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文言文重点词语

合集下载

八年级上册文言文知识整理 1 三峡

八年级上册文言文知识整理  1 三峡

八年级上册文言文知识整理 1 三峡(学习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学校: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教育资料,如知识梳理、古诗鉴赏、阅读理解、计划总结、学习综合、试题大全、教案大全、作文大全、语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education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knowledge sorting, ancient poetry appreciation, reading comprehension, plan summary, learning synthesis, test questions, lesson plans, composition, Chinese, and other materials.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ata format and writing method!八年级上册文言文知识整理 1 三峡八年级上册文言文知识整理1 三峡一、词语解释1.重点词语(1)自非亭午夜分亭午:正午夜分:半夜(2)不见曦月:日光,这里指太阳(3)至于夏水襄陵:冲上、漫上(4)不以疾也:快(5)则素湍绿潭:白色(6)属引凄异:接连不断(7)空谷传响,哀转久绝:回声;声音悲凉婉转2.通假字略无阙处:“阙”同“缺”,空隙、缺口3.一词多义自三峡七百里中:介词,于。

文言文知识清单-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文言文知识清单-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知识要点三峡作者:郦道元一、.解释括号里的词语原文:自(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略无:)阙(阙:)处;重岩/叠嶂(3),隐天/蔽日,自(自:)/非亭午(亭午:)夜分(夜分:),不见曦(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襄陵:),沿/溯(沿:溯:)阻绝(绝:)。

或(或:)/王命急宣(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虽:)乘奔(奔:御风,不以/疾(不以疾:)。

春冬之时,则/素湍(素湍:)/绿潭,回清(回清:)/倒影。

绝(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飞漱:)/ 其间,清/荣/峻/茂(清荣峻茂:),良(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晴初:)霜旦(霜旦:),林寒/涧肃(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属引:)/凄异(凄异:),空谷/传响(响:),哀转/久绝(绝:)。

故(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二、重点词语的解释(1)自:在,从(2)略无:完全没有。

阙:通“缺”,中断。

(3)嶂(zhàng):高峻险拔如屏障一样的山峰。

(4)自非:如果不是。

自:如果。

非:不是(5)亭午:正午。

夜分:半夜。

(6)曦(xī):日光,这里指太阳。

(7)襄(xiāng),上。

陵,丘陵,小山包(8)沿:顺流而下(的船)。

溯(sù):逆流而上(的船)。

(9)或:有时。

王命:皇帝的圣旨。

宣:宣布,传达。

(10)朝发白帝:早上从白帝城出发。

朝:早晨(11)虽:即使。

奔:奔驰的马。

御:驾着(12)不以:不如。

即使是乘奔御风也不被认为是(比船)快,疾:快。

(13)素湍:白色的急流。

素:白色的。

绿潭:碧绿的潭水。

(14)回清倒影:回旋的清波,倒映出山石林木的倒影。

(15)绝巘(yǎn):极高的山峰。

绝:极高。

巘:山峰(16)悬泉:悬挂着的泉水瀑布。

飞漱:急流冲荡。

漱:冲刷。

(17)清荣峻茂:水清,树荣,山高,草盛。

(18) 良:实在,的确。

三峡文言文八年级上册笔记

三峡文言文八年级上册笔记

《三峡》课堂笔记一、课文背景《三峡》是一篇文言文,选自南北朝时期地理学家、散文家郦道元的《水经注》。

三峡是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的总称,位于长江上游,是中国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

