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技术要求
建筑施工电梯操作安全技术要求(2篇)

建筑施工电梯操作安全技术要求1.安装与拆卸作业安全要求(1)电梯立柱的纵向中心至建筑物的距离,应按照说明书并视现场的施工条件确定,优先选择较小距离,以利整机的稳定。
一般承载力应不小于100kN/m2,基础用C20混凝土。
(2)安装和拆卸过程中,要有专人统一指挥,并熟识图纸、安装程序及检查要点。
(3)装上两节立柱后,要在其两个方面调整垂直度,并把平衡重、梯笼就位。
(4)调试梯笼。
调试导向滚轮与导轨间隙,以电梯不能自动下滑为限,并在离地面10m高度以内,做上下运行试验。
(5)随立柱的升高,必须按规定进行附壁连接,第一道附壁杆距地面应为10m左右,以后每隔6m(按说明书规定)做一道附壁连接,连接件必须紧固,随紧固随调整立柱的垂直度,每10m偏差不大于5mm。
顶部悬臂部分不得超过说明书规定的高度。
(6)在立柱加节安装时,梯笼内可以载两个安装工人和安装工具进行使用,因此时尚没安装上限位保险,所以必须控制梯笼的上滚轮升至离齿条顶端50cm处。
另外因梯笼处于无配重运行,工作时,还必须用钢丝绳做保险,把梯笼顶部与钢丝绳牢固连接在立柱上。
向下运行时,应靠梯笼自重分段逐节下滑,每下滑一个标准节,停车一次,以免超速刹车发热。
(7)立柱接至全高后,装上天轮组,将梯笼升高到离天轮1.5m左右,钢丝绳绕过天轮其下端与平衡重用卡子(绳夹)固定,当钢丝绳直径为18.5mm时,应使用Yb—20型号的卡子,不少于4个,间距按100~120mm卡牢。
当配重碰到下面缓冲弹簧时,梯笼顶离天轮架的距离应不少于300mm。
(8)安装完毕进行整机调试,荷载试验按照《建筑机械技术试验规程》进行,合格后方能投入使用。
(9)在拆除平衡重之前,必须对升降机及附壁杆制动器的间隙、主传动机构的运行进行检查,确认正常后,方可拆除。
(10)梯笼升至柱顶,使平衡铁落地,然后再点动慢慢上升50cra 左右,梯笼不发生下滑即可开始按顺序拆除。
(11)先把平衡重拆下平放,拆下钢丝绳及天轮组。
电梯技术参数要求

12
开门方式
中开门
13
货梯部数
8
电梯功能要求:1、无司机操作;2、火灾时紧急操作;3、故障检测;4、电梯具备取得型式试验合格证的UCMP功能;5、采用静音抱闸,静音接触器、静音继电器,尽可能少产生运行噪声,消除共振;6、对重块采用铸铁材料,不允许采用外包铁皮。
系统要求:1、规格型号:投标人在投标文件中必须提供完整的电梯型号规格。2、供电电源:交流380V,50Hz,三相电源。断路器开关要求为国际知名品牌。3、额定功率:要求投标人报出每台电梯的具体指标值。4、噪音水平:电梯运行轿厢内噪声值≤55dB,开门过程中噪声值≤65dB,主机噪声值≤75dB,振动及振动加速度均应小于相应国标要求。运行无共振,噪音低,无异响。5、控制系统:所有电梯的拖动控制部分要求采用VVVF交流变频变压调速控制技术,采用32位全电脑控制系统。控制成熟,调速平滑,电梯运行舒适感好。控制柜故障率:小于等于每6万次2次。6、电梯机房(无机房指井道内外的布置):要求按相关规范标准布置,控制柜内接触器、继电器为国际知名品牌,寿命长,吸合、断开噪音小。7、曳引机:原厂原品牌永磁同步无齿轮技术,节能环保,采用静音抱闸。8、电梯符合国家规定的环保节能产品要求。9、提供标准轿厢,符合相关安全标准,内饰典雅大方,能提供多种轿内装潢样式选择,照明、通风换气设备良好;10、导轨(轿厢导轨、对重导轨):机加工高精度导轨,抗变形能力强,安装前应力释放良好,轿厢及对重导轨均为实心导轨,主轨副轨都是实心导轨T89/B。11、对重装置:符合安全环保要求,对重架制作精细,要求配备全塑补偿缆作为对重平衡补偿装置。