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汽车厂冲压车间电气设计论文
浅析汽车工厂冲压车问的工程设计

浅析汽车工厂冲压车问的工程设计摘要:近年来,冲压车间在汽车工厂中的使用越来越广泛。
对于汽车行业来说,其生产车间往往投资较大、工艺设备昂贵,对其可靠性要求很高。
而且冲压车间作为具有大吨位吊车的高大厂房,在设备布局上十分合理,可以大大减少车间的搬运工作量,极大的降低了汽车加工中的物流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因而得到广泛的关注。
鉴于此,该文对汽车工厂冲压车间的工程设计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冲压车间设备汽车长期以来,关于设备布局与设计一直是制造行业中最困难、最终要的部分,所谓制造行业设备布局与设计就是将产品制造过程中,通过将其加工的设备、物料搬运设备、工作单元和通道走廊等合理布局在一个合理的生产空间内,是关乎到企业长远发展的重要课题。
特别是对于汽车行业而言,在汽车加工制造中,冲压是十分重要的工艺,汽车的整个车体以及车厢中所有钣金件等都需要进行一定的冲压才能最终成型,因此汽车制造过程中冲压工艺的制造水平、工艺、设备布局等对整部车的制造品质和性能有重要影响。
以往的冲压车间主要是手工模式,通过人工进行冲压操作,生产出来的冲压件不仅品质不高,而且生产效率低下。
采用先进的冲压车间设计后,不仅提高了冲压线的生产节拍、降低了冲压件的生产成本,而且汽车行业生产效率得到了大幅提升。
我们研究的汽车工厂冲压车间工程设计就要围绕冲压线的要求,根据各种工艺的要求进行合理的设备选型和工程设计。
1 汽车工厂冲压车间的工程设计1.1 工艺设计的主要原则(1)遵循工艺规程原则。
汽车工厂冲压车间的布局设计必须按照工艺的要求进行合理配置,从而满足汽车加工的需要。
(2)最小距离移动原则。
汽车工厂冲压车间设计要充分考虑到成本与效率因素,搬运线上的各项操作程序之间要保证短距离,物流和人员的流动也要保持经济距离,从而可以大大节省物流时间和成本。
在汽车零部件加工过程中,通过不断优化加工流程,保证整个加工过程合理有序,不会发生混乱。
(3)直线前进原则。
汽车工厂冲压车间要求机器上安排操作的流程按照材料加工或装配过程的顺序进行,避免迂回和倒流,尽量按直线型流水布置。
汽车电气论文设计优化论文

汽车电气论文设计优化论文摘要:在新能源汽车的不断发展中,汽车电气设计越来越重要,汽车的电气设计不断优化是未来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1 汽车电气设计的重点在我们的工作中,汽车电气设计工作是整个汽车生产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在汽车电气设计工作中我们要不断的总结和创新,从而开发和研究出更优化的设计方式和程序,通过实际设计中的细节完善和设计阶段节点的有效控制来保障质控流程的输出,在整个电气设计的工作中包括了工程文件的优化、标准化、规范化、系统化等方面,除此之外,对于汽车设计工作而言,让汽车设计走向成熟和优化才是最终的要求,在汽车设计的最初研发和设计阶段就要进行严格的控制,必须根据相关规范进行,只有设计系统的保障才是未来汽车设计发展的重要方向,在整车设计工作中,电气设计系统属于一项独立的课题,并且在汽车不断的发展过程中,电气系统设计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在汽车电气系统设计工作中通常包括:标杆车逆向;电气系统原理图设计;电气系统电能平衡计算;电器件布置和三维线束布线设计;电线柬设计。
除了基本的功能保障之外,在电气设计工作中,由于各项相关汽车法规的规定和客户的不同需求,还需要汽车设计人员对汽车电气进行不断的优化和执行,这些不同的需求是整个系统开发和制造的重要引导,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汽车设计不仅仅面临的是客户的需求还要在可靠性、质量以及复杂性问题上不断的改进优化。
2 汽车电气设计的优化当代汽车电气设计的时代特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系统的人性化、智能化设计,处处以人为本。
其次是整车的高度安全性、舒适性、经济性和环保特性。
2.1 总线技术当代汽车电气的代表车型,如:奔驰、宝马、丰田等世界顶级车型,在电气性能上,均采用了以计算机为核心的智能控制。
不但整车具有良好的动力性能、完善的安全性能,而且驾驶起来轻松自如、悠闲自得,实现了电脑技术和汽车的完美结合。
这样的系统通常依赖于CAN总线技术。
