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风险辨识及控制方法001

合集下载

安全生产风险辨识及管控

安全生产风险辨识及管控

加强员工安全培训和意识提升
加强员工的安全培训,提高员工 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
开展安全文化宣传活动,营造全 员关注安全、参与安全的氛围。
建立激励机制,鼓励员工积极参 与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工作,形成
全员参与的良好局面。
06
安全生产风险监控与持续改进
建立有效的监控机制和手段
制定安全生产风险监控计划
明确监控目标、范围和频次,确保监控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地开 展。
危险指数法的优点
能够量化地评估生产过程中的安全 风险,为制定针对性的管控措施提 供依据。
04
安全生产风险评估与分级
风险评估方法与流程
危险源辨识
通过现场观察、历史数据分析等 方法,识别出可能对安全生产造 成影响的危险源。
风险评估
对每个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估,包 括发生事故的概率、可能造成的 后果等。
风险分级
保障员工权益
确保员工在安全的环境下 工作,保障员工的身心健 康。
风险辨识的方法与步骤
方法
包括直观经验法、系统安 全分析法等。
直观经验法
根据经验和直觉判断,适 用于简单的生产过程。
系统安全分析法
运用系统安全工程理论和 方法,适用于复杂的生产 过程。
风险辨识的方法与步骤
步骤
危险源辨识
包括收集信息、危险源辨识、风险评 价、制定措施等。
改善作业环境等。
定期评估与更新
02
定期对危险源进行重新评估,确保管控措施的有效性。同时,
根据实际情况及时更新管控措施,提高安全生产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平。
培训与宣传
03
加强员工的安全培训和宣传,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
,确保各项管控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安全风险识别与控制方法

安全风险识别与控制方法

风险树分析法
总结词
风险树分析法是一种结构化的风险识别 方法,通过对特定事件或结果进行分解 ,识别可能导致该事件或结果的风险因 素。
VS
详细描述
风险树分析法首先确定要分析的事件或结 果,然后通过逻辑推理和演绎法,将该事 件或结果分解为更具体的子事件或子结果 。在这个过程中,分析人员需要识别可能 导致这些子事件或子结果的风险因素。这 种方法可以帮助组织全面地了解特定事件 或结果的风险因素,并制定相应的控制措 施。
FMEA(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
总结词
FMEA是一种预防性的分析方法,通过对产品或过程的各个潜在失效模式进行分析,评估其可能产生 的影响,并确定优先处理的风险。
详细描述
FMEA的核心是对产品或过程的每个组成部分进行潜在失效模式的识别和分析,评估失效模式对系统 性能的影响程度,以及失效模式发生的可能性。通过优先级数(RPN)对失效模式进行排序,优先级 数越高表示该失效模式的风险越大。这种方法可以帮助组织提前发现和解决潜在问题。
优化资源配置
了解主要的安全风险有助 于合理分配资源,将有限 的资源用于最需要的地方 。
风险识别的基本原则
系统性
风险识别应全面考虑各种因素,包括人员、 设备、环境、管理等方面。
动态性
随着时间和环境的变化,安全风险也会发生 变化,因此风险识别应保持动态性。
准确性
风险识别应尽可能准确,避免遗漏或夸大潜 在的风险。
安全风险识别与控制 方法
汇报人:可编辑 2023-12-30
目录
• 安全风险概述 • 安全风险识别方法 • 安全风险评估 • 安全风险控制策略 • 安全风险监控与改进 • 安全风险管理案例研究
01
安全风险概述

安全风险识别控制措施

安全风险识别控制措施

安全风险识别控制措施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l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安全风险识别控制措施:①建立体系:依据相关安全标准,建立风险管理体系,明确风险识别与评估流程。

