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轮油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工业齿轮油安全技术说明书表

溢出后,地面非常光滑。为防止事故,应立即清洁。用沙、泥土或其他可用来栏堵旳材料设置障碍,以防止扩散。直接回收液体或寄存于吸取剂中。用粘土、沙或其他合适旳吸附材料来吸取残存物,然后予以合适旳弃置。
操作注意事项
防止沾及皮肤及眼睛。PVC、氯丁或丁腈橡胶手套。橡胶长筒安全靴、PVCA上衣和裤子。如也许飞溅,戴上安全眼镜或全面罩。
眼睛防护
如也许发生溅泼,请戴安全护镜或全脸面罩。
手防护
戴橡胶耐酸碱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严禁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旳卫生习惯。
重要成分
是高度提炼旳矿物油和添加剂构成混合物。根据IP346,这一高精炼旳矿物油具有<3%(w/w)DMSO萃取物。
外观与性状
琥珀色、室温下液体。
熔点(℃)
废弃处置措施
应尽量回收或循环使用。鉴定所产生旳物料旳毒性和物理特性,以便制定符合有关条例旳合适旳废物分类及废物处置措施,是废物产生者旳责任。切勿弃置于环境、排水沟或水道之内。
运送注意事项
本品未被评为危险物品。
法规信息
无
150#工业齿轮油安全技术阐明书(MSDS表)
中文名称
150#工业齿轮油
英文名称
No.15.industria.gea.oil
分子量
/
分子式
/
健康危害
在正常使用条件下无特定旳危险。过久或反复暴露可引起皮炎。使用过旳油也许具有害杂质。
环境危害
对环境无危害。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衣物。用水冲洗暴露旳部位,并用肥皂进行清洗。如刺激持续,祈求医。在使用高压设备时,有也许导致本品注入皮下,如发生此种状况,请立即送往医院治疗,不要等待,以免症状恶化。
150#工业齿轮油安全技术说明书 ( MSDS表 )

如可能发生溅泼,请戴安全护镜或全脸面罩。
手防护
戴橡胶耐酸碱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主要成分
是高度提炼的矿物油和添加剂组成混合物。根据IP346,这一高精炼的矿物油含有<3%(w/w)DMS点(℃)
眼睛接触
用大量的水冲洗眼睛。如刺激持续,求医。
吸入
吸入蒸气或粉雾可能会引起刺激。
食入
不要催吐,用水漱口并就医。
危险特性
燃烧可能形成在空气中的固体和液体微粒及气体的复杂的混合物,包括一氧化碳,氧化硫及未能识别的有机及无机的化合物。
有害燃烧产物
不适用。
灭火方法
泡沫及干化学粉末、二氧化碳;沙或泥土仅宜用于小规模火灾。
/
沸点(℃)
估计值>280°C/536°F
相对密度(水=1)
典型915 kg/m3(15 °C / 59 °F)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大于1(估计值)
饱和蒸气压(kPa)
< 0.5 Pa(20 °C / 68 °F)(估计值)
溶解性
可忽略的
主要用途
刮泥机齿轮油。
禁配物
/
其它有害作用
该物质对环境可能有危害,应特别注意对水体的污染。
应急处理
溢出后,地面非常光滑。为避免事故,应立即清洁。用沙、泥土或其它可用来栏堵的材料设置障碍,以防止扩散。直接回收液体或存放于吸收剂中。用粘土、沙或其它适当的吸附材料来吸收残余物,然后予以适当的弃置。
操作注意事项
避免沾及皮肤及眼睛。PVC、氯丁或丁腈橡胶手套。橡胶长筒安全靴、PVCA上衣和裤子。如可能飞溅,戴上安全眼镜或全面罩。
460#中负荷工业齿轮油安全技术说明书(共6页)

壳牌统一〔北京〕石油化工SHELL TONGYI 〔BEIJING〕 PETROLEUM CHEMICALCO.,LTD.安然技术说明书〔SDS〕Safety Data Sheet1.化学品及企业标识2.危险性概述3.成分/组成信息配方组份4.急救办法5.消防办法6.泄漏应急措置防止接触溢出或释放出来的材料。
关于个人防护设备的选择指南,拜见此说明书第8项。
7.操作措置与储存8.接触控制和个体防护9.理化特性10.不变性和反响性11.毒理学信息额外信息:用过的油包含在使用过程中累积的有害杂质。
此等有害杂质的浓度视乎用途而定,措置时可能存在损害健康及环境的风险。
所有用过的油应小心措置,并尽可能防止接触皮肤。
在动物试验中,持续接触用过的策动机油会导致皮肤癌。
12.生态学信息13.废弃措置14.运输信息15.法规信息有关的管制信息并不完整,尚有其它条例适用于本品16.其他信息点窜说明:不适用〔第一版本〕限制:未获得壳牌统一技术部分许可,本产物不得用于保举用途之外的应用情况。
其他信息:本信息是按照我们当前的常识所拟定的,目的仅是从健康、安然和环境规定方面来说明该产物。
本信息并非该产物物定性能的包管。
说明书结束。
内容总结〔1〕壳牌统一〔北京〕石油化工SHELL TONGYI 〔BEIJING〕 PETROLEUM CHEMICAL CO.,LTD.安然技术说明书〔SDS〕Safety Data Sheet1.化学品及企业标识2.危险性概述3.成分/组成信息配方组份4.急救办法5.消防办法使所有非急救人员撤离火区〔2〕此等有害杂质的浓度视乎用途而定,措置时可能存在损害健康及环境的风险。
