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物理属性__知识点梳理
物质的物理属性知识点总结

物质的物理属性知识点总结1.颜色:物质的颜色是由物质吸收和反射光线的能力决定的。
不同元素和化合物具有不同的颜色。
2.状态:物质的状态可分为固体、液体和气体三态。
固体具有确定的体积和形状,分子之间的距离较近;液体具有固定的体积但没有固定的形状,分子之间的距离较固体较远;气体具有无固定的体积和形状,分子之间的距离较远较液体。
3.硬度:物质的硬度是指物质对外力的抵抗程度。
硬度可以用来确定物质的质地和抵抗外力破坏的能力。
4.密度:物质的密度是指单位体积内的质量。
密度越大表示物质的质量越大。
5.熔点:物质的熔点是指物质由固态转化为液态时的温度。
不同物质的熔点不同,熔点可以用来确定物质的纯度。
6.沸点:物质的沸点是指物质由液态转化为气态的温度。
不同物质的沸点不同,沸点可以用来确定物质的纯度。
7.导电性:物质的导电性是指物质对电流的导电性能。
金属和一些溶解了离子的化合物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8.磁性:物质的磁性是指物质对磁场的响应能力。
物质可以分为磁性物质和非磁性物质。
9.折射率:物质的折射率是指光线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的折射比例。
不同物质的折射率不同。
10.热膨胀系数:物质的热膨胀系数是指物质在温度变化时的体积变化情况。
不同物质的热膨胀系数不同。
11.热传导性:物质的热传导性是指物质传导热量的能力。
金属和一些导热性较好的材料具有良好的热传导性。
12.弹性:物质的弹性是指物质的变形能够在外力消失后恢复原状的性质。
13.可溶性:物质的可溶性是指物质在特定条件下与其他物质发生相互作用并形成溶液的能力。
14.燃点:物质的燃点是指物质能够燃烧的最低温度。
不同物质的燃点不同,燃点可以用来确定物质的易燃性。
15.透明度:物质的透明度是指光线穿过物质的能力。
透明度与物质的组成和结构有关。
以上是物质的物理属性的一些知识点总结。
物质的物理属性可以通过实验和观察来确定,对于研究物质的性质和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同时,物质的物理属性也是分析和判别物质的重要依据。
物质的物理属性知识点总结

物质的物理属性知识点总结
物质的物理属性是指物质的物理性质或物理性质特征,是描述物质特性的客观概念。
物质的物理属性是众多物理性质的总称,它们具有不同的性质,并且为我们了解物质的一切特性提供基础。
物质的物理属性主要包括质量、体积、密度、熔点、沸点、折射率、相对论电离能以及物质密度、光学密度等几个方面。
质量是指物质含有的原子、分子、离子等微粒数目的总量,它可以用 Massive Unit (MU) 来表示,其单位是克 (g)。
体积标志着物质存在的容积,是任何物质的重要性质。
一般其单位为立方米 (m³)。
密度是指单位体积内物质的质量,即1 m³的物质的质量,它的单位是克/立方米 (g/m³)。
熔点是指物质能够改变其状态的最低温度,也就是物质由固体改变为液体所需的温度,单位是摄氏度(℃)。
沸点是指物质在升高温度的时候从液态变为气态所必须达到的温度,单位是摄氏度(℃)。
折射率是指光线从物质中反射、折射或其他变换方式散射出去时所具有的性质,其单位是索氏折射系数。
相对论电离能是指物质在经历特定存在形态变化的过程中产生的电势,单位是伏特 (V)。
物质的密度是指物质占有的体积除以它的质量,单位是克/立方厘米(g/cm³)。
光学密度是指介质对物体反射、折射、透射光线的能力,单位是每千米(kg/km)。
以上就是物质的物理属性的大致概述,它们各具特点,可以用来识别和描述物质性质,为我们研究物质提供重要依据。
初二物理下册知识点归纳

