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解剖课件

合集下载

神经系统解剖定位(鲜活图片)201XPPT课件

神经系统解剖定位(鲜活图片)201XPPT课件

2024/1/16
.
12
3) 小脑(cerebellum)
略呈球形, 皮质(表面);髓质 / 树(深部)
两条近平行纵沟,将小脑分为3部分: 蚓部:中央,主管平衡和调节肌紧张。 脑半球:两侧,参与调节随意运动。
2024/1/16
.
13
4)大脑(cerebrum)
亦称端脑 后端:大脑横裂,与小脑分开 背侧:大脑纵裂,左、右大脑半球
2024/1/16
.
42
4)中枢兴奋的总和 兴奋在中枢传布需要多个兴奋性突触后电位的总 和,才能引发动作电位。包括时间上或空间上的 总和。
5)中枢兴奋的后作用 刺激作用停止后,中枢兴奋并不立即消失,常常
会延续一段时间。 6)对内外环境变化的敏感性和易疲劳性
长时间突触传递,突触小泡内神经递质减少,而 影响传递,产生疲劳
分布于躯干的神经主要的有:
名称
躯 膈神经 干 肋间神经 神 经
髂下腹神经
2024/1/1髂6 腹股沟神经
组成
5、6、7颈神经 胸神经
第一腰神经 第二腰神经 .
位置

肋间肌、腹部肌肉皮肤、阴部、 乳房
腹肌及皮肤
腹肌、腹壁和股内侧皮肤
24
分布于前肢的神经
091
组成 分支
分布
胸肌神经 背阔肌、下锯肌、胸肌、躯干皮肌、胸侧壁皮肤
双向性:冲动从刺激处,沿着纤维向两端传播。 相对不疲劳性:连续电刺激神经数小时至十几小
时,仍能传导兴奋。原因--耗能少。 不衰减性:在同一条纤维内,不论传导的距离多
长,冲动的强度、频率和传导速度相对恒定。
2024/1/16
.
36
二、反射中枢生理

神经系统解剖ppt课件

神经系统解剖ppt课件


总结 表12-至2大脊脑髓皮层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纤 2.脊髓小脑束 维 束 3.脊髓丘脑束
将下肢和躯干下部的深感觉信息经小脑传至大脑皮层,与 运动和姿势的调节有关
感觉传导通路的重要部分,传入后根的痛温觉、触压觉分
别经脊髓丘脑侧束和前束上传至丘脑,进而上传至大脑皮

下 1.皮质脊髓束

的 2.红核脊髓束 纤
结构
功能
前角 主要参与躯干和四肢的运动支配
后角 参与感觉信息的中转
侧角
灰质 连合
C8-L2侧角:脊髓交感神经中枢,支配血管、内脏及腺 体的活动 S2-4:脊髓副交感神经中枢,支配膀胱、直肠和性腺
灰质前连合:主要为左右相互交叉的痛、温觉纤维及 一部分触觉纤维 灰质后连合:连接两侧后角
结构
功能 脊髓
上 1.薄束与楔束 传导深感觉、皮肤的精细触觉至薄束核和楔束核,进而传
内脏感觉核:孤束核

1)非脑神经核
薄束核 楔束核 中缝核 下橄榄核 黑质 红核

2.白质—纤维束构成
上行纤维束 内侧丘系 脊髓丘脑束 三叉丘系

下行纤维束 皮质延髓束
锥体束 皮质脊髓侧束 皮质脊髓前束

3.网状结构

3.网状结构
功能: 1)对睡眠觉醒和意识状态的影响 2)对肌张力的调节 抑制区 易化区 高位中枢 去大脑强直

下丘脑——视上核、室旁核 产生加压素、催产素、促垂体激素,释放入血, 进而调节内分泌活动和内脏活动。

下丘脑主要功能
1)神经内分泌中心 2)皮质下调节内脏活动的高级中枢 3)通过与边缘系统的联系,参与对情绪 活动的调节 4)与人类昼夜节律的调节有关

神经系统解剖学 ppt课件

神经系统解剖学 ppt课件
第八节神经系统
一、脊髓和脊神经 二、脑和脑神经 三、自主神经系统 四、感觉传导通路 五、运动传导通路
神经系统解剖学
神经系统模式图
神经系统解剖学
中枢 脑
神经

