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饪烹饪营养与卫生教案
《烹饪营养与卫生》教案

《烹饪营养与卫生》教案第一章:烹饪与营养基础1.1 烹饪的定义与意义1.2 烹饪的基本技巧与方法1.3 营养的基本概念与重要性1.4 营养学的相关知识第二章:食材的选择与处理2.1 食材的分类与特点2.2 食材的选择原则与方法2.3 食材的处理与储存方式2.4 食材的安全与卫生第三章:烹饪过程中的营养保护3.1 烹饪过程中的营养流失与保护3.2 烹饪方法对营养的影响3.3 烹饪过程中的卫生注意事项3.4 烹饪过程中的食物安全第四章:烹饪营养搭配与平衡4.1 膳食平衡的原则与重要性4.2 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的合理搭配4.3 维生素、矿物质的摄入与搭配4.4 食物的色彩搭配与营养关系第五章:烹饪卫生与食品安全5.1 烹饪环境的卫生要求5.2 烹饪工具与设备的清洁与消毒5.3 食物加工过程中的卫生注意事项5.4 食品安全与食品中毒的预防第六章:烹饪技巧与食谱设计6.1 烹饪技巧的提升与实践6.2 食谱设计的原则与方法6.3 创意烹饪与菜品创新6.4 烹饪中的调味技巧与调味品选择第七章:中式烹饪技术与菜品制作7.1 中式烹饪的基本技术7.2 常见中式烹饪方法与菜品制作7.3 中式烹饪中的火候掌握与调味技巧7.4 中式烹饪中的刀工与摆盘艺术第八章:西式烹饪技术与菜品制作8.1 西式烹饪的基本技术8.2 常见西式烹饪方法与菜品制作8.3 西式烹饪中的食材搭配与调味技巧8.4 西式烹饪中的摆盘与装饰艺术第九章:烘焙技术与甜点制作9.1 烘焙的基本原理与工具设备9.2 常见烘焙食品的制作方法9.3 甜点制作技巧与装饰艺术9.4 烘焙食品的保存与食用注意事项第十章:烹饪卫生与食品安全管理10.1 烹饪卫生管理的重要性10.2 食品安全的保障措施与实践10.3 厨房管理与卫生监督10.4 食品安全法规与标准等相关知识重点解析本《烹饪营养与卫生》教案共分为十个章节,涵盖了烹饪与营养的基础知识、食材的选择与处理、烹饪过程中的营养保护、烹饪营养搭配与平衡、烹饪卫生与食品安全等内容。
营养与烹饪教案

营养与烹饪教案教案标题:培养学生营养知识与烹饪技能的营养与烹饪教案教案目标:1. 使学生了解营养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对各种营养素的认识和了解。
3. 培养学生基本的烹饪技能和食品安全意识。
4. 促进学生合作与团队精神。
教案内容:一、导入(5分钟)1. 引入话题:营养与烹饪的重要性。
2. 提问学生:你认为什么是健康的饮食习惯?为什么我们需要关注营养?3. 引导学生讨论,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理论知识讲解(15分钟)1. 讲解主要营养素的种类和作用,如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
2. 讲解不同年龄段对营养的需求差异。
3. 通过图表和实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三、实践操作(30分钟)1. 分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道简单的健康食谱,并准备食材。
2. 指导学生进行食材的清洗与准备。
3. 指导学生进行基本的烹饪操作,如切菜、炒菜等。
4. 强调食品安全意识,如洗手、食材储存等。
四、品尝与总结(10分钟)1. 学生品尝自己制作的食物,并互相分享感受。
2. 引导学生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强调营养与烹饪的关系。
五、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根据今天的学习内容,整理一份健康食谱,并写出每道菜品的营养成分和制作方法。
2. 提醒学生按时完成作业,并鼓励他们在家中实践烹饪技能。
教案评估:1. 观察学生在实践操作环节的表现,包括食材处理和烹饪技能。
2. 检查学生完成的作业,评估他们对营养知识和烹饪技能的掌握程度。
3. 学生自评和互评,评估他们在团队合作和沟通方面的表现。
教案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食品加工厂或农场,了解食物的生产过程。
2. 邀请专业营养师或厨师来校进行讲座或示范课程。
3. 组织学生参加烹饪比赛,提高他们的烹饪技能和创新能力。
注意事项:1. 确保学生在实践操作环节中的安全,如使用刀具时要注意操作规范。
2. 检查学生对食材的过敏情况,避免食物相关的过敏反应。
《烹饪营养与卫生》教案

