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大学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介绍

合集下载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核心课程建设标准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核心课程建设标准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核心课程建设标准贵州大学电气工程学院二〇一六年目录《传热学》课程建设标准 0《工程流体力学》课程建设标准 (5)《工程热力学》课程建设标准 (9)《锅炉原理》课程建设标准 (12)《汽轮机原理》课程建设标准 (16)《热力发电厂课程》课程建设标准 (20)《传热学》课程建设标准课程建设是教学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

《传热学》是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必修课,是研究热量传递规律的一门科学,广泛应用于能源、动力、化工、电工等领域,是现代技术科学的主要技术基础学科之一。

课程的目的是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基本掌握典型结构的导热、对流换热、辐射换热的计算方法,热交换器的选型和设计方法。

因此,建设好这门课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课程教学团队1、课程负责人本课程的课程负责人由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担任。

主要负责课程的教学组织、课程的建设与管理工作。

2、课程团队课程组成员职称结构合理(副教授2人、讲师1人),其中博士2人(在读),硕士1人;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合理,均能够独立承担课程教学工作。

1 钱进副教授负责课程建设与管理、教学2 龚德鸿副教授负责课程建设、教学3 李环讲师负责课程建设、教学二、教学内容1、教学大纲本课程参考了浙江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本门课程的教学大纲,结合了我校能源与动力工程的培养目标和学生实际编写。

2、课程教学内容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1)采用双语教学,从教学大纲、教学日历、教案、多媒体课件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现已有一套完整的教学资料,并已上传至贵州大学网络教学平台上。

双语教学已按规划实施。

2)教学过程中加强了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一方面注意把理论讲“深”、讲“透”、讲“精”,防止照本宣科,简单重复,繁琐论证;另一方面尽量结合学生实际,举例、分析以学生感性经验为基础;此外教学内容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用性。

考虑对于提高学生的能力有用,考虑学生在后期课程的学习中有用和学生毕业后的教学工作中有用,在教学中还注意了尽可能将新的理论、新的知识、新的技术传授给学生。

热能动力工程技术专业介绍

热能动力工程技术专业介绍

热能动力工程技术专业介绍热能动力工程技术是一门涵盖热能转换、能源利用和工程设计等领域的专业。

主要关注利用燃料或其他能源来源进行能量转换和能源利用的工程技术,旨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环境可持续性。

以下是热能动力工程技术的主要内容和相关领域:1.能源系统分析与设计:学习分析和设计能源系统,包括热力循环、热能转换设备(如锅炉、涡轮机、发电机等)和热能储存系统等,以满足工业、商业和居民用途的能源需求。

2.可再生能源利用与技术:研究与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的技术和系统。

这包括设计和安装太阳能电池板、风力发电机、地源热泵等设备。

3.热能系统优化:利用工程原理、数学建模和计算方法,优化热能系统的设计、运行和控制,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和减少环境污染。

4.热能传递与热力学:研究热量传递的基本原理和热力学循环的性能,以及传热设备(如换热器、蒸发器等)的设计和优化。

5.能源与环境:了解能源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研究能源系统的环保技术和措施,以减少能源产生和利用过程中的环境影响,并推进可持续发展。

6.节能与能源管理:研究和实施节能措施,通过能源管理和优化方案降低能源消耗。

这涉及到能源资源评估、能源审计和能源监测等工作。

7.能源政策与规划:了解能源政策、法规和规划,以及能源市场的运行机制。

学习评估能源需求和供应,制定可行的能源规划和政策建议。

热能动力工程技术专业培养学生具备工程技术与技能,解决能源领域的问题,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可持续发展。

热能动力工程技术专业的毕业生可以在能源行业、工程咨询公司、能源设备制造公司、环保部门和研究机构等领域从事设计、研发、管理和咨询等工作。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介绍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介绍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介绍
能源与动力工程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研究和开发能源与动力系统,以更有效、更安全地获取、分配、储存以及使用能源。

能源与动力工程涉及到机械、电子、自动化、计算机、能源和环境等多学科交叉研究领域,其重点是开发能源和动力系统,以满足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涉及到许多技术领域,包括发电、内燃机、太阳能电池、汽车技术、电力自动化技术、风能技术、水力发电技术、核能技术等。

这些技术可以帮助制定更有效的能源使用策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学生通常会学习各种能源技术,如发电厂工艺、热力学、能源经济学、能源分析、能源系统安全技术等。

除此之外,学生还将学习和研究电力系统、自动化、数据网络和软件系统等方面的知识,以便更好地把握能源系统的发展趋势。

此外,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学生还会学习有关环境保护的知识,如碳排放管理、污染控制技术和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等。

