或散点图。
同时,还需要考虑图形的直观性、易读性和美观性等因素。
直方图与条形图直方图用于展示连续变量的分布情况,横轴为变量分组,纵轴为频数或频率。
在医学研究中,常用于描述身高、体重等连续变量的分布。
条形图用于比较不同分类变量之间的差异,横轴为分类变量,纵轴为统计量(如均数、百分比等)。
在医学研究中,常用于比较不同组别(如性别、疾病类型等)之间的差异。
折线图与散点图折线图用于展示一个或多个变量随时间或其他连续变量的变化趋势,通过连接各数据点形成折线。
在医学研究中,常用于描述疾病发病率、死亡率等随时间的变化趋势。
散点图用于展示两个连续变量之间的关系,每个点代表一个观测值,横轴和纵轴分别为两个变量。
在医学研究中,常用于探索两个指标(如身高与体重、血压与年龄等)之间的相关性。
箱线图与小提琴图箱线图用于展示一组数据的分布情况,包括中位数、四分位数、异常值等。
在医学研究中,常用于比较不同组别数据的分布情况,如不同治疗方法下的疗效比较。
小提琴图结合了箱线图和核密度估计的优点,既能展示数据的分布形状,又能展示数据的概率密度。
在医学研究中,常用于更细致地比较不同组别数据的分布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5-6 某地某年钩端螺旋体病患者发病季节分布(修改表)
季节
人数
构成比(%)
8月上旬
7
6.3
8月中旬
70
63.1
8月下旬
28
25.2
9月上旬
6
5.4
合计
111
100.0
表5-7 某地某年钩端螺旋体病患者发病年龄分布(修改表)
年龄(岁)
人数
构成比(%)
15以下
12
10.8
15~
95
85.6
45及以上
4
17
37.7 25.7 12.0
11
40.0 26.6 13.4
9
63.1 30.1 33.0
15
77.9 47.0 30.9
7
133.2 82.0 51.2
第二节 统计图
一、统计图的制作原则和结构
1. 统计图的制作原则 ▲必须根据资料的性质、分析目的选用适当的统计图,经常
需要与统计表一起使用。
▲一个图一般只表达一个中心内容,表达一个主题,即一个 统计指标。
▲绘制图形应注意准确、美观,图线粗细应用适当,定点准 确,不同事物用不同线条(实线、虚线、点线)或颜色表 示,给人以清晰的印象。
频数
30 25 20 15
2.统计图的结构 10
5 0
80 82 84 86 88 90 92 94 96 98 100 102 104
死亡率(1/10万)
二、常用统计图
定量数据
• 直方图 •线 图 • 箱式图 • 误差条图 • 散点图
定性数据
• 直条图 • 构成图
直方图(histogram)
直方图(histogram)用直条矩形面积代表各组频数,各 矩形面积总和代表各组频数的总和。它主要用于表示连续 变量频数分布情况。
30 25 20 15 10 5 0
死亡率(‰) 19.61 23.64 50.28 76.05 115.45
死亡百分比(%) 16.60 17.51 19.44 20.94 25.51
数字:用阿拉伯数字表示。 无数字用“—”表示, 缺失数字用“”表示,数值为0者记为“0”, 不要留空项。数字按小数位对齐。
年龄组(岁) 60~ 65~ 70~ 75~ 80~
20.28
59.48
21.86
80~
373.17
24.18
94.42
27.34
三、编制统计表的注意事项
1. 统计表不一定是唯一的,同一份数据经过标目重排或分解组合,可以根据 需要构造不同形式的统计表,如表5-2也可以转换成表5-3,便于将男女的死亡 率、死亡百分比放在一起对比。也可以把复合表分解为多个简单表。
33.03
30.9
51.2
合并组 34 例 17 25.7
11 26.6
9 30.11
15 47.0
7 82.0
修改后
表 13 两组病例(各 34 例)主要症状与体征恢复正常平均日数
症状与体征
例
数
恢复正常的平均日数
化疗组 合并组 化疗组 合并组 相差
咳嗽咳痰
13
潮热
8
肺部湿罗音
7
血沉
12
痰结核菌转阴
学习目标
熟悉统计表、统计图编制的原则、种类 学会报告中统计表、统计图的编制 熟练应用统计表、统计图
统计表(statistical table)和统计图(statistical graph)是统计描述的重要工具。
医学科学研究资料经过整理和计算各种必要的 统计指标后,所得结果除了用适当文字说明以 外,常用统计表和统计图表达分析结果。
12.8
频数
糖尿病 正常
12
1
10
1
3
0
4
0
8
0
5
0
19
0
图5-2 糖尿病患者和正常对照HbA1c(%)的频数分布
线图( line chart )
