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引语改为间接引语
改直接引语为间接引语

改直接引语为间接引语1.小红军对陈赓说,他还要等他的同伴呢。
2.老师对我说,他教我怎么写。
3.雨来摇摇头说,他在屋里什么也没看见。
4.李楠小声告诉我,他家在少年宫附近。
5.小姑娘说,她要去北京,她要去看看北京的名胜古迹。
6.老师对王芳说,学校让她明天出席区小学生座谈会。
7.罗蒙诺索夫摇摇头对爸爸说,他也要一本书!8. 雷锋对大嫂说,他送她一程吧!9.小鸟对青蛙说,朋友,不信请它跳出井口看一看!10.有外国报纸说,能在南口以北修筑铁路的中国工程师还没有出世呢!11.老师说,他今天放学之前必须完成作业。
12.楚王听了,只好赔不是,说,他原来想取笑大夫,没想到反让大夫取笑了。
13.楚王瞅了他一眼,冷笑一声说,难道齐国没有人了吗?14.他惊讶地说,原来是我!15.妈妈对我说,我今天晚上不能看电视。
16.爸爸说,今天晚上我和妈妈先吃饭,他有事。
17.一个同学对我说,借他一只笔。
18.外婆问我,我在干什么?19.老师解释说,梦里飞行,说明我们是在长身体呀。
20. 老汉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他还是个党员吗?(7)把句子该为“被”字句。
1、秦王被蔺相如击败了。
2、廉颇被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的言行感动了。
2、十万支箭被诸葛亮借来了。
3、那只凶猛的大虫终于被武松打死了。
4、从破船上搬下来的食物很快就被他把吃光了。
5、我们被刘胡兰的动人事迹深深感动。
6、一只飞燕被马的后蹄踏着。
(8)把句子该为“把”字句。
1、武松赶紧把哨棒丢在一边。
2、每天,同学们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
3、小华把数学课本拿走了。
4、蔺相如把秦王击败了。
5、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的言行把廉颇感动了。
(9)把肯定句该为双重否定句1、作为一名少先队员,不得不讲一点文明.2、这次活动的经过你不得不清楚.3、我们不得不参加集体活动.4、这本书太有价值了,你不得不看.5、这不可能不是伟大的奇观。
6、你不得不知道这件事。
改直接引语为间接引语

1、赵王告诉蔺相如说:“你要带着宝玉到秦国。
”2、刘萍告诉老师:“这次的中队会由我来主持。
”3、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4、她深有感触地说:“我小时侯总是羞羞答答的。
”5、外公对小英说:“我告诉你,这是中国最有名的花。
6、王宁说:"我要像李永勤那样关心集体。
"7、爸爸对我说:"我希望你学中文,将来到中国留学。
"8、小雪说,她和爸妈明天回老家。
9、老师问我:"你今天怎么这么高兴?"10、孩子对父亲说:"妈妈出去买菜了。
"11、孩子们说:"我们的作业都是自己完成的"12、小明对妈妈说:“我现在就想要你的钢笔。
”13、他问小刚:“我的讲义,你能抄下来吗?”14、王红说:“我的书被我的弟弟拿去了。
”15、他凑到我耳边轻轻地问:"记者,你见过电灯吗?"16、妈妈对我说:"我今天晚上要加班,你自己烧晚饭吃吧。
"17、老师意味深长地对我说:"你这个缺点一定要改正,不然我就太失望了!"18、小明对小刚说:"小刚,你回去对我妈妈说,我今天要排练节目,不回家了。
" 19、李老师兴奋地说:"我们班战胜了四(1)班,获得了冠军。
"20、团长斩钉截铁地说:"我们一定要夺下阵地,我们不能让敌人的诡计得逞。
"21、小猴子兴奋地说:"妈妈,你怎么说我捞不到月亮我捞到了!"22、小明对小江说:"我已经把书还给你了。
"23、王老师对我说:"你到我办公室里来。
"24、妈妈对我说:"等你测试完回来,陪我去书城买些教学用书。
"25、王老师对小华说:"我把你的书包缝好了。
"26、王明语重心长地说:"对于这样的困难,谁能置之不理呢"27、贝多芬说:"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
改直接引语为间接引语

一、改直接引语为间接引语。
1、赵王告诉蔺相如说:“你要带着宝玉到秦国。
”
2、刘萍告诉老师:“这次的中队会由我来主持。
”
3、武松道:“这可奇怪了!你如何不肯卖酒给我吃?”
