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水利水电动力工程方向)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就业前景怎么样(通用3篇)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就业前景怎么样(通用3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资料、求职资料、报告大全、方案大全、合同协议、条据文书、教学资料、教案设计、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model essays, such as work materials, job search materials, report encyclopedia, scheme encyclopedia,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s, teaching materials, teaching plan design, composition encyclopedia, other model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understand different model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就业前景怎么样(通用3篇)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主要培养知识面广、基础扎实、创新能力强的复合型高级人才。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排名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排名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排名热能与动力工程是多门科学技术的综合,哪间大学的热能与动力工程排名第一呢?以下是由店铺整理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排名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排名本专业毕业生能力被评为A+等级的学校有: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山东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本专业毕业生能力被评为A等级的学校有:四川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同济大学天津大学中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重庆大学北京理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湖南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东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河海大学江苏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上海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上海电力学院长沙理工大学兰州理工大学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东北电力大学西安理工大学辽宁科技大学山东理工大学西华大学郑州轻工业学院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兰州交通大学内蒙古工业大学景德镇陶瓷学院南京工程学院中国计量学院邵阳学院本专业毕业生能力被评为B+等级的学校有:武汉大学吉林大学中山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南京理工大学贵州大学燕山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南昌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西南交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郑州大学中国矿业大学苏州大学中北大学昆明理工大学北京工业大学扬州大学上海海事大学河南科技大学山东建筑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河南理工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大连海事大学集美大学河北工业大学烟台大学武汉科技大学南华大学山东科技大学安徽工业大学大连水产学院沈阳工程学院重庆理工大学天津商业大学沈阳理工大学河北工程大学沈阳化工学院天津理工大学江苏科技大学武汉工程大学重庆交通大学天津城市建设学院长春工程学院本专业毕业生能力被评为B 等级的学校有:新疆大学广西大学南京师范大学青岛大学湘潭大学内蒙古科技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上海海洋大学河北农业大学上海应用技术学院河北科技大学哈尔滨商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河南农业大学河北理工大学中原工学院长安大学茂名学院沈阳航空工业学院江苏大学京江学院广东海洋大学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山东交通学院辽宁石油化工大学佳木斯大学陕西理工学院东莞理工学院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江苏工业学院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吉林化工学院