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古诗词中的爱情观
唐代诗人的爱情观

唐代诗人的爱情观唐代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辉煌的时代,诗人们在这个时期创作了许多优美动人的诗歌作品。
其中,爱情题材是唐诗中常见的主题之一,描绘了诗人对爱情的多种看法和情感体验。
本文将从唐代诗人的角度来探索他们的爱情观。
一、恋情如梦幻唐代诗人中的许多作品都表达了对爱情的向往和对恋人的追忆。
他们将爱情形容为一场美丽的梦境,在诗中描绘了恋人间的甜蜜和情愫。
例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写道:“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这些诗句给人以恣意挥洒的感觉,让人仿佛置身于诗人的梦境之中。
二、离别的痛苦在爱情观中,离别是一种不可避免的痛苦。
唐代诗人把离别描绘得淋漓尽致,让人感受到他们心灵的痛苦和对恋人的思念。
李商隐的《无题》中写道:“别后无凭谁是雁?萧萧暮雨愁煞人。
”这些凄美的诗句表达了诗人在离别时的痛苦和对恋人的眷恋之情。
三、婉约爱情唐代的诗人也有一些婉约的爱情观。
他们往往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含蓄的表达来表达对爱情的思考和体验。
柳永的《昼夜乐》中写道:“昼夜此情谁共论?仲宣思君无怨言。
”这些诗句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对爱情的珍视和追求。
四、爱情的坚贞唐代的诗人也有一些关于坚贞爱情的作品。
他们表达了对爱情的忠诚和对恋人的承诺。
例如白居易的《长恨歌》中写道:“既能缠绵既能别,欲言又止欲泪先流。
”这些诗句表达了诗人对恋人的深情和对爱情的信仰。
五、爱情与社会唐代的诗人在创作中也经常将爱情与社会联系起来,探讨爱情在社会中的作用和影响。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写道:“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这些诗句表达了诗人对爱情的感叹和对社会风尚的思考。
总结:唐代诗人的爱情观表现出多样化和丰富性。
他们通过精美绝伦的诗句,描绘了爱情的美好与痛苦,以及爱情与社会的关联。
这些诗作不仅在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也为后人提供了对爱情的多重理解和思考。
唐代诗人的思想和情感体验流淌在他们的作品中,绵延至今,仍然令人产生共鸣。
古人笔下的爱情唐诗中的爱情哲理与表达

古人笔下的爱情唐诗中的爱情哲理与表达古人笔下的爱情:唐诗中的爱情哲理与表达唐代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鼎盛时期,也是爱情诗的黄金时代。
在唐代诗人们的笔下,爱情被描绘成了一种美妙而深沉的感情,同时也融入了许多哲理和感悟。
本文将探讨古人笔下的爱情,重点聚焦于唐诗中所呈现的爱情哲理与表达。
一、爱情哲理1. 爱情的纯洁与坚贞唐诗中常常描绘出一种纯洁而坚韧的爱情。
例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诗中写道:“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表达了男女主人公对彼此爱情的坚持与追求。
他们的爱情纯洁如一汪清泉,源源不断地流淌,逆水行舟,不退反进。
2. 爱情的卑微与无奈在一些唐诗中,爱情也揭示了卑微与无奈。
例如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诗中写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诗人以草的生死季节变迁作为隐喻,表达了离别时心中的愁绪与无奈。
爱情有时是如此脆弱,即使付出再多的努力,也不能逃脱命运的安排。
3. 爱情的崇高与豪迈唐诗中也有一些描绘爱情崇高与豪迈的作品。
例如杜牧的《秋夕》,诗中写道:“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诗人以牵牛织女为象征,表达了对天长地久的爱情的追求。
爱情有时是如此延绵,能够跨越时空与命运的阻隔。
二、爱情的表达1. 以景抒情唐诗中的爱情常常通过描绘自然景物来表达。
