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0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14.2-森林和湿地的开发与保护课件(附答案)

合集下载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区域可持续发展篇 专题19 区域生态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区域可持续发展篇 专题19 区域生态

2 湿地资源的功能
3 湿地资源问题的产生原因 (1)自然原因 湿地减少本身是一个 自然演化 的过程,如沉积物的长期积累会自然充满湖泊,失去湿地的形态与功能, 但这一自然过程十分漫长。所以从地球历史以百万年为单位的时间尺度看,一切湖泊和沼泽的存在都是一 种过渡性现象。
(2)人为原因 近代人类活动的干预极大地加速了湿地消亡的过程,湿地消亡的人为因素见下表:
解析 防风固沙不属于湿地的功能。
4.关于造成甲、乙两图所示湖泊面积缩小的主要原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跨流域调水造成甲图所示湖泊面积缩小 B.周围大面积引水灌溉造成乙图所示湖泊面积缩小 C.沙漠侵吞造成甲图所示湖泊面积缩小 D.围湖造田造成乙图所示湖泊面积缩小
解析 根据经纬度判断甲位于气候干旱的中亚地区,乙位于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甲图所示湖泊面积缩 小是由于引水灌溉导致的入湖水量减小;乙图所示湖泊是围湖造田造成的湖泊萎缩。
碳汇是指从空气中清除二氧化碳的过程、活动或机制。主要是指森林生态系统吸收并储存二氧化碳的 能力。读“我国部分省(区、市)森林生态系统活立木(指林地中生长着的林木)、林产品与土壤含碳量比例 图”,回答 1~2 题。
1.森林生态系统中南方各省(区、市)土壤的含碳量比北方各省(区、市)土壤的含碳量比例小,影响因素 主要是( )
3 雨林生态的脆弱性 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 植物体 内,土壤一般很贫瘠,地上植被易被破坏,一旦破坏,土壤肥力会
急剧下降。
4 雨林破坏的原因及雨林的前途
过度的迁移农业 开辟大型农牧场 (1)雨林破坏的原因商业性伐木 采矿、修路、城镇建设 从全球长远利益考虑保护雨林刻不容缓 (2)雨林的前途建立全球环境补偿机制,设立保护基金 发展雨林生态农业
4 湿地的保护措施 (1)建立 自然保护区 ,保护好现存的天然湿地。 (2)对已经围垦的湿地逐步 退耕 。 (3)采取工程措施,恢复已经退化的湿地。 (4)营造有利于湿地保护的法制条件。 (5)建立湿地资源信息库。 (6)理顺关系、协调发展、综合治理。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湿地资源的开发和保护(共43张PPT)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湿地资源的开发和保护(共43张PPT)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高三一轮复习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杭州市区西部,距西湖不到5千 米。这里生态资源丰富、 自然景观质朴、文化积淀深厚,曾与西 湖、西泠并称杭州“三西”,是目前国内第一个也是唯一的集城市 湿地、农耕湿地、文化湿地于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园,有“杭州之肾 ”之称。 材料二 西溪湿地经历了汉晋始起、唐宋发展、明清全盛、民国 衰落等四个演变阶段,湿地面积从历史上的60多平方千米,逐渐缩 小到现在规划保护的10.08平方千米。实施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 ,整个杭州市的市民都将受益匪浅。
(3)为水生动植物提供生长、 生存环境,维持生物多样性。
三、湿地的重要价值
生 调节气候、调蓄洪水 态 降解污染、净化水质 价 维持生物的多样 值 性 各种动植物的栖息地
提供丰富的农副产品

能副食品、粮食、药材、

木材及珍稀动植物。
价 航运

旅游观光
湿地与森林、海洋并 称全球三大生态系统。 湿地是价值最高的生态 系统。1公顷湿地生态系 统每年创造的价值高达 1.4万美元,是热带雨林 的7倍,是农田生态系统 的160倍。
1、下列事物属于湿地的是:
C
①海洋 ②耕地 ③河流 ④湖泊 ⑤森林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③④
D、②④⑤
2、下列不属于湿地的是
A、三峡水库
B、海南岛红树林
D
C、水稻田
D、青藏高原上的冰川
水位经常接近地表或为浅水覆盖的土地
湿地包括多种类型,珊瑚礁、红树林、滩涂、水
深不超过6米浅海区;湖泊、河流、河口、沼泽、
4、众多鸟类的栖息地 5、净化水中污染物质
6、涵养水源,调蓄洪水