4、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
5、她深有感触地说:“我小时侯总是羞羞答答的。
”
6、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不如他。
”
7、山姆握着珊迪的手说:“我会永远照顾你的。
”
8、张林告诉我:“要是星期日下雨,我们就不去看电影。
”
9、王宁说:“你要像李涌那样关心集体。
”
10、小红军对陈庚说:“我还要等我的同伴呢。
”
11、科利亚说:“今天我不仅找到了木匣子,还懂得了时间一天天地过去,人一天天地长大,步子也在渐渐变大。
”
二、将下列句子改为第三人称转述
1、贝多芬说:“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
”
2、小红说:“今天下午学校组织到野外活动,我必须参加。
”
3、蔺相如说:“这块璧有点儿小问题,让我指给您看。
”
4、蔺相如说:“秦王若有诚意换璧,我就把璧交给他。
”
四.把下面各句改写成不用引号轰示,而直接叙述的句子。
(1)老师傅说:“好吧,我把你收下了。
”
(2)他轻轻地说:“我买不起,先生,我的钱不够。
”
(3)他说:“我就是叫作藤野严九郎的。
”
(4)父亲说:“我早已不管他了。
”
(5)他微笑着说:“我们到延安来,专门赶来采槐花蜜。
”。
直接引语改成间接引语

直接引语改成间接引语
“直接引语”是指在文中直接引用别人的原话,而“间接引语”是用自己的话转述别人的意思,或引用自己说过的话。
在语文写作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将直接引语与间接引语进行转换的情况。
直接引语转换为间接引语时,不管提示语在哪里(前、后、中),都应该将提示语写到前面来。
直接引语转换成间接引语,标点符号遵循“两去两改”的原则:去掉冒号和引号,感叹号、问号都改成句号。
直接引语中出现了第三人称,改写为间接引语时,人称代词不用改变。
直接将句子整理通顺即可。
直接引语中出现了第一人称的时候,改写为间接引语时,要将第一人称改为第三人称。
直接引语中出现的是第二人称的时候,要将句中的第二人称改为第一人称。
直接引语中同时出现了不同人称的时候,就应该根据以上的各项进行改写。
例:
小明说:“我今天不到奶奶家去。
”
小明说他今天不到奶奶家去了。
1、妈妈说:“小明到外婆家去了。
”
2、妈妈这样说:“现在你是强者,是勇敢的人啦!”
3、小云说:“我不玩了。
”
4、老师十分和蔼地对她说:“我们为该剧设计了一个旁白,你的口齿清楚,音色柔美,希望你担任这个叙述者的角色。
”
5、保罗不由自主地问:“你愿意坐我的车兜一圈吗?”
6、排在前面的孩子说:“我们都是给他排队的。
”
7、他一边奔跑,一边狂呼:“成功了!”
8、“你说这些对我有什么用呢?”红头悲哀地说。
9、“那我马上就会死掉了!”红头大哭起来。
10、“要是忍不住,”他告诉病人,“你可以哼叫。
”。
把直接引语改为间接引语

4. 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 会怕廉将军吗?”
• 蔺相如说,秦王他都不 怕,不会怕廉将军。
5. 她深有感触地说:“我 小时侯总是羞羞答答的。”
• 她深有感触地说,她小 时侯总是羞羞答答的。
6. 美丽的姑娘说:“我是 智慧的女儿。”
美丽的姑娘说,她是智 慧的女儿。
7. 一位台湾同胞说:“我 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 一位台湾同胞说,他是 中国人,他爱中国。
8. 小明”
• 小明高兴地告诉妈妈, 他在新华书店买了一本 《雷锋日记》。
9. 王宁说:“我要像李永勤那 样关心集体。”
• 王宁说,他要像李永勤 那样关心集体。
把直接引语改为间接引语
1. 赵王告诉蔺相如说: “你要带着宝玉到秦国。”
• 赵王告诉蔺相如说,要蔺 相如带着宝玉到秦国。
• 或:赵王要蔺相如带着宝 玉到秦国。
2. 刘萍告诉老师:“这 次的中队会由我来主 持。”
• 刘萍告诉老师,这次的 中队会由她来主持。
3. 武松道:“这可奇怪了! 你如何不肯卖酒给我吃?”
