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类建筑中的电梯设置要求

合集下载

建筑设计中的电梯规范要求

建筑设计中的电梯规范要求

建筑设计中的电梯规范要求电梯在建筑设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人们提供便捷的垂直交通方式。

然而,电梯的设计和使用也需要符合一系列的规范要求,以确保其安全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介绍建筑设计中关于电梯的规范要求。

1. 电梯设备要求首先,电梯的设备本身需要符合相应的要求。

电梯设备应该经过专业认证,并符合国家标准,如GB 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

这些标准规定了电梯的结构、材料、控制系统、安全装置等方面的要求,确保电梯的安全运行。

2. 电梯尺寸要求不同类型的建筑物,根据其功能和人员流量的需求,电梯的尺寸也存在差异。

建筑设计中需要根据人员的数量和流动情况来确定电梯的尺寸。

比如,办公楼通常需要较大的电梯,以容纳较多的员工和办公用品。

而住宅楼则可能采用较小型的电梯,以适应居民的日常需求。

3. 电梯载重要求电梯的载重能力也是建筑设计中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

根据电梯的类型和用途不同,载重要求也会有所不同。

例如,货梯在设计时需要考虑到运送货物的重量和体积。

而乘客电梯则需要根据所在建筑的人员流量和服务需求来确定载重。

4. 电梯数量要求建筑设计中还需要考虑到电梯的数量。

根据建筑物的总面积、人员流量和使用需求,要合理确定所需的电梯数量。

此外,为了保证建筑内的人员流动效率,还需要考虑电梯的布置位置、电梯之间的间距等因素。

5. 电梯安全要求电梯的安全性是非常重要的。

因此,在建筑设计中需要满足一系列的安全要求。

首先,电梯需要设有紧急救援设备,如紧急停车装置、应急通话装置等,以应对意外情况。

其次,电梯内应标明载重限制,警示乘客合理使用。

另外,电梯井道、轿厢门等需要设有安全防护措施,以防止人员的误入和意外伤害。

6. 电梯可达性要求对于特殊人群,如老年人、残疾人等,建筑设计中需要考虑电梯的可达性要求。

建筑物应设置无障碍通道,保证这些人群能够方便地使用电梯。

7. 电梯维保要求最后,建筑设计中还需要考虑电梯的维保要求。

电梯需要定期检测和维护,以确保其安全和正常运行。

各类建筑中的电梯设置要求

各类建筑中的电梯设置要求

总结: 各类建筑中的电梯设置要求1.电梯设置层数和使用功能《住宅设计规范》4.1.6:七层及以上或入口屋距室外设计地面的高度超过16m以上必须设。

注:室外设计地面起计,包括底层商店、空、跃层、中间层。

4.1.7:十二层以上不应少于2台,其中宜配置一台可容纳担架的电梯。

4.1.8:宜每层设站,不设站的层数不宜超过两层,塔式和通廊式宜成组集中,单元式高层住宅每单元只设一部电梯时,应采用联系廊联通。

4.1.9:侯梯厅深度不应小于多台梯中最大轿箱深度。

《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4.1.4:四层及四层以上应设电梯。

4.4.6:轿厢沿周边离地0.90m和0.65 m高处设介助安全扶手。

*《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3.1.4:一、四及以上门诊、病房楼应设,且不少于2台,病房楼高度超过24m,应设污物梯;二、供病人使用的电梯和污物梯,应采用病床梯。

三、电梯井道不得与主要用房贴邻。

*《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3.1.6:三层以下无电梯的病房楼以及观察室与挽救室不在同一层又无电梯的急诊部均应设坡道其坡度不宜大于1:10,防滑措施。