例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通过描写大自然壮丽景色的变化,来抒发男女主人公的爱情之情。
这样的描写使得爱情更加立体而生动。
2. 借物象征唐诗中还经常运用借物象征的手法来表达爱情。
例如杜牧的《秋夕》,通过描绘牵牛织女星的情节,象征着男女主人公之间坚贞不渝的爱情。
这种借物象征的方式能够让读者更好地理解诗人对爱情的追求。
3. 以人物形象唐诗中也常常以人物形象来表达爱情。
例如李白的《静夜思》,诗中写道:“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诗以作者独自一人的思念之情来表达爱情的深沉。
古代诗词中的爱情古人对爱情的表达与思考

古代诗词中的爱情古人对爱情的表达与思考古代诗词中的爱情:古人对爱情的表达与思考爱情是人类永恒不变的话题,古代诗词中,诗人们以各种形式表达了对爱情的思考与感悟。
这些诗词既展示了古人对爱情的理解、追求和痴迷,也承载了他们对生命、情感和社会的观察与真知灼见。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一同探讨古代诗词中所表现的爱情主题,并解读其中蕴含的深刻情感。
一、爱情的美好与痛苦古代诗词中,很多作品描述了爱情的美好与痛苦。
例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写道:“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诗将千里目当做对爱情追求的象征,表达了诗人对爱情的渴望和不懈追求。
另一方面,李清照的《如梦令》中表达了爱情的痛苦与无奈:“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这首词以离别为主题,展现了爱情的悲欢离合,传达了诗人对爱情的无限眷恋。
二、爱情的浪漫与细腻古代诗词中,爱情往往以浪漫唯美的方式被描绘。
例如,杜牧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写道:“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这首诗以秋夜为背景,融入了牛郎织女的传说,把爱情与自然景物相结合,表达了诗人对爱情的渴望与向往。
另一个例子是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这首词通过对明月的描绘,表达了对离别情人的思念和对爱情的怀念之情,诗中的细腻之处使人心生共鸣。
三、爱情的责任与忠诚在古代诗词中,爱情被赋予了更多的责任和忠诚。
例如,白居易的《长恨歌》中写到:“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通过对杨贵妃与唐玄宗的爱情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爱情的痴迷和对命运的无奈。
同时,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也有类似的表达:“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诗人用“鹳雀楼”来暗喻爱情的追求与奋斗,表达了对爱情的责任感和忠诚度。
四、爱情的超凡与宿命在古代诗词中,爱情往往与宿命结合在一起。
古诗词中的爱情与情感表达

古诗词中的爱情与情感表达古代诗词作品以其深邃的意境和独特的表达方式,成为了文学传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这些古诗词中,我们可以发现大量关于爱情和情感的描写,它们通过细腻的表达方式,向我们展现了那些不朽的情感和伟大的爱情。
本文将以古诗词中的爱情和情感表达为主题,探讨其中的艺术之美。
一、爱情之美爱情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之一,它有时是甜蜜的,有时是苦涩的,但无论怎样,它都是一种真挚的情感。
在古诗词中,爱情的美丽常常被赞美和歌颂。
唐代诗人李白的《长恨歌》是一首脍炙人口的爱情长诗。
诗人以浩荡的叙事手法,描绘了唐玄宗和杨贵妃之间的深情厚意。
其中的“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表达了爱情的强烈和不可抗拒的力量。
宋代女词人李清照以其婉约动人的作品而闻名,她的《如梦令》一直被人津津乐道。
词中所描绘的爱情,如“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以其细腻入情的描写,给人一种沉浸在爱情之中的感觉。
