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暖系统的设计热负荷

合集下载

采暖设计热负荷指标q计算公式

采暖设计热负荷指标q计算公式

采暖设计热负荷指标q计算公式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采暖设计热负荷指标q计算一、比较准确的计算方法,公式如下:(1) q=Q/A分别为冬季采暖通风系统的热负荷(W)和建筑面积(m2)。

式中Q,AQ=Q1+Q21)围护结构的耗热量,包括基本耗热量和附加耗热量,且基本耗热量计算公式为 Q1=A×F×K×(tn-twn) (2) 式中Q1、F、K、a、tn、twn分别表示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W)、维护结构的面积(m2)、传热系数[W/(m2·K)]、温差修正系数(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表)是根据围护结构与室外空气接触的状况对室内外温差采取的修正系数、冬季室内计算温度(℃)、采暖室外温度(℃)。

围护结构附加耗热量Q1,包括朝向附加、风力附加、外门附加和高度附加,各项附加应按其占基本耗热量的百分比确定。

根据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中规定进行修正。

2)加热由门窗缝隙渗入室内的冷空气的耗热量,计算公式为:Q2=×cp×ρwn×L×(tn-twn) (3)式中Q2表示由门窗缝隙渗入室内的冷空气的耗热量(W)、tn和twn与上同、Cp表示空气的定压比热容[kJ/(kg·K)] ,温度为250K时,空气的定压比热容cp=(kg·K),300K时,空气的定压比热容cp=(kg·K),冬天可按250K时的值算。

ρwn表示采暖室外计算温度下的空气密度(kg/m3)、L表示渗透空气量(m3/h)、其计算公式如下:×l×m×b (4) L=L式中L0表示在基准高度(10m)风压的单独作用下,通过每米门缝进入室内的空气量[m3/(m·h)] 、l表示门窗缝隙的计算长度(m)、m表示冷风渗透压差综合修正系数(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附录D),b表示门窗缝渗风指数,b=~。

供热工程习题

供热工程习题

《供热工程》复习题第1章供暖系统的设计热负荷1.什么是供暖系统的设计热负荷?在设计室外温度t w下,为了维持室内恒温tn,供热系统在单位时间内需向建筑物供给的热量。

2.供暖系统的设计热负荷包括哪几部分?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附加耗热量,冷风渗透耗热量,冷风侵入耗热量3.什么是围护结构的传热耗热量?分为哪两部分?指室内温度高于室外温度时,通过围护结构向外传递的热量包括基本耗热量和附加耗热量4.围护结构的修正耗热量包括哪几部分?朝向修正耗热量,风力附加耗热量,高度附加耗热量5.写出房间围护结构基本耗热量的计算公式,说明各项的意义。

6.在什么情况下对供暖室内外计算温差要进行修正? 如何确定温差修正系数?对供暖房间围护结构外侧不是与室外空气直接接触,而中间隔着不供暖房间或空间的场合,在计算外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时,为统一计算公式,要进行温度修正7.相邻房间供暖室内设计温度不同时,什么情况下计算通过隔墙和楼板的传热量。

当两个相邻供暖房间的温差大于或等于5℃时,应计算通过隔墙或楼板的传热量。

与相邻房间的温差小于5,且通过隔墙和楼板等的传热量大于该房间热负荷的10%时,应计算其传热量。

8.目前我国室外供暖计算温度确定的依据是什么?依据是不保证天数法,即采暖室外计算温度应采用历年平均不超过5天的日平均温度。

9.围护结构中空气间层的作用是什么?空间层中的空气导热系数比组成围护结构的其他材料导热系数小,增加了围护结构传热热阻,减少传热量思考:是否空气间层的厚度越厚越好?对流换热强度开始随间层的厚度的增加而减小,当间层达到一定厚度后,反而易于对流,间层热阻不再随间层厚度的增加而增加。

10.地面的传热系数是如何确定的?地带划分法:沿平行于外墙的方向2m一个把地面划分成四个地带。

平均传热系数法第一地带靠近墙角的地面面积需要计算两次11.高度修正是如何进行的?高度附加耗热量时考虑房屋高度对围护结构耗热量的影响而附加的耗热量,当房间高度大于4m时,高度增加1m,耗热量增加2%,总增量不超过15%,且应附加于房间各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和其他附加耗热量的总和上12.在计算供暖系统的设计热负荷时,太阳辐射得热是如何考虑的?太阳得热量可用减去一部分基本耗热量的方法列入。