从整个电气系统平台而言,它具有整合所有独立电气/电子系统的独特作用。
(精品)冲压毕业论文设计

系别机电工程系专业班级机械工程及自动化1班学生姓名周剑楠指导教师王辉提交日期 2010 年 6 月18日华南理工大学广州汽车学院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兹发给06级机械工程及自动化 1 班学生周剑楠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内容如下:1.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汽车冲压覆盖件质量检测2.应完成的项目:(1)了解汽车冲压覆盖件工艺过程和工艺过程的质量要求(2)对常用质量检测技术进行分析,选取合理的检测技术(3)完成某覆盖件的检测设计,确定质量检测方案(4)检测设计中,选定质量检测设备3.参考资料以及说明:(1)姚贵升,景立媛.汽车用钢应用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2)刘贵民,无损检测技术[M].国防工业出版社,2006(3)吴平川,等.钢板表面缺陷的无损检测技术与应用[J].无损检测2000,22(7)(4)李申.超声兰姆液探伤研究与应用[J].机械设计与制造,2001,(6)(5)鲍文华.汽车外覆盖件钢板表面缺陷及改进[J].轻型汽车技术,2004(8)(6)刘镇清.无损检测中的超声兰姆波[J].无损检测,1999,21(9)4.本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于2010 年1月25 日发出,应于2010年5 月30 日前完成,然后提交毕业考试委员会进行答辩。
专业教研组(系)负责人审核年月日指导教师(导师组)签发年月日毕业设计(论文)评语:课题结合自身实际的工作情况,开展了汽车的覆盖件在冲压工艺过程的质量检测方案设计工作。
论文分析了目前开展的人工质量检测的技术能力、不足等,并在此提出上,提出了结合人工检测和仪器表面检测、仪器内部检测为一体的零件冲压工艺过程质量检测的方案。
实现了多层次质量检测,能在较高程度上发现汽车覆盖件坯板和冲压成品的各类质量问题。
论文研究内容具体,结构合理,分析设计较严密。
课题研究工作与实际工作结合的较为密切,能够对实际工作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论文已达到本科毕业论文水平。
整车工厂的冲压车间规划设计原则分析

整车工厂的冲压车间规划设计原则分析摘要:最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快速发展,各行各业都在不断的有极大地转变和进步,尤其是各行各业中日常所用的机器设备都在不断的更新换代,管理方法也都在不断的改进完善。
那么对于目前生产规模一直比较大并且也在不断增长的汽车行业来说,它身为一个制造行业中的典型代表,其常用设备和布局设计对于这个行业的整体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鉴于此,在本文中我们对于整车工厂的冲压车间规划设计原则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整车工厂;冲压车间;汽车前言:在很长的时间以来,对于汽车行业这个投资需要较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制造行业来说,他的整车工厂的冲压车间是整个生产环节和车间中需要投入的资金最大,空间也需要最充足的一个环节和流程。
如果我们能够在这个环节和流程中对它尽可能地进行一个合理的设计和布局规划分析的话,那么无疑就是对整车工厂,无论是资金成本,还是空间成本,甚至于时间成本,都是一种极大的节约。
并且对于整车工厂来说,冲压车间这是他整个制造流程中比较核心和关键的一个环节和步骤,如果能够在这个环节和步骤中对他进行合理的规划分析和及提出有序的管理方案,设计一个整体对于提高效率节约成本都有帮助的原则的话,那整个整车工厂的工作和生产的效率都会得到较大的提高。
因此我们研究整车工厂的冲压车间规划设计原则,一定要围绕着冲压车间的主要工作为核心要求,并且据此来设计一个合理的原则用来去选择常用的设备和工程方面的规划和设计。
1、整车工厂的冲压车间的工程设计1.1 冲压车间的首要原则关于整车工厂的冲压车间的工程设计的主要原则,最根本也是最首要的,那就是我们自然是要围绕整车工厂的工作核心和目标,以及生产汽车的这个加工的需要和目的为首要和根本的原则。