*《疗养院建筑设计规范》3.1.2超过四层应设置电梯。

来源:藏品库应设载货电梯。

4.2.10:二层及二层以上的书库应有提升设备,四层及四层以上提升设备宜不少于两套,六层及六层以上的书库宜另设专用电(货)梯。

《图书馆建筑设计规范》4.1.4:四层及四层以上设有阅览室的图书馆宜设乘客电梯或落货两用梯。

《文化馆建筑设计规范》3.1.6:五层及五层以上设有群众活动、学习辅导用房的文化馆应设电梯。

《档案馆建筑设计规范》3.1.5:查阅档案、业务和技术用房设计为五层和五层以上时就设电梯,超过二层的档案库应设垂直运输设备。

*《办公建筑设计规范》3.1.3:六层及六层以上办公室应设电梯。

建筑高度超过75m的办公建筑电梯应分区或分层使用。

*《宿舍建筑设计规范》3.5.3:居住层距入口层地面高度大于20m时,应设电梯。

消防电梯的设置范围

消防电梯的设置范围

消防电梯的设置范围《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对消防电梯的设置范围作了明确规定,要求以下五种情况应设置消防电梯:1、高层一类民用公共建筑;2、十层及十层以上的塔式住宅;3、十二层及十二层以上的单元式住宅和通廊式住宅;4、建筑高度超过32 米的其他二类公共建筑;5、建筑高度超过32 米设有电梯的高层厂房和库房。

消防电梯的功能1、消防电梯设有前室。

独立的消防电梯前室面积为:居住建筑的前室面积大于 4.5 平方米;公共建筑和高层厂(库)房建筑的前室面积大于6 平方米。

当消防电梯前室与防烟楼梯间合用前室时,其面积为:居住建筑合用前室面积大于6 平方米,公共建筑和高层厂(库)房建筑合用前室面积大于10 平方米。

2、消防电梯前室安装有乙级防火门或具有停滞功能的防火卷帘。

3、消防电梯轿厢内设有专用消防电话。

4、在首层电梯门口的适当位置设有供消防队员专用的操作按钮。

操作按钮一般用玻璃片保护,并在适当位置设有红色的“消防专用” 等字样。

5、当正常电源断电时,非消防电梯内的照明无电,而消防电梯内仍有照明。

6、消防电梯前室设有室内消火栓。

当发生火灾时,受消防控制中心指令或首层消防队员专用操作按钮控制进入消防状态的情况下,应达到:1、电梯如果正处于上行中,则立即在最近层停靠,不开门,然后返回首层站,并自动打开电梯门。

2、如果电梯处于下行中,立即关门返回首层站,并自动打开电梯门。

3、如果电梯已在首层,则立即打开电梯门进入消防员专用状态。

4、各楼层的叫梯按钮失去作用,召唤切除。

5、恢复轿厢内指令按钮功能,以便消防队员操作。

6、关门按钮无自保持功能。

<建规>只规定了厂房及仓库设置消防电梯的条件,民用建筑从消防安全疏散及经济角度来看不用设消防电梯是合理的. 以下是V建规>条文3.7.7 建筑高度大于32m 且设置电梯的高层厂房,每个防火分区内宜设置一部消防电梯。

消防电梯可与客、货梯兼用,消防电梯的防火设计应符合本规范第7.4.10 条的规定。

各类建筑规范中的电梯设置要求

各类建筑规范中的电梯设置要求

各类建筑规范中的电梯设置要求1.电梯设置层数和使用功能*《住宅设计规范》4.1.6:七层及以上或入口屋距室外设计地面的高度超过16m以上必须设。

注:室外设计地面起计,包括底层商店、空、跃层、中间层。

4.1.7:十二层以上不应少于2台,其中宜配置一台可容纳担架的电梯。

4.1.8:宜每层设站,不设站的层数不宜超过两层,塔式和通廊式宜成组集中,单元式高层住宅每单元只设一部电梯时,应采用联系廊联通。

4.1.9:侯梯厅深度不应小于多台梯中最大轿箱深度。

*《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4.1.4:四层及四层以上应设电梯。

4.4.6:轿厢沿周边离地0.90m和0.65 m高处设介助安全扶手。

*《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3.1.4:一、四层及以上门诊、病房楼应设,且不少于2台,病房楼高度超过24m,应设污物梯;二、供病人使用的电梯和污物梯,应采用病床梯。

三、电梯井道不得与主要用房贴邻。

3.1.6:三层以下无电梯的病房楼以及观察室与挽救室不在同一层又无电梯的急诊部均应设坡道其坡度不宜大于1:10,防滑措施。

*《疗养院建筑设计规范》3.1.2超过四层应设置电梯。

4.2.10:二层及二层以上的书库应有提升设备,四层及四层以上提升设备宜不少于两套,六层及六层以上的书库宜另设专用电(货)梯。

*《图书馆建筑设计规范》4.1.4:四层及四层以上设有阅览室的图书馆宜设乘客电梯或落货两用梯。

*《文化馆建筑设计规范》3.1.6:五层及五层以上设有群众活动、学习辅导用房的文化馆应设电梯。

*《档案馆建筑设计规范》3.1.5:查阅档案、业务和技术用房设计为五层和五层以上时就设电梯,超过二层的档案库应设垂直运输设备。

*《办公建筑设计规范》3.1.3:六层及六层以上办公室应设电梯。

建筑高度超过75m的办公建筑电梯应分区或分层使用。

*《宿舍建筑设计规范》3.5.3:居住层距入口层地面高度大于20m时,应设电梯。

消防电梯设置*《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6.3.1:下列高层建筑应设消防电梯:一类公共建筑,高度超过32m的其它二类建筑,塔式住宅。