采暖热负荷指标范围

采暖热负荷指标范围

采暖热负荷指标范围
采暖热负荷指标是设计和计算供暖系统时的重要参数,它指的是在规定的设计条件下,为保持室内温度达到舒适标准,单位建筑面积所需的热量。

在北方地区,民用建筑采暖热负荷指标一般按照室内外温差、建筑物保温性能、气候条件等因素综合确定。

1.对于全天连续供暖的住宅建筑,一般可取50W/平方米作为基础热
指标。

2.考虑到间歇供暖、户间传热以及其他修正因素后,实际应用时可
能需要乘以1.2的间歇供暖修正系数和1.8的户间传热修正系数等,这样得到的结果可能接近100W/平方米左右。

3.在特定室外计算温度条件下(例如室外-9°C,室内18°C),可
能会有更高的热负荷需求。

4.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和节能建筑的要求,实际的采暖热负荷
指标可能会有所不同,比如在北京,针对节能建筑,在特定条件下(室外平均-1.6°C,室内保证16°C)的规定平米指标可以低至约20.6瓦/平方米(相当于每平方米20.6W)。

因此,采暖热负荷指标范围通常介于基本的50W/平方米到考虑多种修正因素后的100W/平方米或以上,具体数值需根据建筑设计、地域气候特征以及节能要求等多种因素来精确计算。

供暖系统的设计热负荷

供暖系统的设计热负荷
K —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W/(m2· ℃);
—围护结构的传热热阻,m2· ℃/W; an aw —围护结构内表面、外表面的换热系数,W/ (m2· ℃); ℃/W; Rn Rw—围护结构内表面,外表面的换热热阻m2· i —围护结构各层材料的厚度,m; ℃/W; i —围护结构各层材料的导热系数,m2· R j —围护结构本体(包括单层或多层结构材料层及封闭 的空气间层)的热阻m2· ℃/W,。
R0
2、由两种以上材料组成的、两向非匀质围护结构 的传热系数K值 (两维传热过程,通常采用近似计算方法或实验数 据)
F R pj n Fi R i 1 i ( R R ) n w
3、空气间层传热系数K值(难用理论公式确定) 间层中空气导热系数比组成围护结构的其他材 料小,增加了热阻。 围护结构内常用空气间层以减少传热量,如双 层玻璃、复合墙体的空气间层等。
围护结构的耗热量
围护结构的耗热量 = 基本耗热量+附加(修正)耗热量 当室内温度tn要求并不严格时,可 近似按稳定传热过程来处理。
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Q
1、供暖控制对象 室内温度(干球温度) 2、按一维稳定传热过程计算 q =K F ( t n - t wn ) a
围护结构的 基本耗热量 围护结构的 传热系数 围护结构的 面积 冬季室内 计算温度
• 朝向修正耗热量
室内因阳光射入而得到热量 1、原因 向阳面围护结构外表面温度升高,失热量减少 向阳面围护结构较干燥,λ较小,K较小 2、方法:考虑日射有利作用各向不同。 按围护结构的不同朝向,采用不同的修正率:
北、东北、西北 0~10% 东南、西南 ﹣10 %~ ﹣ 15% 东、西 ﹣5% 南 ﹣15 %~ ﹣ 30%

供暖系统热负荷

供暖系统热负荷

供暖系统热负荷供暖系统的热负荷是指室内温度与室外温度差值乘以单位面积的传热系数,一般用来评估供暖系统所需要提供的热量。

准确计算和评估热负荷对于设计合适的供暖系统和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供暖系统热负荷的计算方法以及如何优化供暖系统以提高热负荷的效率。

1. 热负荷计算方法供暖系统的热负荷计算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建筑结构、外墙隔热性能、窗户的数量和材料、地板面积、室内外温度差异等。

常用的热负荷计算方法包括以下几种:1.1 等温法等温法是一种常用的热负荷计算方法,它基于建筑的平均导热系数和室内外温度差异来计算热负荷。

该方法常用于住宅和办公楼等建筑的热负荷计算。

1.2 分区法分区法将建筑划分为若干个区域,根据每个区域的导热系数、面积和室内外温度差异来计算热负荷。

这种方法适用于建筑复杂、分区较多的情况,如商场、酒店等大型建筑。

1.3 动态热负荷法动态热负荷法结合建筑的热容量和导热系数,考虑建筑结构的实际情况和不同时刻的温度变化,计算建筑的瞬时热负荷。

该方法适用于对供暖系统响应速度和热负荷波动性要求较高的场所,如医院、实验室等。

2. 优化供暖系统以提高热负荷效率为了提高供暖系统的能效和性能,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2.1 提高供暖设备的效率选择高效的供暖设备是提高热负荷效率的关键。

