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经纬网知识点.doc
高一地理经纬度知识点汇总

地球并不是一个正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赤道半径:6378km两极半径:6357km赤道周长:约40000km1、经线定义: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线称为经线,也称子午线。
符号:东经(E),西经(W)如90°W,120°E特点:形状:半圆,不平行,都收敛于南北两角方向:指示南北方向特殊:南北极点长度:所有的经线长度都相等,同一条经线上纬度相差一度距离相差111千米实质:本地子午线平面与本初子午线平面之间的夹角(两面角)特殊经线:0°20 °W -160 °E 180 °本初子午线本初子午线是地球上的零度经线,是计算地球东西经度的起点,向东向西各分180,它是为了确定地球经度和全球时刻而采用的标准参考子午线。
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180°,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度数越来越大的就是东经,越来越小的就是西经。
如何依据东西经度判断东西方向用劣弧判断东西方向:A、二者同为东经,则大值在东;B、二者同为西经,则大值在西C、二者一为东经,一为西经,二者之和小于180°时,东经在东,西经在西;当二者之和大于180°时,东经在西,西经在东。
东西半球分界线20W 160E以20°W和160°E的经线为界,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1、纬线定义:在地球仪上,沿着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
符号:北纬——“S”南纬——“N”纬线长度计算A、赤道上经度相差一度,距离相差111kmB、任意一条纬线上经度相差l°的弧长约为111千米×cosφ(φ指所求纬线的纬度)。
南北纬60°纬线长度是赤道的一半。
纬线划分纬度实质:本地点到球心的连线与赤道平面的线面角。
特殊纬度:赤道南北回归线高中低纬分界线0°纬线纬度判断:度数向北越来越大的为北纬度数向南越来越大的是南纬南北回归线高中低纬度30°20°20°30°A球面上对拓点球面上任一点与球心的连线会交球面于另一点,亦即位于球体直径两端的点,这两点互称为球面上的对跖点。
高中地理经纬网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经纬网知识点总结
一、经纬网
(1)定义:经纬网是一种反映地理位置信息的经度和纬度直线网络系统,它以赤道、经度线和南北极圈为基础,经度线和纬度线相互垂直并按度数分布在地球表面的矩形网格系统。
(2)作用:经纬网可以准确的定义地球表面上的任意两点位置关系,是各类地理信息的有力工具。
它在世界上的统一的比例尺、矩形网格系统,为地理分析、测量、正确的定位、表示椭球面上的位置提供了必要的定义,使地图设计使用起来更加简便和精确。
二、经度
(1)定义:经度是由赤道向北、南两个方向延伸的射线,也称为经线或经线系。
从赤道伸向两极的划定一个以赤道为中心,垂直于赤道切分地球赤道圈的经度线网称为经线及其网络系统称为经纬网。
(2)表示经度的方式:应该以经度的度数大小表示,其对应的表示形式为:东经X°X′X″、西经X°X′X″,其中一°表示1度,一′表示1分,一″表示1秒。
三、纬度
(1)定义:纬度以地球自转轴为中心,北、南两向延伸,到达地球表面的线称为纬线,是由赤道以北、南两个方向延伸的射线,是一种由赤道垂直的射线系统。
(2)表示纬度的方式:应该以纬度的度数大小表示,其对应的表示形
式为:北纬X°X′X″、南纬X°X′X″,其中一°表示1度,一′表示1分,一″表示1秒。
经纬网及其应用资料(地球运动辅助资料)2021-2022学年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一

经纬网及其应用一、经纬线与经纬度1.经线与纬线经线纬线概念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线地球仪上同赤道平行的线特点形状半圆圆方向指示南北方向指示东西方向长度都相等(约2万千米) 自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赤道最长间隔任意相邻两条经线间的间隔在赤道上最大任意相邻两条纬线间的间隔相同关系所有经线都相交于两极所有纬线都相互平行2.经度与纬度经度纬度图示划分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分180°从赤道向南、向北各分90°分布规律东经度的度数愈向东增加,西经度的度数愈向西增加北纬的度数愈向北增加,南纬的度数愈向南增加划分半球20°W~0°~160°E为东半球,160°E~180°~20°W为西半球以赤道为界,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重要的经纬度(1)20°W、160°E为东西经界线;(2)180°经线大致与日界线重合(1)30°纬线是中、低纬度界线;60°纬线是中、高纬度界线;(2) 回归线是热带、温带界线,极圈是温带、寒带界线3.纬度的判断①某地的纬度,也就是该地向地心做的铅垂线与赤道平面的夹角。
②北半球某地的纬度数,是该地看北极星的仰角,或者说就是北极星的地平高度(南半球看不到北极星)。
