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颗粒剂简介

合集下载

农药剂型及特点介绍

农药剂型及特点介绍

农药剂型及特点介绍农药原料合成的液体产物为原油,固体产物为原粉,统称原药。

绝大多数农药原药由于其理化性质和有效成分含量很高而不能直接使用,实践当中,需要加工成不同的剂型。

目前,常用的农药剂型有以下几种:1.乳油(EC)乳油主要是由农药原药、溶剂和乳化剂组成,在有些乳油中还加入少量的助溶剂和稳定剂等。

溶剂的用途主要是溶解和稀释农药原药,帮助乳化分散、增加乳油流动性等。

常用的有二甲苯、苯、甲苯等。

农药乳油要求外观清晰透明、无颗粒、无絮状物,在正常条件下贮藏不分层、不沉淀,并保持原有的乳化性能和药效。

原油加到水中后应有较好的分散性,乳液呈淡蓝色透明或半透明溶液,并有足够的稳定性,即在一定时间内不产生沉淀,不析出油状物。

稳定性好的乳液,油球直径一般在0.1~1微米之间。

目前乳油是使用的主要剂型,但由于乳油使用大量有机溶剂,施用后增加了环境负荷,所以有减少的趋势。

2.粉剂(DP)粉剂是由农药原药和填料混合加工而成。

有些粉剂还加入稳定剂。

填料种类很多,常用的有粘土、高岭土、滑石、硅藻土等。

对粉剂的质量要求,包括粉粒细度、水分含量、pH值等。

粉粒细度指标,一般95%~ 98%通过200号筛目,粉粒平均直径为30毫米;通过300号筛目,粉粒平均直径为10~15微米。

通过325号筛目(超筛目细度),粉粒平均直径为5~12微米。

水分含量一般要求小于1%。

PH 值6~8。

粉剂主要用于喷粉、撒粉、拌毒土等,不能加水喷雾。

3.可湿性粉剂(WP)可湿性粉剂是由农药原药,填料和湿润剂混合加工而成的。

可湿性粉剂对填料的要求及选择与粉剂相似,但对粉粒细度的要求更高。

湿润剂采用纸浆废浆液、皂角、茶枯等,用量为制剂总量的8%~10%;如果采用有机合成湿润剂(例如阴离子型或非离子性)或者混合湿润剂,其用量一般为制剂的2%~3%。

对可湿性粉剂的质量要求应有好的润湿性和较高的悬浮率。

悬浮率不良的可湿性粉剂,不但药效差,而且往往易引起作物要害。

颗粒剂 名词解释

颗粒剂 名词解释

颗粒剂名词解释
颗粒剂(Granules)是一种药物剂型,是固体药物的一种常见形式。

颗粒剂由微小的颗粒或粒子组成,这些颗粒通常由药物活性成分和辅助成分组成。

颗粒剂的制备过程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包括湿法法、干法法和熔融法等。

颗粒剂的特点和优势:
便于服用:颗粒剂相比于固体药片,更易于服用。

对于一些特定的患者群体,如儿童和老年人,颗粒剂可以更容易地分割、混合或嚼碎。

口服给药:颗粒剂通常用于口服给药,易于在口中咀嚼和吞咽。

调剂方便:一些颗粒剂可以直接溶解在水或其他液体中,方便调剂,特别适用于儿童和需要精确剂量的患者。

释放速度可调:颗粒剂可以根据需要制备缓释颗粒或控释颗粒,从而实现药物在体内的延迟释放或持续释放。

可配制复杂制剂:颗粒剂可以用于制备复杂的制剂,例如,用于调制栓剂、悬浮液、混悬液或颗粒冲剂等。

吸收速度更快:由于颗粒剂的颗粒较小,药物活性成分更易于释放,因此吸收速度通常较快,这可能对需要快速治疗的疾病有利。

颗粒剂在医药行业中广泛应用,尤其是在儿科药物和口服药物中。

它们可以通过不同的制备技术,满足不同患者群体的需要,并提供更加方便、准确和适用的给药方式。

二嗪磷颗粒剂使用方法

二嗪磷颗粒剂使用方法

二嗪磷颗粒剂使用方法二嗪磷颗粒剂是一种用于防治植物病害的农药,其使用方法对于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具有重要影响。