12、钢丝绳:采用电梯专用的高强度钢丝绳,耐磨损、抗腐蚀能力好。13、限速器:采用离心式限速器。14、安全钳:采用渐进式安全钳。15、轿内、外控制操作盘:造型流畅,反应灵敏,美观大方,结实耐用。采用液晶显示、外呼梯按钮盒显示器为LED点阵显示,采用嵌入式,能够同时显示层站和电梯运行方向,盲文按钮。16、轿厢装饰顶(天花板):采用不锈钢、亚克力等结合材料,能提供多种图形方案供用户选择。光源为全LED。17、轿厢体坚固耐用,轿壁厚实,轿架、轿底强壮,抗变形能力强,减振良好,运行无异响。18、消防控制:电梯具备消防迫降功能,电梯撤离层门边设有打碎玻璃按钮和锁梯开关,采用无底盒结构。19、门机系统:要求采用原厂原品牌VVVF变频控制永磁同步门机,曲线平滑,节能静音,故障率低。20、轿门:要求开关门时间可调,灵活安静。21、层门:发纹不锈钢(304材质),门体坚固、电气可靠,要求符合GB7588-2003及第1号修改单及TSG T7007-2016对层门强度的要求,提供完整型式试验合格证。22、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UCMP):要求符合GB7588-2003及第1号修改单及TSG T7007-2016的要求,提供完整型式试验合格证。23、随行电缆:要求采用电梯专用扁电缆,预留视频线缆能兼容市面大部分设备,不得后期外购线缆敷设,便于用户在轿内安装监控系统。24、井道内固定件:要求其零部件结构合理,牢固可靠,应力释放良好,抗锈蚀、抗变形能力强。25、井道照明:要求每部电梯每层安装一组井道照明装置。最高最低照明装置距井道上下端各为0.5米。26、缓冲器:采用液压式缓冲器。27、门锁装置:采用电梯专用门锁,基站锁设在首层。轿门机械锁紧装置或者轿门锁设计合理,后期使用不能增加整梯故障率。28、上行超速保护装置符合国家标准要求。29、井道及底坑墙体标准、底坑防水良好,干燥、卫生,无灰尘,无杂物,无油液,无渗水,无异味,通风措施由投标人根据设备要求提前提出,由使用方协调实施。30、电梯起、制动加速度符合GB/T10058-2009要求,应≤1.0m/s2,加速垂直振动最大峰峰值≤0.2m/s2,运行期间水平振动最大峰峰值≤0.2m/s2。启动、停止冲击小,运行平稳。31、制造厂标示的救援方式措施合理,救援时间短,救援时轿厢无冲击,不允许有出现二次伤害的可能。停电平衡时设计的救援措施安全得当,时效性好。32、电梯五方通话功能由中标方提供,采用有线安装。33、电梯整体要求为安全可靠、平稳舒适、性能稳定、故障率低、无异响、噪音低、环保节能,能承受较高的使用频率和较大的承载人数。
电梯技术条件

电梯技术条件电梯作为现代城市建筑中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为人们提供了便利和安全。
在设计和安装电梯时,需要满足一定的技术条件。
本文将详细介绍电梯的技术条件,包括负荷能力、速度、安全措施等方面的要求。
1. 负荷能力电梯的负荷能力是指电梯可以承载的最大载重量。
根据国家标准,电梯的负荷能力应根据使用环境和需求合理确定。
一般情况下,住宅用电梯的负荷能力为320kg至1000kg,商用用途的电梯负荷能力一般在630kg至2000kg之间。
2. 速度电梯的速度是指电梯的运行速度,也是使用电梯的舒适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
根据国家标准,电梯的速度主要有以下几个等级:•低速电梯:速度小于1m/s;•中速电梯:速度在1m/s至2m/s之间;•高速电梯:速度在2m/s至4m/s之间;•超高速电梯:速度超过4m/s。