• 小青石说,这样安静的生活, 他讨厌了,他觉得倘若他能 和蝴蝶和蚱蜢一样,要到哪 里,就到哪里,那多好啊!
14. 鲁迅在回信中说:“我的 信如果要发表,且有发表的 地方,我可以同意。”
• 鲁迅在回信中说,他的信 如果要发表,且有发表的 地方,他可以同意。
携手共进,齐创精品工程
Thank You
10. 小红军对陈赓说:“我还要 等我的同伴呢。”
• 小红军对陈赓说,他还 要等他的同伴。
11. 爸爸:“小红,告诉妈妈, 今天爸爸不回家吃饭了。”
• 爸爸让小红告诉妈妈, 今天他不回家吃饭了。
直接引语变间接引语完整

8、老师严厉地对小敏说:“您必须把 教室打扫干净。”
9、老师对王小宁说:“我有事,您组 织同学们继续完成制作。”
10、王明再也忍不住了,抢着对老班长 说:“我帮您一起找,我找得见。”
8、老师严厉地对小敏说,她必须把教室打扫干净。
9、老师对王小宁说,她有事,王小宁组织同学们继续完 成制作。
(转述句)
引述句改为转述句得方法:
1、引述句改为转述句,冒号改为逗号,去掉双引 号。
2、引述句改为转述句时,把第一人称“我”要改 为第三人称“她” 或“她”。
3、把第二人称“您”改为第一人称“我” 。
1、妈妈对我说:“今天我要开会,您自己做饭吃。” 2、张老师对小明说:“这件事情,您冤枉了小红。”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
1、妈妈对我说,今天她要开会,我自己做饭吃。 2、张老师对小明说,这件事情小明冤枉了小红。
3、鲁肃对我说:“都就是您自己找得,我怎么帮得了 您得忙?”
4、妈妈对小宁说:“昨天,您到哪里去了?我找了您 一整天。”
3、鲁肃对我说,都就是我自己找得,她怎么帮得了我得忙。 4、妈妈对小宁说,昨天小宁到哪里去了,她找了她一整天。
10、李明再也忍不住了,抢着对老班长说,她我帮老班长 一起找,她找得见。
二、间接叙述转换为直接叙述
(1)改标点,改逗号为冒号,添加引号。 (2)改人称如果转述内容中就是第三人称“她(她)” 或“她(她)们”,应改为“我”或 我(们)”;如 果在转换时遇到一个句子中有两个第一人称“我” 时,应改后面得一个“我”为第二人称“您”。
例:姐姐说,她明天送给我一件生日礼物。 改为:姐姐说:“我明天送给您一件生日礼物。
(完整版)直接引语改为间接引语

(完整版)直接引语改为间接引语直接引语改为间接引语基本方法及例句基本方法1、改标点①把“冒号”改成“逗号”②去掉“双引号”2、改人称(一般情况下)③把“我”改成“他”/“她”把“我们”改成“他们”/“她们”④把“他”/“她”改成“我”把“他们”/“她们”改成“我们”⑤把“你”改成“我”/“他”/“她”⑥把“你们”改成“我们”/“他们”/“她们”(根据说话的对象决定)3、检查句子,添加/减少/修改一两个词语,使句子意思通顺,表达合理举例说明这些句子分成三类:①××对我说……1、直接引语是直接引用别人的话,而间接引语则是转达别人说的话,因此,直接引语改为间接引语时,说话人即第一人称“我”要改为第三人称“他”或“她”。
如:张童对我说:“我一定要坚持长跑锻炼。
”改:张童告诉我,他一定要坚持长跑锻炼。
2、当转述内容涉及其他人称时的改法。
如:姐姐对我说:“你说得对,我就这样做。
”改:姐姐告诉我,我说得对,她就这样做。
上面的例句中涉及了第二人称,在改为转述句时就应改为第一人称。
还应注意,冒号和引号前的内容不变。
②我对××说……如:我对小王说:“你的成绩总是名列前茅,我要向你学习。
”改:我对小王说,他的成绩总是名列前茅,我要向他学习。
③××对××说……如:妈妈对爸爸说:“我明天要去开会。
