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克次氏体及衣原体
立克次氏体

⑤ 以二等分裂方式进行繁殖; ⑥ 对四环素、青霉素等抗生素敏感; ⑦ 有不够完整的产能代谢途径,大多只能利用谷氨酸产 能而不能利用葡萄糖产能; ⑧ 一般可用鸡胚、敏感动物或合适的组织培养物来培养 立克次氏体; ⑨ 对热敏感,一般在56℃以上经30min即可杀死。
三、衣原体(Chlamydia)
是一类在真核细胞内营专性寄生的小型革兰氏阴性 原核生物。
1907年,两个捷克学者在患沙眼的人结膜细胞内发现了包 涵体,当时他们误认为它由“支原虫”引起。后来,许多学 者认为在沙眼包涵体内不存在“衣原虫”,而是“大型病毒 ”的集落。
1956年,我国著名微生物学家汤飞凡及其助手张晓楼等人 在国际上首次分离到沙眼的病原体。直至60年代,由于它们 具有滤过性、专性细胞内寄生和能形成包涵体,因此,这类 沙眼病原体仍被称作“大型病毒”或“巴德松体”。
1970年,在美国波士顿召开的沙眼及有关疾病的国际会议 上,才正式把这类病原微生物称作衣原体。
汤非凡教授 1897-1958
1956年,汤飞凡教授等 自沙眼中分离到病原体后才
逐步证明衣原体是一类特殊
的具细胞结构的生物。
沙眼
眼---眼,眼---手---眼:
沙眼亚种A、B、Ba和C血清型
感染眼结膜上皮细胞→增殖,包涵体 →局部炎症→早期流泪、有粘液脓性 分泌物、结膜充血及滤泡增生→后期 结膜瘢痕、眼睑内翻、倒睫以及角膜 血管翳引起的角膜损害→影响视力或
4)菌落微小,呈典型的“油煎荷包蛋”形状;
5)以二分裂和出芽方式繁殖 6)可进行人工培养,但营养要求苛刻(酵母膏、血清、 甾醇等营养丰富的培养基)。 7)多数能以糖类作能源,在有氧或无氧条件下进行氧化 型或发酵型产能代谢。
细菌 支原体 立克次氏体 衣原体 病毒的比较

细菌、支原体、立克次氏体、衣原体、病毒的比较特 征细 菌支 原 体立克次氏体衣 原 体
细胞结构有有有有
直径(μm)0.5-0.20.2-0.250.2-0.50.2-0.3
可见性光学显微镜光镜勉强可见光学显微镜光镜勉强可见
过滤性不能过滤能过滤不能过滤能过滤
革兰氏染色阳性或阴性阴性阴性阴性
细胞壁有坚韧的细胞壁缺与细菌相似与细菌相似
繁殖方式二均分裂二均分裂二均分裂二均分裂
培养方法人工培养基人工培养基宿主细胞宿主细胞
核酸种类DNA和RNA DNA和RNA DNA和RNA DNA和RNA
核糖体有有有有
大分子合成能力有有进行进行
产生ATP系统有有有无
增殖过程中结构的完整性保持保持保持保持
入侵方式多样直接昆虫媒介不清楚
对抗生素敏感敏感(青霉素例外)敏感敏感
对干扰素某些菌敏感不敏感有的敏感有的敏感
氧化谷氨酰胺的能力有有有无
毒的比较
病 毒
无
<0.25
电子显微镜
能过滤
无
无细胞结构
复制
宿主细胞
DNA或RNA
无
只利用宿主机器
无
失去
决定宿主细胞性质
不敏感
敏感
无。
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

预防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感染的措施
注意个人卫生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戴口罩 等。
避免接触感染源
避免接触感染者的呼吸道分泌物、血液等。
提高免疫力
加强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增强对病原体 的抵抗力。
接种疫苗
对于易感人群,可以考虑接种相应的疫苗以 预防感染。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 体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CONTENTS
• 支原体 • 衣原体 • 立克次体 • 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的诊断与
治疗
01
支原体
支原体的定义
支原体(Mycoplasma):是一 种常见的微生物,它们没有细胞 壁,只有一个细胞膜包裹着细胞
质。
支原体属于细菌界,但与传统的 细菌有所不同,它们缺乏染色体 ,因此不能合成许多必要的营养
肺炎支原体感染
主要引起肺炎,症状包括发热、咳嗽 、乏力、胸痛等。