《烹饪营养与卫生》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烹饪的基本营养知识,掌握食物的营养成分和搭配原则。
2. 使学生了解烹饪过程中的卫生要求,提高烹饪食品的安全意识。
3.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掌握一些基本的烹饪技巧。
二、教学内容1. 食物的营养成分及作用2. 食物搭配原则3. 烹饪过程中的卫生要求4. 烹饪基本技巧5. 厨房安全常识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食物的营养成分、食物搭配原则、烹饪过程中的卫生要求。
2. 教学难点:烹饪基本技巧、厨房安全常识。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食物的营养成分、食物搭配原则和烹饪过程中的卫生要求。
2. 采用演示法,展示烹饪基本技巧和厨房安全操作。
3. 采用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提高烹饪技能。
五、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食品和烹饪工具。
2. 准备PPT课件,展示食物营养成分、食物搭配原则和烹饪过程中的卫生要求。
3. 准备厨房安全宣传资料。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美食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对烹饪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烹饪营养与卫生》。
【新课导入】1. 教师讲解食物的营养成分及作用,引导学生了解食物对身体的重要性。
2. 教师讲解食物搭配原则,引导学生学会合理搭配食物,提高营养价值。
【烹饪过程中的卫生要求】1. 教师讲解烹饪过程中的卫生要求,包括食材处理、烹饪工具的清洁与消毒等。
2. 学生演示烹饪过程中的卫生操作,教师进行点评。
【烹饪基本技巧】1. 教师讲解烹饪基本技巧,如切菜、炒菜、炖菜等。
2.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进行指导。
【课堂小结】【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尝试运用所学知识,为家人烹饪一道营养丰富的菜品。
六、教学内容与活动设计【活动一】了解食物的营养成分及作用1. 教师通过PPT展示各种食物图片,介绍食物的营养成分及作用。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了解到的食物营养成分及作用。
【活动二】学习食物搭配原则1. 教师讲解食物搭配原则,如主食与副食搭配、酸性食物与碱性食物搭配等。
烹饪营养与卫生教案

烹饪营养与卫生教案
【篇一:(烹饪)烹饪营养与卫生教案】
江苏省靖江中等专业学校
理论课程教师教案本
14 学年第一学期)
专业名称
课程名称烹饪营养与卫生授课教师芮琼
授课主要内容或板书设计
课堂教学安排
【篇二:烹饪营养与卫生电子教案1】
哈尔滨市现代服务中等职业学校
旅游部授课教案
课程名称:烹饪营养与卫生授课日期:2011年9月5日至2011年9月9日班级:2年2班(烹饪)课时安排:共1课时,周 1 课时授课教师:苏明琦课程类型:新授课
1
2
3
【篇三:高1《烹饪营养卫生》教案2013.06.05】
教学方案(一)
教学方案(二)
哈尔滨市第二职业中学
教学方案(三)。
《烹饪营养与卫生》教案

《烹饪营养与卫生》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烹饪的基本概念和原则,认识到烹饪在饮食文化中的重要性。
2. 使学生掌握烹饪中的营养知识,能够合理搭配食物,确保膳食平衡。
3. 培养学生具备烹饪卫生意识,掌握烹饪过程中的卫生操作规范。
4. 提高学生对烹饪技艺的认识,培养学生的烹饪兴趣和创造力。
二、教学内容1. 烹饪的基本概念和原则2. 烹饪营养知识3. 烹饪卫生操作规范4. 烹饪技艺与创新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烹饪的基本概念和原则,烹饪营养知识,烹饪卫生操作规范,烹饪技艺与创新。
2. 教学难点:烹饪营养知识的运用,烹饪卫生操作规范的落实,烹饪技艺的掌握与创新。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烹饪的基本概念、原则、营养知识、卫生操作规范和烹饪技艺。
2. 采用演示法,展示烹饪过程和技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烹饪的魅力。