2020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课件 新人教版

2020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课件 新人教版

• B.混交林地 油松幼林地 坡耕地 荒草地
• C.混交林地 油松幼林地 荒草地 坡耕地
• D.混交林地 荒草地 油松幼林地 坡耕地
• (2)下列判断中,符合该地情况的是

()
• ①自然恢复植被的生态效益优于人工单一树种针叶林 ②开垦坡地可有效改善当地生态 ③森林树种越丰富, 生态效益越优 ④退耕还林的生态效益优于退耕还草
• 1.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
• 热带雨林是地球上功能最强大的生态系统 ,也是生产力最高的生物群落,对调节全
球气候、维护全球生态平衡起着至关重要
的作环境用效。 应
详解阐释
地球 之肺
环境效 应
巨大的 储水库
生物基 因宝库
详解阐释
• 2.雨林的保护 • (1)保护放在第一位
• (2)国际社会共同保护
• 四、亚马孙开发计划及其影响
• 1.雨林破坏 • (1)直接原因: 人类的开发 。 • (2)根本原因:当地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和贫困
,以及由此产生的发展需求。
• 五、雨林的前途——开发还是保护
• 1.当前背景下,应该把 保护放在第一位。
• 2.保护措施 • (1)鼓励 保护性的开发方式,如雨林观光、生态旅游等。
③为了偿还债务而进行商业性伐木 ④为 了满足人口增长对土地的需要
旺盛,生物迅速生长

强生烈物,循环
• 2.脆有弱机性质分的解表现
• (1淋)洗
和养分再循环旺盛,长期
高温多雨的
,土壤一般很贫瘠。
• (2)雨植林物体生内长所需的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 上的

,地上植被最容易遭受破坏


亚寒带针叶林和热带雨林地区,

新人教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森林和湿地的开发与保护30页文档

新人教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森林和湿地的开发与保护30页文档

新人教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பைடு நூலகம்林和湿地 的开发与保护
31、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 32、鼓腹无所思。朝起暮归眠。 33、倾壶绝余沥,窥灶不见烟。
34、春秋满四泽,夏云多奇峰,秋月 扬明辉 ,冬岭 秀孤松 。 35、丈夫志四海,我愿不知老。
谢谢你的阅读
❖ 知识就是财富 ❖ 丰富你的人生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高考地理总复习(第1轮)人教版课件:必修3第2章 第2节森林的开发和保护

高考地理总复习(第1轮)人教版课件:必修3第2章 第2节森林的开发和保护

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B.温带草原带 C.温带荒漠带
D.亚寒带针叶林带
解析 图中①地位于北纬60°以北,纬度较高,主要的植被类型是亚寒带针 叶林带。
答案 D
高考地理总复习(第1轮)人教版课件 下图示意北半球某森林带分布的海拔上限与经纬度的关系。据图回答第2 题。
高考地理总复习(第1轮)人教版课件
该森林带分布的 2.
等);③土壤条件(肥力等);④植被原因;⑤河流原因(流量大小、侵蚀强度等);
⑥人为原因:当地农业结构和居民能源消费结构等。 注意:分析成因时不应面面俱到,而应有针对性地对某生态问题的有关方面
进行分析说明。
高考地理总复习(第1轮)人教版课件
读右图,回答第1题。 与图中①地相符的植被类型是( 1. )
①保护生物和遗传多样性 ③为人类提供水源源
A.①②③
C.①②④
B.②③④
D.①③④
高考地理总复习(第1轮)人教版课件
(2)每年的3月21日为世界森林日,2010年的世界森林日主题为“森林:我们的 骄傲”,而2008年世界森林日的主题为:善待并擅待森林,无异于善待人类 自己。下列能体现善待并擅待森林的是 ( ) ③恢复并提高森林功
高考地理总复习(第1轮)人教版课件 2010年12月22日《人民日报· 海外版》为迎接“低碳经济”时代来临,中国日 4. 前在联合国举行的气候变化峰会上提出四点主张和四项措施,并承诺到2020 年,与2005年相比中国要增加森林面积4 000万公顷,增加森林蓄积量13亿立 方米,赢得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和广泛赞赏,展现了一个负责任的大国风 范。结合下面两幅漫画完成下列问题。
[2011· 北京文综,40(2)]人类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日益受到全世界的关