毕竟冲压车间是为整车工厂而服务的,而整车工厂是汽车生产和制造行业的较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和步骤,是以制造出完整的汽车为最终目标的,因此我们在对整车工厂中的冲压车间规划设计的原则来进行分析的时候,自然是不能离开这一个核心和关键的目标,不能脱离开来制造汽车为目的来设计首要和根本原则。
工业电气节能设计技术研究论文[5篇材料]
![工业电气节能设计技术研究论文[5篇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fba2e6c3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24.png)
工业电气节能设计技术研究论文[5篇材料]第一篇:工业电气节能设计技术研究论文摘要:随着当代社会经济与科技的不断发展,节能开始成为现代化建设当中一个重要目标,这就对电气系统的节能技术提出更高要求。
本文首先阐述了为达到节能目的工业电气设计方法,然后论述了电气系统中的节能技术。
关键词:电气节能;无功补偿系统;照明系统1前言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世界范围内的能源短缺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并呈现出逐渐加重的趋势。
为了保持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并实现由粗放型经济向集约型经济转变,必须要全面贯彻落实节能减排战略,以促进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将电力节能设计方案推广应用到电力企业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可以有效减少企业的污染排放、节约能源,这对于促进电力企业可持续发展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电气节能设计理念电力企业中的能量消耗主要用于电力工程生产过程,因此节约能源也要从配电系统设计入手。
只有对配电系统进行合理的设计才能实现配电系统的节能目标。
2.1优化配电设计电力系统设计过程的配电优化主要是对电力系统的适用性进行改良。
电力系统的适用性指的是满足用电设备的负荷容量以及供电设备的可靠性、保证电气设备对控制方式的需求等。
配电优化过程中,既要提高用电设备和电气设备的质量,还要加强电力设备的安全性、可靠性、稳定性、可控制性和高效性等。
尤其是要注意电力系统的安全性,电力系统的安全性主要表现在不漏电、触电上,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使导线保持良好的绝缘性,使每根导线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
此外还要确保导线的热稳定性、动态稳定性和负荷能力等,从而确保电力系统运行过程的安全、可靠。
2.2提高电气系统的运行效率电气系统节能设备的选择直接关系到电力系统的节能效果。
因此电力系统要达到节能的最终目标首先需要对节能设备进行选择,这是最基础的一项工作。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方法能够达到电气系统的节能目标,比如减少电路损耗、补偿无功、均衡符合等。
均衡负荷是指在设计配电网时通过适当的调整负荷来提高运行效率。
汽车整车工厂电气设计原则探讨

系 见 下表
表 1
四 大工 艺 车 问 :冲压 车 间 、 焊 接 车 间 、涂装 车 问和 总 装 车 间。 配 套 站 房 :配 电所 、 空压 站 、 污 水 处理 站 、 制 冷站 、水 泵房等 。
笔者从事汽车工厂电气设计十余年,下面仅就汽车整车
工厂 的 电气设 计原 则 谈 一 点 心得 体 会 , 以期 抛砖 引玉 。
2 1 年 01 第 5期 第3 3卷 总第 2 3 0 期
物 流工 程 与 管 理
LOGI EN I STI CS G NEERI G AND ANAGEMENT N M
设备设 施
d : 0 3 6 / . s . 6 4 4 9 . 0 1 0 0 5 oi 1 . 9 9 j i n 1 7 — 9 3 2 1 . 5 5 s
[ sr c ]t epicpe fAuo bl atr e ig Se —o u sain Ab ta t h rn ilso tmo i fcoy st n tp d wn S btt ;Wh te a ig a mp c ,ta e t o eh rh vn n i at h t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汽车整车工厂 电气设计原则探讨
口 李 伟