”改:妈妈对爸爸说,她明天要去开会。
妈妈告诉爸爸,她明天要去开会。
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句子训练文章摘要: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关于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句子训练,欢迎您来阅读并提出宝贵意见!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转述句和陈述句)1.直接引语是直接引用别人的话,而间接引语则是转达别人说的话,因此,直接引语改为间接引语时,说话人即第一人称“我”要改为第三人称“他”或“她”。
如:张童对我说:“我一定要坚持长跑锻炼。
”改:张童告诉我,他一定要坚持长跑锻炼。
2.当转述内容涉及其他人称时的改法。
直接引语改成间接引语

1、父亲坚决地说:“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
”父亲坚决地说,他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
2、伯父笑着对我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伯父笑着告诉我,还是他的记性好!2、周总理对我说:“你到隔壁休息一会儿,我还要把这些文件批阅完。
”周总理告诉我,让我到隔壁休息一会儿,他还要把这些文件批阅完。
3、温总理牵着四川灾民的手说:“你们受苦了,全国人民会帮助你们重建家园的。
”温总理牵着四川灾民的手说,他们辛苦了,全国人民会帮助他们重建家园的。
4、卧龙熊猫园的饲养员们说:“这次地震,熊猫们受到了很大的惊吓,但是熊猫们现在都安然无恙,让我们倍感欣慰,希望你们不要担心!”卧龙熊猫园的饲养员们说,这次地震,熊猫们受到了很大的惊吓,但是熊猫们现在都安然无恙,让他们倍感欣慰,希望我们不要担心。
5我把制作的小衣架给丁老师,丁老师说:“你做得不错,得优!”我把制作的小衣架给丁老师,丁老师告诉我做得不错,得优。
6、奶奶笑眯眯地告诉我跟她学着一起包粽子。
奶奶笑眯眯地说:“你跟我一起学包粽子吧!”7、妈妈无精打采地告诉我她昨天着凉感冒了。
妈妈无精打采地对我说:“我昨天着凉感冒了。
”指导:标点符号不同。
间接引语引用时叙述的语气,引用的话前用逗号,引用部分也不用引号标明。
2)、人称不同。
直接引用中的第一人称要改为第三人称。
3)、提示语可以相应作改变:如谁对谁说改成告诉,命令等.年轻人说:“我不能不劳动就得到这些食物。
”年轻人说,他不能不劳动就得到这些食物。
妈妈对我说:“我今晚加班,不回家吃晚饭了。
”老人说:“我在山里过了20年,至今还没有走完所有的路。
”1、赵王对蔺相如说:“你要带着宝玉到秦国去。
”2、刘萍说:“老师,这次的中队会由我来主持。
”3、武松道:“这可奇怪了!你为什么不肯卖酒给我喝?”4、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难道会怕廉将军吗?”5、她深有感触地说:“我小时候总是羞羞答答的。
”1、赵王告诉蔺相如,叫他带着宝玉到秦国去。
2、刘萍告诉老师,这次的中队会由她来主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直接引语改为间接引语一、直接引语(也叫“直述句”)改为间接引语(也叫“转述句”)的两个特点直接引语改为转述句,从它的形式上来看,有比较明显的两个特点:一、标点符号的改变引述句改为转述句,冒号要改为逗号,双引号要去掉。