例如,采用燃气锅炉代替传统的燃煤锅炉,使用高效的地源热泵系统等,可以显著降低供暖系统的能耗。

2.2 加强建筑隔热改善建筑的隔热性能可以减少热负荷损失。

通过使用高效的隔热材料和优化建筑外墙的构造,可以降低建筑物的传热系数,减少热量的损失。

2.3 优化供热管道系统合理设计和布局供热管道系统,减少管道的长度和弯头的数量,可以降低管道传热过程中的能量损失。

另外,使用保温材料包裹供热管道,还可以减少散热损失,提高供热效率。

2.4 定期维护和清洁供暖设备定期维护和清洁供暖设备,可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高效工作。

定期检查和更换过滤器、清洗换热器等,可以有效地提高供暖系统的热负荷效率。

供暖系统的设计热负荷课件

供暖系统的设计热负荷课件

河南城建学院建能系
二、供暖室外计算温度tw′ 我国《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Jl9—87)里规定:“采暖室外计算温度, 应采用历年平均每年不保证5天的日平均温 度”。 供暖设计室外计算温度值详见有关设计 手册。
河南城建学院建能系
三、温差修正系数a值 当供暖房间的围护结构,其外侧不直接与室外 相接触,而是中间隔着不供暖的房间或空间。此时 通过该围护结构的传热量应为 q=KF(tn-th) W 式中,th是传热达到平衡时,非供暖房间(或空 间)的温度。 由于非供暖房间的温度th,要通过热平衡确定,为 了计算方便工程中可用 (tn—tw) a=(th-tw)进行计算。 a称为围护结构的温差修正系数。 根据经验得出的各种不同情况的a值可见附录1—3。
河南城建学院建能系
第一篇 供暖工程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供暖系统的设计热负荷 供暖系统的散热设备 热水供暖系统 室内热水供暖系统的水力计算 室内蒸汽供暖系统

河南城建学院建能系
第一章 供暖系统的设计热负荷
主要内容
第一节供暖系统设计热负荷 第二节 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 第三节 围护结构的附加(修正)耗热量 第四节 围护结构的最小传热阻与经济传热阻 第五节冷风渗透及冷风侵入耗热量 第六节供暖设计热负荷的计算实例 第七节 高层建筑供暖热负荷计算方法简介
Q=Qsh-Qd=Q1+Q2+Q3-Q10
河南城建学院建能系
在工程设计中,计算供暖系统的设计热负荷时,常把它分成围 护结构传热的基本耗热量和附加(修正)耗热量两部分进行计 算。 基本耗热量是指在设计条件下,通过房间各部分围护结构(门、 窗、墙、地板、屋顶等)从室内传到室外的稳定传热量的总 和。 附加(修正)耗热量是指围护结构的传热状况发生变化而对基本 耗热量进行修正的耗热量。附加(修正)耗热量包括风力附加、 高度附加和朝向修正等耗热量。朝向修正是考虑围护结构的 朝向不同,太阳辐射得热量不同而对基本耗热量进行的修正。 因此,在工程设计中,供暖系统的设计热负荷,一般可分几部 分进行计算。

供热工程简答

供热工程简答
是指当室内温度高于室外温度时,通过围护结构向外传递的热量(基本耗热量+附加耗热量)
4.围护结构的修正耗热量包括哪几部分?
朝向,风力,高度
5.写出房间围护机构基本耗热量的计算公式,说明各项的意义。
q'=KF(tn-tw')α单位w K-传热系数 F-围护结构的面积 tn-室内计算温度 tw'-供暖室外计算温度 α-温差系数
3.膨胀水箱的作用是什么?
容纳水在受热膨胀而增加的体积,在重力循环上供下回式系统中还有排气作用。膨胀水箱的另一作用是恒定供暖系统的压力。
4.为什么在机械循环热水供暖系统中,宜将膨胀水箱的膨胀管连接在循环水泵吸入侧回水干管上?
5.机械循环热水供暖系统的主要形式有哪几种,各有何特点?
1)上供下回式双管和单管;2)下供下回式双管热水供暖系统;3)中供式热水供暖系统;4)下供上回式;5)混合式;特点:单管顺流式系统的特点是立管中全部的水量顺次流过各层散热器。形式简单、施工方便、造价低。严重缺点是不能进行局部调节。中供式系统可避免由于顶层梁标高过低,致使供水干管挡住顶层窗户的不合理布置,并减轻了上供下回式楼层过多,易出现垂直失调的现象;但尚不系统要增加排气装置。下供上回式特点:无需设置集气罐等排气装置,便于布置,减少布置高架水箱的困难,相同立管供水温度下,散热器的面积要逼上供下回式面积多。
7.相邻房间供暖室内设计温度不同时,什么情况下计算通过隔墙和楼板的传热量。
如果两个相邻房间的温差大于或等于5℃时,应计算通过隔墙或楼板的传热量。
8.我国现行的《暖通规范》采用了不保证天书方法确定北方城市的供暖室外计算温度值。采暖室外计算温度,应采用历年平均不保证5天的日平均温度。
9.围护结构中空气间层的作用是什么?