第六章物质的物理属性一、物体的质量1、定义——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物体的质量,通常用字母m表示。
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千克,符号为㎏。
常用的质量单位还有克(g)、毫克(mg)和吨(t)。
换算关系为:1t=1000㎏1㎏=1000g1g=1000mg测量工具:天平托盘天平使用说明①、使用天平时,应将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上。
②、使用天平时,应先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处,再调节横梁上的平衡螺母,使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的刻度线。
③、测量物体质量时,应将物体放在天平的左盘;用镊子向右盘加减砝码;移动游码,使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的刻度线。
此时,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与游码所示质量之和等于所测物体的质量。
注意:A、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时,待测物体的总质量不能超过天平的最大测量值。
向右盘里加减砝码时应轻拿轻放。
B、天平与砝码应保持干燥、清洁,不要把潮湿的物品或化学药品直接放在天平的托盘中,不要用手直接取砝码。
2、判断天平横梁是否平衡有2种方法:一种是等指针完全静止下来,使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刻度线;另一种是指针在相对于分度盘中央刻度线左右摆动的幅度相等。
3、质量是物体的一种物理属性当物体的状态、温度、形状、位置发生改变,但它们所含物质的多少并没有改变,质量不随物体的状态、温度、形状、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二、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测量方法:当被测物体的质量较小时,可以先测量多个物体的总质量,然后算出一个物体的质量。
这种“测多算少”的方法能使测量的结果更精确。
三、物质的密度1、定义——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密度 =m/v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千克,体积的单位是米3,则密度的单位是千克/米3,符号为㎏/m3,读作千克每立方米。
密度的单位有时用克/厘米3,符号为g/cm3。
2、在常温、常压下,一些物质的密度(单位:㎏/m3)四、密度知识的应用鉴别物质——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物理属性,可以用测量密度的方法来鉴别物质。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一、物质的性质
1、物质的内涵:指由各种原子或分子构成的,具有特定的物理和化
学性质的实体。
2、形态:包括气体、液体、固体三种。
3、性状:包括比重、弹性、膨胀性、流动性、粘性、电导率等。
4、物质的形成:由原子组成分子,再由分子组成晶体结构,就形成
不同的物质。
二、物体的运动
1、物体运动的类型:静止、直线运动、抛物线运动及循环运动。
2、直线运动:物体在一个方向上运动,其运动轨迹是直线。
3、抛物线运动:当物体经过一定的初速度,在其中一种力的作用下,其运动轨迹就是抛物线。
4、循环运动:物体受到多方向的力作用,运行一个完整的圆形周期,称为循环运动。
三、物体的稳定、不稳定机构
1、物体的稳定:物体在受外力作用下,能够平稳地存在,就是稳定的。
2、不稳定机构:物体受外力作用,会使它的外形、结构发生变化,
从而失去稳定性,就是不稳定的。
3、分析物体的稳定:先要分析物体的重心在物体的哪一侧,重心在物体的下方,物体就是稳定的;重心在物体的上方,物体就是不稳定的。
四、物体的压强
1、定义:当物体受到其它物体的外力作用时,所受到的力的平均分布,就是压强。
2、分类:重力压强和施加外力压强。
3、测量:使用水柱高度法测量物体受到的压强。
六、物质的物理属性_复习

第六章 物质的物理属性一、知识点问答1.什么叫质量?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什么?常用的单位还有哪些?单位间的换算关系如何?2.实验室里常用的测量质量的工具是什么?如何正确地调节和使用天平?(一放、二调、三测、四加、五收)3.使用天平测物体质量时为保护天平,应注意哪些问题?4.为什么说质量是物体自身的属性?5.什么叫物质的密度?密度的计算公式是什么?在国际单位制中,密度的单位是什么?常用的单位还有哪些?单位间的换算关系如何?6.为什么说密度是物质的物理属性?说出下列物质的密度:铜、铁、铝、冰、水银、水、酒精煤油、空气。
7.如何测量固体(形状不规则)和液体的密度?(原理、方法)8.在生产和生活中,密度知识有哪些应用?9.你知道的物质的物理属性有哪些?了解物质的物理属性有何意义?二、知识体系:物质所含( )的多少..自身的属性:它不随物体的( )、( )、( )、( )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 :国际单位:kg常用单位:吨(t )、克(g )、毫克(mg )---托盘天平(实验室) 使用方法(一放、二调、三测、四加、五收)注意事项(略))某种物质的质量。
它是物质..的物理属性之一 )、 g / cm 3 关系:1 g / cm 3 = 1000 kg /m 3测质量)、刻度尺(测算体积) 测质量)、量筒和水(测算体积) m 1Vm 2④计算被测液体的密度:ρ= (m 1 - m 2)/ V①测密度,鉴别物质的种类(ρ = m / V )应用 ②测量体积计算不便直接测量的物体的质量(m =ρV )③测量质量计算不便直接测量的物体的体积 (V= m /ρ)状态、密度、硬度、透明度、导电性、导热性、磁性、弹性、塑性(范性)、韧性、颜色等。
三、重点、难点分析1.为什么说质量是物体自身的属性?【对应训练】下列情况物体的质量发生变化的是()A.水结成冰B.将一只苹果从地球带到月球C.将一块橡皮泥捏成泥人D.将一个圆柱状的金属块用车床加工成螺帽2.如何正确使用天平?使用托盘天平时注意事项有哪些?答:1、使用天平时,应将天平放在工作台上。
物质的物理属性