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南昌工程学院重庆科技学院青岛理工大学河北建筑工程学院河北工业大学城市学院青岛科技大学本专业毕业生能力被评为C+等级的学校有:平顶山工学院德州学院太原理工大学现代科技学院华北电力大学科技学院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景德镇陶瓷学院科技艺术学院长沙理工大学城南学院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兰州理工大学技术工程学院本专业毕业生能力被评为C等级的学校有:辽宁石油化工大学顺华能源学院河北理工大学轻工学院河北科技大学理工学院河北工程大学科信学院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河南理工大学万方科技学院兰州交通大学博文学院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本专业毕业生能力被评为D+等级的学校有:江西蓝天学院宁夏理工学院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方向考虑学生在宽厚基础上的专业发展,将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现能源与动力工程)分成以下四个专业方向:(1)以热能转换与利用系统为主的热能动力工程及控制方向(含能源环境工程、新能源开发和研究方向);(2)以内燃机及其驱动系统为主的热力发动机及汽车工程,船舶动力方向;(3)以电能转换为机械功为主的流体机械与制冷低温工程方向;(4)以机械功转换为电能为主的火力火电和水利水电动力工程方向。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调研报告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调研报告教育部能源动力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于2005年6月发布了“高等院校能源动力学科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规范”初稿(附件1)。
2007年7月28日至8月1日,教育部高等学校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召开了“全国高校能源动力学科提高教学质量研讨会”。
会议决定对“规范”进行补充和修改,并定于2008年形成书面修订稿,指导“专业认证”和“专业评估”。
我们对“规范”初稿进行了分析,对国内其它高校该专业的模块和课程设置情况进行了调研,在此基础上找出本专业在模块设置和课程设置上的不足,并提出初步意见,供各位老师参考、讨论。
一、专业设置情况(一)教育部“高等院校能源动力学科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规范”要求专业培养规格主要分“研究型”和“技术型”两大类。
“研究型”培养计划的学时分配应适当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倾斜,实践教育环节要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技术型”培养计划的学时分配应适当向传授专门应用技术的专业课倾斜,实践教育环节注重培养学生应用所学专业知识的能力。
考虑学生在宽厚基础上的专业发展,将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分成以下四个专业方向:(1)以热能转换与利用系统为主的热能动力工程及控制方向(含能源环境工程方向);(2)以内燃机及其驱动系统为主的热力发动机及汽车工程方向;(3)以电能转换为机械功为主的流体机械与制冷低温工程方向;(4)以机械功转换为电能为主的水利水电动力工程方向。
允许学校在这四个专业方向外的能源与动力领域如可再生能源、能源环境工程等设立新的方向。
所有方向必须具备本规范规定的统一专业培养目标,统一专业公共基础课程和部分专业核心课程。
(二)本校及其它院校该专业设置情况1.本校本校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是一个宽口径专业,分为电厂热能动力、热力发动机、热能工程、制冷空调及低温工程和热工自动化五个模块。
2.清华大学清华大学对应专业称为“能源动力系统及自动化专业”,属于“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
热能与动力工程就业考研指南

热能与动力工程就业考研指南一.专业概况1.热能与动力工程培养具备热能工程、传热学、流体力学、动力机械、动力工程等方面基础知识,能在国民经济和部门,从事动力机械(如热力发动机、流体机械、水力机械)的动力工程(如热电厂工程、水电动力工程、制冷及低温工程、空调工程)的设计、制造、运行、管理、实验研究和安装、开发、营销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2.四个专业方向(1)以热能转换与利用系统为主的热能动力工程及控制方向(含能源环境工程、新能源开发和研究方向);(2)以内燃机及其驱动系统为主的热力发动机及汽车工程,船舶动力方向;(3)以电能转换为机械功为主的流体机械与制冷低温工程方向;(4)以机械功转换为电能为主的火力火电和水利水电动力工程方向。
3.我院热动主要方向(1)制冷与空调装置及其自动控制(2)电厂热能工程及其自动化本专业高度重视夯实专业基础,拓宽专业面,与新乡新飞电器有限公司、平顶山姚孟电厂等数家大中型企业签订了实习基地协议,通过实验和实习等环节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就业毕业生可在大型企业、相关公司以及相关的研究所、设计院、高等院校和管理部门从事热能工程方面的研究与设计、产品开发、制造、试验、管理、教学等工作。