根据具体使用情况和需求,可选择合适的电梯速度。
3. 安全措施为了确保乘客的安全,电梯需要配备一系列安全措施。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安全措施:•电梯门的开闭装置:电梯门应装有开闭装置,确保电梯门的正常运行,并避免夹人事故的发生。
•过速保护装置:电梯应装有过速保护装置,当电梯运行速度超过设定值时,能及时采取措施保护乘客的安全。
•负载检测装置:电梯应装有负载检测装置,当电梯超载时能及时发出警报,并采取措施保护乘客的安全。
•应急救援装置:电梯应配备应急救援装置,以便在遇到故障和停电等情况时,乘客能够尽快获救。
4. 使用寿命电梯的使用寿命是指电梯可以安全运行的时间。
根据国家标准,电梯的使用寿命一般为15年至20年。
为了延长电梯的使用寿命,应定期进行维护保养和检查。
5. 设计标准电梯的设计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例如《电梯设计规范》、《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等。
这些标准规定了电梯的各项技术要求和安全要求,确保电梯的设计、制造和安装符合规范。
6. 其他要求除了上述技术条件外,电梯还应满足以下其他要求:•电梯的外观和内部装饰应符合美学要求,给人以美好的感受。
电梯安装技术要求范本

电梯安装技术要求1. 引言电梯作为一种重要的垂直交通工具,广泛应用于各类建筑中。
然而,电梯的安装过程涉及到众多技术要求,对安全、可靠性和舒适性等方面都有严格的要求。
本文将介绍电梯安装的技术要求,包括各个环节的细化要求。
2. 安装前准备在进行电梯安装之前,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
2.1 安全概念和规范在电梯安装前,所有相关人员需要了解和掌握电梯安全的基本概念和规范要求。
包括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行业标准以及电梯制造商提供的技术标准。
2.2 施工方案和设计施工方案和设计是电梯安装的基础,必须满足国家和行业的要求。
施工方案包括电梯的布置、安装位置、连续楼层的选择等。
设计方案包括电梯的尺寸、载重能力、控制方式等。
这些方案和设计需要经过专业人员的审核和批准。
2.3 材料和设备准备在安装电梯前,需要准备相应的材料和设备。
材料包括电梯组件、安装构件、保护材料等。
设备包括吊装设备、安装设备、检测设备等。
这些材料和设备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并经过质量检测。
2.4 环境准备安装电梯需要考虑周围环境的影响。
环境准备包括场地平整、楼梯井大小、供电和排水系统等。
同时,还需要进行安全防护,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
3. 电梯安装流程电梯安装包括各个环节的施工过程,下面将对每个环节进行详细介绍。
3.1 电梯井施工电梯井施工是电梯安装的起始阶段。
包括井道墙、井道底板、井道顶板、井道门等的施工。
施工过程需要确保井道的尺寸、垂直度和水平度等满足要求。
3.2 吊装电梯吊装是将电梯组件从地面吊装到井道的过程。
吊装操作需要严格遵守操作规范,确保组件的安全和准确吊装到位。
3.3 安装电梯轿厢和配重块电梯轿厢和配重块是电梯的核心组成部分,安装过程需要特别注意组装和固定的准确性。
电梯轿厢的安装要求包括轿厢尺寸、结构强度、声音与振动等。
3.4 安装导轨、曳引机和平衡重导轨、曳引机和平衡重是电梯安全运行的重要保障。