②信息收集:收集过往事故、行业标准、法律法规等资料,为风险识别提供依据。

③任务分析:分解作业活动,分析每个环节可能遇到的危险源,包括人、机、料、法、环因素。

④专家研讨:组织安全专家、一线员工参与研讨会,运用头脑风暴等方法,全面识别潜在风险。

⑤工具辅助:运用风险矩阵、鱼骨图、SWOT分析等工具,系统评估风险可能性与严重性。

⑥风险分级:根据评估结果,将风险分为高、中、低等级,优先处理高风险项。

⑦制定措施:针对识别的风险,制定具体控制措施,包括工程技术、管理措施、个人防护装备等。

⑧实施执行:按照计划实施风险控制措施,确保资源到位,责任到人,执行到位。

⑨监督检查:定期检查风险控制措施执行情况,评估效果,及时调整优化措施。

⑩应急准备:制定应急预案,开展应急演练,确保发生事故时能够迅速有效应对。

⑪持续改进:建立风险监控机制,收集反馈,定期回顾风险管控效果,持续改进风险管理过程。

事故隐患排查与整改风险识别与控制方法

事故隐患排查与整改风险识别与控制方法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建立风险档案:对各类事故隐患进行分类归档,记录隐患排查、整改和风险控 制情况,为后续工作提供参考。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完善应急预案: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处置流 程和责任人,确保在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处置。
控制方法
制定整改方案
明确整改目标: 确定整改的目的 和预期效果
专项排查
针对特定领域或设施的排查 依据相关法规、标准或规范进行的排查 对已知隐患进行重点排查 对新投入使用或改造的设施进行排查
季节性排查
春季排查:重点关注春季大风、干燥等气象条件对生产设备、设施的影 响,以及春季人员精神状态对安全生产的影响。
夏季排查:重点关注夏季高温、潮湿等气象条件对生产设备、设施的影 响,以及夏季人员中暑、疲劳等问题对安全生产的影响。
事故隐患排查与整改风 险识别与控制方法
汇报人:
目录
事故隐患排查方法
01 控制方法
整改风险识别方法
03
02
事故隐患排查方 法
定期排查
排查周期: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一般至少每年一次
排查范围:全面覆盖所有可能 存在隐患的区域和设备
排查人员:专业人员或经过培 训的兼职人员
排查工具:包括但不限于检查 表、仪器、设备等
标题
内容1:制定整改 方案
内容2:明确责任 分工
内容3:加强监督 检查
内容4:建立长效 机制
跟踪整改效果
建立整改档案,记录整改过程
定期检查整改情况,确保整改 到位
对整改效果进行评估,及时发 现问题
持续改进,提高整改效果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
制定整改计划: 制定详细的整改 计划,包括整改 时间、整改内容、 整改措施等

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控制

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控制

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控制
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控制是指针对可能出现的安全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和控制的过程。

通过辨识和评估安全风险,可以确定潜在的威胁和漏洞,并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来减轻和防止这些风险的发生。

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控制的具体步骤包括:
1. 风险辨识:通过审查和分析现有的系统、流程和环境,辨识出潜在的安全风险。

这可以通过风险识别工具、流程评估和安全审查等方法来实施。

2. 风险评估:对辨识出的安全风险进行评估,确定其可能性和影响程度。

评估可以采用定性或定量的方法进行,包括风险矩阵、风险指标和风险评分等。

3. 风险控制: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以减轻和防止风险的发生。

控制措施可以包括技术控制、组织控制和管理控制等。

控制的选择需要考虑风险的重要性、成本效益、可行性和合规性等因素。

4. 风险监控:实施控制措施后,需要对风险进行监控和评估,以确保控制措施的有效性和适应性。

监控可以通过日志记录、漏洞扫描、漏洞利用和安全事件响应等技术手段来实施。

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控制是一个循环迭代的过程,在实施过程中需要不断地进行辨识、评估和控制的更新和调整,以适应环境
的变化和新的风险威胁。

同时,还需要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体系和培训机制,提高组织的安全意识和能力,从而有效地应对各种安全风险。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辨识方法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辨识方法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辨识方法第一步:建立安全风险分级体系首先,需要建立一个安全风险分级体系,将安全风险按照不同程度进行划分。

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结合国家或行业的相关标准和规定,制定一套适合企业的安全风险等级划分标准。

一般来说,可以将安全风险分为高风险、中风险和低风险三个等级。

第二步:识别潜在的安全风险在识别潜在的安全风险时,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如调查问卷、安全检查、风险评估等。

关键是要全面考虑企业内部和外部的各种因素,包括设备、技术、人员、环境等方面的潜在安全问题。

在识别潜在的安全风险时,可以使用一些常见的方法,如故障树分析(FTA)、事件树分析(ETA)、失效模式与失效率分析(FMEA)等。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分析安全事件的因果关系,发现可能的风险点。

第三步:对安全风险进行评估和分类在对安全风险进行评估时,可以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以便更全面地了解风险的性质和影响程度。

