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拌商品混凝土
预拌商品混凝土质量标准

预拌商品混凝土质量标准一、前言预拌商品混凝土是一种在混凝土搅拌站生产的混凝土,其生产过程中混合物的配合比、原材料的选择和配比、生产过程的控制和质量检测等环节都受到严格的监控和管理,以保证混凝土的质量稳定性和强度等性能指标的达到。
因此,预拌商品混凝土的质量标准应该是具有权威性和可行性的,以确保混凝土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耐久性和经济性等方面的满足。
二、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生产和使用预拌商品混凝土的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包括混凝土生产厂、建筑施工单位等。
三、术语和定义1. 预拌商品混凝土:在混凝土搅拌站生产的标准化混凝土,按照规定的配合比、生产工艺和质量检测标准生产。
2. 配合比:混凝土中各种原材料的种类、用量和配比的比例关系。
3. 原材料:混凝土中所使用的水泥、骨料、砂、掺合料、水等。
4. 水胶比:混凝土中水与水泥质量之比。
5. 抗压强度:混凝土试块在规定的养护条件下经过规定时间后,能够承受的最大压应力。
四、质量要求1. 配合比1.1 配合比应根据设计要求、原材料性能和生产工艺等因素确定,合理选用原材料,保证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和稳定性等性能指标的达到。
1.2 配合比中水胶比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超过0.55,特殊情况下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水泥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低于最小用量。
1.3 配合比中骨料应符合要求,石子应符合《建筑材料石子规范》(GB/T14685)的规定,砂应符合《建筑材料砂规范》(GB/T14684)的规定。
1.4 配合比中掺合料应符合要求,如氧化钙、氧化铝、氧化镁、水泥、粉煤灰、矿渣粉、膨胀剂等。
2. 原材料2.1 水泥应符合《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2007)的规定,应具有良好的品质和稳定性。
2.2 骨料应符合《建筑材料石子规范》(GB/T14685)的规定,应具有良好的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质,不得有腐蚀、碎裂、软化等现象。
2.3 砂应符合《建筑材料砂规范》(GB/T14684)的规定,应具有良好的水洗性、粒度分布和化学稳定性等。
预拌商品混凝土施工工艺要求标准

预拌商品混凝土施工工艺要求标准预拌商品混凝土施工工艺要求标准1. 引言预拌商品混凝土是一种常用的现代建筑材料,其广泛应用于建筑工地和基础设施施工中。
为确保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的质量和性能,在施工阶段需要遵循一系列的工艺要求标准。
本文将深入探讨预拌商品混凝土施工工艺要求标准的多个方面,以帮助读者更全面、深刻地理解该主题。
2. 工艺要求标准概述预拌商品混凝土施工工艺要求标准包括混凝土材料的准备、搅拌和浇筑等环节。
这其中的每个环节都对混凝土质量和使用性能有直接影响,因此严格遵守这些标准非常重要。
3. 混凝土材料的准备(1)水泥:应选用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的水泥,并在生产和使用前进行检测。
水泥的品种和标号应根据工程要求选择,且不得混凝土材料壁稠度数(VICAT)差异不大于0.8倍标准值。
(2)砂石骨料:应符合相关国家标准,砂石骨料应进行筛分和洗涤,确保其质量合格。
骨料的使用应根据设计配合比的要求进行正确搭配和控制。
(3)掺合料:如需使用掺合料,应选择符合强制性标准的产品,并严格控制掺量,确保其对混凝土性能的稳定影响。
4. 搅拌工艺要求(1)搅拌设备选择:搅拌设备应具备良好的密实性和搅拌性能,确保混凝土均匀搅拌,并使混凝土的各项性能达到设计要求。
(2)搅拌时间:搅拌的时间应根据设备类型、配合比、季节和天气等因素进行合理控制。
一般而言,搅拌时间不得少于90秒,且不得超过30分钟。