L-CKD 220工业闭式齿轮油 MSDS-GB 5903说明书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1)化学品和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L-CKD 220工业闭式齿轮油GB 5903化学品英文名L-CKD 220 Industrial Gear Oil GB 5903产品代码60196465推荐用途和限制用途L-CKD 220工业闭式齿轮油GB 5903适用于重负荷减速机和闭式齿轮箱的润滑制造商名称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润滑油分公司制造商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安宁庄西路6号邮政编码100085企业应急电话00-86-400-810-9886传真号码00-86-10-82410856网址电子邮件生效日期/如果您有关该MSDS内容的相关质询,请发电邮联系********************2017-12-202)危险性概述GHS危险性类别无危害GHS标签要素符号无符合警示词无警示词危害说明物理性危害:按照GHS标准,未被归类为有害物质。
健康危害:按照GHS标准,未被归类为健康危害物质。
环境危害按照GHS标准,未被归类为环境危害物质。
GHS预防措施说明预防措施无预防用语事故响应无预防用语安全储存无预防用语废弃处置无预防用语不影响分类的其他危害未被评为可燃物,但会燃烧主要症状和应急综述根据动物试验,没有发现有力证据证明该产品致癌。
通常情况下本产品不会危害健康,过度接触可能会对眼睛、皮肤、呼吸等产生刺激性。
不适当清洗,可能会阻塞皮肤毛孔,导致油脂性粉刺、毛囊炎等疾病。
用过的油可能包含有害杂质。
3)成分/组成信息配方说明本产品为混合物,主要成分包括高度精炼的矿物油和石油添加剂。
化学物质名cas编号或识别编号EC编号含量,wt%精炼矿物基础油混合物---90-99烷基醇67-63-0603-117-00-00.01-0.14)急救措施一般信息在正常使用条件下使用不应会成为健康危险源。
不同接触方式的处置吸入无需医疗急救。
如有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建议就医。
皮肤接触无需医疗急救。
脱去污染的衣物,把沾染的部位擦拭干净后用肥皂、清水清洗。
齿轮油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齿轮油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化学品中文名称:齿轮油化学品英文名称: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主要组成基础油抗磨剂极压抗磨剂油性剂防锈剂抗氧剂需要披露的有害物质或有害复合物名称CAS登记号# ?浓度* GHS?有害分类代码1-癸烯, 均聚物, 氢化68037-01-4 ?60 - 70% ?H304磷酸三苯酯?115-86-6?0.1125 0.1125%H400(M factor 1),H410(M factor 1)* 除气体外,所有组分的浓度均为重量百分比。
气体浓度采用体积百分比。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中国分类:根据法规指引(参阅第十五部分),本产品不属于危险品物理/化学危害:无明显危害健康危害:吞入后会造成腹泻、损坏消化器官和肺部损伤。
?高压射向皮肤可能会造成严重的损伤?过度接触会造成眼部、皮肤或呼吸刺激。
环境危害:不易分解,对土壤及植物有害。
燃爆危险:第3类易燃物。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用肥皂和水清洗接触的部位。
?如果产品被注入皮下或者人体任何部位,无论伤口的外观或大小如何,被注射者必须立即由医生依照外科急救进行检查。
即使高压注入后的最初症状轻微或者无症状,在事故最初几个小时内及早进行外科处理可以显着减少最终伤害的程度。
眼睛接触:立即用大量清水冲冼,再用消炎药水清洗,并马上送去医院。
吸入:停止操作,置于通风良好的环境中。
避免进一步吸入接触。
对于那些提供帮助的人员,应使您或者其他人避免吸入。
进行充分的呼吸防护。
如果出现呼吸刺激、头昏、恶心、或者神志不清,请立刻就医。
如果呼吸停止,请使用机械设备帮助通风,或者进行嘴对嘴人工呼吸急救。
食入:若发生吞服,勿催吐,保持休息状态,及时进行医护清洗肠胃。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 1.可能分解出一氧化碳及二氧化碳气体。
2.烟气。
润滑油(机油、液压油、齿轮油)

六:泄漏应急处理
【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五:燃爆特性与消防
【闪点】:76
【燃爆下限】:无资料
【引燃温度】:248
【爆炸上限】:无资料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
七:储运注意事项
【储运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八:防护措施
【中国MAC】: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MAC】:未制定标准
【检测方法】:
【工程控制】:密闭操作,注意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一般不需特殊防护,必要时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一般不需特殊防护。
齿轮油MSDS

一:标识【危化品名称】:齿轮油【中文名】:齿轮油【英文名】:lubricating oil【分子式】:【相对分子量】:【CAS号】:【危险性类别】:二:主要组成与性状【主要成分】:【外观与性状】:油状液体, 淡黄色至褐色, 无气味或略带异味。
【主要用途】:用于机械的摩擦部分, 起润滑、冷却和密封作用。