转述句改引述句,要加上冒号和引号。
二、人称的变化1、引述是直接别人的话,而转述则是转达别人说的话,因此,引述句改为转述句时,说话人即第一人称“我”要改为第三人称“他”或“她”。
如:小明说:“我一定要努力学习。
”改:小明说,他一定要努力学习。
2.当引述内容涉及其他人称时的改法。
如:姐姐对我说:“你说得对,我就这样做。
”改:姐姐对我说,我说得对,她就这样做。
上面的例句中涉及了第二人称,在改为转述句时就应改为第一人称。
应注意,冒号和引号前的内容不变。
3.转述句改为引述句,第三人称“他”或“她”应改为第一人称“我”,说话内容涉及第一人称应改为第二人称。
如:老班长说,他没有完成任务,没把我们照顾好。
改:老班长说:“我没有完成任务,没把你们照顾好。
”二、直接引语和转述句的类型(一)从转述的那个人或者向谁转述上来分析有大致两种情况:1、第二个人转述(转给第三个人):A对B说话,然后B转述给第三个人听。
【例如】妈妈..对我说:“我.明天还要去开会。
”【改为】妈妈..对我说,她.明天还要去开会。
2、第三个人转述(转给第四个人):A对B说话,然后C转述给第四个人听。
【例1】妈妈..对爸爸说:“我.明天要去开会。
”【改为】妈妈..对爸爸说,她.明天要去开会。
【例2】军官对夜莺说:“要是路带对了,我就把这.东西送给你。
”【改为】军官对夜莺说,要是路带对了,他就把那.东西送给夜莺。
(二)从被转述的人(说话的那个人)来分析大致有三种情况。
1、直接引语提示语在前面。
【例如】妈妈说:“我明天还要去开会。
”【改为】妈妈说,她明天还要去开会。
2、直接引语提示语在中间。
(改后说话人都放在前面)【例如】“工作太多了。
”妈妈说,“我明天还要去开会。
”【改为】妈妈说,工作太多了,她明天还要去开会。
3、直接引语提示语在后面。
(改后说话人都放在前面)“我明天还要去开会。
”妈妈说。
改为:妈妈说,她明天还要去开会。
三、直接引语和转述句的代词响应变化的分析1、第二个人转述(转给第三个人)中的人称代词的变化。
【例1】妈妈对我说:“我明天要去开会。
”【改为】妈妈对我说,她明天要去开会。
【例2】妈妈对我说:“你要好好学习。
”【改为】妈妈对我说,让我好好学习。
2、第三个人转述(转给第四个人)中人称代词的变化。
【例1】妈妈对爸爸说:“你去买点菜。
”【改为】妈妈对爸爸说,让爸爸去买点菜。
3、指示代词的变化(这,那)。
【例1】叔叔在信里对我说:“有时间我一定到你.那儿玩。
”【改为】叔叔在信里对我说,有时间他一定到我.这儿玩。
【例2】他对我说:“这是我.的铅笔。
”【改为】他对我说,那是他.的铅笔。
4、没有代词的情况。
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
”【改为】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
5、趋向动词的情况(去,来)妈妈对我说:“我来给你.烧饭。
”【改为】妈妈对我说,她去给我.烧饭。
归纳起来,转述句中的人称变换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1、×××说:“我……。
”如:鲁迅说:“我的信如果要发表,且有发表的地方,我可以同意。
”这种类型的句子,在转述时,只要把句中的第一人称“我”改成第三人称“他”,去掉引号,冒号改成逗号即可。
改成:鲁迅说,他的信如果要发表,且有发表的地方,他可以同意。
2、×××对×××说:“我……,你……。