(3)搅拌过程中的加水量:搅拌过程中的加水量应根据材料比例和外界温度等因素进行适当调整,以确保混凝土的流动性。
(4)搅拌过程中的搅拌速度:搅拌速度应适中,以充分混合各种材料,同时避免过快过慢造成混凝土的质量问题。
5. 浇筑工艺要求(1)模板准备:模板应具备足够的刚度和稳定性,以保持砼浇筑过程中形状的稳定性。
(2)巡视和浇筑顺序:在浇筑过程中应进行及时巡视,注意发现和解决问题。
浇筑的顺序应根据工程要求和基础情况进行合理安排。
(3)浇注方式:在浇注过程中,应保持连续性、均匀性和可控性,避免产生冷缝、夹杂和孔洞等缺陷。
商品混凝土基础知识

商品混凝土基础知识在建筑领域中,商品混凝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对于很多非专业人士来说,可能对商品混凝土的了解相对较少。
那么,让我们一起来揭开商品混凝土的神秘面纱,深入了解一下它的基础知识。
商品混凝土,又被称为预拌混凝土,是指在搅拌站按照一定的比例将水泥、骨料、水、外加剂和矿物掺和料等材料经过计量、搅拌后出售,并采用运输车在规定时间内运至使用地点的混凝土拌合物。
先来说说商品混凝土的原材料。
水泥是其中最关键的材料之一,它就像是混凝土的“骨架”,起到粘结和强度支撑的作用。
常见的水泥种类有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等。
不同类型的水泥,其性能和适用范围也有所不同。
骨料则分为粗骨料和细骨料。
粗骨料通常是指粒径大于 475 毫米的石子,比如卵石和碎石;细骨料一般是指粒径小于 475 毫米的砂。
骨料的质量和级配会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工作性能。
水在商品混凝土中看似简单,实则重要。
使用的水必须是清洁、无有害物质的,否则可能会对混凝土的质量产生不良影响。
外加剂是为了改善混凝土的某些性能而添加的物质。
比如,减水剂可以减少用水量,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缓凝剂可以延长混凝土的凝结时间,方便施工操作。
矿物掺和料如粉煤灰、矿渣粉等,能够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和降低成本。
接下来,我们了解一下商品混凝土的生产过程。
首先,根据工程的要求和设计标准,确定混凝土的配合比。
这需要经过严格的计算和试验,以确保混凝土能够达到预期的强度和性能指标。
然后,将各种原材料按照配合比准确计量后,投入到搅拌机中进行搅拌。
搅拌的时间和速度都有严格的规定,以保证混凝土搅拌均匀。
在生产过程中,质量控制至关重要。
搅拌站会对原材料进行检验,对生产过程中的混凝土进行抽样检测,确保每一批次的商品混凝土都符合质量标准。
商品混凝土的运输也有讲究。
运输车辆需要保持清洁,防止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发生离析或初凝。
而且,要根据运输距离和施工要求,合理控制运输时间,确保混凝土在规定时间内到达施工现场并能够使用。
预拌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定义

预拌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定义在建筑领域中,混凝土是一种至关重要的材料,而预拌混凝土和普通混凝土则是其中常见的两种类型。
要想清楚地了解它们,首先得从定义入手。
普通混凝土,通常指的是在施工现场,由施工人员将水泥、骨料(如沙子、石子)、水等原材料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搅拌混合而成的混凝土。
这种方式在过去的建筑施工中较为常见,施工人员可以根据当时的施工需求和实际情况,灵活调整各种材料的比例和用量。
预拌混凝土,又被称为商品混凝土。
它是由具有专业资质的混凝土搅拌站,按照预先设定好的配合比,将水泥、骨料、水、外加剂和矿物掺和料等原材料进行精确计量和搅拌而成的混凝土拌合物。
预拌混凝土在搅拌完成后,会通过专用的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运输到施工现场,并直接进行浇筑。
普通混凝土的制作过程相对较为简单直接。
施工人员在现场根据经验或者一些基本的配比要求,将各种原材料投入到搅拌机中进行搅拌。
由于是现场搅拌,所以对于原材料的质量把控和计量精度可能相对不够严格。
