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在集体中成长 第七课 共奏和谐乐章 第2课时 节奏与旋律
初中道德与法治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在集体中成长《第七课共奏和谐乐章--节奏与旋律》N002

活动四:寻找小群体 思考P69~70探究与分享:
①你是否生活在小群体中? ②你所在的小群体是怎样形成的? ③与小群体中的同伴交往后,你有怎样的变化?
【总结归纳】
“小群体”的形成
在集体生活中,一些志趣相投、个性相似,或者生 活背景类似的同学,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形成小群 体。
“小群体”的积极影响
(1)在小群体中,彼此相互接纳,相互欣赏,找 到自己的位置,体会到归属感和安全感。 (2)我们与同伴更容易相互理解、沟通,在与同 伴的交往中学习交往,在与同伴的互学共进中增 长才干。
【总结归纳】
面对这样的矛盾和冲突,我们需要“心怀一把尺 子”,不为成见所“扰”,不为人言所“惑”, 明辨是非,坚持正确的行为,坚持集体主义,反 对小团体主义。
1.荣获2016年“最美孝心少年”荣誉称号的向小康的妈妈患间歇 性精神分裂症,父亲在打零工。家中家务由小康负责,她还帮爸 爸照顾病情日益严重的妈妈。下列对此评价正确的有( C ) ①孝敬父母的人能赢得社会的认可 ②会排解自己在不同集体中的角色冲突 ③在排解角色冲突时,我们通常会考虑自己的兴趣爱好 ④认识自己扮演的角色,尽到自己应尽的责任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学习指导
1、不同的集体,不同的责任 2、如何正确处理个人节奏与集体旋律的 关系? 3、“小群体” 是如何形成的? 4、 “小群体”对个人有哪些积极影响? 5、什么是小团体主义?
请同学们认真预习课文并思考以上问题。
1、不同的集体,不同的责任
在不同的集体中,我们扮演不同 的__角__色_,承担不同的
活动三:解决冲突 思考P68探究与分享:
(1)上面的“我”有哪些角色和责任? (2)如果你遇到类似的情况,会怎么处理?
初中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在集体中成长》第七课《共奏和谐乐章》(判断题)1-40题

初中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在集体中成长》第七课《共奏和谐乐章》(判断题)1-40 题学校: 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判断题1.小团体主义往往将自身利益置于集体利益之上,因此,我们要反对小团体主义。
(判断对错)2.情境一:小丽说:“我的课外学习班和学校的文艺排练冲突了,我不能耽误学习,所以文艺排练就让其他的同学去就好了。
”判断:理由:3.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本质上是不同的。
( ___ )4.集体的力量来源于成员共同的愿景。
判断( _____ )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在不同的集体中,我们扮演的角色是相同的,承担的责任也是相同的。
6.亮亮性格豪爽,不拘小节,和班上几个顺眼的同学以哥们相称。
他们无视班级紀律,遇事不分青红皂白就大打出手。
判断:理由:7.小明在学校学生会负责检查纪律,不管班内纪律如何,每次他都给自己班打个高分。
这是维护集体利益的表现。
()8.德州某学校举办首届“校园艺术节”,班级推荐具有艺术特长的小明参加歌手大奖赛,他担心训练和比赛影响学习拒绝参加。
9.当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应坚持个人利益至上。
(_____ )10.当遇到班级、学校等不同集体之间有矛盾时,局部利益没必要服从整体利益。
11.生活在集体中,凡事都要与集体要求相一致12.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13.“我”与“我们”休戚相关,集体是“我们”的重要形态。
14.坚持集体主义,就不要关注个人利益。
15.我们在社会生活中往往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承担着不同的责任16.团结的集体必须有共同的目标、共同的行动、共同的精神。
17.坚持集体主义,就要放弃个人利益,反对只顾自己、不顾他人的极端个人主义。
18.临近期末考试,班主任王老师为了排解学生们的焦虑情绪,安排宣传委员小明出一期相关的黑板报,但是小明以作业太多为由推掉了这项工作。
初中道德与法治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在集体中成长《第七课共奏和谐乐章--单音与和声》N013