安装过程需要保证导轨的垂直度和平整度,曳引机和平衡重的功能正常和稳定。
电梯技术要求和说明

电梯技术要求和说明一、电梯技术要求及说明(一)电梯技术要求1、电梯应为知名品牌的使用永磁同步无齿轮曳引机的电梯,其中曳引机必须为电梯生产商自主生产的原厂原品牌产品。
曳引主机、门机、控制柜采用原装进口设备,且需提供在其他工程项目中使用同型号上述产品相应的进口证明材料(报关单等)。
2、投标电梯产品要求为电梯生产商设计制造的主要应用于人流量大、运载能力强、运送效率高的商务领域的、企业产品分类目录中定位为高端的电梯型号,主要用于住宅项目的电梯型号或普通商住混合的电梯型号原则上不予采用。
同时,报价供应商需提供符合要求的该型号电梯产品在最近两整年(2015、2016)的项目业绩。
3、投标供应商投标产品采用有(本次投标的产品必须具备)超过其它竞品的技术先进性特点或者取得较突出的环保节能认证情况的,均需结合提供的投标材料,在技术答疑环节时进行叙述。
4、电梯采用不低于VVVF变频变压变速控制系统的控制技术,同步门机结构。
(二)电梯技术说明(以下技术要求允许正偏离不允许负偏离,按电梯井尺寸最大化设计轿厢。
):二、电梯参数序号类 型 井道尺寸m 顶层高度m底坑m 台数载重Kg 服务楼层功 能1 小机房乘客电梯2.18×2.22 5.30 1.57 1 100011层11站无障碍层高:112 小机房乘客电梯2.18×2.22 5.30 1.57 1 100011层11站消防运行层高:111#电梯技术要求名称及数量 1000kg 11层11站11门 乘客电梯(无障碍功能)速度 1.75m/s基站 地上一层驱动方式 32位电脑控制交流变频控制电源 动力电源:三相五线制,交流380伏50赫兹 照明电源:单相交流220伏50赫兹控制方式 与2#电梯并联制作标准 GB7588-2003及第1号修改单 GB/T10058-2009 GB/T10059-2009 GB/T10060-2011轿厢天花 豪华轿顶(方案自选)轿厢前壁 发纹不锈钢,不锈钢厚度≥1.2㎜(304)轿厢侧壁 发纹不锈钢,不锈钢厚度≥1.2㎜(304)且单面轿壁不能超过两张不锈钢板拼接轿厢后壁 发纹不锈钢,不锈钢厚度≥1.2㎜(304)且单面轿壁不能超过两张不锈钢板拼接轿厢门 发纹不锈钢,不锈钢厚度≥1.2㎜(304)轿厢地面 仿真石地板,厚度≥5㎜ (图案自选)开门方式 中分轿厢操纵箱及位置显示器竖向主操纵箱,液晶显示。
电梯技术规范要求

电梯技术规范要求(总10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厅、轿门技术要求1.门扇与门套,门扇下端与地坎之间的间隙:客梯 1~6mm ,货梯 1~8mm 。
2.开门刀与各层厅门地坎之间的距离: 5~10mm 。
3.各层厅门门锁上的滚轮端面与轿厢地坎间的距离: 5~10mm 。
4.各层厅门地坎的不水平度≤ 2/1000 。
5.各层厅门地坎应略高出装修后的地面 2~5mm 。
6.各层在门地坎至轿门地坎的距离偏差均为 0~+3mm 。
7.滚轮架上的偏心轮下导轨下端面的距离不应大于。
8.厅门门套立柱和框架立柱的不垂直度和横梁的不水平度不超过 1/1000 。
9.中分式门的门扇在对口处应平整,两扇门的不平度不应大于 1mm ,门缝在整个可见高度上均不应大于 2mm 。
10 .门在开足后,门扇不应凸出轿厢门套,应适当缩入 5mm 左右。
11 .门在开、关过程中应平稳,不应有跳动、抖动现象。
12 .厅门门扇上应装有强迫关门装置。
13 .被动门应设有电气联装置。
14 .门锁门钩子钩进量大于 7mm 。
并开始与电锁联锁触点接触。
15 .关门阻止力应不大于 150N 。