脊髓

系 统
周 围
按部 位分
脑神经 脊神经

内 内脏感觉神经
经 按脏
分 神 内 脏 交感神
布 经 运动 经分源自神经 副交感神经躯体神经
神经系统解剖学
横断面
神经系统解剖学
脊髓和脊神经根
神经系统解剖学
1、颈丛
神经系统解剖学
颈部肌肉、血管和神经(1)
神经系统解剖学
颈部肌肉、血管和神经(2)
神经系统解剖学
颈部肌肉、血管和神经(3)
神经系统解剖学
2、臂丛
神经系统解剖学
神经系统解剖学
纵隔
神经系统解剖学
神经系统解剖学
腹后壁的肌肉和神经
回、海马旁回、海马、齿状回
神经系统解剖学
大脑皮质分区
神经系统解剖学
脑底面
神经系统解剖学
脑岛
神经系统解剖学
脑的正中矢状切
神经系统解剖学
海马和穹窿
神经系统解剖学
大脑半球水平切面
神经系统解剖学
基底核
神经系统解剖学
胼胝体:连接两侧半球广泛区 域,分为嘴、膝、干、压四部 分
中央沟:自半球上缘中点稍后方,斜向 前下方,几乎达外侧沟
顶枕沟:半球内侧面后部自前下斜向后 上
神经系统解剖学
神经系统解剖学
神经系统解剖学
1、大脑半球外侧面
神经系统解剖学
神经系统解剖学
额叶:
中央前沟、额上沟、额下沟 中央前回:中央沟与中央前沟之间 额上回:额上沟以上 额中回:额上沟与额下沟之间 额下回:额下沟与外侧沟之间

神经系统解剖生理PPT课件

神经系统解剖生理PPT课件
自主神经系统是调节内脏、血管、腺 体等自主器官活动的神经系统。
自主神经系统的作用
自主神经系统主要负责维持机体内环 境的稳定,调节体温、呼吸、消化等 方面的生理活动。
自主神经系统的分类
自主神经系统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 神经两类。
自主神经系统的调节机制
自主神经系统的调节机制是通过反射 弧来实现的,能够快速地对外界刺激 作出反应。
谢和生理反应。
03
自主神经系统
自主神经系统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它们控制着机体的内脏器官
和血管等平滑肌。自主神经系统通过调节内脏器官的功能来维持机体的
内环境稳定。
神经系统的感觉和运动功能
感觉
神经系统通过感觉神经元接收来自机体内外的刺激,并将这 些刺激转化为神经信号,传递到大脑进行处理。感觉包括痛 觉、温度觉、触觉和味觉等。
03
神经系统的生理功能
神经信号的传递
神经元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负责处理和传递信息。神经元通过电化学信号传递信息, 从一个突触传递到另一个突触。
突触
突触是神经元之间的连接点,信息通过突触传递。突触通过释放神经递质来传递信息,神 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引发一系列的生理反应。
神经递质
神经递质是神经元之间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不同的神经递质有不同的作用,如兴奋或抑 制。常见的神经递质包括乙酰胆碱、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和5-羟色胺等。
性。
脊神经
脊神经概述
脊神经是与脊髓直接相连的31 对神经,负责传递脊髓与身体
各部分之间的信息。
脊神经的功能
脊神经主要负责感觉、运动、 内脏等方面的功能。
脊神经的分类
脊神经分为躯体神经和内脏神 经两类。

脊神经完整解剖PPT课件

脊神经完整解剖PPT课件
02 后根
由脊髓灰质感觉神经元轴突组成,主要负责传递 感觉信号。
03 脊神经丛
指脊神经在脊柱各节段形成的神经丛,包括颈神 经丛、胸神经丛、腰神经丛和骶神经丛等。
脊神经的功能
01 感觉功能
脊神经主要负责传递躯体和内脏的感觉信号,包 括痛觉、温觉、触觉等。
02 运动功能
脊神经主要支配躯体的肌肉运动,通过发出运动 指令来控制身体的动作和姿势。
3
神经免疫交互
神经系统与免疫系统的交互作用在许多疾病中发 挥重要作用,深入了解其机制有助于开发新的治 疗方法。
THANKS
感谢观看
每对脊神经由前根和后根在脊 髓相应节段处汇合而成,前根 由脊髓灰质前角运动神经元轴 突和侧角交感神经元轴突组成 ,后根由脊髓灰质感觉神经元 轴突组成。
脊神经主要负责传递感觉信号 和支配躯体运动,同时还有自 主神经功能,可以调节内脏器 官的活动。
脊神经的组成
01 前根
由脊髓灰质前角运动神经元轴突和侧角交感神经 元轴突组成,主要负责传递运动指令和自主神经 信号。
反应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物理疗法
利用物理因子如电、光、热等刺 激神经,促进血液循环和神经再
生。
脊神经基础研究的新发现
1 2
神经细胞信号传导
研究神经细胞信号传导的机制和过程,揭示神经 活动的奥秘,为治疗神经系统疾病提供新思路。
神经胶质细胞作用
神经胶质细胞在神经再生和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 用逐渐被认识,为治疗策略提供新的视角。
当身体受到刺激时,脊髓 可以快速地反射性地调节 肌肉的活动,以维持身体 的平衡和稳定。
内脏功能调节
内脏功能调节概述
除了感觉和运动功能外,脊神经还参与了内脏功能的调节。