【人教版】2020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14.2-森林和湿地的开发与保护ppt课件(含答案)

【人教版】2020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14.2-森林和湿地的开发与保护ppt课件(含答案)

关键能力学案突破
考向二 微专题
-14-
地区
作用
森林破坏的危害
地势起伏大
水土流失、洪水频发、河道
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的湿润区
淤塞
干旱、半 防风固沙、保护农田 土地沙化
干旱区
城市
净化空气、美化环 城市环境污染加剧 境、吸烟除尘
沿海地区 防止海风、海浪的侵 海岸侵袭加剧、海岸线退
(红树林) 袭
缩、土地减少
第十四章
环境具有重要意义,且在不同地区起到不同的调节作用。
地区 作 用
森林破坏的危害
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
全球气候变暖,“温室效应” 增强
全球 繁衍物种,维护生物多样性 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 水平衡
生物多样性减少
蒸腾作用减弱,导致气候趋 于干旱
考向一
第十四章
考点二 森林和湿地的开发与保护
必备知识预案自诊
少。B.地下水储量增加
关闭
(1)CA.地(表2)D径流变化率减小
D.生物多样性减少
解析 答案
考向一
第十四章
考点二 森林和湿地的开发与保护
必备知识预案自诊
关键能力学案突破
考向二 微专题
-22-
湿地的开发与保护 1.湿地形成原因的分析方法 湿地(沼泽地)的形成一般着重分析降水量(水位季节变化)、蒸发 量、下渗量、排泄能力、水网密度等要素。 (1)三江平原地区沼泽地成因:气候湿润,降水较丰富;地势低平,排 水不畅;气温低,蒸发弱;冻土发育,不易下渗。 (2)青藏高原湿地成因:海拔高,气温低,蒸发量小;冰川积雪融水较 多;低洼地易积水;地下冻土层厚,不易下渗。 (3)长江中下游平原湿地成因:降水丰富;河湖较多,地表水丰富;地 势低平,洪水易泛滥,排水不畅。

【人教版】高考一轮课件:14.2-森林与湿地的开发和保护(含答案)

【人教版】高考一轮课件:14.2-森林与湿地的开发和保护(含答案)

核心考点
分层突破
规范答题模板系列10 课堂巩固
跟踪检测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考点一
森林的生态效益
(3)从“根系固持土壤……降水”可获取 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的信息。 (4)从“为多数以上的物种提供栖息地”可获取保护
生物多样性的信息。
我的答案:增加碳储量,净化空气,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增 加降水,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保护生物多样性。
核心考点
分层突破
规范答题模板系列10 课堂巩固
跟踪检测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考点二
热带雨林的全球生态效应
4.南亚、东南亚区域森林面积这种变化趋势对环境的影响有 ( A.土壤含水率上升 B.地下水储量增加 C.地表径流变化率减小 D.生物多样性减少 )
核心考点
分层突破
规范答题模板系列10 课堂巩固
跟踪检测
1990~ 1990年 2000年 2005年 2000年 南 亚 77 551 79 678 79 239 217 702 203 887 213
东 南 245 605 亚
核心考点 分层突破
-2 790 -2 763
-1.20
-1.30
规范答题模板系列10 课堂巩固
跟踪检测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考点二
基础梳理
四、亚马孙开发计划及其影响
核心考点
分层突破
规范答题模板系列10 课堂巩固
跟踪检测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基础梳理
五、雨林的前途——开发还是保护
核心考点
分层突破
规范答题模板系列10 课堂巩固
跟踪检测

人教地理高考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单元第章第讲森林的开发保护与湿地资源的开发保护含解析

人教地理高考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单元第章第讲森林的开发保护与湿地资源的开发保护含解析

第 2 讲森林的开发、保护与湿地资源的开发、保护本讲复习脉络:考点分层突破:考点一| 森林的开发与保护知识类考点——由浅入深逐层突破1.森林的现状及作用(1) 分布及现状①森林的分布②森林的现状:急剧减少,多数地方的原始森林破坏殆尽。