学生也会接触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以便更好地模拟和分析能源系统,以及设计先进的能源系统。

总之,能源与动力工程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研究和开发能源与
动力系统,以满足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学生可以拥有全面的能源技术知识,以及有关环境保护和先进计算机技术的知识,以便更好地把握能源系统的发展趋势。

热能工程专业描述

热能工程专业描述

热能工程专业描述
热能工程专业旨在培养学生掌握热能领域的基本理论和应用知识,具备热能系统设计、运行与管理能力的专业人才。

该专业主要涉及能源的转换、传递和利用等方面的知识,重点研究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以及能源工程技术等相关领域。

学生在热能工程专业中将学习能量的基本概念和性质,了解能源转化的原理和方法,掌握传热传质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方法。

此外,他们还将学习热力机械设备的工作原理和性能参数的测量与分析技术,掌握热能设备的设计与运行、运维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热能工程专业相对于其他工程专业,更加注重应用技术的学习和实践操作的能力培养。

学生将接受热力学、传热学、流体力学以及能源系统工程等理论课程的学习,并进行实践项目,包括热能设备的设计、能源利用情况分析、能源系统仿真等。

此外,学生还将学习相关的技术软件和系统,如热能设备操作与控制系统、能源系统优化设计软件等。

热能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可在能源行业从事热能设备和系统的设计、制造、维护和管理工作,或从事能源利用的工程设计与管理工作,还可从事热能设备和系统的技术研究与开发工作。

他们的就业方向涵盖了电力、石化、冶金、建筑、交通等多个领域,适用于工程技术人员、工程项目经理、技术研究员和高级工程师等职位。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描述就业前景样.doc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描述就业前景样.doc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描述就业前景样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描述就业前景怎么样热能与动力工程属于高新技术产业的范畴,在国民经济开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下面是提供的热能与动力工程描述,一起来看看吧。

专业概述本专业学生主要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的根底理论,学习各种能量转换及有效利用的理论和技术,受到现代动力工程师的根本训练;具有进行动力机械与热工设备设计、运行、实验研究的根本能力。

本专业着重培养具备工程热物理、流体力学、热能工程、动力机械、动力工程、制冷工程等方面根底知识和现代信息技术,能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从事能源动力工程及其自动化和相关方面的设计、研究、教学、开发、制造、运行等工作的高级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课程设置主干学科: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机械工程、传热学、工程热力学、制冷原理。

主要课程:工程力学、机械设计根底、电工与电子技术、流体力学、控制理论、测试技术。

火电厂方向专业科目:电站锅炉原理,电厂汽轮机原理及系统。

制冷方向专业科目:低温制冷原理等。

发动机专业方向:内燃机原理、汽车构造。

能源动力系统及自动化专业研究将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一次能源转化为电力、热能等二次能源的生产和利用过程;研究人工环境、制冷空调、低温生物医学等领域的科学技术问题;还研究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的开发利用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就业前景分析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就业前景分析。

伴随能源转换与利用过程排放的有害物质将造成环境污染,能源的.生产必须高效、清洁。

能源与环境系统专业不仅对自动化控制十分依赖,而且是一个复杂系统工程,集合了热科学、力学、材料科学、机械制造、环境科学、计算机科学、自动控制科学、系统工程科学等高新科学技术。

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具有很宽的专业知识面,是一个能源、环境与控制三大学科穿插的复合型专业。

能源动力类专业包括飞行器动力。

能源动力类专业就业前景飞行器动力系统是航空、航天器的心脏,是航空、航天器中最关键部件。

航空发动机的研制水平是一个国家工业根底和实力的标志。

贵州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贵州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贵州大学电气工程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建设规划能源与动力工程教研室编制2016年10月目录1 专业现状分析 01.1 专业(学位点)建设情况 01.2 师资队伍建设现状 01.3 实验室建设现状 (1)1.4 科研和教改建设现状 (4)1.5 专业现状分析 (7)2 专业(学位点)建设规划 (8)3 师资队伍建设规划 (9)4 实验室建设规划 (10)4.1 指导思想 (10)4.2 发展思路 (10)4.3 主要目标 (11)4.4 分年度发展规划 (11)5 科学研究建设规划 (12)6 教学改革建设规划 (13)7 社会服务建设规划 (13)1 专业现状分析1.1 专业(学位点)建设情况贵州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创办于1987年,隶属于电气工程学院,于1995年开始进行本科招生,当前招生规模为一个自然班,约50人左右,部份年级为两个班80人。