3. 采用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提高烹饪技能。
4. 采用分组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烹饪中的问题和技巧,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室环境布置:烹饪相关图片、实物、设备等。
2. 教学设备:多媒体课件、投影仪、白板等。
3. 烹饪工具和食材:锅具、刀具、砧板、食材等。
4. 教学资料:烹饪教材、教案、课件等。
六、教学进程1. 授课:讲解烹饪的基本概念和原则,让学生了解烹饪在饮食文化中的重要性。
2. 演示:展示烹饪过程和技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烹饪的魅力。
3. 实践:学生亲自动手实践,提高烹饪技能。
4. 讨论:引导学生探讨烹饪中的问题和技巧,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
2. 实践操作:评估学生在实践环节中的操作技能、烹饪作品的美味程度等。
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包括沟通、协作、创新等方面。
八、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餐厅、酒店等场所,了解烹饪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烹饪营养与卫生》教案

《烹饪营养与卫生》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烹饪的基本原则和技巧。
2. 使学生掌握食物的营养成分和搭配方法。
3. 培养学生正确的烹饪卫生观念。
二、教学内容1. 烹饪的基本原则与技巧2. 食物的营养成分与搭配3. 烹饪过程中的卫生问题4. 烹饪工具的清洁与保养5. 厨房环境的卫生管理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烹饪的基本原则与技巧,食物的营养成分与搭配,烹饪过程中的卫生问题,烹饪工具的清洁与保养,厨房环境的卫生管理。
2. 教学难点:烹饪技巧的运用,食物营养成分的搭配平衡,烹饪过程中的卫生问题。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烹饪的基本原则、技巧、食物营养成分、烹饪卫生问题等。
2. 演示法:展示烹饪过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烹饪方法。
3. 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提高烹饪技能。
4. 讨论法:分组讨论烹饪卫生问题,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引入美食图片或视频,激发学生对烹饪的兴趣。
2. 讲解:讲解烹饪的基本原则与技巧,食物的营养成分与搭配,烹饪过程中的卫生问题,烹饪工具的清洁与保养,厨房环境的卫生管理。
3. 演示:展示烹饪过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烹饪方法。
4. 实践: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提高烹饪技能。
5. 讨论:分组讨论烹饪卫生问题,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烹饪卫生重要性。
7. 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学生烹饪技能的提高程度。
2. 学生对烹饪营养与卫生知识的掌握情况。
3. 学生对烹饪工具清洁与保养的熟练程度。
4. 学生对厨房环境卫生管理的理解与应用能力。
七、教学资源1. 烹饪教材与参考书籍。
2. 烹饪工具与设备。
3. 食物样品与营养成分表。
4. 厨房环境模拟设施。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周:讲解烹饪的基本原则与技巧。
2. 第二周:讲解食物的营养成分与搭配。
3. 第三周:讲解烹饪过程中的卫生问题。
4. 第四周:讲解烹饪工具的清洁与保养。
《烹饪营养与食品卫生》教案

《烹饪营养与食品卫生》教案烹饪营养与食品卫生教案目标本教案旨在教授学生烹饪营养与食品卫生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帮助他们了解如何选择和处理食材,以保证食物的安全和营养价值。