二、情感表达的多样性古代诗词中不仅有爱情的表达,还涉及了多种情感。
在这些作品中,情感表达的方式多种多样,有时出自自然景物的借喻,有时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
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是一首描写壮怀激烈的作品。
诗中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来表达作者对壮丽景色的感慨。
这种通过景物来表达情感的方式,给人一种视觉与感官的双重享受。
宋代文人苏轼的《水调歌头》则是一首表达豪情壮志的作品。
词中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情感交融的方式,表达了作者的抒情情感和政治抱负。
这种将个人情感与社会抱负相结合的方式,凸显了词作品的综合性和情感的复杂性。
三、诗词与时代背景古代诗词的创作离不开时代背景的烘托,诗人们往往通过作品表达个人和社会的情感。
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审美偏好,这在古代诗词中也有所体现。
唐朝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鼎盛时期,众多诗人们纷纷涌现,以唐诗的形式传世。
这些作品以其豪放、雄浑的风格,深深地刻画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们对爱情和情感的理解。
其中的《长恨歌》、《静夜思》等作品,至今仍给人以深深的感受。
唐宋诗词中的爱情观与婚姻观

唐宋诗词中的爱情观与婚姻观概述在中国文学史上,唐宋时期被誉为中国古代诗词的黄金时代。
这个时期产生了许多不朽的诗人和经典的作品,其中涉及了丰富多彩的爱情观与婚姻观。
本文将探讨唐宋诗词中关于爱情和婚姻的深刻见解以及相关作品。
爱情观1. 大胆真挚唐宋诗人对爱情抱有大胆而真挚的态度。
他们通过描绘恋人之间的深情厚意、甜蜜愉悦以及痴迷追求来表达自己内心世界中对爱情的热忱。
例子:李白《乘舟将欲行》:“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
忧愁不能寐,明朝又开眉。
”2. 追求自由浪漫在唐宋诗歌中,爱情常被与自然景色、季节变化等相结合,展现出一种自由浪漫的追求。
诗人们借助自然的力量和美景来表达内心对爱情的追逐和向往。
例子:杜牧《秋夕》:“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3. 忍辱负重唐宋诗中也有一些关于忍辱负重的爱情观。
诗人们通过描写妇女在困境中的坚强和忠诚来表达对婚姻的敬重与珍视。
例子:白居易《长恨歌》:“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唯有梦中知是梦,应怜屐齿寄蕉心。
”婚姻观1. 维系家庭和谐在唐宋时期,家庭的地位被高度重视,婚姻被视为社会基石之一。
许多唐宋诗人通过描写夫妻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支持以及平衡关系来宣扬维系家庭和谐的重要性。
例子:李商隐《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随意调弄金针度,谁知琵琶是女儿。
”2. 妇女的地位唐宋时期,妇女地位相对提高,诗人们在他们的作品中常常赞扬妇女的美德、智慧和勤劳。
他们将妇女视为家庭的重要支柱,并尊重和敬爱她们。
例子: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黾勉千锤百炼心,实羡君家十五矮。
”3. 平等与尊重唐宋诗中还存在着对平等和尊重的婚姻观。
一些诗人通过描绘夫妻之间互相关心、平等友爱的关系来强调夫妻双方应该相互尊重和理解。
例子: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结论唐宋诗词中的爱情观与婚姻观丰富多样,展现了当时文人士大夫对爱情和婚姻的独特见解。
古文中的爱情观

古文中的爱情观在古代文学中,爱情是一个永恒的主题。
古文中的爱情观表现出了独特的特点和价值观,其与现代爱情观有所不同。
本文将介绍古文中的爱情观,并探讨其对当代社会的启示。
一、爱情观的纯粹与忠诚古文中的爱情观强调纯粹与忠诚。
在《红楼梦》中,贾宝玉对林黛玉的深情之情可谓是海誓山盟,他们之间的爱情纯洁而忠诚。
在《西游记》中,唐僧对白素贞展现了坚定的爱情,他为了与白素贞相守愿意放弃成佛的机会。
这些古文作品中的人物展现出了对爱情的至高忠诚和纯粹。