③自南向北数值增大者为北纬,数值减小者则是南纬。
4.经度的判断①自西向东(或顺地球自转方向)数值逐渐增大则为东经,数值逐渐减小则为西经。
(下图)②两条正相对的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
已知一条经线的经度为x,则与它正相对的另一条经线的经度y=180°-x(x、y所属的东、西经不同)二、经纬网图的判读与应用1.经纬网的类型类型图示经纬线特点经纬度判读备注侧视经纬网图①经线为竖弧线,连接南北两极;纬线为横弧线或横直线,与赤道平行;②经线完整,图中纬线为纬线圈的一半①赤道(图中最长横直线)以北为北纬,以南为南纬;②经度值向东增大的是东经,减小的是西经①最大圆为一经线圈,经度值互补;②经度间隔相等,相邻经线经度差=180°/份数(如图中经度差为:180°/6=30°)极地经纬网图①圆心为极点,经线呈放射状,纬线呈同心圆状;②纬线圈完整,经线为从极点至赤道的部分①如图,极点为北极点,图中纬度均为北纬;②顺地球自转方向数值增大则为东经,数值减小则为西经①最大圆不一定是赤道;②经度间隔相等,相邻经线经度差=360°/份数(如图中经度差为:360°/8=45°)方格状经纬网图①横直线为纬线,竖直线为经线;②图中经纬线垂直相交①经度值向东增大的是东经,减小的是西经;②纬度值向北增大的是北纬,减小的是南纬(虚线为回归线或极圈)同一幅经纬网图中,经纬线间隔相等(如图中经度差90°)2.经纬网的判读(1) 侧视图中,根据经纬度的递变规律进行判断:度数往北增大为北纬,往南增大为南纬,往东增大为东经,往西增大为西经。
[全]高中地理(我国经纬网、等高线、迎风坡、背风坡)考点详解
![[全]高中地理(我国经纬网、等高线、迎风坡、背风坡)考点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c89442d41eb91a37f0115c8b.png)
高中地理(我国经纬网、等高线、迎风坡、背风坡)考点详解•1、我国经纬网的分布我国幅员辽阔,南北长约5500公里,东西宽约5200公里,我国的经纬度范围大致为:4°N~53°N,73°E~135°E。
我国的经纬网分布如下所示,根据经纬网,快速判断该地区的位置、气候。
(1)分清东经西经、北纬南纬。
①自西向东,逐渐增大的为东经,逐渐减小的为西经;②自南向北,逐渐增大的为北纬,逐渐减小的为南纬。
(2)经纬网与气候的关系。
一般来说,低纬度地区为热带气候,中纬度地区为温带气候,高纬度地区为寒带气候。
随着纬度的逐渐升高,气温逐渐降低。
(3)几条重要的经纬线。
110°E(黄土高原)、30°N(长江)、40°N(北京)、北回归线(热带、亚热带的分界线)。
图1 我国的经纬网分布图•2、等高线、地形等高线,是海拔相等的相邻点的连线,是一条闭合曲线。
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差,叫做“等高距”,同一幅地图上的等高距相等。
每一种地形,都对应着一种等高线图,等高线越稠密、地形的坡度越大、越陡峭。
常见的地形有6种(山峰、盆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各种地形的等高线特征为:①山峰:等高线闭合,中间高、四周低;②盆地:等高线闭合,中间低、四周高;③山脊:等高线凸向低处,垂直于山脊线作辅助线,辅助线的海拔中间高两侧低;④山谷:等高线凸向高处,垂直于山谷线作辅助线,辅助线的海拔中间低两侧高;⑤鞍部:位于两个山峰之间,呈马鞍状;⑥陡崖:多条等高线重叠在一起,海拔急剧下降。
图2 各种地形的等高线图例题图3 例题答案:C、B精讲精析:(1)分析该地的降水。
①从经纬网可以看出,该地位于76°E~84°E、42°N~44°N左右,因此应该是我国的新疆地区;②该地区虽然受西风的影响,但由于深居内陆,湿润的水汽随着西风长途跋涉,到达该地区时水汽已经很少,因此带来的降水有限,仅在迎风坡,气流受到抬升,冷凝产生较多的降水;③从图中等高线分布上可以看出,①地位于山谷,河流的沿岸;②地和④地的等高线十分稀疏,地形平坦开阔,只有③地位于河谷,东侧有山坡,因此③地正好处于西风的迎风坡坡前,因此降水较多。
高中地理课件 地球仪与经纬网

(五)经纬网的地理意义
2、确定方向
(3)极地经纬网图
离北极点越近者越北 北极向四周均为正南方向
南北方向的确定:根据距极点的远近 东西方向的确定:根据地球自转方向
A在C的 西北 方向。
甲
140°
乙
160°
10°
丙
0° 10° 20°
80°
丁
60°
20° 10° 0° 10°
6、地理定位
北极
北极
160°E 西半球
20°W 20°W
东半球
160°E
南极
南极
基础达标
例1:右图所示为以38°N、0°为极点的陆地相对集中 的“陆半球”(另一半球为“水半球”)。读图回答下 面问题。(2009年江苏卷)
A.40°N,60°E
B.50°N,120°E
C.40°N,100°E
D.50°N,120°W
[答案] (1)2 (2)C
某人在40°N依次向正东、正北、正西、正南各走1100公里, 最后他位于( B ) A. 出发点 B. 出发点以西 C. 出发点以北 D. 出发点以东
1、若某人沿赤道向东行进了43000千米后到达A地,
经度
经度是个二面角,即本地子午面与本初子午面的 夹南角京。位由于本11初8°子E午,线如向何东测、量西出各南划京分的1经80度度?,本初子 午线以东的称东经(E),以西的称西经(W),东 经180度和西经180度经线合二为一称为180°经线。
思考: 图中哪个角表示D点的纬度, 哪个角表示D点的经度?