《解剖神经系统》课件

《解剖神经系统》课件

自主神经系统通过调节内脏器官的活动,维 持身体的内环境稳定。
自主神经系统的调节机制
自主神经系统与情绪反应
自主神经系统通过释放不同的神经递质,调 节内脏器官的活动。
自主神经系统在情绪反应中起重要作用,如 紧张、焦虑等情绪状态下,交感神经会兴奋。
PA R T. 0 3
神经系统的信息处理机制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
脑神经
脑神经概述
脑神经共12对,主要负责感觉和运动功能。
脑神经的主要功能
脑神经连接大脑与身体各部分,传递信息和 控制身体运动。
脑神经的分类
根据功能可分为感觉神经、运动神经和混合 神经。
脑神经的纤维组成
脑神经由大量的神经纤维组成,负责传递信 息。
脊神经
脊神经概述
脊神经共31对,主要负责躯干和四 肢的感觉和运动功能。
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针对不同神经系统疾病,医生会开具相 应的药物进行治疗,如抗癫痫药物、抗
帕金森药物等。 康复治疗
康复治疗对于神经系统疾病的恢复非 常重要,包括物理治疗、作业治疗、
言语治疗等。
手术治疗
对于某些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如脑 肿瘤、脑血管畸形等,手术治疗是必 要的治疗手段。
生活方式调整
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神经元
定义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是一种高度特化的细胞,具有感受、传递和处 理信息的功能。
结构
神经元由胞体、树突和轴突三部分组成。树突是神经元的输入通道,接收来自 其他神经元的信号;轴突是神经元的输出通道,将信号传递给其他神经元或效 应器。
PA R T. 0 2
神经系统的解剖结构
神经系统的学习与记忆

脑神经解剖学ppt课件

脑神经解剖学ppt课件

Ⅳ车Ⅴ叉Ⅵ外展, Ⅶ面Ⅷ听Ⅸ舌咽,
VII. VIII. IX.
Ⅹ迷Ⅺ副舌下全。
XII.
XI. X.
脑神经含有4种纤维成分:
躯体感觉纤维:皮肤、肌、肌腱、口、鼻腔粘膜 和前庭蜗器和视器。
内脏感觉纤维:分布于头、颈、胸、腹内脏器官, 味蕾和嗅器。
躯体运动纤维:支配眼球外肌,舌肌、咀嚼肌、 面肌和咽喉肌。
本节小结
脑神经连脑、出颅及分布
嗅神经 连大脑 经筛孔
嗅觉
视神经 连间脑
视觉
动眼神经 连中脑 经眶上裂
眼外肌、眼内肌
滑车神经 连中脑
上斜肌
三叉神经 连脑桥
面部感觉
咀嚼肌
下颌神经经卵园孔
展神经 连脑桥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外直肌
面神经 连脑桥 经内耳门
面肌、口腔腺、味觉
前庭蜗神经连脑桥
听觉、平衡觉
舌咽神经 连延髓
咽肌、腮腺、味觉
肌支支配咀嚼 肌、鼓膜张肌 和腭帆张肌,
分支
1.耳颞神经 2.颊神经 3.舌神经: 4.下牙槽神经 5.咀嚼肌神经
三叉神经 在头面部的 分布范围
二、面神经facial nerve
含有3种纤维成分
躯体运动纤维:起于面神经核, 支配面肌
内脏运动纤维:起于上泌涎核, 支配泪腺、舌下腺、下颌下腺
内脏感觉纤维: 止于孤束核, 传导舌前2/3区域味觉
4、 舌的神经分布:
舌下神经-------舌肌运动 面神经—鼓索----舌前2/3味觉 舌咽神经-------舌后1/3的味觉和一般感觉 三叉神经—舌神经-----舌前2/3一般感觉
5、支配唾液腺分泌的神经:
面神经—鼓索-----舌下腺和下颌下腺的分泌