这种纯粹与忠诚的爱情观对当代社会有所启示。
在现代社会,人们往往容易受到各种外界因素的干扰,对爱情产生了怀疑和不信任的情绪。
古文中的爱情观提醒我们,爱情应该是纯粹而忠诚的,不能受到外界的干扰。
只有真诚对待爱情,才能够获得幸福。
二、爱情观的超越与牺牲古文中的爱情观还强调了爱情的超越与牺牲。
在《红楼梦》中,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尽管受到了众多阻碍,但他们在人世间也能够坚守自己的爱情,并相互为对方做出了牺牲。
在《诗经》中,有很多描写爱情的诗篇,其中有一句“情人在长街,心儿念旧欢”,表达了爱情超越时间和空间的力量。
这些古文作品中爱情的超越和牺牲给了现代人以思考。
在现代社会,人们往往容易因为种种原因导致爱情的破裂和分离。
古文中的爱情观提醒我们,爱情是超越一切的,它应该能够经受时间和困难的考验。
只有愿意为对方做出牺牲,才能够真正的拥有爱情的力量。
三、爱情观的诗意与浪漫古文中的爱情观还强调了爱情的诗意与浪漫。
在《红楼梦》中,贾宝玉对黛玉的爱情充满了浪漫的思绪,他为她写下了无数感人的诗句。
在《诗经》中,也有很多描写爱情的诗篇,其中的诗意和浪漫令人陶醉。
古文中的爱情观给了人们一种美丽而浪漫的想象。
在现代社会,人们往往因为生活的快节奏和物质的追逐而忽视了爱情的诗意与浪漫。
古文中的爱情观提醒我们,爱情应该是美丽而浪漫的。
无论是在平凡的日子里还是在特殊的时刻,只要我们能用心感受爱情的诗意和浪漫,我们就能够拥有幸福的爱情。
白居易《长恨歌》的爱情观分析

白居易《长恨歌》的爱情观分析1. 引言《长恨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长诗,以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故事——王昭君入汉为妃为背景,描述了唐明皇和王昭君之间的爱情故事。
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深入探讨白居易的爱情观。
2. 爱情观的深意2.1 御赐红罗作裙带这一描写表现了服饰之美,突出了唐明皇对王昭君极高的宠爱,在文中流露出浓烈的欢愉和幸福感。
2.2 感官与美丽白居易通过字面上皇后穿着华丽衣物来展示他对美丽感官和外貌的迷恋。
这反映了他对于外在形式美感受过度关注的一面。
2.3 长恨歌旨在表达怀念与哀伤虽然主题是爱情,但整个诗作并不只局限于一个浪漫故事。
它还包含了怀念和哀伤的情绪,表达了对美好过去的思恋和无尽的遗憾,将爱情与命运紧密结合。
3. 白居易眼中的爱情3.1 爱情的力量白居易在诗中描绘了唐明皇对王昭君深深地爱,并用琉璃瓦与金银堂形容两者关系之密切。
这显示出白居易对于爱情绝对忠诚,并相信爱可以超越一切。
3.2 爱与道德约束尽管有着强烈的感情,白居易通过描述后来昭君回国就成为他人妻子的事实,反映了他对于传统道德标准高度重视的观点。
尽管有着强大的感情冲动,但白居易也意识到个体在社会中要承担责任与义务。
3.3 爱情与宿命白居易也提及自己命运多舛。
这种安排揭示出一种信仰或命运主义,暗指了一种不可抗拒或是被迫完成某项责任。
4. 结语通过对白居易《长恨歌》的深入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他在诗中对爱情有着复杂而真实的理解。
白居易将爱情与美丽、命运和道德等多个因素相融合,揭示了他对爱情的思考和颇具洞见的见解。
需要注意的是,这篇文档内容仅是一个概览,详细论述可根据需要进行补充。
唐诗中的爱情主题与表达

唐诗中的爱情主题与表达唐诗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爱情主题与表达。
这些诗作以其深邃的情感、细腻的笔墨和优美的语言,描绘了唐代人们对爱情的热切渴望和深情厚意。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唐诗中的爱情主题与表达。
一、爱情的甜蜜与浪漫唐代的爱情诗歌中常常描绘了甜蜜浪漫的爱情场景。
例如,白居易的《长恨歌》中,他以宛转的笔触描绘了杨贵妃与唐玄宗之间的深情厚意:“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这句诗展示了杨贵妃美丽的容颜和她与唐玄宗之间的甜蜜爱情。
而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他以雄浑的词藻形容了他对远方爱人的思念:“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爱人的思念之情,展现了爱情的浪漫与壮丽。