二、重点词语解释1.自三峡七百里中:在三峡七百里之间。

自,从,由。

2.略无阙处:毫无中断的地方。

略无,毫无。

阙,通“缺”,中断,空缺。

3.重岩叠嶂:重重叠叠的悬崖峭壁。

嶂,峭壁。

4.隐天蔽日:遮挡了天空和太阳。

隐,遮挡。

蔽,遮蔽。

5.自非亭午夜分:如果不是正午或半夜。

自,如果。

亭午,正午。

夜分,半夜。

6.不见曦月:看不到太阳和月亮。

曦,日光,这里指太阳。

7.至于夏水襄陵:到了夏天江水漫上山陵。

襄,上,这里指漫上。

陵,山陵。

8.沿溯阻绝:上行和下行的航路都被阻断,不能通航。

沿,顺流而下。

溯,逆流而上。

阻绝,阻断。

9.或王命急宣:有时皇帝的命令要急速传达。

或,有时。

王命,皇帝的命令。

急宣,急速传达。

10.虽乘奔御风:即使骑上飞奔的马,驾着疾风。

虽,即使。

奔,飞奔的马。

御,驾驭,驾着。

风,疾风。

— 1 —11.不以疾也:也不如它快。

以,认为。

疾,快。

12.则素湍绿潭:就有白色的急流,碧绿的深潭。

素湍,白色的急流。

绿潭,碧绿的深潭。

13.回清倒影:回旋的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回清,回旋的清波。

倒影,倒映的影子。

14.绝巘多生怪柏: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姿态怪异的柏树。

绝巘,极高的山峰。

多生怪柏,生长着许多姿态怪异的柏树。

15.悬泉瀑布:悬挂着的泉水瀑布。

悬泉,悬挂着的泉水。

瀑布,从高处倾泻下的水流。

16.飞漱其间:在山峰之间飞流冲荡。

飞漱,飞流冲荡。

其间,指山峰之间。

17.清荣峻茂:水清树荣山高草盛。

清荣峻茂指江水清澈树木繁盛山峰高峻草木茂盛。

18.良多趣味:确有很多趣味和情趣。

良多趣味指趣味和情趣很多。

19.每至晴初霜旦:每到天刚放晴或下霜的早晨。

每至晴初霜旦指每到天刚放晴和下霜的早晨时分。

20.林寒涧肃: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

2024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文言文知识点归纳解析(复习必背) (2)

2024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文言文知识点归纳解析(复习必背) (2)

2024年中考语文复习知识清单专题。

3文言文:八上知识梳理【郦道元】字善长。

范阳涿鹿人,南北朝北魏时的地理学家,散文作家。

他的著作很多,最有名的是《水经注》四十卷。

《水经注》名为注释《水经》,实则以水经为纲,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

是我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

文长江三峡,西起四川省奉节县白帝城,东至湖北省宜昌县南津关,全长133公里。

是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的合称。

长江在四川盆地东面,横切巫山山脉,在万山丛中汹涌奔腾而下,形成了闻名中外的长江三峡大峡谷。

三峡群峰夹峙,悬崖千丈,风光雄伟壮丽,风景如画。

《水经注》,意思是给《水经》这本书做注释。

在郦道元的补充发展下,《水经注》已经成为一部巨著。

全书共4Q卷,记载了一千多条河流的发源地、流经地区、支渠分布、古河道变迁等情况,同时还记载了大量农田水利建设工程资料,以及城郭、风俗、土产、人物等。

不仅是一部具有重大科学价值的地理巨著,该书还记录了不少碑刻墨迹和渔歌民谣,文笔绚烂,语言清丽,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水经》是一部记载我国水系的地理书,经清代学者考证,可能是三国时的著作。

原书非常简单,郦道元对《水经》中的记载加以详细阐明和补充,遂成《水经注》一书。

字音字形"略无阙q词处重岩叠嶂力以八g隐天蔽舞日不见曦xr月沿溯SU阻绝夏水襄K\av^Q陵乘奔施八御g心风不以疾j了也飞漱sR心其间悬泉瀑ph布素湍tuav\绿潭绝爆gd八多生怪柏bai清荣峻j/八茂晴初霜s/i履八g旦林寒涧jian肃su局猿长啸属心引凄异空谷g心传响哀转z/u(在八久绝巴东三峡巫WU峡长泪沾裳cMmg朗读节奏。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贝〃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八年级上册语文人教版课外文言文重点实词解释

八年级上册语文人教版课外文言文重点实词解释

八年级上册语文人教版课外文言文重点实词解释一、实词的概念实词是语言中具有实际意义的词汇,它能够直接指称事物、表示行为或者描述性质。

在文言文中,实词通常是指名词、动词以及形容词等词类。

二、八年级上册语文人教版课外文言文的特点八年级上册语文人教版的课外文言文,以古代经典作品为主要内容,这些文言文具有古老、庄重、严谨的特点。

在这些文言文中,实词的运用尤为重要,通过对实词的解释和理解,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文言文的内涵和含义。