三: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健康危害】:急性吸入,可出现乏力、头晕、头痛、恶心,严重者可引起油脂性肺炎。
慢接触者,暴露部位可发生油性痤疮和接触性皮炎。
可引起神经衰弱综合征,呼吸道和眼刺激症状及慢性油脂性肺炎。
有资料报道,接触石油润滑油类的工人,有致癌的病例报告。
四: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就医。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
五:燃爆特性与消防【闪点】:76【燃爆下限】:无资料【引燃温度】:248【爆炸上限】:无资料【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六:泄漏应急处理【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七:储运注意事项【储运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
远离火种、热源。
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齿轮油MSDS

七、操作处置与储存 注意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 操作注意事项 作人员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戴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 作场所严禁吸烟。避免与氧化剂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 及容器损坏,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 储存注意事项 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 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八、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呼吸系统保护 眼睛防护 防护衣服 手防护 九、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 油状液体,淡黄色至褐色, 无气味或略带异味。 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防毒面具。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戴橡胶耐油手套。
相对密度(水=1) <1 主要用途 十、稳定性和反应性 稳定性 避免接触的条件 禁忌物 十一、毒理学资料 吸入危害 十一、废弃处置 废弃处置方法 十二、环境资料 对环境的危害 十三、运输信息 包装方法 小开口钢桶、塑料瓶或金属桶(罐)等。 运输前应先检查包装容器是否完整、密封,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 泄漏、不坠落、不损坏。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 运输注意事项 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夏季最好早晚运输。 运输时所用的槽 (罐) 车应有接地链,槽内可设孔隔板以减少震荡产生静电。严禁与氧化剂、 卤素、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 该物质对环境有危害,应特别注意对地表水、土壤、大气和饮用水的 污染。 符合相关规定的可进行燃烧处理或重复利用,避免环境污染。 吸入蒸汽或粉雾可能会引起刺激。 稳定。 极端温度及阳光直晒。 强氧化剂 。 主要用作设备润滑。
中途停留时应远离火种、热源、高温区。装运该物品的车辆排气管必 须配备阻火装置,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装卸。配装 位置应远离卧室、厨房,并与电源、火源等部位隔离化学品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称 化学品英文名称 二、成分/组成信息 配方组份 三、危险性概述 侵入途径 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急性吸入,可出现乏力、头晕、头痛、恶心,严重者可引起油脂性肺 健康危害 炎。慢接触者,暴露部位可发生油性痤疮和接触性皮炎。可引起神经 衰弱综合征,呼吸道和眼刺激症状及慢性油脂性肺炎。 燃爆危险 四、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眼睛接触 吸入 食入 五、燃爆特性与消防 燃爆特性 闪点(℃) 引燃温度(℃) 遇明火、高热可燃。 76 248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 灭火方法 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 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 离。 