温度
温度对磁性的影响较大,随着温度的升高,物质的磁性会减弱甚 至消失。
磁场强度
磁场强度对物质的磁性也有影响,强磁场可以增强物质的磁性。
磁性的应用
磁力设备
利用磁性可以制造各种磁力设备,如电动机、发电机 、扬声器等。
磁记录技术
利用磁性可以记录信息,如录音机、录像机、硬盘等 存储设备。
详细描述
物质内部的自由电荷数量越多,导电性越强;自由电荷的运动速度越快,导电性 也越强;物质的晶格结构对导电性也有影响,例如金属的晶格结构较为松散,有 利于自由电子的运动,因此金属的导电性较好。
导电性的应用
总结词
导电性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 应用,如电线、电子设备、电磁炉等。
详细描述
导电性是实现电力传输和分配的基础,电线 作为电流传输的媒介,需要有良好的导电性 能;电子设备中的集成电路、晶体管等也需 要利用导电性来实现电子的传输和运算;电 磁炉则是利用金属锅具的导电性产生涡流, 将电能转化为热能,实现烹饪功能。此外, 导电性还可应用于电磁屏蔽、静电防护等领
域。
04
CATALOGUE
物质的热导率
热导率的定义
01
热导率是描述物质导热性能的物理量,表示物质在单
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传递的热量。
02
热导率用希腊字母λ表示,单位是瓦特每米开尔文(
W/m·K)。
03
热导率反映了物质内部热量传递的能力,与物质的微
观结构和分子热运动有关。
影响热导率的因素
物质的分子结构和排列方式
医学成像
利用磁性可以制造磁共振成像设备,用于医学诊断和 治疗。
S
八年级物理《物质的物理属性》

热传递是热量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的过程。热传递可以通过三种方式进行 :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
物体的热膨胀与热收缩
热膨胀
当物体受热时,其体积通常会增大。 这是因为物体内部的微观粒子获得能 量后运动速度加快,相互碰撞的频率 增加,导致物体宏观尺度上的膨胀。
热收缩
当物体冷却时,其体积通常会减小。 这是因为物体内部的微观粒子失去能 量后运动速度减慢,相互碰撞的频率 减少,导致物体宏观尺度上的收缩。
导电性的应用实例
电线的制作
电线通常由金属导体制成, 利用其良好的导电性能传 输电流。
电解工业
利用电解原理,在电解质 溶液中通入直流电,使离 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制 备各种化工产品。
半导体技术
半导体材料在电子工业中 广泛应用,如集成电路、 晶体管、太阳能电池等。
03 物质的热学属性
热传导与热对流
05 物质的声学属性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并通过介质传播。
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性质有关,一般在固体中最快, 液体次之,气体中最慢。
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如空气、水、固体等。 声音的传播方向与振动方向一致。
声音的特性与分类
音调
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
响度
声音的强弱,由振幅决定。
等,可以采用实验测量法。
02 物质的导电性
导电性的定义与原理
导电性定义
物质传导电流的能力称为导电性 。
导电原理
物质内部存在自由电子或自由离 子,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这些 自由电子或离子会向电场方向移 动,形成电流。
导体的种类与特性
01
02
03
金属导体
如铜、铝、铁等,其导电 性能良好,因为金属内部 存在大量的自由电子。
物质的物理属性知识梳理