三、重点实词解释1. 吾:表示“我”的意思,是古代汉语中的第一人称代词,多用于诗歌、文章中表示个人的身份和情感。

2. 昔:表示“过去”的意思,常用于古代文言文中,常常用来引述古代的事物或时刻,表达过去的故事或事件。

3. 民:表示“人民”的意思,是古代文言文中常用的名词,多用于描写人类的集体或者裙体。

4. 犹:表示“还”、“仿佛”或“如同”的意思,用来表达近似或比喻的含义,常用于古诗词、文章中。

5. 乃:表示“就是”、“便是”或者“才是”的意思,多用于古代文言文中,用来表示事物的确定或者强调。

6. 或:表示“或者”、“或许”、“有时”等意思,是表示选择、疑问或者可能性的连词,在古代文言文中常常使用。

7. 惟:表示“只”、“唯一”或“而”的意思,常用于古代文章、诗歌中,表示唯一或者强调的语气。

8. 斯:表示“这”、“这个”或“此”的意思,常用于古代文言文中,表示特定的人或事物。

四、实词解释的重要性在阅读八年级上册语文人教版的课外文言文时,对重点实词进行解释和理解具有重要意义。

实词的正确解释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古代文言文的意思和内涵。

实词的解释可以帮助读者熟悉和掌握古代汉语的词汇和语法特点,提高文言文阅读的能力和水平。

实词解释还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领会古代文学作品的魅力,增进对文学的理解和欣赏。

五、总结八年级上册语文人教版课外文言文中的重点实词,是理解古代文言文意义和内涵的关键。

通过对实词的解释和理解,读者可以更好地领会古代文言文的意思和魅力,提高文言文阅读的能力和水平。

初中八年级语文上册语文文言文总复习

初中八年级语文上册语文文言文总复习

初中八年级语文上册语文文言文总复习10.三 峡1.重点词语解释①重岩叠嶂.(高耸险峻如屏障的山峰)②自非亭午夜分....(正午;半夜)③不见曦.月(日光,文中指太阳)④夏水襄陵..(升到高处;大土山)⑤沿溯..阻绝(顺流而下;逆流而上)⑥虽.乘奔.御风(即使;飞奔的马)⑦不以..疾也(不如,比不上)⑧或.王命急宣.(有时;宣布 )⑩飞漱.其间(冲荡)⑪清荣.峻茂(茂盛)⑫林寒涧肃.( 肃杀,凄寒 )⑬属引..凄异(连接;延长)⑭空谷传响.(回声)⑮哀转..久绝( 声音悲凉婉转 )2.通假字略无阙.处(“阙”同“缺”,空隙、缺口)3.一词多义①自⎩⎪⎨⎪⎧自.三峡七百里中(在)自.非亭午夜分(如果)②绝⎩⎪⎨⎪⎧哀转久绝.(消失)绝.多生怪柏(极)③疾⎩⎪⎨⎪⎧不以疾.也(快)君有疾.在腠理(小病)4.古今异义①至于..夏水襄陵 至于⎩⎪⎨⎪⎧古义:到了今义:表示另提一事②或.王命急宣 或⎩⎪⎨⎪⎧古义:有时今义:表选择关系③属.引凄异 属⎩⎪⎨⎪⎧古义:连接今义:属于 5.词类活用①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动词作名词,飞奔的马) ②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形容词作名词,急流) ③回清.倒影(形容词作名词,清波) ④良.多趣味(形容词作副词,实在,真) ⑤每至晴初霜.旦(名词作动词,结霜) ⑥空谷..传响(名词作状语,在空荡的山谷里) 6.、特殊句式省略句A .两岸连山,略无阙处(省略主语“三峡”,即“三峡两岸连山,略无阙处”)B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省略主语“两岸”,即“两岸重岩叠嶂,隐天蔽日”)7.重点句子默写①侧面描写群山高峻的句子是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文中与李白《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相对应的句子是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③总括三峡春冬美景的句子是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④写高猿长啸声音特点的句子是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完整word版)八年级语文文言文重点词语