二、爱情的离别与思念唐诗中也不乏描写离别与思念的作品。
杜牧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他以深沉的笔调写道:“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离别的思念之情,以及对爱人的牵挂。
而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他以悲凉的语气描绘了离别的痛苦:“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离别的痛苦和对爱人的深深思念。
三、爱情的坚贞与忠诚唐诗中还有许多表达爱情坚贞与忠诚的作品。
例如,白居易的《长恨歌》中,他以深情的笔触描绘了杨贵妃对唐玄宗的忠诚:“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这句诗表达了杨贵妃对唐玄宗的爱情坚贞和对爱情的执着追求。
而杜牧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他以坚定的语气写道:“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爱情的坚贞和对爱人的深深情感。
四、爱情的痛苦与伤感唐诗中也有许多表达爱情痛苦与伤感的作品。
例如,杜牧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他以忧伤的笔触写道:“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爱情的痛苦和对离别的伤感。
而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他以悲凉的语气描绘了离别的痛苦:“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古代诗词中的爱情观
1009160115 胡文广
爱情是个永远也不会过时的话题,关于爱情的文学作品可谓是浩如烟海了,且不谈曹雪芹笔下的贾宝玉和林黛玉,莎翁笔下的罗密欧和朱丽叶,就算是与爱情毫无关系的作品当中也要夹杂一些浪漫动人的爱情故事来增加作品的可读性,为什么?因为爱情是人类情感当中最为珍贵也是最为高尚的情感之一,它对人类永远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它永远也说不完。
有人这样形容它:爱情是水晶,但它比水晶更清澈;是美酒,但它比美酒比香醇;它是一种感受,即使痛苦也会觉得甜蜜;它是一种体会,即使心碎也会觉得幸福;它是一种经历,即使破碎也会觉得美丽。
而诗词呢?它是我们祖先几千年的文化积淀,历史的长河早已渺不可寻,但它承载着一代人的梦想和心灵的智慧,它以其特有的馨香和魅力感染了一代又一代读者,诗词中所包含的情感体验、理性智慧饱经风霜而历久弥新准确地抚摸着人类心灵柔软而脆弱的部分,化养着我们的灵魂。
我们生活在一个高科技的时代,但仍有读诗词的必要,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古人对人生的感悟,对功名事业的感触,对社会现实的深刻认识,对人生不同阶段的认识,这些历经千年的智慧果实可以使现实的我们受益良多,即使抛开这些不谈,张中行先生幽默地说,学好诗词还可以用它来骗骗自己的心上人,应付现代佳人,哼几句古典的“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那多有味道,你要是老是捧着一束玫瑰,翻来覆去地说“我爱你”,怕就差点事儿吧。
由于爱情和诗词的这些特点,所以古人的诗词中的爱情也就不足为奇了,古诗词中的爱情观在今天看来也是非常合理的。
下面我将结合具体的诗词来谈谈我个人的观点。
首先来看一首张先的《千秋岁》,
数声鶗鴂,又报芳菲歇。
惜春更把残红折。
雨轻风色暴,梅子青时节。
永丰柳,无人尽日花飞雪。
莫把幺弦拨,怨极弦能说。
天不老,情难绝。
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节。
夜过也,东窗未白凝残月。
德国诗人歌德说过:“如果你失掉了财富,那你只是失掉的只是一小部分;如果你失掉了荣誉,那你将失去许多;如果你失掉了勇气,那你就失掉了一切。
”爱情也需要勇气,张先在他的词中告诉了我们这样一个人生智慧。
此词中,相爱双方的青春初恋宛如青涩的梅子,刚刚萌动,就遭无情风暴的摧残,眼见爱情就像柳絮一样飞走了,悲痛之下,主人公生出抗争的勇气,“天下老,情难绝。
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节。