其他支原体感染
可引起尿道炎、子宫颈炎、输卵管炎 等症状。02Βιβλιοθήκη 衣原体衣原体的定义
衣原体是一种常见的微生物, 属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微生物 ,具有自我复制的能力。
它通常寄生在人类和动物体内 ,通过性接触、呼吸道飞沫等 途径传播。
衣原体对人类和动物健康产生 严重影响,可引起一系列感染 和疾病。
恙虫病立克次体引起恙虫病。
鼠疫立克次体引起鼠疫。
立克次体的感染症状
立克次体感染的症状通常包括发热、 头痛、寒战、肌肉疼痛、关节疼痛、 淋巴结肿大等。
不同种类的立克次体感染可引起不同 的症状,如流行性斑疹伤寒可导致高 热、头痛、皮疹、肌肉疼痛等症状; 地方性斑疹伤寒可引起低热、头痛、 皮疹等症状;恙虫病可导致高热、皮 疹、淋巴结肿大等症状;鼠疫可引起 高热、咳嗽、出血等症状。
病毒、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细菌、真菌、原虫的联系和区别

病毒、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细菌、真菌、原虫的联系和区别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繁殖,只能在细胞中复制)支原体(原核细胞,无细胞壁,对青霉素等效用于细胞壁的抗生素不灵活,肺炎支原体和解脲脲原体)衣原体(有细胞壁,细胞内寄生,可经过议定除菌滤器,沙眼衣原体和肺炎衣原体,包涵体,抗生素有效)立克次体(立克次体的酶系统不美满,是以不能自力糊口生涯,必须在活细胞内寄生滋生)细菌(有细胞器的。
可以繁殖。
分裂增生是依靠自己的细胞结构以二分裂的方式进行无性繁殖)放线菌:真菌(真核细胞型微生物)螺旋体(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原虫(单细胞原生动物、单细胞真核动物)蠕虫病毒和细菌的区别1、细菌:原核生物的一种,主要特点是没有核膜,其遗传物质分散在细胞质内一个相对固定的区域内,称为核区。
细菌的外边包裹着一层细胞壁,一般为多糖聚合而成。
细菌是单细胞生物他是有细胞器的分裂增生是依靠自己的细胞结构抗生素通常是毁坏细菌的细胞结构来杀死细菌的2、病毒:无完整细胞结构,含单一核酸(DNA或RNA)型;构造很简单,外面是一层蛋白质,称为病毒外壳。
蛋白质外壳内部包裹着病毒的遗传物质,可以是DNA,也可以是RNA。
病毒自己不能完成新陈代谢,也不能完成繁殖,需要寄生在其它细胞内完成。
病毒寄生在活细胞中,掠夺别人的营养生存,危害大,如爱滋病毒,生存在人体免疫细胞,破坏人体自身保护。
而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所以很难被抗生素杀死。
小结:细菌是单细胞生物,病毒不具有完整的细胞结构!细菌可以繁殖,而病毒不能繁殖,只能通过细胞复制抗生素主要作用于细菌的细胞壁,脂多糖等,病毒没有这些结构的。
只能杀灭细菌。
比方说青霉素,能破坏细菌细胞壁上的多糖,使细菌的表面暴露,失去了应有的保护作用,细菌也就不能生存了。
病毒外部是蛋白质,抗生素对它们是没有作用的。
干扰素可以干扰病毒DNA或RNA的复制,使病毒的数量不再增加,然后依靠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清除剩下的病毒。
细菌和真菌、病毒的区别细菌:是属于原核型细胞的一种单胞生物,形体微小,结构简单,无成形细胞核、也无核仁和核膜,除核蛋白体外无其他细胞器;广义的细菌即为原核生物是指一大类细胞核无核膜包裹,只存在称作拟核区(nuclear region)(或拟核)的裸露DNA的原始单细胞生物,细菌是微小的单细胞植物,在高倍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下才能够观察清楚。
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氏体

第十九章 立克次体(rickettsia)
重点内容
立克次体的概念、形态、染色及其培养 特性;
普氏立克次体、斑疹伤寒立克次体、恙 虫病东方体的传染源、传播媒介、所致 疾病及防治原则。
遗传 在遗传上与细菌无关 在遗传上与细菌相关
培养
需加胆固醇
一般不需要胆固醇
两者相同点?