灭火剂 六、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 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尽可能 应急处理 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 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饮足量温水,催吐。 本品可燃,具刺激性。 是高度提炼的矿物油和添加剂组成混合物。 齿轮油 lubricating oil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齿轮油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化学品中文名称:齿轮油化学品英文名称: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主要组成基础油抗磨剂极压抗磨剂油性剂防锈剂抗氧剂需要披露的有害物质或有害复合物名称CAS登记号# ? 浓度* GHS ?有害分类代码1-癸烯, 均聚物, 氢化68037-01-4 ? 60 - 70% ? H304磷酸三苯酯 ? 115-86-6 ? % H400(M factor 1),H410(M factor 1)* 除气体外,所有组分的浓度均为重量百分比。
气体浓度采用体积百分比。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中国分类:根据法规指引(参阅第十五部分),本产品不属于危险品物理/化学危害:无明显危害健康危害:吞入后会造成腹泻、损坏消化器官和肺部损伤。
?高压射向皮肤可能会造成严重的损伤?过度接触会造成眼部、皮肤或呼吸刺激。
环境危害:不易分解,对土壤及植物有害。
燃爆危险:第3类易燃物。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用肥皂和水清洗接触的部位。
?如果产品被注入皮下或者人体任何部位,无论伤口的外观或大小如何,被注射者必须立即由医生依照外科急救进行检查。
即使高压注入后的最初症状轻微或者无症状,在事故最初几个小时内及早进行外科处理可以显着减少最终伤害的程度。
眼睛接触:立即用大量清水冲冼,再用消炎药水清洗,并马上送去医院。
吸入:停止操作,置于通风良好的环境中。
避免进一步吸入接触。
对于那些提供帮助的人员,应使您或者其他人避免吸入。
进行充分的呼吸防护。
如果出现呼吸刺激、头昏、恶心、或者神志不清,请立刻就医。
如果呼吸停止,请使用机械设备帮助通风,或者进行嘴对嘴人工呼吸急救。
食入:若发生吞服,勿催吐,保持休息状态,及时进行医护清洗肠胃。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 1.可能分解出一氧化碳及二氧化碳气体。
2.烟气。
3.乙醛, 硫氧化物。
灭火方法:使用消防水雾、泡沫、干化学制剂( 干粉 )或者二氧化碳(CO2)灭火,不能用水灭火。
消防说明疏散该地区。
?防止控制火灾或稀释的流出液流入河川、下水道或饮水源。
?消防员应使用标准防护设备,在密闭空间需使用自给式呼吸器(SCBA)。
?用喷水的方式使暴露于火灾的表面降温并保护工作人员。
闪点>210C(410F) [ ASTM爆炸下限(LEL)D-92]自燃温度未制定爆炸上限(UEL)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一般作业工作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防护措施:避免接触溢漏的产品。
有关消防信息见第五部分。
重大危险:有关重大危险性,参阅危险性概述部分。
?急救说明:有关急救说明,参阅第四部分。
个人防护装备:有关个人防护装备,参阅第八部分。
陆地泄漏:如果没有危险,可以采取行动阻止泄漏。
?通过泵或者使用合适的吸附剂回收。
水上泄漏: 如果没有危险,可以采取行动阻止泄漏。
?立即使用栏油栅限制溢漏范围。
?警告其它船只。
?从表面撇去或者使用合适的吸附剂除去。
?使用分散剂前征求专家意见。
环境预防:大量溢漏:在远离溢漏液体处构筑防护堤,以便随后的回收和处理。
?防止进入水道、下水道、地下室或者封闭区。
水上泄漏事故或陆上泄漏事故处理建议是根据该产品最可能的泄漏情况提出来的;然而,地理条件、风、温度以及波浪、流向和流速(对于水上泄漏的情况)都可能对所采取的合适方案有很大影响。
为此,应咨询当地专家。
注意:当地法规可能对所采取的方案有规定或限制。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注意通风。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戴橡胶耐油手套。
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
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
避免与氧化剂、卤素接触。
充装要控制流速,防止静电积聚。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1.使用适当设计及保养的机械通风系统,如整体换气装置或局部排气装置。
2.以局部排气装置及必要的制程隔离以控制雾滴及蒸气量。
3.供给充分新鲜空气以补充排气系统抽出的空气。
4.可能需要处理发散的废气以免污染环境。
5.置于室内环境,保持油品密封,不可与易燃、易爆化学品摆在一起。
6. 不可存放于开口或者无标识容器中。
静电集电物:?? 本产品蓄积静电。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监测方法:密闭操作,注意通风。
工程控制:防护级别和所需的控制措施的种类根据潜在的接触条件不同而不同。