第一章供暖系统热负荷

第一章供暖系统热负荷
修正、风力附加和高度附加。
Q2——为加热门窗缝隙渗入的冷空气耗热量
Q2 ——冷风侵入耗热量 适用条件
适用于一般的民用建筑,产热量很少且无通风系 统的公用建筑。
第二节 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
一、围护结构的传热过程 包括: 内表面吸热(对流 换热、辐射换热)、 结构导热(导热) 和外表面放热(对 流换热、辐射换热) 三个基本过程。
第二节 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
二、围护结构基本耗热量的计算
Q 计算公式: 1. j q KF (t n t w )a
式中: 1. j ——建筑物或房间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W; Q
q ——各部分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W; ℃); K —— 各 部分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W/(㎡· F —— 各部分围护结构的表面积,㎡; t n —— 冬季室内计算温度, ℃; t w —— 冬季室外空气计算温度, ℃; a —— 围护结构的温差修正系数,见表1-2。
3.温差修正系数 a值:
q KF (t n t h ) aKF (t n tW ) tn th a , 见附录 1 2 t n tW
当隔壁为非供暖房间时,通过 该围护结构的传热耗热量:
tn
供暖房间
F K
th
非供暖房间
与外界直接接触的外围护结构耗热量, α
Q1 (1 x g )[ aKF (t n tW )(1 x ch x f )] W