• 单1击.此制处定编集辑体母规版则文的本样原式因是什么? •2第.•集二第级体三级规则和个人意愿产生矛盾和冲 突的•原第因四级?
• 第五级
3.处理集体规则和个人意愿产生矛盾 和冲突的办法是什么?
4.理解让集体的和声更美的做法有哪 几点?。
新课探究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一 探究点一:个人意愿与集体等规章制度?
单1.击制定此集处体编规辑则母的原版因标题样式
在集体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意愿,集体又必 须有一些共同的规则。这些规则能够保证集体
• 单的击和此声更处动编听辑。母当版集文体本规则样与式我们的个人意愿
一• 致第,二并级且能够保障个人利益时,我们更乐于 积极•遵第守三和级维护。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这• 第种二集级体利益为实现个人利益奠定了现实基础。
• 第三级
同时,•它第承四级认个人利益的合理性,保障个人正 • 第五级
当利益的实现,保证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结 合与协调,促进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在辩证统 一中不断发展。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单2击.集此体规处则编与辑个人母意版愿发标生题冲样突的式
原因及解决办法
• 单原击因此:处我编们辑有母时版会文感本受样到式集体规则与我们 •的第某二些级个性化需要之间存在矛盾甚至冲突。 这可• 第能三基级于一方有不正当或不合理的要求, 也可能• 是第四个级人和集体的需要不同。
• 第五级
单解击决此办法处:面编对辑冲突母,版我们标通常题会样让个式人意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 第二级
• 第三级
• 第四级 • 第五级
班级安排 的座位的问题
统编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课件第三单元·第七课共奏和谐乐章

【易错点拨】 1.生活在集体中,凡事都要与集体要求相一致。 【点拨】在集体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意愿,集体 又必须有一些共同的规则。这些规则能够保证集体 的和声更动听。当集体规则与我们的个人意愿一致, 并能够保障个人利益时,我们更乐于积极遵守和维 护。我们有时会感受到集体规则与我们的某些个性 化需要之间存在矛盾甚至冲突,这可能基于一方有 不正当或不合理的要求,也可能是个人和集体的需 要不同,面对冲突,我们通常会让个人意愿服从集 体的共同要求。因此,上述观点是错误的。
2.“校服,想说爱你不容易!”我们在面对右下图 这一现象时应该有的做法或态度是( C ) ①理解学校要求的合理性 ②自觉服从学校的统一 要求 ③坚A己见,穿漂亮衣服上学 ④凑合着穿 ,在校服上涂鸦改造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如果把个人比做单音,集体比作和声,为了让和声 更美,我们需要认识到( D ) ①集体利益必须服从个人利益 ②集体利益的实现是 实现个人利益的有力保障 ③集体利益能将所有个人 利益全部涵盖其中 ④集体利益实现得越多,内容越 丰富,个人利益实现也就越充分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4.闻名世界的音乐指挥家卡拉扬说:“交响乐团要有 ‘团队音’,各自的乐音要顾及整体,不能成为干扰 别人的杂音。”这说明(C ) A.在集体中不能有自己的突出表现 B.在集体中不能有个人见解 C.在集体中应同心协力、团结奋斗 D.在集体中只能有一个声音
5.下列同学关于个人和集体的说法或做法中,你 认为正确的是( C) A.同学丁在学习上勤奋刻苦,但很少关心班级的 事务 B.同学丙学习成绩优秀,但很少参与集体组织的 活动 C.同学乙说:“集体与个人发生冲突可能是因为 一方有不合理的要求。” D.同学甲说:“个人离不开集体,集体也离不开 个人,个人与集体没有什么区别。”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三单元在集体中成长第七课共奏和谐乐章7.1单音与和声教案新人教版

- 为课堂学习奠定基础,让学生对课程内容有初步了解。
-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预习习惯。
2. 课中强化技能
教师活动:
-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关于交响乐团的短视频,引出“单音与和声”的概念,激发兴趣。
- 讲解知识点:详细讲解个体与集体和谐关系的重要性,举例说明如何在实际生活中维护和谐。
- 组织课堂活动:设计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预习成果,进行角色扮演,模拟集体生活中的冲突与解决。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 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自主完成作业和拓展学习。
- 反思总结法:引导学生通过反思,促进自我提升。
作用与目的:
- 巩固学生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和技能。
- 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他们的思考能力。
- 培养学生的自我反思和自我管理能力。
六、学生学习效果
1. 知识与技能:
- 学生理解了个体与集体和谐关系的重要性,认识到在集体中成长的意义。
八、教学反思
在本次教学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单音与和声”的寓意,它不仅代表了个体与集体的和谐,也反映了教学中师生互动的重要性。我尝试了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讨论、案例分析等,旨在让学生更全面地理解个体与集体的关系,以及如何在集体中成长。同时,我也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提高沟通协作能力。
- 实践活动法:通过角色扮演等活动,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
-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作用与目的:
- 加深学生对个体与集体和谐关系的理解。
- 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增强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 课后拓展应用
教师活动:
部编人教版七下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在集体中成长第七课共奏和谐乐章第2框节奏与旋律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七下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在集体中成长第七课共奏和谐乐章第2框节奏与旋律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在集体中成长”的主题是让学生认识到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学会在集体中生活和发展。
第七课“共奏和谐乐章”的主题是让学生理解集体中个人角色的变化,学会在集体中与他人合作、共同进步。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集体生活经验,对集体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集体中个人角色的变化、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三. 教学目标1.理解在集体中个人角色的变化,认识到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2.学会在集体中与他人合作,共同进步。
3.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学会在集体中与他人合作。
2.难点: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各种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和理解集体中个人角色的变化。
2.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集体中个人角色的变化和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和情境材料。
2.准备投影仪和教学课件。
3.准备小组讨论记录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集体中个人角色的变化,引导学生思考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2.呈现(10分钟)呈现典型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个人角色的变化和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结合自身经验,谈谈在集体中个人角色的变化和如何与他人合作。
每组选取一名代表进行分享。
4.巩固(5分钟)总结学生在讨论中的收获,强调在集体中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
5.拓展(5分钟)让学生思考如何在集体中发挥自己的优势,为集体作出贡献。
6.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以及在集体中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一道思考题:结合本节课的内容,谈谈你在集体中的角色和如何与他人合作。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三单元在集体中成长第七课共奏和谐乐章7.2节奏与旋律教案新人教版