工业建筑电梯设置要求

工业建筑电梯设置要求

工业建筑电梯设置要求
工业建筑电梯设置的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电梯设备应安全可靠,符合国家《电梯安全规范》等相关规定。

2. 根据工厂的需求,如厂房的楼层数、使用性质等实际情况,决定电梯的数量和位置。

3. 考虑到安全间距、过道宽度等因素,确定电梯井道的位置和尺寸。

4. 电梯井道应设置防坠安全设施,如电梯井顶设有防落网,电梯轿厢内配备避险器等。

5. 电梯的使用频率和负载情况应被考虑,以配置合适的驱动力和控制系统。

6. 电梯的开关门应具备自动识别和保护功能,避免因误操作而引发事故。

7. 确保电梯的全面保养和检修,每年至少进行2次大修,对电梯各部位进行彻底检查和维保。

8. 为了确保电梯运行的安全稳定,应定期进行检测和维保,检测结果应由专业机构出具检测报告。

9. 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包括《电梯安全管理规定》等。

10. 电梯的设计和施工应符合国家标准和相关规定,特别是关于电梯井道和
吊笼等安全保护措施的规定。

11. 电梯在使用过程中应严格遵守使用规定和注意事项,如不超载、不猛停、不擅自维修等。

12. 不得在电梯井道内存放和使用易燃、易爆物品,及时清理井道内杂物和灰尘。

13. 应定期对电梯进行维护和检测,确保电梯的稳定和安全。

这些是工业建筑中电梯设置的基本要求,具体细节可能会根据工厂的特定需求和当地法规有所不同。

在设置电梯时,建议咨询专业的工程师或建筑师以获取准确的信息。

各类建筑中的电梯设置要求

各类建筑中的电梯设置要求

总结: 各类建筑中的电梯设置要求1.电梯设置层数和使用功能《住宅设计规范》4.1.6:七层及以上或入口屋距室外设计地面的高度超过16m以上必须设。

注:室外设计地面起计,包括底层商店、空、跃层、中间层。

4.1.7:十二层以上不应少于2台,其中宜配置一台可容纳担架的电梯。

4.1.8:宜每层设站,不设站的层数不宜超过两层,塔式和通廊式宜成组集中,单元式高层住宅每单元只设一部电梯时,应采用联系廊联通。

4.1.9:侯梯厅深度不应小于多台梯中最大轿箱深度。

《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4.1.4:四层及四层以上应设电梯。

4.4.6:轿厢沿周边离地0.90m和0.65 m高处设介助安全扶手。

*《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3.1.4:一、四及以上门诊、病房楼应设,且不少于2台,病房楼高度超过24m,应设污物梯;二、供病人使用的电梯和污物梯,应采用病床梯。

三、电梯井道不得与主要用房贴邻。

*《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3.1.6:三层以下无电梯的病房楼以及观察室与挽救室不在同一层又无电梯的急诊部均应设坡道其坡度不宜大于1:10,防滑措施。

*《疗养院建筑设计规范》3.1.2超过四层应设置电梯。

来源:藏品库应设载货电梯。

4.2.10:二层及二层以上的书库应有提升设备,四层及四层以上提升设备宜不少于两套,六层及六层以上的书库宜另设专用电(货)梯。

《图书馆建筑设计规范》4.1.4:四层及四层以上设有阅览室的图书馆宜设乘客电梯或落货两用梯。

《文化馆建筑设计规范》3.1.6:五层及五层以上设有群众活动、学习辅导用房的文化馆应设电梯。

《档案馆建筑设计规范》3.1.5:查阅档案、业务和技术用房设计为五层和五层以上时就设电梯,超过二层的档案库应设垂直运输设备。

*《办公建筑设计规范》3.1.3:六层及六层以上办公室应设电梯。

建筑高度超过75m的办公建筑电梯应分区或分层使用。

*《宿舍建筑设计规范》3.5.3:居住层距入口层地面高度大于20m时,应设电梯。

建筑工程中的电梯设计规范要求

建筑工程中的电梯设计规范要求

建筑工程中的电梯设计规范要求在建筑工程中,电梯设计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其合理性和符合规范要求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安全性和使用便利性。