(2) 森林的作用①经济价值:重要的自然资源。

②生态价值:不可替代的环境资源,具有强大的生态作用和环保功效导致全球气候失调生态环境恶化(3) 森林破坏的后果自然灾害频发生物多样性锐减2.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1) 地球之肺:调节全球大气中碳氧平衡的作用。

(2) 绿色水库:促进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

(3)生物基因宝库:生物资源丰富。

3.雨林生态的脆弱性(1) 雨林的生态优势光合作用强烈―→生物生生长物迅速生―→ 群落生产力高生物循环旺盛―→ 长迅速(2) 雨林生态系统脆弱性的表现①有机质分解和养分再循环旺盛,长期高温多雨的淋洗作用,土壤很贫瘠。

②雨林生长所需要的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地上植被最容易遭到破坏。

③雨林被毁,养分遭受强烈淋洗而丧失,雨林生态系统很难恢复。

4.亚马孙雨林被毁的原因、开发计划、影响与保护(1) 雨林被毁的原因(2)开发计划与影响(3) 雨林的保护措施图文助记1.森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森林起着类似海绵的作用,能够吸纳和滞蓄大量降水,因而能涵养水源;森林的树冠减轻了雨水对地面的侵蚀,森林的土质疏松,一部分雨水渗入地下,使地表径流减少,因而森林能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