定性评估可以根据安全风险的性质进行判断,包括可能性、对安全目标的威胁程度和潜在的损失程度等。

定量评估可以采用一些具体的指标来衡量安全风险,比如风险值、危险值、损失后果的期望值等。

根据评估结果,将安全风险按照刚刚建立的安全风险等级划分标准进行分类,确定其所属的风险等级。

第四步:制定相应的管控措施根据不同的风险等级,制定相应的管控措施。

高风险的安全风险需要采取更加严格的措施进行管控,中风险和低风险的安全风险可以采取相对较轻松的措施进行管控。

管控措施可以包括技术手段、管理手段和培训教育等多种形式。

例如,对于高风险的安全风险,可以加强设备维护和监控,设立应急预案和后备计划,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等。

同时,需要确保管控措施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可以通过模拟实验、演练和现场检查等来验证措施的有效性。

第五步:监测和持续改进在实施管控措施后,需要建立相应的监测机制,对安全风险的变化进行持续监测。

监测可以通过定期检查、定期演练和信息收集等方式进行。

同时,需要对管控效果进行定期评估,根据评估结果,不断改进和优化管控措施,以适应风险环境的变化。

危险源辨识及如何控制风险

危险源辨识及如何控制风险

危险源辨识及如何控制风险一、危险源辨识在工作中,我们常常会接触一些危险源。

危险源是指那些能够造成人身伤害、财产损失或环境污染的因素或过程,包括人工和自然的。

为了保障工作场所的安全,我们需要对危险源进行及时的辨识。

1. 危险源分类危险源分类主要有以下几种:•人的行为:如疲劳驾驶、吸烟、酗酒等;•物的危险性:如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设备设施的危险性:如设备故障、电气故障、渗漏等;•工作环境的危险性:如高处作业、窒息作业、低温作业等。

2. 危险源辨识方法危险源辨识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 访谈法访谈法是指通过与工作场所的从业人员交流,了解工作场所中可能存在的危险源的方法。

访谈的重点是了解从业人员在工作中所面临的风险,以及他们对于如何降低风险的想法。

2) 案例剖析法案例剖析法是指通过对工作场所发生过的事故或者表现出来的隐患进行分析,找出产生事故的根本原因,以及隐患所在的位置以及可能的影响范围。

3) 评估法评估法是指结合工作场所特点和工作过程,分析可能产生的风险,并对产生的可能性和影响进行评估。

该方法需要依据相关标准和规定进行评估。

3. 危险源辨识注意事项危险源辨识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了解、熟悉工作场所的环境、设施;•了解、掌握已经有的隐患,进行分类;•正确评估隐患的危险性、可能性和影响范围;•采取多种方法相辅相成的方式进行辨识。

二、如何控制风险对于危险源,我们不能仅仅止于辨识,还需要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控制措施需要根据不同的危险源采取不同的方法,包括以下几种:1. 预防措施预防措施是指在工作前或者工作过程中,采取具体的措施避免危险源的影响。

预防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安全宣传、培训;•制定工作规范;•监督、检查工作;•安装预警系统。

2. 隔离措施隔离措施是指采取隔离措施把危险源和人、财、物等物质隔开,以保障人身财产的安全和环境的安全。

隔离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在危险源附近设置安全距离;•安装、搭建警示标志、屏障等;•将危险源和人员、资产等分开。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风险辨识及风险分级管控措施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风险辨识及风险分级管控措施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风险辨识及风险分级管控措施特种设备是指在使用中可能发生事故导致重大伤亡或财产损失的设备,其安全管理至关重要。

风险辨识是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第一步,只有全面了解设备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才能有效制定相应的风险管控措施,提高设备的安全性。

一、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风险辨识1. 设备自身风险特种设备的运作原理复杂,一旦出现故障可能导致事故发生。

例如,液压系统泄漏、电气系统故障等可能导致设备失控,对人员和设备造成重大伤害。

2. 操作环境风险特种设备通常在恶劣环境下工作,如高温、高压、高湿等,这些环境因素可能导致设备性能下降,增加安全风险。

3. 操作人员风险特种设备的操作需要经过专门培训的人员才能胜任,不符合资质要求的操作人员可能因操作失误导致事故发生。

同时,操作人员的操作处置能力和规范操作流程的严谨性也直接关系到设备的安全性。

4. 维护保养风险特种设备需要定期进行维护保养以确保设备性能,若维护保养不到位可能导致设备故障,增加安全风险。

二、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风险分级风险分级是根据风险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进行划分,从而确定采取相应措施的重要性。

通常将风险分为高、中、低三个等级,具体划分如下:1. 高风险高风险是指可能导致人员伤亡或重大财产损失的风险,如设备关键部件故障、操作失误等。

对于高风险风险需要立即进行管控,如停止使用该设备、进行紧急维修等,同时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