十一、导轨1 .导轨支架的安装l 连接方式:A :对穿螺栓固定法B :预埋螺栓固定法C :预埋钢板焊接固定法D :膨胀螺栓固定法。
E :直接埋入法l 支架水平度: 5mml 支架间距:(1)一定要保证每根导轨有 2 只支架。
(2)间距不大于。
(3)与连接板不能垂直。
3.导轨安装l 垂直度:轿厢侧小于 5M ,不设安全钳的对重导轨:小于 2mm/5M l 接头缝隙:轿厢导轨不大于,不设安全钳的对重导轨:不大于 1mm l 接头台阶:不大于,不设安全钳的对重导轨:不大于l 修光长度: 250~300mml 与支架的连接:不能用焊接方法。
l 导轨的最底端不能悬空。
l 轨距要求:轿厢 0~+2mm ,对重: 0~+3mm整根用照导器修正其导距的间隙和偏斜。
电梯消防梯技术要求

电梯消防梯技术要求电梯与消防梯是公共建筑中非常重要的设备,关乎人们的出行安全和灾难应对能力。
因此,电梯和消防梯的技术要求都需要满足一些必要条件。
以下是有关电梯和消防梯技术要求的详细阐述。
一、电梯技术要求:1.安全运行:电梯必须能保证运行的安全性,包括机械运行、乘客安全等各个方面。
电梯在运行中必须平稳、可靠,不得有明显的颤动和噪音。
同时,电梯的运行速度应该适中,既能满足人们的出行需求,又不至于造成过大的风险。
2.按需停靠:电梯必须能够按照乘客的需求停靠。
这意味着电梯需要具备良好的调度系统,能够及时收集到乘客的需求,合理安排电梯的运行。
3.故障报警:电梯应当能够及时发出故障报警信号,并能够迅速切断电力供应,以确保乘客的安全。
在发生紧急情况时,电梯应当具备能够迅速停下并打开门的功能。
4.门锁安全:电梯的门锁系统应当具备良好的安全性能。
例如,当电梯门未完全关闭时,门锁系统应当能够自动切断电梯的电源,防止乘客受到意外伤害。
5.负载能力:电梯必须能够承载一定的负载。
根据建筑物的使用需求,电梯的负载能力应当能够满足最大负荷的要求。
6.紧急开门:电梯应当具备紧急开门的功能。
一旦乘客发现自己被困在电梯中,他们可以通过相应的装置触发电梯的紧急开门操作,以便及时获救。
二、消防梯技术要求:1.防火性能:消防梯必须能够在火灾发生时保持正常运行,并顺利疏散人员、输送灭火器材等。
消防梯的各个部件、材料都应当具备良好的耐火性能,能够在火灾环境中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
2.防烟性能:消防梯在火灾发生时应当能够有效地隔绝烟雾,并保持良好的通风性能。
消防梯的外墙、门窗等部分应当具备良好的防烟性能,以保证疏散通道不会被浓烟所阻塞。
3.疏散能力:消防梯的设计应当能够满足大量人员的疏散需求。
消防梯的尺寸应当足够宽敞,以容纳多人同时使用。
同时,消防梯的通道设计应当合理,确保人员能够迅速、有序地疏散。
4.操作便捷:消防梯的操作应当简单、方便,并且能够随时启动。
电梯技术标要求条件

电梯技术标要求条件
一、安全性
1、完全按照国家有关安全法规及可行性评价要求,采用国家有关安
全设计标准及质量检验,货梯每部装置安全附件应完全满足国家有关安全
法规要求的规定。
2、电梯货口处应有安全门,安全门设备应符合国家有关安全法规及
技术标准要求,开门也应有措施来确保安全。
3、每部电梯都要装设有安全钳、防止货口折叠、电梯的变频器缓冲
装置和电梯滑行限位装置等,以确保运行安全性。
4、当电梯运行时,顶、底应有对应的限位开关,当货口离开安全阀后,电梯马上停止运行,以保障安全,到达安全位置后电梯自动停止运行。
5、电梯运行中,控制箱应装有机械保护罩,免遭液体溅洒等外力。
二、稳定性
1、电梯货口的稳定性,应符合国家有关质量检验要求,保证其抗侧
偏能力,避免货口左右摇晃、上下抖动。
2、梯内附件应选用耐磨、耐热、耐腐蚀的耐老化材料,具有良好耐