(完整word版)八年级语文文言文重点词语

八年级语文文言文重点词语《与朱元思书》1 急湍(tuān)甚箭,猛浪若奔。

奔:动词活用作名词,这里指飞奔的快马。

2 负势竞上,互相轩(xuān)邈(miǎo)负:凭借。

竞:争着。

上:名词作动词,向上。

轩,高,向高处伸展。

邈,远,向远处伸展。

这里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用。

3 蝉(chán)则千转(zhuàn)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转,通“啭”。

穷,穷尽。

绝:停止、消失。

4 鸢(yuān)飞戾(lì)天者,望峰息心;经纶(lún)世务者,窥(kuī)谷忘反。

这里比喻极力追求名利的人。

鸢,俗称老鹰,善高飞,是一种凶猛的鸟。

戾,至。

息:使……平息,使动用法。

经纶:筹划、治理。

反:通“返”,返回。

《五柳先生传》1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许,处所。

2因以为号焉。

因,于是,因此。

以,把,用。

为,作为。

以为,以之为(用这个作为)。

焉,语气助词。

3每有会意。

会,体会,领会。

4造饮辄(zhé)尽,期在必醉。

造,往、到。

辄,就。

期,期望。

5短褐(hè)穿结,箪(dān)瓢(piáo)屡(lǚ)空,晏(yàn)如也。

晏:安然自若的样子6“不戚(qī)戚于贫贱,不汲(jí)汲于富贵。

”戚戚,忧虑的样子。

汲汲,心情急切的样子。

于,介词,由于、因为,的意思。

《马说》1 祇(zhǐ)辱于奴隶人之手,骈(pián)死于槽(cáo)枥(lì)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祇:同“只”,只是。

骈,两马并驾,引申为一起。

骈死:并列而死。

以:凭借称:著称2 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或:有时,食:通“饲”,喂养。

3 虽有千里之能,食(shí)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见:通“现”,表现;显现。

4策之不以其道,食(sì)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

策:马鞭,引申为鞭打,这里指鞭策,驾驭。

材:通“ 才”才能。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知识点总结归纳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知识点总结归纳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知识点归纳梳理《三峡》知识点归纳一、通假字1.略无阙.处(“阙”通“缺”,意思是:缺口)二、一词多义1.绝:①沿泝阻绝.(动词,隔断)②哀转久绝.(动词,消失)③绝.yǎn多生怪柏(形容词,极高的)2.自:①自.三峡七百里中(在)②自.非亭午夜分(连词,如果)3.清:①回清.倒影(名词,清波)②清.荣峻茂(形容词,清澈)三、古今异义:1.至于..夏水襄陵古义:是两个词,动词“至”和介词“于”,到了今义:表示另提一事2.自.非亭午夜分古义:如果今义:从;由3.或.王命急宣古义:有时今义:或许;也许四、词类活用: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奔:动词用作名词,指奔驰的快马)2.林寒涧肃.(肃:形容词用作动词,寂静)3.空谷..传响(空谷:名词作状语,在空荡的山谷里。

响:动词作名词,回声)4.回清.倒影(清:形容词用作名词,清波)5.晴初霜.旦(霜:名词用作动词,降霜)6.素湍.绿潭(湍:形容词用作名词,指急流)五、重点句翻译: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若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时候,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

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即使骑上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

3.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到了夏天的江水漫上山陵,上行和下行的航道都被阻断,不能通行。

4.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碧绿的潭水,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5.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悬泉瀑布在山峰之间飞速地往下冲荡。

6.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水清,树荣,山高,草盛,确实趣味无穷。

7.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在秋天,每到初晴的时候或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

8.常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经常听到高处的猿猴拉长声音鸣叫,声音持续不断,非常凄凉。