内容1. 食品卫生概述- 食品卫生的重要性- 传染病与食品安全的关系- 食品污染与常见疾病2. 食材选择与处理- 选择新鲜食材的方法和技巧- 食品保存和储存的原则- 食材加工和烹饪前的准备工作3. 烹饪与营养- 烹饪对食物营养价值的影响- 不同烹饪方法的营养特点- 营养丰富的烹饪技巧和调味品4. 餐桌礼仪与惯- 餐桌礼仪的基本规范- 餐桌卫生的重要性- 不良饮食惯对健康的影响教学方法- 授课讲解:教师通过讲解理论知识,向学生介绍食品卫生和烹饪营养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 实践操作:学生通过参与实际的食材选择、处理和烹饪活动,锻炼实践能力并巩固所学知识。
-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进行餐桌礼仪和惯的探讨,促进交流和合作。
教学评估- 日常表现:观察学生在教室和实践环境中的表现,包括食材选择和处理的技能、餐桌礼仪等方面。
- 练考核:通过小测验、练或实践作业,评估学生对所学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
- 项目评估:要求学生独立或团队完成相关项目,展示他们在烹饪营养与食品卫生方面的能力。
教学资源- 教科书:提供相关教材,包含食品卫生和烹饪营养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案例。
- 视频资料:展示食品卫生和烹饪营养的实际场景和操作技巧。
- 厨房设备:确保实践环境配备必要的烹饪工具和设备。
参考书目- 张明. 美食营养学[M].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15.- 李华. 食品卫生与营养学[M]. 中国卫生出版社, 2018.以上为《烹饪营养与食品卫生》教案的简要内容和教学安排,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烹饪营养与食品卫生的相关知识,并培养他们良好的食品卫生习惯和健康的饮食方式。
小学烹饪与营养劳动教育活动设计方案摆放碗筷

小学烹饪与营养劳动教育活动设计方案摆放碗筷背景意义做好餐前准备,将干净的碗筷摆放好,是一日三餐必不可少的生活劳动。
它直接影响到用餐质量,是促进家人一起用餐的愉快活动。
孩子摆放碗筷,是基本的家务责任,也有利于公共服务意识的培养,更是一种餐饮礼仪文化的学习。
一、劳动准备1做好环境卫生:餐桌用清洁毛巾、洗碗帕、盆子、清水、餐具洗洁剂、垃圾袋等。
2.做好个人卫生:六部法清洁双手。
3.了解就餐人数、身份。
二、方法步骤1检查环境卫生。
桌椅、餐桌、地面是否干净。
需及时打扫,先清理杂物,清扫地面,最后用餐桌专用清洁毛巾做好餐桌清洁。
2.根据就餐人数和需要准备好碗筷、酒杯、餐巾、餐巾纸、高温垫、渣盘、公筷等。
做到清洁卫生无破损。
3.摆放碗筷等餐具。
(1)碗筷按人数和座位摆放好。
(2)筷子放右手边,渣盘放左手边。
(3)碗筷间距相等。
(4)餐巾纸考虑便于自取的位置。
(5)长辈和客人以及需要饮酒者座位安排在一起,坐上位。
(6)高温垫放于餐桌中间。
4.端菜摆菜。
将大盘、高盆放于餐桌中间,其它小盘、小盆围放在大菜边缘。
注意荤素搭配,均衡摆放。
5.准备好了,精神饱满、面带微笑地招呼长辈就餐落座。
三、安全注意1取拿、摆放碗筷和端菜摆菜时要小心轻放,动作轻缓,以免打碎划伤以及烫伤。
6.帕子要清洗干净,以免造成二次污染。
四、素养表现1.能愉快地为大家服务,懂得参与家务是自己的责任。
2.懂得餐前摆放碗筷的技巧和方法。
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家政能力。
3.养成讲究卫生和安全小心的优良劳动品质。
4.懂得就餐礼仪文化,能融入到日常生活之中。
五、活动建议1.摆放碗筷,属于“烹饪与营养”劳动任务群,适合1-6年级学生。
2.碗筷多少、大小的不同,家长要根据孩子年龄段提出不同要求。
多采取亲子劳动,示范与讲解相结合。
3.多给孩子练习机会,坚持学中做,做中学,慢慢积累经验。
4.家长可以讲解一些碗筷消毒、分类、摆放的相关知识以及就餐的文明礼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靖江中等专业学校理论课程教师教案本
(2013 —2014 学年第一学期)
专业名称烹饪
课程名称烹饪营养与卫生
授课教师芮琼
授课主要内容或板书设计
课堂教学安排
授课主要内容或板书设计
课堂教学安排
授课主要内容或板书设计
课堂教学安排
授课主要内容或板书设计
课堂教学安排
授课主要内容或板书设计
课堂教学安排
授课主要内容或板书设计
课堂教学安排
授课主要内容或板书设计
课堂教学安排
第一章营养学概述综合练习
一、名词解释:
1、营养
2、完全蛋白质
3、混合钙池
4、必需脂肪酸
5、维生素
6、必需氨基酸
二、填空:
1、营养素在体内有三方面的功用:第一,第
二,第三。
2、酸中毒是指,所以糖具