正确的使用方法不仅可以提高农作物的抗病能力,还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因此,农民在使用二嗪磷颗粒剂时,务必要按照正确的方法进行操作,以达到预期的防治效果。

首先,选择适当的使用时间。

在农作物生长的不同阶段,病害的发生和传播也有所不同。

因此,在使用二嗪磷颗粒剂时,要根据农作物的生长期和病害的发生规律,选择合适的使用时间。

通常在病害初期或者是预防性喷洒时,可以取得更好的防治效果。

其次,正确的稀释比例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使用二嗪磷颗粒剂时,要按照产品说明书上的稀释比例进行操作,不可随意增加或减少药剂的用量。

过高的浓度会对农作物造成伤害,而过低的浓度则无法达到预期的防治效果。

因此,务必严格按照说明书上的比例进行稀释,以确保药剂的使用效果。

接着,正确的喷洒方法也是至关重要的。

在喷洒二嗪磷颗粒剂时,要选择风速较小的天气进行作业,避免因风力过大而导致药剂飘散,造成浪费和环境污染。

喷洒时要保持均匀的速度和距离,确保药剂能够均匀覆盖在农作物的叶面上,提高防治效果。

最后,注意药剂的保存和处理。

二嗪磷颗粒剂是一种有毒农药,使用后的包装桶和残留药剂要进行妥善处理,避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

同时,要将药剂存放在阴凉干燥的地方,远离火源和饲料、食品等易燃易爆物品,以确保药剂的安全使用。

总之,正确的使用方法对于二嗪磷颗粒剂的防治效果至关重要。

农民在使用时,务必要注意选择适当的使用时间,按照正确的稀释比例进行操作,注意喷洒方法和药剂的保存和处理,以确保农作物的健康生长和产量的提高。

希望广大农民朋友能够严格按照要求操作,做到科学防治,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新型水田除草剂——田中乐漂浮粒剂产品介绍

新型水田除草剂——田中乐漂浮粒剂产品介绍

新型水田除草剂——田中乐漂浮粒剂产品介绍除草干净又彻底,使用方便省劳力水稻田漂浮型农化制剂及其制造工艺中国发明专利号:98112697 授权日 2004-09-15国内首创,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省石化科技进步一等奖。