本文将介绍建筑工程中的电梯设计规范要求,从电梯尺寸与载重要求、电梯机房的设计、安装和维护等方面进行探讨。

1. 电梯尺寸与载重要求电梯的尺寸和载重要求是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和人员流量来确定的。

一般而言,住宅楼的电梯尺寸相对较小,而商业建筑如写字楼、购物中心等的电梯则需要能容纳更多的乘客。

同时,电梯的载重也需要满足实际需求,确保能够承载所需的重量。

2. 电梯机房的设计电梯机房是电梯系统的核心部分之一,其设计需要符合规范要求,包括空间、通风等方面。

机房的尺寸需要充分考虑电梯设备的安装和维护所需的空间,保证工作人员可以便捷地进行操作。

此外,机房的通风系统需要保障正常运行,避免过热或通风不畅导致设备故障。

3. 电梯的安装电梯的安装涉及到多个环节,包括井道的施工、轿厢和配重块的吊装、导轨的安装等。

这些工作需要符合相关规范要求,并且必须由合格的电梯安装公司进行操作。

安装过程中需要注意施工质量,确保各部件的固定稳定、电气连接正确等,以确保电梯的正常运行。

4. 电梯的维护与检修电梯的日常维护与定期检修对于保障电梯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

维护工作包括电梯的清洁、润滑油的更换、电气系统的检查等,而检修工作则需要对电梯各个部件进行彻底的检测和修复。

维护和检修应由专业的电梯维保公司进行,并按照规范要求的时间间隔进行。

5. 电梯的安全设施为了保障乘客的安全,电梯需要配备各种安全设施,如紧急停车系统、防止楼层错停的装置、紧急通信设备等。

这些设施需要符合国家相关的规范要求,以确保在突发情况下乘客可以安全撤离。

总结而言,建筑工程中的电梯设计需满足一系列的规范要求,包括电梯尺寸与载重要求、电梯机房的设计、安装和维护等。

只有按照规范进行设计、安装和维护,才能确保电梯的安全可靠运行,为建筑物的使用者提供便利和安全的乘坐体验。

各类住宅电梯,楼梯(数量,类型)设置原则

各类住宅电梯,楼梯(数量,类型)设置原则

住宅楼梯间及消防电梯的设置原则1. 18层以下的高层住宅或每层不超过6户的19层以上的住宅设2部电梯,其中一部兼做消防电梯;2.18层以上(高度100米以内)高层住宅每层8户和8户以上的住宅设3部电梯,其中一部兼做消防电梯。

3.12层以上的高层住宅,电梯不能小于2台.每层住40人,层数为24层以上时,应设置3台.每层住40人层数为35层以上时,应设置3台.单元式高层住宅每单元只设置一捕电梯时,采用联系通廊.上海住宅设计标准规定:5.1 楼梯 5.1.1住宅设一个楼梯间时,应符合以下规定:1低层、多层住宅,当每套户门至楼梯口的距离不大于15m时,应设一个敞开楼梯间;2中高层住宅,当每套户门至楼梯口的距离不大于15m时,应设一个敞开楼梯间,户门应为乙级防火门或楼梯间通至屋顶平台;3十层、十一层的单元式住宅每单元应设一个敞开楼梯间,但户门应为乙级防火门(户门可朝户内开启)且楼梯应通至屋顶,各单元的屋顶平台应相连通;4十层、十一层的塔式住宅应设一个封闭楼梯间;5十二层至十八层的塔式、单元式住宅应设一个防烟楼梯间,旦前室面积不应小于4.5m2 ;6当十八层以上的单元式住宅每单元设一个防烟楼梯间时,应按本标准5.3 节设置连廊。

5.1.2本标准5.1.1条规定以外的住宅,其设置楼梯间的数量不应少于两个,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低层、多层、中高层住宅应设敞开楼梯间:2十层、十一层的通廊式住宅应设封闭楼梯间:3十二层及以上的通廊式住宅应设防烟楼梯间;4十八层以上的塔式住宅应设防烟楼梯间。