”,他说只要天不老,他们的爱情就不会断绝,在他们用真情密密织就的网里,两情缠绵纠结,早已把彼此牢牢系住,难解难分,任凭谁也拆散不了。
爱需要共同面对风雨克服阻碍的勇气,该勇敢时要勇敢,太畏首畏尾只能牺牲自己的感情,在相爱的路上可能都会遇到狂风暴雨肆虐,遇到流言蜚语四散,甚至遭到世俗的强烈反对,爱情不被父母亲人祝福,如果双方没有爱的勇气,他们的爱情势必会春残花落,风吹云散。
当然,爱需要勇气,不是一个人的勇气,而是双方的勇气,才能对抗人生的风雨。
如果对方是真诚地爱着你,那拿出勇气是应该的;如果对方自私懦弱,不值得你爱,那你用单方面的勇气撑着自己飘摇的爱,只能说是一种坚持,勇气越大,对自己的伤害就越大。
“天不老,情难绝。
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节。
”爱是需要勇气的,不知你是否已经做好准
备,已经具备了应对任何困难的勇气。
再来看一下晏殊的《玉楼春》:
绿杨芳草长亭路,年少抛人容易去。
楼头残梦五更钟,花底离愁三月雨。
多情不似无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
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多情不似无情苦,它的意思是说如果能在爱情上能够不多情,不爱那么多,只爱一点点,就不会成天朝思暮想,肝肠寸断了,就不会受尽伤害,还死守着那个薄情人,更不会没有他的日子就灰暗无光,难以生存了。
不爱那么多,只爱一点点,有人说是洒脱,有人说是不负责任,有人说无情,有人说太自私,要我说,我认为这或许是爱的一种正确选择。
太多的人为情所苦,为情所累,为情所困,不能自拔,还是只爱一点点吧,不是不爱,只是爱得理智一些而有所保留。
如果爱有十分,那就拿出五分来爱他,余下的五分用来爱自己。
不要爱一个人爱得浑然忘我,飞蛾扑火般的爱情固然壮美,但引火烧身的飞蛾爱过之后就会变成灰烬,该如何来收拾残局,该如何来面对以后的生活呢?只爱一点点,不爱那么多,任何时候都懂得保护自己,享受人生。
只爱一点点,任何时候都不会失去生活的重心,不会丧失自我,因为只爱一点点,灵魂就永远握在自己的手中,不爱那么多,只爱一点点,并非压抑自我,而是善待自我。
有多少人爱得太浓,陷得太深,完全不能控制自己,完全把灵魂交付在爱人手中,没有了自己的思想,没有了自己的事业,也没有自己的喜怒哀乐,一切都以对方为转移。
晏殊词里的女子不就是如此吗,爱人高飞,完全把她的灵魂都带走了,爱得毫无保留,爱伤的最终是自己。
是要天长地久还是曾经拥有,这是令许多人困惑的一个问题。
如果要在二者之间做出一种选择的话,相信很多的人会选择前者,这是一种古典的爱情观。
古今中外的许多青年男女以其血泪和生命追求着这种爱情,并做出了无尽的抗争,秦观的这首《鹊桥仙》词中为我们诠释的就是只求天长地久不求曾经拥有的爱情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不求一朝拥有,只求感情能够天长地久,在天长地久的相伴中,既能让人享受令人心悸、战栗的时刻,品味到甘之若饴的甜蜜,在短暂的离别中饱饮相思,也能让人体味到波澜起伏后平淡的滋味,感受到握着对方的手就像自己手的亲切。
在走过美景,走出夕阳的绚烂与平淡中品尝到爱情的多种滋味。
天长地久的爱情并不意味着耳鬓厮磨,永远朝朝暮暮的相守,就像秦观说的情长不在朝暮。
那些两地分居的“候鸟夫妻”,因为工作、学习、科研等各方面的原因无法相守在一个城市,唯有像南来北往的候鸟一样在节日、假期等时间千里迢迢来相会;时下流行的“周末夫妻”,只有周末吃在一起,住在一起,玩在一起其余时间均各自忙自己的工作、学习及其他,他们就像秦观笔下的牛郎和织女,没有朝朝暮暮的相守去经营着天长地久的爱情,在“小别似新婚”的短暂离别中永远保持着爱情的新鲜度。
只求天长地久,不求朝暮相守,这是一种古典的爱情观,在他们看来,相伴到老的夫妻手牵手相濡以沫是人世间最美丽的风景,因为爱情不仅是两颗心灵相会时刹那的电光石火,更是一起走过人生磨难,岁月沧桑时紧握的双手。
人们常常苛责这种只求曾经拥有的爱情观所表现出的对爱情的游戏态度,其实这只不过是人们对爱情无奈之余的自我开解,不是不求天长地久,而是此生难求,扪心自问有谁不渴望和爱人的感情能够天长地久,海枯石烂呢?
古代诗歌中的爱情智慧博大精深,以上所谈只是很小的一部分,我们发现这其中的爱情观对现在人们而言仍是有着很大的指导意义的,所以在此与君共享。
参考书目:《宋词名篇中的人生哲理》乔力主编海潮出版社2006年12月《诗词读写丛话》张中行著中华书局2005年4月
《大学诗词写作教程》徐晋如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