( 械 Z 业 第 四设 计研 究院 建 筑 S 程二 院 电 气所 ,河 南 洛 阳 4 1 3 机 - - 7 09)
汽车制造厂冲压车间钢结构厂房设计

汽车制造厂冲压车间钢结构厂房设计摘要:本文重点介绍了某汽车厂冲压车间的结构设计,对设计过程的方案比较、技术处理进行了探讨,对以后的类似工程起到借鉴作用.关键词:冲压车间实腹式组合柱吊车梁系统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a design of the structure of the car factory pressing workshop, the design process of alternatives, technical processing was discussed and its future used for reference in similar engineering.Keywords: pressing workshop solid-web composite column crane beam system一、前言汽车制造四大工艺中,冲压是首要工艺。
大型冲压车间的显著特点是吊车吨位重,地下结构复杂,地面荷载大。
伴随着汽车工业的迅猛发展及市场竞争的日益趋烈,业主对厂房的设计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本文将从结构安全和经济上对冲压车间的上部钢结构设计进行介绍,供后来参考。
二、工程概况根据冲压件生产工艺,冲压车间一般由卷料堆放场地、开卷落料生产区域、料片堆放区域、模具堆放区域、模具维修区域、冲压生产区域、冲压件堆放区域等组成,另外还有废料间、铲车充电区域、车间办公区域、冲压准备车间等辅助用房[1]。
车间辅助用房根据工艺流程,沿冲压车间周边布置,这些功能区布置可使各区域间保持最短的联系通道,能生产工艺顺畅并减少物流长度和公用管线的长度,有利于减少能耗、提高效率。
冲压车间为全钢结构的单层厂房,考虑到跨跨之间的模具运输及设备维修时所需的压机大件运输要求,冲压车间的柱距12m,跨度为30+30m;根据工艺要求,每跨选用2台中级工作制(A5)的50t 行车,行车轨顶标高为13.80m;根据所选行车的高度确定出冲压车间屋面梁底高度约为18.00m。
毕业论文--汽车电器完整版【范本模板】

目录摘要 (I)Abstract ............................................................. I I第1章绪论 (1)第2章汽车电气的测试 (3)2.1基本测试 (3)2。
1.1电路质量的测试 (3)2。
1。
2电路故障的测试 (3)2。
2测试范例 (3)2.2。
1启动电路测试 (3)2。
2.2电源电路测试 (3)2。
3仪表系统的测试 (4)2。
3。
1稳压器的测试 (4)2。
3.2水温表及传感器的测试 (4)2。
3.3燃油传感器及机油压力传感器的测试 (4)2。
4信号系统的测试 (4)2。
4.1电喇叭的测试 (4)2.4.2闪光继电器的测试 (5)第3章汽车电气的诊断方法 (6)第4章汽车电气故障的检修 (7)4.1电源电路常见故障的诊断 (7)4。
1.1全车无电 (7)4。
1.2电源控制开关指示灯不亮 (7)4。
1。
3电源控制开关失效 (8)4。
2起动电路常见故障的诊断 (9)4.2。
1起动时起动继电器不工作 (9)4。
2.2起动继电器有响声起动机不转 (10)4.3故障实例 (10)4。
3。
193款丰田皇冠3.0轿车热车无法起动 (10)4.3。
294款丰田佳美3.0轿车仪表板下29号保险片一插就烧 (11)结论 (13)致谢 (14)参考文献 (15)摘要随着现代汽车电子设备的增多,汽车电路及电器出现的故障愈显复杂。
当汽车电气系统发生故障时,就给对汽车电气系统进行检测、诊断与维修,在检测、诊断与维修过程中就给需要维修技师对汽车电气系统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过硬的实践技能,还要有合适的诊断方法。
这样,发生故障后,选用合适的诊断方法为能否顺利排除故障的关键。
掌握汽车电路故障的诊断方法与步骤,可使排除汽车电气故障变的简单有序。
除此之外,当今社会电子技术迅猛发展并与现在的汽车产业相结合,把现在的汽车从原有的以机械控制为主变成现在的以电控控制为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型汽车厂冲压车间电气设计论文摘要:本项目电气部分的设计基于可靠性、实用性、规范性、先进性以及经济性与便利性的考虑,力求使本工程电气各系统安全、合理、节能、高效,以满足冲压车间的实际使用功能和资源优化需求。
引言冲压车间是制作汽车外壳(四门两盖)的零件制作车间,车间内依据工艺要求一般设置1~2条快速压机线,车间总用电量一般为13000KW~15000KW(不包含消防及备用负荷)。