思考:为什么每增高1m附加2%?为什 么总附加量不超过15%?
四:其他修正方法:
工程实践中,除以上几项主要修正外,对房间围护结 构基本耗热量的修正还可能遇到下述情况。
对于公用建筑,当房间具有两面及两面以上 外墙时,可将外墙、窗、门的基本耗热量增加 5%。如果窗、墙面积之比超过1:1时,可对 窗的基本耗热量附加10%。 对于高层建筑来说,应当考虑到室外风速随 楼房高度增高而加大,从而对外窗传热耗热量 将有较大影响。对此,可按单、双层钢窗在不 同高度和室外风速下分别考虑0%-15%和0%-7 %的传热系数K值附加率来进行修正,详细资 料可见《供热通风设计手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常用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K值可直接从有关手册中查得,附录2-3给 出一些常用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K值。
• 2. 地面的传热系数 • 在冬季,室内热量通过靠近外墙地面传到室外的路程较短,热阻较小
;而通过远离外墙地面传到室外的路径较长,热阻增大。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任务二 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
• 因此,室内地面的传热系数(热阻)随着离外墙的远近而变化,但在 离外墙约8m 远的地面,传热量基本不变。基于上述情况,在工程 上一般采用近似方法计算,把地面沿外墙平行的方向分成四个计算地 带,如图2-3所示。
• 对于高度较高的生产厂房,由于对流作用,上部空气温度高于工作地 区温度,通过上部围护结构的传热量增加。因此,当层高超过4m 的建筑物或房间,冬季室内计算温度(tn)应按下列规定采用: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任务二 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
• (1)计算地面的耗热量时,应采用工作地点的温度。 • (2)计算屋顶和天窗耗热量时,应采用屋顶下的温度,屋顶下的温
• 因此,在工程设计中,供暖系统的设计热负荷,一般可分为几部分进 行计算,其计算公式为
上一页
返回
任务二 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
• 在工程设计中,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是按一维稳定传热过程进行计 算的,即假设在计算时间内,室内外空气温度和其他传热过程参数都 不随时间变化。实际上是一个不稳定传热过程。但不稳定传热计算复 杂,所以,对室内温度容许有一定波动幅度的一般建筑物来说,采用 稳定传热计算可以简化计算方法并能基本满足要求。但对于室内温度 要求严格、温度波动幅度要求很小的建筑物或房间,就需采用不稳定 传热原理进行围护结构耗热量计算。
下一页 返回
任务一 供暖系统的设计热负荷
• 供暖系统的热负荷是指在某一室外温度下,为了达到要求的室内温度 ,供暖系统在单位时间内向建筑物供给的热量。它随着建筑物得失热 量的变化而变化。
• 供暖系统的设计热负荷是指在设计室外温度下,为了达到要求的室内 温度,供暖系统在单位时间内向建筑物供给的热量。它是设计供暖系 统的最基本依据。
• 一、供暖系统设计热负荷
• 人们为了生产和生活,要求室内保证一定的温度。一个建筑物或房间 可有各种得热量和散失热量的途径。当建筑物或房间的失热量大于得 热量时,为了保持室内在要求温度下的热平衡,需要由供暖通风系统 补进热量,以保证室内要求的温度。供暖系统通常利用散热器向房间 散热,通风系统送入高于室内要求温度的空气,一方面向房间不断地 补充新鲜空气,另一方面也为房间提供热量。
• 此外,如两个相邻房间的温差大于或等于5 ℃时,应计算通过隔墙 或楼板的传热量。与相邻房间的温差小于5℃时,且通过隔墙或楼板 等的传热量大于该房间热负荷的10%时,还应计算其传热量。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任务二 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
• 四、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K值
• 1. 传热系数 • 一般建筑物的外墙传热过程如图2-2所示。传热系数K值可用下式计
• 作业种类的划分,应按国家现行的《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 Z1—2010)执行。当每名工人占用较大面积(50~ 100m 2)时,轻作业时可低至10℃,中作业可低至7℃,重作业可低至 5℃。
• (4)辅助建筑物及辅助用室不应低于下列数值:浴室25℃,更衣 室25℃,办公室、休息室18℃,食堂18℃,托儿所、幼儿园、 医务室20℃,盥洗室、厕所12℃。
风侵入耗热量。 • (4)水分蒸发的耗热量Q4。 • (5)加热由外部运入的冷物料和运输工具的耗热量Q5。 • (6)通风耗热量,通风系统将空气从室内排到室外所带走的热量Q
6。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任务一 供暖系统的设计热负荷
• 得热量有: • (1)生产车间最小负荷班的工艺设备散热量Q7。 • (2)非采暖通风系统的其他管道和热表面的散热量Q8。 • (3)热物料的散热量Q9。 • (4)太阳辐射进入室内的热量Q10。 • 另外,还会有通过其他途径散失或获得的热量。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任务二 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
• 不保证天数根据各国规定而有所不同,有规定1天、3天、5天等。 • 我国结合国情和气候特点以及建筑物的热工情况等,制定了以日平均