2. 中风险中风险是指可能导致轻微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的风险,如设备一般故障、操作不规范等。

对于中风险风险需要及时进行管控,如定期检查与维护、加强操作人员培训等。

3. 低风险低风险是指可能导致轻微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的风险,如设备运行正常、操作规范等。

对于低风险风险需要定期进行管控,如定期检查与维护、规范操作流程等。

三、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风险管控措施1. 加强设备维护保养定期检查设备关键部件的运行状态,发现问题及时进行维修和更换,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y 作业行为
y 变更管理
y 应急管理
y 运行管理
y 运行准备
吸取经验教训
y 监控内部信息来源,并采取必要动作
y 事件调查
y 审查
y 监控外部信息来源
y 衡量与指标
y 管理审核和持续改

中国石化安全工程研究院
损失控制管理的需要
中国石化安全工程研究院
损失控制管理的需要
国际石油公司的安全趋势
中国石化安全工程研究院
y 了解操作对象
y 过程信息管理
y 确定危险降减和消除的途径
y 危险识别和风险分析
y 确定降低风险的途径
y 了解其他存在的风险
管理风险
y 了解过程操作方式
z 操作程序
y 安全操作规程
y 了解过程维护方式
y 资 产 完 整 性 和 稳 定 y 承包商管理y 控制过程变更性
y 培训和绩效保证
y 事件预防、响应和管理
中国石化安全工程研究院
安全管理的基石
过程安全事故预防原则及工作重点
RBPS要素
对过程安全的承诺
y 确保管理层关注,并提供充足资源,建立合适 y 过程安全文化
的环境
y 标准合规性
y 确保员工关注
y 过程安全能力
y 以身作则,向风险承担者表明其对过程安全的 y 人员参与
承诺
y 与风险承担者的沟通
了解危害和风险
定量风险评价(QRA)
事件树分析(ETA)
基于风险的检测(RBI)
故障树分析(FTA)
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护(RCM)
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HAZOP) 可靠性、可用性和可维护性RAM
中国石化安全工程研究院
安全风险辨识与评价方法
危险辨识
安全检查表 专家评议法 预先危险性分析 六阶段安全评价法 作业危险性评价法 HAZOP What-if Bow-tie JSA HAZID FMEA
Level 2:
RISK REVIEW
风险分析
– Triggers: LOPA Target >= 8 or LOPA inappropriate. • Structured Scenario Analysis 结构化分析(如HAZOP,What-if等)
(e.g., HAZOP, What-If, etc.)
property boundary
• Cause-Consequence pair Identification* 原因-后果识别 • LOPA* (Technologies new to Dow are HAZOP’d) 保护层
• Explosion Impact (Building Overpressure) evaluation* 爆炸影响
作业安全分析(JSA)
日本六阶段安全评价法
隐患辨识(HAZID)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
风险矩阵评估
化学品暴露指数(CEI)
保护层分析(LOPA)
火灾爆炸指数评价(FEI)
火灾爆炸定量评估(FEA)
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FMEA) SIL验证
失效模式、影响和诊断分析
后果评估
CEI F&EI 火灾爆炸评估 QRA
概率评估
ETA FTA FMEDA SIL验证 RCM RAM QRA
风险评价
风险矩阵评估 LOPA RBI QRA
中国石化安全工程研究院
安全风险辨识与评价方法
总图、建构筑物 工艺与安全控制 设备安全控制 作业安全管理
应急管理 安全管理
F&EI、火灾爆炸评估、ETA、QRA
Level 1:
PROCESS HAZARD ANALYSIS
LEVEL 2: RISK REVIEW 风险分析
工艺危险分析
Triggers: F&EI>128, CEI>200, LOPA Target Factor > 7, government
regulations , CEI scenarios with ERPG-3 beyond the Dow
失效模式、影响和诊断分析
定量风险评价(QRA)
事件树分析(ETA)
基于风险的检测(RBI)
故障树分析(FTA)
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护(RCM)