一、产品性能介绍:1、漂浮型农化制剂的基本原理:由除草剂有效成份加上具有漂浮性(颗粒比水轻,浮在水面上)的轻质颗粒,再加上分散剂、控释剂等复合组成。

通过分散剂的作用,浮在水面上的颗粒能自动扩散,通过控释、缓释剂作用,有效成份缓慢释放,均匀分布在水稻田中,起到除草作用。

2、不拌肥、不拌土,使用方便省劳力;每亩只需撒施20-30处即可全面覆盖一亩地,不用整田均匀撒施。

每处扩散半径4-5米,折合覆盖面积50-78平方米(即1分地左右),投撒完一亩仅需5-8分钟,可省工省时3—5倍。

3、除草干净又彻底;优良传统:湖南大方15年专业的水田除草剂生产技术,优异的除草效果做保障。

安全高效:添加高效安全剂,既充分利用乙草胺在水中的高效除草活性,又保证秧苗安全。

高苄嘧磺隆:田中乐乙草胺含量为6.2%,苄嘧磺隆含量高达5.8%,远远高于同类产品2-4%的含量,对阔叶草、莎草效果更好,如浮萍、鸭舌草。

4、杀草谱广:对稗草、牛毛毡、异型莎草,鸭舌草、陌上菜、矮慈菇、泽泻、节节菜等100多种一年生及多年生杂草防效显著。

二、使用方法:每亩用本品35克(1包),于水稻抛秧或移栽后5-7天,水稻立苗后,每亩只需直接撒施20-30处即可,保持田间3-5厘米水层5-7天。

三、田中乐漂浮粒剂使用优势分析:四、注意事项:A、稗草较多且抗性较重地区,一定要充分保水5天以上,才能取得对稗草最理想的防除效果。

B、本品既可不拌肥或拌土直接撒施,也可按常规方法拌肥拌土撒施,药效更能充分发挥。

在浮萍较多的田块因浮萍的阻力对漂浮有影响,或整地不平的田块最好采取拌肥拌土撒施。

C、触水后药剂逐渐释放到水中,不会因风力或雨水作用漂浮成团。

呋喃丹成分

呋喃丹成分

呋喃丹成分
呋喃丹是一种广谱性内吸杀虫、杀线虫剂,可用来防治棉蚜、棉蓟马、稻飞虱等多种虫害,呋喃丹适用于多种大田作物,如水稻、棉花、甜菜等,那么呋喃丹成分是什么呢?
呋喃丹颗粒剂属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是一种广谱内吸性杀虫剂、杀线虫剂,具有内吸传导、触杀和胃毒作用,可用于40多种作物上,防治土壤与地面害虫300余种,呋喃丹药效期长,施入土后能缩短作物的生长期,促进作物生长发育,有效地提高作物产量。

产品特点:呋喃丹有缩短作物生长期、促进作物生长发育从而有效提高作物产量的作用。

对昆虫的致毒方式,主要是内吸杀虫作用。

药剂施于土壤作物的根基部分,根系吸收后随水分输送到茎叶部,以达到治虫的目的;呋喃丹还有触杀作用,用于防治棉花蚜虫,水稻,玉米根虫,对水稻、玉米、花生等作物大部分害虫有效。

农药分为这15大剂型,你知道几种?

农药分为这15大剂型,你知道几种?

农药分为这15大剂型,你知道几种?由农药生产厂经化学合成生产的农药有效成分叫做原药。

原药呈固体的称为原粉,呈液体的称为原油。

农药原药除少数品种可直接使用外,大多数品种都必须根据原药的特性和使用需要与农药助剂混合加工生产后才能够在生产上使用。

加工后的农药称为农药制剂。

为适应使用的各种需要,常常将农药加工成各种形态的制剂,如乳油、可湿性粉剂等。

目前国际上能生产的农药剂型有近百种,常用的也有几十种。

1、粉剂(DP)粉剂是由农药原药、填料和少量助剂混合、粉碎至一定细度的粉状固体制剂。

粉剂加工的技术指标主要是粉粒细度,目前我国生产的粉剂,要求粉粒细度95%以上经过200目筛(筛孔内径74微米)。

2、可湿性粉剂(WP)可湿性粉剂是由农药原药与载体或填料及一定量的湿润剂、分散剂等混合,粉碎成一定细度的农药制剂。

加水后形成均匀的悬浮液,可作喷雾使用。

根据使用、储藏等方面的要求,可湿性粉剂必须具有良好的湿润性、分散性、流动性及较高的冷、热储藏稳定性。

可湿性粉剂加工的技术指标除粉粒细度外,还有制剂被水湿润所需要的时间及悬浮率等。

粉粒直径大多接近或达到5微米以下,制剂湿润时间小于60秒,悬浮率达到70%以上。

3、乳油(EC)乳油是由农药原药、溶剂、乳化等制成的均相透明的农药剂型,加水后能形成稳定的乳液。

在乳油的加工中,根据需要可以加入适量的助溶剂、渗透剂、增效剂等。

4、颗粒剂(GR)颗粒剂是由农药原药与载体等助剂经过加工制成的颗粒状固体制剂。

颗粒剂的粒度直径范围为1.68~0.297毫米,过10~60筛目。

5、水分散粒剂(WG)水分散粒剂是由原药、助剂、载体等加工成的农药剂型。

其助剂系统较为复杂,既有湿润剂、分散剂、还有崩解剂、黏结剂、润滑剂等。

水分散粒剂是在可湿性粉剂和悬浮剂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剂型。

该剂型的产品多为球状或圆柱状颗粒,加水后立即被湿润,在沉入水中的过程中可迅速崩解成细小的颗粒,稍加搅拌就能很快的分散在水中,具有比可湿性粉剂更高的悬浮率和更好的防效。