主要就业方向为发电厂、内燃机厂、汽车制造厂、物流调控、锅炉厂、大型机械厂、造船厂等等1.郑大热动就业情况2007届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 98.31% 位列全校就业率第二名2008届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 98.28% 位列全校就业率第三名2009届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 98.31% 位列全校就业率第六名2010届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 98.15% 位列全校就业率第六名2011届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 98.39% 位列全校就业率第五名可见热动专业就业形势是很好的,就业率一直都很高。
而往往就业的单位也是非常好,包括一些大中型国企如:中石化洛阳分公司,南京三方化工中石化镇海炼化等,一些大型私企如:惠生集团,宇通客车,海信日立,广东格兰仕,美的等。
热能动力设备与应用

热力发动机专业方向:热力发动机主要研究高速旋转动力装置,包括蒸汽轮机、燃气轮机、涡喷与涡扇发动机、压缩机及风机等的设计、制造、运行、故障监测与诊断以及自动控制。为航空、航天、能源、船舶、石油化工、冶金、铁路及轻工等部门培养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本专业方向对应的动力机械及工程学科,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该学科2000年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
3热能与动力工程是以工程热物理学科为主要理论基础,以内燃机和正在发展中的其它新型动力机械及系统为研究对象,运用工程力学、机械工程学、自动控制、计算机、环境科学、微电子技术等学科的知识和内容,研究如何把燃料的化学能和液体的动能安全、高效、低(或无)污染地转换成动力的基本规律和过程,研究转换过程中的系统和设备的自动控制技术。随着常规能源的日渐短缺,人类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节能、高效、降低或消除污染排放物、发展新能源及其它可再生能源成为本学科的重要任务,在能源、交通运输、汽车、船舶、电力、航空宇航工程、农业工程和环境科学等诸多领域获得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中包含的水利水电动力工程专业的前身为水电站动力装置专业。该专业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国家对水患的治理和经济建设的发展,国家设立了华东水利学院、武汉水利水电学院、华北水利水电学院等一些专门的水利院校,1958年起在这些院校和西安交通大学水利系(西安理工大学水电学院的前身)设立了水电站动力装置专业,以满足国家对水电建设人才的迫切需求。1977年恢复高考招生后,该专业更名为水电站动力设备专业。1984年该专业更名为水利水电动力工程专业,涵盖了原水能动力工程、水电站动力装置、水电站动力设备、水能动力及其自动化、机电排灌工程、水能动力与提水工程等专业,昆明工业学院、成都科技大学等一些院校都设置了该专业。1998年,按照国家教育部颁布的新的专业目录,水利水电动力工程专业并入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新的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包含了原来的热力发动机、流体机械及流体工程、热能工程与动力机械、热能工程、制冷与低温技术、能源工程、工程热物理、水利水电动力、工程冷冻冷藏工程等9个专业。
热动专业介绍及心得体会

经过两天的与各位老师的座谈会交流,让我对于我自己学的这个专业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让我对于今后所学的东西有了初步的了解与认知。
下面是我经过这两天的学习和通过各方面的知识获取所总结出来的一些关于专业的基本知识与自己的些许小体会,小感悟。
我们这个专业是培养具备热能工程、传热学、流体力学、动力机械、动力工程等方面基础知识,能在国民经济和部门,从事动力机械(如热力发动机、流体机械、水力机械)的动力工程(如热电厂工程、水电动力工程、制冷及低温工程、空调工程)的设计、制造、运行、管理、实验研究和安装、开发、营销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考虑我们学生在宽厚基础上的专业发展,将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分成以下四个专业方向:(1)以热能转换与利用系统为主的热能动力工程及控制方向(含能源环境工程方向);(2)以内燃机及其驱动系统为主的热力发动机及汽车工程方向;(3)以电能转换为机械功为主的流体机械与制冷低温工程方向;(4)以机械功转换为电能为主的水利水电动力工程方向。
1热能动力及控制工程方向(含能源环境工程方向) 这是由我们院的闫红杰教授所讲述的。
经过两天的与各位老师的座谈会交流,让我对于我自己学的这个专业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让我对于今后所学的东西有了初步的了解与认知。
下面是我经过这两天的学习和通过各方面的知识获取所总结出来的一些关于专业的基本知识与自己的些许小体会,小感悟。
我们这个专业是培养具备热能工程、传热学、流体力学、动力机械、动力工程等方面基础知识,能在国民经济和部门,从事动力机械(如热力发动机、流体机械、水力机械)的动力工程(如热电厂工程、水电动力工程、制冷及低温工程、空调工程)的设计、制造、运行、管理、实验研究和安装、开发、营销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考虑我们学生在宽厚基础上的专业发展,将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分成以下四个专业方向:(1)以热能转换与利用系统为主的热能动力工程及控制方向(含能源环境工程方向);(2)以内燃机及其驱动系统为主的热力发动机及汽车工程方向;(3)以电能转换为机械功为主的流体机械与制冷低温工程方向;(4)以机械功转换为电能为主的水利水电动力工程方向。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就业前景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就业前景热能与动力工程其中包括现代能源科学技术,信息科学技术和管理技术等,主要培养知识面广、基础扎实、创新能力强的复合型高级人才。