而且,现场搅拌的环境条件也可能会对混凝土的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比如灰尘、雨水等。
相比之下,预拌混凝土的生产过程则要复杂和严格得多。
搅拌站会有专门的实验室,根据工程的要求和相关标准,设计出合适的混凝土配合比。
在生产过程中,使用高精度的计量设备来确保各种原材料的用量准确无误。
同时,搅拌站还会对原材料进行严格的检验和筛选,以保证混凝土的质量稳定可靠。
从质量控制的角度来看,预拌混凝土具有明显的优势。
因为它是在专业的搅拌站中生产,有着标准化的流程和严格的质量检测体系。
每一批次的预拌混凝土都需要经过检验合格后才能出厂,这就大大降低了混凝土质量出现问题的风险。
而普通混凝土由于受到现场条件和施工人员技术水平的影响,质量的稳定性可能会相对较差。
在性能方面,预拌混凝土由于采用了精确的配比和严格的生产工艺,其性能往往更加优越。
例如,在强度、耐久性、工作性(流动性、可塑性等)等方面,预拌混凝土通常能够更好地满足工程的要求。
预拌商品混凝土运输标准

预拌商品混凝土运输标准一、引言预拌商品混凝土是指在混凝土搅拌站中生产的混凝土,然后运往工地进行使用的一种混凝土品种。
预拌商品混凝土具有生产工艺简单、混凝土质量可控、施工效率高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建筑工程中。
然而,预拌商品混凝土的运输环节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运输标准的制定对于确保混凝土质量和施工进度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运输前的准备工作1. 搅拌站现场(1)保证搅拌站的卫生环境,防止污染混凝土。
(2)检查混凝土搅拌机和输送设备的运行状态,确保设备无故障。
(3)检查混凝土的配合比和标准,确保混凝土质量符合要求。
2. 运输车辆(1)检查混凝土运输车的车体、底盘、轮胎、制动系统、水箱等设备是否正常。
(2)检查混凝土运输车的搅拌装置是否完好,并进行试车。
(3)检查混凝土运输车的计量装置是否准确,并进行校准。
三、运输过程中的要求1. 混凝土的装载(1)混凝土必须在搅拌站内进行装载。
(2)混凝土运输车的搅拌装置必须在装载前启动,并保持搅拌状态。
(3)混凝土的装载量不得超过混凝土运输车的额定载重量,装载时应均匀分布。
2. 混凝土的运输(1)混凝土运输车行驶时应保持平稳,避免急刹车、急加速和急转弯等操作。
(2)混凝土运输车行驶时应保持车速稳定,不得超过规定的限速。
(3)混凝土运输车行驶时应避免在泥泞或陡坡路段行驶,以免混凝土变形或泄漏。
(4)混凝土运输车行驶时应避免与其他车辆或行人发生碰撞,尤其是在交通繁忙的路段。
3. 混凝土的卸载(1)混凝土运输车到达工地后,应按照工程要求进行卸载。
(2)混凝土运输车卸载时应保持搅拌装置持续运转,以免混凝土凝结。
(3)混凝土运输车卸载时应避免将混凝土直接倾倒在地面上,应使用专门的卸料管道或卸料斗。
四、运输完成后的处理1. 混凝土运输车运输完成后,应立即清洗混凝土搅拌装置,并清理车厢内的混凝土残留物。
2. 混凝土运输车运输完成后,应及时进行车辆维护保养,以确保车辆的正常运行。
预拌商品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

预拌商品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一、前言预拌商品混凝土是指在混凝土搅拌站中,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均匀后运输到现场,直接供应施工现场使用的混凝土。
预拌商品混凝土的质量对于工程建设的安全、质量和工期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因此,建立科学合理的质量控制标准,对于保障预拌商品混凝土的质量和施工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材料要求1. 水泥:应符合国家标准GB175-2007“普通硅酸盐水泥”及其相关标准规定。
其品种、标号、生产厂家、生产日期等信息应齐全、清晰可见。
水泥应存放在干燥、通风、防潮的库房中,离墙壁和地面上10cm以上。
2. 粉煤灰:应符合国家标准GB/T1596-2017《硅质粉煤灰及其混合料》和GB/T17432-2010《混凝土用粉煤灰》的相关规定。
其品种、标号、生产厂家、生产日期等信息应齐全、清晰可见。