• 选择性必修1
高中地理 经纬线 地理基础知识梳理

第一单元地理基础知识单元整体知识:第1讲地球和地球仪构建知识网络:要点突破一、经纬度的分布特点及判断(图示法)二、图示法比较经线(度)和纬线(度)1、经线、纬线的区别:经线纬线概念连接南北两极的线同赤道平行的线图示特点形状半圆圈,且都不平行自成圆圈,且都平行方向指示南北方向指示东西方向长度都相等(2万千米) 都不等,自赤道向两极渐短著名经纬线本初子午线、180度经线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2、经度、纬度的区别:概念给经线标注度数给纬线标注度数实质本地子午线平面与本初子午线平面之间的夹角(两面角)本地点到球心的连线与赤道平面的夹角(线面角)划分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分180度从赤道向南、向北各分90度代号东经(E)、西经(W) 北纬(N)、南纬(S)3、经纬线的作用三、对称点的确定关于地心对称的两点,其纬度数相同,且南北纬相反;两点心所在的经线一定构成经线圈,经度之和等于1800,东西经相反。
如(1200E,400N)与地心对称点的坐标为(600W,500S)。
四、根据经、纬度及经纬网判断方向的方法1、根据两地经度数判断其东西方向①、两个相比较的地点同是东经,则经度数值大的在东面,经度数值小的在西面;②、两个相比较的地点同是西经,则经度数值小的在东面,经度数值大的在西面;③、两个相比较的地点分别是东经和西经时,要用两地经度之和来判断东西方向:A、若两地经度和小于1800,,则东经度在东面,西经度在西面;B、若两地经度和大于1800,,则东经度在西面,西经度在东面;C、若两地经度和等于1800,,则两地分别位于两条相对的经线上,说哪一点在东,哪一点在西均可,此种情况比较不出东西方向。
注意遵循舍远(>1800)取近(<1800)的原则。
2、根据两地纬度数判断其南北方向①、两地都是北纬,数值大的要北方,数值小的在南方;②、两地都是南纬,数值小的要北方,数值大的在南方;③、两地一个是北纬,一个是南纬,北纬在北方,南纬在南方;3、在经纬网地图上辨别方向①、方格状工圆弧形经纬网图A、辨别南北纬:纬度数值向北递增的为北纬;向南递增的为南纬;B、辨别东西经:经度数值向东递增的为东经;向西递增的为西经;②、以南北极为中心的经纬网图A、判别南北极:地球自转方向在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在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B、判别东西经:可根据地球自转方向(自东向西)来判别东西方向。
经纬网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

经纬网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经纬网,又称地理坐标系统,是地球表面上位置的确定方法。
在高中地理课程中,经纬网的概念和应用是基础知识点之一,对于理解和分析地理现象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对经纬网在高中地理中的重要知识点进行的总结。
一、经纬网的基本概念经纬网由经线和纬线组成,它们相互垂直交叉,形成了一个全球性的坐标系统。
经线,又称子午线,是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弧线,用以指示南北方向。
所有经线的长度相等,它们的主要功能是确定地球上任意一点的经度。
纬线,又称平行线,是环绕地球一周并与地轴平行的圆圈,用以指示东西方向。
纬线的形状是圆圈,但长度不相等,赤道最长,向两极逐渐缩短直至成为一点。
二、经度和纬度的划分经度是从本初子午线开始,向东和向西各分为180度。
本初子午线是通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的一条特殊经线,作为经度的起点。
东经和西经的度数增加,直到达到180度。
纬度则是从赤道开始,向北和向南各分为90度。
赤道的纬度为0度,向北为北纬,用“N”表示,向南为南纬,用“S”表示。
纬度的度数随着离赤道越来越远而增加,直到两极点,纬度为90度。
三、经纬网的应用经纬网在地理学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首先,它是地图上表示地理位置的基本工具。
通过经纬度的读数,可以精确地找到地球上任何一个地点。