温度为统计基础,按照历年室外实际出现较低的日平均温度低于室外 计算温度的时间,平均每年不超过5天的原则,确定供暖室外计算温 度。 • 我国现行的《民建暖通空调规范》采用了不保证天数方法确定北方城 市的供暖室外计算温度值。规范规定:“供暖室外计算温度应采用历 年平均不保证5天的日平均温度”。对大多数城市来说,是指197 1—2000年共30年的气象统计资料里不得有多于150天的实 际日平均温度低于所选定的室外计算温度值。
上一页 下
• 闷顶和地面的面积,应按建筑物外墙以内的内廓尺寸计算。对平屋顶 ,顶棚面积按建筑物轮廓尺寸计算。
• 地下室面积的丈量,位于室外地面以下的外墙,其耗热量计算方法与 地面的计算方法相同,但传热地带的划分,应从与室外地面相平的墙 面算起,以及把地下室外墙在室外地面以下的部分,看作是地下室地 面的延伸,如图2-5所示。
• 各部分围护结构基本耗热量,可按下式计算:
下一页 返回
任务二 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
• 整个建筑物或房间的基本耗热量等于它的围护结构各部分基本耗热量 的总和,其计算公式为
• 一、供暖室内计算温度
• 室内计算温度是指距地面2m 以内人们活动地区的平均空气温度。 室内空气温度的选定,应满足人们生活和生产工艺的要求。生产要求 的室温,一般由工艺设计人员提出。生活用房间的温度,主要取决于 人体的生理热平衡,它和许多因素有关,如与房间的用途、室内的潮 湿状况和散热强度、劳动强度以及生活习惯、生活水平等。
• 三、确定热负荷的基本原则
• 冬季供暖通风系统的热负荷,应根据建筑物或房间的得失热量确定。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任务一 供暖系统的设计热负荷
• 对于没有由于生产工艺所带来得失热量而需设置通风系统的建筑物或 房间(如一般的民用住宅建筑、办公楼等),失热量只考虑上述的前 三项失热量,得热量只考虑太阳辐射进入室内的热量。至于住宅中其 他途径的得热量,如人体散热量、炊事和照明散热量(统称为自由热 ),一般散热量不大,且不稳定,通常可不予计入。
• 二、建筑物得热量和失热量
• 冬季供暖通风系统的热负荷,应根据建筑物或房间的得失热量确定。 • 失热量有: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任务一 供暖系统的设计热负荷
• (1)围护结构传热耗热量Q1。 • (2)加热由门、窗缝隙渗入室内的冷空气的耗热量Q2,称冷风渗
透耗热量。 • (3)加热由门、孔洞及相邻房间侵入的冷空气的耗热量Q3,称冷
• (1)严寒和寒冷地区民用建筑的主要房间宜采用18℃ ~ 24℃; • (2)夏热冬冷地区主要房间宜采用16℃ ~ 22℃。 • (3)工业建筑的工作地点,宜采用轻作业18℃ ~ 21 ℃,中作
业16 ℃ ~ 18 ℃,重作业14℃ ~ 16℃,过重作业12℃ ~ 1 4℃。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任务二 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任务二 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
• 我国一些城市的供暖室外计算温度值,见附录2-1。
• 三、温差修正系数α 值
• 对供暖房间围护结构外侧不与室外空气直接接触,而中间隔着不供暖 房间或空间的场合(图2-1),通过该围护结构的传热量应为q= KF(tn-th),式中th是传热达到热平衡时,非供暖房间或空间的 温度。
• (2)贴土保温地面[组成地面的各层材料中,有导热系数λ 小于1 .16 W/(m·℃)的保温层]各地带的热阻值,可按下式计算:
• (3)铺设在地垄墙上的保温地面各地带的换热阻值可按下式计算: • 3. 顶棚的传热系数 • 对于有顶棚的坡屋面,当用顶棚面积计算其传热量时,屋面和顶棚的
综合传热系数可按下式计算:
• 目前,国内一外选定供暖室外计算温度的方法,可以归纳为两种:一 种是根据围护结构的热惰性原理;另一种是根据不保证天数的原则来 确定。前苏联建筑法规规定各个城市的供暖室外计算温度是按考虑围 护结构热惰性原理来确定的;采用不保证天数方法的原则是:人为允 许有几天时间可以低于规定的供暖室外计算温度值,即容许这几天室 内温度可能稍低于室内计算温度值。
算:
• 一些常用建筑材料的导热系数λ 值,见附录2-2。 • 围护结构表面换热过程是对流和辐射的综合过程。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任务二 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
• 围护结构内表面换热是壁面与邻近空气及其他壁面由于温差引起的自 然对流和辐射换热的共同作用,而在围护结构外表面主要是由于风力 作用产生的强迫对流换热,辐射换热占的比例较小,工程计算中采用 的换热系数和换热热阻分别列于表2-2和表2-3中。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任务二 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
• 一般规定的冬季室内温度标准大致为16℃~ 22℃。根据国内有关 卫生部门的研究结果认为:当人体衣着适宜,保暖量充分且处于安静 状况时,室内温度20℃比较舒适,18℃无冷感,15℃是产生明 显冷感的温度界限。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民建暖通空调规范》规定:民用建筑冬季 室内计算温度按建筑物用途,应符合下列规定:
• 对没有装置机械通风系统的建筑物,供暖系统的设计热负荷可表示为
• 围护结构的耗热量是指当室内温度高于室外温度时,通过围护结构向 外传递的热量。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任务一 供暖系统的设计热负荷
• 在工程设计中,计算供暖系统的设计热负荷时,常把它分成围护结构 的基本耗热量和附加(修正)耗热量两部分进行计算。基本耗热量是 指在设计条件下,通过房间各部分围护结构(门、窗、墙体、地板、 屋顶等)从室内传到室外的稳定传热量的总和。附加(修正)耗热量 是指围护结构的传热状况发生变化对基本耗热量进行修正的耗热量。 附加(修正)耗热量包括朝向附加、风力附加、高度附加和外门附加 等耗热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