支原体与细菌L型的相同点
−缺乏细胞壁,形态多样,能通过滤菌 器。 −固体培养—菌落呈荷包蛋样或颗粒状。 −临床表现相似—间质性肺炎、泌尿生 殖道感染、不育等
二、致病性
名称
肺炎支原体
人型支原体 生殖器支原体 穿透支原体 解脲脲原体
临床以咳嗽、发热、头痛、咽痛和肌 肉痛为主,可并发支气管肺炎、皮疹、 心血管和神经系统症状。
2、解脲脲原体: (1)经性接触,引起非淋菌性尿道炎。 (2)经胎盘传染给胎儿,引起早产、 死胎和新生儿呼吸道感染。 (3)与不孕症有关
三、免疫性
固有免疫 适应性免疫
•体液免疫: 抗膜蛋白的抗体包括IgM、IgG和SIgA。
致病类别
➢ 肺炎支原体(M.pneumoniae) ➢ 人型支原体 (M.hominis) ➢ 生殖器支原体 (M.genitalium) ➢ 穿透支原体 (M.penetraus) ➢ 溶脲脲原体 (U.urealyticum)
一、生物学性状
1、形态、结构: 形态:呈多形性 可通过细菌滤器(最小,0.2~0.3μm ) 无细胞壁,细胞膜含胆固醇较多 繁殖方式:二分裂,出芽等 特殊结构:荚膜,顶端结构 染色方法:姬姆萨(Giemsa )染色-淡紫色 G-
课件:立克次氏体及衣原体(2011)

分类
分类(2科) 立克次体科 (3属)
立克次体属:斑疹伤寒群
斑疹伤寒立克次体 普氏立克次体
斑点热群 洛基山斑点热 东方体属:恙虫病立克次体
鱼立克次体属 :
乏质体科
分类
乏质体科
柯克斯体属 Q热 乏质体属 新立克次体属 可厥体属 艾立希体属 沃巴克体属 埃及小体属
所致疾病
立克次体病
➢ 斑疹伤寒 ➢ 洛基山斑点热 ➢ Q热 ➢ 恙虫病
培养
1、鸡胚培养(卵黄囊接种): 5-9日龄 卵黄膜细胞内繁殖
2、细胞培养 很多细胞都能支持其生长。如节肢动物,
鸡胚、冷血动物(龟、蛇)及哺乳动物。 能引起培养细胞的病变,形成空斑。
治疗
首选药物:氯霉素、四环素等。
第二节 衣原体
2 专性细胞内寄生。一般不能在人工培 养基上生长繁殖,采用动物接种、鸡胚 卵黄囊接种或细胞培养增殖
3 含DNA和RNA,不能通过细菌滤器 (除贝氏柯克斯体外)
介于细菌与病毒之间
4 以嗜血节肢动物为必要或主要媒介体。 虱、蚤、蜱、螨等可感染,但不发病。 在肠上皮细胞内发育,通过节肢动物的 叮咬或其粪便污染伤口,导致人及动物 感染。多在网状内皮系统、血管内皮系 统或血液寄生。
第十八章 立克次体及衣原体
概述
专性细胞内寄生的原核微生物。 结构及繁殖方式与细菌类似,生长要
求类似病毒。 立克次体主要寄生于节肢动物。 衣原体具有独特的发育周期。
第一节 立克次体
生物学特性 1 细胞呈多形态,可呈杆 状或球杆状等,偶尔呈丝 状,无鞭毛或荚膜。 姬姆萨染色呈紫红色,有 两极浓染的倾向。
原体 网状体
立克次氏体及衣原体

西南民族大学
西南民族大学
西南民族大学
鹦鹉衣原体(Gimenez染色) 鹦鹉衣原体(姬姆沙染色)
西南民族大学
沙眼衣原体(姬姆沙染色)
西南民族大学
衣原体
西南民族大学
电镜下的衣原体
西南民族大学
谢谢大家!