其次,在航海和航空中,经纬网用于导航和定位,确保航线的正确性。
此外,经纬网还用于气候学、地质学、生态学等领域的研究,帮助科学家们分析地球表面的特征和变化。
四、时间与经度的关系地球上不同经度的地方,由于地球自转,会有不同的当地时间。
每15度经度差对应1小时的时间差。
这就是为什么当我们跨过经线旅行时,会经历时区的变化。
这一现象在国际日期变更线附近尤为明显,该线大致上与180度经线重合,但为了政治和地理的便利,有些地方有所调整。
五、纬度与气候的关系纬度对地球上的气候有着显著的影响。
一般来说,靠近赤道的地区,阳光直射时间长,气温较高,形成了热带气候。
随着纬度的增加,阳光直射时间减少,气温逐渐降低,形成了温带和寒带气候。
高中地理必修1(人教版):经纬网

2、厚度不均,大洋
部分薄,大陆部分 33 厚
上地幔上部存在一个
2900
软流层,这里可能为 岩浆的主要源地
地 外核 核 内核
外核可能是地球磁场 产生的主要原因
栏目 导引
地球的外部圈层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各个圈层之间相互吸引、相互制约,形成人类 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
岩石圈
栏目 导引
第一组:根据图1.25回答读图思考第一题,并用 粘土制作地球内部圈层模型
第二组:分析图1.25,推测地幔和地核的物质状 态
第三组:根据图1.26总结地球内部各圈层特点
第四组:简述地球的外部每一圈层的特点及相互 关系
栏目 导引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内部
地壳
地
地球的同心
圈层
地幔
球 的
圈层
圈
地核
物质组 成和特 点
层
结
外部
大气圈
构
圈层
水圈
范围和
人 类 生 活 在 范围
特点
地球表层
生莫霍界面 地幔
外核
内核
第地一章壳 宇宙中的地球 古登堡界面
栏目 导引
圈层的划分: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圈层名称 地壳 上地幔
地 幔 下地幔
不连续面
深度 (km)
特征
莫霍界面 古登堡界面
1、由岩石组成的固
体外壳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
栏目 导引
一、地球的内部圈层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当地震发生时,陆地上 1、划分依据:地震波 的人们有什么感觉?
分类
纵波 横波
特
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高中地理经纬网知识点
高中地理经纬网知识点一
浙/杭、州、皖/黄山南
赣湖口(九江)北、鄂/武汉南、湘/岳阳北、渝、川/成都南、藏/拉萨北
长江中下游平原、江南
丘陵、四川盆地、横断山脉、青藏高原
富春江、长江、嘉陵江、岷江、雅砻江、雅鲁藏布大峡谷、拉萨河、大冶乌铁矿、自贡天然气、浙赣线、京九线、京广线、焦柳线、襄渝线、成昆线、川藏公路、商品粮基地(鄱阳湖平原、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成都平原)、长江沿岸工业地带
黄河、塔里木河、迁安铁矿、大同煤矿、准格尔/东胜煤矿、玉门石油、包兰线、兰新线、津京唐工业区,南疆长绒棉基地
内蒙古高原/阴山、鄂尔多斯高原、黄土高原、渭河平原、秦岭、汉中盆地、巫山、雪峰山、南岭、五指山东
黄河、渭河、汉江、长江、沅江、西江、白云鄂博稀土矿、东胜煤矿、京包线、陇海线、襄渝线、湘黔线、焦柳线、南昆线
淮河、长江、伊敏河/元宝山/霍林河煤矿、京哈线、京沪线、浙赣线、江淮平原商品粮基地、长江下游沿滨海平原商品棉基地
方向:指示南北方向
特殊:南北极点
长度:所有的经线长度都相等,同一条经线上纬度相差一度距离相差
111千米
实质:本地子午线平面与本初子午线平面之间的夹角(两面角) 特殊经线:
0 20 W -160 E 180
本初子午线
本初子午线是地球上的零度经线,是计算地球东西经度的起点,向东
向西各分180,它是为了确定地球经度和全球时刻而采用的标准参考子午线。
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180 ,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度数越来越大
的就是东经,越来越小的就是西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