颗粒剂的分类

颗粒剂的分类

颗粒剂的分类一、颗粒剂的概述颗粒剂是一种常见的药物制剂形式,它由药物和辅料通过特定的工艺制成颗粒状的固体剂型。

颗粒剂广泛应用于医药、农药、食品等领域,具有易于服用、溶解快、便于储存和运输等优点。

根据颗粒剂的特点和用途的不同,可以将颗粒剂分为不同的分类。

二、按颗粒剂的用途分类1. 药物颗粒剂药物颗粒剂是指将药物制成颗粒状的剂型,用于口服或外用的药物治疗。

根据药物的性质和用途的不同,药物颗粒剂可以进一步分为以下几类: - 化学药物颗粒剂:包括合成药物和天然药物的颗粒剂,如抗生素、抗癌药物等。

- 中药颗粒剂:将中药制成颗粒状,方便患者服用和药效的释放,如中药颗粒剂、中药饮片颗粒剂等。

- 特殊用途药物颗粒剂:包括儿童用药颗粒剂、老年人用药颗粒剂、慢释颗粒剂等。

2. 农药颗粒剂农药颗粒剂是指将农药制成颗粒状,用于农作物的施用,以达到防治病虫害的目的。

根据农药的性质和作用方式的不同,农药颗粒剂可以进一步分为以下几类: - 杀虫剂颗粒剂:用于杀灭或防治农作物上的害虫,如氯氰菊酯颗粒剂、吡虫啉颗粒剂等。

- 杀菌剂颗粒剂:用于杀灭或防治农作物上的病菌,如三唑酮颗粒剂、苯醚甲环唑颗粒剂等。

- 除草剂颗粒剂:用于杀灭或防治农作物周围的杂草,如草甘膦颗粒剂、草铵膦颗粒剂等。

3. 食品颗粒剂食品颗粒剂是指将食品添加剂制成颗粒状,用于食品的加工和改良,以改善食品口感、延长保质期等。

根据食品的性质和用途的不同,食品颗粒剂可以进一步分为以下几类: - 食品增稠剂颗粒剂:用于增加食品的粘稠度和口感,如明胶颗粒剂、羧甲基纤维素钠颗粒剂等。

- 食品保鲜剂颗粒剂:用于延长食品的保质期和防止食品变质,如抗氧化剂颗粒剂、防腐剂颗粒剂等。

- 食品调味剂颗粒剂:用于增加食品的风味和口感,如鸡精颗粒剂、味精颗粒剂等。

三、按颗粒剂的制备方法分类1. 干法制备颗粒剂干法制备颗粒剂是指通过干燥和粉碎等工艺将药物和辅料制成颗粒状。

干法制备颗粒剂的优点是操作简单、工艺成熟,适用于大批量生产。

丁硫克百威颗粒剂.

丁硫克百威颗粒剂.
5%丁硫克百威颗粒剂
一、用途及市场预测
5%丁硫克百威颗粒剂是由丁硫克百威、吸附剂、稳定剂、粘结剂、警戒色、砂等配制而成的一种杀虫剂,可用于防治花生、棉花、大豆、甘蔗的地下害虫、线虫和苗期害虫,高效低毒,可取代克百威制剂,原材料成本为1410元/吨。
二、药效及安全性
每亩用制剂2-3公斤防治蓟马、蔗龟效果优良。
三、原材料成本核算:0.14万元/吨
四、技术经济指标
外观
紫色均匀固体颗粒
有效成分:丁硫克百威≥
5.0%
粒径范围
20-40目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水分
0.5%
脱落率≤
0.5%
冷、热贮稳定性
合格
五、联系人:湖南化工研究院科研处包凌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药颗粒剂简介
摘要颗粒剂(Granule即GR)简称粒剂,由原药、载体等助剂加工成的粒状制剂。