磨性和防腐蚀性,确保梯行为高可靠性,长期使用寿命。
3、电梯操作系统应符合国家有关技术标准和安全法规要求,更好地
保证电梯稳定性。
4、电梯的抗震等级能满足国家有关标准的要求,能抵御外力作用,
保证梯行稳定的运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梯技术要求
一、基本技术要求
1、运行速度:依据会议纪要
2、噪声:运行时轿厢内噪声≤55dB
开关门噪声≤65dB
机房噪声≤70B
3、起、制动及运行时应舒适,无抖动、冲击感觉,运行曲线应平滑,运行效率高。
4、厅轿门关闭连锁打开瞬间至电梯启动瞬间的间隔时间应<0.3 秒。
5、电梯运行时,垂直方向震动加速≤20cm/s2和水平方向的震动加速分别≤
15cm/s2。
6、层门形式为自动中分门,门机应采用交流变频控制。
7、门运行效率:开、关门时间应可调整,并采用提前开门方式。
开、关门时间分别为:中分门当开门宽度为800mm 时,开门时间≤3 秒,关门时间≤3 秒。
8、轿厢内净尺寸:按标准设置
9、电源:交流三相380V、50HZ、TN-S
交流单相220V、50HZ
电压波动范围±7%
10、信号指示装置要求:
轿厢信号装置操纵箱设在轿厢右前壁,设有数字式楼层指示器和上下行箭头,显示电梯位置及运行方向,还应设有其他必要的装置如楼层登记及显示钮,控制按钮为微动式或触摸式。
层门信号装置电梯各层控制按钮为微动式或触摸式;
显示楼层数字、运行方向。
信号指示装置的布置方式及装饰要求美观、新颖、具体的式样由投标商投标时提供样本供选择。
11、控制系统要求
a:调频调压调速VVVF采用高质量可靠性产品;
b:绝缘电阻值满足国标要求
c:控制柜应具有故障显示功能,主要部件采用高质量可靠性产品。
12、拖动系统要求:
采用变频变压调速拖动系统,无齿轮曳引方式,永磁式同步电动机(PMSM技术); a:电机具备过热过载保护功能,运行平稳,运行噪声《78dB;
b:曳引机制动应可靠,在电梯整机上、下行时,平衡系数为0.45~0.5,轿厢内加上150%额定载重量,历时10min,制动轮与制动闸瓦间应无打滑现象,
c:曳引机箱体分割面、窥视盖等处应紧密连接,不允许渗漏油。
13、门机系统要求:采用交流变频变压调速系统。
14、安全、可靠系统
a:限速器----操纵轿厢安全钳装置的限速器的动作速度不应低于电梯额定速度的115%
b:安全钳装置----轿厢应装有仅能在下行时动作的安全钳装置。
在达到限速器动作时,或在悬挂装置断裂的情况下,安全钳装置能夹紧导轨而使装有额定载重量的轿厢制停并保持静止状态,轿厢安全钳应装有一个电气安全装置,在安全钳动作之前或同时切断电动机供电电源。
c:缓冲器----采用蓄电能型缓冲器。
d:极限开关----当电梯超越上、下极限工作位置并在轿厢或对重接触缓冲器前,极限开关应起作用。
e:对重----如对重装有对重块,应防止他们移位。
f:钢丝绳----制绳用钢丝应符合GB8904-88《电梯钢丝绳用纲丝》的规定。
g:层门与轿厢门电气连锁装置----当层门或轿厢门没有关闭时,操作运行按扭,电梯应不能运行。
电梯运行时,将层门或轿厢门打开,电梯应停止运行。
当轿厢不在本层,开启的层门在外力消失后应自行关闭。
h:紧急操作装置----停电或电气系统发生故障时应有轿厢慢速移动的措施。
i:停止保护装置----机房、轿顶、底坑应装有停止保护开关。
j:整机可靠性----电梯起制动运行60000次中失效(故障)次数不应超过5次且每次修复时间不应超过1小时。
k:控制柜可靠性----被驱动与控制的电梯起制动运行60000次中,控制柜失效(故障)次数不应超过2次。
15、电梯机房、井道、底坑设置见设计图纸,设备数量及停层详见招标清单。