2.雨林地区植物茂密的原因:雨林地区全年高温多雨,热量充足,降水丰沛,植物可连续不间断地迅速生长,因而形成了高大茂盛的植物群落1.森林资源的作用(1) 森林的作用及破坏后带来的问题(2)不同区域内的生态功能差异地区生态功能湿润地区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干旱、半干旱地区防风固沙、保护农田沿岸地区防止海风、海浪侵袭城市净化空气、美化环境、吸烟除尘等(1) 深刻影响着地球上大气中的碳氧平衡热带雨林的生态环境效应最突出的是“地球之肺”功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样性①减流少域;会内使耕气地候面变积得增更加加干旱②,对蒸流发量域变内大用,再水加进上行人统们一取调水度量变③大,入径流 量湖变河小流。中第游(3修)题建,2水006库—20④10流年域,艾内比植湖被湖泊面面积积增变加大。流域内耕地面积增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加和入湖河流中游修建水库均会导致入湖水量减小,①③错;对流域内用水 关闭
-20-
考向一 考向二 微专题
(1)南亚、东南亚区域森林面积变化的形成原因及治理措施是
()
①人口的快速增加,持续对种植业的依赖导致毁林开垦
②经济快速增长下的采矿、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化发展等,占据大关闭
量 第(林1)题地,南③亚、封东山南育亚林人是口恢稠复密森、林增面长快积,最经快济虽的快措速施发展④但利平用均现水代平较科 技 低,改导良致毁树林种开是垦防现止象森广林泛破存坏在的,同有时效采途矿、径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化发展 等也A(2.)占①南据②亚大、B量.东②林南③地亚。C地植.③树区④造森林林D是.面①恢积④复的森这林种面变积化最趋快的势措对施环;毁境林的主影要响是有人 (为的砍) 伐,改良树种对此无效。第(2)题,森林减少,会造成涵养水源能力下 降,A土.土壤壤含水含率水下率降上,地升下水储量减小,地表径流变化率增大,生物多样性减
地区 作 用
森林破坏的危害
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
全球气候变暖,“温室效应” 增强
全球 繁衍物种,维护生物多样性 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 水平衡
生物多样性减少
蒸腾作用减弱,导致气候趋 于干旱
考向一 考向二 微专题
-13-
地区
作用
森林破坏的危害
地势起伏大
水土流失、洪水频发、河道
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的湿润区
雨林植被 (2)“绿色水库”
固定 CO2,放出 O2
全球碳氧平衡
(3)“基因宝库”
-4-
3.雨林生态的脆弱性 (1)雨林的生态优势:光合 作用强烈、生物 循环旺盛、生物生 长迅速。 (2)雨林生态系统脆弱性的表现 ①有机质 分解和养分再循环旺盛,加上长期高温多雨的淋洗 作用,土壤很贫瘠。 ②雨林生长所需要的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 内,地 上植被最容易遭到破坏。
考向一 考向二 微专题
-18-
命题立意 本题以内格罗河的水文特征为载体,考查森林的开发 与保护,以及学生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和人地协调观等学科素养。
答案 (1)气温高,湿度大(降水多),生物量大,在沼泽形成大量腐殖 质。地处平原,地势低平,河流流速慢,多沼泽,泥沙沉积。
(2)赞同。理由:热带雨林旅游资源独特,具有全球吸引力;旅游开 发与运营成本低,经济效益好;增加当地就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等。
-5-
4.亚马孙开发计划及其影响 (1)雨林被毁的原因
-6-
(2)开发计划
-7-
5.雨林的前途——开发还是保护
-8-
二、湿地的开发与保护 1.湿地概况 (1)含义:湿地是水位经常接近地表或为浅水覆盖的土地。 (2)类型:湿地包括沼泽、滩涂、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浅海区, 也包括河流、湖泊、水库、稻田等。 (3)我国湿地分布特点:类型多样;分布广泛;东部多、西部少。
-29-
考向一 考向二 微专题
命题立意 本题以扎龙湿地的形成为背景考查湿地的成因和保护 措施,以及水平衡原理的综合运用,同时考查学生的区域认知、综 合思维、人地协调观等综合素养。
答案 (1)地势平坦、开阔。气候较为干旱(蒸发能力强)。 (2)降水量基本不变化,蒸发量逐渐增大,二者数量关系由降水量 大于蒸发量最终变为降水量等于蒸发量。 (3)变化:水中含盐量逐渐增加。 原因:河水不断为湿地带来盐分(矿物质);随着湿地水分蒸发,盐 分(矿物质)富集(最终饱和)。 (4)同意。可防止盐分(矿物质)富集;减少泥沙淤积;扩大鱼类种 群规模;减轻水体富营养化。 或不同意。应减少对自然的干扰;保持湿地水量稳定;保护生物 多样性;维护食物链完整(保护丹顶鹤);防止湿地环境变化。
或不赞同。理由:对热带雨林环境造成破坏,产生污染;对当地居 民生活、文化等带来冲击;来自自然的威胁(疾病、野生动物袭击 等)较大。(其他答案合理均可)
-19-
考向一 考向二 微专题
【对点训练】下面为南亚、东南亚森林面积变化表。读表,完成 下列各题。