- 解答疑问:针对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疑问,进行及时解答和指导。例如,针对学生对集体节奏的疑惑,提供清晰的解释和例子。
学生活动:
- 听讲并思考: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例如,听讲解集体节奏的概念,并思考如何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 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例如,通过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独立思考。
- 信息技术手段:利用在线平台、微信群等,实现预习资源的共享和监控。例如,通过在线平台发布预习任务和收集学生的预习成果。
- 作用与目的:帮助学生提前了解集体节奏和个人节奏的关系,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同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3. 简洁明了,突出重点:板书采用简洁的文字和图表,突出重点知识点。例如,使用图表展示个人与集体的相互作用,使用关键词突出集体节奏的概念。
4. 准确精炼,概括性强:板书准确地概括了本节课的主要内容,便于学生进行复习和总结。例如,使用简洁的语言描述集体节奏的概念,使用精炼的句子表达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5. 艺术性和趣味性:板书设计具有一定的艺术性和趣味性,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例如,使用色彩丰富的图表和图片,增加板书的吸引力;使用幽默的语言和生动的案例,增加板书的趣味性。
难点三: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学生可能在实际操作中难以克服个人主义倾向,真正投入到集体合作中,表现出对集体荣誉的关注和贡献。
难点四: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学生可能难以将所学的关于集体和谐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
部编人教版七下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在集体中成长第七课共奏和谐乐章第1框单音与和声说课稿