”如:张明对王芳说:“我今天中午要到商店去买东西,回去可能要迟一点,请你告诉我妈妈。
”这种类型的句子中出现了第一人称“我”,第二人称“你”等人称代词,分析句子,句中的“你”就是提示语(冒号前面的语句)的第二个人,即王芳。
在转述中,把“我”改成“他”、“你”指王芳,可去掉,改成:张明对王芳说,他今天中午要到商店买东西,回去可能要迟一点,请告诉他妈妈。
3、×××对×××说:“我……,你……,他……。
”如:张老师对小明说:“我今天中午有事情,不能到公园去了,请你告诉张春,叫他不要等我了。
”这样的句式中出现了“我”“你”“他”等人称代词,在转述中,如还是把“我”改成“他”,就和原句中的“他”混淆,产生误会,因而,原句中的“他”要改成张春(引号中的那个人名)。
改为:张老师对小明说,他今天中午有事情,不能到公园去了,请告诉张春,叫张春下午不要等他了。
亦可把语句稍作改动,改为:张老师对小明说,他今天中午有事情,不能到公园去了,请告诉张春,下午不要等他了。
注意:句中的“他”一定是指说话的那个人。
4、×××对×××说:“你的……,我……。
”如:小明对小芳说:“你的书包非常漂亮,我非常喜欢。
”由于句中“你”不是侧重描写的对象,它是用来限制书包是谁的。
句中侧重描写的对象是物——书包,因而句中的你不能去掉,应改成提示语中的第二个人明即小芳。
改为:小明对小芳说,小芳的书包非常漂亮,他非常喜欢。
5、提示语在中间或在句末的句子,把提示语调整到句首可按以上方法进行改动。
(1)妈妈对小花说:”今天我回家会晚一点.”妈妈告诉小花,她今天回家会晚一点(2)姐姐对明明说:”作业写完了吗?”姐姐问明明,他作业写完没.(3)小红对妈妈说:"我要吃饭".小红对妈妈说她要吃饭(4)爸爸说:"你想去爬树吗?我带你去!"爸爸说我想去爬树他就带我去!(5)渔夫问桑娜:”我不在,你在家里做些什么呢?”渔夫问桑娜,他不在,她在家里做些什么呢?(6)齐威王对田忌说:“怎么,难道你不服气?”齐威王对田忌说,你不能不服气.(7)老师对小明说:“我看了你的作文很满意。
”老师对小明说,看了他的作文很满意。
(8)小军在电话中对我说:“下个月我一定到你那儿玩。
”小军在电话中对我说,下个月他一定到我这玩。
练习一、把下面句子改变人称换个说法。
1、美丽的姑娘说:“我是智慧的女儿。
”2、一位台湾同胞说,他是中国人,他爱中国。
3、小明高兴地告诉妈妈,他在新华书店买了一本《雷锋日记》。
二、把直接引述改为间接引述1、爸爸说:“小甜病了,我会不知道吗?”2、王老师对同学们说:“如果明天下雨,我们就不去秋游了。
”3、那位年轻的母亲说:“你这么大年纪了,我站一会儿就行了。
”4、王军不好意思地说:“那次是我不好,不该弄坏你的钢笔。
”三、把引述句转为陈述句。
1、老师对我说:“我教你怎么写。
”2、巴金说:“我爱月夜,但我也爱星天。
”3、董存瑞坚决地说:“我去炸掉它!”4、乌龟对青蛙:“你跳出井口来看一看吧。
”5、鲁迅在回信中:“我的信如果要发表,且有发表的地方,我可以同意。
”6、老师对我说:“你回去吧,我还要批改作业。
”7、贝多芬问盲姑娘:“您爱听吗?我再给您弹一首曲子吧。
”8、萌萌把馍递给我:“老师,您几天都没吃饭了。
您吃吧,吃了身体就有劲了。
”9、那挑山工想了想说:“我们哪里有近道,还不和你们是一条道?”10、列宁问:“我应该排在哪一位同志的后面?”11、齐威王对田忌:“怎么,难道你还不服气?”12、桑娜对丈夫说:“咱们的邻居西蒙死了。
”13、海力布急得掉下眼泪说:“我可以发誓,我说的话千真万确。
相信我的话吧,赶快搬走!”四、按要求给下面句子改变人称换个说法。
1、他热情地和我握了握手,说:“我的国语讲得不好,是初学的。