粉煤灰应存放在干燥、通风、防潮的库房中。
3. 石子:应符合国家标准GB/T14684-2011《建筑用石子》的相关规定。
石子应清洗干净,无泥土、泥块、浮土等杂质。
其品种、标号、生产厂家、生产日期等信息应齐全、清晰可见。
4. 砂子:应符合国家标准GB/T14684-2011《建筑用石子》的相关规定。
砂子应清洗干净,无泥土、泥块、浮土等杂质。
其品种、标号、生产厂家、生产日期等信息应齐全、清晰可见。
5. 水:应符合国家标准GB/T14848-2017《建筑用水》的相关规定。
水应清洁、无色、透明、无异味、无沉淀物和悬浮物。
其水质检测报告应齐全、清晰可见。
6. 外加剂:应符合国家标准GB8076-2017《混凝土外加剂》的相关规定。
外加剂应存放在干燥、通风、防潮的库房中,其品种、标号、生产厂家、生产日期等信息应齐全、清晰可见。
三、原材料的质量检验1. 水泥的质量检验(1)外观检查:应为细粉末,无结块、凝结现象。
(2)标号、品种、生产厂家、生产日期等信息的检验,并与运输单据、入库单据等文件相符。
(3)标准稠度检验:应符合国家标准GB/T1346-2011《水泥标准稠度试验方法》的相关规定。
预拌商品混凝土配合比标准

预拌商品混凝土配合比标准一、前言预拌商品混凝土是一种生产和供应方便、施工效率高、质量稳定可靠的混凝土产品,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与民用建筑的基础结构、框架结构、地基和道路等工程。
预拌商品混凝土的配合比标准是保证混凝土强度、耐久性、变形性和施工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旨在制定全面、详细、具体的预拌商品混凝土配合比标准,以促进混凝土行业的健康发展。
二、标准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生产和供应预拌商品混凝土的企业和施工单位,具体适用于以下工程:1. 工业与民用建筑的基础结构、框架结构、地基和道路等工程。
2. 水利、交通、能源和环保等工程。
3. 大型基础设施工程,如桥梁、隧道、地铁、高速公路等。
三、术语和定义1. 预拌商品混凝土:指在混凝土搅拌站或工地现场,按照一定配合比生产的混凝土产品。
2. 配合比:指混凝土中水泥、沙子、石子和水等各种材料的比例关系。
3. 水泥:指符合国家标准GB/T 175-2007《水泥》的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水泥、粉煤灰水泥等。
4. 沙子:指符合国家标准GB/T 14684-2011《建筑用砂》的天然砂、人造砂等。
5. 石子:指符合国家标准GB/T 14685-2011《建筑用石料》的碎石、卵石等。
6. 水:指符合国家标准GB 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自来水、河水、湖水等。
7. 减水剂:指可以降低混凝土水灰比、提高混凝土流动性、改善混凝土工作性能和提高混凝土强度的化学添加剂。
四、标准要求1. 配合比的设计应根据工程建设的需要,采用合理的水泥用量、合理的水灰比、合理的砂石比、合理的减水剂掺量等,保证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变形性和施工性能。
2. 配合比的设计应严格遵守国家相关的标准和规范,如《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混凝土配合比和试验方法标准》(GB/T 50080-2016)等。
3. 配合比的设计应根据混凝土的使用环境和工程要求,合理控制混凝土的抗裂性、耐久性、抗渗性等性能指标。
预拌商品混凝土的质量标准

预拌商品混凝土的质量标准一、前言预拌商品混凝土是一种高品质的混凝土,由专业生产商使用预先计算的比例和配方制备而成。
预拌商品混凝土通常用于大型建筑项目,如高速公路、桥梁、水坝和大型商业建筑等。
为了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和性能符合设计要求,制定一套全面的质量标准是非常必要的。
二、材料1.水泥水泥应符合国家标准GB 175-2007《水泥》,其28天抗压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2.粉煤灰粉煤灰应符合国家标准GB/T 1596-2017《粉煤灰》,其含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3.骨料(a)粗骨料粗骨料应符合国家标准GB/T 14684-2011《碎石、碎石料和碎石混合料》,其强度、吸水率和含泥量等应符合设计要求。