有辅助脂肪的氧化抗生酮的作用。
3、蔗糖水解以后生成一分子的和一分子的。
4、日常生活中所说的脂肪主要是一分子的和三分子的组成
为,也就是
5、蛋白质的消化率可分为和。
6、七种常量元素是指:。
7、一般认为动物性食品和植物性食品混合食用,可以提高中的铁的吸收率。
8、人体含量最多的一类无机盐是,贫血是由于人体内缺造成的,缺
碘易患病,
缺会发生创口愈合迟缓,人缺与克山病有关,儿童蛀牙由于缺乏。
9、维生素A又名,只存在于食品中,植物性食品中的是维生
素A的前身,在体内可以转化。
10、维生素E又称,维生素中性质最稳定的一种是,性质最不稳定一种是,
唯一含有金属元素的是,又称吡哆素。
12、人的皮肤中含有,经紫外线或阳光照射后能转变为。
13、市面上出售的维生素D2药品就是由照射而制成的。
三、判断题:
1、磷能参与体内能量的转化。
----------------------------------------------()
2、脂肪的消化率与熔点成反比。
-------------------------------------------()
3、人体大脑中能量的来源于血液中的葡萄糖。
-------------------------()
4、谷类蛋白质是膳食蛋白质的主要来源。
-------------------------------()
5、水溶性维生素很少产生过多症。
----------------------------------------()
6、维生素B2能维护皮肤、黏膜组织的健康。
---------------------------()
7、脂肪可溶解视黄醇和钙化醇。
…………………………………-- ()
8、单糖不经消化就可以被人体消化吸收。
…………………………()
9、经常食用牛奶和海产品,可预防缺铁性贫血。
…………………()
11、维生素D、乳糖、蛋白质能促进铁的吸收。
-----------------------()
12、经常晒太阳可预防儿童佝偻病。
…………………………………()
四、选择题:
1、钙的消化吸收与食物中的哪种因素有关。
A、维生素A
B、维生素B1
C、维生素C
D、维生素D
2、克汀病主要是由于缺乏所造成的。
A、钙
B、碘
C、锌
D、铁
3、下列食物中蛋白质消化率最高的是。
A、牛奶
B、鸡蛋
C、豆腐
D、豆浆
4、钙的最好来源是。
A、乳制品
B、肝脏
C、黑豆
D、豆腐
5、治疗缺铁应首选哪种食物。
A、鱼肉
B、酸奶
C、牛奶
D、豆腐
6、下列食品中,铁的消化吸收率最高的是。
A、肝脏
B、鱼类
C、鸡蛋
D、菠菜
7、谷类蛋白质的限制性氨基酸是。
A、赖氨酸
B、蛋氨酸
C、丙氨酸
D、色氨酸
8、需要维持氮平衡的是。
A、青少年
B、外科手术恢复期病人
C、成年人
D、乳母
9、当血液中哪一种情况发生会出现肌肉的抽搐。
A、血钙含量下降
B、血钙含量增加
C、血锌浓度下降
D、血锌浓度增
加
10、一次大批量的摄入野生动物的肝脏,可能会出现哪种营养素中毒。
A、铁
B、维生素A
C、钙
D、维生素D
11、下列人群中,水分占人体比例最多的是。
A、运动员
B、工人
C、机关干部
D、学生
12、蛋白质的特征元素是。
A、碳
B、氢
C、氧
D、氮
13、某女性一日热能消耗是4180千焦耳,问一日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各需的克数
是。
A、60克、500克
B、30克、150克
C、30克、300克
D、55克、350克
14、为预防地方性甲状腺肿大,每公斤食盐加碘的量为。
A、10毫克
B、10克
C、1毫克
D、1克
15、老年人味觉减退是由于人体内缺乏。
A、锌
B、硒
C、镁
D、铜
16、维生素中性质最稳定的是。
A、维生素D
B、维生素B6
C、维生素PP
D、维生素E
17、患了脚气病,应该多补充一些。
A、蔬菜
B、粗粮
C、干制品
D、水果
18、有“主力维生素”之称的是。
A、维生素D
B、维生素B6
C、维生素K
D、维生素B12
19、经常食用生鸡蛋,可能引起的缺乏。
A、叶酸
B、生物素
C、泛酸
D、维生素B2
20、在人体内可转变为维生素PP。
A、赖氨酸
B、色氨酸
C、蛋氨酸
D、亮氨酸
21、绿豆发芽后,其营养成分有显著变化的是。
A、维生素B2
B、蛋白质
C、维生素C
D、钙
22、选出属于完全蛋白质的一项。
A、麦胶蛋白
B、麦谷蛋白
C、玉米胶蛋白
D、骨胶蛋白
23、与人体骨骼代谢相关的维生素是。
A、维生素A
B、维生素D
C、维生素PP
D、维生素E
24、可增加植物性食物中铁消化吸收率的是。
A、维生素A
B、维生素E
C、维生素C
D、维生素D
25、能作为脂肪抗氧化剂使用的维生素是。
A、维生素A
B、维生素D
C、维生素E
D、维生素K
授课主要内容或板书设计
课堂教学安排
授课主要内容或板书设计
课堂教学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