可供选择的控制措施包括: ?在通常使用环境和充分通风条件下没有特殊要求。
当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建议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个人防护:选择个人防护设备因可能的接触条件,如应用领域、处理工作、浓度和通风等而异。
呼吸系统防护:如果工程控制设施不能保证空气污染物浓度在足以保护工人健康的一定水平以下,则最好佩戴经过认可的呼吸器。
呼吸器的选择、使用和维护必须符合规定的要求,如适用。
对该材料可选的呼吸器类型可考虑包括: ?在通常使用环境和充分通风条件下没有特殊要求。
使用微粒过虑器当需要时 ? 在空气传播浓度高的环境中,使用经认可的自给式呼吸器,在正压方式下工作。
带有逃生瓶的自给式呼吸器适用于氧气不足、气体/蒸气预警告特性指标差,或者空气过滤器负荷过载的情况。
眼睛防护:若可能会接触,建议使用配有侧护罩的防护眼镜。
手防护:工作现场严禁吸烟。
避免长期反复接触。
所提供的任何特定手套的信息是根据公开文献资料和手套生产商的数据。
要根据使用条件选择手套的种类及使用时间。
可根据使用条件向手套生产商咨询选择手套的种类及使用时间。
检查和替换破旧和损坏的手套。
可用于处理该材料的手套类型包括: ?在正常使用条件下一般不需要防护。
使用腈类手套,合成橡胶皮肤和身体防护:? ?一般状况下使用时不需特别保护皮肤。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应采取预防措施避免皮肤接触。
卫生措施:??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在处理该之产品后洗手,以及吃饭、喝水和/或吸烟之前洗手。
定期清洗工作服和防护设备以清除污染物。
丢弃不能洗净的受污染衣物和鞋子。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环境控制:遵守适用的环境法规限制排放到空气,水和土壤。
通过采用适当的控制措施防止或限制排放量以保护环境。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外观与性状:深棕色液体,气味微。
熔点(℃):沸点(℃):相对密度(水=1):闪点(℃):>170℃引燃温度(℃):可燃极限:爆炸下限:爆炸上限:溶解性:不溶于水,可溶于多种有机溶剂。
沸点 / 范围:? > 316C (600F)?[估值]蒸气密度(空气 = 1):?? > 2 @ 101 kPa?[估值]蒸气压力:? ?< kPa mm Hg) @ 20 C?? [估值]蒸发率 (醋酸正丁酯未制定=1):??正辛醇/水分配系数对数> ?[估值]值:??在水中的溶解度:?? 可忽略的粘度:? ?32 cSt?(32 mm2/sec) @ 40 C氧化性:? 见危害性概述部分其他信息 ? 倾点:?? ??-48C?(-54F)??? ?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稳定性: ?在正常状况下产品是稳定的。
要避免的状况:。
?过度的热。
高能点火源。
明火,阳光曝晒,油桶不密封,呈于露天环境中。
应避免的物质: ?强氧化剂。
有害分解产物: ?在环境温度下不分解。
有害反应的可能性: 不会发生有害的聚合反应。
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急性毒性:毒性低。
过度接触会造成眼部、皮肤或呼吸刺激。
皮肤下高压注射可能会引起严重损伤。
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生态毒性:该产品 -- 被认为对水生生物无害。
该产品 -- 不预期对水生生物体显现慢性毒性迁移性:基础油组分 -- 溶解度低,可漂浮,被认为可从水中迁移至陆地。
?被认为可吸附于沉淀物及废水固体中。
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废弃物性质:废弃处置方法: 1.交由政府许可之回收商处理。
2.参考相关法规处理。
依仓储条件贮存待处理的废弃物。
于排烟柜中蒸馏回收或采用特定焚化处理。
废弃处理建议:该产品适于在一个密闭可控的燃烧炉中作为燃料,或者在监督下以非常高的温度进行焚烧,以防止出现不良的燃烧产物。
为保护环境,请在指定的地点处理旧油。
尽量不接触皮肤。
不要将旧油与溶剂、刹车液或冷却液混合。
空容器警告 (适用处):空容器可能含有残留物并可能有危险. 在没有合适的指导时,请不要试图再填装或清洁容器. 空的圆桶应被完全放流干净并安全存放好, 直到它们被合适的修复或处理. 空容器应通过合适的合格的或授权的合同单位依照政府法规来回收, 修复或处理. 请不要加压,切割,焊接,硬焊,锡焊,钻孔,抛光或将这些容器暴露于热源,明火,火星,静电,或其它火源. 它们可能爆炸并导致伤残或死亡. ?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陆运:中国《危险货物品名表》(GB 12268-2012) :?陆路运输未受管制海运:根据IMDG-Code,海运未受管制空运:空运未受管制。
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危化品分类:根据化学品分类和危险性公示通则(GB 13690-2009),本产品不属于危险品。
化学品安全标签编写规定(GB15258-2009):未受管制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见废弃处置部分。
第十六部分:?其他信息N/D 未制定,N/A 不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