面积/1 000 hm2 区域
1900 2000 2005
考向一 考向二 微专题
-23-
人类因素类型 土壤侵蚀 围湖(海)造陆
环境污染
大量引水灌溉 河流的截流改 向
导致的结果 导致入湖泥沙量大增 使湖沼和海滨滩涂面积剧减,乃至消失 造成入湖营养物增加,使湖沼内藻类与水草丛生, 也就是人为加速了富营养化过程
使水量减少,有些湖沼在几十年内就明显缩小、 变浅,直至完全干涸
-9-
2.湿地资源的主要功能
-10-
3.湿地减少的原因
-11-
4.湿地的保护措施 (1)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好现存的天然湿地。 (2)对已经围垦的湿地逐步退耕。 (3)采取工程措施,恢复已经退化的湿地。 (4)完善有利于湿地保护的法律法规。 (5)建立湿地资源信息库。
-12-
考向一 考向二 微专题
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
1.森林对环境的影响分析
本考点常常结合区域图考查森林生态效益的分析,关键在于理解
森林在不同地区的生态作用,并因地制宜。
森林既是重要的物质资源,又具有强大的生态作用和环保功效,
人们把森林称为“大自然的总调度室”。森林的存在对全球的生态
环境具有重要意义,且在不同地区起到不同的调节作用。
-22-
考向一 考向二 微专题
2.湿地资源问题及产生原因 (1)问题:天然湿地数量减少、质量下降,生态功能和效益下降,抵 御自然灾害的能力降低。 (2)产生原因:主要从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方面入手。 ①自然原因: 湿地减少本身是一个自然演化的过程,如沉积物的长期积累会自 然充满湖泊,失去湿地的形态与功能,但这一自然过程十分漫长。 ②人为原因: 近代人类活动的干预,极大地加速了湖沼消亡的过程。湿地消亡 的人为因素见下表:
(2)分析从乌裕尔河成为内流河至扎龙湿地面积稳定,乌裕尔河流 域降水量、蒸发量数量关系的变化。
(3)指出未来扎龙湿地水中含盐量的变化,并说明原因。 (4)有人建议,通过工程措施恢复乌裕尔河为外流河。你是否同意, 并说明理由。
考向一 考向二 微专题
-28-
思路分析第(1)题,沼泽湿地与湖泊的差别之一是积水较浅,且扎 龙湿地面积广大,说明该区域地形平坦、开阔;沼泽湿地的形成还 有一个条件就是排水不畅,一般要从径流量和蒸发量两方面进行分 析。第(2)题,主要从两者各自随时间的变化和两者之间的数量大小 进行对比。第(3)题,利用水循环原理进行水盐运动的分析,要注意 把环节和过程讲清楚。第(4)题,若同意,则需要从外流河对矿物质、 泥沙、营养物质、鱼类种群的影响进行分析;若反对,则需要从外 流河对现有沼泽湿地的破坏进行分析。
考向一 考向二 微专题
-16-
(1)分析内格罗河河水富含腐殖质但泥沙含量少的原因。 (2)你是否赞同在该地区拓展旅游观光业?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 由。
-17-
考向一 考向二 微专题
思路分析第(1)题,首先明确该题要从河水腐殖质多和含沙量少两 个方面回答,其次注意内格罗河与布朗库河流域的主要差别:一是 有无沼泽,二是流域等高线的密集程度。腐殖质是生物遗体在土壤 中经微生物分解而形成的,因此分析腐殖质多的原因既要考虑当地 有适合大量生物生存的气候条件,又要考虑有腐殖质形成的场所即 沼泽;河流含沙量少的原因,一方面从不利于泥沙产生的地形条件 考虑,另一方面从沼泽对泥沙沉积的影响考虑。第(2)题,该问属于 开放性试题,注意先要明确观点,理由与观点要一致。若赞同就要 从该地拓展旅游观光业的有利条件及社会、经济意义角度回答,若 不赞同就要从该地拓展旅游观光业后给当地居民及生态环境造成 的不利影响角度回答。
-30-
考向一 考向二 微专题
【对点训练】读艾比湖1940—2010年平均湖面面积变化图,完成 下列各题。
(1)图示时期,艾比湖的面积( )
A.先缩小再扩张
B.波动变化明显
C.整体上处于扩大趋势 D.在不断缩小
-31-
考向一 考向二 微专题
(2)1970—1980年艾比湖面积变化对湖区环境产生的影响可能是
年度变 化/1 000 hm2 年变化率/% 1990— 2000— 1990— 2000—
年 年 年 2000 年2005 年2000 年2005 年
南亚 77 551 79 678 79 239 213 -88 0.27 -0.11
东南 245 217 203 亚 605 702 887 -2 790 -2 763 -1.20 -1.3.不同类型湖泊萎缩的原因及危害 湖泊作为一项重要的湿地资源,由于所处区域特征不同,外流湖 与内流湖面积萎缩的原因及危害也各不相同,具体分析如下: (1)外流湖萎缩的原因及危害(以洞庭湖为例)
考向一 考向二 微专题
-25-
(2)内流湖萎缩的原因及危害(以咸海为例)
-26-
少。B.地下水储量增加
关闭
(1)CA.地(表2)D径流变化率减小
D.生物多样性减少
解析 答案
-21-
考向一 考向二 微专题
湿地的开发与保护 1.湿地形成原因的分析方法 湿地(沼泽地)的形成一般着重分析降水量(水位季节变化)、蒸发 量、下渗量、排泄能力、水网密度等要素。 (1)三江平原地区沼泽地成因:气候湿润,降水较丰富;地势低平,排 水不畅;气温低,蒸发弱;冻土发育,不易下渗。 (2)青藏高原湿地成因:海拔高,气温低,蒸发量小;冰川积雪融水较 多;低洼地易积水;地下冻土层厚,不易下渗。 (3)长江中下游平原湿地成因:降水丰富;河湖较多,地表水丰富;地 势低平,洪水易泛滥,排水不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