解剖学神经系统ppt课件

解剖学神经系统ppt课件
2024/1/26
外周调节
神经递质、受体和效应器 之间的相互作用
反射调节
通过感受器接收刺激,经 传入神经传至中枢,再由 传出神经传至效应器
21
自主神经障碍的诊断与治疗
诊断
根据症状、体征和相关检 查进行综合判断
2024/1/26
治疗
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心 理治疗等综合治疗措施
预防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避 免过度劳累和精神压力
• 听觉传导通路:听觉信息通过内耳中的耳蜗感受器转化为神经信号,经听神经 传至蜗神经核、上橄榄核、外侧丘系、下丘核、内侧膝状体、听放射,最后投 射到大脑皮质的颞叶听觉中枢。
2024/1/26
13
感觉障碍的诊断与治疗
诊断方法
详细询问病史、全面进行神经系 统检查、必要的辅助检查(如CT
、MRI等)。
2024/1/26
结构
神经系统结构包括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功能单位 ,具有接收、整合和传递信息的功能。神经胶质细胞则对神经元起支持、营养 和保护作用。
2024/1/26
5
神经系统与行为的关系
感知与行为
神经系统通过感知内外环境的变化,将信息传递给大脑进 行识别,进而引发相应的行为反应。
学习与记忆
05
2024/1/26
04

包括舌体、舌根和舌系带等,主要功 能是接收味觉刺激并转化为神经信号 。
12
感觉传导通路与机制
• 痛温觉传导通路:痛觉和温度觉的感受器位于皮肤和粘膜内,通过相应的传入 神经纤维将冲动传至脊髓后角,再经脊髓丘脑束传至丘脑的腹后外侧核,最后 投射到大脑皮质中央后回的上2/3和旁中央小叶后部。
突触前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700-610),橙(609-590),黄
(589-570),绿(569-500),青(499-
460),蓝(459-440),紫(439-400)
.
12
解剖:
视神经
视网膜
外层:圆锥细胞(cone)-强光 和杆状细胞(rods)-弱光
第二层:双极细胞
内层:神经节细胞
视乳头视神经(视神经孔)
神经交叉:颞侧网膜纤维不 交叉,鼻侧交叉;垂体上方
.
14
视 神 经
临床意义:
表现:视力减弱或消失,幻视,视野缺 损,视乳头水肿或萎缩。
唯一能通过肉眼观察到的周围神经
视力:减退或丧失
视野:不同部位受损表现不同
视网膜病变:相应视野缺损
视乳头水肿或炎:一般无视野变化。
视神经受损:一个眼球全缺损
视交叉受损:垂体瘤,双颞侧缺损
视束:对侧同向偏盲
外侧膝状体:对侧同向偏盲
周围神经解剖
解放军总医院神经内科
.
1
神经系统
单 纯 神 经
植 物 神 经
四 种 混 合 神 经
5 对 , 尾 1 条
对 , 腰 5 对 , 骶
颈 8 对 , 胸 12
脊 神 经
混 合 性 神 经
12 对 , 单 纯
颅 神 经

周 围 神 经 系 统
脑 干 、 脊 髓
大 脑 、 小 脑

中 枢 神 经 系 统
视放射:对侧上部像限盲(颞叶病变)或上部像限 盲(顶颞叶),黄斑保留
枕叶:上(舌状回)、下(楔状回)、左(右枕)、
右(左枕)半部偏同. 向偏盲
15
视乳头
视神经
正常时:粉红色,生理凹陷,动静脉比例, 静脉搏动
病变:水肿、萎缩、Foster-Kennedy综合症
幻视:皮质束激征或功能性(管状视野、 视物变形、无中生有)
10-20 7-12 2-7 2-4 0.4-0.15
70-120 30-70 12-30 3-15 0.5-2 0.7-2.3
.
5
神经纤维末梢分类
浅感觉:痛觉:游离神经末梢,见于肌、血管、内脏 触觉:毛发末梢:螺形纤维绕毛囊,最敏感 触盘(Merkel’s disc):手指、唇、生殖器,极敏感 触球(Meissner’s corpuscle):全身的真皮内 坏层球(Pacinian corpuscle):触、压、震动 冷温觉:冷觉(终球,end bulb of Kraus) 热觉(罗飞尼球,corpuscle of Ruffini)
面神经核下部与舌下神经核为对侧支配, 余为双侧支配
.
9
嗅神经
属纯感觉神经,特殊内脏传入纤维,为CNS无 髓纤维
解剖:
第一神经元(双极神经元)位于鼻腔上部粘膜, 纤毛感觉受器
第二神经元嗅球内
第三神经元额叶内面(内侧嗅纹)和颞叶钩回 (外侧嗅纹)
与杏仁核、海马体、灰结节、乳头体、缰核、
丘脑前核、扣带回、脑干网状结构等发生联系;
视束:绕过大脑脚
.
13
视神经
外侧膝状体:换神经元后走三个方向
中脑顶盖前核神经元双侧E-W核和动眼神经核瞳 孔反射 上丘内侧纵束、顶盖-脊髓束、动眼神经核、面神经 核、前角视反射 视放射枕叶视觉(见下)
视放射:经过内囊后肢分以下行走
网膜上部经顶枕叶距状裂上的楔状回眼下部视觉 网膜下部经颞叶至距状裂下的舌状回眼上部视觉
Edinger-Westphal核:副交感神经核
睫状神经节
.
17
睫状神经节:有三种纤维
动眼神经
副交感纤维:来源于E-W核,在此节交换神经 元,再发出节后纤维至眼内肌。
交感纤维:颈内动脉交感神经丛的节后纤维路 过此节不换神经元,直接去支配瞳孔开大肌、
睫状体(变薄)、脉络膜血管平滑肌。
躯体感觉纤维:三叉神经节后纤维路过 此节不换神经元,直接去支配角膜、虹 膜、脉络膜痛觉。
.
2
神 经 纤 维 膜
髓鞘(myeline):
来源于雪旺细胞,绝缘及维护轴突功能。
神经鞘:
来源于雪旺细胞,协助再生,保护和营养 作用,有朗飞节。
神经内膜(endoneurium或Henle鞘):
系结缔组织,包绕神经鞘
神经束膜(perineurium):
系结缔组织,包绕一束神经纤维
神经外膜(epineurium):