粒剂最早的大田试验是从1946年开始的,50年代初,在美国得到普遍应用,60年代初,日本开始大量使用。

60年代后期由于环保科学的发展,为避免农药粉剂撒布时微粒漂移对环境和作物的污染,农药粒剂在全世界得到普遍的推广应用。

粒剂之所以能成为一种常用的农药药剂是因为它有许多无与伦比特点。

颗粒剂按粒径大小划分为大粒剂、粒剂和微粒剂。

在颗粒剂中,目前最有研究价值的是可溶性粒剂—WSG和可乳化粒剂—EG。

颗粒剂造粒工艺方法有很多,主要有浸渍法、包衣法、捏合法三种。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以及人口的快速增长,国家对农药的需求会大大增加,粒剂的使用会更为普遍,粒剂将会有更大的发展。

关键词颗粒剂特点分类可溶性粒剂可乳化粒剂造粒工艺粒剂标准发展
正文
在全世界范围内,粮食是四大突出问题之一,据世界人口年会6月底公布的统计数字,预计到本世纪中叶,世界人口将达90亿至100亿。

中国是人口大国,要想养活世界上将近1/5人口,农民必须要有好的收成。

为保证农业上的好收成和农民的利益,中国政府和相关研究机构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众所周知,农民要好收成就离不开农药,而农药又分有粉剂、可湿性粉剂、乳油、悬浮剂和颗粒剂等剂型。

颗粒剂(Granule即GR)简称粒剂,由原药、载体等助剂加工成的粒状制剂。

粒剂最早的大田试验是从1946年开始的,50年代初,在美国得到普遍应用,60年代初,日本开始大量使用。

60年代后期由于环保科学的发展,为避免农药粉剂撒布时微粒漂移对环境和作物的污染,农药粒剂在全世界得到普遍的推广应用。

我国粒剂的发展主要在70年代后期,化工部1989年统计粒剂在整个农药制剂中占7%左右。

粒剂之所以能成为一种常用的农药药剂是因为它有许多无与伦比特点,粒剂的特点是:
①施药时具有方向性,使撒布药剂能充分到达靶标生物而对天敌等有益生物安全;
②药粒不附着于植物的茎叶上,避免直接接触产生药害;
③施药时无粉尘飞扬,不污染环境;
④施药过程中可减少操作人员身体附着或吸入药量,避免中毒事故;
⑤使高毒农药低毒化,避免人畜中毒;
⑥可控制粒剂中有效成分的释放速度,延长持效期;
⑦使用方便,效率高。

粒剂的一些其他药剂无法比拟的特点使得它是一种较好的药剂。

颗粒剂按粒径大小划分为大粒剂、粒剂和微粒剂。

按颗粒在水中的解体性可分为:解体性颗粒剂——遇水后颗粒迅速崩解,速效性较好,持效性差,载体一般为陶土、膨润土、硅藻土、白炭黑等,加工方法为喷雾干燥法、挤出成型法、吸附法、流化床法、回转法,如杀虫双粒剂、杀草丹粒剂、除草醚粒剂;不解体性颗粒剂——遇水不崩解,颗粒仍保持原状,具有较好的缓释作用,持效性长,其载体一般为高炉炉渣、砖渣、煤矸石、河砂、沸石、锯末、植物茎等,加工方法一般是包衣法、吸附法、流化床法,如克百威粒剂、甲拌磷粒剂、乙拌磷粒剂、异稻蕴净粒剂。

关于粒剂上的分类用表格表示为:
在颗粒剂中,目前最有研究价值的是可溶性粒剂—WSG和可乳化粒剂—EG。

可溶性粒剂入水后能快速崩解,均匀溶解在水中,能够完全稀释,溶液均匀稳定,溶液完全,能真正形成溶液,溶解度极高基本上能够达到99%以上,有效成分利用率在95%以上,在使用过程中药液能均匀附着在植物叶面,是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剂型,符合国际农药剂型的发展方向。