1. 线图是用线段的升降来表示指标的连续变化情况,适用于描 述一个变量随另一个变量变化的趋势。通常纵坐标是统计指 标,横坐标是时间变量。
2.线图中若只有一条折线,称为单式线图;若有两条及以上的 线条,称为复式线图。
表5-2 某地1988年老年人口不同年龄、性别死亡率和死亡百分比
年龄组 (岁)
死亡率(‰ )
男 死亡百分比(%)
死亡率(‰ )
女 死亡百分比(%)
60~
22.97
17.34
15.99
15.57
65~
29.46
18.65
17.89
15.93
70~
62.91
19.55
39.22
19.30
75~
177.05
尔灭
30 30
30
3
5
8
10% 16.7% 26.7%
1.横标目和纵 标目倒置。 2.比例基数未 放置在标目中。 3.多余的横竖 线条。
修改后
表 11 不同溶液冲洗伤口效果比较
溶液 庆大霉素 新洁尔灭 四环素 生理盐水
总例数 30 30 30 30
感染例数 感染率(%)
1
3.3
3
10.0
5
16.7
死亡百分比(%) 16.60 17.51 19.44 20.94 25.51
二、统计表的种类
1.简单表 统计表的主语只有一个层次
如表5-1,每一行可用一个完整的句子表达,第一
行可读为“某地1988年老年人口60~年龄组死亡率
为19.61‰,死亡百分比为16.60%”。
表5-1 某地1988年老年人口各年龄组死亡率和死亡百分比
80~ 373.17
94.42
24.18
27.34
2.避免内容混杂,表达不清,结构混乱。若标目层次多 于四个以上,统计表就会变得繁冗,尽量少用。
表5-5 流行病学有关的主要因素(原表)
季节
8月上旬
8月中旬
8月下旬
9月上旬
人数
%
人数
%
人数
%
人数
%
7
6.3
70
63.1
28
25.2
6
5.4
年 龄(岁)
15以下
注:*粗死亡率
死亡率(‰) 19.61* … 50.28 76.05 115.45
死亡百分比(%) 16.60 17.51 19.44 20.94 25.51
备注:表中数字区不要插入文字,也不列备注项。 必须说明者标“*”号,在表下方说明。
年龄组(岁) 60~ 65~ 70~ 75~ 80~
注:*粗死亡率
40
20
0 1968 1969 1970 1971 1972 1973 1974 年份
图5-3 某地1968-1974年结核病死亡率
▲标目:分为纵标目和横标目,表示纵轴和横轴数
字刻度的意义,一般有度量衡单位。
▲图例:对图中不同颜色或图案代表的指标注释。 图例通常放在横标目与标题之间,如果图域部分 有较大空间,也可以放在图域中。
年龄组(岁)
死亡率(‰) 死亡百分比(%)
60~
19.61
16.60
65~
23.64
17.51
70~
50.28
19.44
75~
76.05
20.94
80~
115.45
25.51
2. 复合表 统计表的主语有两个以上层次
如表2。将老人的年龄和性别结合起来分组,可以分析不
同年龄、性别的老年人的死亡率和死亡百分比。
年龄组(岁)
死亡率(‰) 死亡百分比(%)
60~
19.61
16.60
65~
23.64
17.51
70~
50.28
19.44
75~
76.05
20.94
80~
115.45
25.51
第一节 统计表
一、统计表的编制原则和结构
1.编制原则 ◆重点突出,简单明了 ◆主谓分明,层次清楚 ◆数据准确、可靠,文字和线条尽量从简
身高(cm)
▲标题:其作用是简明扼要地说明资料的内容、
时间和地点,一般位于图的下方中央位置并编号,
便于说明。
▲图域:即制图空间,除圆图外,一般用直角坐标
系第一象限的位置表示图域,或者用长方形的框
架表示。
图5-1 某市某年150名3岁女孩身高的频数分布
100 女 男
80
死亡率(1/10万)
60
2.统计图的结构
4
3.6
合计
111
100.0
表5-8 某地某年钩端螺旋体病患者发病职业分布(修改表)
职业
人数
构成比(%)
农民
106
95.5
学生
1
0.9
待业青年
3
2.7
其他
1
0.9
合计
111
100.0
练习
表 11 不同溶液冲洗伤口效果比较
试验组
对照组
总例 数
感染 例数 百分
比
庆大 霉素
30
1
3.3%
新洁 四环素 生理盐水
身高(cm)
图5-1 某市某年150名3岁女孩身高的频数分布
组段
<4.0 5.2~ 5.6~ 6.0~ 6.4~ 6.8~ 7.2~
表5-12 糖尿病患者和正常对照HbA1c (%)分布
频数
糖尿病
正常
1
20
2
28
3
27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