部编人教版七下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在集体中成长第七课共奏和谐乐章第1框单音与和声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是我国初中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法治观念。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在集体中成长”是该课程的一个重要内容。
本单元通过一系列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理解个人与集体的关系,认识到集体对于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第七课“共奏和谐乐章”是本单元的第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集体中个体与集体的和谐共处。
本课通过“单音与和声”的比喻,引导学生理解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认识到在集体中,每个成员都需要为集体的和谐发展做出贡献。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开始逐渐形成自己的价值观。
他们对集体生活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缺乏深入的分析和思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的实例出发,深入分析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从而增强他们的道德素养和法治观念。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个人与集体的关系,认识到在集体中和谐共处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尊重他人,关心集体,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个人与集体的关系,认识到在集体中和谐共处的重要性。
2.难点: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的实例出发,深入分析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从而增强他们的道德素养和法治观念。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情景模拟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他们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素材等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2.案例分析:分组讨论案例,让学生分析个人与集体的和谐共处的重要性。
3.小组讨论: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讨论如何在集体中和谐共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课共奏和谐乐章
第2课时节奏与旋律
1 教学分析
教学重点:怎样处理不同集体中的多重责任。
教学难点:怎样认识集体中的小群体与集体的关系。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出示活动内容)
列出你在不同集体中扮演的角色,数数有多少种。
提示:社会、家庭、学校、班级……
教师总结:通过刚才的列举,我们发现,每个人在不同的集体中都扮演不同的角色,正如每种节奏在不同的音乐中都有应用,只有在节奏与音乐的旋律协调时,声音才能悦耳。
同理,我们身处不同的集体中,但我们每个人又都有自己的节奏,那么怎样让个人的节奏与集体的节奏和成优美悦耳的旋律呢?这节课我们就来探讨“节奏与旋律”的问题。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我在多个集体中
活动一:情景探究
(多媒体链接展示材料)
情景一:小倩两周前给校长写了封信,在信中,她结合自己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学校工作的建议,她的做法得到了校长的肯定,却遭到了一些同学的讥讽,有人甚至认为她“出卖”了班集体。
想一想:
(1)小倩这是“出卖”班集体吗?你怎么看待小倩的做法?
提示:不是,她这样做是为了学校的发展,学校的发展也会带动班级的发展,所以不是出卖班集体。
情景二:小鑫随手乱扔垃圾,被学校值日生“逮”个正着,她“灵机一动”,故意报错自己的班级,没有扣她们班的积分,有同学说:“小鑫真棒!维护了我们班的荣誉!”
(2)小鑫的做法是维护班级荣誉吗?你怎样看待小鑫的做法?
提示:不是,班级荣誉应该通过正当方式赢得,小鑫的将自己的过错推给了别的班,是道德错误,虽然没有扣自己班级的积分,却不利于自身发展和学校发展。
特别强调:集体不止包括班集体,还有学校、社会等集体,我们在不同的集体中都有自
己的责任。
活动二:我来帮帮他
(阅读课本68页探究与分享)
想一想:
(1)材料中“我”都在哪些集体中?扮演什么角色?
提示:集体:足球队、班级。
角色:足球队员、学生。
(2)面对这样的冲突,“我”该怎么做?
提示:尽量兼顾,实在难以兼顾的情况下,有所取舍,衡量紧迫程度与重要性,从大局着眼。
教师讲述:如何认识自己的节奏与集体的旋律之间的冲突?
个人节奏有时会与集体节奏有冲突,这时应树立大局意识,从大局着眼,在解决不同角色的集体冲突中学会怎样过集体生活,处理个人节奏与集体节奏的关系。
目标导学二:集体中的小群体
活动三:探究分享
在集体中,尤其是班集体中,常常有几个关系比较好的同学会形成一个小群体。
(1)你身边有这样的小群体吗?(有)
(2)你觉得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小群体现象?
提示:性格相似、志趣相投、家庭背景相似、在一起玩得开心。
活动四:情景剧
(1)分组讨论两分钟。
(2)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演出你身边的小群体平时的生活片段。
(两分钟)
教师预想:积极向上的小群体;沾染歪风邪气的小群体。
(3)请你任选一组展示的小群体生活片段给出评价。
(4)你怎样看待集体中的小群体现象?
提示:小群体的出现是正常现象,积极向上的小群体能够给人安全感和归属感,有利于个人成长,也能融入班集体节奏中,有利于班级的建设与发展。
但有些小群体沾染上江湖义气,将个人利益凌驾于群体利益之上,形成极端个人主义与小团体主义,对自身成长和班级建设都有很大危害。
活动五:阅读课本70页探究与分享
(1)如果你在集体生活中遇到这样的事情,你会怎样想,又会怎样做?
提示:明辨是非,有自己的价值判断,坚持正确的做法,反对小团体主义。
活动六:(多媒体出示以下图片)
思考:你怎样理解这句话?
提示:君子可以与他周围的人保持和谐融洽的关系,但他对待任何事情都必须经过自己大脑的独立思考,从来不愿人云亦云,盲目附和;但小人则没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只求与别人完全一致,而不讲求原则,但他却与别人不能保持融洽友好的关系。
(阅读课本71页“相关链接”材料)
教师总结:面对小团体与集体的冲突,我们心中应有明确的是非观念,不为成见所“扰”,不为人言所“惑”,即使是在小团体中,也应有自己独立的思考与判断,坚持正确的行为,不止在班集体中如此,在社会中也是如此,国家与社会也是我们的集体。
三、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个人节奏与集体节奏会有不一致的时候,在面对不同集体的多重责任时,会出现角色冲突现象,我们应有大局观念,懂得如何取舍;同时也认识到集体中存在的小群体现象有其合理性,但也常常会发展成极端利己的小团体主义,对此,我们心中应时刻有自己的是非观念,在小团体中,也应有自己独立的思考与判断,坚持正确的行为。
不止在班集体中如此,在社会中也是如此,国家与社会也是我们的集体。
从宏观上来讲,这种个人与集体达成的“和谐”,对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重大意义,对国家与社会的和谐也有着密切关系。
3 板书设计
4 教学反思
本节内容贴近生活,但由于学生处于青春期,且对于集体的认知不够全面,对于说教形式的教学方式就很难接受,因此在教学中必须采用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循循善诱,引导其自己分析出个人节奏与集体节奏的关系,并探究怎样处理其中的角色冲突,以及群体中的小群体与集体的冲突。
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列举材料、情景剧、案例分析等形式特点,用多种形式的设计创设教学情境,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同时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思考、讨论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