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就业前景,希望对你有帮助。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就业前景热能动力工程是一个传统工科专业,已经存在很多年,看下网上的基本介绍:本专业培养具有坚实的热工理论、机械与电气自动控制等基础知识及熟练的外语与计算机应用技能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主要课程有机械设计基础课群、工程力学、工程材料基础、电工和电子技术、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传热学、自动控制理论基础、内燃机构造、内燃机原理、内燃机设计、车辆概论和流体机械原理、流体机械设计、热能与动力工程测试技术等必修课程以及现代设计方法、机械振动基础、动力机械电子控制、叶轮机械自动调节、内燃机增压技术、内燃机排气净化、车辆检测与维修、燃气轮机原理、内燃机性能仿真与应用、动力机械结构仿真与应用、热流体计算软件基础与应用、叶轮机械系统仿真等选修课程。
以上介绍看的一脸懵逼,似懂非懂。
如果再仔细看下课程设置就知道,其实就是力学,机械,电子,热工等专业的合体,学的东西比较庞杂,涉及到多门学科专业知识。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在很多大学都有开设,目前国内该开设该专业最好的学校为西安交通大学,本科专业全国排名第一(2014),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的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为全国同类学科第一(2012),其次为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上海交大,东南大学,天津大学,重庆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等,以上为排名前十的院校,都是理工实力强劲的名校,考研可以留意这些学校,至于专业方向则有很多可以选择,如工程热物理,热能工程,动力机械工程,流体机械工程,制冷及低温工程等等。
该专业就业范围也比较广泛,就业方向比较多,本专业对口的如电力行业电厂、电科院、锅炉厂等,硕士毕业后月薪一般七八千起步,一般都是大的国企,工作也比较稳定。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就业前景怎么样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就业前景怎么样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就业前景怎么样能源与动力工程属于能源动力一级学科致力于传统能源的利用及新能源的开发,和如何更高效的利用能源。
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就业前景,希望对你有帮助。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就业前景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属于能源动力一级学科,培养能源工程方面,包括能量转换及有效利用的理论与技术、能源综合利用及节能、制冷及供热系统(汽源、热源、冷源、热力管网、燃气输配等热力系统)、热电厂等工程方面规划设计、施工安装、运行管理及相关设备生产开发的高级工程技术及管理人才。
本专业含电厂热能动力、城镇市政热能与动力工程(制冷与供热)两个专业方向。
随着我国核技术及核产业的不断发展和国家对核技术领域投入的不断加大,迫切需要高素质的核科学技术人才补充到相关单位。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就业方向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毕业生能从事能源与动力工程及相关方面的研究、教学、开发、制造、安装、检修、策划、管理和营销等工作。
也可在本专业或其它相关专业继续深造,攻读硕士、博士学位。
可在大型企业、相关公司以及相关的研究所、设计院、高等院校和管理部门从事热能工程、动力工程、制冷工程方面的研究与设计、产品开发、制造、试验、管理、教学等工作。
主要就业方向为发电厂、内燃机厂、汽车制造厂、物流调控、锅炉厂、大型机械厂、造船厂、空调厂、制冷设备厂、暖通工程等等!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培养要求该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的基础理论,学习各种能量转换及有效利用的理论和技术,受到现代动力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进行动力机械与热工设备设计、运行、实验研究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及正确运用本国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2.较系统地掌握该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理论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工程力学、机械学、工程热物理、流体力学、电工与电子学、控制理论、市场经济及企业管理等基础知识;3.获得该专业领域的工程实践训练,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和外语应用能力;4.具有该专业领域内某个专业方向所必要的专业知识,了解其科学前沿及发展趋势;5.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创新意识和较高的综合素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水利水电动力工程方向)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水利水电动力工程方向)