由于某些变形杆菌菌株 (OXl9、OXK、OX2等) 可与某些立克次体多糖抗原的抗体发生交叉反 应,故在医学上,常用这些变形杆菌菌株制成 凝集抗原,用凝集试验检查人类的某些立克次 体病。这种凝集试验称为魏-裴二氏反应 (Weil-Felix reaction)。
西南民族大学
第二节 衣原体
衣原体是一类具有滤过性、严格细胞内寄生,并 经独特发育周期以二等分裂繁殖和形成包涵革兰 氏阴性原核细胞型微生物。能引起人和家畜的衣 原体病。曾被认为是一种 "大型病毒",定这类 微生物与立克次体很相似,在许多特性上与病毒 截然不同。因此,衣原体是一类介于次体与病毒 之间的微体物。
西南民族大学
微生物学诊断
病原检查 将所采病料制成血片或组织抹片,经适 当方法染色后镜检。若应用荧光抗体法检查,则 更为确切。或将病料处理后接种于鸡胚卵黄囊内 或适宜的易感动物,培养出立克次体后,再用荧 光抗体技术,血清中和试验或补体结合试验等法 进行鉴定。
西南民族大学
抗体检查 可用已知抗原作凝集试验、补体结 合试验或中和试验,以证实患病动物血清中的 相应抗体,从而诊断该病。中和试验可用豚鼠 或鸡胚进行。
西南民族大学
立克次氏体
西南民族大学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衣原体Chlamydia pneumoniae 梨子形的原体(EBs), 左、吸附在巨噬细胞表面,右、进入细胞内部的原体, 图片来自/2019/ v7/e/hahn/figures.htm
衣原体,立克次体

2019/11/7
固相 抗小鼠IgG抗体 固相 抗衣原体抗体
胶体金标记抗衣原体脂多糖单
克隆抗体(小鼠IgG)
b.免疫荧光检查
2019/11/7
2. 分离培养
接种鸡胚卵黄囊或传代细胞,用直接免疫荧光法 或酶联免疫法检测。
(1)细胞培养
将 标 本 拭 子 , 用 含 抗 生 素 处 理 后 接 种 于 McCoy 、 Hela-229细胞等。置5%CO2下培养。初代分离培养7296h后传代或盲传。有症状病人90%标本第1代即可见 包涵体,而无症状病人需传代后才得到阳性。敏感性 为80%-90%,特异性100%,是目前确诊最可靠的方 法,而且是评价实验室诊断法的标准。
衣原体目 衣原体科 衣原体属 沙眼衣原体 肺炎嗜衣原体 鹦鹉热嗜衣原体 兽类衣原体
2019/11/7
按分子生物学特性的分类法:
(以16S和23S的rRNA基因序列进行分类基础) 衣原体目可分为1~4个科。
第1科(衣原体科):分为2个属9个种。 第2科(Simkaniaccae ):只有2株一种。 第3科(副衣原体科):新种为棘阿米巴副衣原体。 第4科(未定名):WSU86-1044株。
2019/11/7
生物学性状
1.发育周期与形态染色
在宿主细胞内生长繁殖,具有独特的发育周期。
原体:小而致密, Giemsa 染色呈紫色,呈圆形或椭
圆形,有感染性。
始体(网状体):大而疏松,Giemsa染色呈蓝色,
无感染性,二分裂增繁殖,为繁殖型。
2019/11/7
具有感染性的原体通过 胞饮作用进入宿主细胞
衣原体
Chlamydia
2019/11/7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左、吸附在巨噬细胞表面,右、进入细胞内部的原体,
图片来自/2002/ v7/e/hahn/figures.htm
编辑ppt
西南民族大5学
编辑ppt
西南民族大6学
4·专性细胞内寄生,立克次体虽然有一些 酶系统,但不够完整,大多数只能利用谷 氨酸产能而不能利用葡萄糖产能。因此, 立克次体在真核细胞内营专性寄生 (除个 别外),并依赖于宿主细胞提供ATP、辅酶I 和辅酶A等才能生长并以二等分裂方式繁殖。 除罗沙利马体外,均才能在人工培养基上 生长繁殖。
编辑ppt
西南民族大9学
7·主要寄生于上述节肢动物的肠壁上皮细 胞中,兼或能进入它们的唾液腺或生殖道 内。人畜主要经这些节肢动物的叮咬或其 粪便污染伤口而感染立克次体。
编辑ppt
西南民族大10学