(b)细骨料细骨料应符合国家标准GB/T 14685-2011《机制砂、石粉和石料粉混合料》,其强度、吸水率和含泥量等应符合设计要求。
4.水水应符合国家标准GB/T 14848-2017《混凝土用水》。
5.外加剂外加剂应符合国家标准GB/T 8077-2012《混凝土外加剂》。
三、制备1.材料的存储和搬运应符合国家标准GB/T 17320-2019《混凝土材料的贮存与搬运》。
2.混凝土应在专业生产商的生产线上制备,生产线应符合国家标准GB/T 10171-2015《混凝土搅拌站》。
3.混凝土应按照设计要求的比例和配方生产,生产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水灰比、骨料含泥量、搅拌时间等因素。
4.每批混凝土应进行充分搅拌,搅拌时间应符合国家标准GB/T 50080-2016《混凝土搅拌时间的测定》。
5.混凝土应在生产后立即进行运输,运输过程中应注意防止混凝土的分层、凝结和泄漏。
四、性能1.强度混凝土的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其28天抗压强度应不低于设计要求值。
2.流动性混凝土的流动性应符合设计要求,其坍落度应符合国家标准GB/T 50080-2016《混凝土坍落度的测定》。
3.均匀性混凝土的均匀性应符合设计要求,其坍落度、骨料分布和含泥量等应符合国家标准GB/T 50080-2016《混凝土坍落度的测定》和GB/T 14684-2011《碎石、碎石料和碎石混合料》等相关标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预拌(商品) 混凝土
合同编号:201406004
采
购
合
同
需方(甲方):辽宁中鼎智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供方(乙方):科左中旗永信水泥制品有限公司
需方(甲方):辽宁中鼎智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供方(乙方):科左中旗永信水泥制品有限公司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和《辽宁省合同监督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甲乙双方在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原则的基础上,就保康教育园小学部、高中部施工所用预拌(商品)混凝土供需要求事宜,经双方协商订立本合同。
第一条工程名称、强度等级及价格
1、工程名称:保康教育园小学部、高中部项目
2、材料名称:预拌混凝土
3、混凝土强度等级及单价
4、价格表中未列出或者有其它特殊要求的混凝土,由甲乙双方协商确定价格并签订补充协议供应。
第二条数量、价款结算及支付方式
结算方式:经甲乙双方共同协商同意付款方式为:乙方供应商混土每壹万立方为一个结款点,甲方按结点7天内支付已供应商混款的 70 %,以此类推。
剩余未支付款项在下一次结清,2014年12月30日前结清所欠全部款项。
混凝土数量:经甲乙双方共同协商同意,保康教育园小学部、高中部项目按混凝土的实际使用量计量。
第三条混凝土的技术要求
1、《预拌混凝土技术规程》GB21/T1304
2、《预拌混凝土》GB/T14902
3、《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JGJ/T10
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 0204
5、《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
6、《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GBJ146
7、《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1
第四条供货数量、质量、验收、抽验方式
1、甲乙双方共同依据国家、省市的相关技术标准及合同约定。
混凝土的需求量由施工方提前48小时提出,施工方对乙方供货到施工部位的混凝土数量、质量及浇筑时间等内容由专职人员进行验收,签字确认后作为价款结算依据。