物质的物理属性知识梳理一、质量1. 质量是物体的一种物理属性,当物体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改变时,物体的质量_______。
(变/不变)2.质量的国际单位是________,1 t = _____ kg,1 g = ____ kg,1 mg = _____g=_____kg。
二、天平3.会放:把天平放在___________工作台面上;会调节: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__________处,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_______的刻度线;会测量:被测物体放在_________盘,砝码放在__________,通过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直到指针再次指在分度盘_______刻度线;会读:被测;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中__________的总质量与________所示的质量之和。
4.使用天平注意事项:被测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天平的_________;向盘中加减砝码时要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用手接触砝码。
三、密度5.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________;不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________。
6.某种物质的_____与_____的比值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密度公式:____;1g/cm3=___ kg/m3四、物质的物理属性7. 物质的物理属性有:硬度、弹性、导热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考点透视考点一:质量1.(2015•济南)在下列动物中,质量可能是3kg的是()A.一只麻雀B.一只老鼠C.一只鸡D.一只羊2.(2015•常德)下列情况中,铁块的质量发生变化的是()A.铁块磨掉一个角B.铁块熔化成铁水C.铁块轧成薄铁片D.铁块从地球运到月球3. (2015•梧州)一根质量分布均匀的铅笔芯,用去三分之一后,其质量,密度。
(以上两空均填“增大”、“不变”或“减小”)考点二:天平4.用已调好的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时,应将砝码放在天平的________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物质的物理属性知识梳理
1.质量:
⑴定义: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⑵单位:国际单位制单位kg ,常用单位:t g mg
对质量的感性认识:一枚大头针约80mg 一个苹果约 150g
一头大象约 6t 一只鸡约2kg
⑶质量的理解:固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态、状态、位置、温度而改变,所以质量是物体
固有的一种属性。
⑷测量:
①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测量工具:案秤、台秤、杆秤,实验室常用的测量工具托盘天平,也可
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重,再通过公式m=G/g计算出物体质量。
②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二十四个字:水平台上, 游码归零, 横梁平衡,左物右砝,先大后小,
横梁平衡。
具体如下:
A.“看”:观察天平的称量以及游码在标尺上的分度值。
B.“放”: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C.“调”:调节天平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横梁平衡。
D.“称”: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里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
E.“记”:被测物体的质量=盘中砝码总质量+ 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
F.注意事项:A 不能超过天平的称量
B 保持天平干燥、清洁。
③方法:A、直接测量:固体质量方法 B、特殊测量:液体质量方法、微小质量方法。
偏大偏小:当指针偏向分度盘左边,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大,当指针偏向分度盘右边,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小;
砝码磨损,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大;砝码沾有油污或其它小物体,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小。
游码没有移到0刻度时,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大,大的值就是游码的读数。
2.密度:
⑴定义: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⑵公式:
m
v
ρ=
m
v
ρ
= m=ρv
⑶单位:国际单位制单位kg/m3,常用单位g/cm3。
这两个单位比较:g/cm3单位大。
单位换
算关系:1g/cm3=103kg/m3 1kg/m3=10-3g/cm3。
水的密度为×103kg/m3,物理意义是:1立方米的水的质量为×103kg。
⑷理解密度公式:
m
v ρ=
①同种材料,同种物质,ρ不变(m与 V成正比);
②物体的密度ρ与物体的质量、体积、形状无关,但与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有关;
③不同物质,质量相同时,体积大的密度小;
④不同物质,体积相同时,质量大的密度大。
⑸密度随温度、压强、状态等改变而改变,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所以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⑹图象:左图所示:ρ甲>ρ乙
⑺体积测量——量筒(量杯)
①用途:测量液体体积(间接地可测固体体积)。
②使用方法:
“看”:单位:毫升(ml)=厘米3 ( c m3 ) ;量程;分度值。
“放”:放在水平台上。
“读”:量筒里的水面是凹形的,读数时,视线要和凹面的底部相平。
⑻测固体的密度:
①原理:原理:ρ=m/v
m
②方法:a.用天平测出固体质量m
a.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读出体积V1;
b.用细线系好物体,浸没在量筒中,读出总体积V2;
d.得出固体密度ρ=m/( V2-V1)
(说明:在测不规则固体体积时,也可采用排液法测量,这里采用了一种科学方法等效代替法。
规则固体体积可用刻度尺测量)
⑼测液体密度:
①原理:ρ=m/v
②方法:a.用天平测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m1 ;
b.把烧杯中的液体倒入量筒中一部分,读出量筒内液体的体积V;
c.称出烧杯和杯中剩余液体的质量m2 ;
d.得出液体的密度ρ=(m1-m2)/ V
⑽密度的应用:
①鉴别物质: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之一,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可用密度鉴别物质。
②求质量:由于条件限制,有些物体体积容易测量但不便测量质量用公式m=ρV算出它的质
量。
③求体积:由于条件限制,有些物体质量容易测量但不便测量体积用公式V=m/ρ算出它的
体积。
④判断空心实心:
例如:体积是5×10-3m3的铁球,测得其质量是25kg,试判断此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
(ρ铁=×103kg/m3)
分析:利用密度判断物体空、实心情况有下列几种方法:
(1)用公式ρ物体=m/V求物体的平均密度,若ρ物体=ρ物质为实心,ρ物体<ρ物质为空心。
(2)用公式V物质=m/ρ求出物体中含物质的体积,若V物质=V实际为实心,V物质< V实际为空心。
(3)用公式m物质=ρV求出物体中含物质的质量,若m物质=m实际为实心,m物质> m 实际为空心。
这三种方法用其中任何一种都可以判断出球是实心的还是空心的,但如果题目要求的是空心部分的体积,则用第二种方法更简便些。
3、物质的物理属性
1、物质的物理属性包括:状态、硬度、透明度、导电性、导热性、磁性、密度延展性、弹性等。
2、物质的磁性:物体能够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叫做磁性。
3、物质按导电能力的不同分为:导体、绝缘体和半导体。
导体是容易导电的物体,如金属;绝缘体是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如橡胶;导电能力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物体叫半导体,如硅、锗等材料。
4、物质按导热性能的不同分为:热的良导体和不良导体;热的良导体:如金属;热的不良导体如塑料等。
5、物质的硬度:硬度大的物体能够划破硬度小的物体的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