压机用电负荷的特性是单台设备装机容量大,工作运行时短时冲击电流大,容易造成电网的电压波动。
1汽车整车厂内冲压车间的电气设计,其包括的八大系统1.1供配电系统1.2照明系统1.3防雷接地系统1.4网络通讯系统(综合布线系统)1.5火灾报警系统1.6建筑设备监控系统1.7能源管理系统1.8安全防范系统2供配电系统由上图所示:本汽车厂在厂区内设置一座110KV降压站,作为整厂的供电中心,并采用高压电缆由110KV降压站引两路10KV高压线路至冲压车间的10KV配电站,再引至冲压车间电负荷中心附近的10/0.4KV变电站。
高压侧采取单母线分段运行,中间设联络开关。
高压配电为二进六出,高压总开关及出线开关采用直流弹操机构,操作电源为直流110V/60Ah。
高压继电保护采用微电脑式多功能继电保护器来进行继电保护。
总断路器设速断及反时限过流保护,配出断路器设三相过流、速断、单相接地保护;并且于变压器上设置高温报警及超高温跳闸。
低压侧采取单母线分段加电气及机械联锁,平时分列运行,当一路电源失电时,另一路电源可带全部二级和部分三级负荷。
低压侧还设置成套动态电容器自动补偿装置,以集中补偿形式使低压侧功率因数提高至0.90以上。
同时还考虑到系统的感性负载(车间照明,变频电机等)较大在低压侧设置过滤谐波的有源滤波装置。
冲压车间的一条快速压机线需配置2台1600KVA的10/0.4KV变压器。
一条快速压机线一般由1台头道压机加4~5台后续快速压机线组成。
头台压机一般装机容量为1400KVA~1600KVA,需单独一台1600KVA的10/0.4kV变压器采用电力母线槽供电。
后续快速压机线一般由4~5台450KVA~500KVA的压机组成,共用一台1600KVA的10/0.4KV变压器,采用电力母线槽供电。
3照明系统冲压车间照明系统依据《GB50034-2004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设计:冲压车间照明灯具采用高效深罩型工厂灯,照明光源为高效节能型金属卤化物灯,透光罩高强度气体放电灯灯具的效率≥60%,自带节能型电感整流器其功率因数不小于0.90;冲压车间的设计照度为500lx,功率密度为12.68W/m2;车间内设置值班照明和应急照明。
冲压办公楼、生活辅助设施内照明光源以T5节能型荧光灯为主,带透明保护罩荧光灯灯具的效率≥65%,三基色直管荧光灯显色指数Ra≥80,自带电子整流器其功率因数不小于0.95;办公室的设计照度为300lx,功率密度为7.72W/m2;同时为了节约能源、方便监控、有利管理,利用网络技术和计算机信息技术,建立照明控制系统,该系统具有手动和自动两个操作模式。
具体分为:(1)时间控制:设定不同的季节不同的开关灯时间。
(2)灯具延时启动:避免频繁开关灯,保护光源。
(3)编程控制:分群控、组控和单控。
(4)照度控制:探测现场日光或灯光的光照强度,控制区域内的灯具。
(5)现场控制器:用户可在现场安装多个照明现场控制器,方便现场操作。
(6)照明分控制盘:用户还可配置多个照明分控盘,由手提电脑及照明系统软件实现功能。
4防雷、接地系统建筑物防雷将按照国家标准《GB50057-201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的要求实施。
在建筑物屋面上,采用25×4mm热镀锌扁钢或利用屋面金属板作为接闪器,利用钢柱和混凝土柱内钢筋作为引下线,利用钢筋混凝土基础和桩内钢筋作为接地极,地极之间采用40×4mm或50×5mm热镀锌扁钢组成接地网。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雷电防护等级为C级。
低压配电系统的接地型式采用TN-S系统。
本工程采用共用接地系统,包括电源系统10/0.4KV保护接地、工作接地以及建筑物防雷接地、计算机直流工作接地、防静电接地等,接地电阻不大于1欧姆,所有电气装置及外露可导电部分均需与接地装置可靠连接。
建筑物内作等电位联结。
5网络通讯系统(综合布线系统)5.1设计分工网络通信系统设备主要由甲方负责规划、实施和运行管理;设计负责系统设备下端至终端用户接口部分。
5.2通信机房场地环境如空调,架空地板等。
5.3通信机房电源供应双电源切换装置,UPS电源等。
机房配线架至用户终端的综合布线(包括光缆、网线、电话线、弱电桥架管线等。
用户终端电话、网络接口面板安装。
厂区弱电管道预埋、通信电缆、光缆的敷设熔接等。
5.4建筑物单体布线车间、办公楼等每个单体至少有1个以上单体布线点,其与二个厂区级通信机房之间分别使用1路12芯以上多模光纤经过不同的物理走向连接。
办公楼各楼层、车间的小区域及站房单体内至少有一个接入布线点(IDF配线间),其与单体布线点之间使用2路以上6芯多模光纤或4路以上Cat.6双绞线连接。