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HAZOP) 可靠性、可用性和可维护性RAM
中国石化安全工程研究院
安全风险辨识与评价方法
LEVEL 1: PROCESS HAZARDS ANALYSIS 工艺危险分析
。但当滞后指标属于发生机率小但后果严重的事件 (如灾难性事故)时,则此类策略则效果不佳,即 便损失事件或事故不发生也不能充分说明过程安全 管理系统正在有效的运行。
中国石化安全工程研究院
安全管理的基石
基于风险的策略
(如何更好地管理风险)
充分的、详细的和准确的识别风险 克服困难,正确选择适当的绩效衡量指标 建立纪律,维持指标体系正常运转 建立集体信任感,增进集体团结,公平公证地审核绩效 冲破阻力,根据预测性衡量指标对管理系统进行改进
中国石化安全工程研究院
安全风险辨识与控制方法综述
风险评估研究所、国家石化项目风险评估技术中心 党文义 13869841706
AICHE会员/TUV安全功能师/HAZOP-LOPA-QRA-风险标准主编
为什么要安全风险辨识与 风险评价
中国石化安全工程研究院
看似唯美的画面,危机四伏,我们要善于发现危险!
F&EI评价的作用 1. 量化装置火灾爆炸相对危险大
小 2. 可用于规划新厂内部的平面布
置。F&EI与“损失预防原则” 结合,能确定工艺单元和重要 的设备、建构筑物之间有核实 的距离,F&EI数值越大,装置 之间的内部防火间距就越大 3. 量化最大可能财产损失和停车 损失
暴露半径=F&EI ×0.256
Level 3
ENHANCED RISK
LEVEL 3: ENHANCED RISK REVIEW
增加的风险分析
– Triggers: LOPA Protection Gap > 0
• Dose-adjusted consequence analysis 后果分析
• Screen for QRA* QRA扫描
中国石化安全工程研究院
总图、建构筑物评价-QRA
ETA/QRA
事故发生频率=泄漏频率*事故发生概率 中国石化安全工程研究院
总图、建构筑物评价-QRA
ETA/QRA
利用个体风险可接 受标准,建立安全 距离
居住区、医院、学 校等均应布置个体 风险等高线以外
中国石化安全工程研究院
扩散/火灾爆炸评估
中国石化安全工程研究院
CEI、HAZOP、Bow-tie、LOPA、SIL、FTA 、 FMEDA、ETA FMEA 、RBI、RCM、RAM、QRA JSA、HAZOP
CEI、QRA、火灾爆炸评估
安全水平量化评估
中国石化安全工程研究院
安全风险辨识与评价方法
安全检查表(SCL)
What-if分析
专家评议法
Bow-tie蝴蝶结法
预先危险性分析(PHA)
作业安全分析(JSA)
日本六阶段安全评价法
隐患辨识(HAZID)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
风险矩阵评估
化学品暴露指数(CEI)
保护层分析(LOPA)
火灾爆炸指数评价(FEI)
火灾爆炸定量评估(FEA)
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FMEA) SIL验证
法规一般都是建立在经验基础之上,同时考虑了国家资源制 约因素。因此,下列情形会导致形成法规空白:理论上存在 危险性、但其危险性尚未充分暴露、未能警醒并促使法规部 门将其纳入法规规定的内容;
中国石化安全工程研究院
安全管理的基石
基于持续改进的策略
(根据以往经验,如何改进)
基于“持续改进”的传统策略采用滞后指标来衡量 以往绩效,并根据反馈信息来决定是否需要变更管 理系统。
风险评价——应用专业技术,对潜在损失结果的可能性 和严重程度进行客观的评价
安全——对意外损失的控制
风险度量安全
中国石化安全工程研究院
安全风险辨识与评价方法
风险评价
1. 有什么不妥会发生 2. 严重到什么程度 3. 发生的机会有多大 4. 正么样 5. 我应该如何做
危险与隐患辨识 后果评估
概率/频率分析 风险评价 风险管理
中国石化安全工程研究院
安全风险辨识与评价方法
风险分析
系统描述 OUI 危险识别
确定事故场景
事故概率
风险评价
风险大小
事故后果
风险判断
基于风险的管理 中国石化安全工程研究院
安全措施
安全风险辨识与评价方法
安全检查表(SCL)
What-if分析
专家评议法
Bow-tie蝴蝶结法
预先危险性分析(PHA)
– Triggers : All plants, significant projects and changes
• Fire & Explosion Index (FEI) 火灾爆炸指数 • Chemical Exposure Index (CEI) 化学暴露指数
• RC/PHA Questionnaire RC/PHA调查表 • LOPA Target Factors* 保护层目标因素
总图、建构筑物评价
扩散/火灾爆炸评估
一些应用案例
中国石化安全工程研究院
中国石化安全工程研究院
工艺与安全控制的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