5.2.2十二层及以上高层住宅的每单元设置电梯不应少于两台,其中一台电梯的轿厢长边尺寸不应小于1.60m。

当按本标准5.3节的规定设置连廊时,十二层至十八层的单元式住宅每单元可设一台电梯。

5. 2.3十二层及以上的高层住宅应设消防电梯,消防电梯可与客梯兼用,其前室可与防烟楼梯间的前室合用。

5.3.2下列住宅应设置单元与单元之间的连廊:1十八层以上的单元式住宅,当每单元设置一个防烟楼梯间时,应从第十层起,每层在相邻的两单元的走道或前室设连廊;2十二层及以上的单元式住宅,当每单元设置一台电梯时,应在十二层设连廊,并在其以上层每三层相邻的两单元的走道、前室或楼梯平台设置连廊;每单元每层不超过两套的十二层至十四层(不包括十四层跃十五层,且底部无敞开空间)的单元式住宅,可直接在屋顶设置连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总结: 各类建筑中的电梯设置要求
1.电梯设置
层数和使用功能
《住宅设计规范》4.1.6:七层及以上或入口屋距室外设计地面的高度超过16m以上必须设。

注:室外设计地面起计,包括底层商店、空、跃层、中间层。

4.1.7:十二层以上不应少于2台,其中宜配置一台可容纳担架的电梯。

4.1.8:宜每层设站,不设站的层数不宜超过两层,塔式和通廊式宜成组集中,单元式高层住宅每单元只设一部电梯时,应采用联系廊联通。

4.1.9:侯梯厅深度不应小于多台梯中最大轿箱深度。

《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
4.1.4:四层及四层以上应设电梯。

4.4.6:轿厢沿周边离地0.90m和0.65 m高处设介助安全扶手。

*《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3.1.4:
一、四及以上门诊、病房楼应设,且不少于2台,病房楼高度超过24m,应设污物梯;
二、供病人使用的电梯和污物梯,应采用病床梯。

三、电梯井道不得与主要用房贴邻。

*《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3.1.6:三层以下无电梯的病房楼以及观察室与挽救室不在同一层又无电梯的急诊部均应设坡道其坡度不宜大
于1:10,防滑措施。

*《疗养院建筑设计规范》3.1.2超过四层应设置电梯。

来源:
藏品库应设载货电梯。

4.2.10:二层及二层以上的书库应有提升设备,四层及四层以上提升设备宜不少于两套,六层及六层以上的书库宜另设专用电(货)梯。

《图书馆建筑设计规范》4.1.4:四层及四层以上设有阅览室的图书馆宜设乘客电梯或落货两用梯。

《文化馆建筑设计规范》3.1.6:五层及五层以上设有群众活动、学习辅导用房的文化馆应设电梯。

《档案馆建筑设计规范》3.1.5:查阅档案、业务和技术用房设计为五层和五层以上时就设电梯,超过二层的档案库应设垂直运输设备。

*《办公建筑设计规范》3.1.3:六层及六层以上办公室应设电梯。

建筑高度超过75m的办公建筑电梯应分区或分层使用。

*《宿舍建筑设计规范》3.5.3:居住层距入口层地面高度大于20m时,应设电梯。

消防电梯设置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6.3.1:下列高层建筑应设消防电梯:一类公共建筑高度超过32m的其它二类建筑,塔式住宅十二层及十二层以上的单元式住宅和通廊住宅。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6.3.2:高层建筑每层消防电梯的设置数量:≤1500m2设1台≥1500 m2,≤4500 m2设2台>4500m2设3台《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6.3.3:消防电梯的设置应符合下
列规定:
1.消防电梯宜分别设在不同的防火分区内。

2.消防电梯间应设前室,其面积:居住建筑不应小于4.5㎡;公共建筑不应小于6.00㎡。

当与防烟楼梯间合用前室时,其面积:居住建筑不应小于6.00㎡;公共建筑不应小于10㎡。

3.消防电梯间前室宜靠外墙设置,在首层应设直通室外的出口或经过长度不超过30m的通道通向室外。

4.消防电梯间前室的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或具有停滞功能的防火卷帘。

5.消防电梯的载重量不应小于800kg。

6.消防电梯井、机房与相邻其它电梯井、机房之间,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隔墙隔开,当在隔墙上开门时,应设甲级防火门。