单体布线点或配线间至各网络通讯点位的分支线采用Cat.5类线在线槽内敷设或穿管敷设。
6火灾报警系统本工程消防、安保中心设置在主门卫,火灾报警系统形式为集中报警系统。
在冲压车间内设置区域报警器,通过光缆连接至厂区消防控制中心。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保护对象均为二级。
在车间内设置手动报警按钮及警铃,辅房、信息中心、车间网络机房及冲压设备地坑等工艺有特殊要求场所设置探测器及气体报警装置。
车间内空调送排风机、放火门、排烟窗等均需与消防控制联动。
7建筑设备监控系统7.1系统构成监控计算机、现场控制器、仪表和通信网络四个主要部分组成。
7.2监控计算机主要功能通过现场控制器,自动控制系统内的设备和参数在合理优化的状态下工作,监视系统中每台设备的运行状态和系统的运行参数,自动记录、存储和查询数据等。
7.3现场控制器主要功能对现场仪表信号作数据转换和采集,进行基本控制运算,输出控制信号至现场执行机构,与监控计算机及其他现场控制器进行数据通信。
其信号分为:模拟量输入(AI)、模拟量输出(AO),开关量输入(DI)、开关量输出(DO)。
仪表分为检测仪表和执行仪表。
检测仪表包括:温度、湿度、压力、压差、流量、一氧化碳等;执行仪表包括:电动调节阀、电动蝶阀、电磁阀、电动风阀执行机构等。
7.4通信网络为多层次的网络结构,在连接监控计算机的网络层次上为以太网,在连接现场控制器的层次上采用现场总线,两个网络层次之间以通讯接口连接。
8系统功能8.1冲压车间空气调节系统的监控8.2工艺及空调冷冻水、冷却水系统的监控(包括蓄冷系统)8.3热交换系统的监控8.4压缩空气系统的监控8.5控制机房:设置在能源中心控制室,通过网络控制正常的能源供给。
9能源管理系统能源管理系统可归于建筑设备监控系统,也可独立组成系统。
能源管理系统覆盖能源信息采集及能源信息管理两个功能层次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实现对天然气、蒸汽、空调水、压缩空气和自来水等能源介质的流量、温度、压力自动监测,以及电能(有功电度、无功电度等)的计量,进而完成能源的优化调度和管理。
实现安全、优良供能、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能耗,从而达到降低产品成本的目的。
根据公用能源设备安装地域分布,现场采集设备采用工业级控制设备PLC作为核心处理运算单元,设置不间断电源UPS,各个能源子站都具备运算存储能力。
所有能源子站以太网方式接入系统。
全厂设置一个集中能源监控中心,通过网络从各能源子站中获取能源数据,实现全厂的能源数据集中监控和管理。
并实现能源数据的集中管理和归档,并通过网络实现在能源管理部门范围内的数据发布;全厂能源管理中心和各能源子站通过网络结合在一起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
电能监测范围为配电所和各车间、单体10/0.4KV变电所各出线回路电流、电压、功率因数、频率和电能计量,电能管理系统监控主机设置在110kV变电站,并且可将相关数据传送至能源管理系统。
通过能源管理系统对整个车间和整厂的能源供给进行能源数据集中监控和管理,及时调整能源的供给,为企业节约生产成本。
10安全防范系统厂区设置视频安防监控、入侵报警、出入口控制系统。
11结语本项目电气部分的设计基于可靠性、实用性、规范性、先进性以及经济性与便利性的考虑,力求使本工程电气各系统安全、合理、节能、高效,以满足冲压车间的实际使用功能和资源优化需求。
参考文献:[1]中国航空工业规划设计研究院等编.工业与民用配电设计手册(第三版)[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5[2]电气工程师手册第二版编辑委员会编.电气工程师手册(第二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3]建筑电气设计手册编写组.建筑电气设计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4]GB50034-2004建筑照明设计标准[S][5]GB50052-2009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S][6]GB50054-2011《低压配电设计规范》[7]GB50057-201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8]GB50343-2012《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