”(改为不用引号的转述)2、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会怕谦将军吗?”(改为转述语句)3、王老师对同学们说:“星期天,我们一起去滑雪”。
(改为间接引用)4、小红军对陈庚说:“我还要等我的同伴呢?”(改为间接引用)5、爸爸对妈妈说:“明天我出发,你别去上班了。
”(改为间接引用)6、有一天,妈妈忽然对我说:“莺儿,我们回唐山去。
”(改为间接引用)7、父亲说:“这是我对你们的希望。
”(改为间接引用)8、他热情地和我握了握手,说:“我的国语讲得不好,是初学的。
”(改为不用引号的转述)9、王老师对同学们说:“星期天,我们一起去滑雪”。
(改为间接引用)五、照样子,改写下列句子。
例:罗蒙摇摇头说:“爸爸,我也要一本书!”罗蒙摇摇头对爸爸说,他也要一本书。
1、雷锋说:“大嫂,我送你们一程吧!”2、大嫂含着热泪激动地说:“同志呀,我一辈子也忘不了你的情意。
”3、小鸟对青蛙说:“朋友,不信请你跳出井口看一看吧!”六、把句子改成另一角度的说法。
1、周总理笑呵呵地说,他做得对,应该按制度办事。
2、小马嗒嗒嗒地跑过去,问牛伯伯,这条河,它能趟过去吗?3、有人问王戎,他为什么不上树摘李子吃啊?4、妈妈对我说:“明天我要出差,这几天只好你自己照顾自己了。
”5.王宁说:“我要像李涌那样关心集体。
”第三人称转述句专项练习2. 老师对我说:“我教你怎么写。
”、3. 雨来摇摇头说:“我在屋里什么也没看见。
”4. 李楠小声告诉我:“我家在少年宫附近。
”5. 小姑娘说:“我要去北京,我要去看看北京的名胜古迹。
”6. 老师对王芳说:“学校让你明天出席区小学生座谈会。
”7. 罗蒙诺索夫摇摇头对爸爸说:“我也要一本书!”8. 有一家外国报纸轻蔑地说:“能在南口以北修筑铁路的中国工程师还没有出世呢!”9. 鲁迅先生对我说:“我卖给你,两本,一块钱。
10. 他带着奖励似的微笑,指着《铁流》对我说道:“这书本来可以不要钱的,但是是曹先生的书,现在只收你一块钱本钱;我那一本,是送你的。
”11、军官对夜莺说:“要是路带对了,我就把这.东西送给你。
”12、张老师对小明说:“这件事情,你冤枉了小红。
”13、妈妈对小宁说:“昨天,你到哪里去了?我找了你一整天。
”14、总理对我说:“我今晚上要批这些文件,你送来的稿子,我放在最后。
你到隔壁值班室去睡一觉,到时候我叫你。
”15、妈妈严肃地对我说:“马上就要期末考试了,你一定要认真复习,不要辜负老师和我对你的期望夸张句一、带有夸张的成语:一步登天垂涎三尺怒发冲冠火冒三丈寸步难行震耳欲聋弹丸之地度日如年惊天动地高耸入云气吞山河人山人海地动山摇十万火急一手遮天顶天立地一步登天一毛不拔垂涎三尺地动山摇胆大包天一日三秋一落千丈不毛之地千钧一发一字千金挥汗如雨举袖成云二、你能用夸张的手法来表达吗富得(流油) 、气得(火冒三丈) 、思念(一日三秋) 、浪费(一掷千金) 、穷得(揭不开锅) 、危急(千钧一发)艰难(水深火热) 、干净得(一尘不染)、高兴得(一蹦三尺高)、困难小得(芝麻大)、黑得(伸手不见五指)、容易得(不费吹灰之力)、力量大得(九牛二虎之力)、瘦得(皮包骨头,芦苇杆)、作业多得(堆积如山)天气冷得(刺骨,滴水成冰)、心眼小得(针眼大,针尖大)、少得如(九牛一毛,沧海一粟)、地方小得(巴掌大,豆腐干大)静得(听到心跳,连针掉到地上都听到声音) 文章好得(一字千金)、声音大得(地动山摇, 排山倒海,震耳欲聋, 惊天动地)建筑高得(高耸入云,直插云霄)、时间短得(一眨眼功夫,弹指之间)大虫怒吼一声,就像晴天里起了个霹雳,震得山冈都动了.三、改写成夸张句:1、广场上人很多。