人和动物感染立克次体后,可产生特异性体液免 疫和细胞免疫。前者可中和立克次体的毒性物质, 但同时也能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从而加重晚期 立克次体病。细胞免疫一方面可使机体产生迟发 型变态反应,另一方面致敏淋巴细胞所产生的淋 巴因子可抵御疾病发生和发展。
衣原体是一类具有滤过性、严格细胞内寄生,并 经独特发育周期以二等分裂繁殖和形成包涵革兰 氏阴性原核细胞型微生物。能引起人和家畜的衣 原体病。曾被认为是一种 "大型病毒",定这类 微生物与立克次体很相似,在许多特性上与病毒 截然不同。因此,衣原体是一类介于次体与病毒 之间的微体物。
可引起沙眼等、鹦鹉热衣原体引起肺炎、关节炎、 流产等。
编辑ppt
西南民族大2学
生物学特性
立克次体一般具有以下一些共同特性:
l·细胞多形,可呈球形、球杆形、杆形,甚至 哑铃形或丝状等,但主要是球杆状。
2· 大 小 介 于 细 菌 和 病 毒 之 间 , 球 状 菌 直 径 0.2 ~ 0.7um , 杆状菌大小 0.3 ~0.6um×0.8 ~ 2um。除贝氏柯克斯体外,均不能通过细菌滤器。
第十六章 立克次氏体及衣原体
岳华
编辑ppt
1
第一节 立克次体
立克次体是一类依赖于宿主细胞和专性细 胞内寄生的小型革兰氏阴性原核单细胞微生物。 为纪念发现落基山斑点热病原体的美国医生 H·T·Ricketts而命名。此类微生物引起人和 动物立克次体病 (如Q热、斑疹伤寒、悉虫病 等)的病原体。它在形态结构和繁殖方式等特 性上与细菌相似,而在生长要求上又酷似病毒, 是一类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微生物。立克次 体一般具有以下一些共同的特性。
3·有类似于革兰氏阴性细菌的细胞壁结构和化 学组成,胞壁中含肽聚糖、脂多糖和蛋白质, 胞浆内有DNA、RNA及核蛋白体。革兰氏染色阴 性,姬姆萨染色呈紫或蓝色,马基维洛,法染 成红色。
编辑ppt
西南民族大3学Chlamydia pneumoniae 梨子形的原体(EBs),
编辑ppt
西南民族大7学
常用动物接种、鸡胚卵黄囊接种以及细胞培 养等法培养立克次体。
5·对理化因素抵抗力不强,尤对热敏感, 一般在56℃,30min即被灭活。对一些广谱 抗针素(如氯霉素、金霉素)敏感,但磺胺 药不敏感且反有促进立克次体生长作用, 不能用于治疗。
编辑ppt
西南民族大8学
6·致人畜疾病的立克次体,多寄生于网 状内皮系统、血管内度细胞或红细胞, 并常天然寄生在虱、蚤、蜱、螨等节肢 动物体内,或为其寄生宿主,或为贮存 宿主,或同时为许多立克次付病的重要 的或必要的传播媒介。
编辑ppt
西南民族大14学
编辑ppt
西南民族大15学
编辑ppt
西南民族大16学
鹦鹉衣原体(Gimenez染色) 鹦鹉衣原体(姬姆沙染色)
编辑ppt
西南民族大17学
沙眼衣原体(姬姆沙染色)
编辑ppt
西南民族大18学
衣原体
编辑ppt
西南民族大19学
电镜下的衣原体
编辑ppt
西南民族大20学
编辑ppt
西南民族大11学
微生物学诊断
病原检查 将所采病料制成血片或组织抹片,经适 当方法染色后镜检。若应用荧光抗体法检查,则
更为确切。或将病料处理后接种于鸡胚卵黄囊内
或适宜的易感动物,培养出立克次体后,再用荧
光抗体技术,血清中和试验或补体结合试验等法
进行鉴定。
编辑ppt
西南民族大12学
抗体检查 可用已知抗原作凝集试验、补体结 合试验或中和试验,以证实患病动物血清中的 相应抗体,从而诊断该病。中和试验可用豚鼠 或鸡胚进行。
由于某些变形杆菌菌株 (OXl9、OXK、OX2等) 可与某些立克次体多糖抗原的抗体发生交叉反 应,故在医学上,常用这些变形杆菌菌株制成 凝集抗原,用凝集试验检查人类的某些立克次 体病。这种凝集试验称为魏-裴二氏反应 (Weil-Felix reaction)。
编辑ppt
西南民族大13学
第二节 衣原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