可乳化粒剂(Emulsifiable Granules EG) ,它是一种水可乳化的颗粒剂,将有效成分溶于或稀释在一种有机溶剂中,再吸附在适宜的载体上制成。

使用时,用水稀释,该制剂将崩解或溶解,形成一种常见的水包油型乳状液。

该制剂可包含一种或几种有效成分。

这些有效成分先溶于或稀释在一种适宜的有机溶剂中,再吸附于水溶性聚合物壳上或其他类型的可溶或不溶性载体上。

根据要求,该种制剂还可添加其他助剂。

不解体性颗粒剂具有较好的缓释作用。

颗粒剂造粒工艺方法有很多,主要有三种:
①浸渍法。

该法先选择加工好具有吸附能力、粒度范围符合要求的载体颗粒,然后将溶
解在水中或有机溶剂的农药喷施在载体颗粒上,水或溶剂挥发即成颗粒剂产品。

该法生产的颗粒剂,有解体的,也有不解体的,视载体颗粒的性质而定。

如粘土作的载体颗粒就会解体,而用碎砖粒、煤干石粒、木屑等作载体生产的颗粒剂则为非解体颗粒剂。

用轻质材料制成的非解体性颗粒剂可漂浮于水面,对特殊的水田害虫,如象甲有良好的防治效果,此种颗粒剂称为漂浮颗粒剂(floating granule)。

浸渍工艺可采用转鼓式或锥形混合机。

②包衣法。

先选好粒度适宜的载体,然后将药剂均匀地附着在载体颗粒的表面上再用包
衣剂,包在颗粒剂的表面上即成产品。

此法生产比较简单。

一般用细沙作载体,价钱比较便宜。

该法亦采用转鼓式或锥形混合机。

③捏合法(挤出成型造粒法)。

先将填料和有效成分粉碎成一定细度的粉剂混匀,然后加
一定量的崩解剂和水捏合成可塑性泥状,再经挤压成条,干燥,过滤动筛即成一定粒度的颗粒剂。

此颗粒剂为解体性颗粒剂,常用于水田防除杂草和虫害;
以上三种方法制成的颗粒剂性能有所不同,按使用可分崩解型和不崩解型两类。

颗粒剂施用方便,药效好,有一定的控制释放作用。

除了以上三法外还有流化床造粒法、喷雾造粒法、转动造粒法以及一些其它的造粒法。

农药粒剂不是造出来就能用的,必须达到标准才能使用。

农药粒剂的标准:
⑴有效成分在考虑原药稳定的情况下,确定其有效成分的下限值。

根据商业部规定,粒剂的有效成分必须大于标准的下限值。

对于除草剂品种,应同时规定有效成分的上限值。

⑵粒度按粒度分布,粒剂可分为颗粒剂和微粒剂两大类。

各国规定也不一致,依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我国规定粒剂的粒度范围为60~200目。

⑶堆积密度堆积密度由粒剂的配方和粒度来决定,在一般情况下为1.0g/ml左右。

⑷水分一般要求在3%以下,对不稳定的原药规定在1%以下。

⑸硬度、脱落率不同的造粒方法用不同的指标来衡量,挤出成型法造粒(解体型)用硬度表示,一般硬度≥85%(即破碎率≤15%),而对包衣法(非解体型)则采用脱落率表示,一般产品脱落率≤5%.
⑹水中崩解性凭感觉观察,一般在5~10min内,也可以为30min,在不受干扰的情况下,可观察24h。

而对非崩解性粒剂不规定此项指标。

⑺其它不同原药,不同造粒方法,为保证产品质量,其检测指标可适当调整和补充。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以及人口的快速增长,国家对农药的需求会大大增加,粒剂的使用会更为普遍,粒剂将会有更大的发展。

参考文献:
《农药加工及使用技术》张文吉主编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卫生杀虫剂——剂型技术手册》将国民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
《农药制造技术》宋小平、韩长日、舒火明主编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