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学科门类:工学专业大类:能源动力类专业名称:热能与动力工程
专业代码:080501 学制:四年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在能源动力工程及其自动化领域具有扎实理论基础、较强实践和创新能力以及良好的国际交流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以满足社会对该学科领域的工程技术、科研、教学、经营管理等各方面的人才需求。
学生应具备宽广的自然科学、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具有坚实的工程技术基础理论、能源动力工程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掌握计算机应用与自动控制技术方面的知识。
毕业生能在水利水电、可再生能源利用、流体机械、电力、动力工程等领域的发电厂、设计院、制造厂、施工单位和教学研究机构,从事工程设计、科研、教学、设备制造、安装检修、运
行管理、技术开发等方面的工作,也可在本专业及其它相关专业继续深造,攻读硕士、博士学位。
二、培养要求
具有本专业必需的制图、计算、实验、测试、计算机应用等基本技能,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一定的分析能力。
能解决一般工程实际问题,具有工程经济观点,受到工程设计和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经济管理基础及外语综合能力;
2.系统掌握本专业必需的技术基础理论,主要包括力学理论(如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流体力学等),机械学,热学理论(热力学、传热学等),电工与电子基本理论,自动控制理论,能源动力工程基础理论等;
3.掌握工程设计基本理论、知识、技能与创造能力;
4.具有大中型水电站、泵站及其他动力工程设计、运行、安装和管理的初步技能;
5.具有较强的信息获取和计算机应用能力与创造能力;
6.具有本专业必需的设计、制图、计算、测试、研究、查阅文献等基本技能,获得本专业领域的工程实践训练;
7.熟悉国家关于能源与动力工程建设和管理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8.具有国际视野及较强的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和较高的综合素质。
三、主干学科
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水利工程、机械工程、电气工程。
四、主要课程
高等数学、大学英语、大学物理、工程图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工程材料、机械设计基础、电工技术基础、电子技术基础、程序设计语言、工程热力学、工程流体力学、传热学、控制工程基础、水轮机、水轮机调节、水力机组辅助设备、水电站自动化等。
五、实践教学
军事训练、金工实习、相关课程实验、认识实习、生产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
六、创新教育
1.通过实验、实习、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等实践性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加强第二课堂的科技活动,学院建立创新实验室并对学生开放,通过立项鼓励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创新设计大赛;
3.组织高年级学生参加教师的科研工作,鼓励学生公开发表学术论文。
七、课程体系
总学分181.5学分,其中实践环节46学分(集中实践学分44.5,课内实践学分1.5)。
课程由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课、集中实践性环节等模块组成。
热能与动力工程(水利水电动力工程方向)专业课程
体系表
续前表
八、毕业条件
修满规定学分,即修完人才培养方案中要求的公共基础、学科基础、专业教育课程,完成实践性教学环节内容,成绩合格,且各部分所得学分均不少于相应规定学分数,累计获得不少于181.5学分,同时素质拓展学分获得不少于10学分则可以毕业;符合河海大学授予学位条件者,可申请授予学士学位。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水利水电动力工程方向)教学计划进程表
续前表
续前表
续前表
续前表
注:☆为双语教学课程。
①标注(a,b)表示大学英语根据学生高考成绩实行
分层次小班化滚动式教学,具体见大学英语改革实施方案。
②大学英语教学实施4+4+[4]+[4]的分类教学改革方案,具体见大学英语改革实施方案。
③标注(a,b)表示《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实施分班教学。
④标注(a,b)表示《高等数学》实施分层次教学。
⑤标注(a,b)表示《大学物理》实施分层次教学。
⑥全校性公共选修课程组包含:文、史、哲类;
法律、经济与管理类;艺术与人生类;工程数学类;外语类。
本专业学生要求在工程数学类中至少选2学分;在法律、经济与管理类中至少选2学分;在文、史、哲类中至少选1学分;在艺术与人生类中至少选1学分,外语类至少选1学分。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水利水电动力工程方向)集中实践教学计划进程表
续前表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水利水电动力工程方向)辅修教学计划进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