9.空谷传响,哀转久绝空荡的山谷里传来猿叫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

六、其他重点词语解释1.略.无阙处(略:完全.全部。

)(“略无”,完全没有。

)2.重岩叠嶂.(嶂:像屏障似的的高山)3.不见曦.月(曦:阳光,这里指太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上)全册文言文知识归纳
(一)通假字:
通假读音字义例句出处
要——邀yāo 邀请便要还家《桃花源记》
具——俱jù详尽具答之《桃花源记》
有——又yòu 用来连接整数和零数八分有奇《核舟记》
诎——屈qū弯曲诎右臂支船《核舟记》
衡——横héng 横着的左手倚一衡木《核舟记》
甫——父fǔ男子美称,多附于字之后虞山王毅叔远甫刻《核舟记》
简——拣jiǎn 挑选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核舟记》
与——举jǔ选拔选贤与能《大道之行也》
矜——鳏guān 老而无妻的人矜、寡、孤、独《大道之行也》
曾——层céng 重叠荡胸生曾云《望岳》
阙——缺quē中断略无阙处《三峡》
通假的类型:(1)音近通假;(2)形近通假
(二)词类活用:
类型例句出处解释
意动用法渔人甚异之《桃花源记》对……感到诧异
名词作状语复前行、听妇前致词《桃花源记》往前、上前
形容词作动词欲穷其林《桃花源记》穷尽,走到头
名词作动词有仙则名《陋室铭》有名气
名词作动词有龙则灵《陋室铭》有灵性
使动用法无丝竹之乱耳《陋室铭》使……杂乱
使动用法无案牍之劳形《陋室铭》使……劳累
名词作动词不蔓不枝《爱莲说》长枝蔓、长枝节
名词作状语箬蓬覆之《核舟记》用箬蓬
名词作状语石青糁之《核舟记》用石青
名词作动词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戴着高帽、长满胡须
名词作动词居右者椎髻仰面《核舟记》梳着椎型发髻
名词作形容词其色墨《核舟记》黑的
意动用法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大道之行也》以……为亲人、
以……为子女
形容词作名词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大道之行也》老年人、中年人、幼童形容词作名词造化钟神秀《望岳》神奇、秀丽的景色
意动用法一览众山小《望岳》认为……小
使动用法恨别鸟惊心《春望》使……受惊
形容词作名词虽乘奔御风《三峡》飞奔的马
形容词作名词空谷传响《三峡》回声
形容词作动词夕日欲颓《答谢中书书》坠落
名词作动词相与步于中庭《记承天寺夜游》散步
名词作状语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观潮》用银、用玉
形容词作动词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观潮》穷尽
名词作动词皆披发文身《观潮》画着文彩
形容词作动词上下一白《湖心亭看雪》变白
名词作动词客此《湖心亭看雪》客居
名词作状语拄杖无时夜叩门《游山西村》在夜里
词类活用的类型:名词作动词、名词作状语、形容词作名词、形容词作动词、使动用法、意动用法。

(三)一词多义:
之 a. 渔人甚异之:代词,指桃花林的美景为 a. 武陵人捕鱼为业:作为
b.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给,替
b. 水陆草木之花:结构助词,的
c. 不足为外人道也:对,向
c. 无丝竹之乱耳:取消主谓独立性的结构助词,不译
d. 为宫室:做。

这里指雕刻。

e. 中轩敞者为窗:是
d. 何陋之有:宾语前置的标志f. 仅有“敌船”为火所焚:被
属 a.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类焉 a. 不复出焉:兼词,从这里。

b. 神情与苏、黄不属:类似b.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句尾语气助词,不译。

c. 属引凄异:连接c.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哪里,怎么
舍 a. 便舍船:离开志 a. 处处志之:动词,做标记
b. 屋舍俨然:房屋b.寻向所志:名词,标记
寻 a. 寻向所志:寻找奇 a.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奇特
b. 寻病终:不久b. 八分有奇:指零数
可 a. 高可二黍许:大约云 a.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说
b. 珠可历历数也:可以b. 盖大苏泛赤壁云:句尾语气助词,不译。