一般传入:内脏牵位痛、温 特殊传入:味、嗅
功 躯体传出纤维

骨骼肌
分 内脏传出纤维

一般传出:平滑肌、心肌、腺体 特殊传出:表情、咀嚼、咽喉、斜方肌
.
7
颅神经
.
8
颅神经概况
嗅神经和视神经属中枢神经,因此并非 周围神经
嗅神经系无髓鞘纤维,视神经髓鞘源于 胶质细胞
视神经与白质一样易发生脱鞘病,而嗅 神经不发生
.
18
动眼神经
行程
核 内侧纵束、红核、黑质大脑 脚内侧出髓大脑后动脉与小脑上 动脉间海绵窦外上角眶上裂 眼眶内眼外肌(提上、上直、内 直、下直、下斜肌)和眼内肌(瞳 孔括约肌缩孔;睫状肌晶体变 厚)
通过前连合两侧互联。 .
10
嗅神经
临床意义:
表现:嗅觉减弱或消失,幻嗅。
正常老人或长期鼻炎者嗅觉可 减弱或丧失
前颅窝骨折或肿瘤者易损害至 嗅觉丧失
幻嗅:难闻臭味,海马钩回受 剌激——癫痫
.
11
视神经
概况:
为特殊躯体传入纤维
为CNS白质,胶质细胞形成髓鞘
接受可见光(400-700毫微米)的剌激, 各种波长混合产生白光,单一波长产生 色光。人眼可判别相差5毫微米产生的不 同色觉,因此,可区分150多种颜色。
系结缔组织,包绕一条神经
.
3
神 按有无神经鞘和髓鞘分类
经 有神经鞘和髓鞘纤维

颅神经、脊神经
无神经鞘而有髓鞘纤维

中枢神经白质、视神经
形 有神经鞘而无髓鞘纤维

植物神经节后纤维
分 无神经鞘而有髓鞘纤维

中枢神经灰质及嗅神经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4
神经纤维传导分类
神经功能 直径(微米) 传导速度
有髓纤维 无髓纤维
本受觉运动觉 触压觉 快痛、温觉 交感节前纤维 慢痛 交感节后纤维
眼动脉:单眼盲,眼底动脉变细
眶尖综合症:一侧的2、3、4、6、5a受损
有关疾病:视网膜母细胞瘤、视神经胶质
细胞瘤(视神经增粗)、前颅窝骨折视神
经断裂、肿瘤压迫视神经、脱鞘病
.
16
动眼神经
概况:
含躯体动脉和内脏运动纤维(副交感)
动眼神经核:上丘水平导水管前灰质
外侧核:主核,躯体动脉核,自上而下 为提上、上、内、下斜及下直肌
深感觉:肌腱感觉:Ib传入纤维末梢 环层球:皮下组织、肌鞘、筋膜等 骨骼肌梭:梭内肌:r-传出纤维(I类纤维) 梭外肌:a-传出纤维(II类纤维)
内脏感觉:颈动脉窦:血压;颈动脉体:血O2;味蕾:味觉 远距离感觉:视、听、嗅
.
6

躯体传入纤维
一般传入:痛、温、触、图形等

特殊传入:视、位、听
纤 内脏传入纤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