2、乙方供货到该部位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如与发货单载明的数
量有差异时,甲方应及时通知乙方核实,双方以书面形式提出实际数量确认结果作为结算依据。
3、甲方对浇灌到工程部位的混凝土发现有质量异常现象,应立即书面通知乙方,双方进行技术处理。
若有争议,应委托双方接受的第三方权威机构进行鉴定,确定质量责任。
属于甲方责任由甲方负责,属于乙方责任由乙方负责。
4、混凝土强度质量的最终认定以施工方、卖方、现场监理共同见证,取样的试件检验报告为评定依据,如有不同意见,可向上一质监部门复检。
5、抽检方式:甲方指派专职人员随时对进场罐车混凝土的质量、数量进行抽样抽量检测。
如发生质量问题乙方应立即停止供应,由此产生的连带经济损失由乙方完全负责。
现场抽检数量与实际供应有误差,甲方有权对乙方进行经济处罚,每次2000元至5000元罚款(材料款中扣除),如发现两次以上将终止合同关系,情结严重甲方有权追究乙方法律责任。
6、主体工程完成验收部分包括隐蔽工程、梁柱基础工程、主体工程,如发生检测混凝土部分不符合验收标准,所产生的费用由乙方负责直至主体检测验收完成。
第五条双方责任及义务
1、甲方责任及义务
(1)根据工程进度需要,施工方提前48小时以书面传真或其他有效方式向乙方提供所需要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数量及工程浇
筑部位、混凝土浇筑方式,并对技术质量要求进行交底,以保证乙方有足够的供货准备时间。
(2)甲方负责乙方运输车辆、施工机械的现场指挥,负责提供安全的工作环境及便利条件,并保证施工现场运输车辆、施工机械及人员的安全。
(3)甲方负责提供现场所需的交通、供水、供电、照明等必要条件;因混凝土运输、搅拌、泵送、浇筑等原因造成的施工现场及道路行驶的扰民问题,由甲方负责协调解决。
(4)在合同履行中,如甲方遇到设计变更,需要改变浇筑部位、增减混凝土用量、变更质量要求等情况,应在施工48小时之前书面通知乙方,并交付变更图纸出据确认手续。
(5)甲方应在预拌混凝土到达施工现场后2小时内完成卸货,由于甲方原因不能在2小时内完成卸货,由此造成的质量缺陷及相应损失由甲方承担。
(6)甲方对运送到工地的混凝土应按相应规范进行施工操作,施工操作中不得在混凝土中加水或添加其他材料。
如不按相应的规范进行操作,或自行添加材料,出现任何质量问题,乙方不承担责任(并不出具质量资料)。
2、乙方责任及义务
(1)乙方需按国家标准GB14902—2003《预拌混凝土》提交出厂《质量证明书》
(2)乙方供货前应到施工现场实地勘察并进行技术交底。
(3)乙方车辆及人员进入现场后,应当服从现场负责人的统一调动指挥,积极配合甲方,提供优质服务。
(4)应严格按照甲方申请的混凝土供货计划、保质、保量及时供应混凝土。
(5)甲、乙双方就工程所用混凝土进行结算,并且甲方付清乙方全部货款之后,乙方应按要求向甲方提供与混凝土相关的技术资料
(6)乙方应按甲方要求,保证混凝土的连续供应,两灌车最大的间隔时间不得大于1小时。
(7)乙方按规范及设计要求配置混凝土应按施工部位与现场沟通。
特别应保证基础底板的大体积部分使用低水化热水泥。
(8)乙方应制定人员与现场联络,确定混凝土使用时间、强度等级、数量等的申请和运送。
(9)若因混凝土强度检测或复试不合格,应由乙方负全责,并承担与试验费等相关单位的沟通及费用。
第七条违约责任
1、合同签订后,乙方中途无故解除合同或终止合同时,将视为违约,违约方按实际发生量的总价款的1%向对方支付违约金。
2、若乙方不能按约定的时间满足甲方施工要求,甲方有权拒绝支付货款,并要求乙方支付因延误而引起的误工损失。
乙方如没有按合同约定供应混凝土,甲方有权委托其他单位供应混凝土,由此产生的一切责任及经济损失由乙方自行承担。
3、乙方应对混凝土运单内容与甲方实际需要进行认真核对,对不符合要求,甲方有权拒绝签字验收,有所产生的经济损失由乙方全部承担。
4、如因甲方不按时支付商砼货款或中途终止或使用其他厂家商砼,乙方有权停止供应,甲方造成一切后果自负,如因此解除合同,甲方需按乙方实际商砼价格(出厂价)付款,并支付实际发生量的30%违约金。
第九条争议解决方式
本合同在履行过程中发生的争议,应协商或调解,协商或调解不成,按合同履行当地法院判决方法解决。
第十二条
本合同一式肆份,甲、乙双方各执贰份,自双方签字盖章之日起生效。
需方(甲方签章):供方(乙方签章):
法定代表人:法定代表人:
委托代理人:委托代理人:
合同签订时间: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