专业开办以来,经过二十年的发展和积淀,本专业已在在电厂热能动力方向形成了培养能力,并已具备一定特色。

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扎实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素养,具有良好职业素养,掌握电厂热能动力工程、可再生能源工程、制冷与低温工程等方面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力强、素质高、敢于创新、善于团队合作、能在能源与动力工程领域下一到两个方向从事运行、检修、技术管理、设计开发、工艺和设备制造及安装,具有坚实专业知识和技能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1.2 师资队伍建设现状当前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共有教师8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3人,高级工程师1人,讲师3人。

具体人员构成如下表。

能源与动力工程教研室师资队伍结构表1.3 实验室建设现状经过20多年的建设,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实验室已具一定规模。

现有教学实验室8个,科研实验室3个,在校生220人;实验室使用面积670平方米,生均3.05平方米;教学科研设备值524万元,生均2.39万元。

在过去5年,利用校区搬迁实验室建设、省部共建、西部高校提升能力计划等一系列项目,已建成满足本科教学的专业基础和专业综合实验室,同时也建成能进行研究生和教师进行科研工作的高性能实验室。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调研报告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调研报告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调研报告一、背景介绍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是工程类专业中的热能方向,主要涉及热能的产生、转换和利用等方面的知识和技术。

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和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具有广阔的就业前景和应用领域,因此我们进行了此次调研,以了解该专业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二、调研方法我们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面向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的学生和在职工程师进行调查。

问卷包括了对该专业的了解程度、就业前景和实践能力等方面的问题。

共发放问卷100份,回收有效问卷90份。

三、调研结果1.就业前景调研结果显示,近70%的受访者认为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的就业前景良好,仅有6%的受访者对就业前景持悲观态度。

调研结果还显示,在能源、环境保护和制造业等领域,对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的需求量较大,可以为求职者提供广阔的就业机会。

2.实践能力调研结果显示,超过80%的受访者认为实践能力对于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学生至关重要。

他们认为通过实践锻炼,可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动手能力,使理论知识更加深入实际应用。

因此,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的学生应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实习、科研项目和工程实践等途径来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3.技能要求调研结果显示,在热能与动力工程领域,掌握热能转换与利用的基本原理和技术是至关重要的。

此外,受访者也认为掌握相关软件的使用和数据分析能力、具备一定的工程设计和管理能力对于就业和职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建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注重实践操作和计算分析的能力培养,同时提前接触和了解热能与动力工程的相关软件。

4.学科学习5.学科发展趋势调研结果显示,受访者认为新能源技术、能源转换和利用的高效性、以及绿色能源的发展是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因此,为了适应新技术和新趋势的发展,建议学生学习新能源领域的相关知识和技术,注重能源系统的优化以及能源的节约和利用。

四、结论与建议根据以上调研结果,我们得出以下结论和建议:1.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的就业前景良好,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大类)培养方案(080501)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大类)培养方案(080501)
The major of Thermal Energy & Power Engineering offers five academic directions including Power Station Thermal Energy & Power Engineering, Thermal Heat Engine, Thermal Energy Engineering, Refrigeration air-conditioning& Cryogenic Engineering and Thermal Process Automation. This major is committed to cultivating advanced engineering talents with inter-disciplinary knowledge in engineering design, products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technology management in fields correlated with thermal energy and power engineering, e.g. thermal energy engineering, power machinery, power engineering, thermal process automation, refrigeration and air-conditioning.
二、培养目标(Ⅱ、Academic Objectives) 本专业主要培养能量转换与利用和动力工程领域具有宽厚基础理论,扎实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
较强实践和创新能力,较高文化素质和良好职业道德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以满足社会对能 源动力领域的科研、设计、教学、工程技术、经营管理等各方面的人才需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热能与动力工程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理工类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各类热动力设备及系统的研究设计、运行管理及自动化控制的理论和方法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毕业生受到现代动力工程师的严格训练,基础扎实,有宽厚的热工基础理论和相关的专业技术知识。

掌握发电厂热力设备及系统以及各类热交换设备、通用流体机械的设计、运行和自动化控制的理论基础和方法。

具备能源规划和管理及环境保护的基础知识,有较强的CAD应用能力。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大学英语、大学物理、机械制图、电工及电子技术、机械设计基础、C语言程序设计、工程力学、工程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传热学、锅炉原理、汽轮机原理、微型机原理及其应用、计算机控制技术、电厂热工过程自动调节、热工测量仪表、热力发电厂、泵与风机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到电力工业部门所属的企业及科研设计单位、各类动力设备、流体机械制造厂及所有涉及用能的企业从事动力设备的运行、检修、安装调试、设计研究等工作。

也可到能源管理和规划部门、民用暖通部门、环保部门、教育部门从事科研、管理和教育工作。

修业年限:四年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