7.消防电梯的行驶速度,应按从首层到顶层的运行时间不超过60s 计算确定。

8.消防电梯轿厢的内装修应采用不燃烧材料。

9.动力与控制电缆、电线应采取防水措施。

10.消防电梯轿厢内应设专用电话;并应在首层设供消防队员专用的操作按钮。

11.消防电梯间前室门口宜设挡水设施。

2.电梯台数及排列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2005)6.8.1:应符合下列规定:
1、电梯不得计作安全出口;
2、以电梯为主要垂直交通的高层公共建筑和12层及12层以上的高层住宅,每栋楼设置电梯的台数不应少于2台;
3、建筑物每个服务区单侧排列的电梯不宜超过4台,双排不宜超过2x4台;电梯不应在转角处贴邻布置;
4、侯梯厅深度应符合表6.8.1的规定,并不得小于1.50m;
5、电梯井道和机房不宜与有安静要求的用房贴邻布置,否则应采取隔振、隔声措施;
6、机房应为专用的房间,其围护结构应保温隔热,室内应有良好通风、防尘、宜有自然采光,不得将机房顶板作水箱底板及在机房内直接穿越水管或蒸汽管;
7、消防电梯的布置应符合防火规范的有关规定。

*《住宅设计规范》4.1.7十二层以上,不应<2台,其中一台容纳担
架床。

3.电梯候梯厅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2005)6.8.1:侯梯厅深度应符合表6.8.1
的规定,并不得小于1.50m;
电梯类别布置方式侯梯厅深度住宅电梯单台≥B
多台单侧排列≥B*
多台双侧排列≥相对电梯B*之和并<
3.50m
公共建筑电梯单台≥1.5B
多台单侧排列≥1.5B*,当电梯群为4台
时应≥2.40m
多台双侧排列≥相对电梯B*之和并<
4.50m
病床电梯单台≥1.5B
多台单侧排列≥1.5B*
多台双侧排列≥相对电梯B*之和
注:B为轿箱深度,B*为电梯群中最大轿箱深度。

*《住宅设计规范》4.1.9:>轿箱深,>1.5m。

㈣安全疏散
1. 安全出口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名词解释安全出口凡符合本规范规定的疏散楼梯或直通室外地平面的门。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7.4.4:疏散用楼梯和疏散通道上的阶梯,不应采取螺旋楼梯和扇形踏步,但踏步上下两级所形成的平面角度不超过10 o,且每级离扶手25cm处的踏步深度超过22cm时,可不受此限。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15:术语保证人员安全疏散的楼梯或直通室外地平面的出口。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6.2.6:疏散楼梯和走道上的阶梯不应采取螺旋楼梯和扇形踏步,但踏步上下两级所形成的平面角度不超过10o,且每级离扶手0.25m处的踏步宽度超过0.22m时,可不受此限。

1.1首层安全出口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5.3.8:楼梯间的首层应直通室外,当不超过四层时,梯间至出口<15m。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6.2.2.3:楼梯间的首层紧接主要出口时,可将走道和门厅等包括在楼梯间内,形成扩大的封闭楼梯间,但应采用乙级防火门等防火措施与其它走道和房间隔开。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6.3.3.3:消防电梯间在首层应设直通出口,或经长度<30通道通向室外。

1.2地下室的安全出口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6.1.12:高层建筑地下室、半地下室的安全疏散应符合下列规定: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6.1.12.1:每个防火分区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两个。

当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防火分区,且相邻防火分区之间的防火墙上设有防火门时,每个防火分区可分别设一个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

6.1.12.2:房间面积不超过50㎡,且经常停留人数不超过15人的房间,可设一个门。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6.1.12.3:人员密集的厅、室疏散出口总宽度,应按其通过人数每100人不小于1.00m计算。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6.2.8:地下室、半地下室的楼梯间,在首层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隔墙与其它部位隔开并应直通室外,当必须在隔墙上开门时,应采用不低于乙级的防火门。

地下室或半地下室与地上层不应共用楼梯间,当必须共用楼梯间
时,应在首层与地下或半地下室的出入口处,设置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隔墙和乙级的防火门隔开,并应有明显标志。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5.3.6:
同安全出口、一个出口条件。

另:地下室面积<500m2,人数<30人的地下室、半地下建筑,其垂直金属梯可作为第二安全出口,地下室与地上层共同楼梯间时,应在首层出口处,设置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隔墙和防火门隔开。

1.3汽车库的安全出口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