16、设备应具有过载、过热、短路、单相保护功能,电气元器件应具有标志、导线编号无误
二、基本功能:
满载直驶
超载停层并带超载铃报警
三方通话(轿厢、机房、物业管理中心)
安保监控接口(带视频传输电缆)
超速保护
停靠在非门区报警功能
出入口光幕保护
除上述要求外,本次招标电梯的其它技术参数、功能要求均不应低于国家现行电梯的相关标准。
三、装修标准:
1、外观质量应符合GB/T10058-1997<<电梯技术条件>>3.4 要求;
2、轿厢装潢:
轿厢壁:喷涂钢板,具体参见CS-101G标准配置图片
轿厢天花:喷涂钢板,具体参见CS-101G标准配置图片
轿厢门:喷涂钢板,具体参见CS-101G标准配置图片
轿厢地面:PVC塑料地板胶,具体参见CS-101G标准配置图片
轿厢通风:低噪音风机通风
操纵箱面板: 发纹不锈钢(OPM-A)标准配置。
3、出入口:
(首层)小门套: 发纹不锈钢
(其他)小门套:喷涂钢板,颜色由需方确定。
门厅地坎:硬质铝合金
(首层)厅门: 发纹不锈钢
(其他)厅门: 喷涂钢板,颜色由需方确定。
厅外召唤箱面板: 发纹不锈钢
四、安装与验收
1、进场设备应提供下列资料
a:出厂合格证
b:门锁、限速器、安全钳及缓冲器装置的形式实验证书复印件
c:装箱单
d:维保说明书及电气控制图纸
2、井道照明按标准设置
3、紧急操作装置必须可靠使用
4、机房内钢丝绳与楼板孔洞边缘间隙范围:20-40mm
5、基础梁安装按规范执行
6、导轨偏差:轿厢导轨《2mm,对重导轨《3mm
7、层门地坎至轿厢地坎水平偏差《3mm
8、门扇与门扇、门套、门口处轿壁间隙《6mm,门扇下端与地坎间隙《6mm
9、限速器、安全钳封记完好无损
10、钢丝绳头组合应牢固可靠,具有防松措施
11、所有电气设备及导管、线槽等金属框架和基础型钢、设备支架等均需可靠接地(PE)
12、控制柜应分别设置零线(N)和保护接地线(PE)汇流排
13、可靠的限速功能 U=1m/s
14、缓冲器、安全钳、门锁、上下限位开关必须动作可靠
15、门机非正常打开时,电梯应立即停止运行
16、当加载至额定载重量的125%时,电梯应能可靠制动无滑机现象发生
17、门系统运行时与地坎间无刮碰现象发生
18、外呼梯盒安装应平直美观与建筑墙面紧密贴合无缝隙
19、吉林省或长春市特种设备监督检验中心出据的检验报告
五、相关的国家标准及规范
电梯的制作、安装、调试等必须符合下列国家标准及规范的有关规定
1、 GB 7588-2003 《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
2、GB 10058-1997 《电梯技术条件》
3、 GB 10059-1997 《电梯试验方法》
4、 GB 10060-93 《电梯安装验收规范》
5、 GB/T 5072.1-1996 《电梯T型导轨》
6、 GB/T13435-92 《电梯曳引机》
7、 GB8904-88 《电梯用钢丝绳》
8、 GB 50310-2002 《电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9、 GB50300-2001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11、GB50116-98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本章未列出的标准及规范,实际施工中亦应达到国家现行有关技术、质量标准和设计、施工验收规范的要求,以及长春市建设与管理局和质量技术监督局等相关部门的电梯验收标准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