行 a. 复前行:走闭 a. 是故谋闭而不兴:封闭,阻塞
b. 大道之行也:施行b. 故外户而不闭:用门闩插门
曾 a. 计其长曾不盈寸:竟然虽 a. 老妪力虽衰:虽然
b. 荡胸生曾云:重叠b. 虽乘奔御风:即使
自 a. 自三峡七百里中:在绝 a. 沿溯阻绝:断,中断
b. 自非亭午夜分:如果b. 绝崦多生怪柏:极
c. 自康乐以来:自从c. 哀转久绝:消失
与 a. 选贤与能:通“举”,选拔观 a.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看
b.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欣赏b. 天下之伟观:景观
c. 念无与为乐者:介词,和能a.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能够
b. 以此夸能:能力,本领
d. 相与步于中庭:共同,一起
e. 天与云与山与水:连词,和
仅 a. 仅如银线:几乎,将近势 a. 势极雄豪:来势,气势
b. 仅有“敌船”为火所焚b. 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
更 a. 是日更定: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一 a. 上下一白:副词,全
b.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还b. 惟长堤一痕:数词,一
白 a. 上下一白:形容词,白色的者 a.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的人
b.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名词,酒杯b.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定语后置的标志
(四)古今异义
类型例句古义今义出处
词义转移芳草鲜美鲜艳美丽指食物的味道好《桃花源记》
词义转移屋舍俨然整齐的样子好象《桃花源记》
词义转移阡陌交通交错相通运输、邮电事业的总称《桃花源记》
词义转移悉如外人桃花源以外的世人没有血缘关系的人《桃花源记》
词义转移问所从来从……来从过去到现在《桃花源记》
词义缩小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妻子和儿女专指男子法定的配偶《桃花源记》
词义转移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与人世隔绝的地方走投无路的境地《桃花源记》
词义转移无论魏晋不要说,更不必说表条件关系的连词《桃花源记》
词义转移不足为外人道也不值得不够,不充足《桃花源记》
词义转移诣太守,说如此代词,指桃花源的情况这样《桃花源记》
词义转移惟吾德馨品德高尚散步很远的香气《陋室铭》
词义转移往来无白丁没有什么学问的人平民、百姓《陋室铭》
词义转移宜乎众矣应当合适《爱莲说》
词义转移罔不因势象形顺着、就着因为《核舟记》
词义转移罔不因势象形模仿指一种动物《核舟记》
词义转移佛印居右在居住《核舟记》
词义转移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长修理、修建《核舟记》
词义转移男有分职业、职守过分《大道之行也》
词义转移女有归女子出嫁返回《大道之行也》
词义转移盗窃乱贼而不作造反没有秩序《大道之行也》
词义转移造化钟神秀聚集指一种计时的器具《望岳》
词义转移良多趣味确实,实在好《三峡》
词义扩大四时俱备季节时间《答谢中书书》
词义转移晓雾将歇消散休息《答谢中书书》
词义转移夕日欲颓坠落变坏《答谢中书书》
词义消失相与步于中庭院里《记承天寺夜游》
词义转移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只是但是,表转折关系的连词《记承天寺夜游》
词义转移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罢了耳朵《记承天寺夜游》
词义转移吞天沃日用水淋洗肥沃《观潮》
词义转移海涌银为郭外城指一种姓氏《观潮》
词义转移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马骑马《观潮》
词义转移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举枪指一种体育器材《观潮》
词义缩小人物略不相睹人和物文学和艺术作品中所描写的人《观潮》
词义转移江干上下十余里岸,边干燥《湖心亭看雪》
词义转移余拿一小船撑,划用手或其他方式抓起《湖心亭看雪》
词义转移用毳衣炉火火炉炉子和火/炉子中的火《湖心亭看雪》
词义转移仍怜故乡水爱可怜《渡荆门送别》
古今异义的类型:词义缩小、词义扩大、词义转移、色彩变化、词义消失。

(五)文言句式
1、判断句:
(1)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

(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3)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4)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5)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6)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7)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

2、倒装句:
(1)孔子云:何陋之有?(宾语前置)
(2)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宾语前置)(3)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定语后置)
(4)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定语后置)
(5)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定语后置)
(6)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定语后置)
(7)吴儿善泅者数百。

(定语后置)
(8)细若蚊足,钩画了了。

(状语后置)
(9)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状语后置)
(10)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状语后置)
(11)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

(状语后置)
(12)出没于鲸波万仞中。

(状语后置)
文言句式的类型:判断句、被动句、否定句、倒装句(主谓倒置、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省略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